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朗汽車汽車維修
㈠ 歐朗和POLO汽車哪個好
歐朗和POLO汽車相比個人認為還是Polo好一些,車子的維修保養便利性,車子做工還有保值性方面Polo相對更有優勢。
㈡ 歐朗汽車怎麼樣
歐朗是中國一汽去年新推出的車型,1.5L排量,售價在6.28萬-8.98萬。共推出6款車型,低配手動基本型62,800元 ,最高配置自動尊貴型89,800元。在捷達升級平台生產,一汽的車安全與配置都不錯,性價比很高。對於預算在10萬以內的車型來說,是很不錯的選擇。
㈢ 吉林省政府機關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吉林省政府機關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是1990-02-22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新發路901號(省委院內)。
吉林省政府機關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220000123910266E,企業法人田俊強,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吉林省政府機關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二類汽車維修(企業應在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有效期內開展經營活動);一汽品牌奔騰、歐朗汽車銷售。機動車輛保險(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吉林省政府機關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㈣ 歐朗汽車發動機怎麼樣
一汽歐朗搭載了由中國一汽全新開發的高性能ET 1系列發動機,並選擇1.5L黃金排量,與其搭配的是日本愛信S系列5速手動變速箱和S40I智能4速自動變速箱,燃油經濟性由此表現非常出色。
㈤ 歐朗汽車顯示屏時間如何設置
歐朗最大的特點是捷達的平台,穩俯笭粹喝誄估達台憚郡定性經過了歷史的考驗,維修成本相對其他品牌要低廉一些。另外一個特點是,透鏡大燈不錯。。。簡而言之,這款車是一汽大廠在技術和市場都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推出的中國市場應有的車型。所以質量相對於其他一部分國產車來說,稍好一些。由於廠家背後本身的技術支持,這兩款車都還是不錯的選擇。當然也避免不了有些小瑕疵。 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㈥ 絕版小眾車該不該買
首先得和大家再說說,這里討論的小眾車的范圍。將小眾車分為兩種,一種是生來就註定是小眾車的車型,比如超跑、小鋼炮以及那些在中國市場不怎麼受待見的大多數MPV等;另外一種是面向大眾市場的小眾車,這些車在設計初的預計銷量都不低,但最終市場卻把它們拍在了沙灘上,銷量比超跑還要「超跑」。
對於第一種,並沒有多少想說的,只要銀子夠,只要你足夠喜歡,我只送上三個字:買買買!而對大多數人而言,糾結的是第二種,銀子預算有限,但是又看中了某一款路上很難看到的車型,到底買還是不買?
話說,現在開的508,也能歸屬到小眾車一類。在中級車市場,帕薩特、雅閣等一個月賣掉1萬輛不算稀奇,而東風標致508,一個月能賣掉2000輛幾乎都是高峰了。今年前三個季度,標致508的總銷量也不過是1.16萬輛。全年總銷量還不到帕薩特、邁騰一個月的銷量。既然如此,為何入手了這款車型呢?這個問題留到下面來回答。
諸多面向大眾市場的車型卻不受市場待見並最終成為小眾的原因有很多種,總結了一下,主要是以下幾類:
第一是品牌問題。大多數國人對於汽車品牌還沒有非常高的忠誠度,但對德國車很多人情有獨鍾,這主要是與德系在中國多年的品牌經營息息相關。除了德國車之外,美國車也頗受歡迎。而日系、法系以及自主品牌等則相對受眾小一些。所以我們經常所說的小眾車,大多數都是隸屬於這些品牌之下。比如我的東風標致508,還有很多朋友在後台問的豐田新皇冠,本田思域,鈴木鋒馭等等。另外,還有自主品牌旗下的一票中級車。
對於因為品牌而變為小眾的車型,覺得不必在乎太多。就產品質量而言,以派系來劃分其實並不準確。以品牌論英雄,也覺得有失偏頗。
第二是設計問題。除了品牌問題,還有很多小眾車是因為設計不符合咱中國人的審美而被打入冷宮,比如當年的奇瑞QQ me、一汽歐朗,現在的一汽夏利俊派D60、傳祺GS5等。這些產品著實很難入得大多數用戶的法眼,誰讓你們劍走偏鋒,非要整得這么奇葩呢?
覺得,除非你非它不買,否則不用為了個性而個性。就像葛優《私人訂制》里的李鴻儒一樣,非要追求「雅」。要知道,我們大多數人都是俗人。
第三是產品即將要更新換代,或者已經更新換代、老款還在繼續賣的情形。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是,比亞迪S7上市之後,S6的銷量就直線下降。另外,今日不像以往,在市場可選擇程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兩世同堂越來越沒有空間了。即使是換個品牌,大家也不一定能買帳。比如以前的啟辰R50,本田思銘等。現如今,更多車企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即使是想兩世同堂,也要給老款車型換上一副新皮囊,取個新名字來銷售。
覺得對於新科技並不非常熱衷的朋友而言,老車型也不失為一種務實的選擇。當然,其前提是價格能有足夠的優惠。如果相比新款只是便宜1-2萬,實際上並沒有太大必要購買老款。有很多人覺得,大品牌的老車型,也並不一定比小品牌的新產品差。從設計的角度,我並不這么看。相差五年,在設計時制定的性能目標往往就有天壤之別,即使是再大的品牌,它也必須要控製成本,不可能設計和生產性能超前十年的車型。
第四是產品確實有問題。實際上,有明顯質量問題的產品並不多見,問題大多數仍然是集中在定位和定價上。比如DS旗下的幾款產品,再比如賓士A、B級,日產樓蘭等。這些產品並不是質量不好、設計不佳,但相對於它們的價格和實用性,往往就有些雞肋。覺得,這些產品只有在高優惠的前提下,才值得我們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