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製造與維修課時開設計劃
1. 汽車製造工藝課程設計
這個應該每個學校的課程都大同小異。
主幹課程:工程力學、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軟體基礎、液壓技術、發動機構造、發動機原理、底盤構造、汽車理論、車輛電子技術、車輛設計、車輛製造工藝、測試技術、車輛檢測技術、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機械零件課程設計、機制工藝課程設計、車輛設計課程設計
汽車電子技術: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汽車後市場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
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熟悉汽車構造、性能、使
用和維護,掌握汽車電路分析和現代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故障診斷、檢
測技能,勝任汽車電子設備的使用、維修、診斷檢測、技術改造、售
後服務等技術工作的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
主要面向汽車維修部門、4S汽車服務站、汽車管理部門和汽車相
關行業,從事現代汽車電子設備的安裝、調試、檢測、銷售,現代汽
車檢測與維修、汽車貿易、交通運輸管理、汽車維修企業管理、汽車
保險與理賠等技術和管理工作,有關學校的實訓教學指導工作(本專
業的女生更適合汽車維修業務接待、信息回訪、配件管理、汽車保險
、維修企業管理、汽車貿易、交通運輸管理等工作)。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培養目標
培養從事汽車零部件設計、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營銷與售後技術服務等多方面工作的復合型技術人才。
畢業去向
畢業生可去汽車製造企業、汽車配件製造企業、汽車維修與運用企業、汽車配件營銷企業等從事汽車零部件設計、製造、維修、營銷和售後技術服務等工作。
車輛工程:
主要課程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現代測試技術、工程式控制制基礎、機械CAD技術、電工電子技術、汽車構造、汽車理論、汽車設計、汽車製造技術、汽車電子技術等。
就業前景
主要在汽車、摩托車製造、試驗等相關機電科研院所和企業從事汽車、摩托車設計、製造、試驗研究、產品開發、銷售與管理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
本專業的主要課程與實踐環節有:應用數學、實用英語、機械制圖、計算機繪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金屬工藝學、工程材料及熱處理、檢測技術、機械CAD、電工電子基礎、汽車構造、汽車製造工藝學、汽車維修、汽車檢測技術、汽車電子技術、金工實習、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汽車製造與維修綜合實訓、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等。
本專業畢業生具有解決汽車拖拉機製造生產第一線工藝技術問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技能;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較強的計算應用能力和一定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等綜合素質;能從事汽車拖拉機製造、裝配、改裝、檢測、故障診斷與維修等方面的工作。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
主要培養具有扎實的汽車服務與貿易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從事汽車貿易與售後服務、汽車配件營銷與管理、汽車保險與理賠等方面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主要開設計算機應用、電子商務、公共關系、機械制圖、機械基礎、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氣設備與維修、汽車性能與檢測、汽車經濟合同、汽車配件與營銷、舊車鑒定與評估、汽車運用技術、經濟法、消費心理學、資產評估、推銷策略與技巧等。學生畢業後,可在汽車營銷或汽車配件營銷、汽車維修企業、特約維修站、二手車交易市場等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
建議:
這些專業基本都是專科院校設置的,但是,車輛工程專業在許多重點大學都有設置,培養的是工程技術師人員。而且對理論知識要求很高,有深造的機會。比較符合你最後提出的要求。(個人看法)
參考資料: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網頁,新浪教育網,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 等
2. 汽車製造與維修專業要學什麼及有哪些課程
這個專業的話可以學:汽車美容、班噴、電控、底盤等方面的知識,但建議去專業的汽修學校學習,選學校還得實地查看,看看學校規模、教學設備、教學環境等幾方面。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3. 汽車製造與檢測維修有什麼專業課程
專業名稱: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一般課程設置:\r\n公共課程:高等數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微機原理及應用、政治經濟學等\r\n主修課程:機械設計、機械檢測、機械製造技術、機械設計、金屬工藝學、電工原理、工程圖學、電子技術、汽車概論、汽車構造、汽車電子電器設備、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服務、汽車運用、汽車美容、發動機原理與汽車理論、 汽車設計、汽車檢測與故障診斷技術、汽車維修技術及設備、汽車發動機電控技術、汽車電器與電路、汽車營銷管理學等。(需要說明的是,專業課程尤其是主修課程的設置不同的學校也會有相應的調整。)\r\n選修課程:視學校開設課程而定\r\n\r\n\r\n其他資料:\r\n\r\n\r\n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經濟社會需要,掌握汽車技術的基礎理論和現代汽車技術必備的專門知識,具有較強從事汽車等各類機動車維修與檢測技術和管理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技能的高等應用型技術人才。\r\n\r\n\r\n專業技能:具有進行計算、識圖、一般機械機具使用的能力;汽車服務、檢測與維修、製造的能力;汽車機械、汽車電工、維修的能力;汽車駕駛技能;藉助工具書能閱讀英文汽車說明書、維修手冊等技術資料。\r\n\r\n\r\n就業崗位群:汽車製造廠、汽車改裝廠及汽車維修企業從事汽車檢測、維修、營銷,從事汽車檢測、維修、營銷等技術和管理工作。\r\n\r\n\r\n可獲得的技能證書:英語三級證書;計算機二級證書;國家勞動社會保障部汽車維修中級工證書、數控工藝員中級證書;汽車電工中級工證書;汽車駕駛證書(C照)。
4. 汽車維修方面的必修課程
《汽車維修》教學大綱一、課程的性質和任務課程性質:汽車維修是現代汽車技術專業的主幹專業課主要任務:講授汽車零件磨損規律及影響因素;合理維護、修理,改善或恢復汽車技術性能。使學生獲得汽車維護和修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從事汽車維修技術工作奠定基礎。二、課時分配本課程教學總時數為65學時,具體課時分配見課時分配表課時分配表序 號課 題教 學 時 數小計講課現場教學(一)緒論11 (二)汽車零件的失效44 (三)汽車零件的檢驗分類862(四)汽車零件的修復642(五)汽車接收的、清洗和解體22 (六)發動機維修18126(七)底盤維修16106(八)汽車車身維修22 (九)汽車電氣設備維修22 (十)汽車的總裝與竣工檢驗11 (十一)汽車維修工藝文件的編制及維修質量的檢查評定11 機動4 總計654516 三、課程內容(一)緒論本課程的性質任務,在專業中的地位和學習方法;國內外汽車維修概況(二)汽車零件的失效零件的磨損理論;零件的疲勞與腐蝕;零件的變形;零件磨損及影響因素重點:零件的磨損和變形;零件磨損規律;零件的疲勞斷裂難點:零件的磨損理論(三)汽車零件的檢驗分類零件檢驗分類的內容技術條件;零件的磨損、變形、隱傷的檢驗;零件和組合件平衡的檢驗重點:零件磨損、變形與隱傷的檢驗現場教學:零件檢驗方法的認識(四)汽車零件的修復零件的機械加工修復、焊修、噴塗與噴焊、刷鍍、粘接等修復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藝過程、操作要點;零件的校正及表面強化方法,以及零件修復方法的選擇重點:零件的機械加工修復中的修理尺寸法、鑲套修復法,零件修復方法的選擇難點:修理尺寸的計算現場教學:零件修復方法的認識 (五)汽車的接收清洗和解體汽車的接收工作零件的拆解原則,零件油污、積炭、水垢的清洗方法重點:汽車的接收,汽車和零件的拆解原則和油污的清洗 (六)發動機維修發動機維護、氣缸體與氣缸蓋、活塞連桿組、曲軸和飛輪組的修理;配氣機構、冷卻系、潤滑系的修理;汽油機、柴油機燃料系的修理;發動機的總裝和試驗。重點:氣缸檢驗;鏜削、磨削;活塞連桿組的選配組裝;曲軸磨削;機構檢修;化油器的檢修調整;汽油噴射裝置的維護;噴油泵、噴油器的檢修調試難點:曲軸磨削,氣缸鏜、磨現場教學:發動機主要零部件的檢驗,維修方法,選配、組裝、調整(七)底盤維修傳動系、轉向系、制動系、行駛系的維護、常見的故障現象;主要零部件的檢修、裝配與調整方法重點:離合器、主減速器的檢查與調整;前橋、轉向系的檢查與調整;車輪制動器的裝配與調整難點:主減速器的調整現場教學:底盤主要總成零部件的檢驗,維修方法,組裝調整(八)汽車車身維修汽車車身維修工藝簡介,塗裝工藝過程(九)汽車電氣設備維修汽車蓄電池、發電機、電壓調節器、點火系、起動機、照明裝置、信號、儀表、暖風、空調等電氣設備的維護、檢修重點:汽油機點火系的檢修、電氣設備檢修的一般方法步驟(十)汽車的總裝與竣工檢驗汽車的總裝工藝;汽車修竣技術條件;修竣檢驗(十一)汽車維修工藝文件的編制及維修質量的檢查評定汽車維修工藝、工藝卡的編制;大修基本檢驗技術文件,質量檢查評定;維修業有關標准及管理辦法介紹四、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學環節包括:課堂講授,現場教學、考試等1、 課堂講授⑴教學方法採用啟發式教學,理論聯系實際,開展課堂討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引導和鼓勵學生通過實際和自學獲得知識、掌握學習和思考的方法。⑵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採用實物、掛圖、教學錄像和現場教學2、教學輔助資料汽車維修錄像3、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是汽車維修課程的重要環節,是掌握汽車維修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徑,本課程實踐教學以現場教學、實驗演示為主。另安排四周的汽車維修實習,以及十二周的畢業綜合實習,培養學生從事汽車維修實際操作的技能,並達到國家汽車維修工中級水平五、建議教材與教學參考書1、叢守智 主 編 《汽車維修技術及設備》 機械工業出版社 1999年10月 第1版2、羊拯民 主 編 《汽車維修》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年1月 第1版3、曹德芳 主 編 《汽車維修》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年6月 第1版六、說明1、本課程主要講授汽車維修基本理論,應使學生建立汽車維護與修理的整體概念,各機構、系統和總成之間的關系;汽車維護與修理工藝、規范、技術要求、儀器設備的使用要求。2、本課程開設之前應開設《汽車構造》、《發動機原理與汽車理論》和《汽車電器與電控技術》等課程。3、課程中維護與修理內容並重,裝配、調整問題,只需講一次。4、講授過程中,應結合生產實際,對維修行業出現的新工藝、新技術應及時補充調整。5、課程的教學工作應由具有一定實際工作經驗,相應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擔任,以保證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培養的教學需要。6、本教學大綱適用於職業高中後三年制專科的現代汽車技術專業。
5.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學什麼內容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主要學習汽車維修基礎、汽車發動機機械繫統檢修、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汽車底盤機械繫統檢修、汽車底盤電控系統檢修、汽車電氣系統檢修、汽車空調系統檢修、汽車舒適與安全系統檢修、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與排除、汽車鈑金與噴塗、汽車新能源技術、汽車保險與理賠等課程。
畢業生就業方向為汽車4S店及相關行業企業,從事汽車機電維修、整車或配件銷售、保險公司車輛定損等工作。
(5)汽車製造與維修課時開設計劃擴展閱讀: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計劃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初步的汽車設計能力並能從事汽車製造、檢測、維修、營銷、管理、服務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力學、機械工程、金屬工藝學等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汽車及發動機構造及原理;具備對汽車及各部件、總成進行性能測試和分析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制訂汽車製造及維修工藝及操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對汽車常見故障的判斷和檢測的初步能力;具備汽車技術服務的基本能力;具備企業技術經濟分析和生產經營管理的初步能力。
6.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主要學的課程是什麼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是教學計劃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初步的汽車設計能力並能從事汽車製造、檢測、維修、營銷、管理、服務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修課程:
汽車發動機故障診斷與維修、汽車底盤故障診斷與維修、汽車電器故障診斷與維修、汽車電控故障診斷與維修、汽車電子穩定系統、自動變速器、汽車檢測與維修典型案例、整車實訓、機械基礎、汽車電工與電子基礎、汽車美容等課程。
(6)汽車製造與維修課時開設計劃擴展閱讀
本專業畢業生應當具備以下知識和技能。
1、 具有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
2、 具有本專業必需的機械、材料、電工和電子、液壓技術等基本知識。
3、 具有讀圖和制圖基本知識,能夠識讀一般裝配圖、繪制簡單零件圖和進行零件測量。
4、具有汽車構造、使用性能、檢測、維護、修理和汽車駕駛的知識和技能。
5、掌握汽車維修企業1~2個工作崗位所需的業務知識、基本技能,並具有初步經驗,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7. 汽車運用與維修課程
什麼是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
台州明途教育:
教學計劃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初步的汽車設計能力並能從事汽車製造、檢測、維修、營銷、管理、服務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目標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
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中應重點體現的特色:本專業培養、培訓技能型緊缺人才,特別突出以下知識、技能和態度。
(1) 了解汽車維修企業的生產過程,具有初步的企業生產經驗;
(2) 能夠分析和解決本專業的一般技術問題(如診斷、檢測等),具有初步的工作計劃、組織、實施和評估能力;
(3) 能夠藉助工具書閱讀一般的專業外文技術資料;
(4) 具有良好的人際交流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客戶服務意識;
(5) 具有安全生產、環境保護以及汽車維修等法規的相關知識和技能。
專業基本能力
本專業畢業生應當具備以下知識和技能。
(1) 具有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
(2) 具有本專業必需的機械、材料、電工和電子、液壓技術等基本知識;
(3) 具有讀圖和制圖基本知識,能夠識讀一般裝配圖、繪制簡單零件圖和進行零件測量;
(4) 具有汽車構造、使用性能、檢測、維護、修理和汽車駕駛的知識和技能;
(5) 掌握汽車維修企業1~2個工作崗位所需的業務知識、基本技能,並具有初步經驗,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教學改革
隨著近幾年我國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相關人才嚴重缺乏,尤其是合格的汽車維修人才短缺。盡管我國各個教育層次的學校包括綜合性大學、高等職業技術院校、中專、技校和職業中學等紛紛開設與汽車相關專業,每年有很多汽車專業畢業生,但仍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主要原因是汽車專業教學不能很好地與就業市場銜接和匹配,教學內容與實際職業技能需求脫節,未能很好地與企業各崗位的職業任務相結合,沒有跟上技術更新步伐,導致產品與客戶需求之間的距離愈來愈大。之前許多職業院校大力推行的一體化模塊教學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與實踐崗位不適應的問題,如課程體系學科化,教學內容理論化,忽視了企業之間規模、條件、工作過程、工作情境的差異,淡化了崗位工作任務的完成,人才培養難以實現與企業需求「零距離」接軌。為此,近兩年一些職業院校開始嘗試新的教學改革——職業任務驅動型教學改革。
公共課程
高等數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微機原理及應用、政治經濟學等
汽車發動機故障診斷與維修、汽車底盤故障診斷與維修、汽車電器故障診斷與維修、汽車電控故障診斷與維修、汽車電子穩定系統 、自動變速器、汽車檢測與維修典型案例、整車實訓、機械基礎、汽車電工與電子基礎、汽車美容等課程。
選修課程
視學校開設課程而定。
具備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力學、機械工程、金屬工藝學等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汽車及發動機構造及原理;具備對汽車及各部件、總成進行性能測試和分析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制訂汽車製造及維修工藝及操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對汽車常見故障的判斷和檢測的初步能力;具備汽車技術服務的基本能力;具備企業技術經濟分析和生產經營管理的初步能力。
培訓內容
1、學習進口、國產各種汽車的構造、作用、工作原理、柴油、汽油發動機底盤及整車機械維修知識。 2、學習汽車電路、電控點火、燃油噴射、ABS防抱死制動、汽車空調、汽車音響、車載影視、倒車雷達、Cd功能及防盜器的加裝原理與維護、維修電噴轎車、全車電路故障,使參訓學員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中、高級電噴汽車的全套維修技術。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在各類汽車維修企業從事汽車發動機維修、底盤維修、汽車電氣維修和汽車外形整修等各類汽車維修工作;也可以從事汽車零配件管理、汽車維修業務接待、汽車及配件銷售等工作
高職擴招,中職注冊入學
8.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有哪些課程是專業課程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是教學計劃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初步的汽車設計能力並能從事汽車製造、檢測、維修、營銷、管理、服務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修課程: 汽車發動機故障診斷與維修、汽車底盤故障診斷與維修、汽車電器故障診斷與維修等。。。
9. 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的課程設置
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機械制圖、工程材料與成型工藝基礎、機械設計基礎、電工電子基礎、汽車結構、汽車製造工藝學、汽車維修、汽車檢測技術、汽車電子技術、金工實習、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汽車製造工藝與裝備課程設計、汽車製造與維修綜合實訓、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1、教學教務
主要教學內容:要求學會基本圖法,能正確繪制和閱讀一般零件圖和中等復雜程度的裝配圖。所繪圖樣應做到:投影正確,視圖選擇與配置恰當,尺寸完全,標注清晰,字體工整,圖畫整潔,符合機械制圖的國家標准,學會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標注方法。
隨著計算機繪圖新技術的發展,要求了解計算機基本知識,熟悉計算機系統的組成並初步掌握用一種典型的繪圖軟體來繪制二維的圖形。
2、汽車構造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第二學期開設。
學習目的:該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對汽車整體結構有完整的認識與理解,使學生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具有基本理論和解決基本問題的思維及能力,因而本課程結合實際進行講授並安排一定的實操能力培訓(如參觀學習、車間實習、企業實踐等),以提高學生的理論與實際操作能力。為後續課程的應用打好堅實的基礎。
主要教學內容:汽車構造是本專業重要的專業技能課程,是了解汽車整體結構的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本課程主要包括:發動機的總體構造、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燃料供給系統、製冷系統、潤滑系統的結構、傳動系、轉向系、制動系、行駛系的結構等內容。
3、工程力學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學時,第二學期開設。
學習目的:本課程是一門專業基礎課,包括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兩大部分。根據專業需要,著重講授靜力學、動力學和材料力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以及處理簡單工程力學問題的基本方法,為機械設計基礎等後續課程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
主要教學內容:學生在學習本課程時不僅要理解力學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定理,並且要掌握由此而導出的解決工程力學問題的定理和公式,同時還要注意培養處理工程力學問題的能力。
4、機械設計基礎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第二學期開設。
學習目的:本課程主要研究機械中的常用機構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基本的設計理論及計算方法。它是一門培養機械設計能力的專業基礎課。
主要教學內容:通過課程學習:(1)掌握常用機構的工作原理、運動特性以及分析機構的基本知識;(2)掌握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點、計算方法、選用知識;(3)運用標准手冊進行一般參數的通用零件和簡單機械裝置的設計。
5、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第一學期開設。
學習目的:本課程是一門專業技術基礎課,是研究電路、磁路、電子技術在工程技術領域中應用的一門學科。
主要教學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得必要的電路、磁路、變壓器、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為學習後續課程和從事機電一體化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本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除了學習理論、完成習題外還要通過一定的實驗,掌握電工、電子測量和安全用電方面的基本實驗技能和知識。
6、數控編程與操作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第五學期開設。
學習目的:使學生了解數控編程的方法,熟悉數控編程指令,能夠對需要編程的機械零件進行必要的工藝分析和軌跡計算。
主要教學內容:學生完成本課程之後,應能對典型的加工零件進行數控編程。能進行基本零件加工程序的編制及加工操作,了解CAD/CAM基本知識和工程應用范圍,並對現代設計方法和現代加工技術有一個概貌性的了解。能應用CAD/CAM自動編程軟體進行基本零件數控加工程序的編制。
7、高等數學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第一學期開設。
學習目的:高等數學是工科類專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通過學習,要求系統地獲得一元函數的微積分學和常微分方程、多元函數微積分學(包括空間解析幾何)和級數的初步知識。
主要教學內容: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切實掌握各有關內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具有比較熟練的運算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及抽象數學模型的初步能力。
8、互換性與測量技術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學時,第三學期開設。
學習目的:從互換性角度出發,通過系統簡練地介紹幾何量公差的有關標准、選用方法和誤差檢測的基本知識,使學生學到有關精度設計和幾何量檢測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
主要教學內容:系統、簡練地宣傳貫徹國家頒布的幾何量公差的有關標准和選用方法,同時從保證機械零件的互換性和幾何精度出發,介紹測量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9、汽車工程材料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學時,第三學期開設。
學習目的:本課程是一門專業基礎課程,通過該門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各種汽車所需的材料,為今後的更深入的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更好的適應今後的工作。
主要教學內容:介紹汽車用金屬材料,是以金屬的機械性能為基礎,具體地論述了汽本上所用金屬的特性、用途以及牌號表示方法,同時簡本地介紹了對金屬進行普通熱處理的方法以提高金屬材料的使用性能。另外介紹汽車用非金屬材料是以燃料的燃燒理論、油潤料的潤滑原理為基礎,具體地論述了汽車用燃潤料的特性、規格、用途、牌號及它們的選用方法,同時對橡膠與汽車輪胎以及塑料在汽車上的應用、修理也作了簡明的論述。
10、汽車製造工藝工裝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學時,第三學期開設
學習目的: 本課程的首要任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本掌握如何提高產品品質,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汽車產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產品質量與零、部件的加工質量和裝配質量密切相關。另一個重要任務是研究如何提高生產效率.即如何採用高生產率的加工方法、設備和工藝裝備,來完成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和裝配工藝過程。
主要教學內容:本課程的一門專業性的技術基礎課,它以汽車零件的加工工藝以及產品的裝配工藝為研究對象。而研究工藝問題所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優質、高產、低成本」,即從質量、生產率和經濟性三個方面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