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配件維修 » 中國汽車配件在東南亞

中國汽車配件在東南亞

發布時間: 2022-02-21 03:07:21

『壹』 國外汽車配件有哪些品牌沒在中國

接下來就幾大零部件總成的外資佔領情況給大家做一簡要介紹。以下企業均為外商獨資、控股或參股,企業的利潤全部或部分流向了國外;而通過技術引進實現國產化的零部件公司不在本文討論之列,因為利潤仍然留在中國。

1、汽油發動機:
毫無疑問,日本三菱幾乎壟斷了所有不能自產發動機的自主品牌汽車的汽油發動機供應。在中國整車市場佔有率並不高的三菱公司在當時中國汽車界巨子仰融先生的牽線搭橋之下,1997年在遼寧沈陽設立航天三菱、1998年在黑龍江哈爾濱設立東安三菱,分別生產中等排量和小排量的汽油發動機,為當時的哈飛、東南、華晨等公司配套。隨著1999年前後奇瑞、吉利、華晨、比亞迪等自主品牌的崛起,在它們建設之初都不能自產發動機的情況下,三菱在華投資的這兩個發動機公司的業績突飛猛進,著實賺了不少錢。
據不完全統計,使用東安三菱發動機的車型有:比亞迪F3,華晨駿捷,東南藍瑟、菱悅、希旺,哈飛賽馬、賽豹,眾泰5008,風行景逸,長豐飛騰……
使用沈陽航天三菱發動機的車型有:比亞迪F6,華晨尊馳、駿捷,金杯海獅,奇瑞東方之子,福特全順,江淮賓悅,上海英倫TX4,帝豪EC8,東南菱悅、君閣、戈藍,江鈴陸風,海馬3,柳汽風行MPV,長豐獵豹,長城哈弗、嘉譽,華泰特拉卡,北汽域勝、騎士,福田蒙派克、風景,鄭州日產奧丁,中興無限、威虎,曙光傲龍、旗勝……
2、柴油發動機:
在輕型柴油發動機方面,五十鈴無疑是王者。這家日本柴油發動機和商用車巨頭早在1984和1985年就在中國四川重慶和江西南昌分別成立慶鈴汽車和江鈴汽車,開始生產五十鈴皮卡、輕卡和與之配套的4JB1發動機。隨著福特全順、福田風景等輕客的下線,五十鈴發動機更是在輕客市場找到了藍海。現在,中國幾乎所有的皮卡、輕卡、輕客上用的柴油機都采購自五十鈴或使用五十鈴技術生產。
在重型柴油機方面,美國康明斯公司則獨占鰲頭。這家美國獨立發動機製造商僅在整機生產方面就在中國建立了4家公司:東風康明斯、西安康明斯、重慶康明斯、福田康明斯,配套范圍則涵蓋了東風、陝汽重卡、重慶鐵馬、福田歐曼等重卡企業,宇通、金龍、青年、中通等客車企業,以及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等工程機械企業。可以說,康明斯幾乎壟斷了中國高端重型柴油機市場。
3、電噴系統:
為了滿足越來越嚴格的排放要求,目前國內生產的所有汽車上都必須安裝電噴系統。德國博世、美國德爾福、日本電裝(屬於豐田集團)幾乎壟斷了所有中國電噴市場份額,其中德國博世的市場份額一家獨大,超過了60%。
從自主品牌到外資品牌、從轎車到卡車、從汽油車到柴油車,中國消費者每買一輛車就會向上述三家外企貢獻上千元的利潤。
4、重型變速器:
美國伊頓、德國采埃孚兩家公司不僅控制著全球重型變速器的研發和銷售,更是幾乎壟斷了中國重型變速器市場。早在1980s中國改革開放伊始,伊頓和采埃孚就將重型變速器製造技術分別有償轉讓給了陝西汽車製造廠和四川汽車製造廠,為當時同期引進的斯太爾重卡車型配套,兩者後來演變為中國重型變速器市場的兩大霸主:法士特和綦江齒輪(綦江縣是鳳姐的家鄉)。
現在,兩家國際變速器巨頭均已在中國設廠。美國伊頓1997年在上海獨資設廠生產重卡變速箱,專注高端市場;2003年與法士特、湘火炬合資成立伊頓法士特齒輪(西安)有限公司,為中國重汽、東風、一汽、福田等廠家配套;2004年與一汽合資成立一汽伊頓變速箱有限公司,主要配套解放重卡。
德國采埃孚1998年在蘇州獨資設廠生產客車用變速器,2004年與上汽合資設廠生產轎車用變速器,2005年在杭州獨資設廠生產卡車用變速器,2010年又與多年的合作夥伴綦江齒輪實現合資進一步拓展中低端市場。
無論中國重卡市場的競爭如何慘烈、利潤率如何下降,潛伏在幕後的伊頓、采埃孚兩家外企都會偷笑著坐收漁利。
5、轎車變速器:
豐田控股的愛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自動變速器生產商以及全球第5大汽車零部件公司,已經將觸角延伸到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各個角落。1996年合資成立唐山愛信齒輪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手動變速器,爾後於2003年變為外商獨資企業;2004年合資成立天津艾達自動變速器有限公司生產自動變速器。
據不完全統計,使用愛信變速器的外資品牌有:保時捷、悍馬、雷克薩斯、沃爾沃、吉普、三菱、馬自達、現代、起亞、鈴木、菲亞特、阿爾法羅密歐、五十鈴、日野、大發……
使用愛信變速器的合資品牌有:上海通用、上海大眾、一汽大眾、一汽奧迪、北京賓士、東風標致、東風雪鐵龍、一汽豐田、廣汽豐田、長安鈴木……
使用愛信變速器的自主品牌有:比亞迪、東南、長城、華晨、長安、名爵、榮威、一汽奔騰、東風風神、廣汽傳祺……
親愛的憤青們,如果要抵制日貨請問我們能買什麼車?
6、汽車內外飾部件:
以美國江森自控、德爾福(原通用汽車零部件分部)、偉世通(原福特汽車零部件分部)、法國佛吉亞為代表的跨國零部件巨頭,不但為國內汽車廠商製造座椅、儀表台、扶手、車門內飾、車頂內飾、保險杠、車燈、雨刮、空調等內飾、外飾部件,更是在車型設計之初就參與內飾與外飾的設計。上述幾家公司為幾乎所有的國內乘用車生產企業設計、製造內飾與外飾部件。
7、天窗系統:
從高端的勞斯萊斯、賓利到低端的奇瑞、夏利,車上用的天窗竟然都來自同一公司——德國偉巴斯特。德國偉巴斯特1936年獲得第一個天窗專利,現在在全球汽車天窗的市場佔有率超過70%。偉巴斯特為幾乎所有的國內合資品牌、自主品牌供貨。
8、輪胎:
從低端的韓國錦湖、韓泰,到中端的美國固特異、義大利倍耐力、日本鄧祿普、普利司通、優科豪馬,再到高端的法國米其林,無一不是清一色的外資。國產輪胎的市場大多僅局限於微型車和商用車。
9、汽車外觀設計:
不但會計師事務所領域有全球四大,汽車設計領域也有全球四大:博通、賓尼法瑞那、喬治亞羅、意迪亞,來自義大利的這4家公司為全球所有主流汽車公司設計過外觀。
博通一直是蘭博基尼、菲亞特、瑪莎拉蒂的穩定合作對象;賓尼法瑞那則與法拉利結為摯友,幾乎壟斷了法拉利的全部產品設計,1950s初還生產了27000部阿爾法羅密歐Giulietta車型,通用也是它的常客,請賓尼法尼亞設計了別克Lido50、凱迪拉克敞篷車、雪佛蘭魯米娜MPV、第二代大宇旅行家(即國產的別克凱越)等車型;大名鼎鼎的喬治亞羅則設計了大眾高爾夫、帕薩特、奧迪80、布加迪、西亞特、菲亞特熊貓、朋多、烏諾、藍旗亞Delta等多款經典車型。
1996年賓尼法瑞那為哈飛汽車成功設計了「中意」微面,標志著全球四大開始進軍中國市場。賓尼法瑞那先後又設計了哈飛賽豹、路寶、江淮同悅、奇瑞A3和M14、長豐飛騰等;喬治亞羅的作品則有華晨尊馳、駿捷、一汽奔騰、東風風神H30等;意迪亞則有第一代別克君越、陸風風尚、長安CM8、奔奔和海馬3等作品相繼問世;博通作品較少,目前只有昌河愛迪爾和奇瑞瑞麟G6。從2004年開始,它們乾脆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目前賓尼法瑞那有1/3的業務來自中國,意迪亞的中國業務則占總收入的40%。
10、發動機設計:
奧地利AVL、德國FEV、英國Ricardo是當今全球三大獨立發動機設計公司,再加上專注於柴油機領域的義大利VM,四家公司壟斷了國內自主品牌的發動機設計。
奧地利AVL是全球最大的發動機設計公司,向包括賓士、寶馬、福特、通用在內的幾乎所有汽車整車及發動機製造企業提供發動機設計服務及發動機測試設備。AVL因2006年向奇瑞出售發動機技術而在中國一夜成名。其實AVL在中國的足跡源遠流長,其創始人李斯特先生早在1926年到1932年就任教於上海同濟大學;1987年,AVL協助機械工業部制定了《中國內燃機發展系列型譜》、《中國柴油機煙度排放標准》;1999年與國家科技部合資成立了廈門海騰發動機測試設備有限公司。目前AVL在中國的客戶主要有:奇瑞、濰柴、錫柴、大柴、上柴、雲內等。
與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處於同一城市的義大利VM公司,上世紀曾為路虎攬勝、羅孚800、阿爾法羅密歐提供過發動機,現在使用VM柴油機的車型則包括凱迪拉克CTS、吉普大切諾基、自由人、雪佛蘭科魯茲、科帕奇、景程、克萊斯勒大航海家等。2004年開始,江鈴、華泰、長豐、長城、上汽相繼購買了VM的柴油機製造技術及關鍵生產設備後開始生產自己的柴油機。
德國FEV早在1980s就開始向廣西玉柴出售發動機技術,目前其在中國的主要客戶包括:一汽、上汽、華晨、陸風、玉柴、雲內等。
英國Ricardo早在1930s就開始向倫敦巴士和法國雪鐵龍提供柴油機,近些年的主要成就是為奧迪R8和布加迪威龍設計了DSG變速器、幫助寶馬優化K1200系列摩托發動機、幫助邁凱輪設計了其第一款發動機M838T等。目前Ricardo在中國的客戶包括:一汽、上汽、長城、力帆等。
越來越多的中國車企在發展的過程中選擇了外包這一速成方式,但中國企業的外包跟外企的外包有著本質區別。外企是把自己不屑於乾的流程外包給中國企業,而中國企業則是將自己不會乾的流程外包給外企。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國家30年前就享受過中國當今高速的發展速度,但由於沒有及時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產業升級,至今還在充當發達國家製造基地的角色。

『貳』 國內汽車配件可以帶出國嗎

查看一下托運規定。
建議自己簡易「打包」好。

『叄』 中國汽車對未來的發展如何

中國汽車未來發展趨勢

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

首先在中國汽車的總體市場方面,至少在未來幾年內,直至2015年,伴隨著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有望以8%至9%的年平均速度持續增長,所帶來財富的增加,因此人們對汽車的需求也將水漲船高,根據我們的預測,到2015年,中國汽車年度銷售量將超過1000萬輛。這種增加幅度將使中國迅速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這種規模將中國汽車市場其對世界各地的多家整車製造商(VM)、供應商的命運產生直接的影響。

中國市場很可能出現一個產能過剩的階段,這種局面一方面是由政府制訂的政策造成的——因為政府希望通過多種政策杠桿對需求的增長進行調節;另一方面,整車製造商和供應商對這個增長迅速的市場覬覦已久,正源源不斷地投入資金。在這個過程中,為了奪取更多的市場份額,整車製造商很可能不斷縮短新產品開發的周期,這將進一步刺激需求的增長。

其次是在政策環境上,中國政府將繼續根據其對WTO的承諾對國內汽車行業的整體發展進行平衡調節。2005年初汽車領域發展速度減緩,這進一步證明這個領域很大程度上仍在政府 宏觀調控之下,供需兩方面都需要政府通過政策杠桿加以控制。以下是幾種政府正在使用和/或者可能考慮使用的控制需求的杠桿:包括緊縮貸款(例如禁止四大國有銀行提供汽車貸款);推出 燃油稅;關稅與非關稅壁壘;以及增加特許經營費等。政府還通過更為嚴格的投資控制措施冷卻上游產能的投資對汽車的供應進行管理。

但是,政府2010年的工作目標(即第十一個五年計劃)是在中國建立一個成熟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汽車行業,使其在2010年之前成為中國的支柱產業之一。同時,汽車行業還必須完成另一項任務,就是使燃油效率比2003年的水平提高15%或者更高。為了完成這項的任務,中國已經主動出擊,開發價格低廉、燃油效率高的汽車,開發過程中可以應用混合能源、氫動力、和/或者現有的新技術。

第三,產品與市場方面,目前中國市場中佔主導地位的仍舊是外國品牌和外國企業與國內企業組建的合資企業品牌。我們預計在未來十年間本地和國外整車製造商將分道揚鑣,逐漸形成各自的品牌。

中國主要整車製造商將擁有自己的研究開發平台,至少在開始時開發以入門級客戶和大眾市場為目標的中國自有品牌。某些合資品牌甚至將被拆分,使合資雙方可以毫無負擔地尋求各自的發展。中國整車製造商可能走得更遠,專門為東歐、東南亞或者印度等全球各地新興的市場量身定做一種汽車,並且最終以其質量、安全性與可靠性,以及與韓國整車製造商類似或者更低的價格定位走向世界。

我們預計在2015年之後,至少有一家中國整車製造商將逐步進入豪華或亞豪華汽車的市場細分,而韓國和日本整車製造商則分別用了接近五十年與三十年時間才達到類似的產品開發階段。

第四個方面即製造與總裝。因為經過近年來的大量投資之後,在目前這種日漸成熟的、開始由消費者驅動的市場環境內,某些在中國經營的整車製造商正面臨著來自產能過剩、價格和利潤率等方面的壓力—這正是過去過於樂觀地、一味地增加產能的苦果。

我們預計,這些整車製造商將尋求擁有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競爭、尋求成本領導地位的製造與采購能力,更多地參與到整條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在整條價值鏈上獲得更多經濟效益。在未來十年間,我們很可能見證一種充滿活力的行業結構逐漸形成:許多整車製造商將努力通過合並、收購較小的中國整車製造商,甚至是其外方合作夥伴的股份,以實現更大的經營規模和產品豐富度。目前普遍的觀點認為,在2015年之前,這個市場將合並成為三家或者四家整車整車製造商,外加少數幾家占據特殊市場空間的廠家。

第五,零部件供應。目前,為了更好地服務於中國國內的整車製造商客戶,許多供應商仍繼續進口大量零部件並且以較小的規模進行生產經營。但是,整車製造商整合之後,第一層供應商也將進行進一步的整合以求規模、更高的利潤率,並且最終達到世界一流的成本競爭力。擁有研發、供應鏈以及出口能力的國有供應商將有能力將其業務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通過充分利用其在中國國內市場中的規模地位,在價格方面進行競爭,這些供應商將最終達到以上目標,他們還有可能利用其成本較低的工藝技術以及生產范圍,將零部件以較高的成本效率銷售至海外市場。

最後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在品牌、銷售、以及售後市場,隨著客戶得到價廉物美的產品和服務的要價能力不斷提升整車製造商和經銷商將面臨相當大的來自營銷、銷售以及服務方面的挑戰。隨著市場上產品型號的不斷擴充,品牌及營銷工作將變得更為重要,整車製造商將不得不為了確立其品牌、提升其產品地位、促進產品分化而在營銷工作中投入更多資金。

我們預計,通過強化其品牌地位,整車製造商將通過重組與參股經銷商等方式在產品的銷售過程中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工作的重點是提高其經銷商網路的整體標准達到接近發達國家市場的標准。為了爭取新的客戶,整車製造商將增加其銷售網路的覆蓋范圍,這樣一來每家店的投資成本將升高而每家經銷商的銷售量仍將保持在較低水平,此時的利潤率管理工作將是他們必須解決的一項重大挑戰。

另外一方面,二手車市場將蓬勃發展,並促進中國經濟相對不發達的地區銷售汽車。在價值鏈的下游端,整車製造商或者其它獨立企業很有可能開始真正的汽車生命周期管理、將這些二手汽車從一級城市和二級城市銷售到三級城市,最終提高整體的汽車擁有率,並且縮短了主要市場內的新車采購周期。為了滿足日益富有的中國消費者不斷增長和復雜化的需求,通過世界一流品牌的銷售網路,部件、附件和飾件的銷售也將迅速發展演化。

趨勢與「拐點」

前瞻2015年之後的市場,我們預計可能出現五個「合理延伸發展趨勢」和四種「拐點」。

重點向小型車輛偏移:目前的乘用車市場已經開始明顯地偏向中小型汽車,這種趨勢很難發生根本性地轉變。個人消費者支付能力的增加、以及銷售量從機構客戶逐漸偏向個人客戶的趨勢都將不斷推動小型汽車的開發。

而石油短缺的局面將為節能工作帶來日益巨大的壓力,這也會加速節能型汽車的開發。由於汽車耗油佔中國總油耗的三分之一,所以採取這一步驟是非常必要的。

爭奪低成本領先地位:國外與國內企業不斷在汽車領域內注入資金,這將導致一個產能過剩的階段。

整車製造商將繼續增加車型豐富度,以維持、增加各自的市場份額。比如由於沒能更新車型,近年來大眾公司在中國市場份額迅速下降,這對其他公司而言是前車之鑒。

車價格將繼續下降,這將進一步刺激需求。但是,如果整車製造商不能每年將成本降低8%左右,銷量的增加將不能抵消價格降低的影響,他們很可能面臨長期的虧損。

目前零部件是汽車成本的主要來源:盡管中國勞動力成本極低,但中國的製造業成本有時甚至比世界一流水平高約20%,因此中國零件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目前,中國汽車零件市場仍舊處於分散、規模小的狀態,十大零件企業只擁有20%的市場份額。隨著零件市場的不斷整合,整車製造商將意識到在采購過程中即使不以犧牲質量為代價來節約成本,同樣有可能實現真正的成本降低。盡管在中國進行的采購工作將繼續增加,中國同東歐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相比的相對引力將繼續根據不同采購產品而定,這將促使整車企業繼續對不同采購產品類別分別制定決策。

整車製造與供應鏈的快速整合:在汽車零件與總成的單位成本不斷降低、競爭日益激烈等因素的驅動下,全球性的整車製造商將通過與三大汽車製造商(一汽集團、上汽集團、以及東風汽車)之外的其他較小的整車製造商組成合資企業的方式繼續爭奪其在市場中的位置。

整車製造盡管目前仍舊高度分散,但是到2015年,整車製造商仍有可能合並成三家到四家整車整車製造商以及少數幾家特殊市場細分內的整車製造商。現存的幾十家較小的整車製造商將很難實現規模效益,最終將退出市場。

面對營銷與銷售的挑戰:盡管中國消費者目前仍舊處在形成品牌偏好的過程中,同全球標准比較,中國消費者的品牌忠實度確實很低。因此,整車製造商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確立並且強化其品牌地位。盡管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偏好將最終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定,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時間內,價廉物美(或者至少是消費者主觀對價值的感受)仍將是最重要的購買標准。品牌形象和服務仍將是是中端以上市場內車輛的主要購買標准。

最終,隨著所有國內外企業的品牌定位與質量表現逐漸清晰,這些標准將同樣適用於低端市場。

在國有計劃分配時代,供給都需要通過中央機構進行分配,整車製造商對其生產車輛銷售的方式沒有、或者只有很少量的控制。現今,汽車銷售的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展望未來,我們認為,在參與WTO之後,這個市場將逐漸進入整車製造商控制下的銷售模式。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有望見到同時為國產和進口產品提供全方位銷售、服務、融資等的專業汽車銷售商

大多數整車製造商將繼續面對銷售工作中各個主要領域內的重大問題,這種局面將需要多年時間和大量投資才能解決。物流網路同樣將得到不斷的升級,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的經驗將成為中國其他的整車製造商重要的前車之鑒。大眾和通用擴張其汽車的服務網路創造了一定的競爭優勢,其全國范圍內的倉儲、運輸與物流網路能夠滿足消費者在汽車使用壽命內對零件與服務的所有需求。而對於較小的企業和新進市場的企業而言,缺乏這種網路將成為一個主要的挑戰,這使他們不能以較高的成本效率提供高質量的零件與維修服務。福特等更晚進入這個市場的企業則必須快速建立這種網路才有可能成為中國國內的長期競爭者。

價值逐漸轉向下游::目前,中國國內的收入與利潤來源偏向價值鏈的上游,投資主要集中在汽車製造與零件批發方面。但是,與其他市場的情況相同,收入和利潤流很可能轉向下游,進入汽車融資、租賃、維修與服務、汽車配件、以及其他汽車服務等領域。

除了以上這些主要趨勢之外,我們還發現這個市場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人民幣價值調整:對於大多數跨國企業而言,人民幣價值調整都是一個必須進行預測與管理的問題。

對於中國的整車製造商來說,人民幣的價值調整在降低了中國出口產品吸引力的同時,還將降低進口零件的成本。而對於外國整車製造商而言,人民幣價值調整將增加海外在中國投資的成本,但是同樣將降低中國的進口成本。對於汽車供應商來說,價值調整之後,采購進口原材料和零件的成本將大大降低,但是出口零件的價格壓力也將隨之增加。最後,境外金融公司在中國的經營成本也將增加。

尋求在全球市場的發展: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在初期獲得的成功都將刺激某些中國整車製造商走向世界,包括進入其它新興的市場。

中國主要的整車製造商,包括 奇瑞和吉利似乎已經准備就緒。中國整車製造商已經開始在海外汽車展覽上展示他們的產品,比如法蘭克福車展。中國整車製造商同樣在向其他發展中國家市場銷售汽車,以獲得在海外經營的經驗。韓國汽車行業的經驗也為中國汽車製造商上了生動一課。

開發符合中國國情的節能型汽車:出於對燃油消耗這個問題的嚴重關切,在全球范圍內,中國將首先提出相關的法律法規,並且推出一系列廉價、高能效汽車。目前中國在節能與空氣和水污染等方面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汽車生命周期管理的出現:我們可以想像,隨著汽車普及的大潮由東向西發展,中國國內很快將出現一種專職管理汽車生命周期的企業。這將促使國內以及某些國外的整車製造商對也參與到其中,以在整個價值鏈的各個環節獲得利潤。

盡管我們的預測結果並不確實、具體,但是我們仍舊希望能夠描繪出主要的發展趨勢和在未來十年間可能影響行業發展的不連續性。路漫漫其修遠兮——前方的道路可能並不平坦,但是那些上下求索、成功逾越的人終將得到豐厚的回報。

全球汽車趨勢

功能化已難說清趨勢

一車多能早已成為車型發展的一種潮流、一種趨勢。眾所周知的MPV、SUV就是這種趨勢的產物;其實,後來的BPV、MPT、CUV……也是這種復合化的體現。而種種跡象顯示,汽車的這種多功能性正在向邊緣化方向轉變。這一點在本屆北京國際車展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通用汽車在本次車展上展出一款概念車———別克Centieme。其外形酷似MPV,卻擁有轎車和SUV最明顯的特徵,又極具運動車風格。它的內部在凸顯別克車一貫的寬大舒適特徵之餘,還強調了多變的空間布置和高科技設施的操作簡易化。它包含了汽車工業前沿科技的最新成果,昭示了一種潮流、一種未來的設計理念:融合能夠出奇、出新。

奧迪展出了全新的運動型多功能概念車Pikes Peak quattro。看外觀,它是一款跑車風格的超級SUV,但它絕不僅僅是一款SUV,它融合了汽車領域各種不同的頂級特質,產生了新的價值元素。奧迪直言:這款車的關鍵特徵在於它跨越了多級市場。這是否就是它的邊緣性?

像這樣的概念車,在本屆北京國際車展上還有不少,如本田的KI?鄄WAMI、VOLVO的VCC、馬自達的WASHU、MX-Micro Sport等。它們個個工藝精湛、功能齊全,同時又造型新穎、獨具個性。這些前衛車型在形狀和性能上採取大融合的做法,在工藝和操控性上融入了當今諸多最新科技成果。令人稱奇的是,其內外造型甚至融合了現代建築、傢具、裝飾的設計理念與風格。它們身上呈現出「無所不能」的特性,既擁有轎車的舒適性,又具有跑車的加速性能、越野車的安全性和征服性、MPV的大空間等等,同時又不失獨特的品牌文化內涵。這是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

在本屆車展上,國內自主開發企業推出的概念車也表現出了這種發展特徵,只不過不太鮮明而已。如奇瑞的NEW CROSSOVER概念車,以及長安集團推出的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多功能車CM8,也能說明這一潮流特徵。

NEW CROSSOVER概念車是奇瑞自主設計研發的一款兼有轎車和MPV綜合特性的車型。它安排有三排可任意組合的舒適座椅,既適合於在都市中遊走,又適用於外出休閑和多人短途旅行。也許,正因這種融合性、多功能性、邊緣性,讓奇瑞做了難,目前還沒有給這款車起一個恰當的名字。

CM8是長安歷時近3年傾情打造的以CELF(C-City都市、E-Eco環保、L-Life享受生活、F-Fashion時尚)為設計理念的全新車型。從外形上看,似乎仍為微型麵包車,但它卻擁有轎車底盤,舒適性、安全性大大增強。而在功能上,它又集商務、家用、休閑等多種功能於一體。

邊緣化的設計潮流值得國內汽車企業重視和研究。

是什麼推動著汽車走向邊緣化

一位業界資深人士分析指出,作為交通工具而誕生的汽車,至今已走過100多年的發展歷程,如今,國際汽車的開發技術越來越先進,開發速度越來越快。無論是從國際市場上看,還是從國內市場上看,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是無止境的,消費者對車的各種性能和功能的要求越來越高,不斷刷新他們的審美需求,從而推動著汽車設計理念不斷更新。而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則為汽車這種邊緣化趨勢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各種新材料的出現,信息化技術的高度發展,都為汽車設計更加人性化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從現實市場上的產品來看,技術的迅速擴散,導致產品越來越趨於同質化,這就迫使汽車製造企業積極尋求新的突破點,打造新的車種,開辟新的細分市場,佔領新的市場制高點,盡早獲取新的領先優勢。一車多能、一車全能,已成為跨國公司除新能源動力之外,新產品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取向。

『肆』 新加坡為東南亞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和汽車生產基地

是這樣嗎?沒聽說哪家汽車品牌在新加坡設廠啊,也沒聽說著名的汽車零部件公司在新加坡設廠啊? 恰恰相反,因為新加坡不生產汽車,所以汽車都從國外進口的。

『伍』 中國汽車用品主要出口到哪些國家

主要是亞非拉美,比如宇通客車和重工,三一重工出口到東歐,巴西,古巴,和非洲也有少數出口到歐洲。因為我們國家的技術處於世界的中級,所以一些零配件也是出口到比我們國家技術差的國家。

『陸』 中國的汽車零件生產商分布在什麼區域

汽車零部件廠主要分布在下列地區:

首先是長江三角洲:占整個零部件企業50%以上

浙江省,江蘇省和上海市

其次是珠江三角洲:包括很多新興的日系的零部件企業;另外本地域的汽車用品佔全國50%以上

其他零部件大省市主要圍繞大型整車企業集團包括:
一汽集團所在地:吉林省
東風集團所在地:湖北
重汽集團所在地:山東
長安集團所在地:重慶
。。。。。。

更多信息建議參考《中國汽車工業企事業單位信息大全》,這本書內容比較准確、權威,值得一看。

『柒』 合資車是怎麼出來的呢是國外送配件來中國來組裝,還是整車都是在中國生產的

合資車就是中國的汽車生產商和國外的品牌合作生產的汽車。整車在中國生產,但是出資方式不同。

雙方出資的方式:

中國:出讓土地廠房使用權、資金;國外投資方出品牌、技術、資金、人才等合資汽車就是上述情況合作情況下的產物。國外:提供技術、人才、品牌等在國內組裝,但核心技術還是由國外掌握。

1、合資車顧名思義就是由中方與國外投資方共同成立的項目。

2、合資車貴是因為知識產權的問題。我國和外國汽車生產廠商建立的合作依存度很低,一般我國在學習外國汽車生產商更多的是組裝技術、企業文化、內部管理等等,但是對於我們真正需要了解的汽車發動機、變速器的核心技術往往是國外進口,賣給我國的一般都是落後10年到20年的技術。

3、以ABS為例,70年代末歐美的汽車生產商已經在研發運用,80年代在市場上大力推廣,而我國第一款運用ABS的車型是桑塔納2000,這個差距是顯而易見的。也正因此,核心技術掌握在外國企業手中,我們花大價錢去買這些技術或者成品,自然就造成合資車價格比較高。

(7)中國汽車配件在東南亞擴展閱讀:

合資車和國產車的區別:

1、造型:外觀設計上,其實國產車自主研發可能比較少,可能基本上還處在一個模仿的階段。而合資車可能基本上是結合了自身產品的優勢,在根據國內消費市場需求進行了一些改進,更加迎合這個市場,所以在外形上面,合資車還是有一些優勢的。

2、發動機技術:在一些汽車特有技術上面,由於國內汽車技術可能開發起步較晚,所以在這方面可能還是合資品牌有優勢一點。除了少量國內品牌有自己特有的發動機技術,大多數國產車上面的發動機技術可能還處於一個引進的階段。

3、品牌效應:國內消費者可能會以一個品牌的宣傳力度來決定一個品牌的好壞,其實在考慮同一個款式的車型時,資金條件充足的時候,可能都是先根據牌子的名聲來選擇,而很多國產品牌的車即使在可能在很多方面都不比合資車差,但可能就因為品牌宣力度沒合資車高導致被人了解甚少。

『捌』 到東南亞做汽配會不會好做點

可以的,比如汶萊,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尼西亞都可以。

『玖』 在國外買的汽車部件能拿到中國來么

具體花多少錢說不清楚,因為牌子和價格不同,海關報關的時候稅收就不同。
如果量少的話可以用飛機運輸,多的話當然是走水路。你的這些東西可能是不能免稅的,因為每個人帶的東西經過海關的時候都有規定的量的,看你說的東西已經超過了走綠色通道的標准,所以交稅。至於找誰辦理,建議你咨詢國際貨代公司,交給他們辦理的話你就只管交錢接貨就行了。如果不想委託貨代公司,那就去咨詢海關吧。

『拾』 中國汽車濾清器主要出口到哪些國家或者說中國產的汽車配件都出口到哪

想當年還沒有「中國製造」的時候,,,,,,那時多放心呀

熱點內容
越野摩托怎麼保養 發布:2025-10-20 08:58:11 瀏覽:731
最車越野車圖片 發布:2025-10-20 08:28:26 瀏覽:85
眾泰內飾17款手動 發布:2025-10-20 08:27:05 瀏覽:666
超級越野車視頻 發布:2025-10-20 08:05:48 瀏覽:292
10萬元房車辦公 發布:2025-10-20 08:05:48 瀏覽:630
越野摩托h9 發布:2025-10-20 07:57:57 瀏覽:244
開豪車追大學女生 發布:2025-10-20 07:47:12 瀏覽:395
G10內飾板怎麼拆圖解 發布:2025-10-20 07:44:38 瀏覽:758
別克奧克雷商務車 發布:2025-10-20 07:36:03 瀏覽:929
帝豪二廂車ec715二手車價 發布:2025-10-20 07:17:55 瀏覽: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