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配件外購件檢驗標准
1. 一般普通的外購件都檢驗什麼
1、外觀
不得有影響美觀及使用性能的凹坑、麻點、劃傷等;
2、尺寸,圖紙上所有的尺寸必須一一測量;
3、材料質量證明書審核,檢查使用材料是否與要求材料一致,有必要的話使用PMI檢測;
4、特殊要求檢查,比如拋光、電鍍、磨沙等。。。
5、標記檢查,是不是所有要求的標記都已經做好了。。
2. 汽車零配件入庫驗收的依據是什麼
入庫商品必須具備下列憑證。
① 入庫通知單和訂貨合同副本,這是倉庫接受商品的憑證。
② 供貨單位提供的材質證明書、裝箱單、磅碼單、發貨明細表等。
③ 商品承運單位提供的運單,若商品在入庫前發現殘損情況,還要有承運部門提供的貨運記錄或普通記錄,作為向責任方交涉的依據。
3. 國標汽車配件要求
1、QC/T15-1992汽車塑料製品通用試驗方法。
2、QC/T346-1999塑料螺塞。
3、QC/T349-1999塑料緊箍帶。
4、QC/T349-1999(2005)塑料緊箍帶。
5、QC/T350-1999塑料開尾銷釘。
6、QC/T438-1999汽車點火系高壓塑料件技術條件。
安全隱患:
在開具購車發票那天起60天內或者行駛里程3000公里以內,發動機、變速器等主要汽車零件出現質量問題的,可以申請免費更換相應的部件。同樣在60天內或者行駛里程3000公里以內,車輛出現轉向系統失效、制動系統失效、車身開裂或燃油泄漏等質量問題時,也可以申請免費更換或者退貨。
4. 簡述常用的鑒別汽車配件方法及要求
幾種簡單的汽車配件鑒別方法如下:
1看包裝 原廠配件包裝一般比較規范,統一標准規格,印字字跡清晰正規,而假冒產品包裝印刷比較粗劣,往往能很容易地從包裝上找出破綻.
2.看顏色 某些原廠配件表面指定某種顏色,若遇其他顏色,則為假冒偽劣零配件。
3.看外表原廠配件外表印字或鑄字及標記清晰正規,而假冒產品外觀粗糙。
4看油漆不法商人將廢舊配件經簡單加工,如拆、裝、拼、湊、刷漆等處理,再冒充合格品出售,非法獲取高額利潤.
5看質地原廠配件的材料是按設計要求採用合格材料,假冒產品多是採用謙價低劣材料代用。
6.看工藝 低劣產品外觀有時雖然不錯,但由於製作工藝差,容易出現裂紋、砂孔、夾渣、毛刺或碰傷。比如汽缸墊擠壓變形,使用時容易引起密封不嚴而燒蝕,導致漏油、漏氣和漏水等現象;活塞及活塞環工作表面有毛刺容易拉缸。
7.看"儲存"汽車配件如果出現乾裂、氧化、變色鏡或老化等問題,可能是在存放當中環境差、儲存時間長、材料本身差等原因造成的。
8.看"接合"如果發生離合器片鉚釘松脫、剎車皮管脫膠、電器零件接頭脫焊、紙質濾芯接縫處脫開等現象,則不能使用。
9.看標識有的正規的零部件上標有某些記號,比如時齒輪記號、活塞頂部標記等裝配標記,用來保證機件正確安裝,沒有的不能購買。
10.看缺漏正規的總成部件必須齊全完好,才能保證順利裝腔作勢車和正常運行。一些總成件上的個別小零件漏裝,一般是"水貨",這些給裝車造成困難。往往因個別小配件短缺,造成整個總成部件報廢。
11.看防護層為了便於保管,防止零件磕碰,零件出廠之前都有防護層。例如襯套、大小軸瓦、活塞、氣門等一般都用石蠟保護,以免其表面損壞,這些重要的配件,表面若無防護層,多為"水貨"。
12.看證件一些重要部件,特別是總成類,比如化油器、分電器、發電機等,出廠時一般帶有說明書、合格證,以指導用戶安裝、使用和維護,若無這些多為假冒偽劣產品。
13.看規格選購汽車配件時,要查明主要技術參數,特殊技術要符合使用要求。有的假冒偽劣產品外觀與真貨相差無幾,但裝上去了就是不太合適,要麼大點或小點,使用起來總是不太滿意,並留下事故隱患。
5. 汽車配件驗收時,檢查配件質量的方法有哪些
汽車配件驗收時,檢查配件質量的方法有很多。
6. 汽車配件如何分辨真假
七個計謀分辨汽車配件真偽
有調查顯示,30%的車輛故障原因是由於消費者不良駕駛習慣造成的,70%的原因則是由於汽車零配件的質量和裝配技術等問題引起的,而其中使用假冒偽劣零配件造成車輛機體損害的情況占據大半。
偽劣產品引發事故
假冒的汽車配件與正宗的商品雖然在外觀上相差不大,但在內在質量和性能上懸殊,車輛裝用假冒偽劣配件後會給車主造成極大的損失,輕者返工復修造成經濟損失;重則危及行車安全,甚至造成交通事故。技術監督局的有關人員告訴記者,低劣的制動摩擦片質地堅硬,材質不均,尺寸不符合標准,與制動鼓配合不良,制動時摩擦系數小,使用中容易出現制動效能低、發響等不良現象而危及行車安全。再如,使用劣質輪轂,將會產生振抖,降低駕駛的操縱性和舒適性,降低相關機件的疲勞強度而加劇磨損,行駛中因散熱不良容易爆胎。
■7個計謀辨真偽
第1計不貪便宜
在汽配行業,假貨的價格通常要比真貨便宜好幾倍,當然這是以品質的差別為代價的。所以最好留意一下常用汽車配件的價格,若發現產品的價格與印象中的價格相差過大,就要提高警惕。一定要弄清低價產品是商品正常折價、降價,還是假貨渾水摸魚。
第2計觀察包裝
一般來說,正宗產品的外包裝盒上字跡清晰,套印准確、色彩鮮明,標有產品名稱、規格型號、數量、注冊商標、廠名、廠址以及電話號碼等,有合格證和檢驗員章,一些重要部件如分電器、噴油泵等,還配有使用說明書;而不少假貨的包裝印刷很粗糙,也沒有使用說明書。正宗產品印字為統一標准規格,字跡清晰正規;而假冒偽劣產品在包裝上總能找出破綻。
第3計選擇「原配」
車輛如關鍵部件出現故障,應該去廠家指定的汽配點或維修站選購原廠正宗零部件;而非原廠裝配的偽劣配件往往容易造成車輛機體的損害。
第4計目測顏色
某些原廠配件表面指定某種顏色,若遇其他顏色多半為假冒偽劣產品。
第5計觀察油漆
某些不法商人將廢舊配件經簡單加工?拆裝拼湊、刷漆包裝?後冒充合格品出售,非法獲取高額利潤,這些配件從外觀油漆或性能檢驗即可鑒定真偽。
第6計細看材料
正宗產品的材料是按設計要求採用優質材料,而偽劣產品多用廉價低劣材料代用。如發現新零件上有銹蝕斑點,橡膠件出現龜裂、老化現象,結合處有脫焊、脫膠現象,這樣的配件多半有問題。
第7計有無防護
大多數汽車零部件都在出廠的時候塗有防護層,如活塞銷、軸瓦用石蠟保護;活塞環、缸套表面塗防銹油,並用包裝紙包裹氣門、活塞等後用塑料袋封裝。如果密封套破損、包裝紙丟失,防銹油或石蠟流失,即便不是假冒產品也是損壞產品。
天氣漸漸暖和了,不少車主正准備著手為愛車貼防爆膜。來自汽配市場的反饋表明,汽車防爆膜假冒產品比較多,技監局的有關人員在這里具體介紹一下真假防爆膜的識別方法。
巧識真假防爆膜
劣質防爆膜
1.粘性差、易斷裂,發生意外沖撞下的玻璃碎片易飛濺傷害人體。
2.劣質膜大多採用粘膠著色法著色,即在粘膠中加入顏料後塗在無色透明膜上。這種膜不耐曬且易褪色,日久天長會褪成無色透明。
3.劣質貼膜阻擋紫外線輻射的效果不理想,不僅傷害人的皮膚,還會加速車內真皮和塑料件的老化。
優質防爆膜
1.優質高檔的膜表面都有一層防劃傷層,在正常使用下能保護膜面不易被劃傷。
2.正品膜上印有防偽標識,消費者可以索取質量保證卡。質保卡通常包含質保項目、年限、賠付方式,以及真實可尋的製造商名稱、地址和電話。保質期通常是5到8年。
3.具備隔熱與防爆性能。
7. 汽車用五金件檢驗(車規級),目前使用哪個標准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將制定《家用廚房設備》國家標准列入《2001年國家標准制修訂項目年度計劃》。為了盡快完成《家用廚房設備》國家標准制定工作,中國五金製品協會和全國五金製品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於2001年6月在北京召開《家用廚房設備》國家標准編寫組第一次工作會議,成立了由青島海爾住宅設施有限公司、寧波帥康集團有限公司、寧波歐琳廚具有限公司、北京廚房設備集團公司、哈爾濱市廚房設備製造廠、廣東萬家樂燃氣具有限公司、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科寶優耐廚衛傢具有限公司等單位參加的《家用廚房設備》國家標准起草小組。小組成員圍繞著《家用廚房設備》國家標準的制定原則、結構內容和編制進度等展開全面討論,一致認為:此標準的制定非常重要,十分及時,對規范市場、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會議討論確定,標准編寫採取分工合作的方式,由各成員單位按框架要求分塊編寫,然後協調匯總。會上對《家用廚房設備》國家標準的制定確立了如下原則:
1)前瞻性原則
家用廚房設備行業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該標准內容不應受現有條件的束縛,應包括系列組件,並為未來產品的發展留有餘地。
2)先進性原則
起點要高一點,采標對象要明確,還應注意吸收國內外相關行業標准和產品標准,把其精華部分吸收進來,提高我們的標准水平。
3)經濟性原則
由於家用廚房設備涉及千家萬戶,考慮到消費水平的參差不齊,因此不能脫離國情,忽視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4)可操作性原則
制定標準是用來執行的,因此制訂各具體指標時,還應考慮檢驗檢測方法、手段,便於操作。
5)安全環保原則
涉及防火、防噪、空氣污染等方面的問題要依據我國現行法規做出具體規范,決不能與法律規章相抵觸。
《家用廚房設備》國家標准編寫小組於2001年9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二次工作會議,中國五金製品協會石僧蘭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就標准在制定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和遵循的幾個原則做了具體的布置。標准起草小組全體成員經充分討論,確定了《家用廚房設備》國家標准編寫的總體方案。根據第一次會議確定的系列化原則,按如下結構制定《家用廚房設備》國家標准: GB/TXXXXX.1—200X 《家用廚房設備 術語》
GB/TXXXXX.2—200X 《家用廚房設備 通用技術要求》
GB/TXXXXX.3—200X 《家用廚房設備 試驗方法與檢驗規則》
GB/TXXXXX.4—200X 《家用廚房設備 五金件》
GB/TXXXXX.5—200X 《家用廚房設備 設計》
GB/TXXXXX.6—200X 《家用廚房設備 安裝》
制定《家用廚房設備》標准在考慮國情的同時,應為行業的發展留有充分的空間,在確定標准水平時,一致認為起點一定要高,技術要求要嚴格、全面,還應吸收國內外相關標準的精華提高標準的水平,積極採用發達國家的廚房設備產品標准,來提高我國家用廚房設備的整體水平。
會上,根據標準的總體方案和內容,考慮到編寫小組成員的經驗和業務特長,對起草工作進行了分工。要求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各自的起草任務,同時提出需進行試驗驗證的項目。
在各起草單位按第二次工作會議紀要完成各個部分標准草案的基礎上,中國五金製品協會和全國五金製品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於2001年11月在寧波召開《家用廚房設備》國家標准編寫小組第三次工作會。會上調整並完善了《家用廚房設備》國家標準的框架體系。全體代表反復研究推敲一致認為,第二次會議確定的標准框架內容全面、結構完整,在編寫過程中,大家認為家用廚房設備中五金件對整體質量影響較大,其質量要求應與櫥櫃結合起來考慮。目前國內主要廚房設備廠基本都是採用國外知名品牌五金產品系列,廚房設備生產企業也沒有必要為五金件配備單一測試設備。五金件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和檢驗應從櫥櫃性能要求出發,結合櫥櫃進行測試,可不再作為標準的一個部分單獨編寫。設計和安裝兩部分都是在使用現場進行的,這兩部分內容關聯性較大,很難截然分開。設計經用戶認可,需通過安裝來實現,合並成一部分更為合理。調整後標准結構為:
GB/TXXXXX.1—200X 《家用廚房設備 術語》
GB/TXXXXX.2—200X 《家用廚房設備 通用技術要求》
GB/TXXXXX.3—200X 《家用廚房設備 試驗方法與檢驗規則》
GB/TXXXXX.4—200x 《家用廚房設備 設計與安裝》
2、國內外標准情況
我國廚衛產業的興起時間不長,目前家用廚房設備尚無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其中部分產品如吸油煙機、燃氣熱水器、燃氣灶具、洗碗機、水嘴等有了相應的國家標准,因此只需考慮其外部輪廓尺寸和安裝連接問題,人造板櫥櫃目前只有企業標准,民營、私營企業甚至沒有標准,而大量產品沖入市場。為有效地規范市場,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確保用戶利益,在收集國際和國內先進標准及相關的傢具國家標准基礎上,吸收了部分輕工行業標准,特製定本標准。 根據先進性原則的要求,起點要高一點,采標對象明確,注意吸收國內外相關行業的產品標准,把精華部分吸收進來,以提高標准水平。考慮到日本人的生活習慣和生理特點比歐美人更接近中國的情況,所以,編寫小組在編寫過程中更多地參照了日本工業標准JIS A4420:1998《廚房設備的結構材》。《廚房設備的結構材》指標先進,內容完善,符合先進性原則。針對標準的技術要求,日本標准對試驗條件、檢驗檢測方法規定明確,符合我們制定國家標準的可操作性原則。此外該標准還對安全、環保如廚房電器的絕緣電阻、耐壓、防火、防噪及空氣污染等方面都提出了嚴格要求。《家用廚房設備》本應等同採用JIS A4420:1998《廚房設備的結構材》,但根據標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採用國際標準的規則規定「國家標準的內容多於相應的國際標准,還包括不屬於該國際標準的一部分附加技術內容」應屬於修改採用國際標准,採用重新起草法,如增加了大量的術語,對家用廚房設備作了明確的定義,強調了櫥櫃規格尺寸遵守建築模數協調統一原則,優先採用國際通用的建築模數M的整數倍和1.5M倍,增加了櫃體及檯面的材料品種,增多了飲用水用水管的衛生要求,對廚房用電器件應符合《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通用要求和特殊要求》並必須具有合格證等隨機文件。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提高和綠色環保意識的深入人心,世界范圍內特別是歐美國家對人造板及其製品的甲醛釋放量制定了嚴格的標准。人造板生產企業把控制甲醛散發作為提高產品檔次和競爭力的必要條件和有效手段,歐洲標准為:E1級≤10mg/100g,E2級(10~30)mg/100g,E3級(30~60)mg/100g。日本標准使用說明書上對甲醛散發量為E1或E2級。本標准規定人造板的游離甲醛釋放量≤9mg/100g,嚴於德國E1級標准。
3、標准簡介
《家用廚房設備》國家標准屬首次制定,產品由櫥櫃、相關電器等及功能五金件組合而成,它不同於其它產品,要通過現場設計、安裝在用戶家完成,涉及內容太多,包含家用廚房設備的術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及檢驗規則、五金件的功能要求、現場設計和安裝等。
3.1術語
由於日本工業標准術語較少,不能滿足使用要求,再者目前廚衛行業尚無標准可遵循,術語很不規范。廚衛產業的發展,對「設備」的內容進行了擴充。GB11228—89《住宅廚房及相關設備基本參數》標准對廚房設備定義為:商品化供應的機具。該機具需與房屋土建設備管線相連接,與廚房傢具相結合,如電冰箱、燃氣灶具、烤箱、洗滌池、洗碗機、吸油煙機等組合,並非單指廚房電器。
家用廚房設備術語分如下幾方面來命名:A)按所處的空間位置;B)按功能: C)按結構和構造。本標准對尚不規范的術語,經起草小組研究確定作為本標準的術語,提供各有關單位徵求意見,如:吊櫃(頂櫃、掛櫃)、低櫃(底櫃、地櫃)、灶具櫃(灶台櫃)、水槽櫃(洗滌櫃)、轉角櫃(拐角櫃)、鋼瓶櫃(儲罐櫃)、開放櫃(開式櫃)、側板(山板、旁板)、背板(後身板、後背板)、擱板(隔板、中隔板)、踢腳板(裙板)、調整腳(調整地腳)。此外,象拉手(把手、手把)、水嘴(水龍頭)採用了相關標准命名。
3.2通用技術要求
本部分包括家用廚房設備的分類、規格尺寸、技術要求、標志、包裝、運輸貯存等其中產品分類、包裝、運輸、貯存等是本部分增加的內容。此外,強調櫥櫃規格尺寸應遵守建築模數協調統一原則,櫥櫃長、寬(進深)和高採用國際用建築模數符號M表示(M=100mm),優先採用1M和1.5M系列,櫥櫃設計尺寸還考慮了和電器件模數的相協調,既布局合理又充分利用廚房空間。 考慮到我國國情和充分體現個性化設計,除人造板櫃體及檯面外,增加了不銹鋼櫃體、不銹鋼、大理石和人造石檯面及玻璃門板、玻璃擱板等品種。為保證櫥櫃的製造精度和外觀質量。本部分提出了尺寸公差和形狀及位置公差要求,因我國現有木製品未注公差,要求太松,本部分對檯面及櫃體加工的未注尺寸公差要求按GB/T1804—2000《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線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中m(中等級)執行,從而提高了製造精度有利於組裝和安裝;按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本部分對人造板檯面及櫃體的阻燃性能提出要求,檯面至少應為GB8624-1997中B1級,櫃體板材為B2級;較日本工業標准增加了人造板表面耐高溫、耐水蒸汽、耐冷熱溫度、耐龜裂和耐污染等理化性能項目;在JIS A4420:1998的基礎上,增加了吊碼強度、吊櫃跌落、吊櫃水平沖擊和垂直沖擊、調整腳承重以及人造板覆面材料的剝離強度等要求;增加了家用廚房設備安全、衛生、環保要求,對廚房用電器件應符合《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通用要求和特殊要求》,並必須具有出廠隨機印刷品(產品合格證、說明書、保修證、標識等)。家用廚房設備應選擇無安全隱患和污染隱患,對人體無害的環保材料,對飲用水用管應採用無毒、無害的鋁塑復合管,衛生標准應符合GB5749—1987和GB9687——1988的規定,人造板的游離甲醛釋放量≤9mg/100g。
3.3試驗方法與檢驗規則
本部分規定了家用廚房設備各項性能的試驗條件和試驗方法及檢驗規則。在日本工業標准中規定的測試方法全部採用。對增加的試驗項目分別規定了測試方法,如理化性能測試採用了GB/T17657—1999和GB/T4893——1985等標准,這是我國現有人造板及飾面人造板較權威的試驗方法。它對試驗項目的目的、方法、試樣規格尺寸等做了統一的規定,試驗方法等同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權威區域其檢驗檢測方法、手段更便於操作,符合可操作性的原則。增加的力學性能試驗項目,本部分制定了各自的試驗方法。人造板覆面材料的剝離強度的測定按附錄A規定執行。關於調整腳承載試驗定為400kg,是從實際使用狀況確定的。
3.4五金件
家用廚房設備中的五金件,對整體質量影響較大,目前國內主要廚房設備生產企業基本上都採用海福樂、格拉斯、海蒂詩、百隆、法拉利等國外知名品牌五金件系列產品,尚未收集到相關的標准,並且同一產品性能參數各異。也無檢驗檢測方法,原想通過該部分的制定,對家用廚房設備五金件的采購、生產、檢驗有個依據,但作為標準的一部分,最起碼應含技術要求和檢驗試驗方法等,而日本工業標准沒有對五金件單獨提出試驗方法,只是從櫥櫃性能要求出發,結合櫥櫃進行技術測試,作為廚房設備生產企業,五金件只是該企業的間接用戶,很難為五金件的測試設置各種試驗裝備或設施。起草小組成員充分討論後確定,將該部分取消,把對五金件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等編入上述部分的章條。
3.5設計和安裝
按家用廚房設備起草小組第二次會議確定的編寫方案,設計、安裝為兩個部分,在實際編寫過程中發現「設計」和「安裝」都是在用戶現場完成的,兩者關聯性很強,是前後工序的關系,本部分將設計、安裝、試驗方法及驗收分三章敘述,設計過程的現場測繪圖作為現場設計的原始依據。根據廚房面積和用戶要求確定布置形式設計廚櫃平面圖、立面圖和效果圖,充分考慮人類工效學,嚴格遵守ISO3055—1985《廚房設備—配合尺寸》的規定,考慮到我國國情,操作台檯面距地面高度由9M或8.5M修改為8M或8.5M、9M。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廚房電器件日益增多,用電負荷不斷增加,為確保用電安全,要求廚房電器導線採用截面不少於4mm2的銅導線,並要求提供數量足夠、位置合適的220V、10A的防濺水型單相三線和單相雙線的電器插座組,同時設有漏電保護裝置。廚房安裝特別強調外觀:廚櫃及電器件配置美觀協調,產品不得有碰傷、劃傷、開裂和壓痕等有損形象的缺陷;牢固度;吊櫃與牆面的結合、吸油煙機的固定、檯面與櫃體的結合、吊櫃承受沖擊性能考驗;密封性:燃氣器具的進氣接頭與燃氣管道介面間,嵌入式灶具與檯面連接處,後擋水與牆面間,排水機構各接頭連接和水槽介面處必須嚴密,不允許滲漏。《家用廚房設備》檢驗人員應本著對用戶負責的精神,按設計和安裝的技術要求進行檢查驗收,檢驗合格後請用戶驗收並簽字。
8. 汽車配件產品執行技術標準是什麼
汽車配件種類很多,例如,皮帶中多楔帶執行國標GB 13552
9. 簡述汽車零部件入庫驗收注意哪幾方面
驗收工作是一項技術要求高、組織嚴密的工作,關繫到整個倉儲業務能否順利進行,所以,必須做到准確、及時、嚴格、經濟。
驗收作業的程序為:驗收准備、核對憑證、實物檢驗。
1.驗收准備
倉庫接到到貨通知後,應根據物品的性質和批量提前做好驗收前的准備工作,大致包括以下內容:
(1)人員准備。安排好負責質量驗收的技術人員或用料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以及配合數量驗收的裝卸與搬運人員。
(2)資料准備。收集並熟悉待驗物品的有關文件,例如技術標准、訂貨合同等。
(3)器具准備。准備好驗收用的檢驗工具,例如衡器、量具等,並校驗准確。
(4)貨位準備。針對到庫物品的性質、特點和數量,確定物品的存放地點和保管方法,其中要為可能出現的不合格物品預留存放地點。
(5)設備准備。大批量物品的數量驗收,必須要有裝卸與搬運機械的配合,應做好設備的申請調用。
此外,對於有些特殊物品的驗收,例如毒害品、腐蝕品、放射品等,還要准備相應的防護用品,計算和准備堆碼、苫墊材料,對進口物品或存貨單位指定需要進行質量檢驗的,應通知有關檢驗部門會同驗收。
2.核對憑證
入庫物品必須具備下列憑證:
(1)業務主管部門或貨主提供的入庫通知單和訂貨合同副本,是倉庫接收物品的憑證。
(2)供貨單位提供的材質證明書、裝箱單、磅碼單、發貨明細表等。
(3)物品承運單位提供的運單;若物品在人庫前發現殘損情況的,還要有承運部門提供的貨運記錄或普通記錄,作為向責任方交涉的依據。
3.實物檢驗
實物檢驗就是根據入庫單和有關技術資料對實物進行數量和質量檢驗。一般情況下,或者合同沒有約定檢驗事項時,倉庫僅對物品的品種、規格、數量、外包裝狀況,以及無需開箱、拆捆而可以直觀可見可辨的外觀質量情況進行檢驗。但是在進行分揀、配裝作業的倉庫里,通常需要檢驗物品的品質和狀態。
數量檢驗是保證物品數量准確的重要步驟。按物品性質和包裝情況,數量檢驗主要有計件、檢斤、檢尺求積等形式。在進行數量驗收時,必須與供貨方採用相同的計量方法。採取何種方法計量要在驗收記錄中做出記載,出庫時也按同樣的方法計量,避免出現誤差。
按件數供貨或以件數為計量單位的物品,做數量驗收時要清點件數。一般情況下,計件物品應全部逐一點清。對於固定件數包裝的小件物品,如果包裝完好,打開包裝則不利於以後進行保管,所以通常情況下,國內物品只檢查外包裝,不拆包檢查,而進L]物品則按合同或慣例辦理。
按重量供貨或以重量為計量單位的物品,做數量驗收時有的採用檢斤稱量的方法,有的則採用理論換算的方法。按理論換算重量的物品,先要通過檢尺,例如金屬材料中的板材、型材等,然後,按規定的換算方法換算成重量驗收。對於進口物品,原則上應全部檢斤,但如果訂貨合同規定按理論換算重量交貨的,則按合同規定辦理。
按體積供貨或以體積為計量單位的物品,做數量驗收時要先檢尺,後求積。例如木材、竹材、砂石等。
在做數量驗收之前,還應根據物品來源、包裝好壞或有關部門規定,確定對到庫物品是採取抽驗還是全驗方式。
在一般情況下,數量檢驗應全驗,即按件數全部進行點數;按重量供貨的應全部檢斤,按理論重量供貨的應全部檢尺,然後換算為重量,以實際檢驗結果的數量為實收數。對於大批量、同包裝、同規格、較難損壞的物品,質量較高、可信賴的,可以採用抽驗的方式檢驗。
4.貨物驗收中發現問題的處理
在物品驗收過程中,如果發現物品數量或質量有問題,應該嚴格按照有關制度進行處理。驗收過程中發現的數量和質量問題有可能發生在各個流通環節,按照有關規章制度對問題進行處理,有利於分清各方的責任,並促使有關責任部門吸取教訓,改進今後的工作。
(1)凡屬承運部門造成的貨物數量短缺、外觀破損等,應憑接運時索取的貨運記錄,向承運部門索賠。
(2)如發生到貨與訂單、入庫通知單或采購合同不相符的,盡管運輸單據上已標明本庫為收貨人的貨物,倉庫原則上也應拒收,或者同有關業務部門溝通後,將貨物置於待處理區域,並做相應的標記。
(3)凡必要的證件不齊全的,應將貨物置於待處理區域,並做相應的標記,待證件到齊後再進行驗收。
(4)凡有關證件已到庫,但在規定時間內貨物尚未到庫的,應及時向存貨單位反映,以便查詢處理。
(5)供貨單位提供的質保書與存貨單位的進庫單、合同不符的,做待處理貨物等待處理,不得隨意動用,並要通知存貨單位,按存貨單位提出的辦法處理。
(6)凡數量差異在允許的磅差以內,倉庫可按應收數人賬;若超過磅差范圍,應查對核實,做好驗收記錄,並提出意見,送存貨單位再行處理。該批貨物在做出結案前,不準隨意動用,待結案後,才能辦理入庫手續。
(7)當規格、品質、包裝不符合要求或發生錯發時,應先將合格品驗收,再將不合格品或錯發部分分開並進行查對,核實後將不合格情況向收貨人說明,並將貨物置於不合格品隔離區域,做相應的標記。對於錯發貨物,應將貨物置予待處理區域,並做相應的標記。並應及時通知相關業務部門或貨主,以便盡快處理。
(8)進口貨物在訂貨合同上均規定索賠期限。有問題必須在索賠期限內申報商檢局檢驗出證,並提供驗收報告及對外貿易合同和國外發貨單、運輸單據或提單、裝箱單、磅碼單、檢驗標准等單證資料,以供商檢局審核復驗。若缺少必要的單證技術資料,應分別向有關外貿公司和外運公司索取,以便商檢局復驗出證和向外辦理索賠手續。
(9)對於需要對外索賠的貨物,未經商檢局檢驗出證的,或經檢驗提出退貨或換貨的,出證應妥善保管,並保留好貨物原包裝,以供商檢局復驗。
10. 簡述鑒別汽車配件的方法常用的簡單技術手段有哪些
(1)目視法。對於表面損傷的零件,如毛糙、溝槽、刮痕、明顯裂紋、剝落、折斷、缺口或 破洞等損傷,以及零件的重大變形、彎曲、嚴重磨損、表面燒蝕、橡膠零件材料的變質等,都可以 通過眼看或藉助於放大鏡觀察、檢驗,以確定其是否需要修理或報廢。 (2)敲擊法。判定殼體及盤形零件是否有不明顯的裂紋,用鉚釘連接的零件間有無松動,軸 承合金與鋼片的結合情況如何時,可用小錘輕輕敲擊並聽其響聲。如果發出的金屬聲音清脆,說 明零件的狀況很好;如果發出的聲音沙啞,可以判定零件有裂紋、松動或結合不良。 (3)比較法。用作為標準的零件與被檢驗的零件作比較,從對比中鑒別被檢驗的零件的技 術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