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反响
A. 仅补贴30万元以下 2021年补贴新政发布
新能源汽车行业期待的2021年补贴政策来了!4月23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
此前,新补贴政策有以下变化:一是续航 里程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门槛要求再次提高。电动乘用车取消300公里以下车型补贴;第二,补贴金额再次下降。其中,续航里程400公里及以上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由2.5万元降至2.25万元;3.非私人用户不能获得全额补贴。对购买或用于营运的非私人新能源乘用车,按相应补贴金额的0.7倍给予补贴;4.首次提出补贴前指导价低于30万元的新能源乘用车;5.再次设置补贴过渡期。2021年4月23日至2021年7月22日为过渡期。
另一方面,企业限制了销售规模,要求从2021年起,单申报和清算的新能源乘用车数量分别达到1万辆;补贴政策结束后,对不符合待清算车辆数量要求的企业将安排最终清算。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必须在30万元以下。为鼓励“换电”新商业模式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监管。
为加快公共交通等领域汽车机动化,2021年城市公共交通、道路客运、出租、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不下降,2021-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比上年下降10%和20%。原则上每年最高补贴规模在200万辆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政策首次规定了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车型降价。比如 特斯拉 国产 Model 3 、Li ONE以及 比亚迪 唐新能源 的部分车型想要获得补贴,接下来可能会调整售价。如果特斯拉为了抢占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市场份额而调整价格,其他新能源车企的高概率也会受到风的影响,这将改变新能源车的下一个竞争格局。
以下是原政策: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科技厅、发展改革委:
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现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是延长补贴期限,平稳补贴力度和节奏。
综合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等因素,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2020-2022年补贴标准原则上在前一年基础上分别降低10%、20%和30%。为加快公共交通等领域汽车机动化,2021年城市公共交通、道路客运、出租、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不下降,2021-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比上年下降10%和20%。原则上每年最高补贴规模在200万辆左右。
二是适当优化技术指标,推动产业做强做优。
2021年保持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等技术指标不变,适度提高新能源汽车能耗和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门槛。2021-2022年,技术指标原则上保持总体稳定。支持“车电分离”等新业务模式发展,鼓励企业进一步提高整车安全性和可靠性,开发生产底层操作系统先进、电子电气系统架构先进、智能联网功能强大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三是完善资金结算制度,提高补贴准确性。
2021年起,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申报清算的车辆数分别达到1万辆和1000辆;补贴政策结束后,对不符合待清算车辆数量要求的企业将安排最终清算。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必须在30万元以下。为鼓励“换电”新商业模式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监管。
四是调整补贴方式,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目前,燃料电池汽车购置补贴将调整为选择基础、活跃、特色鲜明的城市或地区,示范将集中在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上。中央财政将对示范城市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奖励。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大约需要4年时间。
五、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
当地新能源汽车推广牵头部门应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同步公示补贴核查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对未按要求审核公示的上报信息予以拒绝。充分发挥信息化监管作用。如果数据被篡改,经核实后将取消补贴。对监管不严、造成欺诈赔偿等问题的场所和企业,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六、完善配套政策措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根据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等条件,合理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强化规划的严肃性,确保规划实施。加大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力度。除特殊地理环境等因素外,保密通信等公务用车原则上应购买新能源汽车,并优先提供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推进免费限购、免费限行、路权等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加大柴油车治理力度,提升新能源汽车使用优势。
本通知自2021年4月23日起执行,过渡期为2021年4月23日至2021年7月22日。过渡期内,对符合2021年技术指标要求但不符合2021年技术指标要求的持证车辆,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相应标准的0.5倍进行补贴,对符合2021年技术指标要求的持证车辆,按照2021年标准进行补贴。过渡期后将实施补贴车辆价格限制。2021年6月26日至2021年4月22日推广的燃料电池汽车,按照洛鸣〔2019〕138号文规定的过渡性补贴标准执行
其他相关规定继续遵循《关于2016-2021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审批责任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执行《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关于支持新能源客车推广应用的通知》等相关文件。 @2019
B. 2020新能源政策详解,30万元补贴限价只为针对特斯拉
受经济下行以及补贴退坡等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从去年开始便出现了下滑的迹象。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1-3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大幅度的同比下降56.4%。除此以外,特斯拉国产化以后,也对国内的不少电动车品牌造成了不少的冲击。
而为了提振市场,近日,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一系列新政,终于水落石出,确定了将免征购置税的政策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同时,财政部公布了最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明确了在未来三年,新能源车的补贴将会逐步以10%、20%、30%的幅度退坡。
因此,总的来说,这次新的政策对处于下行期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绝对是一次有力的推动。或者再换个角度来讲,国家对新能源车市场的引导,已经逐步回归正轨,更加鼓励车企多开发一些经济型的新能源乘用车,为广大老百姓服务。一定程度上也借助特斯拉这头狼的存在,反过来刺激自主品牌的羊群,在战略上必须更加明确,如果要做高端车的话,不应该依赖补贴,而是专注做产品竞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The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C. 新能源车市有救了!今年补贴不会大退,两年后迎爆发时刻
▲日本经济贸易产业部制造产业局汽车产业及下一代技术室室长吉村直泰
即通过出行产业,广泛投放电动汽车,通过电动汽车能够进行充放电的储能性质,实现车与电网、车与家庭用电的互动。
吉村直泰指出,将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产业相结合,能够有效降低综合成本,并且提升充电的便利性,还能够赋予电动汽车额外的价值。
他给出了三个解决方案:一是将普通乘用车作为电力的储能设备,在用电高峰时向电网与家庭输电,在用电低谷时进行充电;二是利用长途运输的重型车队,作为长距离的电力运输设备;三是通过电池生态系统,实现类似换电的模式。
结语:电动汽车产业2020年将进入恢复期
本届百人会最重要的一个消息,已经在会上被提前释放。工信部部长苗圩在现场直白地说道,2020年7月1日,新能源汽车补贴将不会进一步退坡。
尽管在此后工信部的回应中,这一说法被解读为“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大幅退坡”,但可以看出今年国家政策还会继续引导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随着整车厂电动汽车生产成本降低,盈利能力增强,市场对于电动汽车接受度的提高,电动汽车产业有望在2020年进入恢复期。
到2022年后,电动汽车成本降低到整车厂有一定盈利空间的时候,电动汽车产业就会迎来大规模爆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D. 2020年新能源补贴政策不会大幅度退坡,真的是好消息吗
面对退补,北汽已经在寻求改变,力求在风阻、纯电平台以及换电模式这三方面技术性突破,北汽技术总监兼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玉军表示“应对退补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技术进步,技术一旦得到突破性进展,产品竞争力和产品成本必定会得到大幅度优化”。北汽此举值得肯定,那么湃客也希望能够有越来越新能源车企从技术入手,提升产品竞争力,最终实现厂商和消费者双赢的局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E.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买车更贵了奔驰、蔚来等比你更着急!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到政策的强力干预,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巨大冲击。此前因新能源汽车享有高额补贴,众多车企纷纷试水,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蓬勃发展。但行业乱象也随之滋生,部分车企靠“骗补”打开一条新财路。
有鉴于此,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逐年退坡,一方面倒逼企业技术升级,另一方面也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常化。当然,这也使得新能源汽车的购车价水涨船高。以2020年最新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为准,续航300公里以下车型取消补贴,续航400公里及以上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由2.5万元降为2.25万元,且补贴前指导价在3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乘用车将不再享受补贴。这也意味着,有些车型将要涨价了。
车型涨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可能会降低。为此,部分品牌在这几天先后发布“保价”政策,在过渡期时仍享有2019年的补贴价。PS:官方补贴过渡期为2020年4月23日至2020年7月22日。
01
奔驰EQC
2020年6月30日前购车享原补贴1.6万元
由于30万元售价以上的纯电动汽车不享受补贴,对豪华品牌的影响尤为突出。奔驰为留住用户,率先发布了“保价政策”,即2020年6月30日前购车的用户仍可享受原补贴额度1.6万元。
除了奔驰、蔚来、广汽蔚来,爱驰、理想等也公布了最新补贴政策下的应对方法,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安抚潜在消费者。
可见,补贴新政一出,汽车厂商和消费者都十分重视,厂商担心补贴少了价格高了消费者不买账,而消费者对价格确实更敏感。更加严苛的补贴标准,将会增加用户的购车成本。这会使得销量处于下滑阶段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雪上加霜吗?参考2019年年中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很快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轱辘哥认为,新一轮的补贴退坡又将继续重挫新能源市场。而这个时候,将直接体现消费者对各大品牌产品的接受度,也是真正考验车企技术的时候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F. 2021年新能源汽车还有补贴吗
2021年新能源汽车还有补贴但减少了20%。
国家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对2021年新能源补贴做出明确规定。
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下的无补贴,续航里程300-400公里(含30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下降至1.3万元;400公里以上(含40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下降至1.8万元。
同时新政指出,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为鼓励“换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影响。
(6)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反响扩展阅读
与2020年补贴标准从4月23日起实施,2020年4月23日至2020年7月22日为过渡期不同,《通知》明确2021年补贴标准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且未设过渡期。也就是说,今年1月1月零时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都按照2021版政策执行。
最新发布的新政体现了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从补贴标准看,从2020年至2022年呈现逐年递减。
新政指出,综合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等因素,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
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G. 上海新能源补贴政策
法律分析: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下的无补贴,续航里程300-400公里(含30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下降至1.3万元;400公里以上(含40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下降至1.8万元。
同时新政指出,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为鼓励“换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影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四十条 国家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H. 重磅!新能源汽车补贴有望持续至年底 不会大幅退坡
1月11日,202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信部部长苗圩一句“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退坡”激起千层浪,引起巨大反响。
(资料来源:ACEA,中金公司研究部)
根据工信部近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若按2025年新车销量3000万辆计算,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将达750万辆。
补贴时间延长无疑可以缓解车企当下的“断奶”压力,但长期来看,要在2025年实现750万辆的市场规模,仅靠政策驱动肯定不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I. “双积分”新政来了丨新能源汽车能否触底反弹
当然,部分车企对新能源汽车热情不高的原因在于,在过去的两年,出现了积分供大于求、积分价格偏低的情况。不过,随着新政将新能源汽车考核比例进一步提高,以及单车积分的下调,积分市场供大于求情况将显著改善,积分交易的价格有可能将上涨,交易价格也将充分体现市场价值。
这对于新能源汽车销量较高的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车企而言无疑是利好,有利于其缓解当前由于新能源补贴退坡带来的资金压力。
新能源车触底反弹?
更加严苛的双积分政策,无疑将倒逼车企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力度。不过,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走势却不容乐观。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车市出现下滑。得益于国内疫情的好转以及各地方政府促消费政策的出台,4、5月乘用车市场出现明显回暖,但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在低谷徘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仅为28.9万辆,同比下滑38.7%。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下滑幅度高达41.3%,累计销量仅为19.5万辆。
崔东树认为,双积分新政的出台,会激发车企下半年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热情。随着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推向市场,以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提升,市场有望恢复高增长。
不过,车企生产更多新能源汽车,并不意味着就能卖出更多新能源汽车,关键在于能够提振市场需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认为,新版双积分政策中积分比例以生产量为计算基础,可能存在一些隐患或改进空间,不排除有的企业为了满足积分比例要求而盲目生产没有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造成社会成本浪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