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配件廠改善qcc案例
A. QCC活動目的如何推行QCC品管圈
QCC活動最終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質,QCC的宗旨是調動人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人的無限能力,創造尊重人,充滿生氣和活力的工作環境;有助於改善和提高企業素質。通過QCC活動成果的取得,從而實現廣大QCC成員的自我價值,激發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推動企業文化起到積極作用。 課程內容 一、QCC的功能與現狀 1、QCC與石川博士 2、我國早期的QCC 3、QCC現狀 4、QCC展望 二、企業如何開展QCC 1、策劃與籌備 2、創造條件,引導趨勢 3、五項工作原則 4、建立組織構架 游戲:你離哈佛有多遠 5、正確立項 6、開展各種有聲有色的活動 7、適時發布成果 8、評價功效與持續推進 9、各種有效的QCC形式 三、確保QCC有效運作的要點 1、高效的會議機制 2、建立數碼思維格式的報告 案例:美資企業的《業務通報》 3、選擇決定管理,取捨決定利益 4、性價比與質價比的權衡 5、拓展思維空間 四、如何防止QCC失效 1、QCC失效的表現形式 2、哪些企業的QCC會低效或無效 3、企業應該注意的問題 五、QCC與TQM 1、實施TQM的三大要素 2、TQM與拓展QCC范圍 3、機制、管理與技術的三大創新 六、QCC與企業文化 1、企業文化的持久魅力 2、用企業文化提升QCC素質3、生動活潑的QCC會議游戲:卓越的團隊領導人 七、QCC與品管工具 1、新老QC七大手法 2、8D 3、SPC 4、6SIGMA 5、ISO國際標准--過程方法 6、防錯 八、日資企業的QCC運作案例 九、互動、自由問答 ★授課及輔導: 現場改善-QCC輔導專案:富士康集團、正崴集團、台達集團、牧羊集團、宏全集團、華宇集團、NGK(蘇州)環保陶瓷有限公司、神訊電腦(崑山)有限公司、順達電子(吳江)有限公司、富港電子(崑山)有限公司、蘇州達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保利地產、合生創展、招商地產遠洋地產、華洋置地、崑山鼎鑫電子有限公司、蘇州合祥紡織有限公司、蘇州大智資訊配件有限公司、羅傑斯井上高分子材料(蘇州)有限公司、捷安特輕合金科技(崑山)有限公司、台嘉玻璃纖維(崑山)有限公司、蘇州源成鋁製品製造有限公司、東聚致伸集團、英誌集團、龍昌兄弟股份有限公司、佳能五金製品廠、海益機械配件有限公司、正樺電子有限公司、友訊公司、旺旺集團; 為製造型企業提供生產品質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B. 質量管理持續改善案例
質量管理持續改善案例
質量管理持續改善案例,質量管理之於企業的價值是什麼?典型案例或許已告訴你答案。看完之後,讓我們記住:基於事實決策、以顧客為中心、持續改進、領導作用,質量管理持續改善案例。
質量管理持續改善案例1
案例一:阿迪達斯的失敗
阿迪達斯公司成立於1949年,其運動設備(產品)目前在全球同類產品的市場佔有率為12%,落後於1972年才成立的耐克公司30%的市場佔有率達18個百分點。然而,在耐克崛起之前,全球運動產品幾乎是阿迪達斯一家的天下。1954年世界盃足球賽,阿迪達斯因其生產的球鞋鞋底的塑膠鞋釘能幫助運動員提高運動速度,增加穩定性而一戰成名,當時世界上有85%以上的運動員穿的是阿迪達斯公司的產品,三葉標志成了成功的象徵。面對驕人的戰績,阿迪達斯公司的決策者們沒有重視耐克公司正在迅速成長這樣一個嚴重的事實,決策者們認為自己擁有85%的市場佔有率,即便對手搶走一部分市場,仍有大半個天是屬於阿迪達斯公司的,沒有採取確實有效的對策去扼制競爭對手對自己的威脅,造成今天眼巴巴地看著對手以18個百分點領先自己,在運動服裝市場獨領風騷的殘酷現實。
案例二:摩托羅拉市場的萎縮
全球著名手機企業摩托羅拉和諾基亞現在的市場份額分別是30%和33%,摩托羅拉2001年第一季度營業虧損達4億多美元,而去年同期其營業額是盈利5,300萬美元,美國權威管理機構分析指出,摩托羅拉的現狀完全是自找的,在美國經濟衰退之前,許多消費者多希望能購買具有全新概念和全新形象的手機來替換現有的產品,來自芬蘭的諾基亞捷足先登,率先研製出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替代產品,從此贏得了廣大的消費者,等到摩托羅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等到他們研製出新款手機時,消費者在經濟衰退的影響下,已經放棄了更換手機的打算,摩托羅拉因此失去了市場的先機,造成大規模的虧損。
案例三:國企的悲哀
內地某國營企業曾經與外商草簽了一份供銷合同,合同規定由外商給該企業提供價值300萬元人民幣的生產設備,以提高企業的生產能力,合同為期三年,三年後該企業將無償擁有這些設備的所有權。合同約定,在三年合同期內,該企業按雙方商定好的價格每年為外商提供某種產品10,000件。合同同時約定,若第一年少交貨1件,該企業將按每件1,000元交付賠償金,第二年少交貨1件,該企業將按每件2,000元交付賠償金,第三年該企業將按每件3,000元交付賠償金。該企業幾個主要領導商議後認為有利可圖,便與外商正式簽訂了合同。300萬元的設備到位後,該企業立即組織生產,由於生產能力不足,雖經全體職工的努力,第一年只生產出了8,000件產品,按合同規定,被罰金額2,000件×1,000元=2,000,000元。第二年該企業調整好生產組織方式,准備大幹一年,挽回經濟損失,但第二年只能生產8,500件,結果被罰金額1,500件×2,000元=3,000,000元。第三年只交貨7,000件,被罰金額3,000件×3,000元=9,000,000元。辛苦三年,損失竟然達到了14,000,000元以上。
質量管理持續改善案例2
案例一:WPS與OFFICE在中國市場
WPS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文書處理軟體,金山公司最先推出的基於DOS版本的WPS因為簡單易用,很快取得了較大的市場份額,成為文字處理方面的老大。但是隨著美國微軟推出了WINDOWS視窗作業系統,金山公司沒有對自己的WPS進行必要的改進,沒有跟上發展的潮流,推出基於視窗的系統,同時微軟公司的辦公軟體已經完成了漢化,並且具有「所見即所得」的特點,很快占據了大部分中國市場。雖然金山公司推出了WPS2000,但是已經無力回天,市場份額已經被蠶食無幾。
案例二:IBM、Intel與Microsoft的個人電腦市場之戰
50年代,IBM開始進入電腦行業,隨後就勢不可擋地超越了先行者雷明頓蘭頓公司,佔領了工商界電子電腦市場。1969年,IBM以72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和9億美元的凈收益,當之無愧地取得了龍頭老大的地位,並以70%的市場佔有率壟斷了美國大型電腦市場。然而被成績沖昏頭腦的IBM的高層決策者們對於新的富有巨大魅力的行業領域——個人電腦卻視而不見,直到1986年IBM才開始進入個人電腦領域,但為時已晚,無論IBM怎樣挽回,也只能屈居第三,「IBM永遠是第一」的神話因此破滅。
如果說1987年IBM推出的最優質的IBM-PC機為IBM公司挽回了很大一部分個人電腦市場,那麼,1986年IBM為了短期內推出優質領先的個人電腦,而將中央處理器晶片CPU交給了Intel公司,將DOS作業系統交給了Microsoft,則是培養了自己未來的敵人。1982年Intel和Microsoft的股票價值合起來才只有IBM的`十分之一,但到了1992年10月,他們聯合起來的股票價值就超過了IBM。到1992年底,已經高於IBM市場價值的50%。而1991年IBM虧損28.6億美元,1992年繼續惡化,釀成了美國歷史上最高的公司虧損記錄——49.7億美元。
質量管理持續改善案例3
案例一:福特汽車:成敗只在一念間
福特汽車公司世人皆知,是國際汽車工業的大家族,但是在他的發展道路卻幾經沉浮。老亨利·福特從1899年起兩次創辦汽車公司,都因缺乏專業知識而失敗,1903年再次創業,選用能人,運用科學的管理手段,開始了福特公司繁榮發展的階段,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製造企業。但是後來老亨利·福特被一時的成功沖昏了頭腦,實行家長式管理,辭退功臣庫茲恩斯,和一大批有才乾的人,甚至一天之內趕走了30名經理。很快福特公司的經營狀況陷入困境,1945年竟到了瀕臨破產的地步。同年9月,老福特下台,讓位於他的孫子小亨利·福特。
小亨利·福特接管公司後重整旗鼓,聘用了通用汽車公司的副總裁布里奇全面主持公司的業務,甚至破格聘用了包括後來的美國國防部長麥克馬拉在內的年輕人,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使福特公司復現往日的繁榮,坐上了美國汽車製造業的第二把交椅。富於戲劇性的是小福特後來也重蹈祖父的覆轍,獨斷專行,以主人自居,先後辭去了布里奇、艾柯卡等人,結果使歷經艱辛換來的振興沒有保持多久,公司地位一跌再跌,業務經營每況愈下,最終也不得不辭去董事長的職務。
案例二:八佰伴的遺憾
1997年9月18日,八佰伴日本公司宣布破產。該公司負債總額高達1613億日元,是二戰後日本流通業規模最大的一次破產。
八佰伴曾制定了在中國發展的宏偉計劃——在長江中上游地區建立1000家以經銷食品為主的超市……據八佰伴內部材料透露,在中國開一家超級市場要投資1500萬日元,那麼1000家就是150億日元,而八佰伴日本公司在1996年全年贏利也不過8億日元而已。即使把八佰伴集團下屬的所有企業收益都算上,實現開拓中國市場的宏偉計劃,資金也遠遠不夠。可是和田一夫說:「我們不再依靠銀行,我們靠自有的資金干」。於是他們靠發行社債來籌集資金。社債沒有銀行的監督,資金的使用就容易失控。大規模的舉債,終於導致了嚴重的後果。
到1997年,八佰伴公司的負債已經達到了1600億日元,一位負責人向外界透露:八佰伴營業額的40%要用來還債。難怪在1997年八佰伴集團的會長和田一夫在日本靜岡縣八佰伴日本集團總部召開的債權者說明會上,面對1200多名討債者只說了一句話:我恩將仇報,實在對不起大家,我將以畢生精力來償還諸位的債務。說完,和田一夫淚如雨下……
案例三:狄羅倫的香蕉
美國管理專家麥考梅克在其《經營訣竅》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他的一位朋友在擔任通用汽車雪佛萊車工廠的總經理後不久,有一次他去達拉斯出席一項業務會議,當他抵達旅館之後,便發現公司的人已經送來了一大籃水果到他的房間。他看後幽默地說:「咦,怎麼沒有香蕉呢?」從此以後,整個通用汽車公司都流傳著「狄羅倫喜歡香蕉」的說法,盡管他向人解釋那隻不過是隨便說的,但在他的汽車里、包機中、旅館里,甚至會議桌聲,總是擺著香蕉!可見,企業領導的一個行為會產生多大的作用。
C. 汽車零配件廠品質改善提案
1、目的
提倡以員工為中心的提案改善范疇,引導和鼓勵員工積極主動地提出並實施任何有利於公司經營品質,提高管理能力的革新建議、改進意見和發明創造等改善提案;並對公司全員提案改善成果所達成提高產品的質量和作業效率,減少工時並降低成本的效應進行宣傳、表彰和獎勵為目標,進而形成企業全員參與、全員改善、持續改善的文化氖圍,塑造常常思考如何改善的職場風范,特製定提案改善活動實施方案。
本實施方案制定了以提高產品質量、提高作業效率、減少工時、降低成本、產品設計創新、過程方法改進、管理創新為主要內容的提案改善活動推進的有關事項。
2、改善活動執行標准
2、1提案改善活動工作流程
按公司2012年2月2日發布關於合肥常青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改善管理流程》文件內容執行。
2、2提案評分與獎勵標准
按公司20l2年2月2日發布《關於合肥常青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改善管理流程》文件的隨文附件l、2、3內容執行。
3、提案改善活動考核與評價指標
改善提案活動考核與評價指標:是考核各分公司評審小組及公司改善提案督組導組,以及企業改善提案活動推進部門與班組的工作績效,而不是直接考核基層普通員工的,因此適用於各分公司所有車間及部室與班組。
考核與評價指標:
(1)參與率=參與改善人的數/部門總人數×lOO%
(2)人均改善數量=採納改善的數量/部門總人數多部門共同完成的改善或提案,評價改善指標時,改善或提案數量按「l/參與部門數」計算。
4、提案改善有效性識別
有效精益生產(www.chinatpm.net)改善提案范疇,並納入案改善活動工作流程。主要有:(1)提高產品質量的改善;(2)降低成本方面的改善;(3)節省人力(工時)、提高工效方面的改善;(4)工藝方法(包括裝配)的改善;(5)預防工作失誤、破損或不合格品發生的改善;(6)設備、夾具、工具的改進;(7)運輸保管方面的改善;(8)職業健康安全、環境保護方面的改善;(9)節省資源、能源和廢料的利用方面的改善;(10)管理流程、效率、方法等方面的改善;(11)新產品開發、新產品適應性開發、零部件設計開發、零部件設計改進;(12)試驗方法或測量方法的改進;(i3)機器設備維修保養方面的改善。
改善和改善提案如屬於下列內容則視為無效,將不予受理:(1)超出勞動保護范圍,要求改善待遇;(2)與曾被提出或被採用過的改善內容相同;(3)更改產品件材質的;(4)無具體內容或單純提出希望;(5)實施改善的成本大於改善獲得的利益;(6)簡單的6s等活動;(7)原本崗位職責應進行的工作;(8)眾所周知的事實,理所應當遵循的原則;(9)與專利法抵觸;與事實不符的。
5、推進提案改善活動方案
(1)完善機制,制定切合實際的管理辦法
改善提案以高度的制度化、規范化區別於合理化建議。
(2)開展全員培訓,掌握實施提案改善活動的意義和實施流程以各分公司評審組為單位,制定適合本單位的培訓方式,對所屬進行培訓,通過講解改善提案的起源和先進企業的實施效果、改善提案與合理化建議的區別,學習公司《關於合肥常青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改善管理流程,樹立「本職工作=日常工作+改善」概念與意識;深入到班組進行改善活動開展的實際性操作培訓,學習怎樣填寫《工作改善提案表》。
做好宣傳教育工作,開設宣傳欄,張貼改善提案有關內容,製做黑板報宣傳改善提案的意義、流程、評審辦法和獎勵標准等,使改善提案活動深入到員工當中。
(3)跟蹤指導,解決員工實施過程中的問題雖然經過培訓,理解了改善提案的基本做法,但實際操作起來還是存在不少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各評審組結合以往案例來啟迪員工的思維,以標准化的格式來強化大家的意識,以獎勵來刺激大家的積極性。
有時基層員工有參與改善活動願望與行動,但其提案的文字、圖形等表達可能產生困難,因此,各評審小組可適時指派有經驗的部室人員對基層員工進行一對一輔導,協助完成將其改善提案的設想進行文字化、圖樣化與效益計算等工作,形成滿足流程要求格式化可供實施、進入評審程序文件,提交評審並綜合給予驗證。
(4)及時評審,公開評審獎勵結果及活動開展情況,提高員工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各改善評審組、督導組應及時對改善提案進行評審和獎勵,讓積極參與改善提案活動的員工及時拿到體現他們勞動的獎金,鼓勵其再接再勵,同時鞭策那些不積極參與的員工。
公開評審及獎勵情況,讓積極參與的員工產生自豪感,讓消極對待的員工產生壓力,讓沒評上的員工知道沒評上的原因,同時體現評審的公平公正,提高了員工的參與度,使改善提案活動得以持續進行。
6、促進提案改善活動向縱深發展
(I)轉變觀念是提前
改善提案活動強調的是這樣一種觀念:每一件工作,都有很大的改進餘地,改善是無止境的,要通過「改善一一維持——進一步改善」的循環。
改善提案與以往的合理化建議有著明顯的區別,改善提案活動要求提出者自主實施,而合理化建議活動則往往是提出建議由他人實施。
因此開展到位的宣傳教育、培訓、跟蹤全過程、定時的評審獎勵,讓大家從心裡認同改善提案活動,從思想接受改善提案活動,從行動上支持改善提案活動。
(2)評審標准化是基礎
一套完善的提案評審標准和獎勵制度是開展改善提案活動的基礎,評審標准體現評審的流程,評審等級和獎勵金額的依據,提案改善前後的對比,改善人付出的努力程度,改善活動所取得的效果等等。
因此,在改善活動進程中、各評審組與督導組應及時掌握活動狀況,聽取活動參與人員的意見,不斷完善評審標准,做到評審過程有依有據,公平公證,透明度強。
(3)及時評審獎勵是動力
獎勵很重要,及時評審改善提案,給予提案人獎勵,將改善提案活動廣泛、持久地開展,可以提高員工的自我改善能力,養成改善習慣,培訓員工的問題意識和改善提高意識,使改善自主化、全員化;使員工在共同生產、共同參與改善的過程中會產生成就感,增強歸屬感及被尊重感,提高其改善、創新積極性,發揮個人的創造力。通過全員參與精益生產與持續改善,達到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真正做到為公司開源節流等目的。
(4)全員參與是關鍵
提案改善活動應大力動員、教導員工參與提案活動,積極調動起員工參與提案活動的積極性,形成濃厚氛圍,可以群策群力,只有全員的參與和支持,才能體現活動的普遍性,才能集廣大員工的智慧,才能持續改進和不繼深入。
營造一種良好的改善氣氛,讓員工從中體驗到成就感。各分公司可通過組織開展「提案件數競賽」,張貼提案件數優勝榜與員工改善效果事跡、召開優秀提案展示報告會、製作提案改善園地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員工對改善活動參與地積極性,加強部門協作,增強企業凝聚力,把改善活動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D. 工廠創意改善提案案例
改善提案是在企業發展戰略框架下,系統性引導各級崗位員工通過精益管理理念和IE手法,持續改善「人—人」、「物—物」和「人—物」關系,實現個人素質和工作績效一起成長,推進企業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經營模式創新。
正文:
為什麼提案(合理化建議)活動的持續力會不強呢,筆者認為首先要解決的是觀念問題。筆者曾經為深圳市一家港資企業做培訓,筆者建議董事長要在企業內搞提案活動、qcc活動、甚至是tpm活動,這位董事長十分詫異地間筆者,工作沒做好,幹部員工理所當然要做改善,這是他們本身的職責,為什麼還要搞活動呢。
企業已經給幹部員工發工資了,為什麼搞了活動還要發獎金呢?筆者詢問這位董事長,「假如員工不搞改善企業是否會少發員工的工資呢」。
他告訴筆者說不會,筆者又繼續問他,「假如員工不做改善工資不會少那麼員工又為什麼要做改善呢」?
這位董事長聽後嚴肅地說「員工做事要有責任心,我們企業不歡迎沒有責任心的員....由於董事長觀念的迂腐,這家企業競爭力逐漸下降,導致該企業形成「老闆天天忙基層,員工天天談戰略」的滑稽局面。
筆者曾經擔任深圳市一家台資傢具製造型企業的咨詢顧問,這家擁有數千人的大型企業內有一支數十人的「合理化」隊伍,他們專門為這支隊伍成立了一個部門叫「合理化課(部)」。
筆者覺得他們這種做法很特別,一次,詢問他們的管理幹部,「合理化課(部)這個叫法很好,請問這些人每天在忙些什麼呢?」這幾位經理一聽就笑了起來說,「我們老總很崇拜台塑集團的王永慶,他聽說台塑集團有個合理化部門,做得很出色,便在我們企業內成立了這個部門」。
筆者笑著問他們,「那麼你們企業的tpm活動與qc活動一定做得很不錯了」?「什麼tpm與qcc,我們企業內的合理化課(部)不搞這些,他們的職責就是。滅火,哪裡起火。
這位老總開始將員工自主改善當作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來抓,他經常在公司內部的會議上引用王永慶經常講的一句話「企業今天的成長和業績,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來自內部管理的改善,我們要追求點點滴滴合理化,追根究底的改善精神。
正是因為這種向改善要效益的精神,使得這家企業在傢具行業反傾銷嚴重不景氣的2004年,贏得了生存和發展。日本的富士施樂公司人均提案件數達到每人每月3件多。
這家公司將提案制度變成員工入廠教育的一個環節,在最開始的時候將提案作為每一個員工的一項職責,通過制度保障提案活動的持續開展,讓員工意識到提案非做不可。
逐步培養員工的改善意識,最終成為習慣。而當提案改善在一個企業內形成了習慣,這勢必會創建積極進取持續改善的企業文化,最終使企業利潤倍增。
E. 我在1家汽車零配件廠上班,公司要求每個人寫個改善提案出來,最好是在安全生產方面的,誰能幫我想想
工廠安全方面的,
1、你可以看看公司的設備、工裝夾具等有無「防錯裝置」,可以從以前發生的工傷事故上入手,水平展開到類似的設備上。
2、倉庫也是容易找安全隱患的地方,比如說木質外包裝箱上打開後的鐵釘有沒有及時處理好(將鐵釘拔出來,或是直接敲進去,防止意外扎傷人。。。
F. 汽車配件廠改善提案
是工作相關的提案嗎?
1、分析目前工作的效率弊端並列舉幾個實例;
2、分析導致低效率出現的原因;
3、針對提出的問題列出解決辦法;
4、結尾就客氣幾句。
G. QCC改善降低設備故障率怎麼折算成收益
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改善吧:1、保養維護體系(MP保養預防,PM預防保養,CM設備改良,BM故障維修);2、配件質量、能源質量、外包工程改善質量等管理;3、維修、保養技能的提高。TPM中講5個,囊括在3個方面內,但應根據廠內故障原因去做實際控制。但以上三個方面必在其內。希望能對你有助!
H. 豐田QCC活動的目地是什麼
豐田QCC活動的目地是:
QCC活動最終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質,QCC的宗旨是調動人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人的無限能力,創造尊重人,充滿生氣和活力的工作環境;有助於改善和提高企業素質。通過QCC活動成果的取得,從而實現廣大QCC成員的自我價值,激發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推動企業文化起到積極作用。 課程內容 一、QCC的功能與現狀 1、QCC與石川博士 2、我國早期的QCC 3、QCC現狀 4、QCC展望 二、企業如何開展QCC 1、策劃與籌備 2、創造條件,引導趨勢 3、五項工作原則 4、建立組織構架 游戲:你離哈佛有多遠 5、正確立項 6、開展各種有聲有色的活動 7、適時發布成果 8、評價功效與持續推進 9、各種有效的QCC形式 三、確保QCC有效運作的要點 1、高效的會議機制 2、建立數碼思維格式的報告 案例:美資企業的《業務通報》 3、選擇決定管理,取捨決定利益 4、性價比與質價比的權衡 5、拓展思維空間 四、如何防止QCC失效 1、QCC失效的表現形式 2、哪些企業的QCC會低效或無效 3、企業應該注意的問題 五、QCC與TQM 1、實施TQM的三大要素 2、TQM與拓展QCC范圍 3、機制、管理與技術的三大創新 六、QCC與企業文化 1、企業文化的持久魅力 2、用企業文化提升QCC素質3、生動活潑的QCC會議游戲:卓越的團隊領導人 七
I. 工廠創意改善提案案例
改善提案是在企業發展戰略框架下,系統性引導各級崗位員工通過精益管理理念和IE手法,持續改善「人—人」、「物—物」和「人—物」關系,實現個人素質和工作績效一起成長,推進企業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經營模式創新。
正文:
為什麼提案(合理化建議)活動的持續力會不強呢,筆者認為首先要解決的是觀念問題。筆者曾經為深圳市一家港資企業做培訓,筆者建議董事長要在企業內搞提案活動、qcc活動、甚至是tpm活動,這位董事長十分詫異地間筆者,工作沒做好,幹部員工理所當然要做改善,這是他們本身的職責,為什麼還要搞活動呢。
企業已經給幹部員工發工資了,為什麼搞了活動還要發獎金呢?筆者詢問這位董事長,「假如員工不搞改善企業是否會少發員工的工資呢」。
他告訴筆者說不會,筆者又繼續問他,「假如員工不做改善工資不會少那麼員工又為什麼要做改善呢」?
這位董事長聽後嚴肅地說「員工做事要有責任心,我們企業不歡迎沒有責任心的員....由於董事長觀念的迂腐,這家企業競爭力逐漸下降,導致該企業形成「老闆天天忙基層,員工天天談戰略」的滑稽局面。
筆者曾經擔任深圳市一家台資傢具製造型企業的咨詢顧問,這家擁有數千人的大型企業內有一支數十人的「合理化」隊伍,他們專門為這支隊伍成立了一個部門叫「合理化課(部)」。
筆者覺得他們這種做法很特別,一次,詢問他們的管理幹部,「合理化課(部)這個叫法很好,請問這些人每天在忙些什麼呢?」這幾位經理一聽就笑了起來說,「我們老總很崇拜台塑集團的王永慶,他聽說台塑集團有個合理化部門,做得很出色,便在我們企業內成立了這個部門」。
筆者笑著問他們,「那麼你們企業的tpm活動與qc活動一定做得很不錯了」?「什麼tpm與qcc,我們企業內的合理化課(部)不搞這些,他們的職責就是。滅火,哪裡起火。
這位老總開始將員工自主改善當作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來抓,他經常在公司內部的會議上引用王永慶經常講的一句話「企業今天的成長和業績,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來自內部管理的改善,我們要追求點點滴滴合理化,追根究底的改善精神。
正是因為這種向改善要效益的精神,使得這家企業在傢具行業反傾銷嚴重不景氣的2004年,贏得了生存和發展。日本的富士施樂公司人均提案件數達到每人每月3件多。
這家公司將提案制度變成員工入廠教育的一個環節,在最開始的時候將提案作為每一個員工的一項職責,通過制度保障提案活動的持續開展,讓員工意識到提案非做不可。
逐步培養員工的改善意識,最終成為習慣。而當提案改善在一個企業內形成了習慣,這勢必會創建積極進取持續改善的企業文化,最終使企業利潤倍增。
J. QCC活動目的如何推行QCC品管圈
QCC活動最終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質,QCC的宗旨是調動人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人的無限能力,創造尊重人,充滿生氣和活力的工作環境;有助於改善和提高企業素質。通過QCC活動成果的取得,從而實現廣大QCC成員的自我價值,激發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推動企業文化起到積極作用。 課程內容 一、QCC的功能與現狀 1、QCC與石川博士 2、我國早期的QCC 3、QCC現狀 4、QCC展望 二、企業如何開展QCC 1、策劃與籌備 2、創造條件,引導趨勢 3、五項工作原則 4、建立組織構架 游戲:你離哈佛有多遠 5、正確立項 6、開展各種有聲有色的活動 7、適時發布成果 8、評價功效與持續推進 9、各種有效的QCC形式 三、確保QCC有效運作的要點 1、高效的會議機制 2、建立數碼思維格式的報告 案例:美資企業的《業務通報》 3、選擇決定管理,取捨決定利益 4、性價比與質價比的權衡 5、拓展思維空間 四、如何防止QCC失效 1、QCC失效的表現形式 2、哪些企業的QCC會低效或無效 3、企業應該注意的問題 五、QCC與TQM 1、實施TQM的三大要素 2、TQM與拓展QCC范圍 3、機制、管理與技術的三大創新 六、QCC與企業文化 1、企業文化的持久魅力 2、用企業文化提升QCC素質3、生動活潑的QCC會議游戲:卓越的團隊領導人 七、QCC與品管工具 1、新老QC七大手法 2、8D 3、SPC 4、6SIGMA 5、ISO國際標准--過程方法 6、防錯 八、日資企業的QCC運作案例 九、互動、自由問答 ★授課及輔導: 現場改善-QCC輔導專案:富士康集團、正崴集團、台達集團、牧羊集團、宏全集團、華宇集團、NGK(蘇州)環保陶瓷有限公司、神訊電腦(崑山)有限公司、順達電子(吳江)有限公司、富港電子(崑山)有限公司、蘇州達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保利地產、合生創展、招商地產遠洋地產、華洋置地、崑山鼎鑫電子有限公司、蘇州合祥紡織有限公司、蘇州大智資訊配件有限公司、羅傑斯井上高分子材料(蘇州)有限公司、捷安特輕合金科技(崑山)有限公司、台嘉玻璃纖維(崑山)有限公司、蘇州源成鋁製品製造有限公司、東聚致伸集團、英志集團、龍昌兄弟股份有限公司、佳能五金製品廠、海益機械配件有限公司、正樺電子有限公司、友訊公司、旺旺集團; 為製造型企業提供生產品質管理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