國產探險者座椅改裝圖片欣賞
⑴ 福特探險者改裝六人座,第二排中間座椅怎麼拆
找專業點的改裝店啊
⑵ 福特國產全新探險者的實車曝光 兩種外觀風格/造型威猛大氣
福特探險者一直以進口的方式引入國內銷售,現款在售的探險者為第五代車型。隨著福特汽車公布2020年的國內新車規劃,其中全新長安福特探險者將於今年上半年正式投產。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得國產全新探險者在國內的實車圖片。新車為第六代車型,與林肯飛行家共享福特集團最新的「CD6」平台,將提供兩種外觀風格,在動力上將搭載2.3T發動機。售價方面,預計國產全新探險者的起售價或將下探至30萬元左右,對比進口版的起售價下降10萬元左右。
動力方面,根據申報信息,國產全新探險者將搭載型號為CAF488WQGR的2.3T渦輪增壓發動機,滿足國六排放標准,最大功率為276馬力,綜合百公里油耗為8.7L-9L,傳動系統預計匹配10速自動變速箱,提供後驅與四驅車型。高性能的全新探險者ST車型尚未出現在工信部官網的申報目錄,因此短時間內不會國產,參考海外版的全新探險者ST車型,搭載高功率版的3.0T雙渦輪增壓V6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400馬力,峰值扭矩563牛·米,最高時速可達到230km/h,與發動機匹配10速自動變速箱和四驅系統。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福特探險者改裝版渲染圖曝光 有點猛禽的味兒了
前不久,外媒剛剛報道了一組福特PUMA的越野改裝版渲染圖,但看上去總像是在開玩笑。但近日,海外媒體又曝光了一組福特探險者越野改裝版的渲染圖,新車整體造型依舊以猛禽作為原型,相比PUMA這次的車型看起來有點猛禽的味兒了。
外觀部分,新車以福特探險者作為基礎,對其進行了越野方面的改裝,首先前臉部分依舊是換裝了福特猛禽標志性的「FORD」前進氣格柵,並且在前臉下部換裝短杠以及下護板。車身側面還進行了加高,懸架位置或配備了FOX避震器,提供了更高的離地間隙和接近角、離去角。車身上還貼有黑色字體拉花,下方選用了尺寸較小的AT輪胎,提升了越野性能。
總結:相比普通版車型改裝後的車型非常硬朗霸氣,並且車身經過加高之後也可以帶來更為出色的越野性能,如果新車正式推出的話會為愛好越野的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選擇。(作者:高高圖片源自外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福特探險者改裝六人座,第二排中間座椅怎麼拆
來錯地方了
⑸ 國產後的福特探險者值不值得買,看看吃瓜群眾們都是什麼說的
近日,小編發布了一篇關於國產後福特探險者的文章,不曾想引起廣大網友們的關注。很多網友發表了一些看法,一起來圍觀一下吧!
觀點一:探險者五座版,絕對暴款!不信試試?
觀點二:不用改第二排座椅了,六座不就是為了六年年審不上線嘛。現在九座非營運車輛都可以了,11月20日新規實行。
觀點三::改了墓碑屏就入手!!!
觀點四:難道就我覺得這個大燈跟中網組合起來很醜嗎?這大燈看起來沒有神!
觀點五:試駕了探險者,開起那叫一個爽!就是座椅太差,中控還沒銳界的好看!
觀點六:若國產探險者能有一款2.5i一3.0i硬棒柴油發動機那就完美了!
觀點七:上市第一天去看了,我就說第二排座椅窄小,包裹性不好,怎麼樣?
觀點八:座椅偏短,乘坐舒適性不是十分理想。
觀點九:大燈,中網,保險杠,後杠尾燈改一下。
觀點十:掛倒擋,鈍挫感會讓你懷疑人生。
觀點十一:是的,是的。二三排座椅得改,屏幕得改……坐等
觀點十二:駕駛座椅舒適度不如銳界
觀點二十五:6座的第二排的確是設計的不好,那座椅太拉胯了。
觀點二十六:這么大的車看看第三排感覺真惡心,中控屏也惡心,幹嘛不放個24寸液晶呢。
觀點二十七:希望出個5座的,7座沒用,不如空間大一些
觀點二十八:我雖然最看好探險者,但你這么踩昂科旗和XT6也有點過了,昂科旗還是很耐看的,XT6也沒你說的那麼貴,而且品牌溢價本來就是願者上鉤,兩車的設計都不錯,汽車性能也比途昂優秀,探險者在豪華感上面肯定要輸,不過性價比和肌肉感肯定完勝。
觀點二十九:豎屏雖然丑,但操作的安全性比橫屏高,尤其是對個子小的駕駛員更是如此,個人覺得這個屏要那麼大幹嘛呢,又不是用來看小電影,8~10吋是比較方便又符合操作安全的尺寸。
觀點三十:手機廠商十多年來一直在探索手機屏幕的尺寸,最終達到了平衡點,真的不是越大越受歡迎。日產天籟曾經推出過10寸和12寸兩種屏幕,由客戶選擇,那是一個聰明的做法。
以上是部份網友的一些看法,各位看官你覺得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福特探險者駕駛員座椅有辦法加高嗎
你好 不建議自己加高 氣囊 安全帶等等都是配套設計的 改了座椅安全大打折扣【汽車有問題,問汽車大師。4S店專業技師,10分鍾解決。】
⑺ 靈魂「魔改」最懂你,國產福特探險者了解一下
一個多月以前,福特第六代探險者正式在國內亮相,雖然是通過網路直播的形式發布,但對福特來說也是近年鮮有的高光時刻。
跟福特上一代探險者不同,新一代探險者不再是進口車,它由長安福特進行國產,並且做了本土化「魔改」。但是,這款從美國市場帶來的產品,任憑長安福特怎麼改,都不可能把美系車那份特有的任性給改變過來。
大,解決一切問題
福特探險者是一款血統純正的美系SUV,從第一代車型到現在的第六代車型,都離不開一個「大」字。當然,在全尺寸SUV橫行的北美市場,福特探險者的塊頭其實只是正常尺寸。
但有意思的是,國產版的第六代探險者,居然還要比海外版本略微長一點點。如果不是因為第六代車型比第五代車型軸距更長,長安福特恐怕就會產生加長的念頭。
這么大的車身尺寸,不搞成6座或7座布局就是浪費材料。不出意外的話,國產版探險者會提供2+2+2或2+3+2兩種座椅布局。
血統純正,不代表它不能入鄉隨俗。國產的第六代探險者專門為中國市場「訂造」了一副前臉造型,進氣格柵的面積比海外版還要大一圈。這難道就是國內消費者喜歡的造型嗎?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追求造型原汁原味的精神潔癖者們也不必傷心,之前工信部公布的探險者申報圖當中,其實還能看到幾套海外版一樣的前臉造型,官圖中的造型恐怕只是其中一種造型選擇而已。
只改外觀的「本土化」是不完整的,如果不把圖片放大,國產版探險者的內飾跟海外版其實差不多。事實上,國產版探險者換了一套尺寸更大的中控屏幕,就像一台iPad mini被強行換成iPad Pro一樣。為了容納這塊加大的屏幕,國產版探險者甚至還取消了空調控制面板,改由屏幕進行調節。
第六代探險者從機械層面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它基於全新CD6平台打造,並放棄原來的橫置發動機布局,改為縱置發動機布局,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偏向後驅特性的平台。對了,這個全新平台還誕生過像福特Mustang、林肯飛行家等車型。
目前官方公布的消息顯示,它將搭載一台2.3T EcoBoost發動機,最大馬力276匹,峰值扭矩420牛·米,匹配10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並提供後驅和四驅車型選擇。由於國內及全球環保法規越來越嚴苛,國產版探險者像海外車型搭載V6發動機的可能性比較低,不然福特福克斯也不會強推三缸發動機了!
從各方面來看,第六代探險者的改變已經非常徹底,除了「大」這一特點之外,它已經朝著福特所認為進步的方向發展。但是,消費者會認同這些進步嗎?
錯失良機,只得犯險
福特探險者實現國產,看似跟上了市場發展潮流,但事實上,它本來可以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早幾年,7座SUV細分市場剛剛興起的時候,幾乎所有品牌都將廣汽豐田漢蘭達視為目標競爭對手。老實說,廣汽豐田漢蘭達不見得是這個細分市場上最好的車型,但誰都沒想到,豐田漢蘭達卻穩穩占據這標桿的位置。更諷刺的是,豐田漢蘭達的產能一直被發動機產能「封印」,否則,它的銷量可能還會更好。
豐田漢蘭達並沒想像中那麼強大,但市場上比它更均衡的車型卻很難找得到,因為大部分品牌都沒有認真思考消費者需要怎樣的7座SUV。就以長安福特銳界為例,最初它的銷量確實能貼近甚至超過豐田漢蘭達,但後來,福特銳界的銷量嚴重下滑,只能當豐田漢蘭達的陪跑。
福特銳界在海外本來只是一款5座的中型SUV,但引入中國市場國產以後,它強行將車尾做得更大,並且在後備箱上加兩張座椅,再加上福特空間一直都有利用率低的傳統,福特銳界7座版車型的第三排座椅基本是雞肋,5座版本反而還值得考慮一下。
在同一時期,第五代福特探險者其實早就以進口身份引入國內,這款尺寸比豐田漢蘭達還要大一圈的中大型SUV,本來更適合用來跟豐田漢蘭達競爭。此外,這款車當時賣得很貴,因此銷量也不太好,2018年總共才賣出了10154輛,2019年更是只賣出了3670輛。盡管如此,它在北京、廣東等一線省份的市場認可度還比較高,路上也常常看到它的身影。
然而,福特的市場觸覺就像鋼鐵直男般遲鈍,他們完全不能理解福特探險者為什麼賣不好,也沒想辦法改變這一切,福特探險者也錯失了引進國產的最佳機會。所以,現在福特只能跟著別人的步調去走,失去了主導權。
大眾則抓住了這機會,上汽大眾途昂非常大膽的推出了中大型7座SUV,無論從售價、級別、尺寸方面都要比豐田漢蘭達高一級。但是,大眾很懂中國消費者需要什麼,這款看著大氣、空間寬敞、內飾顯檔次的車型,不負眾望賣得不錯,雖然它還沒完全超越豐田漢蘭達的地位,但對豐田來說已經有足夠的威脅。
看到成功的經驗,上汽通用別克和上汽通用雪佛蘭也坐不住了,別克昂科旗和雪佛蘭開拓者就此誕生。這兩款車基於相同平台打造,但它們的性格卻很分明,別克昂科旗更成熟穩重,雪佛蘭開拓者則顯得特別年輕。
它們同樣也是以大為特色,尺寸跟大眾途昂也很接近。但對比起價格,雪佛蘭開拓者更接近豐田漢蘭達的層次,而別克昂科旗則更貼近上汽大眾途昂。
因此,別克昂科旗和雪佛蘭開拓者都是競爭力很強的車型。如果拋開疫情期間的銷量不說,別克昂科旗上市後的前幾個月也有不錯的銷量表現。雪佛蘭開拓者則因為剛上市不久,暫時沒有銷量數據,不過,以它的定價和產品力優勢,雪佛蘭開拓者恐怕能對豐田漢蘭達造成一定威脅。
回過來,我們再看看福特第六代探險者,它的尺寸比剛才提到的所有競爭對手都要更大。但由於福特對駕控感受的「不妥協」,探險者的縱置發動機布局或許要佔用不少車內空間。在這個連寶馬都要前驅化的年代,福特這種逆潮流的迷惑行為,恐怕只有馬自達才能成為它的知音。
不過,快車哥不認為福特探險者不好,只不過以福特目前的形勢,投產一款銷量不一定有保證的高端車型,這種行為對付福特來說就像它的名字「探險者」一樣的冒險,絕非上策。
總結
最後,決定福特探險者成敗的因素恐怕就只有價格。以長安福特目前的市場表現,它們或許不敢再定太高的價格。因此,福特探險者的定價恐怕不會作死突破大眾途昂、別克昂科旗的界線。
對福特來說,探險者是一款關鍵車型,它或許沒法讓福特立刻翻盤,但長遠來看,福特需要探險者這么一款鎮店之寶,以此來支撐起它們的品牌形象。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福特探險者能把第二排座椅改成太空椅嗎
你好朋友,只要固定底座一樣,可以改。
⑼ 【車主點評:不黑不吹,國產探險者真實用車感受!】
#選車理由 想要一個大氣舒服的車,看過XT5、大指揮官、冠道等車,各有各的優勢,最後還是選了大探。五座車帶家人一起出遊後排座中間誰坐誰難受,淘汰了XT5和冠道,大指揮官7座養著貴,兩年驗車又麻煩也淘汰了。大探坐著舒服,空間大,而且配置確實挺高的!
#最滿意 外觀大氣,內部空間夠大,坐著也舒服。配置確實不錯,該有的都有了,比較實用的是360攝像頭,主動剎車,並線輔助等,都很實用。
#最不滿意 目前沒有,如果非要說不滿意就是油耗了,不過車重在那,這個油耗還算能接受。
#空間 座椅舒服,第二排蹺二郎腿也不是事。本人身高1.78,沒覺得擠。網上有網友說座椅短,我沒感覺,挺舒服的,可能是坐姿不一樣吧!
#外觀 外觀這個真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喜歡,不喜歡也不會買呀!對吧。
#內飾 還不錯,細節處理確實不如日系車,美系車的通病,但是也挑不出什麼大問題,整體感覺對的起這個價格。至於中控屏確實大,但是沒感覺太難看。
#動力 還不錯,不算太強但是絕對夠用,只要捨得踩油門動力源源不斷的,超車不太難,因為新車所以沒太捨得使勁踩,但是80以下超車沒壓力。
#操控 本人不是專業玩車的,操控不好說,因為不太懂,但是車開起來還算輕盈,油門剎車都不沉,方向盤也比較輕。別的不知道拐彎半徑真心小,掉頭很輕松。車開起來沒有蠢笨的感覺,沒有開大車的感覺,除了視野高以外,覺得像是開轎車。
#舒適性 還不錯,座椅舒服,特別是第二排的獨立座椅,家裡老人很滿意。車內靜音還可以,發動機噪音還是能聽到的,但是不算吵。後排獨立空調不錯,特別是第二排出風口在門框上邊,像飛機的出風口的位置,這樣的好處是不會吹第二排乘客的膝蓋。調好第二排位置,第三排座椅還算舒服,就是座椅有點薄,坐久了屁股有點難受。但是好在第二排中間有過道,坐第三排可以把腿伸到過道中間。
#油耗 目前11.2,不算低但是也能接受,希望過了首保能再低一點!
⑽ 國產後直降10萬元,國產福特探險者離成功還有多遠
這個時代,需要探險者嗎?福特表示,我的探險之路早已開啟。自去年「福特中國2.0」計劃開展以來,福特正有條不紊地推進它的本土化車型規劃和戰略。福特銳際雖然定價看似較高,但出色的配置和動力性能,還是俘獲了一眾粉絲,成功地為福特推更多車型打響口碑。
其次,經過市面上一大堆7座SUV車型的用戶調研,國產的福特探險者終於學精了,對所有版本車型均提供了6座和7座可選,並憑借超越同級車型的軸距和尺寸,營造出靈活實用的車內空間。這種「降維打擊」的手法,無疑可大大提升國產探險者的威名。
綜上所述,國產福特探險者是一款實力非常強勁的車型,特別是國產後相當有殺傷力的價格,以及低配車型非常高的性價比,都是它搶占國內大尺寸SUV車型市場的有力武器。
如果說它還差點什麼?或許就是終端能讓人心動的優惠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