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汽車4s店重點部位
❶ 如何識別4S店是否翻新了舊車賣給買家
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
一、是看車子的「出生證」,一塊登記著汽車生產日期等信息的銘牌,一般在車門周圍。當然生產日期離的越近越好,不僅避免是庫存車,也保證汽車內機油的性能,畢竟機油也有保質期,久置不換對車有一定傷害。另外銘牌應該是貼得很規整的,不會歪歪斜斜的情況。
二、是看車漆,無論噴漆多精細,原廠噴漆和後期噴漆都會有差別,原廠噴漆基本全車厚度一致,後期噴漆漆面會比較厚,這要在光線充足環境下細看,還可以用車輛漆面厚度檢測儀去測量。另外葉子板內側、油箱蓋附近、車門下沿等部位是刮蹭高發部分,更需要留心。
三、是看輪胎。4S店可能會修改汽車里程數,或者給輪胎打蠟,但是不會去換胎,因為成本高。所以新輪胎一般是會有胎毛的,即使是運車、挪車過程中也不會磨損多少。
四、是看灰塵。不用說,新車無論如何都不會沾染什麼灰塵,即使是最吸塵的發動機艙。所以驗車時可以打開發動機艙,觀察裡面的灰塵情況,由於裡面構造復雜,如果有擦拭現象也是比較容易辨認出來的。當然,如果奸商出動高壓氣體噴槍清潔,那就比較難辨別了。
五、是看螺絲。如果是維修車翻新來賣,那麼此前定要經過維修,要維修定要扭動螺絲,那麼觀察車輛螺絲的情況,從螺母以及部件結合處的痕跡來判斷,也不難看出螺母是否被扭動過。如果出現擰動、拆卸的痕跡,那十有八九是被維修過的車輛了。
(1)安全生產汽車4s店重點部位擴展閱讀
特點
一輛事故車的「翻新」出售往往可以為維修廠和二手車中介公司創造出高額利潤,但「修繕」事故車使用的可能都是假冒配件,有著非常大的安全隱患。這些車行「往往『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或者過段時間換個公司名字再繼續營業。
專家提醒
業內人士提醒市民,莫貪便宜是杜絕翻新車的第一步,因為低價車中很多是事故車或來歷不明的黑車,這些情況很可能被二手車車商隱瞞。市民應該多走幾家店鋪,就同一款車橫向比較價格,就能對均價心中有數。一些離奇便宜的車輛,就要多留個心眼。
參考資料翻新事故車網路
❷ 汽車維修車間安全生產隱患有哪些
1.眼睛的防護
在汽車維修企業中,眼睛經常會受到各種傷害,如飛來的物體、腐蝕性的化學飛濺、有毒的氣體或煙霧等,這些傷害幾乎都是可以防護的。
常見的保護眼睛的裝備是護目鏡和面罩。護目鏡可以防護各種對眼睛的傷害,如飛來物體或飛濺的液體。在下列情況下,應考慮佩戴護目鏡:進行金屬切削加工、用鏨子或沖子鏟剔、使用壓縮空氣、使用清洗劑等。
面罩不僅能夠保護眼睛,還能保護整個面部。如果進行電弧焊或氣焊,要使用帶有色鏡片的護目鏡或深色鏡片的特殊面罩,以防止有害光線或過強的光線傷害眼睛。
注意:在摘下護目鏡時,要閉上眼睛,防止粘在護目鏡外的金屬顆粒掉進眼睛裡。
2.聽覺的保護
汽車修理廠是個雜訊很大的場所,各種設備如沖擊扳手、空氣壓縮機、砂輪機、發動機等都使雜訊很大。短時的高雜訊會造成暫時性聽力喪失,但持續的較低雜訊則更有害。
常見的聽力保護裝備有耳罩和耳塞,雜訊極高時可同時佩戴。一般在鈑金車間必須佩戴耳罩或耳塞。
3.手的保護
手是身體經常受傷的部位之一,保護手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不要把手伸到危險區域,如發動機前部轉動的皮帶區域、發動機排氣管道附近等。二是必要時戴上防護手套。不同的場合需要不同的防護手套,做金屬加工有勞保安全手套,接觸化學品有橡膠手套。
4.衣服、頭發及飾物
寬松的衣服、長袖子、領帶都容易卷進旋轉的機器中,所以在修理廠中,首先一定要穿合體的工作服,最好是連體工作服,外套、工裝褲也可以,這些比平時衣著安全多了。如果戴領帶要把它塞到襯衫里。
工作時不要戴手錶或其他飾物,特別是金屬飾物,在進行電氣維修時可能導入電流而燒傷皮膚,或導致電路短路而損壞電子元件或設備。
在工廠內要穿勞保鞋,可以保護腳面不被落下的重物砸傷,且勞保鞋的鞋底是防油、防滑的。
長發很容易被捲入運轉的機器中,所以長發一定要紮起來,並戴上帽子。
❸ 汽車,新車4S店做PTI都檢測什麼
應該是「PDI」吧,4S店要做的新車檢查。 PDI,就是俗稱的「新車檢測」,通常是由表格形式出現,是新車在交車前必須通過的檢查,由服務部門的PDI專員來完成,而車主也同時在場檢查,確認檢查項目都正常後簽字。 由於新車從生產廠到達經銷商處經歷了上千公里的運輸路途和長時間的停放,為了保證新車的安全性和原廠性能,PDI檢查必不可少。PDI檢查項目范圍很廣,涉及到外觀、遙控器、室內各種開關和配置、發動機內油量、倉內線束及螺絲的裝配情況、有無漏油及漏水情況、各種感測器及卡子的裝配情況、電瓶規格、噴漆部位的噴漆情況,以及各個重要部件的檢查,確認是否都運轉正常。
❹ 汽車4s店安全生產應急預案
XX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安全生產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為提高汽車維修安全事故應急的快速反應能力,確保科學、及時、有效應對安全事故,妥善處理,有效控制事態,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工作秩序,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本公司各部門各崗位的工作職能,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一)本公司正常維修工作中,發生死亡1人及以上的生產安全事故。
(二)本公司維修車輛出現重大維修質量安全事故問題,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傷亡及以上的重大險情。
本預案維修工作和維修車輛是指正常情況下,符合本公司規章制度及國家法律的相關維修工作和車輛。
二、工作機制
在市交管部門的統一領導下,我公司對售後部各部門建立和完善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和應急預案以及實施進行指導、協調和監督;各部門負責建立和擬定本部門維修作業重大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和應急預案,並負責根據應急預案的原則,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組織實施工作。
三、應急組織體系與職責
XX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重大安全事故應急組織體系,包括公司總經辦、行政部、售後部、以及售後各分部門的應急組織。各級部門在總經辦、行政部的統一領導下,堅持分級響應、分級管理為主的原則實行應急工作責任制。
(一)各級部門的應急組織與職責
1、售後服務和行政部根據市交管部門的應急工作制度及辦法,建立應急組織體系,由行政經理任應急組織體系負責人。售後服務部負責維修生產重大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工作的部門,包括車間辦公室、機電車間、鈑噴車間、質檢部、營業部、拓展部、客服部等,由車間辦公室牽頭負責。應急職責包括擬定本部門維修生產重大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制度,指導本部門建立完善應急組織體系和應急預案,及時了解掌握維修工作重大生產和質量安全事故情況,及時向車間辦公室和售後服務部報告事故情況,指導、協調本部門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組織開展事故應急研究、應急知識宣傳教育工作。
2、行政部應加強對各部門建立和完善應急組織體系和應急預案工作。
(二)各部門的應急組織與職責
1、行政部: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本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組織,配備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定期組織演練,組織開展事故應急知識培訓教育和宣傳工作,及時向當地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事故情況。
2、售後服務部: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主管部門制定應急救援預案,結合公司目前的具體情況,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定期組織演練,開展事故應急知識宣傳,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
3、維修車間(含機電/鈑噴/美容精品):根據行政部門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和本企業的應急救援預案,結合維修車間的特點、范圍,對施工現場易發生事故的部位、環節進行監控,制定施工現場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四、應急准備
(一)售後服務部應當定期研究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指導本部門應急救援組織的建立和完善,加強重大安全的宣傳教育、監督檢查工作,防患於未然。
(二)行政部應當定期檢查本單位職責范圍內安全應急預案的落實情況。
(三)車間辦公室應當定期檢查維修車間安全應急預案的落實情況,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應定期演練,器材、設備等應設專人進行維護。
(四)應急搶險救援工作需要多部門配合的,更據情況及需要及時通知和配合地方行政主管部門,與交通、公安、衛生、消防、安監局等有關部門及時溝通、密切合作,共同開展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五)行政部要建立本單位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重大災害事故資料庫,並及時更新,定期完成風險分析及評估報告,建立健全預警聯動機制及時消除隱患。
(六)各部門主管應24小時保持手機開機,以備緊急情況聯絡。
五、應急響應
(一)事故報告
1、報告原則
應遵循「迅速、准確」的原則,在第一時間上報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情況。
2、報告程序
(1)發生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後,相關部門負責人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如實向主管領導或行政部報告。
(2)主管部門或行政部接到事故報告後,迅速核實有關情況,並立即報告分管副總經理。
(3)發生嚴重火災事故,要及時上報消防、交通等政府部門。
(4)發生死亡1人及以上事故,要及時上報公安、交通、等政府部門。
3、報告內容
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報告的內容:
(1)險情或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類別、人員傷亡情況;
(2)險情或事故發生的單位名稱、資質等級情況,單位負責人、企業法人代表等有關人員的姓名及執業資格等情況;
(3)險情基本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緊急搶險救援情況,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等;
(4)原因的初步分析;
(5)採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與處理的有關事宜;
(6)事故報告單位、簽發人及報告時間。
(二)救援程序
發生事故的部門立即啟動本部門的現場應急救援預案,立即組織本單位應急組織開展救援行動,迅速控制危險源和現場,組織群眾自救互救,同時報告上級部門及應急救援機構或組織請求救援。
1、主管部門根據事故的級別啟動相關預案。
2、行政部接警後,根據事故級別啟動本預案,立即成立事故現場指揮小組,具體指揮現場救援工作。各部門按照本預案規定的職責開展救援行動。
(三)事故處置
相關部門應遵循「統一指揮、快速反應、各司其職、協同配合」的原則,共同做好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的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工作。
1、各有關部門,在行政部統一領導指揮下,立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迅速趕赴事故現場,按照應急指揮命令和應急預案中的職責分工,協助公安、消防、衛生等部門做好搶險救援工作,會同安全監管等部門開展事故調查,及時向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續報有關情況。
2、在公安、消防、衛生等專業搶險力量到達現場前,應立即啟動本單位的應急救援預案,全力協助開展事故搶險救援工作。同時協助有關部門保護現場,維護現場秩序,妥善保管有關證物,配合有關部門收集證據。
(四)信息發布
重大安全事故的信息和新聞發布,由市政府或有關行政機關單位實施集中、統一管理,以確保信息正確、及時傳遞,並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向社會公布。同時,向公眾發布警告或者勸告,採取嚴格的防範控制措施,防止事態的進一步發展。
六、應急終止
(一)行政部應急組織應根據重大安全事故搶險救援工作進展和結束情況,及時向公司總經辦和董事會報告。
(二)應急狀態終止後,各相關部門應及時作出書面報告。書面報告的應包括以下內容:事故發生及搶險救援經過;事故原因;事故造成的後果,包括傷亡人員情況及經濟損失等;預防事故採取的措施;應急預案效果及評估情況;應吸取的經驗教訓以及對事故責任單位及責任人的處理情況等。
七、保障工作
(一)宣傳教育
各級主管部門按照政府的統一部署,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重大安全事故及有關知識的宣傳,增加預防安全事故的常識和防範意識,提高防範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並通過定期組織實戰演習,增強應急處置能力。
(二)人員力量保障
行政部對本單位的重大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基本人員力量進行摸底檢查。組建由行政部保安、維修車間、前台接待等組成的三支固定的應急救援隊伍,並加強重大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基本人員技能培訓和力量:
1、設備搶險力量:主要由車間維修人員、設備管理人員、設備維護人員組成,承擔事發現場的設備搶險和安全保障工作。
2、安全咨詢力量:主要由從事現場管理、設備管理、設備維護等工作的技術人員組成,擔負事發現場的安全性鑒定、研究處置和應急方案、提出相應對策和意見的任務。
3、應急管理力量:主要由行政部和各級部門主管組成,擔負接收應急命令,指示、組織各相關部門人員對安全事故進行應急處置,並與有關單位進行協調及信息交換的任務。
❺ 汽車4s店安全生產包括什麼
主要包括:用電安全、設備安全、操作安全、規范流程、存儲安全等方面。
❻ 汽車4s店如何開展安全生產標准化達標工作
先現場 執行5S 或6S 標准。在逐漸執行公共場所安全標准。 在逐漸執行工間生產標准。 一步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