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維修業放管服簡政放權
Ⅰ 機動車放管服指什麼
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趙克志做出批示,要求全國公安機關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切實抓好「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等審批服務便民化,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
為進一步深化公安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組織專門力量進行專題調研,在充分梳理企業和群眾需求、吸收全國兩會代表建議委員提案相關內容、總結各地成熟做法基礎上,集中推出4方面20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措施。
在改革窗口服務方面推出4項,實現「一次辦、馬上辦」。申請材料四個減免。身份證明免予復印,申請表格免手填寫,車輛識別代號免費拓印,相關部門證明憑證實現聯網的逐步免予提交。18類業務一證即辦。對補換領駕駛證等車駕管業務憑本人身份證明一證即辦。
普通業務一窗通辦。整合車駕管業務窗口,推行繳費電子支付,實現「一次排隊、一次受理、一次辦結」。個性服務自助快辦。推廣使用自助服務終端,提供補換領駕駛證、機動車選號、交通違法處理等多種自助服務,減少窗口排隊等候。
在「互聯網+交管服務」方面推出4項,實現「網上辦、掌上辦」。交管服務網上辦理。按照「應上盡上、全程在線」的要求,實行駕駛人考試預約、機動車選號、補換領駕駛證、申領免檢標志等交管業務網上辦理。
政務信息網上互通。簡化互聯網平檯面簽程序,推進與可信身份認證平台對接,實現身份信息「一次採集、多點可用」,提升網上服務體驗感和便捷度。安全教育網上學習。試點駕駛人審驗教育網上申請、網上認證、網上學習。交通事故網上處理。推進與法院、保險機構的數據信息共享,推動實現車損事故網上定損、理賠。
(1)汽車維修業放管服簡政放權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加強監督管理方面推出4項,保證「依法辦、規范辦」。堅持放管並重、放管結合,本著「業務延伸下放到哪裡,監管就跟進到哪裡」的原則,健全監督制度機制,加強智慧監管建設,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加強信息系統安全保障,確保放而不亂,保證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7月底前,資料減免、一證即辦、自助快辦等8項便民服務類措施在直轄市、省會市、自治區首府市和計劃單列市等36個大城市率先落實,9月1日起,20項措施全面啟動推行。此外,此次改革措施有的還涉及到和其他部門職能、業務的銜接,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將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加強統籌協同,確保落實到位,讓改革措施落地生效。
Ⅱ 簡政放權的意義及作用
簡政放權的目的或意義:
「簡政放權」是權力外放,是自我革命的開拓者。前兩次召開常務會議, 共批准取消和下放133項行政審批事項。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簡政放權,這就是為了「把錯裝在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這是削權,是自我革命,會很痛,但這是發展的需要,是人民的願望。」「簡政放權」是自我革命的開拓者,它能激發市場主體的創造活力,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它能更好地發揮地方的作用,激發內在活力;它能推動經濟轉型,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內需潛力、形成新動力。
「簡政放權」是強化管理,是保障民生的守護者。改革取消和下放權力是為了更有力地創新和強化社會管理,就是要編織一張覆蓋全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網。把該管的管住管好,就是要加強和改善宏觀管理,優化行政管理流程,將好的管理措施用在民生大計上。「要切實加強市場監管,對食品、環境、安全生產等領域群眾高度關注、反映強烈的問題,把該管的管住管好。」「簡政放權」既是增強治理、建設現代的內在要求,也是提升公信力、執行力和權威性,更好服務人民群眾的有效保障。
Ⅲ 放管服中的放是向市場放權向社會放權向下級政府放權對嗎
是的。放管服就是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簡稱。放即簡政放權,降低准入門檻。管即創新監管,促進公平競爭。服即高效服務,營造便利環境。
Ⅳ 公安交管放管服12項措施
1、進一步推行「異地通辦」(4項措施)
(1)推行摩托車駕駛證全國「一證通考」;
(2)推行摩托車轉籍異地通辦;
(3)試行私家車登記持身份證全省通辦;
(4)推行二手車出口臨牌異地通辦。
2、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5項措施)
(1)擴大機動車免檢范圍;
(2)放寬小型汽車駕駛證申請年齡;
(3)優化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申請條件;
(4)擴大體檢醫療機構范圍;
(5)便利殘疾人家庭共用車輛。
3、進一步深化「網上服務」(3項措施)
(1)優化群眾辦事體驗,運用交管大數據服務民生、賦能經濟、保障安全,不斷提升「互聯網+交管政務」服務水平;
(2)推行道路運輸企業信息查詢提示服務;
(3)推行駕駛人交通安全記錄網上查詢和試點機動車交強險信息在線核查。
(4)汽車維修業放管服簡政放權擴展閱讀:
公安交管放管服意義:
交管「放管服」改革是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交通大發展、汽車大增長仍在深入推進,全省機動車保有量,幾何級增長的服務需求與有限的警力資源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
這就亟需人們切實領會社會治理新理念、新思想,充分發揮社會、科技、法治、文化的力量,推進交通管理與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切實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交通治理新格局,積極創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和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
Ⅳ 如何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近年來,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做好加強監管的「加法」、權力瘦身的「減法」、優化服務的「乘法」、企業減負的「除法」,「放管服」改革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值得充分肯定。但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按照國務院、省政府部署要求,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目標導向,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刀刃向內、自我革命,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堅持不懈深化改革。要提升「放」的質量,精準下放企業和群眾需要的事項,堅持權責一致,同步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提高下放的協調性、整體性,確保放得准、接得住。要提升「管」的能力,全面抓好權責清單標准化管理,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全覆蓋,大力清理「紅頂中介」,用好大數據手段,加強信息公開,強化執法監管,確保管得好。要提升「服」的效率,嚴格執行審批流程清單管理制度,大力推進「三集中三到位」審批改革,完善並聯審批協同機制,實行並聯審批、限時審批。
要不折不扣、堅決有力落實五個「為」的要求,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激發供給側活力,持續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要大力降低就業創業門檻,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用好政府數據共享交換平台,激活創新創業主體,提升「雙創」服務水平。要大力減輕企業負擔,全面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全面清理涉企收費、全面降低融資物流成本,抓住全省能源工業轉型發展機遇,用好優惠政策全力幫助企業降低電價。要全力擴大有效投資,認真落實全省擴大民間投資三年攻堅行動計劃,降低准入門檻、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不斷拓展有效投資空間。要致力優化營商環境,嚴格遵守「18個不得」原則,實行公平行業准入政策,深入推進質量強市戰略,打擊擾亂市場秩序行為。要竭力提升公共服務,堅持把企業和群眾的痛點、堵點、難點作為改進政府服務的重點,努力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務,為群眾辦事生活增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