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配件維修 » 汽車維修2017年政策

汽車維修2017年政策

發布時間: 2021-09-10 02:53:44

A. 汽車維修行業是否符合加計扣除政策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於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規定:「四、不適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行業
1.煙草製造業。
2.住宿和餐飲業。
3.批發和零售業。
4.房地產業。
5.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6.娛樂業。
7.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行業。
上述行業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4754 -2011)》為准,並隨之更新。」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號)規定:「四、不適用加計扣除政策行業的判定
《通知》中不適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行業的企業,是指以《通知》所列行業業務為主營業務,其研發費用發生當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按稅法第六條規定計算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和投資收益的余額50%(不含)以上的企業。」

B. 汽車保險理賠新政策

保險公司只有提升自身的風險識別能力與定價技術,才能應對新時期的市場競爭,讓自主定價真正助推費率與風險的逐步匹配,而不是變成降價的「尚方寶劍」。

商業車險市場化改革通過保費「獎優罰劣」的激勵約束機制,有助於讓車主自覺養成安全駕駛習慣。事實確實如此,改革後商業車險保費除基準純風險保費外,還與
費率調整系數有關,包括無賠款優待、自主核保、自主渠道、交通違法4個系數。其中,中保協示範條款的無賠款優待系數為0.6-2.0,駕駛習慣良好、出險
頻率低的車主保費將大幅降低。

「今後,車主將有機會根據不同的車況和開車習慣,個性化地選擇適合的車險產品,不僅可以比較車險費率,而且還能確保維修質量與行車安全。甚至,車險產品及維修費用將成為未來車主購車的重要考慮因素。」賽思比中心總經理張曉明向記者勾勒出車險市場化改革的未來。

隨著黑龍江、山東、廣西、重慶、陝西、青島等6個試點地區,自6月1日起全面啟用新版商業車險條款費率,我國商業車險改革試點正式全面落地。值得關注的
是,在產險企業車險獨大的當下,產品同質化嚴重、業務成本高企、價格競爭激烈已成為常態,產險業上下都寄希望於改革,而要真正達到改革期望效果、把握發展
機遇、分享改革紅利,對每一家險企來說都是一場重大的自我革命。

「獎優罰劣」助安全駕駛

記者近日在采訪中獲悉,此前,保監會已經完成對試點地區財產保險公司新版商業車險產品的審批工作,試點地區保監局已對當地財產保險機構相關制度建設、系統改造、人員培訓、單證更換等工作進行了驗收和指導。

正如黑龍江保監局副局長唐洪濤所言,車險改革不僅是保險問題、行業問題,也是涉及民生保障、社會管理的一件大事。

5月20日,商業車險條款費率改革後的全國第一張保單在廣西柳州順利出單,保費合計2383.18元,因為車主連續兩年沒有出險,所以保費比改革前降低
228元。5月29日,平安產險山東分公司也開出商業車險改革後的保單,由於車主去年無出險記錄,因而其投保的商業險保費由去年的2415元降至1827
元,同比大幅下降24.3%。

由此可見,商業車險市場化改革通過保費「獎優罰劣」的激勵約束機制,有助於讓車主自覺養成安全駕駛習慣。事實確實如此,改革後商業車險保費除基準純風險保
費外,還與費率調整系數有關,包括無賠款優待、自主核保、自主渠道、交通違法4個系數。其中,中保協示範條款的無賠款優待系數為0.6-2.0,駕駛習慣
良好、出險頻率低的車主保費將大幅降低,而駕駛習慣差、出險頻率高的車主則會面臨保費上調。

與此同時,改革後的商業車險還對現行商業車險條款責任免除事項,如「車上人員在被保險機動車車下時遭受的人身傷亡」、「駕駛證失效或審驗未合格」等15項
內容進行刪減,將三者險中「被保險人、駕駛人的家庭成員人身傷亡」列入承保范圍,並且完善了代位追償機制,提高了保障服務范圍。

產品創新待差異化定位

不過,商業車險市場化改革並不是新一輪降價「游戲」的開始。但就目前看來,該項改革對車險產品和服務創新方面的促進還很有限。

事實上,保監會相關負責人早前曾公開表示,要建立以行業示範條款為主、公司創新型條款為輔的條款管理制度和市場化的費率形成機制。保監會也明文規定,「自
主核保系數」和「自主渠道系數」數值范圍在0.85-1.15之間,各保險公司可自主使用,體現風險篩查功能、保險公司費率調整自主權。

對此,唐洪濤坦言:「市場競爭的結果是,走差異化、專業化、精細化發展道路的保險公司脫穎而出,而沒有找准市場定位的保險公司可能會在競爭中處於劣勢。」

然而,根據記者就保監會截至目前對各家險企商業車險條款和費率批復的整理,目前,已有陽光產險、華泰產險、三星產險(中國)、中意財險、紫金產險、國壽財
險、利寶保險、人保財險、太保產險、安盛天平產險、渤海產險、長安責任保險、中華聯合財險、華海財險、平安產險、太平財險、永安產險、北部灣產險、大地財
險等19家公司獲批經營改革後的商業車險業務。其中,所有獲批險企無一例外地都選擇中保協示範條款,而放棄自主開發商業車險創新條款,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
了差異化發展。

人保財險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該公司已在承保、理賠、服務等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備,將根據市場需求與監管要求,在使用行業示範產品的同時,不斷開發更能夠滿
足差異化需求的創新型商業車險產品;並藉助車輛資料庫與風險識別、精確定價技術,對駕駛習慣好、出險頻率低的消費者給予更多優惠。

自主定價非「尚方寶劍」

還好有一點已經在業內達成共識,即商業車險改革的前景是無限廣闊的,險企必須全面提升專業化程度,才能把握發展機遇和改革紅利。

人保財險系統需求管理部張帆認為,費改實施後,保險公司利用渠道系數與自主核保系數將獲得60%的自主定價區間,定價技術的重要作用也將進一步凸顯。保險
公司只有提升自身的風險識別能力與定價技術,才能應對新時期的市場競爭,讓自主定價真正助推費率與風險的逐步匹配,而不是變成降價的「尚方寶劍」。

「車身結構設計、易損零件定價、維修工時標准等都是保險公司在釐定車險費率時應納入考量的重要參數,將協助保險公司有效控制和預知車險理賠的風險。」張曉
明介紹稱,車身結構設計因素具體是指採用車型低速碰撞實驗的方式,通過計算低速碰撞後的修復費用來確定該車型的保險分級,從而確定費率;易損零件定價因素
是針對一些在碰撞中損傷概率較高的零件價格進行經常性追蹤,而調整相應的費率,並對費率進行動態監控;維修工時標准因素是針對爭議較大的鈑金噴漆工時開展
研究,通過確定如零件材質、損傷面積、部位、維修技術與工具等因素,將鈑金噴漆工時標准化,並結合廠商規定的拆裝工時來控制工時方面的賠付。

此外,興業證券分析師李明傑還直言,商業車險市場化改革最核心的因素就是數據,基於用戶行為數據的差異化定價保險(UBI)將成為這一波改革的重中之重。如果車險費率市場化放開,UBI的滲透率將在2020年達到50%,面臨著3000億元的市場空間。

市場競爭的結果是,走差異化、專業化、精細化發展道路的保險公司脫穎而出,而沒有找准市場定位的保險公司可能會在競爭中處於劣勢。

對於保險公司而言,一場真刀真槍的較量也只是在局部地區剛剛開始。影響車險費率的每一個因子都代表著一種挑戰。保險公司內部對理賠成本的管理將成為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由於保險公司制定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的主體地位和法律責任得以明確,保險市場競爭的主要形式將由當前的拼手續費、拼費用,轉變為包括公司品牌、銷售渠道、風險定價、成本控制、理賠服務、人才培養等全方位、多層次的競爭。

C. 汽車維修證書有補貼嗎

2017年,國家公布140項職業資格目錄清單,汽車維修工就是其中一項,一般由地方人社部門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負責鑒定和發證。證書補貼是由當地政府的地方政策決定的,目的是為了形成人才聚集效應,增強城市活力,很多地方都會有相應的補貼政策,如長沙:初級(5級)證書補貼1000,中級(4級)證書補貼1500,高級(3級)證書補貼2000。當然也會有一些條件限制,比如證書年限、社保繳納年限等。具體可以咨詢一下當地社保局窗口,希望能幫到你!

D. 政府對汽修高級技工的新政策2017

2017年影響汽車和汽修行業七大政策
政策一:2017年1月1日起全國實行國Ⅴ排放標准
2017年1月1日起,國Ⅴ排放標准將在全國范圍全面實行,所有製造、進口、銷售和注冊登記的輕型汽油車、重型柴油車(客車和公交、環衛、郵政用途),須符合國V標准要求;與此同時,車用燃油也將進行油品升級,93#、97#汽油將會被92#、95#汽油全面替代,93#、97#號汽油將載入史冊。
事實上,早在2016年4月1日,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河北省、遼寧省、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山東省、廣東省和海南省這11個地區已開始實施國V排放標准,2017年1月1日起,國V排放標准將在全國范圍內的其他省市落實。
解讀:國Ⅴ就是「國家第五階段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准」,要求顆粒物排放限值在0.0045g/km以下(國Ⅳ是0.025-0.060g/km),另外對於尾氣中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氣體含量也有降低。以上海為例,去年注冊登記總量35萬輛左右計算,預計年度新增車輛可以減少氮氧化物年度排放量1000噸左右。
影響:國Ⅴ排放標准實施後,新車符合該排放標准才能上牌,消費者在購車時需要留心這一指標。國Ⅳ車型不能進行外遷過戶到其他城市,會影響二手車的殘值和銷路;此外加油站的燃油將由93#、97#變更為92#、95#,部分城市還有更高標號的98#燃油。(新車油箱蓋處一般會標注所需燃油標號最低標准,按照該標准選擇燃油即可)
政策二:車內空氣質量強制達標 2017年1月1日起實施
根據環保部最新發布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強制標准徵求意見稿,車內空氣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等有害物質都有了更為嚴苛的限量值,並給出了汽車廠家強制執行的時間表:2017年1月1日起,所有新定型銷售車輛必須滿足本標准要求;此前已經定型的車輛,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強制標准要求。
車內污染物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八種物質對人體的危害較為嚴重,新標准對這些有害物質都給出了明確限值。特別是苯由原標準的0.11mg/m3加嚴為0.06mg/m3,甲苯由原標準的1.10mg/m3加嚴為1.00mg/m3,二甲苯和乙苯由原標准1.50mg /m3加嚴為1.00mg/m3。
解讀:新標准提出,汽車製造企業應保證批量生產車輛的內飾零部件與備案信息一致,否則將判定為環保一致性檢查不合格。行業主管部門可以隨機在生產線上抽取批量生產的汽車進行環保一致性檢查,如果抽取的樣車檢測合格,則判定環保一致性檢測合格。如果檢測發現8項指標中任何一種污染物超標,都將判定為不合格。
影響:新標准主要針對新車,而在用車的空氣質量問題,據國內車企技術專家介紹,應當勤開窗多通風,霧霾天氣中,則開啟內循環過濾系統,但空調濾芯需要定期更換。此外,正規渠道購買的凈化器等凈化系統以及碳吸附產品,也是不少車主的解決方案之一。
政策三:2017年試行新能源汽車碳配額管理
國家發改委辦公廳於今年8月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碳配額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要求相關部委、企業、行業協會反饋書面意見。據悉,該管理辦法擬於2017年開始試行,2018年正式實施。
《徵求意見稿》稱:國務院碳交易主管部門將根據規劃目標,對燃油汽車規模企業設定新能源汽車與燃油汽車產銷量的年度比例要求,並折算為企業應繳的新能源汽車碳配額數量。
制定該政策基於兩方面原因,一方面,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不斷增長,大規模財稅補貼難以為繼;一方面,燃油汽車產能結構性過剩問題已開始凸顯。主要針對的企 業為生產和進口燃油汽車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對於燃油汽車企業產銷未達到一定規模、但新能源汽車達到一定數量,且自願納入管理的企業也可按此管理辦法執行。
該管理辦法中所指的新能源車主要包括符合GB/T19596、GB/T24548、QC/T837等有關國家標准或行業標準的純電動汽 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該管理辦法借鑒了美國加州ZEV政策,並結合中國現有的燃油汽車油耗管理政策,將兩者合並實施對汽車碳排放進行管理。
解讀:「新能源汽車碳配額」是指汽車企業生產和進口的新能源汽車在使用過程中相對於燃油汽車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企業可通過生產、進口新能源汽車生成新能源汽車碳配額或從碳排放市場交易獲取新能源汽車碳配額。
新能源汽車碳配額也可以在市場上交易,但作為一種獨立的交易產品,新能源汽車碳配額在交易體系中將單獨管理,交易主體限定在規定的范圍,避免與其他配額交易交叉。
影響:《徵求意見稿》提出,燃油汽車規模企業和新能源汽車規模企業有不按規定提交年度新能源汽車碳配額報告的,由國務院碳交易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由國務院碳交易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對其處以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
在履約上,燃油汽車規模企業每年應向國務院碳交易主管部門提交不少於其上年度應繳的新能源汽車碳配額,履行上年度的配額清繳義務,逾期不履行的,對不足的配額量,按照清繳截止日前一天配額市場均價處以3-5倍罰款。
政策四:新能源車生產企業准入規則 有望於2017年正式實施
工信部於今年8月發布《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修訂徵求意見稿)》。業內人士判斷,新規有望於2017年正式實施。
對於申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企業,《修訂徵求意見稿》要求需要具備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所必需的設計開發能力、生產能力、產品生產一致性保證能力、售後服務及產品安全保障能力,並符合《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准入條件及審查要求》。按照《要求》,審查條件將有17項具體條款,其中有8項為否決條款,只要超過2項未達標,則該企業就不被准入。
解讀:新華社報道稱,《修訂徵求意見稿》,重新劃定新能源汽車范圍,提高企業准入門檻,強化產品安全監控。根據意見稿,工信部將新能源汽車范圍調整為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在企業准入方面,取消了企業應掌握車載能源、驅動系統、控制系統三項「核心技術」之一的要求,調整為應具備控制系統的開發能力,以及車載能源和驅動系統的集成、匹配能力,並在設計、模擬、試驗驗證等方面相應增加或提高了要求。
此外,徵求意見稿還強化了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安全監控,增加對已銷售的全部新能源汽車的運行和安全狀態進行全生命周期實時監控的要求。
影響:目前,北汽新能源、五龍長江EV、長城華冠旗下的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敏安電動汽車5家車企已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業內專家預計,新的准入規則實施後,預計兩年內達到條件的新增新能源整車企業為10家左右,並且不再新增自製底盤的改裝類生產企業。同時,預計兩年後現有119家整車企業約有2/3的企業可達到條件;現有85家自製底盤的改裝類企業約有1/10的企業可達到條件。
政策五:電池行業新規范 有望於2017年全面執行
今年11月,工信部發布《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17年)(徵求意見稿),主要從生產能力、安全要求、研發能力、回收利用等幾個方面,對2015年發布實施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 規范條件》進行了調整和完善。工信部將結合社會各界反饋的意見建議,盡快發布並在2017年實施新版《規范條件》。
《徵求意見稿》指出,本規范條件所指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包括動力電池單體生產企業(以下簡稱單體企業)和動力電池系統生產企業(以下簡稱系統企業),其中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 年產能力不低於80億瓦時,金屬氫化物鎳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力不低於1億瓦時,超級電容器單體企業年產能力不低於1千萬瓦時。
系統企業年產能力不低於80,000套或40億瓦時。生產多種類型的動力電池單體企業、系統企業,其年產能力需分別滿足上述要求。
技術方面,《徵求意見稿》要求企業應建立產品設計開發機構,配備相應的研究開發人員,其占企業員工總數比例不得少於10%或總數不得少於100人。動力電池產品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行業標准要求,並經具有資質的汽車動力電池相關檢測機構測試合格。
解讀:工信部此舉意在引導規范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健康發展。徵求意見稿中要求動力蓄電池檢測要通過《汽車動力蓄電池單體和系統生產企業延伸檢查要求》,否則搭載該電池的新能源車輛將無法進入推廣目錄、無法獲得補貼。
已通過延伸檢查的單體和系統生產企業,不需重復檢查。延伸檢查要求與《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中的要求一致,除了生產規模等方面要求,還需達到2015年發布的電池新國標。
影響:據行業人士介紹,目前動力鋰電池行業已經形成了中、韓、日三國鼎立的競爭格局,三個國家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90%以上。不過中國電池生產的技術水平仍落後於日韓,真正能生產高質量產品的企業屈指可數。
截至目前,工信部共發布四批57家符合規范條件要求的企業目錄。此前備受關注的LG、三星等外資企業依然並未入選。據統計,目前國內車用動力電池有60%-70%來自於外資企業。而目前外資企業被擋在目錄之外,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產生不小的影響。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電池企業,特別是外資電池企業進入目錄,國產電池也依然要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具有核心技術和資金規模優勢的企業將獲得更多的機會,反之,那些生產能力差,產品質量低的小企業也可能被兼並重組,或者被淘汰。
此外《徵求意見稿》中提到,電池企業應當建立從原材料、部件到成品出廠完整的檢驗和可追溯體系,實施計算機信息化生產管理,建立生產管理資料庫。此舉有助於 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產品續航里程、電池型號、電池組容量等關鍵指標與《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信息的一致性進行核查,防止騙補等事件發生。
政策六:新能源補貼新政即將出爐 2017年將實施
據報道,社會各界翹首以盼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今日終被四部委會正式簽定完畢,經歷了騙補風波後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何去何從,將於本月中旬正式發布的文件中便可一見分曉。
解讀:據了解,新能源車補貼政策或將在多方面加以調整。如在原有的2016年至2020年補貼方案基礎上,提高了准入門檻(包括整車能耗、續駛里程、動力電池安全性以及企業誠信等)。
在提高門檻的同時,新能源車補貼幅度有所下降,作為騙補重災區的新能源客車首當其沖被削減了補貼額度。其中6米至8米車型的單車補貼由此前的12萬元至25萬元,調低到7.2萬元至15萬元;8米至10米車型的單車補貼額由此前的20萬元至40萬元,調降到15萬元至30萬元。
此外,新能源乘用車、燃料電池車的補貼相對穩定;新能源專用車、新能源貨車的補貼上限將較此前所傳版本提高。
影響:由於最終版補貼政策尚未但即將出爐,本文暫不對網傳版本進行詳細評述。
政策七:《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修訂版將執行 合資車企股比不會放開
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對2015年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以下簡稱《目錄》)進行了修訂,形成《目錄》修訂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國家發改委解釋,此次《目錄》修訂的主要特點和變化是:一是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在去年大幅度開放的基礎上,將2015年版《目錄》中的93條限制性措施(包括鼓勵類有股比要求條目19條,限制類條目38條,禁止類條目36條),減少到62條。
二是改革《目錄》結構設置。結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2016年第22號公告,《目錄》修訂稿將鼓勵類有股比要求的條目以及限制類、禁止類整合為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統一列明限制性措施。
解讀:在汽車整車和專用汽車製造方面,《目錄》中提到,中方股比不低於50%,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含兩家)以下生產同類(乘用車類、商用車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如中方合資夥伴聯合兼並其他汽車生產企業可不受兩家的限制。這與2015年修訂版描述一致。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修訂版《目錄》中該段文字描述包含了「摩托車製造」,而在新《目錄》中被取消。這也印證了中汽協專家此前透露的消息,合資股比將逐步放開,可能會先從摩托車行業開始,3至4年內到商業車領域,而乘用車業將會放在最後。
此外,在《目錄》中,鼓勵外商對汽車發動機製造及研發機構建設、汽車關鍵零部件及關鍵技術研發、汽車電子裝置製造與研發和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製造等領域進行投資。
影響:汽車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汽車行業內爭議較大的合資股比是否該放開之爭,短時間內仍將繼續。

E. 2017年汽車保險政策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都加入到了有車一族的行列中來,每當我們的愛車快到整年的時候,也就標志著又要交保險費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年車輛保險新規定,歡迎大家閱讀!
根據今年實施的車險新規,如果車輛上一年出現多次理賠將按次數相應上浮費率,出險1次保費不打折,出險2次、3次、4次保費分別上浮25%、50%、75%,出險5次及以上保費將翻倍。
反之,1年不出險的話,保費可享受8.5折優惠,2年享受7折優惠,連續3年則可享受6折優惠。
也就是說,你的車只要出險(無論是撞了法拉利還是被樹枝蹭),只要叫了2次保險員來,假如你的新車保險是5000元/年(全險)第二年就會變成6250元,如果叫了3次保險員,直接7500了,如果4次,8750元,5次,10000元,是不是很心疼啊!
2017汽車保險新規還有什麼不同:
按車輛實際價值計算保費:例如新車的價格是30萬元,使用5年後實際價值為10萬元。按照現行的車險條款,車主投保車損險需按30萬元支付保費,改革後就按10萬元來交保費。
新規擴大保險責任范圍:相比過去撞到自家人保險不賠情況,費改之後,其保險責任的范圍變得更廣了,台風、熱帶風暴、暴雪、冰凌、沙塵暴、冰雹等自然災害所導致的車輛損失,也增加到車損險保險責任中,各險種也均刪除了多項責任免除約定。
增加「代位求償」權:簡單來說就是,當本人遇到對方負全責的保險事故,如果對方因為投保額不足,或者沒有能力賠償,受損一方可以要求自己的保險公司先行賠付,然後由保險公司負責向對方追償。
出險越少,駕駛習慣好,保費越低:費改後保險公司給出的價格高低,不僅會取決於車主上一年的出險率,還要參照車主的駕駛行為習慣和駕駛風險。

簡單計算一下,上一年沒有出險,車險費率最低可以享受到基準費率的6折,如果連續兩年沒出險,保費最低可以打5折,如果連續3年(或以上)沒出險,保費最低可以打到4折左右。
有很多車主都有這樣的經歷,開車一年下來回頭看看,偶有事故,也都是小刮小蹭,就算有需要賠償對方的情況,交強險也夠用了,商業三者險幾乎每年都用不到,那這樣的情況,是不是就不用購買商業三者險了?
這里小編需要跟大家灌輸一個觀念:買車險的目的,不在於日常能不能用的到,而在於能夠替我們承擔,我們自身承擔不起的風險,不至於因為一次交通意外,就傾家盪產。
那麼,該買20萬、50萬還是100萬呢?第一年我是50萬,第二年就開始100萬,現在物價漲得太厲害……

不知道是否還有人記得當年那出沸沸揚揚的「勞斯萊斯天價之吻」,一輛雅閣撞上了一輛黑色的勞斯萊斯,豪車司機當場就提出了200萬元的天價賠償費。
最後認定,負全責的雅閣車主最終只需賠付維修費35萬元,但由於雅閣車主僅購買了20萬元的三者險,除去免賠部分,保險公司賠了16.2萬元,雅閣車主還需自掏腰包18.8萬元。
相當於把一台全新的雅閣車賠了出去,如果雅閣車主投保了50萬元,甚至100萬元的第三者責任險,則能有效地將責任轉移。
保費並不是與保額成正比的,但是車買都買了,難道不願意多花3000元不到的錢買一個「安全省心」嗎?
寧可不買盜搶險,也要買第三者責任險啊,千萬別單純圖便宜,萬一發生意外事故,真是賣車賣房也不夠賠的

F. 汽車國家規定的保修期限是多少呢

家用汽車產品包修期限不低於3年或者行駛里程60,000公里,以先到者為准;家用汽車產品三包有效期限不低於2年或者行駛里程50,000公里,以先到者為准。家用汽車產品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自銷售者開具購車發票之日起計算。

在家用汽車產品包修期內,家用汽車產品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消費者憑三包憑證由修理者免費修理(包括工時費和材料費)。

家用汽車產品自銷售者開具購車發票之日起60日內或者行駛里程3000公里之內(以先到者為准),發動機、變速器的主要零件出現產品質量問題的,消費者可以選擇免費更換發動機、變速器。發動機、變速器的主要零件的種類范圍由生產者明示在三包憑證上,其種類范圍應當符合國家相關標准或規定,具體要求由國家質檢總局另行規定。

家用汽車產品的易損耗零部件在其質量保證期內出現產品質量問題的,消費者可以選擇免費更換易損耗零部件。易損耗零部件的種類范圍及其質量保證期由生產者明示在三包憑證上。生產者明示的易損耗零部件的種類范圍應當符合國家相關標准或規定,具體要求由國家質檢總局另行規定。

(6)汽車維修2017年政策擴展閱讀

汽車三包政策三包是零售商業企業對所售商品實行「包修、包換、包退」的簡稱。指商品進入消費領域後,賣方對買方所購物品負責而採取的在一定限期內的一種信用保證辦法。對不是因用戶使用、保管不當,而屬於產品質量問題而發生的故障提供該項服務:

1、換車:同一故障修理超過5次可換車。在三包有效期內,如果汽車修理時間累計超過35天,或者同一個產品質量問題引發的修理累計超過5次,消費者可以換車。自銷售者開具購車發票之日起60日內或者行駛里程3000公里之內(以先到者為准);

2、退車:發動機換兩回仍不正常可退車。在三包有效期內,因嚴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計進行了2次修理,嚴重安全性能故障仍未排除或者又出現新的嚴重安全性能故障的;或發動機、變速器累計更換2次後;或轉向系統、制動系統、懸架系統、前/後橋、車身的同一主要零件因其質量問題,累計更換2次後,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消費者選擇退貨時,銷售者應當負責退貨;

3、修車超5天車主有權開備用車:在包修期內,家用汽車產品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消費者憑三包憑證由修理者免費修理,其中包括工時費和材料費。

G. 汽車的保養政策中汽車五年或10萬公里是什麼意思

這個不是保養政策,而是保修政策。5年或10萬公里,即保修期內的條件有兩個,一是時間限制,行駛時間5年;第二個是里程限制,行駛公里數10萬公里,以先到者為准。只要在這兩個條件任意達到一個,就表明車輛的保修期已過,車輛再出現的正常維修保養都不在免費之列。

H. 汽車美容行業2017行業有什麼國家政策

國家目前大力發展汽車製造等相關行業,汽車美容行業創業就業都會得到國家的支持。

I. 汽車維修行業相關法律法規

汽車維修行業的法律法規可以到政策網路中的政策法規與行業規約中查詢,這兩部分已經將各個地方的政策法規囊括在內,信息非常全面。

J. 2016年汽車保險政策新規有哪些

2016年汽車保險新規政策新規

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保險公司將實行新的車輛保險費率政策,出險2次的保費上浮25%、3次的上浮50%、4次的上浮75%、5次的保費翻倍!

有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中國太平洋保險機動車保險業務的綜合成本率已攀升至100%,這意味著其車險業務面臨虧損壓力。

人保財險上半年綜合成本率為94.4%,其中,車險業務的承保利潤為3.7%;平安產險的綜合成本率為94.4%。

其餘保險公司的車險綜合賠付率或許更高。

各家保險公司目前現行的車險收費標准,僅與座位數、車齡、新車購置價因素相關,相同售價車輛的保費相同。


(10)汽車維修2017年政策擴展閱讀:

機動車輛的附加險是機動車輛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中國現行的機動車輛保險條款看,主要有附加盜竊險、附加自燃損失險、附加涉水行駛損失險、附加新增加設備損失險、附加不計免賠特約險、附加駕駛員意外傷害險、附加指定專修險等。

保險客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加保。

盜搶險負責賠償保險車輛因被盜竊、被搶劫、被搶奪造成車輛的全部損失,以及期間由於車輛損壞或車上零部件、附屬設備丟失所造成的損失,但不能故意損壞。

各家保險公司盜搶險保障差異部分

民安車險、華泰車險、大地車險、人保車險、平安車險、太平洋車險明文規定保障"被保險機動車全車被盜竊、搶劫、搶奪後,受到損壞或車上零部件、附屬設備丟失需要修復的合理費用"、"被保險機動車在被搶劫、搶奪過程中。

受到損壞需要修復的合理費用"造成的損失,天平則規定"保險車輛全車被盜搶後又找回的。

對保險車輛在被盜搶後、被保險人對其失去掌控期間發生的保險車輛損失,本公司按照本合同的規定負責賠償",天平在這方面比較嚴格,對被保險人最不利。

熱點內容
東風皮卡霧燈罩 發布:2025-08-17 19:39:55 瀏覽:937
北京機場到天津商務車 發布:2025-08-17 19:39:16 瀏覽:323
東北豪車整蠱拜金女 發布:2025-08-17 19:18:34 瀏覽:845
江鈴寶典皮卡預熱控制模塊在哪裡 發布:2025-08-17 19:12:51 瀏覽:271
江鈴皮卡車是國產嗎 發布:2025-08-17 19:02:45 瀏覽:490
起亞k3gt內飾 發布:2025-08-17 18:53:14 瀏覽:613
國三柴油皮卡加尿素嗎 發布:2025-08-17 18:52:41 瀏覽:147
依維柯C型房車容易開嗎 發布:2025-08-17 18:45:07 瀏覽:56
旅遊包車安全專項整治情況 發布:2025-08-17 18:32:23 瀏覽:957
重型非載貨專項作業車價錢 發布:2025-08-17 18:23:05 瀏覽: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