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汽車4s店為什麼撤店
A. 華晨中華破產了修車怎麼辦
修車保養直接退錢。根據華晨汽車2020年債券半年報顯示,集團總負債1328.44億元。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華晨汽車累計發行債券34隻,存續債14隻,存續債余額共162億元。
從到期分布看,華晨汽車到期及回售壓力集中在2021年、2022年,債券到期及回售規模分別為65億元、92億元,涉及債券分別為4隻、8隻。
安全隱患:
據評級機構東方金誠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華晨集團負債總額為1226.75億元,占資產總額的69.93%,其中有息債務674.72億元,占總負債的比例超過一半,短期債務金額為483.96億元。其中2020年年內到期的債券金額為13.73億元,2021年到期的債券金額為65億元,共有101億元將於1~3年內到期。
B. 汽車廠商如果倒閉了,對車主有什麼影響
華晨汽車廠家直營大甩賣,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或為無奈之舉
根據華晨汽車的公告確認信息,目前華晨汽車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約為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約為1.44億元,資金緊張導致續作授信審批無法完成,由此造成無法債務償還,這是華晨汽車破產重整的根源所在。
其實華晨汽車的破產重組並非意料之外,今年上半年華晨中華的銷量僅3000餘輛,旗下轎車中華H3在今年1-10月的十個月中僅賣出2輛,旗下SUV中華V6也僅賣出36輛,不可為不慘淡,今年8月份,華晨汽車集團旗下多支存續債券也已經出現暴跌。
華晨集團企業旗下有「中華」「金杯」「華頌」三大自主品牌以及「華晨寶馬」和「華晨雷諾」兩大合資品牌,需要劃重點的是,雖然華晨汽車破產重整已經實錘,但是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合資公司並不在涉及范圍內。
在華晨汽車官宣破產重整消息後,在沈陽華晨金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門口豎立著兩塊的碩大廣告牌,內容分別是「華晨廠家直營」以及「經營范圍為整車批發零售、二手車置換、汽車租賃、汽車零部件批發零售、代辦保險」。
根據公司員工介紹,2020年9月份新鮮出爐的中華V3自動擋車型已經賣空,目前僅還有手動擋車型,除了中華V3以外的中華V7等車型,均為2018年到2019年生產的國五排放標准庫存車,官方指導價23.77-28.7萬元的華松7,現在只要10.5萬元就能買到,多買批發還能再便宜,不過庫存車基本沒有保修,只有中華V3有保修。
關於罕見的廠家直營賣車,或許並非華晨汽車樂意為之,與線下經銷商退網,以及因債務問題導致物流配送困難等難脫干係。
車企破產,已購產品售後服務怎麼辦?
對於搶眼球並且誘惑力極大的廠家直營甩賣,眾多潛在撿漏消費者一定會關注這些車輛購買以後的維修保養問題。參考以往在中國破產倒閉的汽車品牌,廣大車主也並非都處於無人問津的尷尬境地。
按照我國《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的規定,在汽車退市之後,廠家仍然要確保10年的零部件供應,因此車企在破產退市之前有義務對已售車輛的後續維保工作進行妥善處理。
由此可見,雖然國家出台了10年汽車配件標准,但是部分廠家很難達到這一要求,有年頭的大型汽車集團旗下個別品牌退市後,售後服務普遍能得到有效保障,但是對於成立時間不久的小眾品牌來說,且不說售後維保,甚至廠家承諾的質保服務都無法保證。
由於上市時間較短,加上較小的市場保有量和較低的品牌知名度,這些品牌的原廠件供應鏈斷後,汽配市場上很難找到相應配件,只能選擇副廠件或者拆車件,不僅等待時間長,質量也難以保障。
尤其對於近年來打得火熱的新能源車型來說,三電系統及車機的OTA升級等核心功能尤為和廠家關系密切,傳統燃油車的問題或許在其它維修廠能夠得到解決,但是能夠對三電系統進行維修和故障排除的維修廠目前非常難找,若是涉及到車機互聯和包括自動駕駛等在內的軟體升級問題,如果不依靠車企更是走投無路。
C. 華晨中華汽車為什麼賣不動
這個原因是復雜滴,一兩句話又怎能道明白。今年行情普遍都不行。不單單只是一個車型。都處於低迷狀態。【汽車有問題,問汽車大師。4S店專業技師,10分鍾解決。】
D. 2020年,已經倒閉或准備破產的車企,望各位謹慎出手
2019年全球經濟下滑嚴重,全球車市迎來了寒冬,整個 汽車 行業均遭遇了「重創」。
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讓一小部分本已經負載債累累的車企更是雪上加霜,只有一部分品牌力強大及風控能力足和且資本雄厚的車企對此次遭遇影響不大,這些品牌尚能「度過難關」,但是那些原本就沒有多大品牌影響力的部分車企來說,由於銷量斷崖式下滑,技術含量又不高,質量常年投訴居高不下的這些車企終究還是沒能挺住。最終走向了破產或已經申請破產重組的公告了,對於傳統 汽車 圈來說,是被新勢力(電動車)之後又一次從新洗牌。
2021年剛開始,對想要購買新車或者二手車的朋友必須注意了,以下這些已經倒閉或者已經申請破產重組的品牌,需要「慎重」選擇。以免到時候售後服務、維修保養、質量維權等等都不知道去找那個地方了。
力帆 汽車 介紹:
力帆成立於1992年,是中國 汽車 品牌,主要生產貨車、卡車。
2020年8月11日,力帆集團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力帆控股因資產不足以清償到期債務,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進行破產重整。力帆之所以選擇破產重整,重點在於謀求破產,從而變賣家產,抵消債務。
據媒體報道稱,本次庭審力帆方面的法人主體是力帆 汽車 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銷售公司),庭審主要內容是明確債權總額,為力帆重整指定負責機構。截至今年9月30日,管理人共收到489家債權申報,申報債權總額11.28億元,最終核定債權總額6.99億元。
力帆集團也曾有過無限風光。進軍乘用車領域後,力帆並沒有把握住機會,在中國 汽車 工業大浪淘沙、快速發展的時代下,成為掉隊一員,那麼力帆為何會面臨這樣的困境呢?
獵豹 汽車 是湖南獵豹 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是一家集整車及零部件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綜合型 汽車 廠商,隸屬於長豐集團,總部設在湖南長沙,擁有湖南永州、湖北荊門、安徽滁州三大整車製造基地。 湖南長沙、衡陽、永州及廣東惠州四大零部件生產基地,具備年產15萬輛輕型越野車、SUV及5萬輛皮卡車的生產能力。
長豐獵豹的軍工品質,一直以來都是它的宣傳點之一,網路上對其的評價,好評多數集中在看重其軍工品質以及外觀上。然而,這個自主品牌也經不住車市的打擊了。
4月27日,吉利控股集團與湖南省人民政府、長沙市人民政府在長沙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託管湖南省省屬國有企業長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湖南獵豹 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工廠。吉利正式託管長豐獵豹 汽車 工廠後,將從事新能源 汽車 整車的生產和銷售,導入新能源 汽車 產品及技術,推進資源整合。這標志著「獵豹」 汽車 已經被淘汰了。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華晨集團自主品牌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長期積累的債務問題暴發。據華晨集團今年半年報,集團層面負債總額523.76億元,資產負債率超過110%,失去融資能力。為解決債務問題,有關方面成立了華晨集團銀行債委會,力求債務和解,但未果。
2020年10月下旬,華晨集團發行的10億元私募債到期僅支付了利息,本金未能兌付,引發關注。
2020年10月23日,華晨集團就因未能按期兌付規模10億元的私募債券「17華汽05」,而發生實質性的違約。隨後華晨集團主體信用等級多次被降,大公國際和東方金誠最終將其信用評級從最初的AAA級一路調低至CCC級。
2020年11月13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發布的案件編號(2020)遼01破申27號顯示,格致 汽車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向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華晨 汽車 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破產重整。
鐵牛集團旗下有大名點點的皮尺部「眾泰 汽車 」和「漢龍 汽車 」。
日前,眾泰 汽車 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永康法院下發的《民事裁定書》,公司控股股東鐵牛集團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且無繼續經營的能力,缺乏挽救可能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七十八條第一項的規定,終止鐵牛集團有限公司的重整程序,宣告鐵牛集團有限公司破產。針對公司控股股東鐵牛集團破產,眾泰 汽車 表示,公司與鐵牛集團在資產、業務、財務等方面均保持獨立,不會對公司日常生產經營造成重大影響,目前公司主要業務處於停產狀態,鐵牛集團破產後續處置可能會引起本公司實際控制權的變化。
由於因經營不善,華泰屢次陷入欠薪丑聞,被員工聲討並索要薪資及賠償。另外,家族式經營模式使得內部經營難形成同意意見,外聘人才流失嚴重,市場策略無法形成統一意見並執行,導致對市場判斷滯後。
5月29日,華泰 汽車 所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所持公司全部股份被司法凍結。
2020年11月13日,東風裕隆 汽車 銷售有限公司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11月14日下午,東風裕隆銷售公司股東東風 汽車 集團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證實了這一消息,意味著如今只活躍在「網路段子」中的納智捷品牌可能就此退出中國大陸市場。
2015年,納智捷品牌年銷量高達6萬台,其中優6 SUV的平均單月銷量近4000台,相當於如今一個二線豪華品牌最暢銷車型的銷量。
2016年開始,納智捷銷量開始大幅下跌,進入2019年,東風裕隆境況仍未好轉,全年銷量已不足1947輛。數據顯示2020年1-9月,東風裕隆的產銷量分別為22輛和77輛。
研發停滯、產品落後等問題,納智捷的用戶口碑隨即崩塌,破產也是在所難免。
1、賽麟 汽車 :
7月2日,賽麟 汽車 董事長等人因涉嫌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挪用巨額資金被公安調查,已限制高消費等;諸多員工在6月30日已集體離職;
2、拜騰 汽車 :
6月29日晚,拜騰官方宣布7月1日起暫停中國業務,為期6個月;
3、前途 汽車 :
6月8日,前途 汽車 董事長第3次被法院列為限制高消費人員;前途K50的銷量不足200輛,是為那些車主高興還是悲哀呢?畢竟他們買了就成了全球限量絕版。
廠家倒閉/4S店關門,「售後承諾無法兌現」
伴隨著眾多車企陷入生死一線狀態,不少4S店會因此突然退網或者關門,更多經銷商維權事件也頻頻爆發,主要圍繞2個方面:
1、4S店退款問題。包括品牌保證金/建店保證金、剩餘車款、返利等;
2、 車主售後問題。包括售後配件供應、車主維修保養項目及質保等善後動作。
以上車企的破產,主要證明了沒有技術含量,遲早還是會面臨洗牌,一個 汽車 品牌想要長久的生存下去,需要不斷創新,不斷提高產品力。否則,終將會被淘汰。
退市品牌產品雖然看似物美價廉,但是否適合購買絕對是一個值得三思的問題,只有把產品的故障率,後續的維修保養等問題一一落實清楚,才可能真的撿漏,否則很有可能變成花錢買罪受,切忌看到大幅優惠就盲目下手,冷靜思考後再做決定。
E. 華晨破產重組後續:廠家直營賣車,\"跳樓價\"五折甩賣
這幾年車市進入存量競爭後,車企們的日子明顯也不如以前那麼好過了。在價格戰越演越烈的情況下,就連豪車都無法避免,而處於產業鏈底端的許多三四線自主品牌更是無法生存。華晨旗下的自主品牌無疑也是如此,畢竟就算華晨能夠靠著寶馬拿到華晨寶馬帶來的利潤,但自主品牌陣營的過度薄弱也讓它在面對強大的競爭時嗎,完全沒有抵抗的實力。
寫在最後
一言以蔽之,華晨汽車走到現在的結局也是咎由自取的。而從華晨汽車目前的狀況來看,重組之後還是會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危機。畢竟如今的汽車淘汰賽正在加速,若是華晨汽車不能在後面拿出拳頭產品,要想好好的活下去無疑還是比較困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負債千億 股權凍結 華晨汽車還能撐多久
2020年,回暖與淘汰賽在汽車市場同時上演,特別末位淘汰的節奏正在加快。不僅賽麟、拜騰等造車新勢力爆雷,力帆、眾泰等銷量歸零,華晨汽車這個老牌汽車品牌,即使頭頂寶馬光環,也走到了退市的邊緣。
從7月開始,華晨汽車就陷入「股債」風波中,背負千億元負債,多筆股權被凍結,即使有寶馬這個利潤奶牛存在,缺錢也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而更加嚴峻的是,華晨汽車旗下三大自主品牌缺乏造血能力,無法為華晨汽車轉身提供可能,旗下中華和華頌兩大自主品牌7月銷量均為零輛。
面對狀況頻出的局面,不禁要問,過度依賴寶馬的華晨汽車還能撐多久?
制圖:北青-北京頭條溫沖
而這已經不是華晨寶馬第一次以一己之力撐起華晨汽車的利潤。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9年,華晨寶馬每年為華晨汽車貢獻利潤額在17億-76億元之間,凈利潤佔比平均在94.9%至119.6%之間,特別是近5年,寶馬的利潤佔比一直維持在110%左右。
根據華晨中國公布的財報顯示,2015年至2019年,華晨寶馬為華晨中國貢獻的凈利潤分別為38.23億元、39.93億元、52.33億元、62.44億元和76.26億元。5年的時間里,華晨寶馬向華晨中國貢獻了269.2億元,且利潤貢獻規模不斷擴大。
如果將華晨寶馬所貢獻的利潤從華晨中國的業績中扣除,2015至2019年,華晨中國自主板塊在過去5年間分別虧損3.3億元、3.1億元、8.6億元、4.2億元和8.6億元。也就是說,5年間,自主品牌虧損近30億元。
2018年10月11日,華晨中國汽車發布公告出售華晨寶馬的25%股權,使於交割後(預期將不遲於2022年進行),華晨寶馬汽車將分別由沈陽金杯汽車及寶馬實益擁有25%及75%。屆時,華晨寶馬向華晨汽車輸送的投資收益將減半,實際控制權也將向寶馬集團靠攏。
當時,華晨汽車此舉便引發行業劇烈反響,業內普遍擔憂失去寶馬一半利潤之後華晨汽車該如何生存。
如今,隨著債台高築、股權凍結、銷量歸零、自主虧損等問題不斷出現,在沒有新車型、新技術支撐且資金緊張的情況下,華晨汽車自主品牌「自救」的可能性非常小。僅剩的兩年緩沖期內,「活下去」將是華晨汽車的唯一目標。
文/北青-北京頭條溫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這個汽車品牌財務爆雷,銷量慘淡,買車千萬不要踏坑
用民生視角報道汽車資訊/汽車民生網11月18日報道——
據我們統計,幾乎沒有一家汽車企業在瀕臨倒閉時,還「全心」為用戶服務的。也許用「全心」一詞好聽一點,實際情況是,這些車企根本就管不過來,也顧不過來。
舉一例吧。我微信里有一個「君馬車主維權群」,他們之所以建群維權,是因為君馬汽車已經要破產了,而大股東又沒資金來維護,很多剛買了君馬汽車的車主,在遇到質保問題時,根本沒人來管,更找不到君馬的門店在哪裡。可想而知,如果我們買了君馬汽車,會是什麼後果?是該停下一分鍾思考一下了,盡管跟你沒關系。
言歸正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汽車品牌,就是華晨汽車集團。之前華晨汽車集團就爆出負債千億,但很快被辟謠了。不過,華晨汽車集團負債確實有,而且不止一點點。先看看他自己是怎麼說的。
再往前,10月26日,對於旗下10億債券違約問題,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方面回應稱:「當前資金確實出現暫時困難,所以未能按期兌付到期債券,集團正在積極努力研究解決辦法,相信華晨一定會積極妥善解決債券問題。」
接下來,華晨汽車集團財務爆雷的消息也許還會出現。
我們最擔憂的是,華晨汽車的售後服務如何保障?一邊是債務到期要還,一邊運營還需要費用,可想而知,運營的結果會是什麼狀況?會不會也出現象君馬汽車那樣,對車主遇到的質保問題根本就不管呢?銷量慘淡,會不會導致很多4S店無法運營而紛紛倒下呢?這些問題不僅僅是汽車民生網提出,對於身在局中的華晨汽車集團,以及華晨汽車的車主們,都應該思考這個問題。再往大了說,想買華晨汽車的人,一定要小心踏到坑裡。
公開資料顯示,華晨汽車集團(下稱「華晨汽車」)於2002年根據中央決定,經遼寧省政府批准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是一個集整車、發動機、核心零部件研發、設計、製造、銷售以及資本運作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華晨汽車直接或間接控股華晨中華汽車控股有限公司(香港、美國上市)、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申華控股有限公司三個上市公司,擁有控股和參股公司100家。2018年10月,在華晨寶馬成立15周年之際,寶馬集團和華晨汽車集團聯合宣布,股東雙方將延長華晨寶馬的合資協議至2040年。
目前,華晨汽車旗下有「中華」、「華頌」、「金杯」三大自主品牌及「華晨雷諾」、「華晨寶馬」兩大合資品牌。除了華晨寶馬在源源不斷地為華晨汽車「輸血」,其他品牌已徹底失去「造血」功能,甚至還持續虧損。
汽車民生網/用民生視角報道汽車資訊/歡迎咨詢與你相關的「汽車事」/歡迎提供及時的行業新聞線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2020年,近20家車企面臨破產!車主:破產車企售後怎麼辦
2019年經濟下滑,全球車市遇冷,車行業遭遇「重創」。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讓本已經內憂外患的車企更是雪上加霜,一些財大氣粗的品牌尚能「度過難關」,但是那些原本就「自身難保」的車企終究還是沒能挺住。
年底到了,想要買車的朋友要注意了,這些已經倒閉或者即將面臨破產的品牌,慎重選擇。以免到時候維修售後都不知道去找誰。
01
東風裕隆
2020年11月13日,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11月14日下午,東風裕隆銷售公司股東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證實了這一消息,意味著如今只活躍在「網路段子」中的納智捷品牌可能就此退出中國大陸市場。
其中,「車主的售後服務保障」成為影響4S店及獨立售後體系的共同熱議話題。
總結
以上車企的破產,再次證明了沒有技術含量,遲早還是會面臨洗牌,一個汽車品牌想要長久的生存下去,需要不斷創新,不斷提高產品力。否則,終將會被淘汰。
而繼東風裕隆、華晨、力帆之後,誰又會是下一個被淘汰出局的"選手"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4家車企破產,龍頭經銷商集團關了31家4S店,車市進入寒冬
來源:汽車服務世界
11月份還沒過去一星期,整個汽車行業的輿論圈子儼然被知名車企重組、停擺、出售股權等新聞承包了。
1-4日,包括華晨、北汽、恆大、長江等在內的4家車企6次曝出不好的消息。
但這樣的廣匯,卻在疫情之後陷入了利潤下滑的困局,整體狀況也受到資本市場和汽車行業的共同關注。
業績上,1-9月,廣匯汽車的凈利潤13.12億元,同比下滑41.6%,與經銷商經營狀況直接掛鉤的現金流更是連續三個季度為負。
此前,《汽車服務世界》也報道過,廣匯汽車上半年的利潤下滑超6成,是下滑幅度最大的4S店集團。
渠道上,1-9月,廣匯汽車一共關閉了31家門店,新開了11家門店,集團門店規模減少了20家。
廣匯的盈利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作為主營業務的整車銷售板塊,該板塊1-9月在營收上佔了8成,但毛利率僅為2.55%。
與此同時,廣匯汽車的維修服務、傭金代理等業務,毛利率超50%,其中售後維修業務更是廣匯唯一出現利潤增長的業務。
在這樣的情況下,廣匯的資金鏈問題自然受到關注。
10月,廣匯汽車就被曝「資金鏈陷入緊張」,也有多個投資者針對「廣匯汽車資金呈現持續流出狀態」現象詢問廣匯汽車董秘。
關於公司股價、市值暴跌的原因,但廣匯卻並未給出回復。
但是,廣匯汽車三季度的現金流持續出現70餘億元的「漏洞」也是基本事實,為了補充流動資金,廣匯汽車控股股東還在9月質押了部分股權。
加上10月的時候正通、潤東先後發布股權轉讓/凍結信息,這些經銷商巨頭的動向真實反映了經銷商群體的經營壓力開始加劇。
巨頭們的資金壓力都始終存在,非巨頭的狀況自然也不敢說好。
4S店:被騙or賣龍蝦?這是一個問題
當賣車不再能獲得高額利潤已經成為現實的當下,4S店的日子不容易已經是基本事實。
此前,中國流通協會公布了3組數據體現了4S店的不易:上半年近八成4S店的新車銷量處於下滑趨勢;不到30%的4S店能盈利;有1019家4S店相繼退網。
4S店經銷商撐不下去退網、維權等新聞今年就沒停過,上述出問題的車企幾乎都被自己的經銷商維過權,在此就不過多贅述。
我們來看另一群4S店經銷商面臨困境後的做法和遭遇。
有相關人士指出:下半年汽車市場增長乏力,廠家填補市場的預期不容易實現。
各家車企業績止跌回升的背後,是成千上萬家汽車經銷商,背負著艱巨的任務,承受著巨大壓力。
這種情況下,一些撐不住、想擴大盈利空間的4S店經銷商,會選擇跟非主機廠/車企進行合作等方式減輕自身的負擔、增加自身的盈利空間。
但這種「沒有車企和所屬集團保護」的做法,其中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10月31日,浙樣紅TV報道:杭州多家寶馬經銷商與汽車代理公司合作,卻被騙了上千萬。
一位杭州蕭山汽車城十多年開店經驗的汽車經銷商老闆向媒體反映:自己與某汽車事務代理公司開展了業務合作,但從9月下旬開始,該公司老闆突然失聯、電話關機、辦公室人去樓空。
媒體在采訪過程中,陸續發現有不少當地4S店經銷商與車主均被該公司拖欠車款,金額高達1000多萬元。
這些經銷商之所以會受騙,原因很簡單:
1、價格便宜:原價28萬的寶馬車,該代理商只賣26萬,低於市場價的五六個點;
2、經銷商想要獲取更多利潤,從該公司訂車以後轉賣可以賺取差價。
3、經銷商會選擇的汽車事務代理公司都會是熟人且有過業務往來,有一定信任基礎。
上述報案的店主跟該公司老闆認識了十多年,卻還是被騙了。
事實上,車企與4S集團的每一次變動,對於最下游的4S店個體來說都是一次洗牌。
過程中他們要麼緊跟上游的腳步走一步看一步、要麼慌路求生找別的賺錢機會,有些4S店老闆覺得自己救不了自己的汽車生意,乾脆選擇發展第二產業了。
在湖北有汽車經銷商的投資人,一邊開店賣車,一邊開店賣小龍蝦,賣小龍蝦的利潤比賣一年車的利潤還高,這已經成為坊間「美談」。
是循規蹈矩繼續承壓苦苦支撐?還是冒著風險跟「車圈的老朋友(汽車事務代理公司)合作」/亦或者發展自己的第二春賣個龍蝦啥的?
這指不定會是未來3萬家4S店老闆隔三差五的靈魂拷問。
寫在最後:
本文的出發點並非唱衰4S店,只是盤點4S店群體當下的真實境況。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文中並沒有出現「4S店遇難了、獨立售後能不能趁機獲益」等相關言論。
原因很簡單,今年4S店不好、獨立售後也不算理想,只是行業今年、尤其是下半年巨頭整合的動作太多,導致大家的輿論焦點多放在了「強者正在如何越強」身上。
兩個月前,汽車服務世界發過一篇文章《2020年二季度,近1.5萬汽服店轉讓,實體店難在「實體」?》體現了汽服店現狀,其中提到了一點:去年誰店多,誰光榮;今年誰店多,誰頭大。
這其實表明:2020年,獨立售後面臨的窘境與車企、4S集團以及4S店群體是類似的。
動盪的時候,強者的抗風險能力雖然更強,但他們必須進行的轉型動作可能也更慢。
小船怕風浪,大船難轉彎。
-END-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J. 華晨正式破產,國產寶馬車主怎麼辦
2020年11月20日,華晨集團宣布正式破產。
就在媒體發文唏噓時,
網友的第一反應是:
不用摳標了!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這些行為,統統都是違法的。
《機動車管理辦法》明確指出,「車標、車身顏色、車號牌是識別機動車的重要信息,擅自更改會給機動車管理及道路交通管理帶來巨大的隱患。」
因此,根據《機動車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私換、改車標,將罰款500元,並扣留車輛行駛證,責令駕駛員恢復原來的車標再歸還行車本。
討論:你摳過哪些車標?目測哪些汽車會成為下一波摳標對象?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