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老捷達中網改裝圖片
Ⅰ 戰斗風格十足,捷達VS5改裝車亮相
提起捷達,「皮實耐用」的光環深種國人心中。一汽-大眾捷達作為全新的品牌,以純正德系基因示人,展現出了超強的產品力和競爭力,尤其是於2019年上市的捷達VS5?憑借出眾產品力和品質力,深受消費者的肯定。而捷達VS5改裝車是由德安汽車運動創始人陳德安先生的團隊在捷達VS5的基礎之上經歷20天所打造的改裝車,符合國際專業賽事標准,已在2020廣州車展上正式亮相。
Ⅱ 捷達怎麼改裝
1、換gif的15寸輪轂或桑塔納14寸五爪輪轂
2、換cif的後視鏡,造型好看且實用,雖然不能實現電動調節。
3、後風擋及四個側門全貼上黑膜,不留一點空白,前檔也貼上,外部效果會提升不少。
4、減震全部改成短簧,看起來會穩重不少
5、把收音機天線去掉,如果平時經常聽收音機,就把它改成像polo那樣的頂部天線,好改。
6、把黑色中網噴成與車身同色的。
7、把黑色防擦條也噴成同色的。
Ⅲ 大眾新捷達下中網怎麼拆卸,新捷達前上中網怎麼拆
大眾新捷達下中網拆裝其實很簡單,方法如下;首先打開機倉蓋子。下中網上面有幾個固定螺絲(如圖一所示)用螺絲刀拆下來。面向車頭蹲下,下中網裡面下端有四個卡扣,用螺絲刀伸進去,然後向上撬開卡子。
向外拉(如圖二所示),下中網就可以拆卸下來了。
需要注意的是,撬卡扣時需要小心點,不軟卡扣容易弄斷。捷達中網拆裝比較容易的,實在是拆不下的話可以去維修店找鈑金師傅幫忙弄下。
在汽車中網改裝時很多人的選擇就是去掉汽車標志,根據最新的改裝規定:只要在改裝的過程中沒有超過百分之60都不算違法。重點就是看你汽車中網佔取的比例,最好還是去當地的車管部門進行咨詢。因為每個地方給予的規定是不同的,一些城市相對必要嚴格,但都是根據相應的憲法進行更改。
Ⅳ 04捷達保險杠怎麼拆
摘下中網。左邊葉子板里側輪胎正前面有三顆十字螺絲,正上面有一顆六角螺絲;同樣右側也是。然後水箱下面那一塊有兩顆大螺栓要鑽下去卸。上面有兩顆六角螺絲這都可以看到。然後大燈本身上面有兩顆六角螺絲,下面有兩顆螺絲。都拆了就能取下保險杠了。以下為10款保險杠拆的方法。和04款基本相同,可以參考以下圖片。
Ⅳ 我要把捷達的中網改成這樣,交警管不管
外觀上不動太大的刀子應該是不管的!
Ⅵ 09款捷達外觀改裝
3000打住了,改裝件有
包圍(前保險杠,後保險杠,側裙,尾翼,後遮陽板
就是後擋風玻璃那個不知道叫的對不對)
雨擋(這個不用說了吧
眾所周
知
擋雨的)
車頂通風蓋
引擎通風蓋
無標中網
全車拉花,就這些了
還有後
備箱上面的那個天線是車台的(裝這個的話考慮好
警察看到就罰錢
除非你有車
台使用證
一般警車才配備的)最後就是熏黑的尾燈了
希望以上對你有所幫助
Ⅶ 換標後的大眾捷達,究竟有什麼不一樣
很多人都會認為,大眾最關鍵的就是車標,如果說大眾拋棄這個車標,估計不會有如此般的銷量。最近大眾將捷達作為一個獨立的品牌將其分離並一口氣推出VA3、VS5、VS7三款車型,而近日還從國家工信部網站獲取到了捷達VA3車型的申報信息,這也意味著大眾捷達VA3將離我們不遠了。
首先,從捷達的整車表現分析。捷達雖然換標,但車輛的實質並未改變。參考在售的捷達車型,並依據官方給出的數據,捷達的車身尺寸為4501mm/1704mm/1469mm,軸距為2604mm。從這些尺寸參數能夠看出,捷達與同級別緊湊型轎車比起來,無論是大小還是內部空間都差了一截。另外,捷達採用的是大眾1.4L自吸發動機,馬力只有96Ps,動力性能的表現也很難讓人滿意。內飾上則更為遜色,大量使用廉價的硬塑料,毫無設計感,細節處理也相對粗糙。如果把它做一個橫向對比,現有的捷達的內飾水平甚至不及國產車的一半。
Ⅷ 為什麼都願意開老捷達捷達四十年光輝歲月回顧
1991年2月,一汽大眾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一汽大眾成立以後將國外已經風行了10年的捷達引入生產,捷達就成了一汽大眾推出的第一款車型。2018年末,捷達迎來了它生命當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升級為捷達品牌,這就意味著已經在國內生產了30年的捷達轎車終於要停產,作為伴隨我們長大變老的車型,理應回顧它光輝的四十年歲月。1、捷達的誕生
要說捷達的誕生就離不開大眾歷史上最偉大的車型高爾夫,高爾夫於1974年在德國沃爾夫斯堡誕生,高爾夫的誕生是彌補並改善了甲殼蟲的種種缺點,所以一上市就成了爆款。
雖然當時高爾夫各個方面都比較好,但是還是有一些小缺點的,其中一個缺點就是裝載空間不太好。而為了解決這一缺點,1979年大眾就給高爾夫加了個屁股,並取名為Jetta A1,這就是捷達誕生的背景。
2、Jetta A1(1979-1984)
大眾從那時起就喜歡用一些風的名字來給自己的車命名,Jetta就是一股太平洋上的季風。第一代的捷達別看它方方正正,它可是出自世紀級設計大師喬治亞羅,所以時至今日這種外觀依然那麼耐看那麼有味道。
在動力方面,Jetta有1.3L、1.5L、1.6L三種動力可以選擇,而且還有雙門、四門、敞篷等車型,甚至後來還在美國市場上推出過GTI和GLI性能車型,這是讓人意想不到的。
3、Jetta A2(1984-1992)
在第一代Jetta推出六年以後,Jetta迎來了第一次改款,這一次改款對於Jetta來說有著比較重要的意義,因為它要與高爾夫區分開來,不是作為高爾夫的三廂版車型立足於市場。
在動力方面,第二代Jetta在1988年從化油器發動機升級到了電噴發動機,而且還首次搭載了渦輪增壓發動機。
同時,第二代Jetta GTI用了16氣門的發動機代替上一代的8氣門,最大輸出功率可以去到103kW,跟現在的車相比可能沒啥,但在當時可是非常頂的。
看到這副1988年改款Jetta的內飾是不是很熟悉,這套德味內飾在捷達引入了國內之後用了相當長一段時間。
4、捷達進入中國(1991-1998)
第二代Jetta對於中國來說也是意味深遠,因為一汽大眾所引入的第一台捷達就是Jetta A2。一汽大眾引入捷達的前五年,都是採用一種引進零部件再在工廠內組裝的這么一種方式,相當於你在網上網購日本萬代正品模型回家自己拼。
直到1995年,大眾將生產的技術也傳給一汽大眾之後,捷達才真正實現國產化。當時國內的市場情況用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就是生產者導向,相當於廠家生產出來是什麼樣那就什麼樣,我也沒想過汽車可以是什麼樣。所以當時的捷達一推出就能大賣,擁有一輛捷達也是很了不起的事。
由於第二代捷達非常火爆,所以一汽大眾硬是將第二代捷達生產了8年時間,在同一時期的海外,捷達已經推出到了第三代(1992-1998)。因此,大眾是沒有將第三代捷達引入國內的。
5、第二代捷達改款(1998-2013)
一款車生產了8年還不改變肯定是不好的,所以在1998年捷達進行了改款。這一次的改款也是比較有意思的,因為它借鑒了第四代帕薩特的外觀和內飾,出來的車型就開始有點像駕校的教練車捷達了。
而且1998年改款的捷達GLX車型,就是我們的捷達王。與此同時,國外的Jetta已經更新到了第四代(1998-2005),並且2001年一汽大眾將Jetta A4引入了國內,但不是叫捷達,而是叫寶來。
2004年,第二代捷達又進行了一次改款,外觀線條沒有那麼方了,多了點圓潤,而且據說尾燈的造型還是參考了輝騰。
2010年,第二代捷達再次改款,黑底大燈和黑中網就是這一年款捷達開始使用的。在機械方面,這個黑捷達改善了變速箱的齒輪,提高了車輛的燃油經濟性。
6、中國市場和消費者在變化
基本上,國內的捷達都是從第二代的Jetta開始不斷演變的,並沒有根據國外Jetta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捷達引入到中國以後基本上就是一個中國特供車型的狀態。
其實在2010年開始,國內的市場情況就逐漸發生一些變化。首先是日系、美系、韓系等品牌也進入到了中國市場並站穩了腳步,大眾不再是獨攬整個中國市場。
其次消費者對於汽車的使用和認識更加深,他們意識到汽車是要更加貼近人們所需的,這就促使國內的市場格局由生產者導向轉變為消費者導向,這一點非常重要。
7、新捷達誕生(2013-2018)
由於市場發生了變化,老捷達的外觀顯然已經不能滿足大家的需要,所以在2013年第二代捷達停產,新捷達推出作為替代車型。
從外觀上就可以看出來,新捷達要比老捷達更加年輕時尚,外觀的變化其實就是整個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觀念變化的一個最好縮影。雖然外觀是變了,但是以家用車的標准來說捷達還是太簡陋了。
8、捷達光榮上升為品牌(2019)
其實進入2010年,也就是上文講的市場和消費者發生轉變開始,捷達就已經變得有點不符合主流了。一些配置更豐富外觀更拉風的A級車讓捷達顯得非常低級,所以捷達的受眾還是有,但是已非想要買家用車的人了。
別看捷達每個月的銷量還有很高,但是購買捷達的群體當中屬於自由消費者的比例越來越少,也就是說買捷達作為家用車的人很少,更多的人買捷達是作為教練車、計程車。
就連大眾自己也在A級車領域布置了捷達、寶來、速騰三款車型,這讓最底層的捷達更加難以喘氣。
不過好在大眾並沒有因此而停掉捷達,反而將捷達上升為一個品牌。當然了這裡面是有一點小心機的,因為大眾將捷達上升為品牌的目的是讓捷達和斯柯達作為低端品牌布局在市場,這樣大眾品牌就能得到提升,大眾的中高端車型就更加有競爭力。
捷達在成為一個品牌以後,目前主要是以SUV車型為主,並且目前的銷量成績還算可以。由此也能看見,捷達這個品牌對於中國消費者的影響有多深,深到它不再是一款車而是一個品牌依然能夠吸引消費者。
Ⅸ 03款捷達可不可以改成10款的外觀費用大概是多少都需要更換什麼東西
可以改,中網50,前杠180,兩前大燈300/個,兩個霧燈50/個,4個後尾燈130/個,後尾蓋400,後杠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