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維修保養黑幕的案例
Ⅰ 長城炮尿素系統故障屢修不好,用戶給足了耐心卻得不到解決辦法
近日,4S店汽修保養等方面被曝出不少黑幕,可以說4S店正處於風口中。尤其是虛假行為方面更是備受關注,如今4S店對用戶的態度以及真誠度,已然成為當前的熱點。也因此,小編被汽車投訴網的一則案例所吸引,因為在企業回復一欄中,長城汽車表示已向客戶解釋說明故障問題。但有意思的是,車主次日便反饋未接到任何解釋和說明。
汽車網評:廠商需要給予用戶安全感,給到最大的技術支持
作為一個大企業,長城汽車應該給予用戶最大的技術支持,以解決尿素系統故障問題,同時也應承擔一定的責任感,維護車主的權益。畢竟從車主的角度來看,維修多次卻未解決問題,仍前往4S店維修,不僅是無奈,更是一種信任。既然車主如此信任企業,為何企業卻遲遲給不到用戶安全感?希望廠商這次給出的技術解決方案最終能夠幫助車主解決問題,承擔起大企業該有的責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都說4S店貓膩多,那他們有哪些常見的黑幕
這是最常見的,特別是部分熱門車型,如果不同意新車的裝修,就不想買車。捆綁銷售包括強制上牌、代理擔保、代理保險、汽車裝飾及其他產品的捆綁銷售。按道理,消費者有權決定自己是否接受這一條款,但暢銷書車型不要說捆綁銷售,有些是追加銷售,你買裸車,你不接受合同條款,預計不能買車。這種事是不存在的。消費者要麼被動接受,要麼改變車型,要麼提出不滿。
調查顯示,4S店的人很少能准確地說出「汽車300」法律保證和核心部分交換車規定,部分汽車生產企業、經銷商、4S店不能完全執行「汽車300」規定,3360不能嚴格執行「汽車300」規定,只能遵守企業和4S店規定。第二,利用不合理的霸王條款。例如,車主必須在指定的4S賣場進行維修,不能推遲等條件,各種條件限制三條規定的執行。另外,有權以不合理的理由強行拒絕三袋車主的權利。製造商、4S店互相推擠,不辦理售後手續,拖延時間直到三袋過期,無法解決問題,最終石沉大海。
Ⅲ 維修黑幕 在發動機中加白糖會有什麼後果
寫在最後
所以,無論是個人的報復行為,還是修理廠,做出這等齷齪事,不僅要接受法律的制裁,還得受萬人唾棄!細思極恐,除了加白糖會導致發動機大修、讓車主掏錢,更會讓發動機失速,如果行駛在高速上,關乎的可是人命!另外,例如小病大修,調換零件、以次充好等問題,在去4S店維修的時候,最好是車主自己在邊上盯著,不是迫不得已不要把車停在4S店過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4S店黑幕被爆光,上汽大眾和東風日產的致歉聲明來了!
車評觀察《車評社》第388期
前言:意料之中,上汽大眾和東風日產的致歉聲明來了。
從兩份不約而同的聲明來看,致歉內容相似、版式也基本一致。有人表示,如此「4S店黑幕」事件存在著嚴重的失信且違法的問題,而官方的聲明則誠意不足,應該抵制兩個汽車品牌。
既然您也點進來,那就了解一下吧。
兩份聲明如下:
上汽大眾回應稱,該經銷商涉嫌嚴重違反上汽大眾經銷商經營管理指導方針向用戶提供服務,同時還存在擅自將經營場地租賃給社會修理廠經營的行為,為此已責令該經銷商立即停業,接受相關調查。
寫在最後:
其實,關於4S店售後服務亂象的報道在網上一搜會有很多,比如以次充好的「副廠件」、「外部采購的機油」「過度維修」都屢見不鮮。
而經銷商之所以鋌而走險,主要還是因為維修保養方面收益高,巧立名目所得的利潤豐厚。
而與之相對的是,發生糾紛時,車主取證難、維權難度高,這也在客觀上縱容了部分經銷商。
業內人士也表示,4S店保養也並非不可以,只要保留好每次保養的憑證,按照廠家保養手冊來按時保養,廠商也就必須執行三包政策及整車相關質保。
截止發稿,有消息稱,北京東風日產晟通專營店所屬的北京市房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已關注到該事件,將進一步核實相關情況。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中消協發布十大典型案例 包括汽車維修零配件以假充真等
易車訊 3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對外發布「2020-2021年度消協組織維護消費公平十大典型案例」,涵蓋了當前消費維權熱點問題,包括智能電視開機廣告不可關閉、燃氣公司強制搭售燃氣險、影樓低價引流誘導辦理消費貸、培訓機構擅自停業退款難、汽車維修零配件以假充真、公路設卡限時通行收取過路費、未經監護人同意為未成年人文身、外航因不可抗力拖延退款、預售足浴包年卡難預約不退款、珠寶店向老年消費者過度推銷等。
涉及汽車消費與出行領域典型案例:
汽車維修零配件以假充真案
2021年3月,消費者桂女士通過某網上養車平台選擇線下維修門店做常規保養,共花費6000元,但汽修廠為其更換的前後4個剎車盤、前輪剎車片等配件並非承諾的原廠配件,且將仍可繼續使用2萬公里的前剎車盤進行了更換,涉嫌過度維修。經南京市消費者協會調解,汽修廠向消費者賠禮道歉並作退一賠三賠償。
公路設卡限時通行收取過路費案
2021年9月,根據消費者反映的線索,內蒙古自治區消費者協會調查發現,某文化旅遊公司在國道和省道兩條公路路線設卡對途經車輛以過站押金的形式收取每人120元的費用,若未在限時內通過路段(12公里25分鍾限時通行、38公里60分鍾限時通行),則押金不予退還。針對該公司的違法行為,內蒙古消協聯合律師團律師、電視台記者進行調查取證,與當地交通、文旅等部門進行座談,督促該公司立即整改違法行為,盡快拆除兩條公路設卡。2021年10月,該公司在國道和省道路段拆除所設路卡。
中消協表示,這些案件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消費領域存在的不公平現象,如強制交易、不公平不合理收費、霸王條款、不公平待遇等。經營者應當以此為戒,誠實守信,恪守公德,科技向善,依法經營,關愛弱者,平等相待,不濫用己方優勢地位,不利用技術手段侵權,真正將公平原則落實到生產、宣傳、合同、銷售、售後等各個環節,讓廣大消費者感受到實質公平。
消費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內容。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中消協呼籲社會各有關方面,積極行動,督促經營者嚴格落實法律規定,切實承擔社會責任,更加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共同促進消費公平,不斷提升消費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Ⅵ 保養換機油小心這項服務!4S店離職修車師傅道出內幕,能省不少錢
在國內,4S店的口碑並不好,各種內幕,特別是在修車這件事上。之前,蔚來車主換個輪胎,既然報出14萬的天價。當然,最後這個事情也處理掉了,是4S店擴損所致。除此之外,還有人爆料說4S店維修會有故意損車的行為,目的就是為了增加修車費用,增加盈利。其實,除了修車,4S店保養同樣有黑幕。一4S店離職修車師傅就道出了一個內幕,換機油要小心這項服務,能省下不少的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揭秘汽車消費3大忽悠 修車黑幕知多少
業內人士透露,某些汽修廠的維修工,趁夜晚將汽修站里大修車輛的零件偷偷給換下來。在選擇汽車修理廠時,車主如果有時間,修車時最好在旁邊監看,監督修理人員維修或更換零件,維修時切勿不懂裝懂,千萬不要將車放在小維修廠較長時間甚至過夜,以防零件被換。送修車輛時如果得知故障不能當天解決需要將車留廠,車主最好與修理廠一起將車輛入廠時的里程數、汽油表指針的大致位置、車輛的外觀情況、備胎及工具等進行確認、記錄。發現了偷梁換柱的情況千萬不能姑息。
節油產品屬多餘
不少車主都有過在加油站被推銷燃油添加劑的經歷。實際上,包括燃油添加劑、節油器等各類節油產品都被誇大,甚至根本無效。
業內人士表示,不論何種形式的節油產品,都是「大忽悠」。近兩年,節油產品的流行與汽車保有量的快速提升有直接關系。在汽車保有量的快速提升過程中,有車群體對有關汽車養護的認知並沒有與汽車銷售一樣同步提升。
某汽配城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的添加劑市場非常混亂,單品牌就至少有30種。加油站售賣的所謂的「燃油精」,其成分主要就是在普通的汽油、乙醇中提取出來的高濃度的提純物,也就是俗稱的「汽油精」,其中含的辛烷值越高,燃燒的爆炸力就越大。因此,只需要在汽油中添加少量,發動機就會立刻出現「動力澎湃」的假象,讓車主覺得十分有效。但其成本可能只需要幾元錢,其中的利潤頗為豐厚。實際上,這些添加劑的效果不是很明顯,有的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沒有效果。大多數汽油添加劑廠商根本就沒有做過發動機或是整車的測試。
Ⅷ 維修保養汽車常見的陷阱有哪些該如何避免被坑
我們去4S店修車的時候,4S店的店員總是推薦不必要的保養項目。當你說不需要做這種保養的時候,店員會給你洗腦,不做這種保養會對汽車造成什麼傷害。在店員的慫恿下,許多車主服從店員進行不必要的養護。事實上,我們修車的時候,按照保養手冊來就可以了。沒必要花冤枉錢做無謂的保養。汽車有問題的時候,我們去4S店檢修的時候,4S店的店員往往會小題大做。例如,明明只是火花塞的問題,但他還建議更換點火線圈。而且汽車輪胎只是裂了,修就行了,他建議換整個輪胎。這種情況在我們平時修車時很常見。店員總是把小病治好,使他們能掙更多的錢。所以我們在修車的時候最好多問幾個地方,聽聽別人的意見。
也就是說,只需要畫中的圓圈項目,一套最多可以維修500 ~ 600韓元。(圖中所需的項目價格很低是因為項目很多,所以給顧客打了很多折扣。維修時的項目可以根據維修手冊進行。不需要更多。一定要仔細觀察整頓前給的目錄,一旦發現錯誤,就要求立即改正!
Ⅸ 上汽大眾4S店砸壞好零件再修,還有哪些修車保養貓膩讓人直呼過分
除了砸壞好零件再修外,製作虛假電池檢測報告、截留回收超量油液獲取利益等種種行為,都讓消費者們感動異常憤怒。本著信任的原則,卻沒想到會受到4S 店這種在心中還算正規商家的無良欺騙。
一.記者潛入兩家知名品牌4S 店,暗訪發現鐵錘砸車定損獲益黑幕。2020年9月,媒體記者以維修技師的身份潛入兩家某品牌4S 店,揭開了不為人知的惡心行業內幕。據記者介紹,在自己要對一輛因事故受損,而送來定損的大眾高爾夫轎車進行檢測及定損時,店內的工作人員先是叫停了他,其後竟拿出鐵錘砸向臨近撞車部位的水箱。
而他們之所以敢如此明目張膽的欺騙消費者,一方面是修車保養這方面專業性較強,消費者往往不知道自己多交了錢。另一方面是即使意識到利益受損,因維修過程的相對隱蔽性,消費者也很難成功取證和維權。做人做事誠信為本,用這種方式消耗車主的信任,必定會給品牌的聲譽帶來影響,希望有關部門能盡快查明這些亂象並好好整頓。
Ⅹ 在4S店維修保養汽車時有哪些陷阱如何避免被坑
在4S店維修保養汽車時的陷阱,避免被坑:大家去4S店給汽車做保養時,4S店的營業員總會推薦一些不必要保養項目。當你說不用做這種保養情況下,營業員就會給忽悠,說不想做這種維護保養對車輛有哪些危害。在員工的慫恿下,很多消費者便會聽從營業員做一些多餘日常保養。其實大家在為車輛進行清潔時,一定要按照維修手冊來就就行了,用不著被割韭菜做一些沒有用日常保養。
當車輛有什麼問題大家帶去4S店保養情況下,4S店的營業員通常會小題大作。例如本來僅僅汽車火花塞問題,但是他卻建議把火花塞也換了。也有輪胎但是有條裂痕,只需修復一下就可以了,但是他卻建議將整個車胎都換了。這樣的事情我們平常是修車時是非常普遍的,營業員總會小問題維修,那樣他們就能多賺點錢。所以我們在修汽車的時候可以多問幾個店,聽一聽不同的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