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s店汽車銷售排行
⑴ 北京疫情再起,4S店銷售:貼錢賣車壓力大,救市還得靠國家
早前有調查稱,去年47.6%的汽車經銷商處於虧損狀態,70.3%的經銷商反映其代理品牌存在價格倒掛情況,有55.2%的經銷商在所代理的所有產品中,能通過價差獲利的產品比重僅在10%以下;僅有9.5%的經銷商有超過一半的產品能夠獲利。水滴汽車APP在與幾位4S店銷售的溝通中,也感受到了類似情況。
道理說了千遍,經銷商是主機廠的戰友,而不是蓄水池。調配防疫物資、幫助申請貸款只是一方面,當下經銷商更期待的,還是主機廠實實在在的「減負」。
文/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我想問一下奧迪4S店 汽車銷售代表的工資是多少啊 或者說一輛車的提成是多少啊
工資大概是4000塊錢左右,提成能到工資的三倍左右。2018年12月20日,2018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發布,奧迪位列51位。2019年10月,Interbrand發布的全球品牌百強榜排名42。
奧迪(Audi),德國豪華汽車品牌,其標志為四個圓環相扣。現為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的子公司,總部設在德國的英戈爾施塔特,並在中國等許多國家有分公司。
品牌介紹:
奧迪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汽車製造商之一。從1932年起,奧迪開始採用四環徽標,它象徵著奧迪與小奇跡(DKW)、霍希(Horch)和漫遊者(Wanderer)合並成的汽車聯盟公司。
德國奧迪公司製造汽車與摩托車的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最初設在薩克森州的四家汽車公司——茨維考市的奧迪和霍希(horch)汽車公司、開姆尼--西格瑪市的漫遊者汽車公司以及zschopau市的dkw汽車公司,對當時德國汽車工業的進步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奧迪
⑶ 2020年1月中國汽車銷量同比下滑18.0%
2月13日,中汽協發布2020年1月汽車產銷預估數據,產銷完成178.3萬輛和194.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4.6%和18.0%,乘用車2020年1月銷量161.4萬輛,下降20.2%,新能源車2020年1月銷量4.4萬輛,下降54.4%。
解讀:此次公布的數據是中汽協根據重點企業集團統計數據的預估。
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8.3萬輛和194.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別下降24.6%和18.0%。
乘用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144.4萬輛和161.4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9%和27.1%,同比下降27.6%和20.2%,降幅大於總體。
新能源汽車產銷預計完成4萬輛和4.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5.4%和54.4%。其中乘用車產銷預計3.5萬輛和3.9萬輛。
1月份銷量是中國車市近30年來,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次。銷量的下滑受多方面因素影響。
首先,今年春節在1月25日,企業正常工作到1月23日,而去年春節在2月5日,正常工作至2月3日。相比去年有一個完整的工作月,工作時間有22天,今年的有效工作時間損失5天,只有17天,同比下滑22.7%。反映到生產端,產量大幅下滑24.6%。
另一方面,自1月23日武漢因疫情宣布「封城」,全國各省市啟動突發公眾為生事件一級響應之後,春節後消費渠道端受到完全壓制。往年春節初三開始後,各地4S店開始陸續開業,客流逐步回升,今年春節後,2月前,全國4S店幾乎都未營業。
新能源車方面,由於去年12月很多車企搶2019年內的積分,導致提前透支了部分產能和銷量,因此銷量下滑幅度超過整體大盤。
雖然1月份因疫情導致4S點推遲開業,車市銷量出現下滑,但疫情對車市的影響並不會在1月份得到完全體現。
由於供應鏈,物流,主機廠,4S經銷商普遍面臨開工難,復產難,運營難,目前主要以防疫為主要工作重心,目前,各類企業都處在艱難的生產和運營恢復期,何時恢復正常的生產和運營,除了供應鏈上下的努力,最關鍵的還是要看疫情的發展趨勢。
2月份,銷售端依然不會恢復,2月份的銷量將出現更大幅度的下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轎車熱銷排行榜
根據乘聯會最新數據統計顯示,2109年1月~12月全年轎車排名前十的轎車分別為:新朗逸、軒逸、卡羅拉、新寶來、速騰、全新英朗、桑塔納、思域、帕薩特、雅閣,具體銷售數據如下:
五、雅閣
雅閣以21.78萬輛的累計銷量位居排行榜第十位。憑借著高顏值及不錯的動力表現,雅閣深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而且在2019年上半年多次奪得中級車月銷量冠軍。
⑸ 2月國內銷量:特斯拉Model 3超卡羅拉,賓士成TOP15唯一豪華品牌
近期,乘用車聯合會公布了2月國內汽車銷量排行。受到疫情影響,2月乘用車銷量僅22.4萬輛,相比去年同期下降81.7%。在家用轎車市場中,2月TOP15的銷量同比跌幅均超過60%。當然這份榜單中也不乏一些值得關注的亮點,和訊汽車就來盤點下2月家轎銷量排行中有哪些亮點可尋。
賓士系列越來越大的市場優惠幅度,進一步壓縮了競爭對手寶馬和奧迪的生存空間,這也體現了近些年賓士在中國市場的深耕和產品硬實力。當前賓士E級中期改款在即,優惠幅度越來越大,C級在去年初改款後也持續保持了這個級別的產品競爭力,3月份在已經逐漸褪去後,看好賓士銷量能夠回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SUV市場同比下滑3.6%,自主、合資不分伯仲,哈弗H6再拿銷冠
寫在最後:
綜上所述,SUV市場表現總體良好,雖然出現下滑,但跌幅比起轎車和MPV兩大細分市場更低,從進入前十五名的車型來看,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不分伯仲,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些車型由於進入市場稍微晚,因此銷量貢獻有限,比如說長安CS75Plus,新車9月正式上市,直接助力CS75系列步入單月SUV榜前五,銷量僅次H6,可見其潛力巨大,未來也相信長安以及其他自主品牌SUV車型會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2020汽車經銷商百強榜:劇烈的「馬太效應」
就在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2020年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值得注意的是,百強榜上出現了兩家營收過千億的大集團。除了2016年邁過千億門檻的廣匯,快速崛起的中升集團背景很神秘,通過幾年的努力坐穩了千億級經銷商集團的位置。
從數據來看,廣匯汽車、中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和利星行汽車分別以1704.56億元、1240.43億元和856.51億元營業收入,銷售(含二手車)122.5萬輛、52.71萬輛和25.83萬輛的成績分列榜單的前三強。
單以銷量而論,廣匯汽車超過第二名的中升集團一倍還多。但是從平均單車價格來說,前三強的13.9萬元、23.5萬元、33.16萬元中,作為最早和最大的銷售賓士的利星行無疑占優。
從這一點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事實:10萬元以下的車型,不在頭部經銷商集團主要利潤的范圍內。這非常值得我們的自主品牌注意。經銷商是車企最重要的合作夥伴,如果經銷商生態健康惡化,對於車企也是非常要命的。
而從抗風險能力來說,規模在100億元以上的集團,銷售利潤率都超過了3%,明顯存在規模優勢。
豪華的進擊
實際上,前三強的表現,從另外一個層面顯示了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從前三強經銷商的經營狀況和單車均價來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明顯的事實,那就是豪華品牌的攻勢在加強。
根據乘聯會數據,2019年BBA等8個主流豪華品牌的市場份額繼續擴大,同比增長超過11%,累計銷售超過220萬輛。而從單車定價和門店利潤來看,也都更勝一籌。
從廣匯集團財報數據來看,雖然2019年廣匯汽車營收1704.56億元,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01億元,同比減少20.16%;整體業務毛利率僅為9.84%。此外,廣匯擁有50多個乘用車品牌的代理權,累計1294萬基盤客戶。
但是,我們分析一下盈利結構,就能發現,豪華品牌貢獻了大部分利潤。截至2019年底,廣匯汽車共計841個經銷商網點,這其中,超豪華和豪華品牌4S店229家,佔比從年初的28.44%提高至29.28%,包括寶馬、奧迪、沃爾沃、瑪莎拉蒂等第一梯隊品牌。此外,是中高端品牌522家,自主品牌31家。
利星行就不用說了,作為賓士國內最早最大的經銷商,業內人士說過,「利星行給賓士貢獻的銷量大概佔到賓士在國內銷量的60%到70%。」雖然查不到它的財務數據,但是我們知道,2017年賓士母公司戴姆勒股份公司還在境外購買過利星行汽車的15%股權,作為財務投資者入股利星行汽車。所以,利星行集團與賓士中國之間已遠超經銷商與廠家的簡單關系。利星行的業務毛利率,也是遠遠高於廣匯的。
而中升集團的數據同樣如此。2019年度,中升集團經銷店總數增至360家,其中包括208家豪華品牌店,佔比58%。而中升集團對於銷售凈利率的增長的解釋是,主要取決於公司「品牌+區域」的組合策略。
銷量方面,中升新車總銷量(不含二手車)45.57萬輛,同比增長10.6%。其中豪華品牌的銷量達22.8萬輛,占集團總銷量的50%。值得注意的是,梅賽德斯-賓士是中升集團新車銷售收入最高的汽車品牌,佔新車銷售收入總額約29.3%。
從財報分析來看,中升集團2019年的ROE(凈資產收益率)為21.4%,雖然沒能回歸到2017年的水平,也是非常強悍的。要知道,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度百強經銷商集團的凈資產收益率均值為9.4%,中升集團的ROE水平要明顯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決定凈資產收益率高低的指標有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這三個指標分別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資產管理能力)和償債能力。而中升集團2019年ROE提升主要得益於銷售凈利率的增長,從中可以看出,豪華品牌的盈利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生存困境
從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在「2020年中國汽車經銷大會暨百強發布會」上發布的結果來看,過去一年,百強經銷商集團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會長沈進軍還表示,百強經銷商集團在取得企業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做出了巨大的社會貢獻,「百強所吸納的就業人數為42萬人,稅收貢獻達4865億元,發揮著行業中流砥柱的作用。」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從流通行業的角度來看,疫情所帶來的危機是巨大的,各經銷商集團都面臨生死考驗。」
實際上,從2016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增幅就開始持續下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更給中國汽車產業格局帶來巨大變化。而從形態和模式來說,汽車經銷商「暴利」20年基本畫上了句號。就像沈進軍說的,「轉型是個痛苦的過程,但現在到了非轉不行的地步。」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1~4月,汽車零售額同比下降22.6%;汽車生產同比下降32.3%;財政部公布的車輛購置稅同比下降22.3%。而從汽車流通協會掌握的經銷商的整體情況,銷售的同比降幅可能還要更大一些。
整體情況看,2019年中國乘用車經銷商總數為2.99萬家,同比增長僅為1%,可以說網路發展已經到頂,經銷商集團洗牌的消息時有所聞。去年龐大集團破產重組事件就是個典型案例,2019年排名龐大也從第9位掉到了19位。
此外,我們根據《2019年度中國汽車經銷商發展報告》,去年全國累計退網經銷商約3000家,占總量10%。再根據企查查的數據,2020年1月1日至5月31日,全國范圍內有2078家汽車經銷商登記注銷或吊銷。其中山東省最多,共注銷吊銷194家。也就是說,有大約5000家左右的經銷商退出了。
不過,「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液趕科場」,仍然有相當多的新生力量進入。相關數據顯示,4月1日開始的兩個月內,全國范圍內汽車經銷商注冊數據為2604家(包含二級經銷商)。雖然還在進進出出,但是,2020年一季度市場整體銷量大幅下降31.1%,對於經銷商來說,還是面臨著生死考驗。
根據流通協會的數據,百強經銷商2019年全國4S店網點數為6038個,同比2018年6529個下降7.5%;就業總人數為42萬人,同比2018年47萬人下降10.6%。整個環境的壓力在加大,這些大集團經銷商也開始整合。
中國汽車產業已經歷了20年的高速增長,汽車品牌之多、銷售服務網點之密,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因此,通過市場作用來優勝劣汰,無疑也是非常必要的。畢竟,好日子過得太久會喪失進取心,一場疫情讓所有的4S店警醒過來,原來服務才是最重要的。
不受市場歡迎的品牌、服務能力較弱的經銷商,勢必退出這個市場,競爭也會更加激烈。我們可以從大洋彼岸的美國汽車市場得到啟示。美國的汽車經銷商主體,由高峰時的3萬家左右減少到目前的1萬多家,我國經銷商必然也要經歷這樣的過程,然後經銷商的經營才會趨於穩定。
?
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新任第三任輪值會長孫綱提出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在市場競爭中有三類企業會有更大機會:做精做細的「小而美」經銷店;精細化管理的頭部大經銷商;區域性做強的經銷商。所以,記者相信,明年這個榜單會有更大的變化。
文/王小西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北汽新能源銷量都第一了,為什麼總被行業看不起
中國為擴大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所採取的補貼等政策刺激了很多企業進行相關布局,但相應的,一些急功近利的投機行為也催生了很多怪象,包括不少不過關的產品大量湧入市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的公告顯示,在啟動缺陷調查後,召回69,358輛北汽新能源EV、EX、EU系列等車型。召回緣由為制動性能不足。實際上,根據國內領先的缺陷汽車產品信息收集平台車質網相關統計,EU、EX等系列車型還存在方向盤鎖死、助力失效等關乎安全的重大故障,亟待解決。
方向盤鎖死/助力失效 或達退換車標准
除此之外,EPS控制器以及扭矩感測器電路電壓及信號出現異常,也同樣會造成轉向系統工作的異常。從專業維修資料來看,故障原因包括電池電壓偏低、CAN匯流排信號不通暢、扭矩感測器信號錯誤、EPS控制單元損壞等問題,可採用排除法鎖定相關問題點,並進一步分析成因。
究竟是何原因造成北汽新能源汽車EU系列、EX系列等車型,出現方向盤鎖死、無助力等故障問題,還需車企進一步調查後下結論。但至少從目前的數據分析,部分車型轉向問題的存在已經是客觀事實,放任問題蔓延無疑會造成更多駕乘安全問題,希望北汽新能源果斷予以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