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未来是电动汽车会什么后果

未来是电动汽车会什么后果

发布时间: 2022-09-17 04:42:26

电动汽车未来是趋势吗燃油车最终会退出历史吗

可以肯定地说,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会越来越快,也会越来技术水平越高,因为智能交通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大趋势,而这离不开交通工具的电气化和自动化,所以所有交通设备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因为发展新能源技术会减少对大气环境污染,减少对于燃煤电厂的依赖,所以国家已经把发展电动汽车作为一个重大国策来执行,不会因为遇到一些问题就会停止发展的脚步。可以预计在未来十年内,电动汽车技术会出现质的飞跃,燃油车的占比会越来越小,直至淘汰出局,淘汰燃油车的速度取决于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速度,一旦储能电池技术出现突破,就可以到来飞速的变革,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Ⅱ 电动汽车的坏处有哪些

汽车电动化必将是未来汽车转型的趋势,现在主要面临的问题就是电池的使用寿命短以及充电不方便的问题。

现在许多酒店门口都设有充电桩,但是充电桩的数量还是远远不够。如今汽车已渐渐走向平民化,但是不可能实现充电桩私人化。充电桩的使用效率低,一个充电桩只能供一辆电动汽车充电,后面想要充电的汽车都得排队。

另外,充电桩的场所疏于管理,电池充满了也不会有人帮你拔下,充电属于粗放放型充电,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在白天用电高峰期充电,由于充电桩的大功率电量损耗,平常的居民区电网是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负担的,所以很难实现充电桩小区化。

最后,纯电动汽车的充电还有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充电桩都是政府为了推广电动汽车而投资建设,现在这些充电桩近乎全部亏损,难以盈利。所以,有必要推行充电收费化,吸引社会资本的加入,才能更好的推广普及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的好处和坏处

新能源汽车的好处和坏处

新能源汽车的好处和坏处,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越来越走进千家万户,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让人不断的开始关注其的优劣,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享新能源汽车的好处和坏处。

新能源汽车的好处和坏处1

一、其主要优势是:

1、低碳环保。

传统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是燃烧汽柴油来产生动力的,也就必然产生的尾气,数据表明汽车尾气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纯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是通过电动机来产生动力的,不会产生燃烧,可以做到零污染,不会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

2、经济省钱。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电动汽车的补贴,电动汽车的售价能够下降到与传统汽车相当的水平,有的低档的电动车售价甚至就几万元,可以遇见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完善成熟,电池成本的下降也会促使电动汽车的售价的下调。另外在高油价的今天,电动汽车的运行费用是要远小于传统汽车的。

3、噪音小。

传统内燃机在运行过程中,燃料燃烧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音,特别在高速运转时,这一缺点尤为明显,噪音和震动让人无法忍受。而电动机在运行中的噪音和振动水平要比传统内燃机小的很多,特别是在怠速和低速情况下,电动汽车的舒适性要远高于传统汽车。

4、能耗低。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电动汽车的百公里耗电量为15-20kwh,即使把发电厂和电动机的损耗算上,折算下来,百公里的能耗约为7公斤标准煤。而传统汽车按百公里耗油量12L计,能耗约为12公斤标准煤。如果在城市的拥堵、路况差的环境里,这一能耗还将更大,电动汽车的节能优势进一步显现出来。

二、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正反2个方面的属性,新能源汽车同样也有它的软肋。主要是:

1、充电难。

由于新能源汽车才刚刚兴起,国内充电设施建设相对比较滞后,还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快捷便利的充电是电动汽车所面临的的最大难题。特别是对于长途远行的电动汽车,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桩的缺乏严重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出行。

2、续航里程短。

由于电池的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目前大多数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都在100-200公里。纯电动汽车虽然可以满足老百姓平时上下班,但是,中国目前周末、节假日外出自驾游比较流行,消费者对续航的要求比较高,100、200公里的续航能力远远达不到自驾远游的需求。

3、充电时间长。

目前大多数充电桩都是慢充桩,一辆车充满需要5-8小时,对于长途远行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硬伤。对于上下班的消费者来说可以利用夜间休息时间充电,但是如果遇到什么突发情况,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慢的缺点就会完全暴露出来。

新能源汽车的好处和坏处2

第一个优势——经济性

首先说说优势,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宣传得比较多的是绿色环保,但也有人说新能源汽车是“伪环保”,按照他们的观点,发电同样也要烧煤,污染可能比直接烧油还大。我们暂且不讨论这种观点的正确与否,但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环保这个话题离我们还是比较远,与其说新能源汽车环保,不如说它的经济性,这才是消费者心中它的第一大优势。

第二个优势——静谧性。

当人们对汽车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后,静谧性自然会成为大家选购新车时的重要指标之一,豪车为什么比普通车开起来舒服?就是因为它拥有更加安静的驾乘空间。只不过如今燃油车的静谧性已经处于瓶颈了,各种主动被动降噪措施都已经使完了,想追求进一步的静谧空间已经很难了。

新能源车则不同,电机与生俱来就比燃油机安静太多,十万级别的电动汽车开起来可以比十五万乃至二十万的燃油车更安静。

第三个优势——平顺度。

这也是影响汽车驾乘质感的一大硬性指标,为了让车子更加平顺,燃油车们真的是使劲了浑身解数,从4AT到6AT再到8AT甚至到10AT,目的无非就是让车子在换挡、行驶过程中更加平顺。而平顺与否也成了我们评判一款变速箱好坏的基本条件。

然而,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平顺度这个燃油车的“技术难题”却变得毫无技术含量,电动机的扭矩是瞬间爆发的,即便是在低转速的情况下也能输出很大的扭矩,因此不再需要变速箱了,只需要控制油门(或者说电门)就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级变速”。

第四个优势——可以承载更多先进技术。

新能源汽车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移动电源,可以轻松承载更多的电子设备,这个优势目前看来也许还不明朗,但几年以后将会成为新能源汽车打倒传统燃油汽车的关键一击,看看现在新能源汽车上那些五花八门的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技术就知道了。

第一个劣势自然是万年不变的“里程焦虑”。

目前市场上续航能力最高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也就是600公里,这在燃油车面前是不值一提的,而且这600公里还是“综合工况续航”,如果上了高速的话实际续航也就在450-500公里之间,冬天低温下续航能力还会再打折扣。

第二个劣势——自燃。

谈到新能源汽车,很多人首先都会想起这个词,尤其是近两个月以来蔚来ES8连续发生多起自燃,更是给国产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了当头一棒,令很多人对新能源汽车谈之色变。其实,据统计新能源汽车的自然率是远远低于燃油车的,据统计2018年全国新能源汽车自燃率约为万分之0.153,而同年沈阳市燃油车的自燃率则高达万分之3.51。然而,在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过分宣扬之下,许多人已经对新能源汽车产生了错误认知,误以为新能源汽车很容易自燃,如何扭转这种错误认知,这是新能源汽车未来面临的一大难题。

第三个劣势——充电缓慢。

习惯了燃油车那种三分钟加满油的高效补能方式后,许多人对新能源车的充电时间感到难以接受,即便是目前最快的快充也要花将近30分钟才能充满80%的电。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当今社会,新能源汽车该如何扭转这一劣势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全面普及充电桩,充电桩和加油站不一样,不需要额外占地,也没有那么多安全隐患,完全是可以全面铺开的。当每个小区、每个商场、每个停车场都有充电设备了,充电缓慢的问题就完全化解了。毕竟燃油车加油虽然快,但开车去找加油站加满油再开回来的时间通常也超过30分钟了吧。

Ⅳ 未来智能汽车,具体会变成什么样

科技正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渗入到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身边。突如一夜春分来,看看我们今天所享受到的科技成果,小站君不得不感慨科技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

如果车辆出现故障,智能汽车可以结合自身传感器自检故障并给出合理修复方案。

其次,作为人们的财产,它要保证自身不会轻易被盗。

于是智能车锁也被加入综合生物识别技术,包括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甚至步态分析等方案。自动驾驶时,其自身高灵敏度、高精度传感器可以实时判断车辆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最安全行驶方案。一旦有危险发生,第一时间通知车内人员并给出自救方案。

想要车内环境舒适除了温湿度之外,车座也会自动适应人体形态,车身传感器还可以根据车辆振动情况,调节车座减轻震动幅度,从而给车内的人带来最舒适的乘坐体验。

  • 自动化&标准化

智能产品的自动化是必不可少的,将来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非常重要。

首先,它可以结合北斗导航GPS以及雷达系统等技术,再通过车身传感器扫描仪等设备自动识别交通标识(比如交通灯、限速、路滑警告等) ,并且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分析,针对出行高峰期给出合理路线解决方案。

车前挡风玻璃加入AR技术可显示常用数据,交通状况路面,还可以显示道路名字方向等,也可以在车辆自动驾驶情况下成为娱乐设备。

其次,它能够根据光线自动控制车灯和车内温湿度环境,车内实时监测车内温度是否符合最舒适条件,并且可以学习用户习惯来调节温湿度。根据路况信息自动控制底盘悬架高体适应崎岖路面;车内控制除了手动操作,增加了语音控制;配套蓝牙耳机除了接电话,还可以接收车载系统语音提示。

同时,标准化也非常重要,不同品牌的车辆必须拥有同一套识别标准。这样一来,它们就可以互相通信,实时自动掌握交通信息,并且通过科学计算规划最佳路线,最大限度地降低堵车的可能性,也可降低车祸发生的概率。

  • 节能&新能源

在当今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智能设备都在朝着高效率低能耗的方向发展。未来的智能汽车更应当如此,尤其是在如今油气资源濒临枯竭的窘境下,新能源以及节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智能汽车不一定是纯粹的新能源汽车,但混合动力是一定的。除了传统的汽油和刚起步的电动汽车,人们应该能找到更多地能源代替方案,比如太阳能动力,酒精,甚至原子能。如果是纯电动的话,那么它必须解决充电时间长、续航短的问题。除了传统的充电方式之外,加入太阳能供电也可以延长电池寿命,从而实现长距离续航的目的。

小 结

未来的智能汽车具体什么样子我们可能不清楚,但是就目前而言,GPS导航、传感器技术、雷达数据分析、无线通信技术等都已经非常成熟,此外在安全领域,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而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概念汽车也早已被提出来,未来智能汽车必然朝着安全主动舒适节能的方向发展。

Ⅳ 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会取代汽油车吗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危害认识也越发深刻,如何保护好我们生存的家园就变得尤为重要,汽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早晚有枯竭的那一天,并且在全球变暖的危机之下,人类必然要将电动汽车的发展坚持下去。

可以说,电动汽车在未来取代汽油车应该是早晚的事,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的。

当然,任何新技术都需要有一定的积累和一段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当这些问题在将来纷纷得到解决以后,真正的电车时代可能就要到来了,恐怕那时候汽油车很可能就要退位让贤了。


Ⅵ 未来市场上电动汽车是不是会彻底取代燃油车

也就是说,如果新能源汽车还不能控制成本,将价格降下来,在取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后,新能源汽车将难以普及。

总结:

虽然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各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但在十年后就想取代燃油车,是个不切实际的说法。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由于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间以及配套设施方面还不成熟,加上成本还未得到控制。要想在十年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分批次阶段性的普及。像海南省这种人口较少的地区,十年后在销量上超过燃油车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Ⅶ 从长远来看,你认为电动汽车会彻底取代燃油汽车吗

关于纯电动汽车是汽车未来发展方向,在不久的将来会全面普及并替代燃油汽车的鼓噪以及充电化学电池技术“重大突破”的新闻不绝于耳,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而且上述这些缺陷还相互交织、相互加重不利影响。例如:能量密度过低导致续航过短,使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更突出,而充电时间过长又反过来使续航过短的问题更加突出;能量密度本来就低,而循环及低温衰减严重又使能量密度过低的问题更加严重;本来制造成本就高,而衰减严重寿命又短,使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更严重。

Ⅷ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怎么样

新能源汽车未来前景不错。尤其是在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都会选购一辆新能源汽车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既节能减排还能减少用车成本,所以很多车企为了抢占市场,都在争先恐后的大力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尤其是在前几年,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补贴非常可观,新能源汽车也的确出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比较高,这些消费行为都促使了车企大力生产新能源汽车。不过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存在很多限制,毕竟很多三四线城市或者农村,充电桩等设备都建设的不完善,包括一些售后服务都跟不上,所以导致这些区域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能力不足。很多车企为了打开这些区域的市场,做了很多努力,花费巨大,但效果甚微,必然也会导致产能过剩。行业稳步发展,产销小幅回升:以2009年“十城千辆”为起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示范推广期(2009-2013):此时以公共领域示范为主,各项政策工具逐渐丰富,技术和市场尚在培育,车型销量增速缓慢。2、爆发增长期(2013-2015):国家重视度提升,财政补贴力度加大,鼓励私人购买,电动车销量快速增长。3、精准扶持期(2016-2018):在政策的精准扶持下,行业呈现更为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新能源车产量稳步增长。4、补贴退坡(2019至今):政策补贴退坡、新冠疫情、宏观经济下行等负面因素逐渐消化,而续航低、充电难等问题逐渐改善,新能源汽车市场接受度提升,供给侧特斯拉、大众、造车新势力、广汽、上汽通用五菱等优质车型受到发力,多方共振,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20下半年迅速攀升,有望成为新一轮成长周期起点。

Ⅸ 电动汽车未来能够真正取代燃油汽车吗现在存在什么问题

完全取代可能谈不上或者说不知道还要多久,几十年,上百年,我觉得这是个很漫长的问题。但是电动汽车是大趋势,能源清洁化也是趋势,污染问题也亟待解决,而且中国石油资源严重依赖进口,所以综合各方面来说发展电动汽车是大趋势。国家也在从上而下的推动电动车的发展,先是补助电动车企业,电动车免摇号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而且还逐渐提高燃油车的排放标准,等等,都是为了促进电动车的发展。

经过元素周期表尽可能筛选可用元素,提高电池能量的可能性太低。能量翻倍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电池能做到20公斤抵1公斤汽油已经极限了。而这指标距离替代燃油车的可能性毫无可能。

那么什么方式的电动汽车可以替代燃油车呢,答案是燃料电池。

不过燃料电池的技术,复杂程度以及成本,距离实用的路途还跟遥远。

所以判断是,再过30年,电池不会完全替代燃油车。部分替代而已。最多是10%市场份额。也就是天花板了。90%依然是燃油车。

总之,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心有余而力不足。

热点内容
五菱宏光b型房车图片价格多少钱 发布:2025-05-05 00:30:45 浏览:518
皮卡丘玩具蛋糕视频在线观看 发布:2025-05-05 00:28:09 浏览:368
最长房车内饰图片 发布:2025-05-05 00:15:45 浏览:264
怎样在美国买房车 发布:2025-05-04 23:56:19 浏览:764
豪车报废补贴多少钱 发布:2025-05-04 23:31:55 浏览:274
旅游局消防安全整治月活动小结 发布:2025-05-04 22:50:14 浏览:712
长安新皮卡f30 发布:2025-05-04 22:49:26 浏览:641
济南二手39座客车价格表 发布:2025-05-04 22:34:48 浏览:862
a4l内饰金属板价格 发布:2025-05-04 22:32:53 浏览:889
短轴版b型房车 发布:2025-05-04 22:22:39 浏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