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全盛汽車配件
㈠ 青島四方全盛汽車配件公司怎麼樣
簡介:青島四方全盛汽車配件公司成立於1995年05月1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批發、零售:汽車零部件,建築裝飾材料,五金,交電,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品)等。
法定代表人:王集深
成立時間:1994-04-15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6378863-X
企業類型:集體所有制
公司地址:青島市四方區小白幹路71號
㈡ 武漢全盛汽車租賃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武漢全盛汽車租賃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09月2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汽車租賃等。
法定代表人:吳克勝
成立時間:2004-09-27
注冊資本:2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2010300014388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武漢市江漢區香港路241號紫藤花園2-5棟19-27號門面14-1
㈢ 廣州全盛汽車配件公司公司在哪
廣州全盛汽車配件公司
地址:廣州市花都區花山鎮
㈣ 世界名城有哪些
花都--巴黎
在眾多的世界名城中,法國首都巴黎以其深厚的文化和獨特的風采,
享有"花都"之譽。
巴黎位於法國盆地中央,城區橫跨秀麗的塞納河。它是以一個船形小
島--市島為起點發展起來的,已有2千多年歷史 。雄偉壯麗的巴黎聖母
院就屹立在市島中心,它建於12世紀,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如果把巴黎聖母院作為古老巴黎的象徵,那麼,矗立在塞納河左岸的
艾菲爾鐵塔,便是現代巴黎的標志。這座以法國工程師、世界銅鐵混凝土
建築的奠基人艾菲爾命名的鐵塔建於1889年,堪稱現代鐵塔之祖。鐵塔高
達320米,相當於80層大廈那麼高,站在塔頂可俯瞰巴黎全市風光。
除了巴黎聖母院和艾菲爾鐵塔之外,巴黎還有巴士底廣場、協和廣場、
凱旋門、愛麗舍宮、凡爾賽宮等歷史遺跡和藝術建築。凱旋門坐落在巴黎
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對面就是協和廣場。它是拿破崙為了炫耀勝利而
下令建造的。工程從1806年開始,歷時30年才完成。凱旋門高達49.54 米,
寬44.82米,厚22.21米,四面有門,內外牆布滿了浮雕和巨型雕像,其中
尤以浪漫主義雕刻大師弗朗索瓦·呂德的不朽傑作《馬賽曲》最為著名。
凱旋門前面的大街上的愛麗舍宮,也是法國的著名建築。金碧輝煌的宮舍
內,牆上掛著著名油畫和名貴掛毯,室中陳設著古色古香的鍍金精雕傢具,
以及各式各樣的精緻座鍾,宛如一座博物館。從1873年開始,愛麗舍宮已
成為法國總統府。
巴黎擁有60多座博物館,70多家圖書館 ,60個劇場,200家電影院,
15個音樂廳。博物館中最負盛名的當推盧浮宮。它曾是法國歷代王朝的王
宮,現已成為法國美術博物館。全館有藏品40萬件,其中包括《勝利女神》、
《岩間聖母》等名畫和雕像。巴黎的"街頭藝術"也歷久不衰。這里既有
名聞全球的露天畫廊,也有群眾喜聞樂見的街頭音樂會。許多青年學生和
普通市民,常常自帶樂器,到街頭表演各種節目。
巴黎的服裝名聞世界,領導著世界服裝的潮流。全市有幾千家服裝店,
各國富豪紛紛前來定製衣服。在巴黎街頭,很難碰到服飾相同的婦女,她
們也為"花都"競添風采。
對稱的古都--北京
在直升飛機上鳥瞰北京,人們驚奇地發現,景山猶如一個人像,五官
俱全,左右對稱。
古老的北京城是一座對稱的城市。它以故宮為中心,從永定門、前門、
天安門、午門、神武門、景山到地安門、鍾樓、鼓樓和安定門,組成了一
條中軸線。東四、西四等南北平行的大街,同一條條東西向的胡同縱橫交
錯,分列在中軸線的兩旁。因為對稱,北京的道路也就很好辨認。許多象
征封建時代帝王權力的重要建築,也都整齊對稱地分布在中軸線的周圍。
如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祭地的天壇和地壇,築在軸線的南北兩端的東側;
天安門的東邊,有著皇室的太廟(現已改建為勞動人民文化宮),它的西邊,
都是祭神祈谷的社稷壇(現已辟為中山公園)。這種對稱的格局在故宮的宮
殿建築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紫禁城內部,不僅殿堂建築此起彼落,互相對
應,甚至連道旁的石獸石欄,城邊的角樓,屋脊上的雕刻,也都成雙配對,
相映成趣。整齊對稱,構成了北京城市建築上的獨特風格和宏偉的氣勢,
給人以穩重、博大、端莊的感覺。
北京有著4 千多年的歷史。遼代以後,是元、明、清三個朝代的都城。
它集中地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名勝古跡很多。如故宮、景山、北
海、中南海、頤和園、天壇、地壇、長城--八達嶺、慕田峪長城、周口
店中國猿人和山頂洞人遺址等。很多建築物造型奇特,蘊含著豐富的文化
思想。如天壇是一個圓丘,地壇卻成方形,這正符合我國古代的"天圓地
方"的說法。
北京西倚太行,背靠燕山,東臨渤海,面向華北平原,屬溫帶大陸性
氣候,四季分明,春干、夏熱、秋涼、冬寒。
現在的北京市,有10個區,9個縣,面積1 600平方千米,人口近千萬。
它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市內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非常繁華。
北京的現代建築,在布局上雖已不像過去那樣恪守對稱的陳規,但市政建
設還是考慮到我國的傳統風格。例如,以紫禁城為中心的環城地鐵、二環
路、三環路、四環路、五環路等,都是對稱的。古老的北京城的中軸線及
其延長線,正在被改建成南接京鄭公路、北經亞運村,直達燕山奇峰的現
代化中軸路。在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中,北京仍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對稱的城
市。
世界佛教之都--曼谷
泰國有"黃袍佛國"的稱號,全國有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它的
首都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 多個佛教寺院。漫步城
中,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佛塔,紅頂的寺院,紅、綠、黃相間的泰式魚脊
形屋頂的廟宇,充滿了神秘的東方色彩。每天早晨,全城香煙裊裊,鍾聲
悠悠,磬聲清脆動聽,誦經之聲不絕於耳。寺廟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
慢行走,逐家化緣,成為曼谷街頭的特有景觀。
曼谷眾多的寺院中,玉佛寺、卧佛寺、金佛寺最為著名,被稱為泰國
三大國寶。玉佛寺是專供曼谷王朝歷代王室舉行宗教典禮和禮佛的地方。
玉佛寺浮壇的牆上和寺四周的矮牆上,各嵌有一列繪著牡丹、蓮花、小鳥
圖案的彩瓷。據說,這些彩瓷還是我國明朝航海家鄭和第二次航海時帶過
來的。玉佛是由整塊碧綠剔透的翡翠玉石雕刻而成的,高66厘米,寬48厘
米,被供奉在黃金製成的寶座上面,價值連城。泰國人認為玉佛是鎮國之
寶,他的神靈威力無邊,就連歷屆泰國政府的內閣組成之後,總理和全體
內閣成員也都要到玉佛寺向玉佛宣誓效忠國家和國王。老百姓有升學、婚
姻、生育、就業等切身大事,也都要去那祭拜祈禱。兩個人打賭起誓,也
都請玉佛作證。每到換季的時候,都要舉行盛大儀式,由國王親自為玉佛
沐浴、更衣、更換頭飾。
卧佛寺里供奉的是一尊長48.7米、高12.2米的巨大卧佛,佛全身包金,
佔地面積有一座籃球場那樣大,比四層樓還要高。卧佛是泰國不和睦不生
育夫婦膜拜的偶像,這里經常能看到青年夫婦虔誠跪拜祈禱的場面。金佛
寺里供奉的是一尊5 500 千克重的純金大佛,它分為五個部件鑄造,再拼
裝成為一個整體。
曼谷不僅以寺院僧尼眾多,寺院遍布而被譽為"佛教之都",而且事
實上也確實為佛都:擁有32個成員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的總部就設在這
里。
"獅城"--新加坡
當往來於南海和印度洋等地的船隻一進入新加坡港,一眼就看到安德
遜橋畔的獅頭魚身塑像高踞海濱,眼閃強光,口噴清泉,像是在向來客致
意。這是新加坡的象徵,1972年建立的旅遊標志。
在梵文中,新加坡就是"獅城"的意思。相傳公元前1 150年,室利佛
逝王國的王子盤那,率兵登上馬來半島南端的一個無名荒島,最先碰到的
是一頭雄偉的獅子。後來盤那在島上築起了城牆,城名稱為"僧伽補羅",
也就是"獅城"的意思,諧音成了"新加坡"。
如今,新加坡是城名,又是島名,也是新加坡共和國的國名。港城新
加坡,是新加坡共和國的首都,在共和國主島新加坡的南部。港口區面積
93平方千米,航道能終年保持深水位,是一個設施完善的優良自由港,也
是東南亞最大的港口。市中心區在港口區東北、新加坡河口南北兩岸,是
行政機構的所在地,全市主要的商業、金融、通訊、船務等機構也都集中
在此。
新加坡距赤道線只有137千米,四周為海洋所環抱,一年之中全是夏季,
氣候炎熱多雨,因有海風調節,人們並不感到悶熱。境內既沒有名山大川,
也沒有名勝古跡,但它卻以宜人的氣候,良好的市政建設和周到的服務,
獲得了"花園城"的稱號,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中心。
新加坡沒有土著民族,現有居民都是外來移民,華人占居民的大多數,
另外還有馬來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英國人、日本人等。
水都--威尼斯
世界上有很多號稱"威尼斯"的城市,如"東方威尼斯--蘇州",
"亞洲威尼斯--曼谷","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等等,可見威
尼斯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威尼斯是義大利北部的一個著名水都,位於亞得里亞海海濱的一個新
月形的瀉湖中,四周為大海所環抱,只有西北角有一條長堤與陸上相通。
"威尼斯"本是"最寧靜的處所"的意思,建城迄今已有1 400多年的歷史
了。11-13世紀,威尼斯擁有強大的海軍,獨霸歐洲與東方的貿易。14世
紀末葉全盛時,財富大大膨脹,商人、富豪、王侯、主教等競相營建豪華
的教堂、宮殿和府邸,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古跡。
威尼斯是一座開門見水、以河為街的城市 。城中的170多條河道縱橫
交錯,把陸地分割成110多個大小島嶼。長約3.2千米、寬37-70米的大運
河,穿行在群島之間。河道兩岸排列著風格迥異的各式各樣的建築。許多
建築彷彿飄浮在波光粼粼的水上,有的小島上的居民可以站在自家的房屋
中,同對面島上的"鄰居"談天。島與島之間有400多座橋梁相連 。石橋
的形式多樣,各具風姿,尤以市中心的里亞托橋和"嘆息橋"最為著名。
里亞托橋建於16世紀末年,是一座大理石獨孔橋。橋長48米,寬22米,橋
心有亭,兩側排滿了小店鋪。
威尼斯也是一個以船代車的城市。這里的島上不需用汽車,即使是國
家元首來到這里,也必須棄車入市,乘船或步行。威尼斯的河道中有各種
各樣的船隻,有水上的"公共汽車"--交通船;有私人"小汽車"--
小型汽艇;有各種"水上商店"--售貨船,還有救護艇、消防艇、垃圾
船、娛樂船……有一種當地特有的小劃船,名叫"貢多拉",平底,黑色,
首尾尖尖翹起,站在右邊用長槳劃行。歷史上最多時達到1萬多隻,現在仍
被當作旅遊船使用。為了不影響交通,威尼斯明文規定不準在河中游泳。
多種多樣的船隻南來北往,穿梭於大小河道上,構成了水城特有的繁華景
色。
風景旖旎的威尼斯,又以古跡繁多著稱。威尼斯市中心的聖馬可廣場,
99米高的鍾樓拔地而起。廣場東側的總督宮和聖馬可教堂,雕塑精美,室
內陳設富麗堂皇,是威尼斯古代建築藝術的範例。
1980年,我國江南水鄉蘇州已和威尼斯締結為友好城市。
㈤ 無錫全盛集團怎麼樣
摘要 全盛集團成立於2000年,秉承「聚焦主業,持續創新為客戶創造價值」的經營理念,致力於汽車座椅零部件的研發及生產,集精沖、沖壓、焊接、成型、裝配等工藝於一體,擁有江蘇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院。集團產品覆蓋汽車車身沖壓件、汽車座椅骨架總成、鋼管鋼線成型、S型彈簧及模具、夾具的設計製作,產品分別配套於賓士、寶馬、大眾、東風日產、東風本田、長安福特、廣州本田、南京馬自達等品牌,並向歐洲、日本、巴西、泰國等國外汽車企業出口零部件,以高質適價服務客戶,成為客戶忠實的合作夥伴。
㈥ 汽車發展史
我國汽車市場的發展歷史可分為探索、發展、成熟三個階段。
探索:
1958年內地第一輛自製轎車誕生。
新中國剛一成立就決定發展自己的汽車工業。1950年,毛主席訪問蘇聯期間,中蘇雙方商定,由蘇聯援助中國建設第一個載重汽車廠。1953年,第一汽車製造廠在長春破土動工,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建設自己的汽車廠。1956年7月13日,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被毛主席命名為「解放」牌首批12輛汽車試製成功。這12輛解放牌汽車的下線,結束了中國不能批量製造汽車的歷史。
1958年5月5日,中國第一輛自己製造的轎車——「東風」在一汽誕生,從而開啟我國民族轎車工業的新篇章。6月,北京第一汽車廠附件廠試製成功井岡山牌轎車。8月,一汽又設計試製成功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9月上海汽車配件廠試製成功第一輛鳳凰牌轎車。新中國自力更生製造出的轎車填補了中國工業的空白。
發展:
1985年內地第一家合資廠出現。
1985年,內地第一個轎車合資企業上海大眾成立,標志著中國的現代化轎車工業的開端。當時規定,中德雙方投資比例分別為: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0%,德國大眾汽車集團40%、大眾汽車投資有限公司10%。
隨後,廣州標致汽車公司成立。此外,我國還引進了夏利、奧迪等車型。上世紀90年代中前期,中外合作以及技術引進進一步深入,兩個新建的合資企業一汽大眾和神龍富康起點都比較高,富康引進的是上世紀90年代的車型,一汽引進了先進的20氣閥發動機製造技術,並向德國出口這種發動機部件。全國主要引進車型的國產化率達到80%以上,質量也顯著提高,而車價大幅度下降,轎車開始迅速進入百姓家。1998年,我國轎車產量達到43萬輛,大約占汽車總產量的40%,汽車產業結構已經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成熟:
2009年中國汽車銷量躍居世界第一。從1998年之後,乘用車銷量開始超過商用車銷量。汽車工業也從載重汽車到轎車發生重大變化。此外,以中外合作和技術引進為基礎的我國轎車工業又邁上了一個新台階。廣州本田、上海通用和大眾分別引進了最新的高檔車型雅閣、別克和奧迪A6,這幾個車型的投產標志著中國轎車產品和生產技術趕上世界的發展步伐。
1998年前後,自主品牌奇瑞、吉利等也開始成立,自主品牌開始探索自主造車之路,並迅速發展壯大。
中國汽車工業在2001年底中國加入WTO後,進入了一個市場規模、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車工業體,並向汽車產銷大國邁進。2009年,我國汽車全年產銷量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
。
第一階段:世界汽車工業快速發展階段
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在這一時期,賓士、福特、通用等20多家汽車公司相繼成立,汽車生產進入標准化流水線生產,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在汽車產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時,汽車技術也有了很大進步。變速器、四輪制動、獨立懸掛技術、壓減震器都是在這個時期發明的。
第二階段:汽車全盛時期
二戰結束後,歐洲各國大力發展汽車,產量從戰前的80萬輛增長到了800萬輛,增長了近10倍。在這個時期,日本也迅速崛起,至80年代,產量達到1100萬輛,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這一時期的汽車技術主要向高速,方便,舒適方向發展,流線車身,前輪獨立懸架、自動變速器、全輪驅動都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
第三階段:汽車企業兼並重組,汽車產量相對穩定
20世紀70年代後,世界汽車產量穩定在5000萬輛左右,發達國家汽車市場趨於飽和,各個公司之間競爭激烈。歐、美、日之間貿易摩擦不斷,而韓國卻在激烈的競爭中崛起,成功實現了技術跨越,成為世界汽車生產一個重要基地。這個時期汽車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是提高汽車安全性和降低污染。由於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汽車防抱死制動系統、安全氣囊、電子控制噴油和點火、三元催化劑等在這一時期相繼出現。
㈦ 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世界汽車發展史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世界汽車工業快速發展階段
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在這一時期,賓士、福特、通用等20多家汽車公司相繼成立,汽車生產進入標准化流水線生產,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在汽車產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時,汽車技術也有了很大進步。變速器、四輪制動、獨立懸掛技術、壓減震器都是在這個時期發明的。
第二階段:汽車全盛時期
二戰結束後,歐洲各國大力發展汽車,產量從戰前的80萬輛增長到了800萬輛,增長了近10倍。在這個時期,日本也迅速崛起,至80年代,產量達到1100萬輛,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這一時期的汽車技術主要向高速,方便,舒適方向發展,流線車身,前輪獨立懸架、自動變速器、全輪驅動都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
第三階段:汽車企業兼並重組,汽車產量相對穩定
20世紀70年代後,世界汽車產量穩定在5000萬輛左右,發達國家汽車市場趨於飽和,各個公司之間競爭激烈。歐、美、日之間貿易摩擦不斷,而韓國卻在激烈的競爭中崛起,成功實現了技術跨越,成為世界汽車生產一個重要基地。
這個時期汽車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是提高汽車安全性和降低污染。由於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汽車防抱死制動系統、安全氣囊、電子控制噴油和點火、三元催化劑等在這一時期相繼出現。
(7)花都全盛汽車配件擴展閱讀
作為交通工具的汽車,每天要排放大量的碳、氮、硫的氧化物、碳氫化合物、鉛化物等多種大氣污染物,是重要的大氣污染發生源,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危害。節能減排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永恆主題,不斷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已成為我國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迫切需要。
在發達國家,汽車決定著石油需求,也是影響溫室氣體和有害氣體排放的關鍵因素,實現環境保護目標需要減少汽車的石油消耗和氣體排放。但另一方面,汽車是支柱產業,也是基本的交通工具,各國政府又要保持汽車的發展來促進經濟的發展和民眾生活福利的提高。
發展節能環保汽車可以在保持汽車增長的狀況下降低石油消耗、保護大氣環境,因此各國政府普遍把發展節能環保汽車看成實現其能源環境政策和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㈧ 全盛優車是幹嘛的靠譜嗎
那個全盛優車還行,他們的汽車跨區租售業、以租代售、長/短租、分期購車等業務有完整的解決方案;最主要的是這種行業要看資金的優勢,車輛采購渠道是不是硬氣,還有就是訂單是否量大穩定;
㈨ 汽車的發展階段
總體說來,世界汽車發展史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世界汽車工業快速發展階段
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在這一時期,賓士、福特、通用等20多家汽車公司相繼成立,汽車生產進入標准化流水線生產,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在汽車產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時,汽車技術也有了很大進步。變速器、四輪制動、獨立懸掛技術、壓減震器都是在這個時期發明的。
第二階段:汽車全盛時期
二戰結束後,歐洲各國大力發展汽車,產量從戰前的80萬輛增長到了800萬輛,增長了近10倍。在這個時期,日本也迅速崛起,至80年代,產量達到1100萬輛,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這一時期的汽車技術主要向高速,方便,舒適方向發展,流線車身,前輪獨立懸架、自動變速器、全輪驅動都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
第三階段:汽車企業兼並重組,汽車產量相對穩定
20世紀70年代後,世界汽車產量穩定在5000萬輛左右,發達國家汽車市場趨於飽和,各個公司之間競爭激烈。歐、美、日之間貿易摩擦不斷,而韓國卻在激烈的競爭中崛起,成功實現了技術跨越,成為世界汽車生產一個重要基地。這個時期汽車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是提高汽車安全性和降低污染。由於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汽車防抱死制動系統、安全氣囊、電子控制噴油和點火、三元催化劑等在這一時期相繼出現。
汽車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空氣污染及石油短缺問題的日益嚴重,利用混合動力車和電動汽車替代傳統汽油車和柴油車已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問題。世界各國政府都在推動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的研究。美國能源部預測,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將占整個輕型汽車和卡車市場28%的份額,這將比2005年增加20%。現如今,汽車工業正經歷著一場革命,汽車正朝著智能、舒適、節能、環保的方向飛速發展。
㈩ 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經歷了那幾個階段
汽車工業的成長經歷了漫長的萌芽和發育時期,汽車的誕生在歐洲,但是,以大規模生產為標志的汽車工業的形成是在美國,以後又擴展到歐洲、日本直至世界。
1.流水線生產方式——福特T型車製造的神話
對於汽車工業的形成,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Henry Foyd)做出了突出貢獻。福特首先提出並實現了「讓汽車成為廣大群眾的需要」。福特於1883年開始從事汽車製造業,他製造第一輛汽油車,結構簡單而使用,最高時速可達32km/h.1903年,福特(Ford)汽車公司誕生。福特汽車公司積極研製結構簡單、實用、性能完善而售價低廉的普及型轎車。1908年10月,福特汽車公司正式投產T型汽車,該車發動機排量為2.89L、18KW(25馬力)、四缸、四沖程。福特汽車公司1913年創建世界上第一條汽車裝配生產流水線,並實行了工業大生產管理方式,實現了產品系列化和零件標准化。1914年,福特汽車公司年產量達到30萬輛,1926年達到200萬輛。而每輛汽車售價由首批的850美元下降到1923年的265美元。到1929年T型車停產時,總共生產了1500萬輛。福特T型車使汽車在美國得到了普及,讓汽車進入了普通的美國家庭。福特生產T型車的經驗不僅為美國,甚至為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因此,福特汽車公司被譽為「汽車現代化的先驅」。
美國汽車工業的形成和發展與當時美國在資本、國民收入、石油資源、市場等各方面都存在優於歐洲的具體條件有關,而且美國政府十分重視國民交通工具的現代化,有意識地引導人們購買汽車。巨大的國內市場造成了美國汽車工業的大發展,出現了一大批諸如後來聞名世界的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克萊斯勒汽車公司(Chrysler),最多是美國曾有181家汽車廠。到了1927年,經過殘酷的市場競爭僅存留了44家,其中福特、通用、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巨頭公司的銷售量佔美國汽車總銷售量的90%以上。這一時期在汽車大規模生產的組織模式上,出現了以福特公司為代表的全能的生產模式,以及以通用汽車公司為代表的通過專業化協作,由一些汽車製造企業聯合起來,建立集中管理和銷售體系的生產模式。以後的事實表明,後者優於前者,並為世界上許多企業所仿效。那時,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歐洲剛剛形成的汽車工業幾乎停產了5年,這使得美國成為第一個以汽車工業為支柱產業的國家,美國汽車工業的突飛猛進,也使美國首先進入了現代化。
2.以歐洲為重心的汽車工業發展的時期
1930年後,歐洲各國為了保護本國名族工業,開始對美國汽車進口提高了
關稅,特別是對汽車零部件進口加以重稅,迫使美國在歐洲各國的汽車總裝廠改造成汽車製造廠,由此也促進了歐洲各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歐洲各國還利用本國的技術優勢,以多品種和輕便普及型新產品與美國汽車進行競爭。例如,義大利的菲亞特轎車、德國大眾的甲殼蟲普及型轎車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汽車工業均為軍事目的服務,生產坦克、裝甲車等軍用裝備和物質。戰後,隨著經濟復甦與政府的支持,歐洲汽車工業開始大發展。特別是原聯邦德國在戰後僅用了5年時間,就使汽車產量達到30萬輛,超過其戰前的最高水平。1960年,德國汽車年產量已達205.5萬輛,超過了英國,成為當時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汽車製造國。原聯邦德國汽車高速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將轎車迅速普及到國內勞動階層。以國內市場為基礎,同時擴大國際市場,如大眾汽車公司的甲殼蟲普及型轎車對德國轎車的普及起到了關鍵作用。1970年後,西歐共同體的汽車製造公司還紛紛到美國去投資建廠,明顯地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和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到歐洲投資建廠的格局。
歐洲汽車工業的大發展使世界汽車工業的重心逐漸由美國移到歐洲。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西歐各國的汽車產量僅為北美的11.5%;而到戰後的1950年,這一數字提高到16%;而到1970年,北美僅生產749.1萬輛汽車,而歐洲各國卻超過北美產量的38.5%,達到1037.8萬輛。許多歐洲汽車生產廠家,如德國大眾、賓士、寶馬,法國雷諾、標致、雪鐵龍,義大利菲亞特,瑞典沃爾沃等,均以聞名遐邇。歐洲汽車工業的特點,既有美國式的大規模生產的特徵,又有歐洲式多品種高技術的趨勢。
在這一時期汽車工業保持了大規模生產的特點,世界汽車保有量激增,汽車工業發展的中心由美國轉移到歐洲。汽車技術的高科技含量增加,汽車品種進一步增多。汽車工業界對於汽車造成的安全問題、污染問題,在政府的督促和支持下制定了許多對策,並使汽車在結構、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3.精益的生產方式——日本汽車工業的騰飛日本汽車工業在20世紀50年
代形成完整體系,20世紀60年代是突飛猛進的時期。1960年,正當美國與歐洲的汽車工業激烈競爭的時期,日本推行了終身僱傭制及全面質量管理(TQC),促進了勞動者與管理者之間的相互信任,提高了人員素質,調動了積極因素,使工業發展出現了飛躍。特別是汽車工業,出現了有名的豐田生產方式,從而在生產組織管理上出現了突破,生產出高質量、低消耗、廉價精巧的汽車並暢銷全世界。1961年,日本汽車產量超過義大利躍居世界第五位;1965年,超過法國居第四位;1966年,超過英國升為第三位;1968年追上德國居世界第二位。
20世紀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使日本認識到包括能源在內的資源短缺是日本的致命弱點,於是,日本政府不斷強化汽車法規。1978年修改的排放及雜訊法規是世界上最嚴格的標准,從而迫使日本汽車工業放棄了向大功率、高車速、豪華大型車輛發展的意圖,形成了經濟、實用的日本汽車的風格。與此同時,日本政府對國外進口汽車進行了嚴格限制,並鼓勵各公司積極引進美國的汽車技術,從而保護了日本的名族汽車工業。
日本人對世界汽車工業的最大貢獻就是開創了精益生產方式。這種精益生產方式就是用精益求精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來控制和管理汽車的設計開發、工程技術、采購、製造、儲運、銷售和售後服務的每一個環節,從而達到以最小的投入創造出最大的價值的目的。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以及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都市經過精心籌劃和計算的。日本人這一創舉具有劃時代意義。像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創造的豐田生產方式,日產汽車公司出現的活動板生產方式,五十鈴公司採取的流通生產法等生產方式的目的都是為了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浪費,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加快資金周轉,使產品更具競爭力。日本的這種先進生產方式目前已被各國所仿效。
日本汽車工業在20世紀70年代引進電子技術,並廣泛用於汽車設計、試制、試驗、製造及產品等各個領域。目前,日本汽車產品的開發周期普遍比歐美國家短。日本民用轎車的電子化程度和各種自動設施也遠遠高於歐美國家。
1980年,日本汽車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大關,達到1104萬輛,一舉擊敗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到1987年,日本汽車的年總產量佔世界年總產量的26.6%,而美國和西歐四國各分別佔23.7%和24.8%。此時,世界汽車工業的重心已轉移到日本。
當前,盡管世界汽車市場日趨飽和,但日本汽車仍以其優越的性能、合理的價格、可靠的質量、完善的電子設施、低排放、低油耗和多樣化的品種不斷擴大世界汽車市場的佔有率。
4.韓國汽車工業異軍突起
20世紀80年代,韓國汽車工業利用學習、消化國外生產技術和實現主要技
術的國產化,使其汽車工業得到了飛速發展。美國從1900-1950年,利用了50年才成為世界之強,日本從1950-1980年,利用30年成為汽車大國,韓國從1980-1997年,僅用了17年便成為廉價車之王,韓國也一躍成為世界汽車生產大國。
韓國最早從事汽車生產的公司是起亞汽車公司。起亞汽車公司始建於1944年12月,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政治局勢動盪,公司長期處於不景氣的狀態。韓國汽車公司的真正起步是在20世紀60年代初,各汽車廠商以組裝進口零部件生產整車的方式開始試制汽車,直到1970年,韓國的汽車年產量僅為2.8萬輛。20世紀70年代初,韓國人均國民收入約為300多美元,較好的經濟狀況提供了生產汽車的良好環境。1973年,現代韓國政府實行汽車國產化政策,各汽車公司開始大規模引進國外生產技術。1973年,現代汽車公司引進日本三菱公司發動機、傳動系和底盤技術,1975年便開始自己開發生產汽車,並大量向非洲出口。大宇汽車公司於1972年與美國通用汽車合資,1990年第一輛自主設計的名為王子的國產車推出,並在市場上取得成功。
汽車的國產化政策使韓國的汽車工業獲得了飛速的發展。1985年,韓國的汽車年產量為37萬輛,1986年達到60萬輛,1989年年產量為113萬輛,1990年年產量達到132萬輛。在隨後的5年時間里,年均增長率基本保持在15%左右,1995年達254萬輛。
隨著汽車國產化的實現,韓國政府又實施出口導向戰略,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韓國汽車開始大量出口。1984年6月,美國通用公司入股50%的韓國大宇公司,將其從歐寶公司引進的轎車通過通用公司進入美國市場。1985年,現代公司在美國組建了240家經營店。1986年,由義大利著名設計師設計造型的優越牌轎車開始進入美國市場,適逢日元升值,優越牌轎車比同級日本車便宜大約1000美元,因而大獲全勝,當年就銷售出16萬輛。1988年,韓國起亞公司生產的馬自達212型轎車,通過福特公司在美國的銷售渠道進行銷售。1988年,韓國在美國共銷售了50萬輛汽車,佔美國市場的4%。
1994年,韓國汽車的年出口量達到73.8萬輛,而1995年則為110萬輛,增長48.6%,從而在世界汽車出口國中排名第6。而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韓國汽車業在西歐、美洲、東歐、中亞、亞洲和大洋洲均建立了生產基地,實現生產本地化,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海外生產體系和全球營銷網路。1996年,韓國汽車總產量達到281.3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