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配件維修 » 進口汽車配件利潤率

進口汽車配件利潤率

發布時間: 2023-04-03 12:20:13

『壹』 2019年汽車和汽車零部件行業深度分析

一、總論

1.1 汽車 總行業:銷量增速勢微,渠道庫存承壓,由「增量」轉為「存量」

1.1.1乘用車市場: 一方面,行業增速放緩,市場趨於飽和。我國 汽車 行業在經歷高速發展期(2001-2010 年,銷量 CAGR 為 24%)和穩步發展期(2011-2017 年,銷量 CAGR 為 7%)後,囿於需求端飽和及消費疲軟影響,由增量時代步入存量時代, 2018 年同比-3.5%。同時 乘用車市場趨於飽和,SUV(結構佔比 42%,自主品牌扎堆投放區)、轎車、MPV、交叉型等車型銷量均趨於下降態勢。另一方面,經銷商庫存高企,其庫存預警持續位於警戒線(50%) 之上, 且自主品牌庫存壓力高於合資品牌。

1.1.2乘用車市場格局: 預計 2019 年開啟的乘用車置換需求集中在 15 萬以 上市場,優勢品牌開啟寡頭增長時代。自主品牌以中低端品牌(15 萬元以下)起家,在30 多年的積累後以四成市佔率站穩腳跟,開始嘗試上探深入合資品牌腹地(20 萬元以上),但在置換需求下有下滑風險。 優勢車企上汽集團 /廣汽 集團/吉 利 汽車 /長城汽 車/比 亞迪銷量增速遠高於行業,預計未來頭部企業將憑借資金/產品/品牌/渠道等多重優勢加 速行業洗牌,弱勢自主品牌虧損擴大,或並購重組重生,或退出市場。

1.1.3商用車市場: 持續低迷,新能源化明顯。預計 2018 年客車銷量下滑 5%,2019 年持平。且客車新能源滲透率提升,公交新能源趨勢明顯。

1.1.4政策刺激: 短期見效不明顯,任重道遠。第一,個稅改革釋放的消費對 汽車 市場影響有限,無法有效提振 汽車 消費力。第二,現階段若施 行購置稅優惠,在 汽車 進入階段性飽和,且居民消費水平受經濟疲軟 及房地產擠壓影響下,難以企及 2015 年的效應;同時,刺激的需求大 多為透支性需求。第三,國六標准實施將促使經銷商加大優惠清理庫 存,但同時也存在消費者持幣觀望國五車型貶值空間,從而短期抑制 銷量增長的風險。

1.2.1新能源 汽車 市場: 乘用車方面,2018 年新能源乘用車在車市總體低迷的逆勢中保持強勢增長,前 11 月同比增長 87%。結構上,A00 級轎車、A 級轎車、A0 級 SUV 成為純電動支柱車型(80%純電份額),插混占據 2~3 成穩定份額;消費區域上,較為集中;廠商上,純電廠商集中 度提升,插混廠商寡頭格局。從趨勢上,新能源 汽車 歷經三個階段— —補貼驅動拉動小車型、運營需求創造穩定 A 級車銷量、自主需求利 好 A0 級SUV及中高端車型,未來仍是與燃油車競爭,滲透率不斷增 大的過程,而電動車企之間的競爭主要集中在成本導向的單車盈利上, 部分優勢車型將脫穎而出。預計新能源 汽車 仍將維持高速增長,2018 年乘用車全年銷量達93萬輛,預計 2019 年達 133 萬輛,同比增長43%。而商用車方面,主要受補貼影響。

1.2.2電動車 2019 年演變: 從運營轉向自主消費,需求從低端向中端上探。首先,電動車需求拆分為個人消費、出租和網約平台、分時租賃三個維度,其中個人消費呈性價比及品牌多元化,主要受牌照和路權、一 線城市續航及二、三線城市性價比拉動;出租和網約平台追求續航及運營中的極致性價比;分時租賃由於重資產制約及用戶的廉價短途代步需求,傾向中低端車型。其次,未來主要有 5 個趨勢,即限牌限行 城市新能源 汽車 加速滲透、電動車低端需求向中端上探、自主消費與運營市場或將逐漸分離、18 萬~30 萬元價格區間為合資品牌密集投放 區和特斯拉及蔚來對 30 萬以上豪華車型的挑戰。

1.2.3新能源 汽車 政策端: 補貼政策調整對高續航乘用車影響有限,雙積分效果尚未顯現。其一,補貼,新能源 汽車 放量增大補貼車型基數,預 計 2018/2019 年國補為 401/461 億元,同比上升 12%/15%。2018 年 乘用車銷售結構已向高續航轉移,部分緩解退坡影響。而網傳方案中 商用車單位電量補貼下調已被市場反映。其二,雙積分,目前受負積分比正積分 1:4 的供求關系影響,交易價格低於 1000 元;未來可能隨考核指標嚴格化,供求關系回升 1:1.3-1.5,積分價格將有提升。

1.2.4爆款車型: 由燃油車推演,怎樣的電動車將脫穎而出?從整體出發, 續航里程 300~450 公里、售價 8~10 萬和 13~15 萬元兩檔、外觀「合眼緣」、 驅動/ 高壓系 統/智 能配置 等綜合 性能強、具幾 個區別 於燃油車 體驗感亮點的電動車最有可能成為主流消費車型。從單一車型出發, 純電動優勢車型集中度高,將其分為五檔——第一,A00 微型轎車, 售價 4~7 萬,主打價格優勢。第二,A0 級 SUV,售價 8~12 萬,在性 價比優勢基礎上拓展外觀、配置等 1~2 個亮點。第三,A 級轎車,售 價 12~16 萬,以高續航及快充優勢從運營車切入。第四,中型車,售 價 18~30 萬,空間大,配置亮眼。目前車廠還是以補貼為導向,僅少 數車廠布局中型車區間,未來與合資廠競爭。第五,以蔚來ES8 為代 表的從高端切入的車型,售價高於 30 萬。而對於插混,售價高於同級 別燃油車 3~8 萬,為未來合資品牌發力點。

1.3.1 傳統 汽車 零部件承壓, 汽車 零部件板塊估值處十年以來的低位。 受傳 統 汽車 市場低迷拖累,傳統 汽車 零部件企業出貨承壓。投資邏輯為把 握下遊客戶+新能源/智能駕駛布局兩條投資主線。零部件與優質客戶 的綁定和深化合作能夠緩解行業下行帶來的業績下滑。此外,技術領 先的公司有望在「三化」變革中提升議價能力,收獲中長期的增長。 如華域 汽車 、精鍛 科技 、福耀玻璃、敏實集團、星宇股份、拓普集團。

1.3.3 2019 年投資重點:特斯拉產業鏈。 特斯拉將快速推進中國市場,於 2019 年在上海臨港將建成部分 Model 3 產線,並打算啟用本地采銷模 式,能夠盤活一大批國內本土零部件供應商(特別是江浙滬 汽車 產業 鏈集群);也將填補國內 25~40 萬元電動車價格區間產品線。以目前已 進入特斯拉的 12家一級供應商看,增量 EPS 最大者為旭升股份,未 來將受益於 Model 3 上量利好,同時也存在毛利率降低及特斯拉開發 二供的風險。對於潛在供應商,特斯拉供應鏈的新進入者能獲得純增 量業績;此外,進入特斯拉供應鏈意味著可能得到國際及國內新能源 整車廠認可,帶來增量新訂單。

2.1 乘用車:銷量增速放緩,預計 2018 年同比-3.5%,終端渠道壓力加大

終端經銷商壓力加劇,優惠力度加大,自主品牌壓力更為明顯

2.2 格局:自主品牌頭部集中趨勢明顯,日德系亮眼,韓法系或出局

產業投資新規加速行業集中進程,利好龍頭車企。

2.3 客車:市場繼續低迷,新能源客車成為增長重點

2.4 政策端:預計個稅改革對銷量刺激不大,國六實施或加大庫存壓力

購置稅率調整對銷量刺激更為明顯,但即使再次出台,預計效果不再顯著

國六標准實施或提升渠道壓力,部分需求或待2019 年 7 月釋放。

3.1 新能源 汽車 :乘用車高歌猛進,商用車現復甦跡象

3.2 電動車 2019 年演變:從運營轉向自主消費,需求從低端向中端上探

3.2.1 市場拆分:個人消費、出租和網約平台、分時租賃各取所需

電動車需求分為三個維度——個人消費導向、出租和網約平台導向、分時租賃導向。 各維度主流車型略有差 別——個 人 消費 呈性價 比及品 牌多元 化; 出 租和網 約平台追 求續航 及運營 中的極 致性價比;分時 租賃由 於重資產 制 約 及用戶 的廉價 短途代 步需求 ,傾向 中低端車 型。 此外,電動車牌照 和路 權優勢不 可忽視, 為一線 城市自 主消費 最看重屬 性,同 時也為 運營車 大批 量獲得牌照的主要途徑。而截至 2017 年底,滴滴平台活躍 26 萬輛新能源 汽車 ,對比 2017 年 77.7 萬輛的電動車銷量,運營車需求不可忽視,大膽 假設,電動車發展是由運營用途向自主需求延伸的過程。

個人消費導向:牌照和路權、一線城市續航及二、三線城市性價比。

3.2.2 未來演變:需求逐步多元化,中高端競爭處初期

3.3 政策端:退補對高續航乘用車影響有限,雙積分效果尚未顯現

3.3.1 補貼退坡驅動下,車型向高續航、大型化發展

新能源 汽車 放量增大補貼車型基數,預計2019 年國補規模同比上升 15%。 2016 年新能源車累計國補 411 億元(乘用車80 億/客車 326 億/專用車 4 億),根據我們的補貼拆分測算,預計 2018/2019 年國補為 401/461 億元, 同比上升 12%/15%。

乘用車:高續航車型影響有限

網傳補貼方案對高續航車型影響較小。 2019 年網傳補貼方案中續航 200km 以下車型補貼將取消,200~250km 車型退坡 38%,250~300 退坡 29%,300~400km 車型退坡 24%,400~500km 車型退坡 10%,500km 以上車型補貼不退坡,高續航車型的銷量相對較小。

2018年銷售結構已向高續航轉移,部分緩解退坡影響。 2017 年續航 200km 以下車型佔比 50%,2018 前 11 月比例降至 8%,續航 200~250km 車型佔比為 9%,續航 300km 以上車型上升至 55%(vs 2017 年 17%), 銷售結構趨於良好。

隨著高續航車型的滲透率提升,預計 2019 年新能源乘用車國補增長。 2016 年新能源乘用車累計獲得補貼80億,補貼數量約 19 萬輛(占當年新 能源乘用車銷量的 55%),單車補貼約4.34萬元。根據補貼退坡趨勢,我們假定:

1)2017/2018/2019 新能源乘用車補貼車型數量占銷量的比例分別為 85%/89.5%/89%。

2)2019 年純電動 乘用車補 貼方案 按照網傳 方案, 不設過 渡期,插電 混動車型補貼退坡 20%,標准補貼為1.76萬元。

3)2017 年各車型銷量 採用實際 值,2018/2019年終端銷量預測分別 為 74/97 萬輛,2018/2019 年100≤R<150、150≤R<200、200≤R <250、250≤R<300、300≤R<400、400≤R<500、R≥500 分別 銷 售 結 構 占 比 為 1%/6%/9%/22%/23%/26%/2%和 0%/4%/4%/17%/47%/45%/15%。

基於以上假定,我們預計2017/2018/2019 年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分別同比+106%/+48%/+38%,2019 年乘用車補貼實際呈增長態勢。

商用車:單位電量補貼下調已被市場反

3.3.2 雙積分效應暫未顯現,價格未來或將上漲

3.4 爆款車型:由燃油車推演,怎樣的電動車將脫穎而出?

電動車消費現狀:各市場維度格局雛形已現,優勢車型持續推出。

燃油車消費現狀:中低價位 SUV 受到熱捧,自主品牌受到認可。

燃油車向電動車推演: 為價格、外觀、性能、內飾、品牌五個屬性的綜合得分,其中價格為先導因素,優勢車型為在各價格檔位實現其 他四個 屬性 的最佳搭配。而對於未來趨勢,合 資及國外品牌進入及自主品牌上探將填補中高端市場空白,A級 SUV及豪華車競爭蓄勢待發,車型重心由價格優勢向性能、品質轉移,電動車車型評價走向多元化。

4.1 傳統 汽車 零部件承壓,估值處於低位

4.2 新能源 汽車 零部件增量空間大,盈利能力相對較強

相比傳統 汽車 零部件,新能源 汽車 零部件增量空間更大 ,毛利率更高,其享受更高的估值。 1)從行業層面來看, 新能源 汽車 增長保持強勢給零部件 提供較大增量空間。2)從盈利能力看,新能源 汽車 零部件面臨的技術環境 更加復雜,製造工藝要求更高,因而其毛利率高於傳統 汽車 。例如:電動 渦旋壓縮機毛利率(約 30%+)高於傳統的渦旋及斜盤壓縮機(約 20%+)。 3)從估值看,截至2018年年底,新能源 汽車 板塊 PE 為 23,新能源 汽車 零部件板塊PE為 20,高於 汽車 及 汽車 零部件整體板塊。

4.2.1 熱管理:高續航化趨勢帶動新增量

熱管理是新能源 汽車 產業高速成長的子行業之一。 目前電動車單車熱管理系統價值 5000 元,市場超 100 億。

從趨勢看,熱泵空調是純電動 汽車 制熱最佳解決方案。在動力電池沒有突破性進展的情況下 要保證低能耗制熱,熱泵空調是為數不多的可行技術, 效能系數比 PTC 加熱高出2-3倍,可以有效延長 20%以上的續航里程。

高壓線束是新能源 汽車 高速成長的子行業之一。 汽車 線束市場規模已達千億。傳統 汽車 線束 發展較為成熟,與整車廠綁定緊密,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乘用車線束單車價值在 2500 - 4500 元。而新能源車線束系統單車價值 5000 元,高壓線束價值 2500 元,市場超100億。

從現狀來看:

從長期趨勢來看:

4.3 特斯拉產業鏈:特斯拉上海工廠將改變什麼?

特斯拉已來。7 月 10 日,特斯拉(Tesla)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規劃年產 50 萬輛整車的超級工廠—— Gigafactory 3 落地,具研發、製造、銷售功能。特斯拉成為首家獨資入華 車企。特斯拉將快速推進中國市場,於 2019 年將建成部分 Model 3 產線, 並打算啟 用本地采 銷模式 ,但也 存在在 加州完成 車身、 底盤、 電池, 在中 國進行總裝的可能性。以上海項目環評披露的 25 萬輛整車目標來看,將盤 活一大批國內本土零部件供應商;也將填補國內 25~40 萬元電動車價格區 間產品線,蠶食部分國內電動車企份額。

4.3.1 對於上海:帶動當地經濟,利好長三角 汽車 產業鏈集群

特斯拉國產化對供應商的業績增量貢獻? 上海工廠可能最初以組裝業務呈現——即從弗里蒙特運輸車身,從Gigafactory 運輸電池 pack 和動力總成,在中國組裝。

自動駕駛時代來臨。對於智能駕駛有兩點值得肯定,一是自動駕駛改變 汽車 產業格局和出行方式。相比與傳統的 汽車 行業,電動車在系統控制與執行層面更適合自動駕駛,而自動駕駛與車聯網、共享化結合的趨勢,能夠有效的預防交通事故、同時減少擁堵、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使其容納不斷上升的通流量。全球近 20 萬億的 汽車 產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行業更迭催生巨大投資機會,預計我國 2030 年自動駕駛 汽車 會占據整體出行 里程40%以上;目前在 ADAS 基礎上,L2~L3 級自動駕駛貢獻標配化需求,為目前主要的投資機會;L4~L5 級尚待成熟化。二是自動駕駛在部分領域 的 商業模 式逐漸 確立。行業發展沿著基礎理論、感測器、晶元和解決方案逐步傳導,發展關鍵點集中於降本、優化及數據積累。

『貳』 汽車配件,出廠利潤率有多少

你們是廠家是吧?
出廠利潤把什麼都出開的純利潤應該保持5%到8%左右,量大從優吧`
主要爭對廣州市場...

『叄』 做汽車配件生意怎麼樣利潤咋樣

你好 汽車配件現在利潤的大小主要看你那地方什麼車比較多,另外你要找到合適的供應商。下家嘛,主要是和汽修廠搞好關系。如果能個保險公司搞好關系。那你的配件就不怕買不出去,而且價格相當客觀。其次要選擇車型現在大眾車雖然很多,但是配件的利潤是很低的。東北的話建議你做國產車的配件,因為這個車你們那邊比較多,例如:海馬,中華,比亞迪,等。以國產車為主,在附帶一些其他車的零件,可以訂貨的零件,這樣自己的庫存就不要積壓太多了,資金周轉也好了!

『肆』 汽車易損件利潤是多少

汽車易損件連鎖。整體利潤在40%。

行業內有個所謂的「二、八」法則,即80%的維修保養利潤是由20%的客戶貢獻的。因為50%~70%左右的車主在修車保養上比較的,開車也很「溫柔」,所以維修成本自然就大大節省了,定期保養基本上是常規換油。

另外20%~30%的車主用車就不太講究,大油門、急剎車、電瓶經常虧電、車況差,很多車上的易損件、消耗件也較其他車用的費很多,自然就為4S店多貢獻維修利潤了。

剎車片:

作為使用頻率極高的汽車零件之一,損耗也就相對大一些,當然,不同的駕駛習慣也直接影響著剎車片的磨損情況,一般情況下,剎車片的更換里程大約在4-8萬公里,而載重較大或是經常急踩剎車就會導致剎車片迅速磨損,所以在日常行車過程中,要注意保持車速均勻,在需要剎車時提前利用發動機制動減緩車速,盡量避免激烈駕駛急踩剎車,避免剎車系統的過分損耗。

『伍』 關於汽車維修行業出售材料配件的毛利潤率

易損件:10%-15%;常用件:15%-30%;非常用件輪譽薯:30%-50%;特殊件:50%以臘者上。常用大件(貴重件):15%-30%;非常用大件:25%-35%。以上均指正常開票價虛仿,不開票可優惠5%。個人了解,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用。

『陸』 做汽車配件怎麼樣,掙錢嗎求高人指點。

可以說搞什麼都能掙錢,都不能掙錢。看你心裡怎麼想的,踏踏實實的做一件事就可以了。汽車這塊能掙錢。前期你要多跑業務。要做正廠件,防的做不長的。

『柒』 汽車配件利潤有多大

修理廠配件利潤在50%左右,一般都是在配件進價基礎上乘以1.5。搞完了再加工時費。我說的這個是縣級城市修理廠。如果是市級城市的話加的會更多,4S店不用說了,暴力。其實利潤在50-70%,減去人員水電等開銷估計在60左右。你如果和保險公司出單量大,保險公司給你送事故車也多,你的利潤就加的更多了。
另外還有工時費,加之現在修理廠里常用副廠件代替原廠件等灰色操作,所以利潤是可觀的,關鍵就是客源。人員方面大師傅每個工種一個,機修一個噴漆一個鈑金一個,還有就是技術次一點的配個副手,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學徒,包吃住沒工資或者工資很少的那種。其實汽車修理人員每月工資花不了多少錢。你如果搞承包製得話,有的大師傅動力更足

『捌』 做汽車配件生意怎麼樣

做汽車配件生意一般都是大型的汽配城裡面,大家都是集中扎堆,價格都是喊不起利潤也較低。 既然准備做生意或者創業,就應該多做一些前期的准備,最重要的就是選擇靠譜的項目做,畢竟現在這個社會誘惑太多了,創業項目也是五花八門的,要想自己不吃虧就得有一雙火眼金睛,從眾多項目中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根據現在的市場情況來看,黃金回收這個行業的前景和市場可發展空間是很大的,並且相對其他的行業來說競爭要小很多,利潤也比較高,選擇這個行業相信會有不錯的收獲的。

『玖』 汽車公司賣一輛車的利潤一般有多少

國產車利潤低大概5%--8%合資車利潤大概在10%以上純進口車利潤很高在30%以上。

利潤的質量特徵:

(1)一定的贏利配殲能力。它是企業一定時期的最終財務成果。

(2)利潤結構基本合理。利潤是按配比性原則計量孫賣穗的,是一定時期的收入與費用相減的結果。

(3)企業的利潤具有較強的獲取現金的能力。

(4)影響利潤的因素較復雜,利潤的計算含有較大的主觀判斷成份,其結果可能因人而異,因此具有可操縱性。

(9)進口汽車配件利潤率擴展閱讀:

商品價值轉化為成本價格+利潤(k+p)之後,就包含著利潤同剩餘價值相偏離的可能性。因為利潤作為超過成本價格的余額,而成本價格又小於商品價值,這就為單個資本家提供了在成本價格以上而在價值以下出售商品的可能性。

從而使實現了的利潤同商品中實際包含的剩餘價值在數量上並不一致。資本家無不利用商品價值同成本價格之間的差額,作為市場競爭中的一個推則卜動力。

隨著不同生產部門之間的競爭和資本的自由流動,促使不同的特殊利潤率均衡化為平均利潤率或一般利潤率,從而使利潤進一步轉化為平均利潤,實現等量資本取得同量利潤。

『拾』 汽車配件外貿好做嗎

問題一:汽配行業外貿怎麼做 個人認為有前景,我就是該行業的業務員。 未來五年汽車的使用率還是在居高不下的狀態,那麼必然會對配件有需求。結合汽配自身的特點―――有OEM編號,全球有統一標准,所以很容易達成共識。不像,鞋服、珠寶等沒有國標,還要反復對比。而且,配件附加值高,有些產品單價值高。 如果客戶說了一個零件號的產品,那麼它就是一一對應的,比如說C4051033指的就是 商用車6缸的渦輪增壓器。剛開始找客戶有點難,但是一旦做一單之後,那個客戶就會長期需求,前提是你的產品、服務到位。 綜上,就是汽配外貿行業的特點。

問題二:汽配外貿好做么,有前景么 汽車作為先進的交通工具,在發達國家十分普及 , 伴隨著汽車市場份額的提升,汽車配件作為汽車的衍生產品,市場需求非常大。

問題三:外貿公司如何做好汽配業務 新手不出單很正常,三月半年沒有開張的多了去了。除了要有耐心和信心繼續努力以外,也要分析一下各方面原因
主觀方面,對客戶的詢盤回復是否合理,快速,報價是否到位,對客戶的要求是否能滿足或採取多種手段解決問題等等,這相當與你是否能提供良好的服務,另外也要看你們整體業務情況如何,比如你的同事是否與你處在類似的狀況。
客觀方面,你們的工廠各方面實力如何(技術能力,產能,產品線...),你們的產品競爭力如何,定價(性價比)是否合理,市場定位,還有個關鍵的問題,是否有足夠的投入在市場開發上面(B2B平台,展會,渠道廣告等等),現在的競爭很激烈,沒有投入,使公司和產品有足夠廣泛的曝光,是很難接到訂單的,甚至連詢盤都很少。

問題四:汽車配件怎麼做外貿 您是要外貿SOHO嗎?外貿進出口貿易除了去到目的國設立公司或拜訪客戶,一般可通過這三種渠道開發客戶,參加展會(廣交會)+電商平台+主動開發(郵件群發,海關數據,社媒營銷等),當然也給外貿企業供貨做生產商。外貿電商平台,B2B的有阿里巴巴 中國製造網 等 B2C的有速賣通 亞馬遜等。建議先做汽車配件相關產品的外貿大數據分析,了解整個市場的情況,有針對 性地做外貿營銷計劃。各種外貿業務渠道綜合使用,相信會有很好的收獲。加油!

問題五:汽車配件外貿好做嗎? 這個應該問自己,有能力就好做

問題六:汽車配件貿易應該主要哪些方面? 汽車配件貿易,最主要的是橡膠配件,這方面的配件利潤相對來說還可以,而且用量也比較大,比如汽車門窗密封條,隔熱板,緩沖墊塊,油管。。。等等,汽車上的各種配件上基本都離不開橡膠。

問題七:做外貿,汽車配件與電子配件哪個更有前景 外貿我不懂,汽車配件略懂,簡單說一下
做汽車配件,你是做國產車的配件呢還是進口車的你得定位好
其次是你又修理廠的資源沒,有同行的資源么,有配件廠家的資源么,
再次就是資金的問題,准備花多少錢做這個生意呢,沒有個百來萬的流動資金就別想了,除非是剝皮店,以上幾點考慮清楚再決定吧

問題八:外貿好做嗎?汽車配件方面的 好啊,不過夏天做才行,這樣才彰顯你心誠!

問題九:我想知道汽車配件外貿該怎麼做 首先你要先定位做B2B還是B2C,如果是B2B,可藉助的平台是阿里巴巴,中國製造,環球資源,展會等。 如果是B2C,可以看看ebay,亞馬遜,速賣通之類的。

問題十:我想做外貿,做汽配行業的,選哪個外貿平台比較好 汽配行業中國製造網還是不錯的,詢盤一對一,競爭不是那麼激烈,適合剛做外貿的企業或者投資預算比較小的企業,中國製造網的排名是固定排名可以保證產品固定首頁前十,至少能保證曝光量,如果預算比較小,投入競爭比較大的平台,產品排名排不上去,買家看不到 一切都是白搭

熱點內容
上海大眾輝昂汽車價格4s 發布:2025-05-14 10:30:35 瀏覽:835
威虎皮卡中控台怎麼拆 發布:2025-05-14 10:19:15 瀏覽:143
皮卡堂頭發展示 發布:2025-05-14 09:47:10 瀏覽:848
上汽大通V80不銹鋼地板內飾板 發布:2025-05-14 09:46:33 瀏覽:991
新一代寶馬4系內飾 發布:2025-05-14 09:46:31 瀏覽:974
貝納利250越野視頻 發布:2025-05-14 09:44:27 瀏覽:20
c1駕駛證能皮卡車嘛 發布:2025-05-14 09:33:32 瀏覽:301
東風標志307內飾 發布:2025-05-14 09:28:29 瀏覽:120
xrv內飾各個位置拿來放什麼 發布:2025-05-14 09:27:53 瀏覽:624
雅迪前後碟剎72v電動車價格 發布:2025-05-14 09:17:46 瀏覽: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