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配件維修 » 清河周氏汽車配件

清河周氏汽車配件

發布時間: 2022-10-23 13:52:07

『壹』 周姓的來源

周姓的最早出現,可追溯到遠古的黃帝時期。據《姓氏考略》所載,相傳黃帝時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個人的後代都以周為姓氏。

周姓出自姬姓,其始祖為周文王姬昌。黃帝的後代後稷,姓姬,是周族的始祖。周公東征勝利後,大規模分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

這些姬姓國的後人大多改以國名、地名及祖父名號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國所滅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周宗室子孫及周朝遺民以周為氏。

這一支通常被認為是中國周姓來源的主要部分。

(1)清河周氏汽車配件擴展閱讀

周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周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周姓在西南地區和長江流域地區中是最常見的姓氏之一。周姓在沿長江的西部和中部,即四川、貴州、湖南地區,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達最高,在2.8%以上,有的達到4.2%以上;

而在長江的下游地區周姓在人群中的頻率一般在2.1%以上,江蘇南部和上海地區達到2.8%以上。以上的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1.8%。

在東北三省、內蒙古東部、華北、陝甘寧、閩台、海南、兩廣等地區,周姓分布頻率在0.7%—2.1%,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40.5%。

其餘地區周姓人口比較少,周姓分布頻率不足0.7%,周姓分布的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37.7%。

周姓的郡望有19個之多,汝南、廬江、尋陽、臨川、陳留、沛國、泰山、河南、淮南、永安、河間、臨汝、華陰、河東、清河、江陵。周姓的堂號也很多,除了與郡望同名外,還有愛蓮、細柳、篤祜、濂溪堂等堂號,普遍使用的堂號為細柳堂。

『貳』 周姓屬蛇的男孩取名字

周姓是現今中國大陸第十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5位。由元朝至今,周姓是中國十大姓氏之一。現代大陸周氏人口不少於三千三百六十萬。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周姓屬蛇的男孩取名字的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周姓屬蛇的男孩取名字

周靖朗 周樂天 周俊安 周華樂 周鈺騍 周聖星 周勁宇 周昊靜

周景志 周靜昊 周潔晗 周廣瑞 周熙俊 周廣嗣 周維泉 周小安

周秋菊 周繼來 周笑冬 周峻宇 周忠義 周楚烽 周忠達 周亞平

周芯如 周梓卿 周富榮 周昭如 周巾胳 周煜夏 周子暢 周子蟬

周昊璇 周晉瀚 周昊韻 周宣宇 周彤曜 周紀存 周樹民 周慧淵

周少全 周雨崢 周存宣 周宣存 周陸壹 周宣臣 周欒凈 周建宇

周孌沁 周楚慧 周洪珍 周雪雲 周承坷 周麗妮 周誠克 周成克

周晟克 周承克 周承柯 周文嘉 周承珂 周承軻 周健豪 周成健

周冠君 周景仰 周呈昊 周文庭 周冰冰 周思儂 周靜蕾 周文龍

周楊人 周俊人 周彥軍 周雲帆 周長智 周天棚 周天鳳 周煜昆

周美臣 周玉坤 周子海 周桂榮 周運霖 周天旺 周亞球 周柔淳

周柔雨 周懿霖 周一虎 周金銀 周重霖 周爍宣 周詩人 周爍煊

周勇強 周一龍 周穎堅 周黛經 周軒羽 周思羽 周紫懿 周志成

周姓的來源

周姓,源出於姬姓。周人的始祖農神姬後稷本來居住邰(今陝西武功縣西南),《詩經.大雅》中的《生民》描述的就是姬後稷的誕生和開創農業建立家業的歷史。後來到了古公姬亶父時代,因避西方族眾的攻擾,古公率族人遷居到岐山腳下的周原地區(今陝西岐山縣),建立了國家,因地處周原,故稱周國,古公稱周太王。周姓的主要來源為周王朝最後一任國王周赧王姬延的後裔改姓和周公姬旦的後裔改姓,其他支派的周姓源自外族的改姓。

周姓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當代周姓的人口已達2500多萬,為全國第九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02%。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湖南、四川、江蘇、湖北四省,大約占周姓總人口的34%。湖南居住了周姓總人口的10%,為周姓第一大省。周姓的郡望有19個之多,汝南、廬江、尋陽、臨川、陳留、沛國、泰山、河南、淮南、永安、河間、臨汝、華陰、河東、清河、江陵、長安、昭州、武功。周姓的堂號也很多,除了與郡望同名外,還有愛蓮、細柳、篤祜等堂號,普遍使用的堂號為細柳堂。

屬蛇寶寶取名方法

寶寶名字要有整體含義,名和姓聯系起來

陳,有放置的意思,起名一定要和姓聯系起來,才有意義。比如“毛主席”就是保護整個東方的意思,如果叫陳澤東,就是放在水東邊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所以陳起雲就是放在升起的雲彩上。

蛇寶寶起名時要和屬性聯系起來

寶寶屬猴沾個雲字,就不是一般的猴了,會騰雲駕霧,起碼是孫悟空級別的,孫悟空可是斗戰勝佛,也是佛祖,沾點光。

蛇寶寶起名要和爸爸***姓名聯系起來

爸爸***名字是雪峰巍巍或者 巍巍雪峰,都不錯吧,雪峰怕太陽,起雲就可以將太陽遮住,保護我們倆,和我倆的名字搭配很好。

要與寶寶出生的時間搭配一致

起雲是6月生的,正值夏季,起雲降雨和季節也十分搭配;事實也是如此,6月14日上午還晴空萬里,小起雲出生後,下午就陰雲密布了,狂風大做了,呵呵!北京今年下雨明顯比往年多!今年對於小起雲來說是吉象呀!

要與寶寶的未來相聯系

名字也不能給孩子太多壓力,起雲比較輕松的感覺,以後搞個文化、藝術或者類似行業都可以,這也是爸媽對寶寶的希望,也是寶寶以後的培養方向。

要適合不同的人生經歷

『叄』 廣東和平周姓從哪裡來

如果要說的話就久了,最早1.是出自姬姓,用國名作姓氏的。後稷的裔孫古公父(即周太王)為狄所逼,率領族人自邰遷徙至陝西岐山下周原,從此稱為周族。古公的曾孫姬發,繼承其父姬昌的遺志,聯合諸侯,攻滅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後,傳至第24王周赧王時,於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滅掉,以赧王為首的王族,都被廢為庶人百姓,遷到今河南臨汝縣西北(今汝州慶陽古城一代)。當地人稱其為周家,於是他們就以「周」作為自己的姓氏。 周姓 2、是周平王有個兒子叫姬烈,被另封於汝南(今屬河南),被當地人稱為周家,後來演化成周氏。 3.是東周莊王時,周公姬旦的後代周公黑肩企圖殺死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殺,其後代亦稱周氏,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4.是由姬氏改的周氏。唐先天年間,唐玄宗名叫李隆基,為了避諱,把姬氏改為周氏。 要是要問和平縣周姓的來源可能就要歸於周姓演變。 南遷的記載。唐高宗總章年間,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隨行人員中有周姓將校。從清朝康乾年間始,閩、粵周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定居。 在《百家姓》里,周姓居第五位。按現在人口統計,周姓為中國第九大姓。周姓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很多姓氏甚至都是從周姓發源的。相傳周人的祖先後稷本來居住在邰(今陝西武功縣西南),夏末時公劉又遷往幽地居住。商朝後期,游牧民族戎和狄族不斷侵襲周人,使得從事農業為生的周人無法安居。這時古公亶父率領族人遷往周原(今陝西渭河平原一帶),開荒耕種,興建宗廟和宮殿,還修了堅固的城牆,從此稱周族。 古公的曾孫周武王建立周朝,立國約800年。公元前256年,秦國滅掉東周,將周赧王廢為庶人,遷到憚孤(今河南臨汝縣西北)。當地百姓謂赧王是周家後代,稱為周氏,史稱正宗。春秋時,周公旦的後代周公黑肩在周朝執政,他企圖殺死周莊王,改立王子克,因事泄被殺,他的後代也稱周氏;改姓周的姓氏有北魏時鮮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區賀魯氏、北周普屯氏等。此外唐代避唐玄宗名諱,姬姓朝臣也改姓周,五代時後梁賜汭姓周。 據考,周姓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居汝南郡(今河南汝南縣東南60里)。 編輯本段周姓簡介 周,密也,從用、從口。構成當代漢族周姓主要有兩大支:古周國和姬姓。第三支周姓源自外族的改姓。周姓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當代周姓的人口已達2500多萬,為全國第九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02%。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湖南、四川、江蘇、湖北四省,大約占周姓總人口的34%。湖南居住了周姓總人口的10%,為周姓第一大省。周姓的郡望有19個之多,汝南、廬江、尋陽、臨川、陳留、沛國、泰山、河南、淮南、永安、河間、臨汝、華陰、河東、清河、江陵、長安、昭州、武功。周姓的堂號也很多,除了與郡望同名外,還有愛蓮、細柳、篤祜等堂號,普遍使用的堂號為細柳堂。 周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的是:0型佔34.7%,A型佔29.4%,B型佔27.4%,AB型佔8.5%。 這就是有關於周姓的一些來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肆』 周氏-姓周的名人-周姓起名字-周姓的起源與家譜

周氏一般指周姓。周姓,是中國第九大姓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屬於以氏族和國名作氏。截接下來就由我帶來周氏-姓周的名人-周姓起名字-周姓的起源與家譜,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周氏

分布地區

汝南郡:漢時置郡。此支周氏為周平王少子烈的後代,其開基始祖為周平王少子姬烈第十八代裔孫周邕。沛國郡:漢高帝將泗水郡改為沛郡,東漢時改為沛國。治所相縣,在今安徽省濉溪縣。此支周氏,其開基始祖為漢代汾陰侯周昌。陳留郡:秦始皇置陳留縣,漢代改置陳留郡。在今天河南省開封地區。此支周氏為漢代周仁之後,其開基始祖為晉代的周震。潯陽郡:西晉永興元年置潯陽郡,治所在今江西省潯陽。唐時,改九江郡為江洲,天寶元年(742年)改為河陽郡。至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江洲。臨川郡:三國時吳國置。在今天江西省南城縣及撫州市一帶。廬江郡;秦代的九江郡,在楚漢之際分出一部分為廬江郡,在今天安徽省長江以北廬江一帶。泰山郡:西漢置,治所在今天山東省泰安縣東南。淮南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壽春縣(今安徽壽縣)。永安郡:治所在新城縣(今河南省光山縣西)。河間郡:漢高帝置郡。治所在樂成縣(今河北獻縣東南)。臨汝郡:治所在梁縣(今河南省臨汝)。華陰郡:唐天寶元年(742年)改華州置華陰郡,治所在鄭縣(今陝西省華縣)。河東郡:秦初置。治所在安邑(今天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清河郡:漢高帝置。治所在清陽(相當於今河北省清河至山東省臨清一帶)。江陵郡:漢代設置江陵縣,為南郡治所。南朝齊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在今湖北省江陵及川東一帶)。長安郡:唐置,治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一帶。河南郡:漢高帝置。治所在今天河南省洛陽市東北一帶。昭州郡:治所在今廣西平樂西。武功郡:戰國時期孝公置。治所在今陝西眉縣以東。

歷史來源

「周」源出

1、出自姬姓,其始祖為周文王。黃帝的四世孫後稷,姓姬。後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東征勝利後,大規模分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後人大多改以國名、地名及祖父名號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國所滅,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周宗室子孫以周為氏。如周平王之後,這一支通常被認為是我國周姓來源的`主要部分。另有周赧王之後,在唐代先天(712-713年)年間,因避唐玄宗名諱改姬姓為周姓。周公旦之後姓周。

2、出自周昌、周任之後。《河圖運錄法》記載,遠古黃帝軒轅氏時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人的後代都以周為姓氏,分散於古時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帶)、廬江(今安徽、湖北省境)、潯陽(今屬江西省)、臨川(今屬江西省)、陳留(今屬河南省境)、沛國(今屬河南、安徽、江蘇省境)、泰山(今屬山東省境)、河南(今屬河南省境)等地。

3、少數民族改為周姓1)南北朝時,北魏獻帝的第二個哥哥,原姓普,後改姓周。

4、唐朝先天、開元年間,姬姓改為周姓。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與「基」聲音相近,當時長安姬姓,為避唐玄宗名諱,改為周姓。

5、五代後梁,成油的子孫改姓周。成油(仙銳),是唐朝末年的荊南節度使,他是淮西人,成油生前本姓成,並未姓周,他是死後才被梁太祖朱溫賜姓周的。

6、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蘇姓改姓周。唐朝末年,蘇益人福建,定居同安,裔孫昌盛,成為南方大族之一。蘇益的六代孫居住福建泉州卓源鄉新康里,因遭糧累,財產沒官,族人還受元朝官軍圍剿,各自逃難,其侄蘇可安改姓周。自此以後,這支周氏族人繁衍,並遷移人台灣新竹縣。

7、清朝初年,明朝長沙藩王吉王的子孫改姓周。

堂號

愛蓮堂:北宋理學家---哲學家周敦頤之「出淤泥而不染」,一生清正廉潔。他一生最愛蓮花。他把蓮花比成君子,誇它雖然從污泥里鑽出來,但一塵不染,雖然整天在清潔的水裡洗濯,但一點兒也不妖艷。它的香又清又遠,它的直不會發枝或拖秧,我愛它這君子的品質。愛蓮周敦頤後裔堂號便取「愛蓮堂」。

家族名人

周亞夫:[?一前143],西漢名將。沛縣(屬今江蘇)人。周勃子,初封條侯。文帝時,匈奴東進,他以河內守為將軍,防守細柳(在今陝西咸陽),軍令嚴整,被譽為「真將軍」。景帝時,任太尉,平定吳楚七國之亂,遷丞相,謝病免。後以子私買御物所累下獄,絕食死。

周瑜:三國時吳國名將,安徽省舒城人。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數十萬大軍,火燒赤壁,大敗曹軍。

周處:[約236-297]:西晉義興陽羨[今江蘇宜興南]人氏,字子隱,吳時為東觀左丞,晉平吳後,歷任新平太守,遷御史中丞,後任建威將軍,封平西將軍、周孝侯,當地至今流傳著他改惡從善、射南山虎、斬長橋蛟之傳說,京劇傳統劇目《除三害》就是表現他的故事。

周敦頤:[1017-1073]:北宋著名哲學家,字茂叔,周瑜之二十九代後裔,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氏,曾官大理寺丞,國子博士。因築室廬山蓮花峰下小溪上,以營道故居濂溪名之,後人稱其濂溪先生。他依據陳摶的《無極圖》,著《太極圖說》,理學大師朱熹曾推崇他為理學的創始人。著有《愛蓮說》。

周邦彥:[1056-1121]: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氏。平生創作了許多新詞調,其詞格律謹嚴,寫法新穎,被詞學界推譽為「巨擘」,對後世影響很大,開南宋格律詞派之先河。

周昉:唐代以畫肖像、佛像著稱的名畫家,出身顯貴家族。其畫風為「衣裳簡勁,色彩柔麗,以豐厚為體」。宋代的米芾將他與顧愷之、陸探微、吳道子三人並稱為"四大人物畫家"。

周樹人:[1881-1936]: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本名,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氏。周敦頤的第三十二世孫。《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06月17日第四版)

周恩來:[1898-1976]:字翔宇,化名伍豪等,浙江紹興人,生於江蘇淮安。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理,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無私地獻出自己的一切,建立了豐功偉績,贏得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愛戴和尊敬。周敦頤的第三十三世孫。

『伍』 關於周氏輩分排行。

起源主要有四:①出自周昌、周任之後。《河圖運錄法》載,遠古黃帝軒轅氏有大將周昌,商代有太史周任,兩人後代均以周為姓氏,分散於古時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帶)、廬江(今安徽、湖北境)、潯陽(今屬江西)、臨川(今屬江西)、陳留(今屬河南)、沛國(今河南、安徽、江蘇境)、泰山(今屬山東)、河南(今屬河南)等地。②出自姬姓,始祖後稷。後稷母親為姜螈,父親為帝嚳。西周初年人們就把後稷奉為周族的始祖,後稷的裔孫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為狄所逼,率領族人自邰遷徙至陝西岐山下周原,從此稱為周族。到文王姬昌時,以國為氏。周姓主源遷徙:周姓最初發源於今陝西渭河平原地區。周姓由西向東遷徙繁衍,與周王朝都城由陝西向河南東遷有密切關系。自平王東遷洛陽後,周氏得到大舉繁衍,曾一度成為巨族。戰國秦漢時期,秦滅六國時對各國貴族的遷徙,以及秦末戰亂,為周姓發展、擴散提供了條件。這一時期周姓遷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蘇北部等地,並在當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沛國周氏。魏晉南北朝時,因北方長年戰亂,出現了第一次民族大遷徙,周姓族人也隨從中原的士族大舉南遷。隋唐前後,周姓又有大規模發展,唐末五代連續幾十年的軍閥混亂,特別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與南宋末年蒙古兵南郡望:汝南郡漢時置郡。此支周氏為周平王少子烈的後代,其開基始祖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孫周跋扈邕。沛郡漢時置郡。此支周氏,其開基始祖為漢代汾陰侯周昌。陳留郡西漢時置郡。此支周氏為漢代周仁之後,其開基始祖為晉代周震。潯陽郡治所在今江西潯陽臨川郡治所在今江西南城。廬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廬江西南。泰山郡治所在今山東泰安東南。淮南郡治所在壽春縣(今安徽壽縣)。永安郡治所在新城縣(今河南光山西)。河間郡治所在樂成縣(今河北獻縣東南)。臨汝郡治所在梁縣(今河南臨汝)。華陰郡治所在鄭縣(今陝西華縣)。河東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清河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清河)。江陵郡治所在江陵縣(今屬湖北)。長安郡治所在今陝西西安一帶。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陽東北。昭州郡治所在今廣西平樂西。武功郡治所在今陝西眉縣以東。堂號:細柳堂漢文帝六年冬,匈奴六萬兵馬犯漢。文帝令周亞夫駐兵細柳(今陝西咸陽西南)。幾日後文帝御駕親往勞軍。走近軍營,只見甲兵森嚴,如臨大敵。當令門崗傳報,營兵卻一絲不動,並喝令車駕停住,說:「軍中聞將令,不聞天子令!」文帝親自來到營門,又被哨兵攔住,只好交出天子符節,讓哨兵進帳回報。亞夫驗了證件,下令開門放入車駕。一面囑咐:「營內不準跑馬。」車駕和隨從只好按轡徐行。進入營門,亞夫出帳迎接,文帝慰問後,一出營門,兵士仍關上營門,嚴整如故。文帝高興地說:「這才是真將軍呀!象亞夫這樣的將軍,和他練的兵,才愛蓮堂哲學家周敦頤,一生清正廉潔。酷愛蓮花,把蓮花比成君子,誇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艷。其它堂號:①郡望堂號:汝南、沛郡、陳留、潯陽、臨川、廬江、泰山、淮南、永安、河間、臨汝、華陰、河東、清河、江陵、長安、河南、昭州。②自立堂號:世德、亦政、誦芬、清白、繼述、紹濂、世善、大本、承志、景濂、雍睦、惇敘、忠厚、敬愛、集賢、永思、承思、濂溪、敦稼、孝思、敘倫、篤祐等。字輩:益陽大泉周氏字輩:貴文祖志一,永興萬代天,仁學宏宗益,世守紹前賢,繼述聲名顯,由來達孝全,振起三以讓,令德慶悠綿。廣東普邑周氏字輩:開基宏遠猷,篤慶光前悠,孝友承先德,萃宗衍范疇,合家宜睦順,守理重經修,奕世永繩武,千秋恆作裘。廣東潮陽泗水周氏字輩:多士敬宏毓,英資衍芳緒,勤修昭厚德,翊贊耀明良,攸子崇伯欽,淑憲紹懿徽,植本宗永健,嗣典運開祥。瓊州周氏字輩:纘緒成德,經世安邦,家修朝獻,萬奕其昌。湖南益陽汾湖周氏字輩:志肇宏昭列,時旺玉堂軒,國字必尚義,言方定澤之。湖南湘潭周氏老派語:順良廉正紀,德重勝臨卿,傳名敷萬國,允代振家聲。舊派語:大啟昌期遠,宏開福祚長,詩書承世澤,忠厚迪前光。新派語:創業恩先哲,守成在後賢,謨猷貽奕葉,科第慶綿聊。湖南資江周氏政毅族老派語:政承嗣朝,尚國允興,邦文昌皆,顯達升廷。政庄族老派語:政承嗣朝,尚國永興,邦文昌開,世運紹述。新派語:原起均姬胄,後來錫祚膺,蓮香盈宇宙,味厚合緇澠,道學淵源達,圖書德澤宏,蕭韶欣並奏,衽席慶同登。沙塘周氏老派語:應添益思,永尚萬世,繼承宗伯,億兆大時。新派語:與元開達,懋哲芳能,希賢克紹,美德光前,允惠嘉顯,才彥璦英,輔翼鴻駿,綱紀文明。雙賢堂周氏老班行:昌夢代玉培,錫澠以煥祖,思仲廷萬大,宗啟世文光。新班次:榮先維繼述,裕後樂英賢,秩序本天定,彝倫自人全,謨烈由今紹,功勛藉前傳,家乖恪遵守,祥發永綿延。益陽周氏老派語:典雅思從,維治學文。續派:學文高尚志,習武建熏猷。新派語:德立家之本,名揚士以賢,詩書庭有訓,忠厚世其傳。汝南堂周氏字輩:道啟玉光嘉,在文才世美,宏學慎修為,發榮良有以。原派語:必子尚一,士孔世維,令文宗正,永思志偉。北文堂周氏創立派行:存伯念思大,惟濟顯宗方,萬年常鎮世,國泰永安康。續立派行:英才逢景連,良士應時昌,文經聊武緯,耀祖輔朝綱,忠孝傳家遠,詩書衍慶長,後人資積累,歷久愈榮光。敦睦堂周氏新訂派語:世興錫本,立業敦誠,遠昭祖澤,大振家聲,賢能應連,忠孝余英,永聊宗誼,代會隆平。至德堂金江周氏派行:文邦思有道,學士重才良,本化成家政,高明照國光,謙和常錫慶,敦敘自申祥,景連逢時泰,培之佑萬方。

『陸』 鄒氏與周氏原是一家族嗎

不是。
1、出自姒姓,為越王勾踐騶氏之後所改。據《史記·東越傳》所載,閩越王無諸及越東海王搖,皆為越王勾踐之後,姓騶,據有關學者考證,騶亦作鄒。
2、出自子姓,為商紂王微子啟之後,以邑名為氏。據《史記·殷本記》及《元和姓纂》所載,鄒氏為商紂王微子啟的後代。公元前11世紀周平公把商的周圍地區封給殷紂王庶兄微子啟,建立宋國,建都於商丘,其後三朝採食於鄒邑,其第五世孫叔梁仡以邑名「鄒」為姓,稱為鄒氏。所以稱此支為山東鄒氏。
3、出自曹姓,為顓頊帝後裔挾(曹姓)之後,以國名為氏。據《說文解字》及《姓氏考略》所載,上古時有邾婁國為顓頊帝後裔曹挾所建,戰國時魯穆功改邾婁國為鄒國(今山東省鄒平縣)。後來鄒國被楚國所滅後有鄒氏,亦稱之為山東鄒氏。
4、出自蚩尤之後,以地名為氏。據《拾遺》所載,黃帝在打敗蚩尤以後,遷其遺民至鄒屠,其子民根據地名命名為鄒屠氏,後簡為鄒氏。
5、出自其他民族有鄒姓。今滿、回、土家、苗等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微子啟。乃商王紂的庶兄,本應承繼帝位。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克商滅紂,封子於宋地立國,定都商丘,以供奉商湯的宗祀。微子薨後,其弟衍繼位,是為微仲,又傳至其曾孫愍公,愍公有孫名考父,歷仕宋國戴公、武公、宣公三朝,食采於鄒邑,其五世孫叔梁紇時,以邑名鄒為氏,是為鄒姓,他們尊微子啟為鄒姓的得姓始祖。

周姓,源出於姬姓。周人的始祖農神姬後稷本來居住邰(今陝西武功縣西南),《詩經.大雅》中的《生民》描述的就是姬後稷的誕生和開創農業建立家業的歷史。後來到了古公姬亶父時代,因避西方族眾的攻擾,古公率族人遷居到岐山腳下的周原地區(今陝西岐山縣),建立了國家,因地處周原,故稱周國,古公稱周太王。周姓的主要來源為周王朝最後一任國王周赧王姬延的後裔改姓和周公姬旦的後裔改姓,其他支派的周姓源自外族的改姓。
周姓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當代周姓的人口已達2500多萬,為全國第九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02%。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湖南、四川、江蘇、湖北四省,大約占周姓總人口的34%。湖南居住了周姓總人口的10%,為周姓第一大省。周姓的郡望有19個之多,汝南、廬江、尋陽、臨川、陳留、沛國、泰山、河南、淮南、永安、河間、臨汝、華陰、河東、清河、江陵、長安、昭州、武功。周姓的堂號也很多,除了與郡望同名外,還有愛蓮、細柳、篤祜等堂號,普遍使用的堂號為細柳堂。
周姓人群的Y染色體單倍型(父系來源)目前已測出五支:O3a2c1a-M117+型,03a1c-IMS JST002611+型,O2a1-M95+型,O1a1-P203.1+型,D-YAP型。
周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的是:0型佔34.7%,A型佔29.4%,B型佔27.4%,AB型佔8.5%。
折疊源流一
源出於嬴姓,出自遠古黃帝大將周昌和商朝太史周任之後,屬於以祖先名字為氏。
據史籍《河圖運錄法》記載,遠古黃帝軒轅氏時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朝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人的後代都以周為姓氏,分散於古時候的汝南(今河南南陽)、廬江(今安徽合肥)、潯陽(今江西潯陽)、臨川(今江西臨川)、陳留(今河南商丘)、沛國(今江蘇沛縣)、泰山(今山東泰安)、河南(今河南洛陽)等地。
折疊源流二
1.源於姬姓,出自黃帝曾孫帝嚳之子後稷,屬於以居邑名為氏。這是漢族周姓最主要的來源之一。農神後稷的裔孫古公姬亶父(即周太王)為狄所攻擾,率領族人自邰遷徙至陝西岐山下的周原地區,從此稱為周族。古公的曾孫姬發,繼承其父姬昌的遺志,聯合諸侯,攻滅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後,傳至第43任王周赧王時,於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滅掉,以赧王為首的周朝皇族,遷為家人,舉族遷往憚孤(今河南臨汝縣西北),當地百姓稱赧王為周家,其後代以周為姓,稱周氏。又有春秋時期,周公姬旦的後裔周公姬黑肩,他的後代也稱周氏。
2.出自周平王姬宜臼的後裔,屬於以王朝名稱為氏。 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姬發滅殷商後建立西周王朝。到了周幽王姬宮湦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聯合犬戎攻殺周幽王後,西周滅亡。西周滅後,周平王姬宜臼繼位遷都洛陽史稱東周,經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東周王朝在周郝王姬延五十九年(秦昭襄王贏則四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為秦昭襄王所滅,共歷三十四王,八百六十六年。周平王姬宜臼有一個兒子叫周烈,受封汝墳侯。到了他十九世孫周邕時,秦昭襄王滅了周王朝,從此周姓失去侯位,但後代子孫依然還在,遂多以故朝名稱為姓氏,稱周氏。
到了大漢王朝建立,這些故王族又重新恢復了周氏的侯位,漢高祖劉邦將周邕的孫子周仁重新封為汝墳侯,賜號正公,從此遷籍安城(今河南汝南王崗鎮)。從此周氏作為汝南望族,經漢、魏、晉、隋、唐,歷時千載,英才輩出,青史不絕。
3.出自周公旦的後裔,是東周莊王時,周公姬旦的後代周公黑肩企圖殺死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殺,其後代亦稱周氏,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周遷徙(錢文忠 百家講壇)
4.源於姬姓,出自唐朝唐玄宗執政時期姬姓族人,屬於以避諱改姓為氏。 唐朝先天、開元、天寶年間(公元712~756年),當時長安中所有姬姓族人由於要避唐玄宗李隆基的名字之音諱,即「姬」與「基」音同,均改為周氏。
以後,有部分該支周氏族人改回姬姓,但大部分族人皆沿稱周氏至今。
折疊源流三
外族改周姓:
1.北周、唐、後梁時又有因改姓、賜姓而姓成的, 周的遷徙還有冒為王姓而成的周氏。周姓的祖根在河南,早期主要在河南繁衍發展。從東漢末年到晉代,都有中原周氏
2.改姓周的姓氏有北魏時鮮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區賀魯氏、北周普屯氏等。此外唐代避唐玄宗名諱,姬姓朝臣也改姓周,五代時後梁賜汭姓周。據考,周姓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居汝南郡(今河南汝南縣東南60里)。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南北朝時期,北魏獻帝拓跋·鄰的第二個兄長原名叫拓拔·普,其率領之族稱普氏,漢譯就是「普乃氏」。這在史籍《魏書》中有記載:「獻帝以長兄為紇骨氏,後改為胡氏。次兄為普氏,後改為周氏。」當時,北魏獻帝把北魏王朝的核心 周姓遷徙拓跋部中王族氏族分為七個部落群體,以自己的七個兄弟分別統率之。後在北魏孝文帝於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之後,大力推行的漢化改革過程中,賜改漢姓為周氏,後成為北魏王朝中興旺的七族之一,後逐漸融入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
例如,在北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後代中,有隋朝時期的著名將領周搖。周搖,公元507~590年,字世安,他就是北魏獻帝次兄拓拔·普的後代。
3.出自南北朝時期陳國將領項猛奴,屬於以冒改姓為氏。南北朝時期,南朝陳國有一個著名的將領叫項猛奴,幼年時曾被周薈撫養,而隨義父改姓周氏,改名為文育。項猛奴,公元509~559年,新安壽昌人(今河南境內),少孤貧。他擅長游泳,十一歲便「能反覆游水中數里,跳高五六尺,與群兒聚戲,眾莫能及」。周文育為陳霸先開創南朝陳國建有大功勛,後來在南朝陳永定元年(公元557年),被陳武帝敕封為鎮南將軍、壽昌縣公。南朝陳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周文育病逝,他逝世後,陳武帝非常悲痛,親自素服戴孝,痛哭於周文育的靈堂。
在周文育的後裔中,皆以先祖之冒姓為姓氏,稱周氏,世代相傳至今。
4.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高山族、瑤族、東鄉族、彝族、布朗族、白族、土家族、保安族、黎族、壯族、羌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周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周氏,世代相傳至今。[1]
5.源於百濮族,出自唐朝時期少數民族暨佐時氏,屬於帝王賜改姓為氏。唐朝時期,西南少數民族百濮族中有暨佐時氏,在唐肅宗李亨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准制賜改為漢姓周氏,世代相傳至今。
6.源於已姓,出自元朝時期蘇氏族人,屬於以避諱改姓為氏。在唐朝時期,有個名人叫蘇益,字世進,曾任山西隰州刺史,唐僖宗李儇乾符年間(公元874~879年),蘇益為輔佐王潮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閩,任泉州押衛都統使,居於泉郡同安永豐里。娶陳、羅、張氏;子三:光誼,光謂,光誨。光誨任過漳州刺史,與父蘇益居同安永豐鄉葫蘆山,取名蘆山堂,燈號蘆山,為入閩蘇氏及蘆山衍派始祖,後來蘇益的裔孫昌盛,成為南方大族之一,其第六世孫蘇頌,字子容,為宋仁宗趙禎慶歷二年(公元1042年)的進士,官至左丞相,他發明了著名的水運天像儀,今被世界鍾表聯合會尊奉為「鍾表之父」。
到了元朝末年,蘇益的六世孫居住福建泉州卓源鄉新康里,因遭糧累,全部財產被沒入官家,族人還累受元朝官軍的圍剿,各自逃難,其侄蘇可安因此改姓周氏。自此以後,這支周氏族人逐漸繁衍,並遷入今台灣省新竹縣。
7.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周成氏,以地為氏,滿語為Joceng Hala,世居周齊理(今吉林葉赫河流域張城東部),所冠漢姓即為周氏。
⑵.滿族周延氏,滿語為Joyan Hala,世居訥殷(今吉林撫鬆鬆花江上游流域),後多冠漢姓為周氏、常氏等。
⑶.滿族周佳氏,亦稱宗佳氏,滿語為Jong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逐漸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輝和(今黑龍江上游或嫩江一帶),後多冠漢姓為周氏、鍾氏

『柒』 周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

當代周姓的人口已達2400多萬,為全國第九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02%。在全國的分布:湖南、四川、江蘇、湖北四省,大約占周姓總人口的34%。湖南居住了周姓總人口的10%,為周姓第一大省。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周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歡!

周姓姓氏源流
源於周昌

周姓的最早出現,可追溯到遠古的黃帝時期。據《姓氏考略》所載,相傳黃帝時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個人的後代都以周為姓氏。

源於姬姓

出自姬姓,其始祖為周文王姬昌。黃帝的後代後稷,姓姬,是周族的始祖。周公東征勝利後,大規模分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後人大多改以國名、地名及祖父名號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國所滅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周宗室子孫及周朝遺民以周為氏。

這一支通常被認為是中國周姓來源的主要部分。

源於少數民族

①南北朝時,北魏獻帝的第二個哥哥,原姓普,後改姓周。《魏書·官氏志》記載:“獻帝以兄為紇骨氏,後改為胡氏。次兄為普氏,後改為周氏。”獻帝時,把北魏國拓跋氏分為七份,以七兄弟統率之。由此可知,拓跋氏改姓周氏的,不只獻文帝的次兄一人,還有次兄統率的那一部分國人。周氏,是北魏國興旺的七族之一。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後代,有隋朝名將周搖。周搖(約 507--590),字世安,是北魏獻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後代。

②唐朝上元年間,少數民族有“暨佐時”(音譯)三字姓的,改為周氏。

③代北(今山西省東北部)的復姓“賀魯”氏,改為周氏,賀魯氏是由“夷”(少數民族)變為周姓。

源於其他姓氏

一是唐朝先天、開元年間,姬姓改為周姓。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與“基”聲音相近,當時長安姬姓,為避唐玄宗名諱,改為周姓。

二是五代後梁,成油的子孫改姓周。成油(仙銳),是唐朝末年的荊南節度使,他是淮西人,成油生前本姓成,並未姓周,他是死後才被梁太祖朱溫賜姓周的。

三是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蘇姓改姓周。唐朝末年,蘇益人福建,定居同安,裔孫昌盛,成為南方大族之一。蘇益的六代孫居住福建泉州卓源鄉新康里,因遭糧累,財產沒官,族人還受元朝官軍圍剿,各自逃難,其侄蘇可安改姓周。自此以後,這支周氏族人繁衍,並遷移入台灣新竹縣。

四是清朝初年,明朝長沙藩王吉王的子孫改姓周。明朝第一代吉王朱見浚,為明英宗第七子,成化十三年 (1477年)就藩長沙。第四代吉王稱為吉端王,吉端王的嫡子襲封,死後無嗣,吉端二子又襲封。明朝亡後,襲封的吉王逃往廣東,死於緬甸。吉端王的第三子朱翊鋌(yan延),封長沙郡王。朱翊鋌的庶子朱萬世,在明亡後,逃往寧鄉周家,為避禍,改姓周,其子孫一直姓周。
周姓遷徙分布
周朝時期的遷徙

周姓最初發源於今陝西渭河平原地區。周初,大規模分封諸侯國,這些諸侯國廣布於黃河中下游及江淮地區。周姓由西向東遷徙繁衍,與周王朝都城由陝西向河南東遷有著密切的關系。自平王東遷洛陽後,周氏得到了大舉的繁衍,一度成為巨族。

戰國秦漢時期的遷徙

周姓主要繁衍播遷於中國北方的廣大地區,且以河南、陝西為兩大中心。戰國秦漢時期,秦滅六國時對各國貴族的遷徙,以及秦末戰亂,為周姓的發展、擴散提供了條件。秦代的郡縣制、漢代的郡國制,又使周姓有了形成郡望的機會。這一時期,周姓遷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蘇北部等地,並在當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沛國周氏。兩漢時期 ,河南、山東一帶,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地區。從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到隋朝大業五年(609年),600年間,河南人口約佔全國人口五分之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遷徙

魏晉南北朝之時,因北方長年戰亂,出現了第一次民族大遷徙,周姓族人也隨從中原的士族大舉南遷。兩晉時期,汝南安成周氏周浚一門三封,此後出現了周浚。周顫,周嵩。周馥等著名人物。

隋唐至宋時期的遷徙

隋唐前後,周姓又有大規模發展,唐末五代連續幾十年的軍閥混亂,特別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與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下,這幾次大戰逼使河南、山東一帶的中原周姓大量南遷,主要遷往福建、浙江、廣東。唐宋戰亂,中原周姓南遷閩浙粵。

當代分布

周姓分布密度示意圖表明:周姓人口

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四川中部和江蘇東南部和上海,每平方公里的周姓人口達到10人以上,最高可達到14人以上;其次在四川大部、貴州北部、湖北、湖南北部、安徽、山東東南、江蘇北部、浙江大部,每平方公里的周姓人口達到6—10人。密度最高的(6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僅僅占國土面積的12.7%,周姓人口大約915萬;2—6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36.4%,周姓人口大約1336萬;不足2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50.9%,周姓人口大約293萬。

周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周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周姓在西南地區和長江流域地區中是最常見的姓氏之一。周姓在沿長江的西部和中部,即四川、貴州、湖南地區,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達最高,在2.8%以上,有的達到4.2%以上;而在長江的下游地區周姓在人群中的頻率一般在2.1%以上,江蘇南部和上海地區達到2.8%以上。以上的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1.8%。在東北三省、內蒙古東部、華北、陝甘寧、閩台、海南、兩廣等地區,周姓分布頻率在0.7%—2.1%,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40.5%。其餘地區周姓人口比較少,周姓分布頻率不足0.7%,周姓分布的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37.7%。
周姓郡望堂號
周姓的郡望有19個之多,汝南、廬江、潯陽、臨川、陳留、沛國、泰山、河南、淮南、永安、河間、臨汝、華陰、河東、清河、江陵、長安、昭州、武功。周姓的堂號也很多,除了與郡望同名外,還有愛蓮、細柳、篤祜等堂號,普遍使用的堂號為細柳堂。

郡望

汝南郡:漢時置郡。此支周氏為周平王少子烈的後代,其開基始祖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孫周跋扈邕。

沛郡:漢時置郡。此支周氏,其開基始祖為漢代汾陰侯周昌。

陳留郡:西漢時置郡。此支周氏為漢代周仁之後,其開基始祖為晉代的周震。

長安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

武功郡:治所在今陝西眉縣以東。

華陰郡:治所在鄭縣(今陝西華縣)。

臨川郡:治所在今江西南城。

廬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廬江西南。

泰山郡:治所在今山東泰安東南。周氏尋根淮南郡治所在壽春縣(今安徽壽縣)。

永安郡:治所在新城縣(今河南光山西)。

河間郡:治所在樂成縣(今河北獻縣東南)。

臨汝郡:治所在梁縣(今河南臨汝)。

河東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

清河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清河)。

江陵郡:治所在江陵縣(今屬湖北)。

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陽東北。

昭州郡:治所在今廣西平樂西。

堂號

主要堂號

汝南郡: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設置。相當於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

愛蓮堂:北宋哲學家周敦頤在《愛蓮說》一文中揭示:予獨愛蓮之出於淤泥而不染;香遠溢清,亭亭凈植;蓮, 花之 君子者也。據此,周姓人起用堂號“愛蓮堂”。

其他堂號

自立堂號:世德、亦政、誦芬、清白、繼述、紹濂、世善、大本、承志、景濂、雍睦、惇敘、忠厚、敬愛、集賢、永思、承思、濂溪、敦稼、孝思、敘倫、篤祐、篤親堂等。

猜你喜歡:

1. 2017姓周男孩取名的方法

2. 2017姓周男孩取名方法

3. 2017姓周取名的方法

4. 爸爸姓周怎麼取名字

5. 周姓的來源介紹

『捌』 周姓的來歷

周姓氏來源較多,有以下幾種:

一、是出自姬姓,用國名作姓氏的。後稷的裔孫古公父(即周太王)為狄所逼,率領族人自邰遷徙至陝西岐山下周原,從此稱為周族。古公的曾孫姬發,繼承其父姬昌的遺志,聯合諸侯,攻滅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後,傳至第24王周赧王時,於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滅掉,以赧王為首的王族,都被廢為庶人百姓,遷到今河南臨汝縣西北(今汝州慶陽古城一代)。當地人稱其為周家,於是他們就以「周」作為自己的姓氏。

二、是周平王有個兒子叫姬烈,被另封於汝南(今屬河南),被當地人稱為周家,後來演化成周氏。
三、是東周莊王時,周公姬旦的後代周公黑肩企圖殺死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殺,其後代亦稱周氏,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四、是由姬氏改的周氏。唐先天年間,唐玄宗名叫李隆基,為了避諱,把姬氏改為周氏。
五、是鮮卑族復姓中有賀魯氏,後改為周氏。

六、周姓還有一支是少數民族改姓,北魏時魏獻帝的次兄晉乃氏改為周氏。孝文帝遷都洛都後改鮮卑姓為漢姓周氏。

七、周氏除上述來源外,北周、唐、後梁時又有因改姓、賜姓而姓成的,還有冒為王姓而成的周氏。

『玖』 周姓家譜的郡望堂號

汝南郡漢時置郡。此支周氏為周平王少子烈的後代,其開基始祖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孫周跋扈邕。
沛郡漢時置郡。此支周氏,其開基始祖為漢代汾陰侯周昌。
陳留郡西漢時置郡。此支周氏為漢代周仁之後,其開基始祖為晉代周震。潯陽郡治所在今江西潯陽
臨川郡治所在今江西南城。
廬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廬江西南。
泰山郡治所在今山東泰安東南。淮南郡治所在壽春縣(今安徽壽縣)。
永安郡治所在新城縣(今河南光山西)。
河間郡治所在樂成縣(今河北獻縣東南)。
臨汝郡治所在梁縣(今河南臨汝)。
華陰郡治所在鄭縣(今陝西華縣)。
河東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
清河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清河)。
江陵郡治所在江陵縣(今屬湖北)。
長安郡治所在今陝西西安一帶。
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陽東北。
昭州郡治所在今廣西平樂西。
武功郡治所在今陝西眉縣以東。 細柳堂
漢文帝六年冬,匈奴六萬兵馬犯漢。文帝令周亞夫駐兵細柳(今陝西咸陽西南)。幾日後文帝御駕親往勞軍。走近軍營,只見甲兵森嚴,如臨大敵。當令門崗傳報,營兵卻一絲不動,並喝令車駕停住,說:「軍中聞將令,不聞天子令!」文帝親自來到營門,又被哨兵攔住,只好交出天子符節,讓哨兵進帳回報。亞夫驗了證件,下令開門放入車駕。一面囑咐:「營內不準跑馬。」車駕和隨從只好按轡徐行。進入營門,亞夫出帳迎接,文帝慰問後,一出營門,兵士仍關上營門,嚴整如故。文帝高興地說:「這才是真將軍呀!象亞夫這樣的將軍,和他練的兵,才使敵人無縫可鑽呀!」
愛蓮堂
哲學家周敦頤,一生清正廉潔。酷愛蓮花,把蓮花比成君子,誇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艷。
其他堂號
郡望堂號:汝南、沛郡、陳留、潯陽、臨川、廬江、泰山、淮南、永安、河間、臨汝、華陰、河東、清河、江陵、長安、河南、昭州。
自立堂號:世德、亦政、誦芬、清白、繼述、紹濂、世善、大本、承志、景濂、雍睦、惇敘、忠厚、敬愛、集賢、永思、承思、濂溪、敦稼、敦倫、孝思、敘倫、篤祐、篤親堂等。

『拾』 江蘇省有哪些電動車生產廠家

1,蘇州利凱士得電動車有限公司

蘇州利凱士得電動車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於2012年的股份制高科技公司,主要從事新能源集成運用及綠色環保電動車輛研發和製造。

2,江蘇道銳新能源車業有限公司

江蘇道銳新能源車業有限公司於2015年10月22日在揚州市江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周健,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電動車製造、加工、銷售(以上項目不含汽車產業目錄管理的產品)等。

3,無錫錫牛電動科技有限公司

無錫錫牛電動科技有限公司於2014年09月04日在無錫市錫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張梓靜,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新能源電動車的研發;電動觀光車及配件、新能源電動自行車等。



(10)清河周氏汽車配件擴展閱讀

蘇州利凱士得電動車有限公司主營產品為各類純電動車輛:電動觀光車、電動巡邏車(電動警車)、電動搬運車、電動校車和包括移動崗亭、流動警務室、電動小巴、電動貨車、電動送餐車、電動環衛車、電動老爺車等在內的各種電動改裝車為主;以及新能源電動代步車、電動計程車、電動多功能車

蘇州利凱士得電動車有限公司主要客戶有:百年名校-陝西師范大學、革命聖地--紅色延安老區、旅遊勝地-大理古城、天津師范大學、東方好萊塢--橫店影視城、山水文園房地產、中國一重工、柳州特種汽車等。

熱點內容
london豪車 發布:2025-08-25 15:40:21 瀏覽:423
皮卡倒庫弟一次回方向的看點 發布:2025-08-25 14:58:56 瀏覽:268
新軒逸為什麼黑色內飾 發布:2025-08-25 14:47:22 瀏覽:93
旅遊安全管理建設 發布:2025-08-25 14:43:33 瀏覽:334
2015年4月豪沃是國幾的車 發布:2025-08-25 14:09:37 瀏覽:101
預謀皮卡丘mc 發布:2025-08-25 14:08:39 瀏覽:422
大眾微型房車價格及圖片欣賞 發布:2025-08-25 14:01:27 瀏覽:272
七人座豪華商務車價格 發布:2025-08-25 14:01:05 瀏覽:638
v80房車國6 發布:2025-08-25 13:42:52 瀏覽:159
金杯皮卡車柴油機 發布:2025-08-25 13:35:38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