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晟泰汽車維修有限公司
㈠ 中植系收購康盛股份哪年
中植系收購康盛股份哪年
2019年11月中旬,一場網路司法拍賣過後,陳漢康失去了對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002418.SZ,以下簡稱「康盛股份」)的實際控制權。
接盤的是中植系,通過股權拍賣拿下4400萬股股份後,中植系對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增至27.63%,解直錕取代陳漢康成為康盛股份的實際控制人。
事實上,陳漢康通過浙江潤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潤成」)間接所持康盛股份的股份之所以被拍賣,緣於中植系對浙江潤成提起的債務糾紛訴訟。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以盛康股份的股票作為質押,浙江潤成向中植系借取了逾3.5億元資金。2019年5月份,浙江潤成集中出現債務、擔保違約,中植系則要求其進行償付。
記者進一步獲悉,除上述逾3.5億元股票質押回購融資外,由浙江潤成及陳漢康提供擔保,中植系金融機構——中融信託、華中融資租賃等,向南京金龍綠洲汽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金龍」)、國泰藍天(北京)新能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國泰」)均輸送了資金。
這兩家企業在股權上與浙江潤成及陳漢康並無關聯,但與中植系的融資業務均出現違約後,出於擔保義務,浙江潤成及陳漢康所持上市公司的部分股份被司法凍結。
中融信託對浙江潤成及陳漢康提起訴訟所涉及上市公司的2600萬股股份,也將在近期等待司法拍賣處置。
中植系通過司法拍賣取得康盛股份的4400萬股股份的每股代價為2.79元。這相比中植系當初參與康盛股份非公開發行的每股代價6.65元,已有大幅下降。
2015年4月初,中植系完成認購康盛股份23.76%的股份,總代價接近6億元。
中植系參與康盛股份非公開發行認購股份的鎖定期為3年,2018年7月份這些股票解除限售允許上市流通時,康盛股份在二級市場的股價已跌至每股4元左右(前復權),中植系亦被套牢。
目前,康盛股份在二級市場的每股價格已進一步跌至不足3元/股。
其實,至晚到2015年,盛康股份仍然是家電製冷管路件產業的龍頭企業,其生產的製冷鋼管市場佔有率達到30%以上,冰箱冷凝管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60%以上。
但進入2014年,受市場因素等影響,康盛股份轉盈為虧。這一年,中植系通過參與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得以介入康盛股份,並成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
從此,過去長達逾4年時間里,中植系圍繞康盛股份及浙江潤成策劃、參與了一系列的資本運作、關聯交易與資產騰挪,直至今年11月中旬進一步取得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後,仍在繼續。
關聯交易、資產騰挪
中植系參與上市公司的非公開發行事項仍在推進時,2014年11月,浙江潤成與中海晟泰(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晟泰」)設立了中植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植新能源」),分別持股51%、49%。其中,中海晟泰是中植系核心企業之一。
中植系完成認購康盛股份非公開發行23.76%的股份後不久,同月,浙江潤成與中海晟泰將中植新能源託管予上市公司。
與此同時,康盛股份決定收購浙江潤成名下的3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成都聯騰動力控制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聯騰」)、新動力電機(荊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荊州新動力」)、合肥卡諾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肥卡諾」)。
上述交易完成後,康盛股份由此切入了新能源汽車業務。
康盛股份收購的這三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當時的凈資產賬面值約為2.1億元,評估值超過4.8億元,增值率接近132%。據此,康盛股份確定收購對價為4.8億元。
浙江潤成對成都聯騰、荊州新動力、合肥卡諾作出了業績承諾,2015年~2017年合並凈利潤將分別不低於5000萬元、6500萬元、8500萬元。
2015年,並入標的企業後的康盛股份得以扭虧為盈,上市公司實現扣非凈利潤4473萬元,其中這3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為其貢獻凈利潤6156萬元,所佔凈利潤比重138%。
但顯然,成都聯騰、荊州新動力、合肥卡諾與中植新能源產生了大量的關聯交易。2016年,康盛股份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業務收入5.5億元,當期向中植新能源取得的銷售收入達到了1億元。
完成收購這3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後,2015年11月份,康盛股份進一步籌劃收購中植系控制的富嘉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嘉租賃」)75%的股權。
康盛股份當時解釋收購富嘉租賃的原因,新能源汽車業務開展過程中遇到購車客戶一次性購車價款過高、後續維修價格高、新能源汽車政府補貼款發放滯後造成新能源汽車廠商的資金回款緊張、經銷商銀行信貸額度不足等,引入融資租賃將能夠解決上述問題。
實際上,富嘉租賃是在2015年3月份成立不久的一家新公司,中植系實際出資5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億元。
但幾個月後由康盛股份收購時,富嘉租賃的凈資產評估值達到了9.3億元,相比其3.5億元賬面凈資產的評估增值率為169%,相應地,康盛股份確定收購富嘉租賃75%股權的對價為6.75億元。
同時,中植系也作出了業績承諾,2015年~2017年富嘉租賃的扣非凈利潤將分別不低於7000萬元、1億元、1.4億元。
康盛股份2015年11月份決議收購富嘉租賃時,雖然標的企業僅開展業務幾個月時間,但其已實現營業收入5348萬元、凈利潤3640萬元。而富嘉租賃開展融資業務的資金來源主要來自中植系。
盈利承諾期內,富嘉租賃均完成了業績預期,並且為康盛股份貢獻了主要的凈利潤。據記者統計,2015年~2017年,富嘉租賃分別占上市公司凈利潤比重為164%、68%、104%。
其中2017年富嘉租賃實現營業收入6.9億元,期末形成賬面應收賬款3.5億元,其中前五名應收對象江蘇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豐匯租賃有限公司分別占富嘉租賃應收賬款余額的56%、42%。
據工商登記信息,中植系與江蘇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豐匯租賃有限公司均有關聯。這兩家企業分屬兩家上市公司控制,而中植系持有兩家上市公司的股份,並作為主要股東。
此外,上市公司將富嘉租賃合並報表後,富嘉租賃繼續向中植系頻繁且大額拆借資金。據記者查詢,2016年~2017年,富嘉租賃從中植繫纍計拆入資金規模分別達到了37億元、60億元。
切入新能源整車業務
2017年6月份,康盛股份繼續進行資產收購。上市公司決定向中植新能源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其所持煙台舒馳客車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煙台舒馳」)51%的股權、中植一客成都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植一客」)的全部股權。
康盛股份方面解釋稱,收購煙台舒馳與中植一客後,上市公司將進入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製造領域,從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板塊業務向下游延伸。
當時煙台舒馳的賬面凈資產約為1.1億元,但預估值達到了10.5億元,預估增值率接近874%,據此確定煙台舒馳100%股權的交易價格為10.4億元;中植一客的賬面凈資產為3.8億元,預估值為4.9億元,預估增值率接近29%,據此確定中植一客的交易價格為4.9億元。
盡管煙台舒馳與中植一客屬於同行業企業,但康盛股份卻選用了不同的估值方法對標的企業的賬面凈資產進行預估,但結果是均使得兩家標的企業預估值大幅增值。
其中,中植新能源在2016年初取得了煙台舒馳51%的股權,轉讓代價約為3008萬元。僅一年左右時間,中植新能源向康盛股份轉讓煙台舒馳51%股權的交易價格,已抬高至5.3億元。
中植新能源在2016年分別以6389萬元、6650萬元代價,取得中植一客的19.6%、20.4%股權時,所對應標的企業估值均為3.3億元。但至2016年底,中植一客的賬面凈資產預估值則抬高到4.9億元。
煙台舒馳在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18.1億元,相比2015年的2.4億元大幅增長。其中,前五大客戶的營收佔比超過70%,第一大客戶為杭州綠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綠田」),占煙台舒馳2016年營收比重的1/3以上,約為6.1億元。
杭州綠田與浙江潤成及陳漢康存有潛在關聯。前述由陳漢康及浙江潤成提供擔保、向中植系獲取融資的南京金龍、北京國泰,與杭州綠田先後受同一股東持股或實際控制。
中植一客在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接近9億元,相比2015年的8545萬元同樣實現了大幅增長。中植一客的前五大客戶的營收佔比接近92%,其中,第二大客戶成都八匹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八匹馬」)為其貢獻了1.7億元營業收入,佔中植一客2016年營收比重約19%。
根據工商登記信息,成都八匹馬現在由中植系實際控制,在此之前,成都八匹馬與杭州綠田、北京國泰也曾先後受同一股東實際控制。
由於康盛股份收購煙台舒馳、中植一客的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需通過證監會並購重組委核准後方可實施,因此這筆重大資產重組及關聯交易事項,也受到監管部門頻繁且嚴格的問詢。
康盛股份最終取消收購煙台舒馳、中植一客。但兩個月後,盛康股份調整了收購方案,以其持有富嘉租賃75%的股權與中植新能源置換煙台舒馳51%的股權、中植一客的全部股權。
實際上,康盛股份在2016年初完成收購富嘉租賃75%的股權後,如上所述,2016年~2017年,富嘉租賃分別實現扣非凈利潤1.1億元、1.9億元,上市公司分別實現扣非凈利潤1.6億元、1.8億元,富嘉租賃已成為康盛股份凈利潤的主要來源。
因此,康盛股份與中植新能源的資產置換交易也受到監管部門的關注,問詢其改變方式繼續收購煙台舒馳、中植一客是否存在規避證監會重組委審核的動機,以及富嘉租賃為上市公司貢獻主要利潤的情況下,出售富嘉租賃的合理性。
康盛股份繼續調整了資產置換方案,2018年10月份,最終以其持有富嘉租賃40%的股權置換中植一客的全部股權,而取消了收購煙台舒馳。與此同時,康盛股份也進一步對外出售了其持有富嘉租賃剩餘35%的股權。
風險問題集中暴露
從2018年開始,康盛股份之前所進行的一系列關聯交易、資產騰挪與資本運作逐漸暴露問題。
其中,根據康盛股份在2018年4月份披露的上市公司2017年財務業績,其在2015年向浙江潤成收購的3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沒有完成業績承諾,收購交易時浙江潤成承諾標的企業於2017年扣非歸母凈利潤為8500萬元,實際凈利潤為6850萬元。
2018年8月份,康盛股份收購的3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之一成都聯騰,被監管部門查出存在提前確認2017年營業收入5919萬元,影響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658萬元,並被要求責令改正。
這意味著康盛股份由成都聯騰提前確認收入影響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佔到3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於2017年扣非歸母凈利潤的24%,追溯調整後,實際凈利潤減少到5192萬元。
康盛股份2018年10月份通過資產置換完成收購中植一客僅4個月後,由於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進行調整,據此康盛股份大額計提了近9億元新能源汽車國家、地方補貼應收款壞賬。
根據2019年調整後的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條件,要求新能源運營車輛自上牌之日起2年內若達不到2萬公里行駛里程將不能享受補貼,而各地區的新能源汽車地方補貼是在車企收到新能源國家補貼款後,才能根據地方補貼比例申請新能源汽車地方補貼。
自此之後,2019年5月份開始,由於康盛股份控股股東浙江潤成及實際控制人陳漢康所進行的融資、擔保業務集中出現違約,同時作為債權人的中植系,迅速通過司法手段對陳漢康及浙江潤成所持上市公司的股份進行拍賣處置,並於2019年11月中旬接盤了康盛股份的實際控制權。
接盤康盛股份以後,中植系像之前通過非公開發行認購股份的方式參與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資產騰挪一樣,它在近期再次著手處置康盛股份的資產。
2019年12月份,康盛股份決定向中植新能源出售成都聯騰、荊州新動力、合肥卡諾的全部股權,而此前浙江潤成及陳漢康曾承諾將伺機把中植新能源注入上市公司。
此外,今年1月底,康盛股份曾稱已與成都市地方政府簽署了合作協議,由成都市地方政府指定主體合資設立氫能產業投資基金,對中植一客以增資擴股的方式投資5億元,屆時中植一客將由康盛股份持股54.54%、成都市地方政府產業基金持股45.46%。
康盛股份與成都市地方政府在合作協議當中約定,氫能產業投資基金對中植一客的增資事項需在60天內完成,但迄今中植一客仍由康盛股份全資持股。
《中國經營報》記者向康盛股份及中植系方面核實了解上市公司所進行的一系列關聯交易、資產騰挪的原因及合理性,但截至記者發稿,暫未得到回應。
㈡ 舟山市工商業聯合會的第六屆成員
六屆主席(會長) 王海斌 浙江永躍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六屆副主席(副會長) 俞敏明 舟山市市委統戰部副部長 舟山市工商聯黨組書記 劉銀濤 舟山市工商聯副主席 舟山市總商會副會長 徐建國 舟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長 夏增富 浙江華業塑料機械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范國鋒 舟山市西峰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袁國義 浙江恆大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庄偉意 浙江海中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堅定 森森水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金虹芸(女) 浙江凱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金文定 嵊泗金弘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陶定鎖 舟山市新城商會會長 舟山市順翔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 濤 浙江華源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建銘 上海三盛宏業投資集團董事長 方盛華 岱山縣騰華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國鋒 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兼總裁 六屆副會長 蘇偉平 弘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董偉國 浙江煒馳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志加 舟山欣欣化纖有限公司董事長 胡健敏 台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舟山分行行長 馬震洲 海力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惠龍 浙江金達電機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 周亞國 舟山市鑫亞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董事長 毛維龍 嵊泗縣洋山隆城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永慶 浙江中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定龍 寧波舟山商會會長 寧波隆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 劍 舟山長宏國際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林偉祥 香港祖安奴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六屆秘書長 呂茂興 舟山市工商聯辦公室主任(兼) 六屆副秘書長 施菲菲(女) 舟山市工商聯會員處處長 六屆常務理事 王軍安 浙江弘業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 史寧健 浙江萬事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安康 舟山永翔海運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方國 舟山市海洲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 敏 舟山市百步奔電器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仲儀 舟山市岱山縣統戰部副部長 舟山市岱山縣工商聯黨組書記 李忠峰 舟山南洋之星船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建軍 舟山市龍山船廠有限公司董事長 岑代紅(女) 岱山華都大酒店總經理 張旭龍 舟山市溫州商會會長 舟山市順翔海運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建明 普陀區工商聯黨組書記、主席 張曉紅(女) 舟山市委統戰部經濟聯絡處處長 武 平 嵊泗縣綠華石油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國存 舟山市普陀區方信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孟科 舟山市定海區委統戰部副部長 舟山市定海區工商聯黨組書記 林朋豐 舟山市東海螺旋槳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 金信定 寧波興普房產有限公司總經理 鄭於豪 舟山市建材商會會長 舟山市新世紀建材城董事長 項修學 舟山市台州商會會長 浙江盈洲船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夏賢文 舟山市千島蘭鋒儀表有限公司董事長 錢國華 浙江耀華海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翁友定 舟山市民生商廈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徐 楓 岱山縣徐氏水產發展公司總經理 唐瑞國 舟山市工商聯調研員 黃治桃 舟山食品百貨商會會長 舟山市海鵬經貿有限公司董事長 章紹寬 舟山弘業預拌混凝土有限公司總經理 傅和平 浙江金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虞 斌 浙江海地投資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虞曙紅(女) 舟山市嵊泗縣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 繆文葉 舟山金星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潘 君 舟山市嵊泗縣委統戰部副部長 舟山市嵊泗縣工商聯黨組書記 六屆執行委員 劉關群 舟山市工商業聯合會經聯處處長 劉亞芬 舟山市太湖茶樓有限公司董事長 董國興 浙江天天惠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長 何志平 舟山市愛邦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孫國忠 浙江台意德塑機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 翁國平 浙江科特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 岳軍 舟山市正達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江立平 舟山合源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定放 浙江內燃機發電設備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 謝軍良 浙江舟發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繆艷萍 舟山新茂百貨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梁旭波 舟山陽光海悅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長 韓傳旺 舟山市鑫鵬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根富 舟山市金海飯店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曹志芳 舟山市華豹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倫和 浙江誠達船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方平安 新城商會副會長 舟山市大昌預拌混凝土有限公司總經理 顧銘軍 舟山市新世紀建材城副總經理 薛信龍 舟山市金昌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施惠萍 舟山市溫州商會副會長 舟山龍慧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葉國光 定海區工商聯副主席 王友昌 舟山中海洗艙有限公司董事長 馮養興 舟山市興騰房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勝軍 舟山市安達船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傅忠國 浙江富振旺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如夫 舟山市恆欣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 傅高偉 舟山白雲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 鄔寅行 舟山市新博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 沈松態 舟山佳力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鍾景良 舟山景煒制衣有限公司總經理 韓海東 浙江舟山中集國際集裝箱貨運有限公司總經理 朱慶棠 舟山恆隆建材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 唐秧女 定海晶都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成利 舟山市7412工廠董事長 錢松岳 浙江金星螺桿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 虞和軍 浙江大洋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素兒 普陀區工商聯副主席 張海平 普陀區工商聯副主席 張朝暉 舟山市普陀區宏基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仲岳 舟山市正源標准件有限公司董事長 竺文武 浙江泰萊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 邱國祥 舟山市晟泰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盧秉剛 浙江飛鯨漆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舟波 舟山市富丹旅遊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建華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供銷貿易中心董事長 徐朝平 舟山朝陽海運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 行 舟山市普陀區總商會蝦峙鎮海運商會會長 鮑中南 舟山中南錨鏈有限公司董事長 陸亞飛 華必和飲食管理有限公司普陀區總經理 劉聖本 舟山市普陀卓海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雲岳 舟山市普陀華雲旅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金劍君 浙江舟山萬基混凝土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永寬 舟山晨光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 戎曉紅 岱山縣工藝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 蔣忠華 舟山華盛船務公司總經理 金阿國 岱山縣金鑫海綿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傅永國 舟山市千島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餘思科 舟山市恆泰漆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黃富岳 岱山縣工商聯副主席 汪成成 舟山恆風船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志平 浙江佛頂山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邱立明 嵊泗縣昌盛海運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林國安 浙江黃龍魚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姜祥安 嵊泗縣東方海運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陳健華 嵊泗縣洋山塑滾遊艇科技開發公司總經理 彭存華 嵊泗縣順達海鮮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魏 兒 嵊泗縣大海飯店總經理 劉龍躍 嵊泗縣第一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㈢ 通晟泰平台正規嗎
天津通晟泰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05月11日,注冊地位於天津市北辰區北倉鎮京寶工業園三緯路4號,法定代表人為楊興傑。經營范圍包括對天然氣及能源產業投資;對天然氣加氣站進行投資;日用百貨、煙、汽車配件、潤滑油、五金製品零售;中水洗車;以自有資金對房地產項目進行投資;房地產投資咨詢;商品房銷售代理;房地產信息咨詢;物業服務;裝飾裝修材料(危險化學品除外)批發兼零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中國作為全球製造業大國,目前正在開啟一場製造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的歷史性變革,從而進一步提升產業競爭力,完成「由大到強」的迭代升級。在此進程中,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也理所當然地成為全球頂尖數字製造供應商展現最新、最酷「絕活」的秀場和擂台。由於新能源項目投資過熱、地方財政緊張等因素,造成了目前新能源項目開發的各種成本要素普遍上漲,比較突出的有光伏組件價格、儲能設備價格、土地租金價格、基建工程費用等。其他附加費用,比如產業配套、減補、設立基金、發電收益分成等也讓企業持續承壓。這些因素導致新能源項目成本急劇上升,嚴重削弱了新能源項目的盈利能力。為深入引導光伏產業上下游協同發展,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近日集體約談部分光伏企業及行業機構,要求著眼大局和長遠利益,堅持上下游合作共贏,不搞囤積居奇、借機炒作等哄抬價格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