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後制動器維修視頻
1. 汽車制動系統檢修方法
一、制動失靈故障檢修
制動失靈是指在踩踏制動踏板時,車輪制動器失去制動效果或者沒有制動動力,從而導致汽車失去制動功能;另外,在進行制動操作的過程中,制動踏板操作費力、費時也是其故障表現,會造成制動效能降低、制動距離增加等。以採用氣壓制動系統的車輛為例,引起制動失靈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幾點:一是空氣壓縮機出現故障,不能正常運轉;二是空氣壓縮系統管路出現故障,例如供氣管破裂、接頭不牢固等;三是制動膜出現破裂;四是制動踏板自由行程過大;五是制動臂蝸桿異常,制動氣室推桿伸出過長;最後是制動鼓和摩擦片之間的距離不夠合理。診斷和檢修措施有:對制動氣壓表進行檢查,如果制動氣壓表顯示為0,但在踩踏制動板的過程中能聽到放氣聲,可以判定製動系統本身故障的可能性較低,而氣壓表有明顯異常,因此直接更換氣壓表後再驗證故障;如果在踩踏制動板時並未聽到放氣聲,則基本可判定是空氣壓縮系統故障,造成沒有壓力或壓力不足,可以從空氣壓縮機的氣管或皮帶等位置進行檢修;如果檢修結束後並未發現空氣壓縮機的異常現象,而此時氣壓表的顯示指數為0,則需要對排氣閥、氣缸進行檢查。
二、制動偏滑故障檢修
制動偏滑一般來說可以分為2種故障現象,其一是制動跑偏,其二是制動側滑,二者之間的關系即是相互聯系也是相互區別的,它們都屬於導致制動偏滑的原因一般有下面幾個方面:第一是汽車車輪制動器兩邊的制動時間存在差異;第二是兩側輪胎存在氣壓差異;第三是兩側輪胎的磨損程度存在差異;第四是汽車前軸和後軸之間的平行度不良;第五是制動鼓出現溝槽或者摩擦片損壞等。制動偏滑檢修對策如下:首先應當檢查汽車車輪,找到出現制動故障的車輪,一般汽車制動時如果存在右偏情況,則說明左輪存在制動故障,反之為右輪故障。如果在進行檢測之後並未發現汽車的制動系統存在問題,則應當對輪胎的胎壓以及制動間距進行檢測,若都處於正常狀態,最後再檢查制動輪缸,查看輪缸之內是否有空氣或者其它雜質,如果現實條件允許,還可以拆解制動器從而更加深入詳細的檢查。
三、駐車制動器失靈故障檢修
駐車制動器失靈一般表現為當汽車停於上坡路時,拉緊駐車制動拉桿後,汽車出現往後滑或者正常停車後無法駐車的現象。導致駐車制動器失靈的原因一般是拉鎖銹蝕、牽引彈簧失效等,此外也可能存在駐車制動拉桿不能回位等情況。對駐車制動器失靈檢修,可以採取如下方法:首先檢查駐車制動器的各個零件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損傷,測試駐車制動拉桿操縱靈活性,看是否有卡滯現象;之後再對汽車駐車制動器拉線連接頭以及固定部位進行檢查,查看連接頭是否牢固,固定部位是否松動或損壞。在故障維幣氮過程中,要潤滑拉線,如果發現拉線損壞,必須更換,之後按照技術規范對駐車制動拉桿的轉動量進行矯正,通常用196N的力作用於駐車制動拉桿上,將拉桿拉起6個齒左右。
四、制動發咬或拖滯故障檢修
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駕駛員並未踩踏制動踏板,卻出現了制動現象,從而造成汽車行車阻力的增加,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行駛後,制動器溫度會逐漸提高,這一故障被稱之為制動發咬。當駕駛員松離制動板後,制動解除的時間超過正常時間,即是制動拖滯。制動發咬以及制動拖滯會導致制動踏板自由行程過小,當駕駛員松開制動踏板之後,制動力並不能夠立刻完全解除,從而導致摩擦副長時間處在摩擦狀態,造成汽車起步無力,行駛困難,用手觸摸輪鼓表面會有灼燒感。制動形成的熱量也會讓回位彈簧受熱後發生變形,從而造成彈力下降,無法確保制動摩擦片總成第一時間回位。
檢修主要有下面3個方法:第一,全部車輪發咬或拖滯時,故障區域通常在制動主缸;部分車輪出現故障時其故障區域一般在某輪缸或者制動器。汽車全部車輪發咬會導致所有車輪發熱,雙管路系統可能出現某一管路控制的車輪發熱,部分車輪出現發咬或拖滯故障時,一般會出現行駛跑偏現象;第二,當全部車輪發咬或者拖滯時,應當對制動踏板自由行程以及制動總泵進行檢修,必要時,對制動輪缸進行拆檢;第三,某一車輪發咬故障,常常是因為該輪制動器的制動間隙太小,如果出現制動拖滯,一般是輪缸回位彈簧彈力降低而引起的。如檢查確定製動管路堵塞,則將輪缸放氣螺栓旋松,制動液噴出後,車輪即可自由旋轉。
2. 駐車制動系統故障,怎麼辦
1、駐車制動器失靈。
造成失靈的主要原因是摩擦片與制動鼓間隙過大,摩擦片和制動鼓上有油污或摩擦片磨損嚴重、鉚釘露出、表面硬化造成打滑;也可能是駐車制動器銷軸磨損嚴重,間隙過大,駐車制動器拉桿調整過長因此,在行車使用之前,應進行檢查調整,使之能在28%坡度實現駐車制動器操縱停住或二檔不能起步。
2、駐車制動器操縱桿不能固定。
當用駐車制動器制動時,將駐車制動器操縱桿拉到制動位置後鬆手,不能固定在制動位置卜檢查時先按下松開操縱桿頭,握緊、放鬆操縱桿把柄,進行上、下移動試驗,檢查操縱桿是否彎曲、卡住或彈簧折斷,如果沒發現問題,檢查扇齒與銷是否磨損嚴重而導致滑牙。
3、發出異響。 在柴油汽車行駛中駐車制動器發出一種「嘎啦、嘎啦」的碰擊聲,應停車檢查,用手擺動駐車制動器,看是否固定螺釘松動、操縱桿變形或固定銷軸松動、操縱桿彈簧損壞等,應及時修復和調整。如果沒有發現問題,就應檢查擋塵盤是否因變形或固定不牢而與制動鼓碰撞。若聽到一種「唰、唰」的摩擦聲,在行駛一段路程後,用手摸制動鼓表面感到熱,說明摩擦片與制動鼓間隙過小,應重新調整,一般應有0.2~0.4mm的間隙。
3. 汽車制動液的檢查與更換
制動液的檢查,制動液液面高度的檢查,液壓制動系統汽車的制動儲液罐位於制動主缸上方,其上有制動液面上限標記和下限標記。在制動過程中,儲液罐的液面高度將產生上下波動現象,為了保證制動安全可靠,制動液面高度應在上限和下限標記之間,並盡量接近最高液面。在行車制動液壓油路系統不泄漏的情況下儲液罐里制動液面的高度,可反映制動摩擦片的磨損程度。汽車行駛一段時間後,制動摩擦片磨損加大,制動液面會有小的下降。為保證汽車制動的安全性,正常情況下,汽車每行駛1000km時和制動系統維修後,應檢查儲液罐內制動液的液面高度。
檢查時,將汽車置於水平路面,直接查看制動液的液面高度。若制動液面不符合規定,下下降到下限危險標記以下時,則應先檢查制動系統是否有泄漏及其他故障,確信無故障或排除故障後,再向儲液罐內加入制動液至上限,修復出廠的汽車,制動液在儲液罐里的高度應在上限標記處。液壓制動系統的泄漏有內漏和外漏。內漏發生在系統內,它不損失制動液,但可導致制動性能喪失;外漏可發生在整個制動系液壓通道內的連接松動處、密封件損壞處、管壁裂紋處,它既能損失制動液,又能導致制動性能的喪失。因此,對於制動系統的內漏和外漏,應加以檢查,找出原因並排除故障,以保證行車安全及減少制動液的損失。
現在常用的檢查方法有這些方法,第一目檢,對於外漏嚴重的制動系統,可在停車時查看車上制動管路布置處制動液的泄漏痕跡,以確定泄漏故障部位,但對於內漏則無法檢查。踏板施壓法檢查。操作步驟是這樣的,將變速桿置於空檔使發動機怠速運轉。踏下制動踏板,以中等踏板力穩定地保持在踩下的踏板上約15s。若在穩定的踏板壓力下,踏板不降落,則說明制動系統既無內漏也無外漏;若踏板降落,則表明主缸可能有內漏或者在制動管路中可能有泄漏,此步的直觀檢查。
當制動系統有泄漏故障時,用舉升器將汽車升起,直觀檢查所有制動管路、軟管和接頭、前後制動器分泵是否有漏油的痕跡,查看制動管路是否有損傷、裂紋、接頭松動等現象,確診制動系統泄漏部位。若經檢查無外漏,則表明制動主缸有內漏,因此應更換或修復制動主缸。制動液的更換當制動液吸潮、臟污及變質後,應及時更換制動液,否則會引起制動主缸及輪缸的早期磨損或使制動性能下降。制動液宜選用汽車使用說明書上規定的品種和型號,目前多選用合成型制動液,切忌將不同型號的制動液混合使用,否則會導致制動液失效。更換新制動液時,應清除液壓制動管路的舊制動液。通常採用不拆卸管路而又有良好清除效果的方法,即由兩人配合,一人用力踏制動踏板,另一人按由遠而近的順序擰松制動輪缸的放氣螺釘,使舊制動液和污物從此排出流入到事先准備的容器中,當儲液罐內剛好沒制動液時加入新制動液,再按上述方法將舊制動液徹底排凈,直到新制動液流出為止,並使注入的制動液的液面至上限標記處。整個加註過程始終要保持制動液在下限記號之上,以防空氣侵入迴路。加註完畢後,對制動系統進行排氣。
4. 汽車剎車系統怎麼維修的一般前後剎車盤和剎車片一次需要換幾個
剎車系統維修牽扯到的問題太多,可以參考《汽車制動系統維修》一書,裡面有較為詳細的過程。比如制動踏板位置的檢查和調整、制動液的檢查和更換、制動器的維護,制動跑偏故障的診斷與排除、駐車制動系統的檢查和調整,ABS警告燈及ESP警告燈點亮的檢修。
剎車系統注意事項:
1.剎車時汽車跑偏必須馬上調整 。
當剎車時汽車明顯向左或向右跑偏 ,這是前輪剎車不同步所致 ,極易因剎車搶左(右)而發生事故 ,特別是在高速行駛時 ,必須馬上到修理廠進行剎車調校 。
2.定期更換剎車油 。
每行駛5萬公里就應更換剎車油一次 ,若長期在潮濕地區行駛 ,換油周期要適當縮短。
3.要按行駛里程更換剎車片。
剎車片和剎車碟(鼓)是有使用壽命的 ,當它們磨損到一定程度時必須更換 。一般城市行車中的正常使用 ,它們的壽命大約是5萬公里 ,剎車片的壽命在3萬公里左右,但是具體情況還要看車主的操作情況 ,最好是每1萬公里檢查一次 。
4.新車要注意剎車系統磨合 。
新車的前1000公里磨合很關鍵 ,制動系統也是需要磨合的 ,最好不要有緊急制動的情況發生 。為了磨合順利 ,踩制動前要先將離合器踩下 ,但這只是非常時期的權宜之計,過了1000公里之後 ,為了延長離合器的壽命 ,還是要「先剎後離」 。
5.山路下坡滑行不能頻繁踩剎車 。
在盤山公路向下沒把行時不能頻繁剎車 ,這樣會使剎車片(鼓)發熱而喪失剎車功能的 ,必須掛低擋滑行 ,利用發動機的牽引力輔助剎車 。同時要切記:不能熄火滑行 ,缺少了發動機的真空助力 ,剎車系統就等於「殘廢」 。
剎車系統的養護不僅與日常的檢查保養有關,更與我們的駕駛習慣密不可分,只有好的保養加上好的使用習慣才能更好地保護好汽車剎車系統,進而保證行駛安全。
5. 汽車制動不好的原因有哪些如何維修
制動系統故障的主要原因汽車制動系統的性能不能正常完成相應的制動功能,制動系統可能會被認為有障礙。從很多實際維修工作經驗可以看出,汽車制動系統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空氣壓力異常和制動摩擦力矩下降。
空氣壓縮機的皮帶太松或斷裂、排氣閥漏氣、排氣閥彈簧太軟或斷裂等原因,空氣壓縮系統送風機構破裂或接頭松動。制動閥膜或制動室隔膜破裂。制動系統制動踏板自由行程過大。制動臂蠕蟲被錯誤修正,導致制動室推桿拉伸太多,使制動系統無法發揮正常的制動性能。摩擦片和制動鼓之間的間距太大,或者摩擦片有油漬等污物。
6. 汽車的手剎不靈了,自己怎麼修理
主要是看什麼地方壞了。
可能壞了的地方:
手剎車片磨沒了。
手剎車沒調好,調的太松也能導致手剎車失靈。
手剎車拉線基本不會斷裂,除非讓堅硬的東西刮斷了。
建議去維修廠檢查檢查,自己弄比較麻煩。
7. 制動盤形閘的內部結構安裝和維修有視屏嗎
盤式形式制動器的維修和保養是怎樣做的
盤式制動器有液壓型的,由液壓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動盤、分泵、制動鉗、油管等。盤式制動器散熱快、重量輕、構造簡單、調整方便。 特別是高負載時耐高溫性能好,制動效果穩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襲,在冬季和惡劣路況下行車,很多轎車採用的盤式制...
盤形制動器的閘瓦能用所料做材料嗎
用塞尺測量,不大於0.5就可以,不懂問我,採納哦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制動器間隙為何要調整
因為制動片有一點厚度的,是要磨損不少的,磨損後間隙是要變大的,越磨間隙越大,大的太多了剎車就不行了。需要調小點兒間隙
在設計油壓下,盤形制動器閘瓦的行程與設計行程的...
在設計油壓下,盤形制動器閘瓦的行程與設計行程的差值不應大於設計行程的10%
有調柴油車氣門維修視屏嗎
我倒是有個方法可以簡單的調整所有汽車氣門,不管是幾個缸,是汽油還是才油車,我建議你詳細了解汽車的配氣相位,那麼你就可以自己悟出更好的方法;比如四缸發動機,點火順序是1.3.4.2,一缸壓縮上止點時候三缸就是進氣,四缸就是排氣,二缸就是...
有沒有什麼學習汽車維修的視屏網站? 收費的也可以...
在我的網路空間 裡面有 維修圖片 你看看對你 有幫助嗎
在設計油壓下,盤形制動器閘瓦的行程與設計行程的...
在設計油壓下,盤形制動器閘瓦的行程與設計行程的差值不應大於設計行程的10%。
那裡有免費的電腦維修視屏可以下載
「電腦維修視頻」面太廣了,你可以更細的搜索,如顯卡壞了怎麼換,如何安裝內存條等等,網上都有全面的講解,呵呵
gy6 125發動機怎麼換缸套活塞,自己拆換,燒機油了...
流程應該是這樣的: 1,拆開缸頭蓋,拆開風扇罩和導風罩,對准T字 2,拆下搖臂架,拆下鏈條張緊器,拆下凸輪軸,取下缸頭 3,取下氣缸,拆下活塞,取下活塞環 4,裝上新的活塞環,換16a0上新的氣缸 5,按前面的順序反過來安裝上。 注意:不要有異物...
8. 制動器故障,車打不著火了,應該怎麼辦
制動器故障,車打不著火了,應該怎麼辦?
這類狀況是汽柴油不夠,電池容量不夠,擋位有誤導致的。
提議逐一查驗明確緣故。針對制動特性好的汽車,在一切速率行使時,制動對策都能夠在短期內短路線內減速或泊車。優良的制動高效率對提升汽車的平均速率和確保安全駕駛安全性起著至關重要的功效。制動系統是一系列驅使汽車減速的獨特設備。制動系統關鍵由磷酸原設備,操縱設備,傳動系統和制動器構成。制動系統的首要功能是使行車中的汽車減速乃至泊車,維持下坡路汽車的效率平穩,使泊車的汽車維持靜止不動。
ECU無法得到一切正常運行數據信號,立即拆換剎車燈開關就可以處理常見故障;這類難題產生在自動變速箱車繫上,剎車燈開關也不能運行驅動力數據信號意見反饋作用;剎車是一個利用率很高的系統軟體,有效恰當的運用是為了更好地日後的應用更暢順。尤其是針對很多的機械設備剎車,最好是應用恰當的方式,不要在車慢下來以前拉剎車。這一確實沒必要。閘片無效,出現異常磨損或不規律磨損;汽車剎車片必須拆換;滲油和制動液不夠;拆換制動液;abs系統常見故障,轉速感測器和電源電路出現異常;查驗充電電池是不是無電,立即電池充電;汽車火花塞失效,造成打火空隙擴大,進而影響打火不成功。更換火花塞。
9. 汽車的制動鉗該怎樣修理呢
動鉗的分解與襝修拆卸制動鉗內活塞時,要在鉗體內側墊上一塊毛巾或塑料泡沫,以緩和活塞沖出時的撞擊。用氣壓較低的斷續的壓縮空氣將活塞吹出。拆卸活塞防塵罩和密封圈時要用軟質(木質的或塑料的)的工具,不要用金屬工具,以防傷及活塞和缸筒工作面。拆卸下的密封圈和防護罩一般不重復使用,應換用質量可靠的新品。制動鉗及活塞等物品必須使用干凈的制動液或者規定可以使用的清洗劑進行清洗,不得使用煤油、柴油、汽油等清洗,清洗過的零部件可在室內晾乾或用壓縮空氣吹乾,不要用會在缸筒或活塞表面留下纖維毛的物品擦拭。活塞和缸筒工作面的檢查:如果缸筒工作面上有腐蝕、誘跡或拉傷,應更換制動鉗。由塑料製造的活塞工作面應整潔光滑。如表面出現劃傷、裂紋或凹陷,應更換活塞。組裝制動鉗體時,要在制動鉗防護罩的安裝處塗上少許潤滑脂,防止出現銹蝕。組裝活塞進入缸筒前,應在缸筒表面、活塞表面塗抹適當的制動液,以便於活塞順利裝入。制動盤的檢修盤鉗式制動器需要檢修時,制動盤需要檢查二項:一是檢查制動盤的厚度;二是檢查制動盤的厚度差;三是檢查制動盤的端面跳動。檢查制動盤的厚度制動盤厚度的測量應在制動盤(制動蹄摩擦到的)工作面中心處進行,組裝制動鉗體時,要在制動鉗防護罩的安裝處塗上少許潤滑脂,防止出現銹蝕。組裝活塞進入缸筒前,應在缸筒表面、活塞表面塗抹適當的制動液,以便於活塞順利裝入。
10. 汽車換後剎車片怎麼換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省下更換剎車皮的維修費,我們必須准備一套合適的工具。更換剎車皮我們會用到千斤頂、合適的套筒扳手、梅花扳手、螺絲刀、砂紙、潤滑脂等。有些工具車輛一般會配備,如千斤頂以及拆輪胎的十字套筒;而一些則需自行購買。所有工具和剎車皮零件都能通過網購買到。
找齊所有的工具以及零件,我們便可以開始更換剎車皮了。我們把所有車輪的緊固螺栓擰松半圈即可,無需完全擰下來。車輛舉升前,利用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更容易松開車輪的螺栓,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第一步就做這個。
第二步,我們使用千斤頂在車輛的舉升位置頂起車輛的一側。車輛舉升位置是專用於舉升車輛的車身部位,一般位於前輪後方以及後輪前方的車身「大梁」上。車輛舉升位置一般會有一個巴掌大凸起的橡膠墊,用手觸摸很容易就能摸到。我們只需把車輛舉升至需要更換剎車皮的車輪稍微離地即可。接著我們便可以擰下所有的車輪螺栓並拆下車輪。有些使用鋁合金輪圈的車輛,由於獨特的車輪結構,使得拆下螺栓後,車輪依然卡在車輪的擺動軸承上。如果遇到上述情況,我們可以嘗試用腳往裡揣輪胎胎側上緣或者用手向內輪流用力拍打輪胎胎側的前緣和後緣,這樣有助於輪胎的脫出。
拆下的輪子抵在剎車盤下方,以防液壓千斤頂泄壓而使車輛倒下造成人員傷亡。
一般車輛使用的盤式制動器的剎車分泵是通過兩個螺栓緊固在分泵支架上,分泵支架再通過兩個螺栓緊固在擺動軸承上。更換剎車皮,我們僅需拆除緊固剎車分泵的兩個螺栓。
松開兩個螺栓後,我們便可以取下剎車分泵。由於剎車分泵上帶有軟性的液壓管路,注意不要太用力拉扯,把其搭在旁邊的前軸懸掛上即可。
接下來我們需要打磨剎車皮,把剎車皮與剎車盤接觸側的邊緣磨出倒角。在只更換剎車皮不更換剎車碟的保養操作中,如果不進行剎車皮打磨會產生剎車異響。這是因為,舊的剎車碟上面會有一個溝槽,這是舊剎車皮對剎車碟造成的磨損;舊剎車碟配上新的平整的剎車皮便會因為摩擦面過小而產生異響。當同時更換剎車皮和剎車碟時,我們則無需打磨倒角,直接安裝即可。
打磨好的剎車皮我們需在其兩則的凸起部位塗上一些潤滑脂,目的是減少新的剎車皮與分泵支架敲擊產生異響。
安裝剎車皮前,我們需要把剎車分泵凸出的活塞往裡推,這樣才能裝下較厚的新剎車皮。為了避免剎車油油壺在往裡推活塞時有剎車油溢出,建議先在剎車油壺中抽出部分剎車油,更換好剎車皮後再根據油壺液位重新添加適量的剎車油。這里要注意的是,不同型號的剎車油是不能混用的(如DOT3和DOT4),所以車主在添加時最好添加相應的剎車油液。
接下來我們先把剎車皮放到分泵支架上,注意內外側剎車皮不能互換。然後,我們就可以把剎車分泵卡到分泵支架上了。
最後,擰上剎車分泵螺栓,並用扭力扳手緊固。一般來說,剎車分泵螺栓緊固扭力為20-30牛米,具體參數可參看相關車型的維修手冊。安裝好剎車皮後就可以把車輪裝上,車輪裝好後記得緊固車輪螺栓,車輪螺栓標准緊固扭力為110-140牛米,具體參數可參看相關車型的維修手冊。後輪的剎車皮更換與前輪非常相似,這里不做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