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汽車配件供應商
A. 沈暉創辦的威馬汽車是自建工廠還是找代工廠
是自建工廠的。
從一開始,威馬就選擇了一條不一樣的路:自建工廠,廣泛挖角傳統汽車領域的人才。自建工廠幾乎成為了新造車企業的禁區,而傳統汽車領域出身的沈暉不僅越過了禁區,還將威馬打造一座基於C2M模式的4.0數字工廠,用戶可以從下單起能實時掌握車輛個性化配置、生產狀態及交付周期等。
威馬的定製化生產,傳統豪華品牌都有所涉及,但之所以沒有形成氣候,是因為傳統企業的優勢在於大規模集成生產所帶來的規模效應,而C2M個性化生產模式取決生產線成立之初。
(1)威馬汽車配件供應商擴展閱讀:
相關發展:
威馬已獲得了成為資本、遠景能源、七海資本、網路資本、網路集團、SIG海納亞洲、阿米巴等累計超過120億元的融資,這對於重資產模式的威馬來說,無疑是強大的資本後盾。
2015年沈暉帶領團隊僅歷時16個月就建成了新造車企業中首個自主建成投產的工業4.0智能製造整車工廠,實現了從品牌發布到產品落地的蛻變。
2016年11月23日,沈暉在威馬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奠基儀式上發表演講。表示威馬汽車第一個整車平台的首款產品將於2018年在溫州下線。
B. 都是電池惹的禍威馬汽車:讓供應商背鍋,切莫耽誤我上市!
在競爭力明顯不足的情況下,威馬汽車還將面臨大眾、本田、豐田、吉利等一眾傳統車企的「圍剿」。
在四面受敵的情況下,搶先上市就能領先進入下一個循環。如果威馬明年上不了市,資金需求無法解決不說,恐怕離慘淡出局就不遠了。
畢竟,威馬汽車輸不起。
寫在最後:
對於消費者來說,車輛的安全是永恆的主題。而對於威馬汽車來說,即便上市成功,威馬也遠沒有成功上岸。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威馬起火爆炸召回供應商甩鍋 未來IPO之路還有多遠
此外,消費者關系的電動汽車起火事故率也首次被寫入工信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修訂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中,目標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新能源汽車的起火事故率要分別小於0.5次/萬輛、0.1次/萬輛和0.01次/萬輛。
對於威馬汽車來說,眼下的問題是如何處理好起火自燃而帶來的負面影響,避免對銷量和IPO等事項產生不利影響。而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屬於新能源汽車行業問題,還需要眾多車企、動力電池生產企業、上游產業的共同努力,解決制約消費者選擇的主要痛點之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如何評價Mobileye和威馬汽車的合作
熟悉Mobileye的朋友都知道,它是以色列一家生產協助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中,保障乘客安全和減少交通事故的視覺系統研發公司,已經有十二年的研發歷史,2017年3月,被英特爾以每股63.54美元的收購價收購。股權價值達到了153億美元,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成為了寶馬集團的供應商,曾經為寶馬5系、6系的自適應巡航系統提供更清晰的雷達圖像識別,如今Mobileye包含了大眾、通用、特斯拉等多家汽車公司的供應商。

E. 有關威馬召回的三個問題:被供應商坑了,威馬汽車還能買嗎
今天下午,各個電動汽車用戶群都被威馬召回的消息刷屏了:
(本文完)
《電動汽車用戶聯盟》是一個專注於講述電動汽車用戶的故事,為用戶說真話的平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威馬汽車並非中興高能一家電芯供應商 誰該為北京威馬自燃擔責
10月27日晚,一輛威馬EX5在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內發生「自燃」起火。威馬汽車社交平台也發布了起火事實。
需要注意的是,威馬汽車10月銷量3,003輛,同比增長46.1%,環比攀升42.5%。一方面威馬汽車發生了嚴重的自燃事故被召回,另一方面威馬汽車的銷量還在增長,10月份銷量並沒有受到影響,不過召回事件發生在10月份,可能消費者還沒有注意到,就看11月份威馬汽車的銷量如何了。
寫在最後,威馬汽車「自燃」事故已經引起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動盪,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也再次被提起,新能源汽車到底安全嗎?可以攻克「自燃」弊端嗎?一系列的問題引發大討論。威馬汽車至今已經發生多起「自燃」事故,深陷「自燃」門的威馬汽車還值得購買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威馬汽車召回背後:電池供應商中興高能觸礁
除了配套威馬超3000輛汽車外,中興高能的客戶還包括吉利、漢騰、海馬等。
10月28日,威馬汽車約一個月時間內連發四起自燃事件引發行業極大關注,自昨日威馬汽車發布召回聲明起,在幾個小時內搶佔了網路和頭條的熱搜榜單。
在威馬汽車發出的召回聲明中,車輛所用的電池為ZNP3914895A-75A動力電池,生產商正是中興高能。據悉,成立於2016年的中興高能是中興通訊旗下新能源板塊全資子公司,致力於研發、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列產品。
不過,針對10月27日北京一輛威馬汽車發生的自燃事故,中興高能予以了否認,稱其生產的電池僅搭載於福建邵武起火事件中的涉事車輛。
目前,威馬汽車自燃事件不斷被行業和消費者關注探討,但讓人疑惑的是,為何威馬在北京這起事件之後,才立即宣布召回福建邵武起火的同批次車輛?此外,如果10月27日的涉事自燃車輛的電池並非來自中興高能,又會是哪家電池供應商?
圖為威馬汽車圖片來源於車企官網
據官方數據顯示,中興高能和威馬汽車自去年開始合作,截至目前累計給威馬裝車超過3000輛。
值得注意的是,威馬汽車在聲明中表示將召回1282輛汽車,由此計算,有將近2千輛配套了中興高能電池的威馬汽車未在召回之列,不過,一位新能源車企公關負責人告訴時代財經,「剩下的車輛有大概率還未銷售出去,所以談不上召回。」
據悉,中興高能原本規劃分三期建設年產8GWh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其中一期項目於2018年10月投產,產能1GWh,並預計2021年底達到4GWh,2023年實現8GWh。
此外,官方最新消息還表示中興高能已通過了多個主流廠商的車型配套產品測試。在PHEV領域,其51Ah產品已經獲得了海馬汽車、鄭州日產等認可,並簽訂供貨合同。
如今,自燃事件發酵,中興高能的產能規劃和訂單是否會受到沖擊,將考驗決策層的危機處理能力;更重要的是,作為電池廠商,如何打消公眾的質疑和對電池安全的憂慮,更是擺在中興高能面前的首要難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車企、供應商、經銷商各執一詞,威馬\"自燃門\"事件撲朔迷離
10月27日,一輛威馬EX5在北京市西北四環的中國科學院力學所內發生起火爆炸。
並且,就算接二連三的起火爆炸的最終調查結果發現是供應商的責任,也與威馬汽車脫不了關聯。畢竟,作為汽車廠家連供應商質量管理都不做了,那創始人沈暉還有什麼資格談"秒殺特斯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35天燒了4輛,威馬汽車和供應商互踢皮球,用戶成「小白鼠」
截止到10月27日晚、北京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院內突然起火而燒毀的威馬汽車,威馬已經在35天內「火了」四把。就好像前不久理想經歷的斷軸風波一樣,國內涌現出的造車新勢力從來都不能一帆風順,而相比起理想汽車的自信,威馬對於連續自燃情況處理的就不那麼妥當了。
如此一來現階段的威馬車車主無疑就成了「小白鼠」,幾起起火事故雖沒有造成太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但也可以管中窺豹的反映出威馬汽車的質量。這時候已經不是電池質量的問題了,而是一個品牌是否有能力量產車安全、穩定車型的問題。聽說威馬不久前剛融了100億,它到底是一個玩錢的企業還是造車的企業,時間終會給出答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