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汽車配件數據
❶ 俄羅斯經濟的走向
受金融危機和油價下跌「夾擊」,俄羅斯經濟正經歷1998年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國際機構和分析師預測,俄羅斯經濟今年降幅可能高達5.6%,經濟表現在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組成的「金磚四國」中墊底。不過,依託過去幾年積累的大量「石油美元」儲備,俄羅斯有望「步履蹣跚」渡過難關。 「沙皇」受困 去年7月,俄羅斯最大汽車製造商伏爾加汽車製造廠宣布,當年力爭生產100萬輛拉達牌轎車。 僅僅6個月後,即今年2月,伏爾加發言人宣布暫停生產拉達,原因是汽車零部件短缺。一些行業分析師認為,停產真正原因在於工廠負債日增。 建於蘇聯時期的伏爾加汽車製造廠以生產拉達轎車而聞名全球。這座工廠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西南700多公里外的陶里亞蒂市,雇有大約10.4萬名流水線工人,被美國《紐約時報》稱為俄汽車業「沙皇」。 而眼下,受經濟衰退波及,「沙皇」的生產經營陷入困境。 1月份,伏爾加共售出大約2.9萬輛汽車,不足衰退前月均銷量的半數。 伏爾加總裁鮑里斯·阿廖申2月在首都莫斯科一個投資論壇上承認,公司運營資金出現問題。 截至3月底,伏爾加負債約400億盧布(約合12億美元),汽車銷量整體下降40%。3月30日,俄羅斯總理弗拉基米爾·普京在視察這家工廠後說,政府將提供大約10億美元援助資金,以幫助工廠渡過難關。 「沙皇」的困境折射出俄羅斯汽車業面臨的挑戰。「這家工廠將給俄羅斯經濟製造不少麻煩,正如通用汽車公司之於美國,」俄羅斯前代總理葉戈爾·鐵木羅維奇·蓋達爾說。 受金融危機影響,俄羅斯汽車市場需求大幅萎縮,汽車製造業備受打擊。《紐約時報》說,從時間上看,俄羅斯汽車業受創緊跟美國汽車業之後,但就嚴重程度而言,前者與後者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2008年以前,俄羅斯是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主要汽車市場,2007年增速達35%。俄羅斯政府當時計劃在2009年趕超德國,成為歐洲最大機動車市場。金融危機無疑讓這一夢想破滅。 俄羅斯工業部預計,2009年俄羅斯汽車銷量將比去年的280萬輛下降60%。 不可「倒下」 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由於盧布貶值導致進口汽車配件成本大幅上揚,俄羅斯伊熱夫斯克汽車廠近期可能全面停產。 這家汽車廠有員工大約5500名,4月份將裁員5000人。裁員完成後,工廠將無限期停產,而停產可能導致破產,致使它成為首家在危機中倒下的俄羅斯汽車廠。 但「沙皇」伏爾加卻「大到不允許倒下」。 「伏爾加除了生產汽車,還肩負社會角色,」陶里亞蒂市前副市長弗拉基米爾·亞古特揚說,「它為人們提供工作,不管(救援)結果如何,國家都必須支持伏爾加。這座城鎮的穩定依賴它。」 伏爾加汽車製造廠統計數據顯示,這家工廠及其供應商共提供大約200萬個就業崗位,在俄羅斯7500萬勞動力中所佔比重相當大。 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初,俄羅斯失業人口已經達到600萬,占勞動人口比例為7.5%。另據近期公布的一項就業調查結果,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未來數月內可能失業。 《紐約時報》說,失業人數增加是金融危機以來俄羅斯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在這種環境下,俄羅斯政府或許清楚,如果伏爾加這樣的企業大規模裁員,勢必加劇失業、引發社會不安。因此,承諾伏爾加10億美元救援金時,俄政府並沒有像美國政府救援汽車業那樣開出諸多附加條件,而是全力確保「無裁員」政策。 報道將這種以保障就業為主的行業救援方式稱為「俄羅斯式救市」:「不解僱高管,不重新擬定員工工作合同,不要求生產更優質、節能的汽車」。 但如此一來,機構臃腫加上缺乏市場需求,伏爾加汽車廠的員工們如今每周只需工作4天,一些員工不得不接受減薪休假。 「這座工廠是我們的『奶媽』,」伏爾加工廠辦公室職員丹尼斯·馬卡羅夫說,「如果它停止運營,整個城鎮的人都將上街(遊行抗議)。我們清楚這一點。」 實際上,為了支持本國汽車業、避免失業率上升,俄政府去年12月起大幅提高進口汽車關稅,經符拉迪沃斯托克入關的汽車數量今年1月減少大約95%。 窮「富孩子」 需要俄羅斯政府關心的不僅是汽車業。英國《經濟學家》周刊說,隨著經濟「陣痛」蔓延、企業融資渠道越來越窄,更多像伏爾加汽車製造廠這樣的「貧窮富子」急需政府施以援手。 去年8月以來,外國投資者從俄羅斯撤出數千億美元資金,盧布對美元貶值三分之一。無法籌集資金的企業最後只能寄希望於政府。截至去年年底,已有超過100家大型企業以公司股份作抵押,力爭從俄政府處得到貸款。 俄羅斯政府網站去年12月公布國家優先扶持的295家企業名單,其中包括35家能源企業、32家冶金和採掘企業、30家運輸企業、35家食品和農業企業,以及部分汽車製造、化工、飛機製造、造船、通信和零售業企業。 經濟分析師認為,由於無法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俄實體經濟領域企業過度倚賴政府是當前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他們認為,俄羅斯政府應該加大注資銀行,鼓勵銀行向企業貸款,進而帶動經濟回暖。 「實體經濟領域沒有錢,」俄羅斯復興資本銀行資深分析師葉連娜·沙里波娃說,「(由於盧布貶值,)銀行系統眼下忙於儲備美元而非放貸,結果導致企業為省錢而裁員、削減生產。」 事實上,銀行業自身也是「待救的富孩子」。俄羅斯最大私人銀行阿爾法銀行行長彼得·阿文上月警告說,如果政府不出手幫助銀行控制不良貸款,上百家俄羅斯銀行年內可能破產。 他呼籲政府盡快為30家重要銀行再投資,並公布這些金融機構的名稱,以提振市場信心,刺激恢復流動性。 他告訴英國《金融時報》:「到年底,如果整個銀行系統的壞賬比重達到15%至20%,那麼將有20到30家大銀行,包括阿爾法銀行,會接受政府援助。我們可以肯定這一點。但其他幾百家銀行的命運將被打上巨大問號……我相信,數百家銀行將在年底前消失。」 俄羅斯財政部長阿列克謝·庫德林3月底警告說,銀行過期貸款的比重已經達到10%。 何時復甦 據俄羅斯經濟發展部統計,俄羅斯經濟今年1月同比下滑8.8%,工業產值同比下滑16%。政府由此預計,今年俄國內生產總值的降幅為2.2%。 俄能源和財經研究所所長列昂尼德·格里戈里耶夫說:「經濟下滑還將持續兩個季度,之後穩定在該水平。但兩年內俄羅斯經濟將在艱難的外部環境中生存,因為世界對俄羅斯出口的需求不會很大。」 國際機構對俄羅斯經濟走勢預測則要悲觀得多。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3月31日發表報告說,俄羅斯經濟受到油價暴跌、資本外流和內需下降等多重因素打擊,短期內難以復甦,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將下降5.6%,經濟表現將在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組成的「金磚四國」中墊底。 世界銀行也預計,2009年俄羅斯經濟將下滑4.5%,2010年的增長幅度為零。 俄高等經濟學院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謝爾蓋·阿列克薩申科接受俄新社采訪時說,由於全球主要經濟體擺脫危機為時尚早,依賴能源出口的俄羅斯經濟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發展水平還需要幾年時間。 他同時指出,俄政府當局沒有採取行之有效的「反危機」計劃,雖然先前加大資金投入,但眼下卻停下觀望。他呼籲政府不能只乾等國際市場需求恢復,而應該加大刺激國內消費,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如發展小企業、擴大基礎設施建設等等。 實際上,俄政府已意識到上述問題。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在二十國峰會前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說:「這場危機暴露出我們的問題……未來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實行經濟的多樣化發展,主要在高技術領域開創新的企業……我們應該支持內需,發展中小企業,因為它們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度較低。」 《經濟學家》報道,為幫助國內企業融資、應對10年來首次出現的財政預算赤字,俄財政部長庫德林14日披露,政府考慮求助海外市場,可能發行最高50億美元的國債。這將是俄羅斯十年來首次海外融資。(張代蕾) 相關鏈接:俄救市資金初見成效 由於介入時機得當,加上今年以來俄羅斯股市回暖,俄羅斯政府去年10月起逐步投入證券市場的「救市」資金已實現賬面浮動盈餘 俄羅斯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阿列克謝·庫德林本月13日在政府會議上說,政府為扶持證券市場而劃撥的1750億盧布(約合52億美元)已基本用完,賬面收益眼下已經達到「百分之幾十」。 由於國際油價下跌和全球金融危機,俄羅斯股市去年暴跌。為防止證券市場徹底崩潰,政府去年10月決定投入1750億盧布救市,由俄羅斯外經銀行具體操盤,大量購入能源等藍籌股。截至今年4月1日,外經銀行投入股市的資金已達1670億盧布(48.8億美元)。 救市資金起到了穩定人心的作用,俄股市逐步走穩。由於入市時機選擇得當,再加上國際油價觸底反彈和外圍市場回暖,俄羅斯股市今年2月以來節節攀升,俄羅斯交易系統指數和銀行間外匯交易所指數分別突破800點和900點。救市資金取得可觀收益。 不過,也有分析師認為,救市資金的收益只是賬面浮盈,還不是實際收益。一旦外經銀行兌現獲利籌碼,將引起股市下跌,投資收益下降。因此,俄政府對股市的投資到底收益如何,要幾年後才能下結論。
❷ 吉利汽車在非洲和俄羅斯出口最多的汽車配件有哪些
你好,我在職單位就是外貿單位,也是出口小車配件,兩者相對而言非洲市場比較寬廣,俄羅斯這一塊主要是重汽,根據我單位的走貨量來看,吉利配件除了駕駛室內飾件和底盤件銷售量較低外其他部位的配件走量都還可以,其中走量最火的有:三濾、發動機部分的有氣門、軸瓦、活塞、連桿,變速箱部分的有一軸及周邊齒座,外飾件部分有前蓋、燈類、後視鏡、保險杠、車門相對少一些。基本就這個情況,希望對你有用。
❸ 開戰以後,俄羅斯對中國商品需求大增,主要有哪些物品
開戰以後,俄羅斯對中國商品需求大增,主要有汽車、電子產品等。
一、俄羅斯對中國商品需求大增
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蘋果、三星等公司已經停止了對俄羅斯的銷售,雖然他們可以通過一些灰色渠道購買到這些品牌的商品,但是這類非法渠道來的手機昂貴,並且沒有保修。
小米是俄羅斯第二季度銷量最好的智能手機品牌,而三星在當地已經沒有了什麼市場,在俄羅斯最暢銷的五款手機中,有三個是中國品牌。
除此以外,由於日本和韓國公司已經停止將產品運到俄羅斯,俄羅斯對中國電視的需求增加了一倍。
考慮到消費者在將來會沒有更多的選擇,莫斯科對中國貨物的需求前所未有地增大。俄羅斯上個月向中國采購了67億美元的物資,較上年同期增加了20%。
❹ 俄羅斯汽車產業已經崩盤,晶元的短缺會造成哪些嚴重後果
俄羅斯是一個生產大國,很多產業在世界上都是聲名遠揚,但是俄羅斯的汽車產業已經慢慢面臨著崩盤的風險,根據當地的報告顯示俄羅斯的汽車嚴重依賴進口,面臨著全球晶元短缺的問題,俄羅斯汽車行業不能夠及時尋找到新的能源供應,這也意味著晶元的供應鏈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當中不能滿足巨大的需求,相對來說汽車行業是俄羅斯相對薄弱的行業,大部分汽車市場已經被很多外資品牌瓜分,面臨著產量的損失,俄羅斯的汽車供應鏈由於晶元短缺的問題面臨著更大的危機。
❺ 請朋友們告知俄羅斯的汽車工業的情況。急。在線等,謝謝
俄汽車製造業始於上世紀初,至上世紀八十年代達到產量高峰。1990年全行業汽車產量超過180萬輛,其中乘用車產量達到110萬輛。蘇聯解體後國家經濟崩潰,導致汽車產量大幅下降,1994年產量降至谷底,當年僅生產汽車103萬輛,其中乘用車80萬輛。
2000年之後普京總統上台執政,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也開始一路走高,俄經濟狀況逐年好轉,汽車工業也進入恢復階段。然而經濟全球化和開放市場使俄經營體制落後、工藝設備陳舊的汽車製造業遭遇到國外進口汽車的有力競爭。2005年之前俄政府一直沒能制定出一個有效應對市場變化的前瞻性的產業發展政策。而國內汽車廠家因長期缺乏競爭環境,技術進步緩慢,所產車型陳舊過時,市場佔有率不斷萎縮,傳統的價格優勢也逐漸在喪失。時至今日,很多廠家陷入了難以獨立發展的困境。
2004年進口低端轎車的成本已接近俄國產汽車。2005年開始,除卡車行業情況稍好外,國產汽車行業整體性危機已經顯現,加之鋼鐵、能源和零部件和管理成本上漲,產品價格一再上漲,眾多廠家企業競爭力越來越弱,產品銷路不暢,以至被迫減產或停產。2006年雖然俄轎車產量接近歷史高點,但卡車產量已今非昔比,因此,迄今俄汽車總產量仍未能超過蘇聯解體前的最高水平。
近幾年來,俄汽車市場銷售量連年大幅增長,成為與中國交相輝映的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汽車銷售市場,以韓日汽車為代表的中低檔車進口激增是推動俄汽車市場迅速膨脹的主因。世界各大汽車廠商在俄競爭激烈,韓日汽車後來居上,銷售成倍增長。歐美汽車借先入之利,步步為營,總體呈穩步增長態勢。俄國產車欲振乏力,紛紛與國外廠商的合作,尋求生存發展之道。
俄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刺激和帶動了國內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汽車生產銷售連續保持快速增長,汽車工業對整體工業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從生產看,在保持前幾年快速增長勢頭的基礎上,2007年,俄共生產汽車166.7萬輛,同比增長10.6%。從車型構成看,小轎車佔75%以上,卡車佔17%,客車佔5%。但各細分市場發展並不平衡。從數量上看,小轎車增長最快,卡車生產與2006年持平。
通過本地化生產和進口,近年來,國外品牌迅速成為小轎車細分市場的中間力量,平均每兩個月就有5個以上的新款型上市。2006年,國外品牌汽車在俄銷售首次超過俄國產汽車,在新車市場占據主導地位,2007年繼續保持了這一態勢。
其中,國產汽車的市場份額下降到27%,國外品牌新車份額上升到59%,二手進口車保持在2006年14%的水平。國產車中,拉達品牌名列第一,占 24.4%,國外品牌中雪佛萊排第一位,佔6.8%。預計2008年俄汽車市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但增速會相對放緩,降至20%-25%。在西歐、美國和日本市場增長停滯的背景下,這仍不失為一向好指標。目前,新車銷售增長速度超過俄羅斯的只有中國,若保持現有的發展趨勢,2008-2009年,俄將超過德國成為歐洲第一大汽車市場。分析家指出,今天對所有的汽車生產商來說,俄羅斯都是一個優先發展的市場。
現在俄羅斯的最主要的汽車集團:
a,俄國內載重汽車企業
高爾基汽車廠(ГАЗ)
卡瑪斯汽車廠«КАМАЗ»
烏里揚諾夫汽車廠«УАЗ»ОАО
烏拉爾汽車廠(Урал)
「伊日」汽車廠"Иж-авто"
「吉爾」汽車廠ЗИЛ
伏爾加汽車廠《ВАЗинтерсервис》ЗАО
阿穆爾汽車廠ЗАО «Автомобили и моторы Урала» (АМУР)
拉達—圖爾
«БЗКТ» ООО
«Русич-КЗКТ»
b, 俄國內客車生產企業
高爾基汽車廠«ГАЗ»
烏里揚諾夫汽車廠«УАЗ»ОАО
巴甫洛夫汽車廠«ПАЗ» ООО
「里基諾客車」ЛИАЗ
«КАВЗ» ООО
石油汽車廠«НефАЗ» ОАО
烏拉爾汽車廠"Урал"
都市諾«Тушино-авто»ЗАО
伏爾加河人«Волжанин»ЗАО
«ГолАЗ» ОАО
«ГолАЗ» ОАО
c, 俄主要商用車製造企業
高爾基汽車廠автозавод«ГАЗ»
卡瑪斯集團ОАО «КАМАЗ»
烏里揚諾夫汽車廠УльяновскийАвтомобильный завод ОАО «УАЗ»
烏拉爾汽車廠ОАО "Автомобильный завод "Урал"
「伊日」汽車廠
ОАО «ИжАвто»
「吉爾」汽車廠АМО ЗИЛ
ЗАО «Автомобили и моторы Урала» (АМУР)
❻ 俄羅斯進口國外汽車配件關稅多少
看你具體配件的海關編碼才可以,一般就是20%
❼ 汽車零部件出口俄羅斯需要什麼
您好啊,俄羅斯清關不好,建議您少走點,會扣關的,我們公司四大快遞都有折扣哦
❽ 世界汽配行業是個什麼樣的情況
一開始肯定你得喜歡,隨後除了專業知識以外,還要了解下他的歷史文化,每一個行業都是有歷史背景的,這個是前提。
如果沒有自己的思考,就盲從聽取什麼好什麼不好,那麼自己就容易隨大流,隨大流就容易失敗,很危險。
現在行業比較多人關注,那其實已經處於一個較高的點,那就容易遇到瓶頸。
但是大多數行業還不算到了瓶頸期,特別是比較基礎的行業,類似服務業,吃的、醫葯等,有需求的行業,不管怎麼變遷,都是有市場的。
現在很多從業者確實也感覺到吃力了,其實所有行業都有飽和的時候,如何在逆境中成長壯大,主要還是要自己身硬,從服務、管理、內容上不斷加強自己,有了扎實的基礎後,自己不怕競爭不怕對比,那麼不管什麼行業都能逆流而上。
❾ 俄羅斯為什麼沒有汽車工業 知乎
提問有問題,俄羅斯有汽車工業,只是不發達,至於為什麼不發達,下面是知乎網友的答案
我本科是俄語,畢業之後在一家外貿公司做翻譯兼業務員。我們公司主要從事工程車,客車零部件的出口,客戶一般是車廠,或者是經銷商。小車市場我們沒有做過,所以不太了解,但對於工程車和客車市場還是有所了解的。
俄羅斯最大的卡車廠是卡瑪斯,卡瑪斯近年來的年產量是50000多台左右,較以前大大縮水,可能是因為經濟危機的影響,但這不會影響其成為俄羅斯乃至獨聯體知名度最高的汽車品牌之一。卡瑪斯旗下還有很多分廠。
卡斯集團,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車界巨頭,旗下有4家客車廠和發動機廠,位於下諾夫哥羅德,我曾經去過他們總部,很牛,伙食很好。這個集團在俄羅斯,獨聯體乃至全世界都非常有名。
拖拉機集團,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集團公司。有6-8個分廠,具體多少我有點記不清了。他們主要生產拖拉機等農業設備,在俄羅斯也是相當有名的。
明斯克拖拉機廠,坦白的說這是白俄羅斯的工廠,但與俄羅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為這個工廠是在前蘇聯時期建的廠,這個工廠非常有名,應該佔世界25%以上的份額,在中國黑龍江和新疆伊犁建有組裝廠。
我認為,俄羅斯的汽車行業不如歐美國家發達,原因如下:
1.蘇聯解體解體之後,俄羅斯製造業全面萎縮。有一個客戶不止一次的跟我抱怨,現在俄羅斯很多車廠自己不生產零配件,全都從外面進口,基本就是個組裝廠。
2.現在俄羅斯機械製造業基本上都是在吃蘇聯的老本。我參觀過一些俄羅斯工廠,工廠大部分都是50-60年代建廠,機械設備比較落後,廠房設施也比較陳舊。這些工廠沒有足夠的資金淘汰落後的設備,所以很難跟上發達國家的步伐。
3.民族性。俄羅斯地大物博,所以俄羅斯人的懶世界聞名。因為豐富的資源所以俄羅斯人比較容易滿足。懶惰就會拖延,就會喪失進取心和野心。任何一個跨國企業都必須有野心,但俄羅斯的工廠自給自足,容易滿足現狀。
4.沒有好的政策。一個國家的製造業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俄羅斯現在的製造業深受蘇聯的影響,無論是生產設備還是生產理念,一下子拋棄是不可能的,會帶來巨大的浪費,畢竟這些設備依舊可以工作,但達不到現在的先進工藝水平,所以就陷入兩難境地。如果有一個好的政策,財政上加大投入,更新生產設備等,建立一個大型汽車廠家應該不是很難。
5.經營管理營銷手段,以及科技創新。這點俄羅斯有點缺乏。
還有我不同意樓上的那個俄羅斯男人個個是酒鬼的觀點,這是典型的中國人偏見,其實俄羅斯人的年輕人很少有人喝伏特加,伏特加的度數只有40度。來中國喝白酒,根本就不是中國人的對手。有很多客戶都好幾年沒喝過伏特加了,結果被中國的白酒灌倒。
❿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汽車配件展的展會基本信息
展會名稱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汽車配件展展會時間 2012年8月28日 – 8月31日
展會地址 俄羅斯莫斯科CROCUS國際展覽中心1,2號館,1,2,3,4,9號廳
主辦方 Crocus Expo IEC
展會屆次 一年一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