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纯电动汽车电池充放电实验分析

纯电动汽车电池充放电实验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9-13 11:10:40

㈠ 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哪些设备可以检测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关系到整车的性能。使用WT系列功率分析仪可以判断电池的充放电状态,测量充放电电流的有效值,并通过对电流的积分,得到充电的电量和放电的电量,以及充放电时间。请采纳!

㈡ 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存在自放电现象

是的,电池都存在的,三元锂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次数是800左右,使用不当有爆燃的可行性。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次数是2000左右,安全可靠,没有安全隐患。磷酸铁锂电池储存温度-10~35℃,磷酸铁锂电池放电工作温度-20~65℃。

新能源汽车电池寿命是多久

新能源汽车电池寿命是10-20年。

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循环寿命普遍可达2000次以上;而三元锂电池充放电循环寿命一般能达到500-2000次,其充放电循环寿命主要还是受材料、技术的影响较大,随着三元锂电池技术的越来越成熟,部分三元锂电池也可达到2000次以上的充放电循环寿命。

在湿搁置使用寿命方面,目前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湿搁置使用寿命基本都能达到10年以上。如换装之前的荣威E50采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可达10年的使用寿命、北汽新能源EU260采用的三元锂电池甚至可达20年使用寿命。

(3)纯电动汽车电池充放电实验分析扩展阅读:

平时纯电动车,尽量少用快充。当然,选择电池的好坏并不能光靠电池寿命一个因素来决定,能量密度、低温性、安全性等等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长时间大电流充放电,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电池储存期间也会有容量衰退。这就需要平时在使用纯电动车过程中,尽量少用快充,若纯电动汽车长时间停放,尽量保持满电状态,避免电池长时间暴晒。

㈣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冬季掉电快,用到多少电就开始充电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冬季掉电快,用到电池还剩三分之一时候就开始充电。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自放电率小、无记忆效应的优点。

充电过程中,磷酸铁锂中的部分锂离子脱出,经电解质传递到负极,嵌入负极碳材料;同时从正极释放出电子,自外电路到达负极,维持化学反应的平衡。放电过程中,锂离子自负极脱出,经电解质到达正极,同时负极释放电子,自外电路到达正极,为外界提供能量。



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原理

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反应是在LiFePO4和FePO4两相之间进行。在充电过程中LiFePO4逐渐脱离出锂离子形成FePO4,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嵌入FePO4形成LiFePO4。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磷酸铁锂晶体迁移到晶体表面,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进入电解液然后穿过隔膜。

再经电解液迁移到石墨晶体的表面,而后嵌入石墨晶格中。与此同时电子经导电体流向正极的铝箔集电极,经极耳、电池正极柱、外电路、负极极柱、负极极耳流向电池负极的铜箔集流体,再经导电体流到石墨负极,使负极的电荷达至平衡。

㈤ 充电慢充的多聊一聊纯电动车型充电那些事

随着纯电动车型续航里程的大幅增涨,曾经那些“跑不远”、“短续航”等问题渐渐变成了“充电难”、“充电慢”。所以,如果你要购买一台纯电动车型,除了了解续航外,还应该知道这些充电的问题。

从上表可以看到,部分车型在充电时温度都是逐步升高的,这些温度的上升依靠的正是充电桩补能的电量,所以除了充入车辆电池中的电量外,纯电动车型在充电时热管理系统也会消耗电量。不同的车型消耗的电量不同,之前在测试北汽EX3时,北汽新能源的工程师就表示:“EX3热管理系统冬季低温下的功率大约是3.5kW,也就是相当于工作一小时大约要消耗3.5kWh的电量”,所以如果你充电一小时可能就要耗费3.5kWh电量在热管理上。

所以充电快慢更多的是因为不同的电池温度、不同的电池电量、不同的充电设备以及不同的电池容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充的多则是因为在使用直流充电桩时除了充电电池里的电量外,还会产生充电损耗以及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的电量损耗。

编辑总结?/

随着纯电动车型续航的增涨,纯电动车型充电的问题逐渐被放大。充的慢、充的多等问题让那些第一次使用纯电动车型的用户有一种被骗的感觉,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纯电动车型在充电方面所受到的外在因素影响太多,我们也希望车企和销售在介绍时给消费者更全面的介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㈥ 满充满放,随用随充纯电动车怎么充电比较好

电动汽车怎么充电比较好?我想这是很大电动汽车主都关心的问题,也是很多车主都不大明白的问题。电动汽车的使用是离不开充电的。正确科学的充电方法是维持动力电池使用寿命和最佳工作状态的重要环节。下面就来说一说关于电动汽车如何充电的哪些事儿:第一:不赶时间要尽量慢充,长期快充会损耗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分为快充和慢充。快充一般半小时能补充80%的电量。慢充需要6到8个小时充满。这两种充电方式的时间差距是很大的。所以很多车主在充电的时候,总是希望越快越好,不管有没有时间,都直接使用快充。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使用快充虽能时间快,但由于快充的时候电压很大,长期使用对于动力电池是会损伤的,并容易导致动力电池出现虚电的现象。慢充虽然充电时间久,但充电电压小。不会对动力电池造成损害,也不会出现虚电的情况。所以,我们在充电的时候,有时间的话,最好还是尽量使用慢充比较好。第二:满充可以,满放要不得在使用电动汽车的时候,很多车主往往会根据以前使用的其它充电产品的习惯来使用纯电动汽车。比如我们使用刚买的手机,前两次充电时,都要尽量做到满充满放,这样才能确保手机电池在以后发挥出最佳性能。但这样使用电动汽车就错了,纯电动汽车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其中的一个特性就是电池的记忆性很小。不会因为第一次充电的记忆状态而导致电池后期性能的正常发挥。所以满充是可以的,但满放就要不得了,会使动力电池出现馈电现象,不仅会损害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还容易因为没电而半路抛锚。第三:最好不要在低温环境下充电在低温环境,动力电池会存在严重的衰减现象。这时候如果在室外低温环境中给汽车充电,不仅充电效率低,还可能会对动力电池带来严重的损伤。应当尽可能的在室内或温度高的时候给车辆充电,因为室内温度要比外界高很多,动力电池的衰减影响会减少。总结:以上几点,就是电动汽车在充电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在平常用车的时候要多注意一点。 其实对于现在的很多新能源汽车来说,有一部分用户由于认知的不足,对于纯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要求并不是太了解,其实我们从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原理来看,其实满充满放才是最为健康的使用方法。众所周知,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一般现在市面上的主流是锂元素电池组。这种电池组的最大特性就是安全性能和电能反应速度比较高,但是由于电流对于动力电池组内部的化学元素反应刺激比较大,一般只有满充才能使得电池内部的化学元素反应最为活泼,这样储电能力才能发挥到最强。而且本身动力电池内部的锂元素自身也有衰减性,而过强过频的电流对于锂元素的刺激更加的大。所以如果随用随充的话,一方面对于电池内部的化学元素来说,长时间处于亏电状态,是会影响到电池内部的化学元素反应速度,另一方面,对于电池本身也是比较有伤害的。而满充满放,一方面是十分符合新能源车企所规定的使用要求的,毕竟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使用寿命是由电池的完整充放电循环次数所决定的,而满充满放就是一个完整的充放电循环,所以这样一方面对于电池的动能转换能够更加效率,另一方面还使得电池内部的化学元素反应更加灵敏,锂元素的衰减过程大大延长,从而增加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所以现在对于很多纯电动汽车用户来说,一定要谨记在使用汽车的过程中做到满充满放,毕竟动力电池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能多用段时间还是给自己省钱。 满充满放,随用随充?:想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数据说话,以下是针对特斯拉电池系统给出的不同放电深度和循环使用寿命的关系曲线。从该曲线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如果是满充满放,即(0-100%),则电池在深度循坏900次之后,容量将衰减至50%。而在随用随充,即浅充浅放的情况下(如75%-25%),则电池循环使用寿命达到了2500次。所以,从这个实验结果来看,我还是建议随用随充或者浅充浅放。 那么纯电动车怎么充电比较好?:如上面论述的,对于纯电动汽车的充电,肯定是随用随充比较好,不仅是对电池循环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于使用便利性和用车体验上来讲,也是有很大提升作用的。随用随充,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电池电量,从而保证在用车时,有充足的电量,最大限度的提升续航里程。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新能源车主都是具备随用随充条件的。毕竟能够安装私人充电桩的条件相对还是挺高的,尤其时对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别得不说,想要有一个私人停车位,就挺困难的。那么对于这部分车主而言,平时充电,怎么充比较好呢?如果单位附近或者工作单位有充电桩的话,则每次上下班,如果有充电需求,都是可以考虑区进行充电的。回到家之后,如果没有充电桩,其实也是可以通过岁策划配送的充电枪进行充电。 小结:纯电动汽车,不论是对于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还是用车体验,我们都建议随用随充,浅充浅放比较好。希望此文可以回答楼主问题。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环保治理刻不容缓,而此时,新能源汽车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随着国家的政策以及各车企的大力发展,如今新能源汽车已经越来越普遍了,不过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新能源汽车还是比较陌生的,即使越来越多的人准备为新能源汽车买单,但也未必真正地了解它。比如:新能源汽车该如何充电比较好?是满充满放,还是随用随充?怎么充电才科学?辣么今天,就由氢云链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吧~对于是满充满放,还是随用随充?氢云链可以告诉你,肯定是随用随充,如果用完了再充,这样做很容易损伤电池,给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氢云链建议,在日常行驶的情况下,若当前剩余电量无法满足后续目的地里程时应当就近寻找充电桩进行充电。于此同时,如果在时间足够宽裕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慢充模式;若时间紧急亦可选择快充模式,但这里要注意了,一定要在车辆熄火的情况下进行充电,先把充电枪插入汽车充电口,再启动充电桩,充电完毕后请先关闭充电桩,再拔掉充电枪。氢云链总结:对于汽车,一辆汽车上的电池动辄价值数万元,更换及维修费用较高,因此建议购买了新能源汽车的朋友在充电模式的选择中优先选择慢充,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电动汽车充电的时候到底应该满放满充还是随用随充?有些消费者一直在纠结于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浅放浅充、随用随充才是电动汽车正确的充电方式。1.随用随充不会损坏电池。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是锂电池。和前几年手机普遍使用的镍镉电池不同,锂电池不具有记忆效应,也就是说,随用随充的方式,并不会让电池的容量变小,也不会使电池内部出现任何损伤。在充电过程中,锂电池最怕的就是过充过放和低温,那会使电池内部出现永久性损伤,使电池容量变小,甚至造成热失控。满放满充的充电方式,非常容易使电池出现过放,给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热失控。另外,如果采取满放满充的话,势必要以直流快充为主,否则,漫长的充电时间根本无法让消费者淡定。直流快充充电,电流输入过大,电池内部锂离子的移动速度也非常大,对电池的损伤也会较大,影响电池使用寿命。随用随充的充电方式可让消费者尽量避免使用直流快充,减少电池损坏的几率与衰减程度。2.随用随充节省充电时间。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决定了充电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按照目前的技术,电动汽车使用直流快充,最快需要30分钟才能充满80%电量,完全充满需要1小时左右。在电池材料、充电电流和环境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决定充电时间的因素主要是电池容量。浅放浅充的充电方式,相当于把电池的充电容量变小了,可缩短消费者每次充电时等待的时间,增强用车感受。3.随用随充方便车主用车。随用随充能确保动力电池时刻保持较高的电量,在需要紧急用车时,不至于因为电量不足而浪费时间。4.随用随充能增加电动汽车充电量。低温条件下,锂电池的充电量会下降,充电时间也相应延长,甚至使电池内部出现损坏。因此,电动汽车冬季采取随用随充的方式充电,可利用电池放电时的余温,让电池活性增加,使充电量相应增加。当然,夏季充电的话,可以在停车后让电池让电池温度稍微降下一点再充电为宜。5.随用随充能减少用车费用。对于家庭充电条件较好的消费者而言,随用随充的充电方式,让随车赠送的便携式充电器和壁挂式充电盒有了用武之地。居民生活用电便宜的价格,让电动汽车的出行成本能低至几分钱一公里。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充电次数是没有关系的,消费者大可不必担心随用随充会缩短电池寿命。事实上,采取浅放浅充的方式,还能相应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应以浅放浅充、随用随充为主。 现在纯电动汽车越来越受消费者们的欢迎,然而在电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充电,每一台电动车根据电池容量不同,充电的频率和时间也不同,那到底怎样充电比较好?目前电动车大部分采用的是三元锂电池,大部分的电动车厂家也都是建议电量省20%左右的时候进行充电。这个是出于安全考虑的,这20%的电量一般可以保证车辆开到附近的充电站去充电,另外也是避免高频率充电对电池带来损害。三元锂电池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不会因为满充满放而使电池内部发生变化,但是一定不能长时间亏电。当车辆长时间停放不开时,电池也会慢慢放电,如果长时间亏电就会导致电池容量下降,时间越长电池损坏就会越严重,所以如果车辆长时间不开,也要记得定期给车充电来保持电池活性。第二,充电的时候尽量选择慢充,慢充对电池的寿命有益,非紧急情况最好不要使用快充。虽说电动车的电池设计可以应对快充,但是毕竟快充时电流和电压都比较大,偶尔快充没什么事儿,但是经常快充就有可能对电池寿命造成影响了。另外充电的时候尽量要选择温度适宜的地方,温度过低电池活性会下降,电池充不满;温度过高又可能让电池内化学反应更激烈,对寿命产生影响不说,甚至还有可能引发自燃。所以掌握正确的充电方式非常重要。 题主你好,我是答主「汽车迷」的车妹,下面是我的回答。用数据来说话。下面是网上查询到的特斯拉电池系统不同放电深度/循环使用寿命的测量曲线。该实验总共分四种情况情况进行测定:1、 0%-100%,即满充满放;2、 50%-100%,即充满之后使用一半电量之后再充电;3、25%-75%,即充满到75%之后,停止充电,再使用到25%之后,开始充电;4、0%-50%,从0%开始充,充到50%之后,停止充电,继续使用到0%。经过以上四种实验,可以发现,在0%-50%充放条件下,动力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是最长的,充了3000次之后,基本都没怎么衰减;而在深度循环模式下,900次循环后,容量就衰减到50%上下了。所以,满充满放并不能提高电池使用寿命。相对的,用到0%以下再充电基本也不现实。所以, 按照特斯拉的实验结果发现,25%-75%的充放,还是较为合理的。:这里难免会有人质疑,一辆车的特性并不能代表全部,的确,特斯拉存在本身的个体性。那么,通过分析数据做出下面图表:从图表中,我们也发现, 多数用户电量低于20%才会选择补电,这符合实际的用车场景,这也是大多数厂家的建议。:目前主流的纯电动汽车基本上都是三元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不会由于充电量过度,或者是说过度的放电导致电池内部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三元锂电池相对于其它电池而言,内部还是非常稳定的。所以, 按照标准来进行充电的话,有利于活化电池,并且也可以稍微的提升电池的容量。:当然, 大多数的厂家规定20%充电,其实对于车辆而言也是从安全角度进行考虑的,剩余20%的电量既可以可以保证车辆能够开到附近的充电站,也可以避免高频次充电给电池带来的损伤。:要知道,锂电池最怕的是过充过放。过放就是亏电,那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过充则会造成电池热失控,引发燃烧。此外,在充满电后需要注意的是,车辆一旦长时间不开,一定不要将电量充满停放,建议车主在车辆闲置不用的情况下,最好也每星期充一次电,让电池保持良好的活性状态。 @2019

㈦ 充电慢,充的多,聊聊纯电动车充电那些事儿

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充电是重要的能量补充方式。目前充电桩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快速充电桩,一种是普通充电桩。采用快速充电桩进行充电,时间相对较短,可以有效的提升用车便捷性,而使用普通充电桩进行充电时间则相对较长。不过就目前来看,我国公共充电桩数量依然较少,多数还是以普通充电桩,也就是私人充电桩为主。

除了充电桩数量较少,以及采用快速充电会造成安全威胁之外,目前我国的充电桩依然存在布局不完善状况。比如说,现在很多充电桩都布局在一二线城市,对于一些三四线城市或者小县城,甚至压根就见不到充电桩的身影。而且充电桩需要定期的进行维护,目前很多充电桩由于维护不到位,导致并不能达到充电目的。而且由于布局不完善,导致充电桩利用预较低,这些都制约着我国纯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不知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㈧ 电动汽车中,快速充电和慢速充电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电流的速度不同。所谓家用交流电慢充,就是在现有居民供电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单相220V或三相380V),使用5-10kW功率量级的充电器(其实就是一个交流转直流,输出电压未必低),转换成直流,对汽车内电池充电。这里面,关键在于:

1、尽可能利用用电低谷,可以降低对电网冲击,也可以通过峰谷电价的优惠降低用户的花费:这个可以通过定时器解决。

2、功率不能过大,充电速度不用快。以5-8小时能充足就够了。要考虑居民区线路的承受能力。这个充电器,一般在用户这里,可以放在车上,也可以安装在用户家中。

所谓快速充电桩,往往安装在公共场合,其目的是让待充电车辆在较短时间(1-2H)内,补充50-60%以上的电能(当然最理想是1分钟补充80%以上,但是电池技术(含电池组均衡技术)、输配电技术尤其是散热技术做不到!

现在大部分是在公用停车场固定的380V充电器,用专门的线路,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例如20kW以上)的较大电流充电

也有是集中的高压(10kV)引入,转换成直流电,接入大型蓄电池组(可以采用钠硫电池钒电池等)。这样可以提供更高的充电电流,并防止接入时对电网的冲击(当然,需要充电接口的支持)。

拓展资料:

电动汽车现在是汽车市场上很常见的,尤其是在微型和小型车方面,在SUV和一些其他的车型方面也是有一定的普及的。现在使用电动的消费者人数在不断的增加,电动汽车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

目前,电动汽车绝大部分采用锂电池,采用串并联达到指定的容量。电池制造过程中的离散,使用时的偏差,让每个电池单元指标不一。长久以往,电池工作状态偏离严重,少部分电池容量衰退更快,电池组容量跟随“最短的木板”而急剧下降,最终报废。

实际使用中,很有可能电路控制,在正常情况下,让每节单体电池工作在20%-80%的容量范围里,以达到更高的循环次数。(甚至有可能是一节20AH的电池当作12AH的电池单元计算容量)

在这个容量区间,单体电池可以承受很高的充电电流(例如2C),就保证了可以使用大电流的恒流充电快速恢复电池电量。

快充是一种应急充电方式,用的是直流充电,这个直流充电的电压一般都是大于电池电压的,需要通过整流装置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对动力电池组的耐压性和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充电电流大,是常规充电电流的十倍甚至几十倍。

优点:半小时可以充满电池80%容量。超过80%后,为保护电池安全,充电电流变小,充到100%的时间将较长。缺点:由于充电电压高,电流大的特点,以减少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为代价,对电池造成一定的损坏,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㈨ 要做电动汽车电池soc估计需要怎么开始

正确估计蓄电池的SOC,就能够在实现整车能量管理时,避免对电动汽车蓄电池造成损害,合理利用蓄电池提供的电能,提高电池的利用率,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SOC估计有其特殊性,温度不同、倍率不同、SOC点不同,充放电效率也不同;电池放电倍率越大,放出电量越少;电池工作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可用容量降低;由于有老化和自放电因素的存在,SOC值需要不断修正。 1.放电实验法 放电实验法是最可靠的SOC估计方法,采用恒定电流进行连续放电,放电电流与时间的乘积即为剩余电量。放电实验法在实验室中经常使用,适用于所有电池。但它有两个显著缺点:一是需要大量时间;二是电池进行的工作要被迫中断。放电实验法不适合行驶中的电动汽车,可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检修。 2.安时计量法 安时计量法是最常用的SOC估计方法。如果充放电起始状态为SOCO,那么当前状态的SOC为
(5-3) 式中,CN为额定容量;I为电池电流;η为充放电效率,不是常数。 安时计量法应用中的问题:电流测量不准,将造成SOC计算误差,长期积累,误差越来越大;要考虑电池充放电效率;在高温状态和电流波动剧烈的情况下,误差较大。电流测量可通过使用高性能电流传感器解决,但成本增加。解决电池充放电效率要通过事前大量实验,建立电池充放电效率经验公式。安时计量法可用于所有电动汽车电池,若电流测量准确,有足够的估计起始状态的数据.则它就是一种简单、可靠的SOC估计方法。 3.开路电压法 电池的开路电压在数值上接近电池电动势。电池电动势是电解液浓度的函数,电解液密度随电池放电成比例降低,用开路电压可估计SOC。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开路电压与SOC关系的线性度不如铅蓄电池好,但根据其对应关系也可以估计SOC,尤其在充电初期和末期效果较好。 开路电压法的显著缺点是需要电池长时静置,以达到电压稳定。电池状态从工作恢复到稳定,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这给测量造成困难;静置时间如何确定也是一个问题,所以该方法单独使用只适于电动汽车驻车状态。开路电压法在充电初期和末期SOC估计效果好,常与安时计量法结合使用。 4.负载电压法 电池放电开始瞬间,电压迅速从开路电压状态进入负载电压状态,在电池负载电流保持不变时,负载电压随SOC变化的规律与开路电压随SOC的变化规律相似。 负载电压法的优点:能够实时估计电池组的SOC,尤其在恒流放电时,具有较好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剧烈波动的电池电压给负载电压法应用带来困难。解决该问题,要储存大量电压数据,建立动态负载电压和SOC的数学模型。负载电压法很少应用到实车上,但常用来作为电池充放电截止的判据。 5.内阻法 电池内阻有交流内阻(impedance,常称交流阻抗)和直流内阻(resistance)之分,它们都与SOC有密切关系。电池交流阻抗是电池电压与电流之间的传递函数,是一个复数变量,表示电池对交流电的反抗能力,要用交流阻抗仪来测量。电池交流阻抗受温度影响大,是在电池处于静置后的开路状态还是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进行交流阻抗测量,存在争议,所以很少用于实车上。直流内阻表示电池对直流电的反抗能力,等于在同一很短的时间段内,电池电压变化量与电流变化量的比值。在实际测量中,将电池从开路状态开始恒流充电或放电,相同时间内负载电压和开路电压的差值除以电流值就是直流内阻。铅蓄电池在放电后期,直流内阻明显增大,可用来估计电池SOC;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直流内阻变化规律与铅蓄电池不同,应用较少。直流内阻的大小受计算时间段影响,若时间段短于10ms,只有欧姆内阻能够检测到;若时间段较长,内阻将变得复杂。准确测量单体电池内阻比较困难,这是直流内阻法的缺点。内阻法适用于放电后期电动汽车电池SOC的估计,可与安时计量法组合使用。 6.线性模型法 C.Ehret等人提出用线性模型法估计电池SOC,该方法是根据SOC变化量、电流、电压和上一个时间点SOC值计算,建立的线性方程为 (5-4) (5-5) 式中,SOC(i)为当前时刻的SOC值;SOC(i-1)为当前一时刻的SOC值;△SOC(i)为SOC的变化量;U和I为当前时刻的电压与电流。β0、β1、β2、β3为根据参考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的系数,没有具体的物理含义。上述模型适用于低电流、SOC缓变的情况,对测量误差和错误的初始条件,有很高的鲁棒性。线性模型理论上可应用于各种类型和在不同老化阶段的电池,目前只查到在铅蓄电池上的应用,在其他电池上的适用性及变电流情况的估计效果要进一步研究。 7.神经网络法 电池是高度非线性的系统,在它充放电过程中很难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神经网络具有非线性的基本特性,具有并行结构和学习能力,对于外部激励,能给出相应的输出,能够模拟电池动态特性,来估计SOC。估计电池SOC常采用三层典型神经网络率:输入、输出层神经元个数由实际问题的需要来确定,一般为线性函数;中间层神经元个数取决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分析精度。估计电动汽车电池SOC,常用的输入变量有电压、电流、累积放出电量、温度、内阻、环境温度等。神经网络输入变量的选择是否合适,变量数量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模型的准确性和计算量。神经网络法适用于各种电池,缺点是需要大量的参考数据进行训练,估计误差受训练数据和训练方法的影响很大。 8.卡尔曼滤波法 卡尔曼滤波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对动力系统的状态做出最小方差意义上的最优估计。应用于电池SOC估计,电池被看成动力系统,SOC是系统的一个内部状态。估计SOC算法的核心,是一套包括SOC估计值和反映估计误差的、协方差矩阵的递归方程,协方差矩阵用来给出估计误差范围。该方法 适用于各种电池,与其他方法相比,尤SOC于电流波动比较剧烈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池SOC的估计,它不仅给出了SOC的估计值,还给出了SOC的估计误差。 对各种估算方法的优缺点、适用场合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见表5-5。

㈩ 电动汽车三元锂电池该如何正确充放电

1.在欠压保护电路工作之前,禁止对锂电动车的电池进行充电。完全放电后再充电的概念是不正确的。放电深度越大,电动车在掉电的情况下使用次数越多,锂电池的使用寿命越短。

2.严禁闲置时间过长,严禁无电存放。锂电动车电池不要长时间闲置不用,不充电,这样电池会硫酸盐化,电池容量会大大降低。

3.如果发现连续充电10小时后灯还没亮,立即停止充电,检查电池温度是否发热。如果锂电动车电池发热,应尽快修复。如果不能立即修复,总充电时间应控制在8小时以内,否则电池会因膨胀变形而损坏。

4.该锂电动车电池能够防止锂电池在高温环境下被过度充电。高温环境下,充电时反应速度快,尽量不要在阳光直射等高温环境下充电。

5.下雨天骑电动车或者把车停在露天,电动车很容易进水,从而导致电机和控制器失灵,降低电池寿命。

6.锂电动汽车的电池应缓慢加速,以减少大电流对电池、控制器和电机的冲击。车友要懂得爱惜电池,上坡行走或脚踏辅助,不要频繁放电,起步慢不要猛踩开关,这样会有效延长电池的寿命。

@2019

热点内容
分析说明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 发布:2025-05-06 10:24:54 浏览:522
13款奔驰c300内饰 发布:2025-05-06 10:21:10 浏览:960
宏光miniev越野 发布:2025-05-06 09:26:25 浏览:975
豪沃车副驾驶积水 发布:2025-05-06 09:25:31 浏览:204
海坨山谷房车住宿价格 发布:2025-05-06 09:17:08 浏览:502
改装内饰星光顶图片 发布:2025-05-06 09:15:59 浏览:511
览众房车改装案例 发布:2025-05-06 09:12:28 浏览:611
搅拌车买豪沃还是欧曼 发布:2025-05-06 09:11:24 浏览:417
北京露营者房车招聘 发布:2025-05-06 09:08:12 浏览:679
三菱l200皮卡参配 发布:2025-05-06 09:03:40 浏览: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