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4s店關門潮
① 4家車企破產,龍頭經銷商集團關了31家4S店,車市進入寒冬
來源:汽車服務世界
11月份還沒過去一星期,整個汽車行業的輿論圈子儼然被知名車企重組、停擺、出售股權等新聞承包了。
1-4日,包括華晨、北汽、恆大、長江等在內的4家車企6次曝出不好的消息。
但這樣的廣匯,卻在疫情之後陷入了利潤下滑的困局,整體狀況也受到資本市場和汽車行業的共同關注。
業績上,1-9月,廣匯汽車的凈利潤13.12億元,同比下滑41.6%,與經銷商經營狀況直接掛鉤的現金流更是連續三個季度為負。
此前,《汽車服務世界》也報道過,廣匯汽車上半年的利潤下滑超6成,是下滑幅度最大的4S店集團。
渠道上,1-9月,廣匯汽車一共關閉了31家門店,新開了11家門店,集團門店規模減少了20家。
廣匯的盈利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作為主營業務的整車銷售板塊,該板塊1-9月在營收上佔了8成,但毛利率僅為2.55%。
與此同時,廣匯汽車的維修服務、傭金代理等業務,毛利率超50%,其中售後維修業務更是廣匯唯一出現利潤增長的業務。
在這樣的情況下,廣匯的資金鏈問題自然受到關注。
10月,廣匯汽車就被曝「資金鏈陷入緊張」,也有多個投資者針對「廣匯汽車資金呈現持續流出狀態」現象詢問廣匯汽車董秘。
關於公司股價、市值暴跌的原因,但廣匯卻並未給出回復。
但是,廣匯汽車三季度的現金流持續出現70餘億元的「漏洞」也是基本事實,為了補充流動資金,廣匯汽車控股股東還在9月質押了部分股權。
加上10月的時候正通、潤東先後發布股權轉讓/凍結信息,這些經銷商巨頭的動向真實反映了經銷商群體的經營壓力開始加劇。
巨頭們的資金壓力都始終存在,非巨頭的狀況自然也不敢說好。
4S店:被騙or賣龍蝦?這是一個問題
當賣車不再能獲得高額利潤已經成為現實的當下,4S店的日子不容易已經是基本事實。
此前,中國流通協會公布了3組數據體現了4S店的不易:上半年近八成4S店的新車銷量處於下滑趨勢;不到30%的4S店能盈利;有1019家4S店相繼退網。
4S店經銷商撐不下去退網、維權等新聞今年就沒停過,上述出問題的車企幾乎都被自己的經銷商維過權,在此就不過多贅述。
我們來看另一群4S店經銷商面臨困境後的做法和遭遇。
有相關人士指出:下半年汽車市場增長乏力,廠家填補市場的預期不容易實現。
各家車企業績止跌回升的背後,是成千上萬家汽車經銷商,背負著艱巨的任務,承受著巨大壓力。
這種情況下,一些撐不住、想擴大盈利空間的4S店經銷商,會選擇跟非主機廠/車企進行合作等方式減輕自身的負擔、增加自身的盈利空間。
但這種「沒有車企和所屬集團保護」的做法,其中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10月31日,浙樣紅TV報道:杭州多家寶馬經銷商與汽車代理公司合作,卻被騙了上千萬。
一位杭州蕭山汽車城十多年開店經驗的汽車經銷商老闆向媒體反映:自己與某汽車事務代理公司開展了業務合作,但從9月下旬開始,該公司老闆突然失聯、電話關機、辦公室人去樓空。
媒體在采訪過程中,陸續發現有不少當地4S店經銷商與車主均被該公司拖欠車款,金額高達1000多萬元。
這些經銷商之所以會受騙,原因很簡單:
1、價格便宜:原價28萬的寶馬車,該代理商只賣26萬,低於市場價的五六個點;
2、經銷商想要獲取更多利潤,從該公司訂車以後轉賣可以賺取差價。
3、經銷商會選擇的汽車事務代理公司都會是熟人且有過業務往來,有一定信任基礎。
上述報案的店主跟該公司老闆認識了十多年,卻還是被騙了。
事實上,車企與4S集團的每一次變動,對於最下游的4S店個體來說都是一次洗牌。
過程中他們要麼緊跟上游的腳步走一步看一步、要麼慌路求生找別的賺錢機會,有些4S店老闆覺得自己救不了自己的汽車生意,乾脆選擇發展第二產業了。
在湖北有汽車經銷商的投資人,一邊開店賣車,一邊開店賣小龍蝦,賣小龍蝦的利潤比賣一年車的利潤還高,這已經成為坊間「美談」。
是循規蹈矩繼續承壓苦苦支撐?還是冒著風險跟「車圈的老朋友(汽車事務代理公司)合作」/亦或者發展自己的第二春賣個龍蝦啥的?
這指不定會是未來3萬家4S店老闆隔三差五的靈魂拷問。
寫在最後:
本文的出發點並非唱衰4S店,只是盤點4S店群體當下的真實境況。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文中並沒有出現「4S店遇難了、獨立售後能不能趁機獲益」等相關言論。
原因很簡單,今年4S店不好、獨立售後也不算理想,只是行業今年、尤其是下半年巨頭整合的動作太多,導致大家的輿論焦點多放在了「強者正在如何越強」身上。
兩個月前,汽車服務世界發過一篇文章《2020年二季度,近1.5萬汽服店轉讓,實體店難在「實體」?》體現了汽服店現狀,其中提到了一點:去年誰店多,誰光榮;今年誰店多,誰頭大。
這其實表明:2020年,獨立售後面臨的窘境與車企、4S集團以及4S店群體是類似的。
動盪的時候,強者的抗風險能力雖然更強,但他們必須進行的轉型動作可能也更慢。
小船怕風浪,大船難轉彎。
-END-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汽車銷售淡季和旺季都是在什麼時間
汽車行業的淡季一般情況是在五月到八月,而旺季則是十月到次年4月。
五月到八月這個時候每個行業的業務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少的,因此多少影響了汽車消費,導致汽車銷售到達淡季。
十月到次年4月正好是處於秋冬之際。這段時候氣候比較適宜,各行各業工作量開始增加,因此汽車需求也就相應的增加,也就是所謂的旺季。
(2)汽車4s店關門潮擴展閱讀:
買車需要注意的事項如下:
1、不要太多相信合資品牌和跟隨大眾選擇買車:
現在的國產品牌的車性能也越來越好,和合資品牌的產品在同一品質相比,性價比更高。
2、不要太在意車的外表和裡面的空間:
有些人買車往往很在意車的外表,其實一輛車的好壞,它的裡面配置,內飾,動力等也是很重要的,內飾是自己看得最多的,而且動力是車的基本指標。外觀都是別人看的,並不是購車的重要。車的後排空間,這就要車主相對於自己的家庭,人多的或就考慮後排空間大的車型,加長版或者高端的。
3、不要額外加配,勿輕信廣告:
有些人買車時因為車的一些配置不滿意,要4S店加裝;有些經銷商以提車為由強行加裝一些配置,這樣是不行的,因為額外加裝一些配置就破壞了原廠的結構和造成車輛拆裝時磨損一些零件,這樣對日後的行車是很不安全的。
不要太相信一些銷售員的推銷,他們偏偏會美化自己的產品,而說別的品牌不好。讓消費者對他的產品心動不已。然後讓消費者先訂車,推遲提車再要求消費者加價提車,會讓買車人花出去的錢更多。
③ 汽車銷售淡季和旺季都是在什麼時間為什麼
一般來說淡季在5月至8月,這個時候因為大家都很忙,忙於賺錢,加上天氣過熱,三伏天大多數人都懶得出門,更何況是去離著自家比較遠的各大品牌4S店呢?就連出門打的計程車也是一件折磨人的事兒,所以人們通常會選擇在秋季冬季買車。
再者,各大的車商和品牌商,都不喜歡選擇夏季作為新車型的發布時間點,而基本上會選擇在4月到6月份發布, 那麼新車型有時尚品的屬性,4月到6月去看車的人自然是很多的,但七八月份新車型都被看的不看,摸的不摸,試得不試了,自然人們也就不樂於那麼大熱天去看車。
旺季在10月到2月,大家一年的付出,都有收成,有了收成,購買的人相應就多,加上年底,臨近春節,大家都想這時候購買新車或者換更好的車,開回家過年,有面子。
(3)汽車4s店關門潮擴展閱讀
新手提車注意事項
1、在提車前把相關文件帶好,如預付款收據,預定合同,身份證,駕駛證。
2、去提車時,最好要求將兩輛款式相同的車放並排同時點火,以便對發動機的聲音進行比較。
3、盡量在陽光充足的時間提車,以便觀查外觀。在檢查外觀時注意,當車上的有些污點不敢確認是否是劃痕時,最好找一條濕潤的布擦拭,切記不要用手指去摳。
4、一定要不厭其煩的去了解與目前駕駛密切相觀的問題,如機蓋和油箱如何開啟,如何使用自動門鎖及空調,如何調座椅和後試鏡,磨合期的理想時速等等,如果對這些不了解會給自己造成很多麻煩,所以千萬別不好意思問,另外,提車時最好兩個人同去,以便問得更全面。
5、提車時注意看里程錶公里讀數:一般為8—10公里,及看水箱散熱片有無雜物、座位保護包裝及車頭塑料紙是否完整、車內乘駕位及儀表等是否有污穢物。
6、提訂貨車時要注意看出廠日期和提貨日期是否相距太長時間,如相距時間過長此車有可能為展示車(放在展覽大廳供客人展覽)或翻新車(試駕車)。
7、提車時記得索要生產日期和運輸日期詳細比對所提車輛。
8、買車後交車給4S店銷售辦牌和各種手續,記得抄里程錶,不給銷售開著車滿大街溜車。
④ 汽車4s店幾點下班
一般下班都在5點半左右,具體看當地本品牌4S店,有沒有延時服務什麼的,有的話一般延續到8~9點吧。如需緊急救援的話都會有24小時服務熱線的。
⑤ 有人說將有6000家以上經銷商面臨倒閉潮,該怎麼規避風險
有人說將有6000家以上經銷商面臨倒閉潮,它們應該規避風險增加競爭力,大幅降低運營成本來規避風險。以鄭州為例。一汽大眾授權經銷商13家,上汽大眾授權經銷商14家,SAIC榮威授權經銷商16家,吉利授權經銷商14家。其他品牌店的數量也在增加而不是減少。隨著供過於求和市場趨於飽和,同品牌4S店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價格戰一天都沒有停止,更何況同品牌經銷商正在互相殘殺。在銷量任務的巨大壓力下,4S店在管理上過於注重售前,忽視了對老客戶的售後服務和維護。目前,許多品牌經銷商在銷售汽車時賠錢,依靠銷售前的售後補貼,維持整個公司的運營。誠然,留住老顧客是保持實力和提高企業競爭力的致勝之道。
顧客滿意將帶來積極正面的口碑傳播,正面的傳播又可以帶來轉介紹、堅持在4S店保養甚至是二手車置換。
⑥ 4S店晚上幾點關門
標准時間是冬季5:30 夏季6:00,但是目前市場所有的4S店是不會按標准執行的,正常都會延長到6:30才會下班的。
(6)汽車4s店關門潮擴展閱讀
汽車4S店有著其獨特的優勢:
1、品牌優勢。由於汽車4S店大多經營的是品牌效應好,競爭力強,市場份額比較大的汽車品牌,所以品牌優勢是其主要的競爭手段,這是其他汽車銷售模式無法比擬的。
2、完整和規范的服務系統。汽車4S店的核心競爭力是以優質的服務贏得顧客。在汽車4S店,消費者可以得到關於汽車信息、市場動態、售後服務、維修保養須知、配件供應等所有增值服務。
無論整車還是零部件都能夠保證原廠原貨,使消費者免去了在售後服務、維修、保養等方面的後顧之憂。
3、多種多樣的增值服務。消費者在購買汽車以後,還有一些額外的服務,汽車4S店可以憑借其強大的實力推出各種差異化、個性化的服務,這是汽車4S店的核心競爭力。
4、與客戶有互動,增加顧客價值。汽車4S店往往通過建立汽車俱樂部加強與顧客的聯系,通過組織車友休閑活動,讓客戶感覺到4S店不僅僅就是把車賣給客戶,還和客戶是親密的朋友關系。
將汽車企業和汽車品牌的文化融入客戶日常生活,提高了顧客滿意度和保留率,同時通過口碑效應贏得更多的客戶,提高汽車銷量和企業競爭能力。
⑦ 國內汽車出現倒閉潮,汽車寒冬還要多久
其實根據工商聯合汽車經銷商商會在2019年年初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去年的汽車經銷商虧損程度達到了5成左右,而且其中有百分之近30左右的經銷商已經連續三年都是虧損了。而網上的車市和同比的汽車經銷商相比增加了5.5%,所以說那些車企廠家自產自銷的網店搶了相當一部分經銷商的生意。所以我覺得如果經銷商不採取一定的行動來維護自己的權益的話,這樣有可能就找不到所謂的4s店了,那麼大家都可能在網上買了,因為網上比4s店要便宜很多。
很多人覺得2018年是我國汽車市場的寒冬,但就目前的情況下來看的話,這一場寒冬都沒有想要離開的意思。很多車企的銷量依舊沒有提上來,整個市場中就只有幾款汽車賣得還不錯,所以說,這個寒冬如果真的想要過去的話,我認為還要經歷一段漫長的時間。
⑧ 警惕車企倒閉潮
當前,60%的車企存在倒閉風險。因此,建議盡快解除汽車限購,釋放消費需求。建議出台鼓勵購買小型車的政策,促進汽車消費,解決城市交通擁堵。
鼓勵消費者購買小型車,是從需求端入手解決供給側的問題。整體看,近年來10萬元及以下的低端車消費嚴重不足,在這個細分市場中,主要是A0級車,A00級的小排量、短車身的汽車。上述產品並非沒有市場,而是消費者購買這類產品享受不到任何便利。如果地方政府出台小型車不限行,或者停車費用減半等相關政策,不但有助於緩解城市道路擁堵,提高交通效率,而且可以在不花錢的情況下,起到促進小型車消費的作用。總體看,這種小型車絕大多數企業都會生產,所以政府選擇市場薄弱環節發力把市場搞活了,企業自然就活了。
當前,受新冠疫情沖擊,居民消費信心亟待恢復,一部分人急需購車但預算不足,此時出台鼓勵小型車消費的政策,是解決汽車消費問題的有效抓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⑨ 疫情之後 眾說紛紜的汽車4S店生存黃金定律
所以,用好八方「支援」,也是經銷商的一把過牆梯。例如,重慶汽車商業協會會長楊敏表示,經銷商短期自救成效不大,長期來看仍需要相關政策來破局。具體到消費層面,若一起有所緩解後,汽車消費市場適當放開限牌限購政策,經銷商則可以帶動消費,刺激經濟增長。在稅收層面,利用好特殊時期的相關政策,可幫助幫助企業減緩壓力;尤其是更加具體的、點對點的扶持,例如融資貸款層面。
汽車渝評
事實上,面對疫情經銷商們都正在多措並舉,提升汽車產業鏈的整體抗「疫」能力。例如,逐漸恢復銷售行為,梳理潛在客戶、對員工進行線上培訓、圍繞客戶溫度式體驗營銷等等。但真正的戰爭則是在疫情過後,經銷商只有在老客戶下功夫、加強售後服務、完善線上線下融合、加快升級店面、用好八方「支援」,才有可能在未來站穩腳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