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斯柯達內部改裝圖片欣賞
A. 中期改款柯迪亞克有哪些別樣的設計值得購買嗎
採用大眾全新的MQB平台架構,舒適和操控出色,動力方面,搭配高功率1.4T+7DSG、1.8T+7DSG和高功率2.0T+7DSG,三車型動力充足,提速方面性能都很出色,屬於同級別車里空間方面最優秀的車型,而且科迪亞克的外形和內飾都偏年輕化,配置高,可選擇的車型也非常多。來自大眾的動力總成也很不錯,常規下擁有的570升容積甚至比柯迪亞克5座常規下還多出64升,轎車比SUV能裝這個偽命題在速派這里成立了。不過雖然容積更大,但垂直空間還是無法與SUV抗衡.
是中型suv車里顏值最高的之一,很值得買。之所以很多人會在這兩個上猶豫,是因為較高配的速派和較低配的科迪亞克價格有所重疊,如果對SUV和轎車愛憎分明,這並不難選。兩個車的設計師是一個人,世界頂尖設計師約瑟夫卡班,現任寶馬設計總監,水晶切割理念的創始人。速派的外形非常犀利帥氣,是中型車里顏值最高的之一,而且普遍有3萬的優惠,很值得買。之所以很多人會在這兩個上猶豫,是因為較高配的速派和較低配的科迪亞克價格有所重疊.
B. 黑色斯柯達速派外觀改裝
老款的進口速派是帕薩特領馭的爸爸``側面一看`一樣的,內部消息,速派的風格,以及外觀都有所改進,國產化零件便於維修,大體都是很低調的風格,但是莊重和大氣不言而喻
C. 2020廣州車展:外觀小改,車機更智能--全新速派發布
動力方面,該車將繼續沿用現款動力系統,搭載1.4T和2.0T發動機(含高低功率版本),最大功率分別為150/186/220馬力,最大扭矩分別為250/320/350牛·米。傳動系統,與之匹配的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
小編猜測新速派上市之後的價格應該和目前車型定價相當,作為斯柯達國內車型中唯一的一款中級車,擁有著不錯的後排空間,以及一些時髦的配置,非常適合對空間以及駕駛感有要求的年輕用戶。那麼新速派上市之後有怎麼樣的市場表現呢?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斯柯達柯珞克怎麼改裝成床車
這個改裝難度很大,而且也不允許這樣改裝,建議天你不要改裝。
E. 斯柯達昕銳1.4前保險杠改裝圖
噴的亞黑色嗎?看起來會不會很明顯噴的?能提供下近照參考下嗎,謝謝,我也是低配的,又不想改總成
F. 尺寸超朗逸,內飾或大升級,全新一代斯柯達明銳有機會翻身嗎
最近,在工信部的申報名單中,疆哥看到了一組關於全新斯柯達明銳的申報信息。明銳或將升級改名為明銳PRO,全新的家族式設計顛覆認知,軸距更是猛增44mm,直逼大眾A級車門面車型速騰,內飾全面煥新。今天咱們一塊來看看,作為斯柯達轎車銷量的扛把子(月銷量3千多台),全新一代明銳PRO能力挽狂瀾嗎?
疆哥猜測,等到全新明銳車型換代完成,如果採用新老車型同堂銷售的策略,老款車型降價繼續競爭朗逸,全新明銳PRO則直接憑借價格優勢,從速騰手裡搶份額,以這樣的策略的話,全新明銳或許還會有一戰之力。不過,內斗或許不是大眾想看到的,屆時全新明銳PRO會以怎樣的姿態出現在國內面前呢?咱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聽說斯柯達晶銳和大眾POLO做工和技術是一樣的,只是換了個殼,是這樣嗎
您好!
十分高興為您解決問題!
晶銳這款車是和老POLO一樣建立在大眾的小型車平台PQ24平台上的。這款車的主要構件,比如發動機、變速箱等等都和老POLO是一樣的,只是在車身外殼、內飾等方面和POLO有差異,畢竟斯柯達是一個被大眾收購的品牌,連晶銳上貼的表示都是上海大眾。這款車的內部品質還是很不錯的,5星的碰撞星級在A0級車這個級別內可以說是佼佼者了。內飾的設計比較平淡,但是簡潔的內飾更加不容易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您所說的這些配置晶銳都有,不過要提醒您的是,老款POLO是建立在PQ24平台上的,老POLO上市時PQ25平台還沒研發出來呢。總的來說,晶銳這款車的整體上都不錯,沒有熱銷的原因一是較高的售價,竟然超過了POLO,剛上市的新車定價就比AO級霸主POLO價格還高,實在是有些不明智。不過近期晶銳調整了售價,所以現在看來晶銳的價格還是比較合適的;二是其品牌號召力實在有限。不過從目前來看,明銳、昊銳的銷量還都不錯,質量也沒有出現很嚴重的問題,說明斯柯達這個品牌還是值得信賴的。不過這款車也有一些缺點,首先是這款車的懸掛比較硬,雖然轉彎的側傾度相對來說會小一些,操控性更強,但是連過減速帶都會被顛得人仰馬翻的感覺也很不好。
H. 斯柯達柯米克GT,前臉有攻擊性,內飾有大眾味道,非常適合年輕人
斯柯達引進國內市場四款SUV車型,從定位來看,由低到高分別是柯米克、柯珞克和柯迪亞克。應該來說,斯柯達的SUV覆蓋還是比較全面。這幾款SUV中,柯米克是基於老的PQ平台而來的一款中國市場特供產品,柯珞克是基於大眾MQB而來,定位於緊湊型SUV,柯迪亞克則是定位於中型SUV,而今年我們來聊一聊斯柯達柯米克GT。
新款柯米克變化最大的就是在車尾部分,車尾燈看起來就更加的短而精幹,然後車標部分也換成了字母式的車標,就是現在大眾集團比較流行字母式的車標。它底部也加入了一些運動式的包圍。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尾燈放在了下面,現在很多車型把貫穿式的尾燈都放在中間,但是柯米克卻把這個尾燈放在了底下,看起來其實也挺好看的。
內飾部分,熟悉的大眾味道,你看了機械的儀表盤,嵌入式的中控屏,機械檔把、機械手剎,是不是一股大眾的味道就出來了。我真的感覺大眾這種套娃的設計,有時候看起來有種審美疲勞,但是別急,既然它是一台斯柯達,肯定有斯柯達不同的地方。大家可以看到副駕駛這一塊有很漂亮的木紋飾板,摸起來手感非常的好,而且還有GT兩個字,再看這個運動化的座椅,是不是很有戰斗性。
今天我先給大家說一下我試了三段路,城市、高速,然後是山路,城市咱就不用說了,我先說一下我在高速上的表現。首先從靜音方面,我覺得這個車的駕駛,還有靜音方面應該是出乎我所料的。它在低於100時速的時候,可以說靜音方面做得特別好,可能也是歸功於馬牌輪胎的原因。然後如果當車速高於100的時候,就能聽到A柱有明顯的風噪。但是就是整體來說,靜音性是超出所在價值的。
這款車是1.2t的動力,首先我把車速踩到120,然後再給油的時候,感覺它的發動機還是能往130甚至150竄。而且整個車,也沒有你感覺很肉的感覺。120你明顯能感覺到稍微的有一些推背感。再說到山路方面,山路就要說到這個車的懸架,我覺得這個車的懸架對我來說是那種既不軟也不硬,就是比較適中的。
首先就是這個開山路的時候,我覺得就是必須要有一個非常良好的駕駛習慣。就是你要把轉速踩到2000轉以上,因為它是渦輪就是渦輪發動機的原因,所以在2000轉以上才會保持良好的動力。而且整個換擋邏輯,你感覺不到雙離合的頓挫,然後整個懸架的支撐方面,我也覺得是有那種標準的德系車那種懸架支撐,能給你很好的過彎極限。
這款車的方向盤本身是很輕的,雖然它輕,但是它能給你一個很強的自信心。最後總結一下,我覺得這款車從動力懸架、靜音,還有就整個懸架支撐的表現來看,應該是同價位裡面性價比比較高的,也是值得我們購入的一款車。首先就從外觀方面,我覺得是非常討我這種年輕人喜歡,而且即使把這種外觀放在本田、豐田很多車型裡面,也是就是比較有個性化的一種。然後就它的動力表現,前面我已經說了也非常的好,而且既然選擇主打年輕化的市場,那油耗也是關鍵,那柯米克GT1.2t的排量再加上雙離合本身的油耗也不高,所以說非常適合年輕人。
圖片聲明:文章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斯柯達昕動的內飾差嗎它的外觀怎麼樣
優點:第一點就是喜歡昕動的外形,性感的小屁屁,空間大,特別是座椅,織物和皮拼接,時尚中沉穩第二點就是省油,四毛錢一公里左右,家用最好啦!第三點空調給力,給個二擋都很涼,我們這里是南方,溫室效應,你們懂得,空調必須要杠杠的,第四點後排箱空間大,六分之四放倒,空間足夠大…
缺點:起步太弱了,給油都不給力,後期三擋才開始又感覺,不過家用而已,不追求速度!小眾車型,路面很少遇到…優惠力度還不夠大,要是優惠再大點,性價比就高,後剎是鼓剎,看著都不舒服撒,倒擋大眾品牌的,還不習慣按下去,好幾次都掛不到檔位,以後慢慢習慣,還有不滿意的就是燈光,總體偏黃,俗稱蠟燭燈,等荷包多點子彈,果斷換,缺少日間行車燈,這個可以加裝,後排空間沒峰,後期再加裝,品牌響應不夠大,應該好好宣傳…
外觀:外形杠杠滴!
內飾:內飾用料一般,做工挺好的,就是大眾一貫的內飾啊,沒啥可喜歡的也沒啥可吐槽的
空間:五顆星,畢竟兩廂車,這空間夠大…
配置:性價比看怎麼比了,跟自主的比配置肯定低,跟合資的比吧都差不多,不過跟大眾一比就便宜了,斯柯達一項比大眾的性價比高很多的
動力:就是起步弱,中途加速還不錯…
操控:穩,准,跟……
油耗:四毛錢一公里,五顆星…
舒適:這個沒什麼追求…
操控:小車開起來還行,方向盤指向我覺得挺好的,我這是第一輛車沒有比較。方向盤力度適中吧,女孩開時間長了可能還是會覺得沉,像我這樣的老爺們就沒啥感覺了,跟教練車那個桑塔納基本一個感覺
油耗:油耗很低,我這是新手,路上基本不堵車,平均時速45左右,油耗我算了下好像還不到6個油,我是大概算的,應該有誤差,不過就算有誤差也不會太大,6個油左右吧
舒適:座椅坐著還行,有天窗感覺坐在裡面也可以,就是別過坎,懸架硬,輪胎也硬,我過幾天打算去把胎壓弄低點,看看有什麼改善不
J. 改款之後的斯柯達柯迪亞克,在大燈上有什麼特點
自廣州車展亮相以來,上汽, 大眾, 斯柯達和柯迪亞克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足夠大的尺寸,7座的內飾布局,成熟的大眾動力系統,不低的價值,更貼近大眾的預估價格,這些都讓大家對這款車充滿期待。這不就是大多數人心目中廉價實用的SUV嗎?沒錯,所以我們在黃山的細雨中駕駛著這輛車。那張揚的腰圍實際上是在談論家庭化。斯柯達的家庭化設計似乎比大眾更糟糕——前垂直線進氣格柵和斯柯達車標的組合對每輛斯柯達汽車都是一樣的。不過這次大燈的造型更好的結合了前進氣格柵,線條非常一致。與側腰圍結合,直至與尾燈連接。這種整體效果帶來了很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