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騰飛重卡汽車維修
⑴ 你能說一說汽車電子概念股龍頭股有哪些嗎
東吳證券:疫情影響有限。堅定全面地看待汽車板塊。
疫情影響有限,應堅定全面看汽車板塊:1)經濟復甦邏輯正在驗證!長期國內乘用車銷量還能創新高!2)從周期到成長股估值體系的轉變。未來汽車將由「電動+智能」聯合定價,成為下一個移動終端,軟體持續收費將成為主要盈利模式。積累數據構築長久護城河,形成強者恆強的局面。3)新一輪獨立上漲將成為未來三年車輛股的核心主線。電動車帶動自主品牌進一步跨越20萬價格帶,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整車板塊(長城/吉利/長安/比亞迪/廣汽/SAIC)和零部件板塊為核心賽道,智能化(華陽集團/德賽西威/中汽研究院)+特斯拉產業鏈(拓普集團+銀輪+徐升)+單品類賽道(福耀玻璃+星宇)。
車輛:乘用車銷量回暖,但車企分化加劇。推薦SAIC、長城汽車、長安汽車,重點關注廣汽集團。商用車重卡和輕卡有望保持較高景氣,乘用車銷量有望回升。關注濰柴動力、福田汽車、宇通客車等。
零部件:銷量回暖,業績有望復甦,與估值雙擊。建議布局產品升級、客戶拓展、低估值修復個股,推薦銀輪股份、寧波胡阿祥股份、仲愷股份,關注付偉高科、廣東宏圖股份、松芝股份。
新能源: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爆發,後續高增長確定性高。推薦國內龍頭比亞迪和受益於特斯拉、大眾MEB的盛駿電子、拓普集團,關注徐升股份、富奧股份。
智能網聯:ADAS和智能駕駛艙快速滲透,5G推動車聯網發展。推薦伯特利和盛駿電子。建議關注德賽四維、華陽集團、寶龍科技。
國信證券:三條主線:全球新能源汽車承載能源改革重任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承諾到2050年或2060年實現「碳中和」,燃油汽車的排放是全球溫室氣體的重要來源(約佔10%)。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減排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和美國作為最大的碳排放經濟體,碳排放總量佔52%(中國/美國/歐洲分別佔25%/13%/9%),而三地是新能源汽車最大的生產和消費地區。
帶動電池產業鏈,增加電器元件數量。電池裝機量,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為49.5%,預計2025/2040年達到1234/5168GWh。電驅動系統:2025年國內2111億,全球6804億市場;2020年管理國內近100億市場,2025年管理全球1293億市場;2025年,高壓零部件將新增265億國內市場和854億全球市場。
建議關注新能源汽車、電池產業鏈、特斯拉/大眾供應鏈三條主線。全球新能源汽車仍處於成長的初級階段,承載著能源改革的重任。關注三條投資主線:一是優質整車企業,關注新勢力和比亞迪、宇通客車;二是電池產業鏈,重點關注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三是產業鏈核心標的,重點關注三花智控和拓普集團。
中信證券:巨頭入局明顯利好智能電氣產業鏈三條主線,把握投資機會。
類似於蘋果在iPhone成功後的產業鏈,中國的汽車供應鏈在過去幾年裡得到了快速的孵化和成長。短期來看,科技巨頭進入市場造車的前景尚不明朗,但智能電動產業鏈的供應商肯定會受益。我們認為投資機會可以關注三條主線:1)電氣產業鏈;2)汽車電子及智能駕駛艙產業鏈;3)新巨頭繞不過去的傳統零部件供應商。
經過過去幾年的發展,智能供應鏈逐漸成熟,為新進入者造車奠定了製造基礎。最近網路宣布入場造車,其他科技巨頭也被媒體報道造車,可能加速行業擴張。預計在未來2-3年內,行業將迎來一批以科技巨頭為主的新玩家,行業的擴張必將利好智能電氣產業鏈。建議投資三條主線:1)電力產業鏈:當代安普科技、恩傑、億緯鋰能、三花智控、普泰來、贛鋒鋰業、方得納米等。2)汽車電子及智能駕駛艙產業鏈:華陽集團、德賽四維、伯特利、耐特、寶龍科技;3)新巨頭離不開的傳統零部件供應商:托普集團、福耀玻璃、石民集團、鍾鼎、星宇。
浙商證券:電氣化孕育了新能源板塊的投資機會。
1月份乘用車銷量快速增長,行業保持較高景氣度。從長期來看,國內乘用車市場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未來增速仍將保持在個位數。目前汽車行業的變革正在到來,電動化催生了新能源領域的投資機會。未來5-10年,智能領域將出現重大投資機會。在行業轉型過程中,整車及零部件競爭格局和盈利模式的重塑將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
乘用車板塊,建議吉利汽車、長城汽車H等。具有較強的產品周期應把握;零部件,重點關注特斯拉產業鏈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電芯)和低值精密鍛造技術等。,關注托普集團、福耀玻璃、星宇、新泉等。
⑵ 氫燃料、5G自動駕駛卡車批量交付,上汽紅岩為什麼這么厲害
先說下上汽紅岩的背景,上汽紅岩應該是國內比較早和歐系卡車合作的車企,早在2007年,紅岩就和上汽集團、依維柯合作成立了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有限公司,也是國內最早通過合資方式引進歐系重卡技術的重卡製造企業。
而經過多年的發展,上汽集團慢慢回購了依維柯方面的股份,上汽依維柯紅岩也慢慢地成為上汽紅岩,上汽集團成為上汽紅岩的絕對控股方。而上汽紅岩也成為上汽集團重要的重卡戰略單位,與集團下其他車企一樣共享上汽集團各種技術資源。
再說上汽集團的實力,上汽集團是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 汽車 上市公司,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上海 汽車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7位。可以說上汽集團是目前國內最強悍的車企了,智能化、網聯化也是上汽集團的重要戰略。
根據相關人士透露,上汽集團在智能化方面實現了百分之百自主化,既自己研發整套控制系統,甚至包括部分硬體也有相應的布局。上汽紅岩5G智能重卡就是一個典型代表,上汽紅岩5G自動駕駛車輛所使用的控制系統,正是上汽集團自己研發的。
反觀其他國產智能自動駕駛卡車,大部分是車企牽頭,鏈和第三方控制系統供應商,以及相關硬體供應商,最終整合到相應的車輛上。在這一過程中,車企更多的是做整合,缺乏相關的核心技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車企也是一個硬體供應商。
從技術和市場化的角度來說,上汽紅岩的相關產品相對可靠性更高一些,畢竟是自主研發,同步製造,不管是匹配一致性還是相關智能技術標定,都有一些天然的優勢。市場角度來說,從車輛本身的硬體到控制系統的軟體,都可以同一由上汽紅岩乃至上汽集團負責,提升了用戶的使用便利性。
目前上汽紅岩的5G智能自動駕駛LNG重卡已經在上海洋山港實現了批量商業化運行,也是目前國內第一個正式把自動駕駛重卡商用的重卡企業(重汽自動駕駛重卡是純電動車型)。並且通過上汽集團的智能控制系統,不僅是可以實現自動駕駛,還可以協同碼頭和堆場實現自動裝卸,另外上汽紅岩的5G智能重卡並不是在碼頭內轉,而是會駛入 社會 道路,理論上其自動化程度可以達到L4級別。
除了智能化方面自動駕駛重卡商用之外,氫燃料電池方面上汽紅岩也走在行業前列,在十月份下旬,上汽紅岩與內蒙古聖圓能源簽訂了上百台氫燃料重卡訂單,這標志著上汽紅岩氫燃料電池重卡在不久的將來就將批量投入市場實現商用。
同樣上汽紅岩的氫燃料電池重卡也是用了眾多上汽集團的技術,背靠上汽集團,上汽紅岩又一次騰飛。在技術儲備方面,上汽集團憑借強大的集團實力,走在整個行業前列,並且都是自主研發,掌握了核心技術。
此外,上汽紅岩在上汽集團的技術支持下,全新一代重卡也將在11月份正式對外發布。從此前透露的消息來看,上汽紅岩第六代重卡和此前的依維柯重卡技術已經是兩種技術路線了,基本上看不到依維柯重卡的影子了。
根據上汽紅岩第六代研發人員透露,新車依託上汽集團全球研發能力,在智能化、電氣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升級。並且結合國內用戶的用車習慣和國內物流市場需求做了優化,更加適合國內物流用車和用戶的需求。
編後語
上汽集團成為上汽紅岩的絕對控股方以來,對上汽紅岩的投入相比之前明顯加大,不管是技術還是資金方面都加大了投入。上汽紅岩也依託上汽集團強大的技術實力實現了重卡跨越式的發展,在未來的智能化、電氣化發展潮流中,上汽紅岩必將走在行業前列。
⑶ 無錫車管所電話
不用這么復雜吧!?一般市裡的銷售商都可以辦的,東亭的易初愛蓮、易賣得賣電動車的地方,都好代辦的吧!?只要你和人家商量商量,忽悠一下,說下次,我一定在你這買車,說不定人家禾給你辦的!頂多10元錢!
哪有這么容易。不要誤導別人
那邊不是東亭易初蓮花,是錫滬路,
你若是在查橋買的,建議你還是去車管所,車管所在河埒口上里東,可以的話,我下次可以帶你去。
⑷ 陝汽集團的產銷第一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新能源戰略是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趕超跨國公司的最後機會。因此,無論是國家863計劃,還是國內的各大車企都在這個領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以期在未來的新能源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當前,發展新能源產業已成為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舉措。中國天然氣等新能源資源豐富,但平均利用率僅為4%,比世界平均水平的21%低了17%,因此,發展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空間很大,尤其是新能源重卡的開發與利用迎來很好的機遇期。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起步晚、底子薄,資金技術實力比不上跨國公司。受實力的差距和政策的約束,讓諸如天然氣等類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之路充滿了荊棘。但專業人士同時也坦言,以天然氣為燃料,最直接的好處就是省錢和環保。與普通柴油車相比,天然氣汽車的一氧化碳排放量降低90%,碳氫化合物排放量降低70%,氮氫化合物排放量降低35%。同時,天然氣卡車還存在著比普通柴油發動機雜訊低等優點。」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在國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的今天,從大的方向看,國家對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扶持一直加碼,這為企業尋求發展增添的動力。從企業層面看,隨著天然氣卡車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天然氣為代表的新能源重卡的應用前景仍將非常樂觀。只要克服上述制約,天然氣重卡將有著非常廣泛的前景。
也正是出於以上考量,作為中國重卡領域最有利的領導者,中國天然氣重卡的鼻祖陝汽,一直致力於天然氣重卡的研究與開發,填補了多項市場空白。陝汽希望自己更夠開創綠色新能源商用車產業的新局面,並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大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陝汽完全有能力也完全有責任擔負起中國綠色新能源重卡領軍人的重大使命,充當中國重卡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人物。
據悉,陝汽早在九五期間,就率先承擔了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專題《大型公交車用柴油、天然氣雙燃料發動機》。2005年,陝汽成功開發了中國首款單一燃料純天然氣的重型商用車。隨後幾年,陝汽又先後承擔了《單一燃料CNG汽車城市間運行考核》等多項國家863計劃的重大項目,奠定了陝汽在CNG節能重卡領域的領先地位。基於多年的研發成果,2009年,陝汽聯合西安交通大學、長安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成立重卡新能源研究開發與應用實驗室,充分利用國家級技術中心、博士後流動站進行新能源汽車項目研究,使之成為了國內唯一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重卡新能源科研生產基地,並在上海發布了重卡行業內的第一個宣言——《2009陝汽重卡綠色宣言》。一系列的舉措使得陝汽成為了國內卡車領域新能源汽車的先行者。
如今的陝汽在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和攻關計劃清潔汽車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應用重大項目成果的基礎上,重點突破關鍵技術,利用企業已經取得的一些先進技術,充分抓住市場所提供的契機,進行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運作。現已形成了以現有的以CNG(壓縮天然氣)、LNG(液化天然氣)天然氣產品為基礎,逐步開發完善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二甲醚等新能源汽車,並形成開發一代、成熟一代的新能源產品格局。
通過5年的努力,如今的陝汽已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新能源汽車研發成果,成功開發了CNG、LNG大馬力重卡,CNG、LNG客車底盤以及微型電動車橋等新能源產品,掌握了天然氣重卡的核心技術,並逐步形成了產業化格局。其中,CNG、LNG重卡的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填補了中國天然氣重卡產品的空白,產品銷量全國第一,並遠銷國外市場。顯然作為行業領先的市場倡導者,陝汽正在承擔者「中國綠色新能源重卡的領軍人物」的角色。
從產品上看,陝汽自主研發的2010先鋒者LNG&CNG系列重卡不僅續航里程高達1300公里,其承載能力也可與普通柴油車相媲美,搭載了濰柴藍擎系列氣體專用發動機,產品功率從210馬力到380馬力實現全覆蓋。而這些顯然是國內車企遠不能企及的。實質上,陝汽天然氣重卡已成為翹楚,市場佔有率90%以上,真正為用戶節省成本,快速致富。
尤其是陝汽最新研發成功的2011款馳久版天然氣重卡,充分吸收傳統柴油卡車大部分總成所具有的通用易維修等優勢,融合全球領先性的天然氣重卡研發技術、匹配了頂級的天然氣動力系統和成熟穩定的供氣系統,結合中國天然氣重卡使用的不同工況而研發的新一代天然氣重卡產品。產品依據最優化匹配性原則,採用了法士特變速箱,ZF技術轉向機,漢德斯太爾6.5噸、MAN技術7.5噸前軸,斯太爾13噸雙級減速驅動橋、MAN技術13噸/16噸雙級減速驅動橋,優選國內技術最成熟、最可靠的供氣系統。2012年,該系列產品已在新疆等地區獲得巨大的市場認可。
除了天然氣重卡之外,陝汽在純電動汽車領域也有不俗的表現,並成功開發世界首款電動重卡,填補世界電動重卡空白,現已經開始大批量產銷。據陝汽方面介紹,陝汽研發生產的電動重卡主要用作港口的牽引車。港口牽引車有幾個特點,低速、間斷行駛,這就意味著如果用傳統重卡,那麼污染將會非常嚴重。據悉,由於港口物流用車速度不高,電動重卡能夠很好地滿足動力需求,且沒有污染。此外,在港口這樣的場所,給車充電也會相對容易。
值得欣慰的是,繼2009年陝汽發布首個《綠色宣言》之後,在陝汽重卡2011商務年會上,陝汽聯合濰柴、廣匯、中石油等中國天然氣領先企業,重磅成立中國首個中國新能源重卡戰略聯盟,聯盟致力於新能源產業戰略的制定與實施;實現中國自主重卡的彎道超車。可以看出,這一方面彰顯了陝汽致力於新能源技術開發的決心,一方面也確定了陝汽在新能源方面領導者地位。
此舉也預示著陝汽在未來產品發展上將已節能環保車型開路,並輔以高科技重卡產品,實現產品品質的歷史性跨域,為中國天然氣重卡品牌的騰飛作貢獻,為中國重卡走向世界奠定基礎。可以說,一個負責任的重卡企業在其發展道路中,必須要完成這種轉變,即把對用戶的服務放在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顯然,在如今的重卡行業中,售後服務日益得到重視,而且越來越多的重卡企業也已經開始這種轉變。無論是對中國卡車司機的生存狀況大調查,還是由其倡導的全國超級卡車越野大賽以及中國卡車司機節的設立,都讓以德贏天下理念著稱的陝汽,在服務方面始終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