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汽車維修環保政策
『壹』 31.簡述汽車維修企業應具備的環境保護條件要求。
如果要保證,這種相應的環保要求的話,其實很簡單,最主要的就是一個,汽車尾氣的治理,嗯,現在,汽車汽車維修,這里是這個城市環境治理的一大,嗯,一大難點,那麼,在治理這個關鍵的時候,就是要保證汽車的,相關的,就是,減少污染物的一個,排放,在這些方面的零部件的要求的話可能會更高一點。
『貳』 汽車維修企業具備的環境保護條件要求有哪些
環境是國家的重要資源,也是人民生活質量的基本條件,環境保護是國策大事。環境保護人人有責,關系人人。維修企業應具備的環保條件
1.
維修車輛清洗應在規定的固定地點進行,每天應對汽車清洗地點進行
清掃
2.
保持場地清潔,汽車拆卸維修時,應做到油、水不落地
3.
廢舊料應分類放置在規定的收集地點,廢機油倒入收集桶內
4.
銼削制動蹄片應防止有害粉塵擴散
5.
車輛噴漆應在烤漆房或噴漆間內進行,防止漆塵飛揚,污染環境。
6.
檢修空調機時,致冷劑不得隨意排放到大氣中
7.
維修車輛的廢氣排放應達到國家標準的規定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叄』 闡述汽車維修企業生產中應採取環保的措施有哪些
汽車維修企業環境保護的防護措施:
1、維修車輛進店保養時,先要進行清洗,清洗應在規定的固定地點進行,杜絕室外進行,每天應對汽車清洗地點進行清掃,保持下水疏通,場地整潔。
2、換下的機油濾清器以及濾清器,單獨用桶儲存,帶油的廢舊棉紗單獨用桶儲存,換下的廢舊物品單獨存放,並貼上警示標識。
3、保持場地清潔,汽車拆卸維修時,應做到油、水不落地,拆下的零件應放置在零件盆中,廢油接入抽接油機中,拆修完畢後,立即清掃場地。
4、廢舊料應分類放置在規定的收集地點,廢機油倒入收集桶幾,定期處理廢舊料和廢機油。
5、禁止任何人將垃圾、廢油、廢渣、有毒廢棄物一切含油廢液嚴禁倒入下水道。
6、定期進行各工位監督檢查,落實獎懲措施。為了搞好環保工作,設兼職環保員一名,在店長指導下負責全店的環境保護工作,認真學習宣傳環保放針政策法令及有關規定,監督檢查貫徹執行情況。
『肆』 汽車維修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的重點和難點是什麼
汽車維修企業環境保護制度及措施
1、認真貫徹執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環境保護方針,遵守國家《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等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准
2、應有廢油、廢液、廢氣、廢蓄電池, 廢輪胎及垃圾等有害物質集中收集、有效處理和保持環境整潔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
8、有害物質存儲區域應界定清楚,必要時應有隔離、控制措施
4、塗漆車間應設有專用的廢水排放及處理設施, 採用干打磨工藝的,應有粉塵收集裝量和除塵設備,應設有通風設備。
5、調試車間和調試工位應設置汽車尾氣收集凈化裝置
6、應定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和環保常識培訓,教育職工嚴格執行各種工藝流程,工藝規范和環境保護制度。
7、嚴格執行汽車排放標准,全面實施在用車輛的檢查/維護制度(I/M制度),控制在用車輛的排放污染,在維修作業過程中,嚴禁使用不合格的消聲裝置
8、車輛竣工出廠前,要嚴格檢查車輛尾氣排放和雜訊指標,對尾氣排放和雜訊指標不符合國家標準的,不得出廠。
什邡市師古鎮鑫隆汽車潤滑油養護部
『伍』 三類汽車維修環境保護措施
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不僅要關注生態環境領域的治理,更要實現經濟系統、社會系統和生態系統的協同共進,形成相關主體之間緊密聯系、相互協調和運行流暢的「環境治理共同體」。本文結合自己的專業(車輛工程),從汽車工業的角度探討了環境治理與其發展的關系,從汽車工業現狀與汽車對環境的污染兩個方面闡述了汽車工業對環境治理的重要性。然後詳細分析了目前汽車工業升級革新的重點-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優勢。最後,提出了自己對提高新能源汽車普及率的意見,然後從汽車工業技術創新的度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目前階段需大力發展純電動汽車,並結合智能網聯汽車的優勢,進一步提高電動汽車的節能環保優勢,未來應重點發展氫動力電動汽車。
關鍵詞:汽車工業;新能源汽車;環境治理;節能環保
1 前言
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前提。環境為我們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必需的資源和條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已經作為一個不可迴避的重要問題提上了各國政府的議事日程。保護環境,減輕環境污染,遏制生態惡化趨勢,成為政府社會管理的重要任務[1]。
眾所周知,汽車是「改變世界的機器」,汽車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極大的便捷了人民的生活,更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2]。汽車工業是國民經濟的「發動機」是「1:10」的產業,即汽車工業每增加1%的產出能夠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各環節總體增加10%的產出。這是因為汽車工業可以帶動鋼鐵、冶金、橡膠、石化、塑料、玻璃、機械、電子、紡織等諸多上游相關產業,可以延伸到維修服務業、商業、保險業、交通運輸業及路橋建築等許多下游相關行業,可以吸納各種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可以形成相當的生產規模和市場規模,可以創造巨大的產值、利潤和稅收,可以提供眾多的就業崗位。汽車產業對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巨大的拉動效應,可以成為國家和地區的重要支柱產業[3]。縱觀世界經濟強國,大都是汽車工業大國,其國家崛起的過程也是該國汽車工業崛起的過程。在國際上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等汽車工業發達的國家,以及韓國、巴西、西班牙等汽車工業後起發展的國家,其汽車工業產值占本國國民經濟總值的比例均在30%以上[4]。
汽車工業是國家是支柱產業,所以備受關注。但隨著其發展,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2017年全球汽車產量達9700多萬輛,保有量接近10億輛(截止2017年,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3.1億輛,當年銷售量達2900萬輛,均居世界第一)[5]。隨之而來的交通擁堵、環境污染、能源消耗等問題日益凸顯,對我們生存的地球造成了重大危害。如今環境治理的問題已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科學家面臨的一個共同任務就是如何有效地遏制能源枯竭,使逐漸惡化的環境狀況得到控制。為解決上述問題,近年來世界各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以求降低汽車工業發展所帶了環境污染問題和能源問題,同時避免削弱汽車工業對國家經濟的帶動效應。
2 汽車對環境的影響分析
傳統汽車主要以內燃機為動力源,以汽油、柴油等為能量源,研究汽車對環境的污染問題,實質上是內燃機的排放污染問題。傳統汽車對環境的污染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排放污染、雜訊污染、電磁污染。在三者之中,排放污染對人們的生活環境影響最大(被認為是第一公害),其次是雜訊公害,而電磁污染由於不直接影響人體健康,並且是局部性問題,所以沒有前兩者重要。除此而外,制動蹄片、離合器片和輪胎的磨損物,以及車輪揚起的粉塵、曲軸箱泄漏的未燃燒氣體、蒸發的燃油也會引起環境污染
『陸』 環保對汽修廠有哪些要求
環保垃圾桶分類標示的購買。
廢機油大桶購買,廢機油大桶下面做接油盤,廢機油間貼。
『柒』 汽車修理廠環保措施(汽車維修企業如何進行環保)
現在國家對環保查的比較嚴 汽車主要的環境污染主要有 1噴漆2洗車水3廢氣4廢機油4作業車間的雜訊5等污染 可以從這些方面著手環保.
『捌』 2015新環保法對汽車維修行業有何規定
按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於2015年1月1日修訂施行《環境保護法》並沒有對汽車維修行業作出專門規定,但有與汽車維修行業有關的規定。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六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
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採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
第三十六條國家鼓勵和引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使用有利於保護環境的產品和再生產品,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國家機關和使用財政資金的其他組織應當優先採購和使用節能、節水、節材等有利於保護環境的產品、設備和設施。
第四十條國家促進清潔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推廣清潔能源的生產和使用。
企業應當優先使用清潔能源,採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藝、設備以及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和污染物無害化處理技術,減少污染物的產生。
第四十一條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治污染的設施應當符合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閑置。
第四十二條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採取措施,防治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醫療廢物、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雜訊、振動、光輻射、電磁輻射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明確單位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重點排污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范安裝使用監測設備,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保存原始監測記錄。
嚴禁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
第四十六條國家對嚴重污染環境的工藝、設備和產品實行淘汰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銷售或者轉移、使用嚴重污染環境的工藝、設備和產品。
禁止引進不符合我國環境保護規定的技術、設備、材料和產品。
第四十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做好突發環境事件的風險控制、應急准備、應急處置和事後恢復等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環境污染公共監測預警機制,組織制定預警方案;環境受到污染,可能影響公眾健康和環境安全時,依法及時公布預警信息,啟動應急措施。
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製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立即採取措施處理,及時通報可能受到危害的單位和居民,並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後,有關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評估事件造成的環境影響和損失,並及時將評估結果向社會公布。
第四十八條生產、儲存、運輸、銷售、使用、處置化學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物品,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防止污染環境。
第四十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農業等有關部門和機構應當指導農業生產經營者科學種植和養殖,科學合理施用農葯、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科學處置農用薄膜、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防止農業面源污染。
禁止將不符合農用標准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固體廢物、廢水施入農田。施用農葯、化肥等農業投入品及進行灌溉,應當採取措施,防止重金屬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環境。
第五十九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前款規定的罰款處罰,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按照防治污染設施的運行成本、違法行為造成的直接損失或者違法所得等因素確定的規定執行。
地方性法規可以根據環境保護的實際需要,增加第一款規定的按日連續處罰的違法行為的種類。
第六十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超過污染物排放標准或者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責令其採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第六十一條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
第六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重點排污單位不公開或者不如實公開環境信息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公開,處以罰款,並予以公告。
第六十三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一)建設項目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被責令停止建設,拒不執行的;
(二)違反法律規定,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被責令停止排污,拒不執行的;
(三)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的;
(四)生產、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生產、使用的農葯,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第六十四條因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造成損害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有關規定承擔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