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汽車有4s店
1. 威馬官方回應被質疑「鎖電」
威馬官方回應被質疑「鎖電」
威馬官方回應被質疑「鎖電」,據悉,在改變電池的最高充電電壓後,一定程度能降低電動車起火的概率。2020年下旬,威馬曾在35天內連續發生四起起火事故。威馬官方回應被質疑「鎖電」。
威馬官方回應被質疑「鎖電」1
針對自1月以來威馬汽車被質疑「鎖電」的問題,時隔兩月,威馬官方終於對此做出了回應。
威馬回應媒體稱,公司並沒有鎖電的行為,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冬季皆會有所衰減。
截至3月8日,威馬共收到247位用戶來電咨詢關於續航的問題。威馬稱邀請了相關用戶前往就近門店更好了解車輛狀態,截至目前,邀約同意進店的用戶為98人,徵得用戶同意後進行檢測的車輛為38輛,檢測結果均為正常。
早在2022年1月,173名威馬車主聯名向威馬汽車發律師函,質疑車輛在未告知車主情況下被威馬「鎖電」,並以實際續航里程大幅衰減為由,要求威馬汽車回應動力電池是否存在質量問題。
據多位車主爆料,在參與了2021年底威馬推出的「迎新年用戶特優」活動中,做了全面車輛檢查後發現續航下降明顯,被質疑門店進行了「鎖電」操作。
《財經天下》周刊發現,在黑貓投訴平台上,已有80條關於「威馬鎖電」的相關投訴。
有意思的是,對於大規模投訴威馬還未做出回應之際,9日晚間,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曾呼籲:油價大漲,快買電車!
威馬官方回應被質疑「鎖電」2
近日,多位威馬車主反映,在威馬4S店進行保養後,實際續航從250公里降至200公里。有汽車媒體找到相關車主做了實測,滿電狀態下只能開207公里。
威馬汽車方面則表示,並沒有鎖電的行為,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冬季皆會有所衰減。
去年底,威馬汽車在一個月內接連發生3起自燃事故。有網友懷疑,近兩年多次自燃,是威馬進行疑似鎖電操作的原因。
名為「保養」,實則暗地鎖電?
一次免費的保養,卻讓周先生走上了漫漫維權道路。
「去年5月份,我接到他們電話說免費保養,加上車當時後視鏡異響,我就進店做了保養,全程沒有跟我提『鎖電』的事,但是最後工單里有一項BMS升級。BMS就是車輛電池管理系統,也就是負責實現鎖電功能的系統。」周先生對時代財經表示。
此次保養後,周先生感覺愛車續航能力下降明顯。「這個車一開始就虛標比較多,400公里續航的車,被鎖前也就250公里左右,更何況後面這一鎖,車子只能跑200到180公里。」
「鎖電」即鎖住電池的電力。據公開資料顯示,「鎖電」包含兩種概念,其一是像國家電網等一些充電樁直接寫明,電池只能充到表顯SOC(State of Charge)的95%,屬於出於安全從外部對電池的使用做出一定限制。
其二是電池內鎖SOC,通過篡改BMS(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系統)中的關鍵數據,從而達到對電池電量SOC(系統級晶元)窗口的鎖定,也就是人為地把電池能夠達到的最大電量卡住,限制了電池的充電量和用電量。
而「鎖電」使得電池容量的減小,也進一步導致了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的減少。按照周先生的說法,威馬廠商或屬於第二種「鎖電」情況。
在發現疑似「鎖電」情況導致續航打折後,周先生幾經維權,發現有同樣遭遇的威馬車主還有很多。「不止我一個人發現續航縮水,現在兩個維權群已經有了500多名用戶,聯名維權車主人數也在不斷上升。」
據周先生了解,去年底,出現了最集中、規模最大的一批疑似「鎖電」操作。彼時,威馬汽車推出「迎新年用戶特優」活動,宣傳隨機抽取18888名幸運用戶,提供全面車輛檢查和200元京東卡。但車輛檢查回來後,這批「幸運兒」卻同樣發現續航下降明顯,質疑被忽悠去門店進行「鎖電」操作。
參加了此次元旦活動的車主馬先生向時代財經反映,自家車輛在做了日常保養後也出現「鎖電」情況。據馬先生透露,「去年6月車輛做了日常保養,後來發現,在滿電情況下,車上路一開始就有動能回收了,之前是沒有的。」
而另一個明顯表現則是,續航縮水嚴重,「例如冬天往年同期滿電跑200km,電池還能剩20%左右的電,21年冬天跑到180km,就剩10%左右了。」
另據馬先生表示,自己發現車輛出現續航減少、在充滿電的情況下出現動能回收等現象後,車友群里也有陸續有其他車主在反應車輛電池使用異常的情況。據馬先生描述,「今年元旦以來發現大量車友都在稱自己被威馬鎖電了,而被鎖電的大多是EX5車型。」
而令車主們更不滿的是,威馬廠商對於前者反映的「鎖電」質疑拒不承認,也未採取相關解決措施。據周先生提供的與經銷商溝通會談錄音顯示,經銷商相關代表稱沒有決策權,只能將用戶的訴求整理反饋給威馬汽車。但會談之後,威馬汽車同樣沒有聯系用戶對接。
2月21日,時代財經聯繫到了與周先生進行溝通的達世行威馬售後服務中心,但該中心相關人士並未對車主的鎖電質疑進行回復,只是表示「不知情」。
「鎖電」後仍自燃?車主喊話:315不見不散
「這個事本質是威馬通過侵害用戶利益的方式,去彌補和掩蓋其電池安全缺陷。」周先生猜測,前述操作背後,或許與威馬汽車此前接二連三的起火事故有關。據悉,在改變電池的最高充電電壓後,一定程度能降低電動車起火的概率。
據公開報道,2020年下旬,威馬曾在35天內連續發生四起起火事故。隨後,去年12月,鄭州、海南等地多輛威馬EX5又被曝起火。
「去年12月至今,已連著燒了5輛。」周先生聯繫到了其中一位發生起火事故的車主獲悉,該車主8月進店保養過,但翻查之前的充電記錄,保養之後充電再沒能超過45度電池容量。在他們看來,該車之前可能已被「鎖電」,但依然未能避免起火。
對於前述起火事故,威馬官方並未公開進行回應,也未公布具體事故原因。「用戶通過客服電話、門店、官方論壇等反映相關質疑,但都被忽視,在官方論壇發的帖被第一時間刪帖;官方售後群組發現有人討論該事件,群立刻解散。用戶不得已,實在溝通無門,才發的律師函,結果至今依然沒有任何回復。」周先生對時代財經稱。
據悉,目前不少維權用戶在微博公開喊話威馬汽車及其創始人沈暉,「已經准備好全面證據,315不見不散。」
「維權車主的訴求都是最基本的,威馬汽車召回更換安全且足額的電池,安全就是沒有自燃風險;足額,是能日常跑到宣傳續航的80%,也就是320公里。」周先生稱,「這個方案是威馬汽車19年自己提出來的用戶升級方案之一,所以技術完全可行,方案完全成熟。」
威馬官方回應被質疑「鎖電」3
「開730公里過程中,居然需要充5次電,有時130公里就需要充電。」自2021年12月15日到4S店保養之後,威馬車主朱平發現自己的電動車突然變得不耐開了。
朱平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購買的2018款威馬EX5 400 Extra創新版表顯續航為320公里,前兩年的冬季實際續航能夠達到240~260公里,但就在剛過去的這個冬天裡,他的車最多隻能開到200公里。
「我每天都要開60~80公里,去年12月15日去4S店保養之後,一下子就能感覺出不同,續航掉了50%。」朱平認為,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威馬汽車在保養時對產品進行了鎖電。
朱平並不是個例,在投訴平台黑貓投訴上,「威馬鎖電」共能搜索到79條相關投訴。另一位威馬EX5車主張琪則告訴記者,目前在他所在維權群人數已經超過600人,其中大部分成員為威馬EX5車主,也有少量威馬EX5-Z、威馬EX6及威馬W6的車主。
「1月,我們170多位車主聯名給威馬送了律師函,但是到現在還沒有得到官方的回應。」張琪說到。
充電變慢、續航變少
「去年12月15日保養時,工作人員告訴我,除了常規項目外,還需要進行A柱打膠和BMS(電池管理系統)升級,當時就告訴我有個最新的電池軟體,也沒有告訴我升級之後會怎麼樣。」朱平告訴記者。
在朱平向記者展示的4S店服務工單上顯示,當日4S店工作人員除了對IPM標簽、保險絲和A柱進行相應的更換和維修外,還對ESC和BMS系統進行了升級。朱平稱,這次升級之後,車輛的續航里程明顯減少,同時充電速度也慢了很多。
「2021年2月11日,我在國家電網120kW的.快充樁,充10.51度電用了17分鍾,到2022年2月9日,我在特來電的150kW快充樁,充9.43度電,花了34分鍾。」朱平表示,2021年那次是從5%電量開始充電,2022年這次的充電環境要比2021年好,而且是從20%開始充電,耗時反而更長。
朱平告訴記者,以過往經驗,一般電量在20%以下時,充電功率並不會達到峰值,當電量在30%左右時,充電功率開始達到最高。「都是補10度電,在充電樁功率更小的情況下,從5%開始充居然比從20%開始充速度還快一倍,這就有問題了。」朱平認為,威馬的鎖電不僅僅是降低了產品續航里程,還限制了充電速度。
張琪亦遇到和朱平類似的情況。他告訴記者,剛提車時,他的EX5 400續航接近300公里,然而同樣在元旦前後的北京,鎖電之後續航已經掉到150~160公里,幾近腰斬。同時,快充的充電速度明顯變慢,功率和速度都大幅下降,甚至出現了快充的功率比慢充樁的功率還低的情況。
「有一次我在公共充電樁充電,旁邊3輛比亞迪都充好了,我還在那邊等著,真是太可笑了。」張琪稱,並非是在4S店進行常規保養時被威馬方面進行了疑似鎖電的操作。
「從去年6~7月份威馬就開始鎖電的操作,當時是以夏季活動進店保養等名義進行的;後來,威馬又搞了送兩百元京東卡進行檢測的活動,還可以上門檢測,我就是在上門檢測的過程中被鎖電的。」張琪如是說。
今年1月10日,173名威馬車主實名向威馬遞交律師函。該律師函中顯示,威馬通過「保養」、「隨機抽取18888名幸運兒活動」、「到店贈送200元京東卡」等活動,私自對用戶車輛進行鎖電操作。
同時據朱平介紹,在173名車主遞交律師函後,威馬汽車通過OTA(空中下載技術)私自對系統進行修改,在修改後儀表顯示的續航信息前半段掉電較慢,續航顯示情況時好時壞。
威馬汽車方面則告訴記者,該公司並沒有鎖電的行為,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冬季皆會有所衰減。截至3月8日,威馬共收到247位用戶來電咨詢關於續航的問題,並邀請相關用戶前往就近售後門店,通過全車檢測、陪同試駕等形式,幫助用戶更好了解車輛狀態、更全面發揮新能源汽車的性能及特點;
目前,邀約同意進店的用戶為98人,徵得用戶同意後進行檢測的車輛為38輛,檢測結果均為正常。
新能源汽車頻被消費者質疑鎖電
對於威馬方面的回復,部分車主表示並不認可。
北京威馬EX5 400 pro車主劉廷告訴記者,在接到檢測通知後,2月20日他去威馬4S店進行了檢測,在近6個小時的等待之後,4S店給出電池健康度96的結論,不符合衰減維修更換的條件。但據劉廷介紹,他的車剛剛行駛滿3年,之前冬季續航大概能夠達到230~250公里,今年冬季續航下滑至不到180公里。
有車主認為,近兩年多次自燃,是威馬進行疑似鎖電操作的原因。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相關信息發現,2021年12月,威馬汽車在一個月內接連發生3起自燃事故。2020年威馬汽車亦曾因多起自燃事故,並發起過召回。
新能源汽車被用戶質疑鎖電問題並不僅僅存在於威馬汽車。近期,多位小鵬汽車車主在黑貓投訴平台稱,小鵬汽車P7首批670續航被無故鎖電,80.3kwh電池容量只能充70kwh左右。對此,小鵬汽車客服回應稱並無鎖電。
2021年9月,廣汽豐田iA5車主集體維權,稱廣汽豐田在未告知用戶並經用戶允許的情況下,對大批廣汽豐田iA5車型通過後台OTA升級電池管理系統BMS等,人為降低汽車動力電池可用容量以及限制汽車輸出功率。早在2019年亦有特斯拉車主反映,車輛在經過廠家主導的程序升級後,電池容量、續航里程和充電功率均有明顯衰減。
國內某車企研發工程師告訴記者,快充盡管充電速度快,但動力電池內電芯並無法保證完全一致,大電流快充會導致電芯電壓不一致,進而影響整個電池包的放電能力;此外,部分電芯充滿,部分電芯未充滿的情況下,BMS系統可能會判斷電池包未充滿,進而繼續充電,導致部分電芯出現過充。
早前,曾有部分車企產品因為電池過充而出現自燃事故。為了解決這種問題,部分車企會在動力電池行將充滿時採用小電流充電,使得電芯電壓盡可能保持一致,所帶來的的問題便是充電時間增長,用戶體驗變差。而「鎖電」可以在保證較快充電速度的同時,通過限制充電電量,減少過充的情況。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告訴記者,過充過放可能會導致動力電池「析鋰」,產生的「枝晶」可能會刺破隔膜導致正負極短路,引發熱失控和自燃。鎖電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但有些相關的OTA升級或線下升級,車企並沒有明確告知車主鎖電所帶來的影響和效果,監管部門應該推出相關規定,要求車企明確告知車主升級內容和帶來的影響。
「對於車主來說,在遇到OTA升級或線下升級時,一定要看清楚相關的條款。當下,有些被鎖電,就是車主在沒有看清楚升級提示的情況下點擊了確認。」張翔如是說。
2. 威馬汽車缺點多嗎威馬汽車故障率高嗎
「底盤嘟嘟響,冒泡泡的聲音」,一名威馬EX5車主在駕駛威馬EX5一段時間後,發現掉電越來越嚴重,底盤異響、充電跳槍...一名2018款威馬EX5400 Extra車主表示:「我的威馬是2018年交大定、2019年1月提車的,第一批的小白鼠,行駛里程1.2萬公里。提車的17個月里拖車修理十幾次了(平均每個月一次),小電瓶虧電、續航問題、大電池漏電、漏風、車機突然打不著、車門打不開、後備箱打不開、天窗冬天關不上、高速上剎車失靈.......每次給400客服報故障也是各種曲折、難以溝通。"
一名車主分享了自己的購買威馬EX5後的辛酸。2019-10-10,用18萬左右在4S店購買了威馬EX5智行2.0Extra創新版。用車一個月左右,蓄電池故障,啟動不了車。2020-01-15,電池系統升級,更換蓄電池總成。首保過後,PM2.5負離子系統故障。2020-03-01,11323公里第一次保養,全面檢測升級保養,同時更換了PM2.5負離子系統及溫度感測器總成。保養升級後,車身的電子穩定系統ESP故障,駕駛打滑嚴重。
根據相關投訴平台上的數據顯示,威馬汽車存在續航里程虛標、電池故障車輛無法啟動、電動機異響、動力消失、剎車失靈、車身異響、車內異味等大量質量問題的投訴,售後服務方面也不盡人意。而在前段時間,威馬汽車曾因電芯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混入雜質,導致動力電池產生異常析鋰的事件發布召回通知。就目前來看,威馬汽車其他在售、已售EX5車型的質量值得懷疑。
對於一家成立時間尚短的新造車公司來說,在這一關鍵發展階段,起火事件和質量問題頻發無疑對威馬形成嚴峻挑戰。眼下,威馬汽車或許是先將最基本的質量安全問題處理好,再忙於上市的計劃,不然難免讓人有「割韭菜」的嫌疑。
新能源威馬汽車真的靠不住嗎?
威馬汽車召回
3. 襄陽威馬寶駿汽車4S店在哪裡有沒有網上360看車
襄陽市襄州區深圳工業園名車城(富康大道與蘇州大道交匯處)
4. 威馬車主投訴背後,你不知道的事 | 真實車主的威馬EX5口碑分享
近日,邦老師收到了一位新能源車主的留言。十天前喜提威馬EX5的北京車主高先生反映,新車僅行駛了733km,意外出現了動力電池故障,導致車輛無法啟動。
為了盡快還原真相,邦老師第一時間聯繫到了高先生,親身跟隨車主前往威馬經銷商,從第三方不介入的角度,記錄了車主與經銷商交涉的全過程。
為了盡量客觀公正,邦老師還找到了成都一位熱心車主惠先生,他的提車時間與高先生前後相差3個月,又是同款威馬EX5,作為對比,很有參考性。不吹不黑,客觀地帶你了解真實車主眼中的威馬EX5。
電動邦作為專業的新能源汽車垂直媒體,秉承為用戶服務的理念,始終致力於幫助車主解決選車、購車、用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搭建車主與車企之間溝通的橋梁。記錄真實車主故事,還原用車本真過程,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良性發展,這是本篇報道的初衷。
■車主高先生:故障源於繼電器損壞,已得到妥善解決
2020年3月18日,車主高先生從北京市朝陽區威馬天雅店購入一輛威馬EX520探索版,簽訂了購車合同,領取了購車發票。3月20日下午,接到了4S店店員的通知,高先生興高采烈去4S店提車。
3月29日晚上,高先生照例在國家電網充電,准備第二天用車。第二天早上五點半,家住順義的高先生准備開著新車去上班。
沒想到,意外發現車輛顯示了三大故障燈——動力電池斷開、電子穩定系統故障、自動駐車系統故障,車輛已經不能啟動了。
另外,惠先生還提到,有些車主經常在停車時用小電瓶供電看電影,如果這樣長期使用,對小電瓶的損耗很大,應該避免由於車主使用不當出現的不必要的故障。
■邦點評
新能源車車主們在售後維保中,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動力電池的質保。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新能源汽車經銷商告訴邦老師,「動力電池由第三方提供,如果動力電池出現了問題,往往需要車企、電池供應商、充電樁企業三方共同解決,如果其中牽扯糾紛,解決起來會比較復雜。」
就在整理此文時,邦老師驚喜地發現,新版汽車「三包政策」正在抓緊修訂之中,主要針對新能源汽車、退換車條件、處罰額度等方面進行調整,同時新能源車的電池電機主要部件將被納入新版三包范圍。
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當打之年」,完善和細化售後服務體系將是車企亟待補齊的短板。對於新能源汽車而言,售後功課顯然更為繁重和艱巨。新事物的成長,總是在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我們相信,當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駛入普通消費者的生活時,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體系建設之路會越來越完善。
你是新能源車主嗎?你是否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呢?請在下方評論區與我們交流。
想要更多威馬EX5真實車主分享,請添加電動邦「邦小妹」微信,回復關鍵詞「威馬EX5」,進入威馬EX5交流群參與討論,向老車主們提問!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