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张勇
1. 浙江合众新能源靠谱吗
别买,垃圾车,为了一点点续航能力,车身未做加重,高速跑很危险,7万多块钱还不如买辆五菱面包车,比它强百倍。
2. 合众汽车质量
合众是新创车企中具有双资质、双工厂的企业。有以下几款车型
1.哪吒汽车:
哪吒汽车是合众新能源旗下的产品品牌。2018年6月1日,北京,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合众新能源)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了自己的汽车品牌——哪吒汽车
2.哪吒N01:
哪吒N01定位为“四好”青年纯电动SUV ,最高续航可达380公里 、30分钟快充至80% 、0-50公里加速小于4.9秒 、车长接近3.9米。
3.“阿基米德计划”
2018年7月26日,合众新能源举办的企业战略和产品发布会上,总裁张勇发布了企业中期发展战略“阿基米德计划1.0版” 。
4.云海计划
2018年广州车展,合众新能源创新性提出——“哪吒汽车云海计划” 。
5.哪吒U
哪吒U是哪吒汽车第二款量产车,定位情感科技纯电SUV,是哪吒汽车在智能纯电动汽车领域的旗舰产品。哪吒U提供500km+长续航和400km+标准续航两种版本,共计六款车型,补贴后官方指导价区间为13.98-19.98万元。
哪吒N01不错,首先就是售价和外观,其次宣传页上写的是,车体大面积采用高强度的钢材。N01这车速度稍快一点的时候过弯,也很稳,没有那种倾斜的感觉。
3. 360正式进军造车,为什么这样说
四月二十六日,哪咤车辆公布运行D轮股权融资,股权融资额度约30亿人民币,由网络安全企业360领投,360将在进行所有项目投资后,变成哪咤车辆的第三控股股东。2021上海国际车展上,360创办人周鸿祎亮相“哪咤车辆”展位,那时候也造成了外部的猜想。哪咤汽车内部人员的信息称,彼此触碰现有2个月,周鸿祎曾带上精英团队去哪咤汽车工厂开展过一次调查和感受。
在张勇来看,电动式化、智能化系统是将来的发展前景,在未来5-10年内,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将大幅度提高。从价钱看来,现阶段充电电池成本费已大幅度降低。在2年内,汽油车和纯电动车的性价比高将荡然无存。近期2年,电动车行业中发生了新能源车高端化的发展趋势,而哪咤则以大众销售市场为主导打。
4. 哪吒汽车发布新款电动汽车,这7万元级会不会成新宠
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下属,独立子公司胡志车,推出了三款新的“定制系列”车型。其中,V Co-sport马力板被称为“7万级加速最快的电动汽车”,价格为76900元。某V Co-loli女巫版定位为“7万级屏幕最大电动汽车”,价格为72900元。投资360的哪辆车发布了新的7万级电动汽车,市场能买吗?此外,还推出了名为“kokides儿童版”的帅气儿童电动车,价格为2999元。
在淘宝上搜索“儿童电动车可以乘坐”的关键词,可以得到100个品牌的选择,60%的选择在293 ~ 868元的价格区间。公开资料显示,有的汽车的母公司合众汽车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有的为该公司经营汽车品牌,有的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5月18日,由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100%经营。
5. 张勇:哪吒的目标是5年后年销量40万辆
“我相信再过10年、20年来看的话,未来的出行市场汽车共享一定是个方向。”在张勇看来,再往10年后来看,产品同质化会非常严重,活下来的企业都是好企业,每一家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差异并非很大。
“我认为10年后差异不大,所以买哪家家的产品都差不多。另外,汽车未来就是一个工具而已,可能是一个好玩的,炫酷的工具。我相信消费习惯会逐步养成,所以出行业务也是我们未来中长期布局的一个方向。”
当前,哪吒汽车已经在布局出行业务。“今年底之前,我们会有一些出行业务战略规划、举措要发布。”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提及关于“新造车企四小龙”的概念。
张勇表现颇为抗拒,“这个概念不要提,友商之间是互相学习和进步的。”
在他看来,所有中国电动汽车的创业者都是孤独的前行者,都是了不起的英雄,是值得去敬佩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 合众新能源20亿融资的背后,哪吒汽车销量到底如何
?2014年合众在浙江桐乡市成立合众新能源汽车公司,注册资金6.257亿。2018年,时隔四年,合众新能源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车哪吒汽车。经过四年的长跑,历经坎坷险阻,终于在美国硅谷正式挂牌,合众新能源只有一款品牌,就是哪吒汽车。哪吒汽车B轮融资30亿,C轮融资20亿,据有关资讯透露,C轮最终融资额度会远超原计划的30亿元人民币。
合众新能源总裁张勇在接受包括汽车商业评论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30万辆的目标,计划是在2023年到2024年实现,到2025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做到40万辆。”对于哪吒汽车的市场规模,张勇充满信心。如今,试问一句,可行吗?小编认为,纵使是新能源领域,国家正在大力倡导新能源政策。不过就算许多造车新势力想弯道超车,靠巨额的融资,小编觉得还是不太可行的。毕竟新科技,新能源发展这么多年了,要想超越那些巨头品牌,没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是不行的,像马自达就是例子。小编认为如此巨额的融资已经非常多了,而销量低迷可能并不是出在销售的问题上,只能从自身找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小编认为融资再多的资金,只有把刀使在刀刃上面才有用,这么多的资金,我认为还是自身技术的研发最为关键。(曾素编辑报道)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2020北京车展群访:合众新能源汽车高层
[汽车之家人物访谈]?9月27日,北京国际车展拉开帷幕,哪吒汽车总裁张勇、哪吒汽车首席设计官常冰、哪吒汽车智能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祺在发布会结束后接受了媒体群访。
提问:现在疫情还在持续,国外第二波开始复发了,中国的现代汽车市场您有什么样的判断,对未来的企业规划做一下介绍。第二个问题是问常冰总,中国的消费者对车型的审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您是怎么看待这个变化的,通过什么样的设计来满足消费者对车型审美的变化?
张勇:全球疫情还在持续,北京车展是今年第一个国际大型车展。这个意义很重大,体现了中国防疫治疫的成果,给全世界树立了非常重要的榜样,我看了一些数据,中国汽车市场降幅逐步的收窄,比年初预想的要好一些,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有所提升。明年到后年我相信会有一个正增长。
提问:企业规划是什么?
张勇:正如发布会上周江总讲的,我们有两个平台,一个是HPC紧凑型及以上的平台,目前该平台第一款车哪吒U已经上市,第二款车是增加了“I”系列,我们的目标是把电动车智能化,驱动呈现出更前沿的技术。更安全是未来发力的一个点,车辆安全,行车安全,行人安全,是我们智能化的目标。另一个平台是HPA,在这个平台上面已经有两款车,一款车已经上市的“N”系列小型车,哪吒N01,还有近期要上市的哪吒V。在这两个平台上,我们按照每年一新品,两年一改款、四年一换代的节奏,提供智能化安全的纯电动汽车。
常冰:关于审美的问题不能把中国的审美跟全球用户的审美割裂,因为审美本身是一个具有全人类文化视角的东西,从来不存在一种设计只有在这个区域是好的,而在其他区域认为不好,从来没有这样的设计,我们更加关注审美共性的内容,而这种不同地区审美的差异性,是我们做设计的一个出发点,但绝对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会非常仔细的去品读这种不同区域文化甚至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但这种差异是我们创新的出发点,但绝对不是我们的终点和目的。
中国用户审美的变化有两点,第一是非常强烈的多元化,在相对成熟的传统汽车市场里面,什么样的人开什么样的车,具有什么样的审美是相对来说比较固定的,但在中国不固定的变数非常大,大家看到这种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另外一个变化是新一代的用户更加尊重个性表达,他们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和小群体的看法,这种感觉越来越弱,更多的人在强调自己的个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新品牌更加赢得观众的原因,作为新品牌的设计我们需要长期关注和研究的就是这种新的变化,我们希望更好的满足这些新出现的更强烈的需求,而不是按照传统的模式去做常识化的设计。
提问:我想问一下张勇总,哪吒汽车的哪吒U和哪吒N01已经交付了,能介绍一下现在的成绩?其次是合众是我们新能源车下乡的车企之一,也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进度和成果。
张勇:哪吒N01的月销量在一千五百台左右,这台车我们希望更稳步的推进一下。汽车下乡这个政策对哪吒N01的市场进一步下沉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觉得这个作用还需要时间来坚持,能不能从一千五到三千甚至四千,这个还有待于时间的观察。第二个是哪吒U在一二线城市销售,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没有在一二线城市做过活动,现在比较大的挑战是渠道快速扩张,目前直营店在快速的扩大,做到三十多到四十家左右的直营店,辐射到实十几二十个城市。
第二个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知名度问题。紧凑型纯电动SUV,我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需要提升,当然我们第一阶段真正交付的是在五六月份,种种原因推迟了一些,但每个月交付六百到八百之间,我们的目标是一个月到两千,离我们的目标差距还是有一些,我们会继续努力。提问:我来自网易汽车,关于新发的这台概念车将来量产之后有多少元素能保留到量产,之前几款车还是有很多概念车元素在里面的。
常冰:大家印象最深刻的细节图案性的设计都会保留下来。
提问:包括侧面?
常冰:侧面的特征可能会弱化,但是基本保留,因为大家知道车的侧面做出特征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我们尽最大的能力把它保留。
提问:有没有一个比例的数字?
常冰:至少80%以上。
提问:这个问题想问一下张总,刚才张总也说了,哪吒在市场销量上以前是比较弱的,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以后大家关注度更高,在今年特别是疫情之后我们注意到哪吒在一些包括渠道,一些营销事件上面,营销跨界的东西很多,如“哪吒好声音”之类的,想了解一下接下来哪吒怎么样快速的推动咱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知名度。另外我们现在很多品牌在打技术品牌,把技术优势提炼出来,有没有把这些技术让更多的消费者去了解?
张勇:第一个问题我来回答,第二个张祺总回答技术方面的。
第一个问题,我们当前的突出问题是一二线城市是渠道和品牌的宣传。渠道在快速的扩张,我们从公司的组织架构上做出调整,我们要设立独立的公司来运营我们几十家以及未来的规划的上百家的直营店。从组织设计上,把直营店的业务作为营销战略确定下来。我相信很快就能够扭转渠道在一二线的劣势。
第二个方面我们在传播上,你会陆续的发现,我们在公关、跨界合作、广告宣传、新媒体运营等方面,都有比较大的调整。基于数字化营销,我们也做了一些基本的调整,预计最晚下个月,我们的组织调整就能完成。
未来的发力一个是渠道,一个是直营。营销端是我们未来发力的一个点。
张祺:这位老师提的非常好,俗话说“酒香还怕巷子深”。在前不久的哪吒汽车直营店,我们跟部分媒体朋友做了专门的智能安全体验营活动,在这个活动上我们把哪吒汽车智能化安全的五大亮点相对比较详细的做了沟通和一些体验互动,效果是非常好的,其实除了这些看得见的技术能够体验到,我们哪吒汽车还有大量的工程师在背后做一些看不见的,用来支撑我们产品和用户体验的基础研发。比如说在今天发布的哪吒V,我们有大量的新的技术能够去铺展开来,包括我们说下一代的SOA架构以及在上面研究的AI用户系列,驾驶用户系列和智能座舱,我们相信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的研发,通过更好的产品来赢得消费者,赢得的市场,助力品牌提升。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今年北京车展的主题是智领未来,所有都在讲智能化,智能化现在有趋同的发展态势,大家都做智能化的过程当中哪吒怎么做到差异性?
张勇:智能化领域有车联网,有车路协同,有车和人的交互,还有整车的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我们当前把智能化的技术定义为“安全”。我觉得智能化不是目的,我买这个车一定不是智能化,一定是通过这个车连接外面的人、车和万物,这个才是最重要的点。所以智能化只是个手段,我觉得行车还是一个事关行人和驾驶员、乘客安全的一件事情。当前安全应该是头等大事,如果你的智能化技术不能给消费者带来便利又不能带来安全,我相信消费者不会因为你的技术购买的。我们发现用户买电动车的头五位购买决策的关注点上,智能化仅仅只能排到第三、第四或第五,甚至更靠后,现在仍然关注的是里程、品质、造型、价格,在任何购车的时候都会关注安全。我们把安全作为我们电动车智能化的主要的技术攻关方向。
比如说我们对盲区的安全,我们发明和应用了“透明”A柱,我们认为这个技术能够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率,第二个是我们的小You智能机器人,只要你喊“救命救命”,他就自动连接后台服务,我们后台就开始组织救援,包括车内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儿童和宠物落在车里以后短短的几分钟内就会监测到车内二氧化碳增高,会把车窗打开等等,我们一切研发技术的出发点还是要基于让行车更加安全,行车更加便利,自动驾驶技术对行车的本身不就是让它更加的便利吗,解放眼、手、脚,这是一个领域。
我们毫不动摇的坚持做L3、L4的智能驾驶,我们会通过新技术解决当下的安全问题,这应该是用户的痛点,这是非常大的关注点。所以我们把智能安全作为智能技术的一个突破点。
我还想谈一谈我们的服务领域,今年开始有比较大的不同在服务领域,我们着眼于用户的关注点。他关注的第一个问题是续航里程,第二个问题是充电的便利性,其次才是一些品质、价格、车型。在续航里程上,我们现在用了最新的一些技术,包括我们的Eureka03概念车,将在2022年推出量产车。刚才常冰总说的概念车的相似度80%,我认为有点保守,我觉得90%是有的。第二个这款车续航达到800公里,采取高镍的电池体系,高效率的电机,最新的蓄能量里程,这是我们里程上做的优化,包括哪吒U明年也做大幅度的升级。
第二个点是充电的便利性上。我们发布了“哪吒加电”,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在全国的一百多个城市要做一些超充站,快充站,面向哪吒的用户做一些充电的服务。我们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提供家庭充电桩,这个成本还是挺高的。比如说哪吒U刚刚发布的哪吒加电中的代客充电,真正解决了充电难的问题,这是未来我们的发力点。
提问:我有个问题,刚才张勇总说了智能安全是我们的一个根本,和其他智能化的差异化,我们也看到了有“透明”A柱和车内生命体征监测系统,未来哪吒汽车还会有更多的智能安全的规划吗?以及更多的创新产品吗?
张祺:会的,首先是在安全的智能科技基础上会持续的做升级换代,目前在市面上买到的哪吒U“透明”A柱是我们的第一代,后续,我们会对算法能力进行持续的提升,相信通过技术的力量能够让驾驶者看得更清晰。另外,我们还需要做一些汽车安全,随着汽车的网联化,网络的黑客攻击也是时刻存在的,我们怎么样通过技术的手段,通过一些工况的演练提升在信息方面的安全也是我们接下来重点的发力和布局,我们第一步考虑的更多的是驾驶员的安全,我们后面会通过技术保障副驾的安全和后排乘客的安全。
提问:我想了解今天咱们成立的智能安全联合实验室,对咱们汽车的赋能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最新的一些科技吗?
张祺:联合实验室,这五家是我们践行智能安全方面有代表性的几个,他们给别人的印象是安全系数非常高的企业,这些本身构筑了我们云网端车内外全方位的安全系统,后期,我们将围绕电池安全、整车网络信息安全、自动驾驶以及智能安全技术等领域进行研发,去把我们的安全的场景做进一步的拓展。
提问: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选用直营模式?其二这个钱从哪来?
张勇:第一,直营可以保证我们的品牌、用户体验、服务、售价做到统一,可以给用户带来安全有保证的服务。
第二,我们的融资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目前我们极大的概率会超额的完成发布的是30个亿融资,有进一步的消息我们会对外公布。
提问:张总,您之前简单介绍了一下上半年业绩的情况。现在很多新势力造车,都在谈毛利率转正,我们的毛利率转正有一个时间表吗?为我们的汽车设计在这块刺激消费的变化,我们汽车从整个的设计,脱颖而出。
张勇:今年的销量目前来讲还是比较好的增长,今年预期比去年增长接近100%,比去年的基础上增长接近一倍,上半年疫情的影响,供应链的影响,包括渠道建设滞后的影响,在考虑种种影响之后,仍然能保持比较大幅度的增长,毛利率转正,这种结果不是我们价格高的问题,是因为我们整个企业的运营效率高。
我们现在整个企业加起来才不到一千八百人,这应该是所有新车企业最少的,我们主要把人放在技术上,大概接近一半的技术人员。我们整个公司运营效率提高,运营成本比较低。举个例子,跟别人同样成本的基础上我的运营费用低,保证了价格给你差不多的竞争力,我的毛利率就能够做到正。
提问:企业的利润率大概的时间表?
张勇:我们正在做C轮融资,具体时间表,我们会及时公布。
提问:前两天特斯拉说三年后要推出一个价值2.5万美元的汽车,换算成人民币是17万,您之前也说过,哪吒要专注于做20万以下的市场,现在的想法有可能会改变吗?您觉得在20万以下市场里面,哪吒有哪些竞争优势,未来,可能有更多的定位更高端的一些车系,通过价格下压去冲击市场空间,哪吒会怎么样做一个应对?
张勇:特斯拉做到20万以下这个是大概率事件,我觉得他能做到,这是一个;第二个我觉得整个市场是多元化的增长,不是说就这一个需求,特斯拉其实和国内的这些新创车企的价格区位是有重合的,为什么仍然做得好,他只能满足另一部分用户的需求,消费者买车有大有小,有追性能的,有追空间的,有追求舒服的。特斯拉有他自己的客户群体,我们有我们的。我不认为同样价格区间就一统天下,绝对不会,因为汽车的需求还是多元化的,中国的地域广阔,各个层次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我不认为这是个什么问题。
我反而认为它会加速推动电动车的快速发展,消费者教育大大提前。哪吒汽车和特斯拉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同行者,我们的对手是燃油车。我们会在车型上、产品定义上、用户服务上做出我们的“特斯拉”,满足用户的需求就足够了,他打他的我打我的,不排除我们有重合,但是没关系,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还是有这个勇气,我们的Eureka03一定会跟他产生竞争,那就来吧。(编译/汽车之家张晓丹)
8. 前有比亚迪后有宏光MINI,张勇如何带哪吒突围
“每年一款新品,两年一中改,四年一换代,提供智能化安全的纯电动汽车,争取每款产品都能做成精品。”这是合众新能源创始人张勇对于哪吒汽车产品规划定位。继2020年3月哪吒U面世后,张勇又推出另一款新品。
小型纯电动哪吒V上市
11月3日,哪吒汽车旗下第三款量产车型—哪吒V正式上市。新车将提供401km长续航和301km标准续航两种版本,共计4款车型,2020年12月31日前补贴后官方指导价格为5.99-7.59万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 低速电动车到了生死关头!这些企业三招自救,能行吗
▲领途的A0级纯电动车K-ONE在比赛中轴断
但这些车企业还有突围的机会。
新能源车的推广必定会继续往下沉市场迈进,此前车东西在采访合众汽车总裁张勇时,张勇曾表示,新能源车企要想继续存活就得加强对下沉市场的挖掘。
低速电动汽车公司的优势就是对下沉市场比较了解,这些车企比较了解三四线城市和中老年人对于电动汽车的需求。目前,低速电动车企已经在三四线城市售出了400万辆左右的低速电动汽车,已经在城镇和农村地区建立了完整的销售网络。
但唯一的难题就是质量问题,低速电动车企此前一直在进行低速电动车的生产,低速电动车对技术的要求并不高,而高速电动汽车的生产技术要求比较高。低速电动车企需要拿出大量的资金来进行技术的研发,但资金不足也是众多低速电动车企的难题。
在与传统车企竞争时,低速电动车企要利用好自己在下沉市场中的优势,并且逐步提升车辆质量。如果这些企业在技术和安全方面无法进一步突破,那么最后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结语:低速电动车企转正后还将面临难题
此前,由于国家对于低速电动车市场的监管并不严格,低速电动车市场野蛮生长。但是低速电动车的生产方面并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这就导致了低速电动车的质量良莠不齐,而且这些车大多也不需要上牌,使用者也不需要驾驶证,导致经常发生事故。
现阶段,为了更好的管理低速电动汽车,政府加强了对低速电动汽车的管理,低速电动车的发展进入困境,各个低速电动车企都开始进行自救,宝雅和雷丁都选择了购买传统车企的股份来获得电动汽车的生产资质,计划生产电动汽车。
低速电动汽车企业收购传统车企的生产资质之后,便拥有了生产高速电动车的资格,但拥有资格后能否生产出合格的电动汽车还是个未知数。
虽然各个低速电动车企业都在谋求转正,但低速电动车企业仍然面临着诸多难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