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x改裝車視頻
『壹』 有其他NSX車主嗎
我老闆的NSX是Boston地下賽車界的巨頭之一,我們一起改裝了很多東西,Comptech Supercharge w/9PSI pully,100 shot wet NOS,Dyno上跑415輪上馬力。有興趣看看我的空間了!
你那輛有點老了,還是跳燈的。聲音還可以,我老闆那輛用的是ARK的Exhaust(以前comptech,聲音太細),其實最好的是日本的鈦合金版本。給你個鏈接……
http://www.gt-rom.net/gtrom/e_index.htm
BTW:輪轂不錯呀,Volk racing GT-P。有空來Boston玩!
『貳』 派克峰的NSX
第一
測試車
還記得一年前我去NSXPO的加利福尼亞活動的時候嗎?
由於Rennsport,我無法參加社交活動,但我設法參加了在ThunderhillRaceway以本田為主題的大規模比賽,其中包括一些TypeR賽車。
就賽道日而言,這是個不錯的比賽,但是出現了一些非常有趣的NSX,自從去年我看到它們以來,我一直想讓你們進一步地了解它們。
試乘一下,只能感受到它的冰山一角。
不過,今年的NSXPO即將在華盛頓特區舉行,所以這對我來說非常幸運,可以很快再遇到NSX賽車……
素材來源:SPEEDHUNTERS
心升車庫APP-改裝交流社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2fast 2furious相關的改裝賽車的電影
片名
2 Fast 2 Furious
譯名
速度與激情2/飆風再起2/狂野極速
導演
John Singleton
編劇
Gary Scott Thompson
Michael Brandt
主演
保羅·沃克(Paul Walker)
伊娃·曼德絲(Eva Mendes)
Cole Hauser
發行公司
環球唱片
國家地區
美國
類型
驚悚/動作/犯罪
分級
PG-13
片長
107 min
首映日期
2003年6月3日
劇情簡介
為了一件大案子的調查,他加入了洛杉磯街頭黑夜充滿刺激的速度競賽。在這個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時間,奧康納只有最後的一次機會,來捍衛自己的榮譽。
在邁阿密長大的卡特是個精明的商人,他利用自己的進出口生意為全球性的黑市交易洗錢。奧康納的任務就是接近這個傢伙套取情報。但是這個不守常規的人在接受任務前必須抹掉自己身上的烙印。不過他很不情願的發現那些隱藏著的夥伴里居然有自己童年時代的好友、前搭檔羅曼?皮爾斯,他可是個犯罪高手。現在他的假釋官給了他一個機會??跟奧康納合作。現在對於皮爾斯和奧康納來說都是他們最後一個機會了。這個夏天,在同一條跑道後,再次出發……
幕後製作
2001年的暑期票房炸彈《速度與激情》可謂轟動了世界影壇,以區區3800萬的成本在全球狂賺兩億多美元,但對於成功製作人尼爾·H·莫里茲(Neal H.Moritz)來說,這令人驚訝的票房佳績卻完全在他意料之中,因為影片中驚心動魄的情節、動力強勁的改裝車、演員的火辣表演和流暢而前衛的電影技術完全滿足了尋求刺激的觀眾。事實證明,影片的成功不僅僅表現在票房,哪怕是一向苛刻的影評人也給予了影片很高的評價。
莫里茲說:「因為《速度與激情》激起了強烈反響,所以我們知道已經扣動了年輕觀眾的心弦,我相信我們的電影已經融入了街頭賽車文化,影迷由此產生共鳴,並且繼續支持著《速度與激情》的DVD及視頻。我們知道他們已經為續集做好准備,而我們必須堅持拍攝續集的前提,那就是一如既往的真實和前衛。」
在Teen Research Unlimited市場調查公司公布的調查結果中,《速度與激情》是2002年秋季和2003年春季美國青少年最喜愛的電影,在影片成功的背後,是對青年文化的強烈渴求,巨大的商機也隨之顯現。
當導演約翰·辛格頓看到《速度與激情》時,突然產生了似曾相識的感覺,他說:「當時我在想,天吶,我為什麼沒想到?我在洛杉磯南中部地區長大,那時候我們整天都在玩街頭賽車。我們在街邊把換上時髦輪轂和各種動力系統的車子一字排開,深夜裡,引擎的轟鳴會淹沒數條街區,我在《街坊的男孩子們》中就曾提到過。」
在辛格頓順利簽約擔綱本片導演後,他和製作人莫里茲及編劇都開始挖空心思的尋求更能吸引眼球的新鮮元素,最終,他們決定求助於血管里流動著汽油的賽車迷。辛格頓回憶說:「我們在西海岸發布了招募廣告,希望在影片中借用到更多的改裝賽車。我們在互聯網上登出通知,讓車主們到聖莫尼卡的一個停車場集合。當時通知才發布36小時,我們估計大概會有100輛車到場。然而在集合當天,當地的交通堵塞非常嚴重,因為有700多輛車蜂擁而至,有些人是從西雅圖特地趕來的。」最終,劇組選用了其中的192輛。
為了保證續集的速度與激情,製片方再度請來了汽車改裝大師克雷格·李伯曼(Craig Lieberman)作影片的技術顧問。和他一同工作的還有一批頗具天賦的特技車手,在眾多經驗老到的車手中,有些人曾參與《速度與激情》的拍攝,其中著名女車手黛比·埃文斯(Debbie Evans)就憑借該片而贏得了世界特技大獎。
環球影業將本片拍攝經費的大部分用於打造和得到片中出現的190輛酷車,除此之外,還有將近400輛車成為了片中的「臨時演員」。
在本片中,攝制組繼續使用了在首部中應用到的特製攝影車,其中包括裝有轎車外殼的卡車,不但具備高速性能,還可以拍攝下車手在高速過彎時身體的受力反應;裝有攝影機、類似於沙灘車的「shift car」,最高時速可以超過100英里,可以從前後左右同步拍攝行駛中的車輛。另外,攝制組還使用了消除高速震動的「moro-cam」,由此呈現出更加穩定的圖像。
片中共有15輛跑車成為「主角」,其中包括日產Skyline GTR、三菱EVO 7、1970年款Hemi道奇Challenger、1969年款Yenko Camaro、1998年款寶馬M3、2003年款道奇蝰蛇、雪佛蘭考維特、1994年款豐田Supra、1994年款馬自達RX7、2001年款本田S2000和1993年款謳歌NSX。
片中跑車五光十色的外表大部分由製作設計師基思·布萊恩·伯恩斯(Keith Brian Burns)指導完成,從車漆顏色、車體部件,到輪轂和立體聲揚聲器全都一絲不苟。由於影片所用車輛眾多,於是劇組聘用了40名全職機械師,除了保障車輛的正常使用之外,他們還挑選出一些廢車場里的廢棄車輛,將其重新修復和噴塗,從而變廢為寶。
拍攝花絮
直升機停機坪拍攝於《邁阿密先驅報》大廈樓頂。
影片開頭布萊恩使用的賽車同第一集的型號相同,片中重新起用了很多在第一集中出現過的特技車輛。
說唱歌手Ja Rule曾有意加盟本片。
接近影片結尾,藍色汽車開到船上的場景拍攝於佛羅里達州的比斯坎灣,當時的汽車經過特殊處理,發動機、剎車裝置和輸油管均被拆除,車身也得到徹底清潔,以免污染海水。而且幸運的是,這組鏡頭只拍了一次就順利通過。
在本片劇組於比斯坎灣的州立公園拍攝的同時,《絕地戰警2》也正在另一側拍攝。
保羅·沃克在片中駕駛的第一輛車就是他自己的賽車,現實生活中的沃克喜歡飈車,片中所有的賽車都由他親自挑選。
片中黃色的道奇蝰蛇出自新型蝰蛇的原型車,環球公司答應了道奇公司提出的不得在片中損壞該型產品的條件才得到新型蝰蛇的頭4輛。當時道奇公司提供的蝰蛇為紅色,在歸還之前,製片公司必須將這4輛跑車重新漆回紅色。
為了拍攝飛車鏡頭,大部分賽車都加裝了防滾架以加固車身,但本田S2000加裝防滾架後實在太明顯,於是特技人員改用遙控駕駛,方向盤後的司機都是假人。
高速公路上雪佛蘭科爾維特撞向福特野馬的一段並非是事先計劃好的鏡頭,影片結尾的部分情節也是出於演員的即興發揮。
尼爾H·莫里茨的黑色法拉力Spyder在第一集中也曾出現。
戴文青木在影片開拍前還沒有駕照,更沒有任何駕駛經驗。
片中汽車使用了大量霓虹燈,以至劇組不得不請來一位技術專家全程協助。
片中傑克的豐田Supra是由第一集中布萊恩坐駕的復製品改裝而成,並且特意製作出可以從引擎罩看到發動機的效果。為了節省開支,引擎罩下露出的發動機實際是一副原尺寸照片。
在拍攝飛車鏡頭時,布萊恩的日產Skyline油箱破裂,4個輪圈也嚴重受損,但在更換了零件之後,這輛出色的跑車依然狀態良好、虎虎生威。
在高速公路上撞毀的野馬Saleen改裝版是由野馬V6裝配Saleen車身而成。
影片准備有兩個劇本,第一個為范·迪塞爾度身打造,第二個劇本是為范·迪塞爾無法出演而作。
保羅·沃克駕駛的三菱Lancer Evo VII是從英國進口的,因為該型號無法在美國找到。
片中卡特的住所曾經屬於史泰龍。
保羅·沃克駕駛的日產Skyline起初配備了四輪驅動系統,但後來劇組將其改為後輪驅動,以讓汽車的運動更有戲劇性。
穿幫鏡頭
警察在便箋上寫字時,明顯筆沒有打開,而便箋上早已寫滿了字。
布萊恩和莫尼卡在聚會上交談時,莫尼卡戴著耳環,而隨後的鏡頭中耳環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影片結尾的追逐場景中,布萊恩身上的安全帶時有時無。
布萊恩贏得比賽時,在被警察逮捕前,用力擠進人群,這時在車門上出現了攝影機的陰影。
在警察追捕布萊恩時,馬卡姆警官用電子裝置使布萊恩的車失控,車子撞到了路邊的咪表,但車身幾乎沒有什麼損傷。而隨後的鏡頭中,汽車的引擎罩已經扭曲變形,車頭部分面目全非。
在布萊恩駕車破門而入的場景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車頭受損,而當車停下,車體的損傷居然盪然無存。
當布萊恩駕車穿越扣留車輛的停車場時,路面非常泥濘,而隨後的鏡頭中,車身上連泥點都沒有。
片中日產Skyline車頭格柵上的GTR標志時有時無。
當布萊恩與羅姆二人第二次在房間內與比爾金斯他們說話穿的是一件天藍色T恤。而當馬卡姆警官出門,隨後布萊恩與羅姆也出門他穿的卻是一件深藍色T恤。
當布萊恩與羅姆他們帶著那兩個人逃出警察的追蹤時,布萊恩拿著大哥大對已在海邊的泰奇說話,而泰奇拿的卻是手機。
精彩評論
雖然畫面酷炫但缺乏活力,哪怕就是為了消磨時間也難免打盹。—— 《邁阿密先驅》
片名應該改為「2 Slow 2 Tedious」—— 《紐約時報》
雖然不是什麼大手筆,但和第一集一樣讓人感到親切真實。—— 《娛樂周刊》
爆炸、槍戰和車技應有盡有。—— 《舊金山紀事》
可以讓大腦徹底的休息100分鍾。—— 《紐約郵報》
雖然這是一部空若無物的電影,但技術和風格都還算堪稱精彩。—— 《芝加哥太陽時報》
『肆』 來自泰國的2002款本田NSX-R,打造我們心目中的「白色戀人」!
全文內含改裝清單!
這是一輛來自泰國的2002款本田NSX-R,外觀部分,全車採用碳纖維引擎蓋,碳纖維尾翼,碳纖維尾部擴散器,搭配17寸Champion白色鍛造輪轂和BRIDGESTONEPOTENZARE070輪胎,性能部分,這輛2002款本田NSX-R搭載3.2升V6DOHCVTEC發動機,匹配6速CLOSERATIO手動變速箱,可輸出超過280馬力,內飾部分,換裝黑色真皮MOMO方向盤,定製紅色腳墊,鈦合金換擋頭,RECAROCARBONKEVLAR座椅和BOSE音響系統。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伍』 這是什麼改裝車
Mazda RX-7,Veilside改裝款
至於可以改裝的車,那就太多了。歐洲車可以改的不多,美國車比較多,但是最多的還是日本車。
日本車裡面的戰神GT-R是最好的,R35在Nordschleife幹掉了911 GT2。
其他的還有350Z、370Z、RX-7、RX-8都是具備不錯改裝潛力的。還有一些型號比較稀有的,比如Honda NSX、Sivilia等,也是不錯的改裝原車。Nismo給350、370Z提供過改裝,現在已經作為現車上市。
『陸』 平民版NSX,最強謳歌轎車TLX Type-S問世!
日系幾大豪華品牌中,在中國存在感最低的絕對是謳歌了,這家車企既沒品牌力,產品力和國人的需求不一樣,銷量是長年不見好轉。
謳歌早些年一直是注重美國市場,所以對中國市場的變化幾乎是沒有反應,別人開始走向國產,謳歌依然是高昂的進口;別人開始投放小排量渦輪機,謳歌只有大排量V6。
所以錯過了這一波高速增長後,謳歌再要積累產品力基本是難上加難,連有這么好產品的凱迪拉克,也淪落到瘋狂打折的地步。
運動豪華要在中國是很難成功的,寶馬的成功更多是因為品牌力,和操控沒有太多的關系,哪怕3系變成今天的樣子,也無法阻擋寶馬的成功。
更何況謳歌的基礎是前驅車,不像寶馬和凱迪拉克是後驅,到了這價位,難免在驅動方式吃虧。再有謳歌不擅長營造豪華氛圍,造的車也長得不大氣,他們不了解國人的需求,以後很難有發展之路。
最近謳歌發布了新一代TLX,外觀沿用了全新的家族式設計,只是鑽石五邊形中網和車燈一言難盡,要說好看吧談不上,要說難看吧也不至於,總之就卡在不上不下的中間。
好在新車再也不像"雅閣王"了,風格明顯更激進更強調運動風格,看到這大概也猜得到,一款太運動的豪華轎車是很難在中國吃得開的。
內飾也沿用NSX的設計,不過線條十分復雜,也不清楚謳歌的設計師在琢磨什麼,尤其是中間的兩個出風口,恨不得親自用手矯正好位置。
對謳歌來說,最重要的是宣布Type-S時隔11年之後的回歸,這將是史上最強的謳歌轎車,搭載3.0T V6發動機,輸出有望超過400馬力,匹配SH-AWD四驅系統和10AT變速箱,妥妥的NSX轎車。
實際上,這副3.0T是NSX那副3.5T V6減小排量的結果,TLX Type-X就是平民版的NSX。另外有2.0T發動機,預計有250馬力和370牛米的輸出。
考慮到廣汽謳歌在2018年推出TLX-L失敗了,RDX也沒有成功,或許他們對中國市場沒什麼希望了,新一代TLX也未必有引入中國的希望,至於Type-S更是不用多談了。
-----------------------------------------------------------
已經有數十萬愛車的夥伴集聚在此想懂車就加入我們吧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車轍(直接輸入車轍或長按復制微信號cartracks)等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柒』 走姿態范的 低趴本田NSX
在現在異常激烈競爭的豪車市場,新款NSX是否能代表本田的最終能力?答案可能有多個。但是有「東洋法拉利」之稱的限量NSX目前市場表現讓人堪憂,傳聞官降100萬依然難以吸引買家。也許是新NSX的技術太過極致,成本過高,跟我們所認識的東洋法拉利已經不是一回事了。
這款車的最終整體改裝讓車迷看到了NSX?強勁表現和完美外觀改裝,以及汽車改裝後市場的豐富和多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本田NSX在賽道撞毀,車主用3年多時間讓其涅槃重生
花費數年時間、無數精力和金錢,
打造一台dreamcar,
並且把它帶到它最應該去的賽道上撒野,
是無數玩家的夢想。
但如果它在賽道上撞毀了,
你會想要使它重生嗎?
每個人給的答案或許都不一樣,
但對於Jun來說,
答案只有一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看看本田NSX有多厲害 光是外形就令人流口水了
NSX車身高度為1170mm(46英寸),僅比傳奇跑車福特GT40高141.3mm(5.56英寸),同時其高剛度輕量化全鋁車身、前後雙叉臂懸掛、鍛造控制臂、鍛造合金輪轂等技術體現出本田公司的創新精神和在造車技術上的深厚功力。另外本田公司還首次將其在賽車...
『拾』 本田NSX車主走不敗經典90年代改裝風
由於這組車身改裝套件不包括任何機械升級,因此由FRP製成的車身部件適合首代NSX的所有版本,無論它們是3.0升或3.2升V6引擎,還是Coupe或Targa車身樣式,全都可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