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主流车企新能源汽车发展

主流车企新能源汽车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5-13 23:33:31

A. 汽车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未来将取代燃料汽车,据预估,2020年是汽油的高峰期,但是石油不是取之不尽的,在在2050年全世界的石油都会被开采完,所以以后新能源是主要的发现方向

B. 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同时,新能源也是社会,同时也是人类的必然发展趋势,新能源,清洁能源等,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像柴油汽油那些不可再生,严重污染的能源汽车必然会被新能源汽车所取代。所以新能源汽车是很有发展前景

C. 结合中国汽车企业的现状,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1000字以上的论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新能源汽车:中国车企冲顶
2010年10月18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发改委随后在对有关决定解读时指出,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行业升级转型的方向。我国要在未来形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汽车工业体系,必须超前部署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当前,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以产业联盟系列化为途径,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速形成知识产权,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而有关规划实际上已经将中国新能源汽车10年内的发展目标定为全球第一。若这一规划成真,中国汽车企业将有望通过新能源汽车的跨越发展一举登上全球汽车产业的王者宝座。
2009年9月,我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同年12月,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意味着未来10年我国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我国工业能耗大约占70%,而汽车是工业能耗大户,我国每年新增石油需求的2/3用于交通运输业。截至2010年10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约1.99亿辆。若未来国内机动车完全更新换代为新能源汽车(价格按每车10万元计算),则整个市场规模将高达20万亿元(这还未考虑到出口)。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但有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代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其市场空间极其惊人。
根据《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到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计划达到100万辆,动力电池产能约达到100亿瓦时。
此外,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到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初步实现产业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50万辆以上;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产业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销量达到世界第一,年产销量达到1500万辆。
因此,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即将面临爆发期,可以预计该产业中将会涌现出许多高速成长的企业,而这些企业也将会在资本市场获得良好的表现,极具投资价值。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支持全面加强
现代电动汽车一般可分为三类:纯电动汽车(PEV)、混合动力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近些年在传统混合动力汽车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一种外接充电式(Plug-In)混合动力汽车(PHEV)。目前全世界各国对电动汽车都非常重视,许多国家都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开发电动汽车。
我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由来已久。“十五”期间,投入8.8亿元设立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并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基本形成电动汽车自主开发的技术平台。所谓“三纵”是指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三横”是指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动力蓄电池。此外,电动汽车也被列入我国“863”计划12 个重大专项之一。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支持政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鼓励节能环保和小排量汽车,减少现有汽车能源消耗和排放;二是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补助插电式(plug-in)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支持政策的走向是:
(1)一揽子政策推动整个产业发展、补贴范围扩展到私人购车领域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一揽子扶持政策将于近期上报国务院审议,如审议通过,最快年内有望实施。一揽子扶持政策将从研发生产、市场推广、售后服务和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入手,制订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等。我国还准备设立国家层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与产业化专项,重点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这将是我国第一次针对一个产业提出一揽子扶持政策。
近期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范围从对公交、公务、市政、邮政等政府采购补贴逐步扩展到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
2009年1月,国家启动“十城千车”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首批列入了13个城市。09年底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择5个城市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
2010年5月,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消费者在6月18日之后,每购买一辆节能型汽车,将获得3000元的补贴。6月,出台对于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办法,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助。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
(2)通过补贴扶持和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体的发
展,并重点支持关键环节
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通过规定补助范围、对象,并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支持条件,来引导试点城市建立相关配套设施和示范推广工作。通过《推荐车型目录》和国家标准,来引导申请补助的汽车生产企业及其新能源汽车产品,提高和保证产品性能参数,重点扶持具备一定产能规模和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目前,发改委正在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0年本)》,在鼓励类产品中,新增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其中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管理系统、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电路集成以及充电设备等。
在配套设施方面,国家电网2010年将建设75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和6200个充电桩,2015年前将建设1700个充电站。南方电网也宣布2010年将建设超过80座充电站。
在国家和行业标准方面,我国已制定并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计42项,其中22项已列为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的专项检验标准。2012年前,我国将基本建立与产业发展和能源规划相适应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标准体系。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近期以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未来以纯电动车为主要发展方向
面对纯电动汽车(PEV)、混合动力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等不同的技术选择,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我国新能源车发展路线将以纯电动汽车作为主要战略取向,近期以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考虑到技术发展现状,而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作为未来长期的发展方向。
经过近10年的自主研发和示范运行,中国在电动车产业技术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大幅度缩小;中国电动车领军企业与国外电动车技术的先行车企正在同一起跑线上成长。小型纯电动乘用车将是3到5年内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在“十二五”电动车发展规划中,小型纯电动车将得到充分重视。
动力电池:以锂电池为主要发展方向、以锰酸锂+钛酸锂为正负极搭配方式
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部件成本占电动车整车成本的30%至50%,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到2015年,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到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动力电池环节,我国力争突破动力电池瓶颈。到2015年,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2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低至2元/瓦时,循环寿命稳定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到2020年,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低至1.5元/瓦时以下。
目前二次电池包括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等。虽然影响电池性能及决定其相对优势的因素很多,但是比能量是最重要最直观的一个指标。从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到锂电池,比能量越来越高。与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比较,锂电池的优势明显,因此作为发展方向的锂电池将会在电动汽车领域广泛应用。我们预计20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的市场规模达到180亿元。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普及期,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规模将达到2880亿元。市场容量巨大,且增长迅速。
锂电池单元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四部分组成。正极材料是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目前市场应用的主流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锰酸锂、三原材料和磷酸铁锂,其中锰酸锂和磷酸铁锂可以说是各领风骚。由于磷酸铁锂产品存在一致性、低温性能、高倍率放电性能和成本等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主要选择锰酸锂路线。从目前市场主流新能源汽车看,除了比亚迪坚持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其他公司也基本都选择了锰酸锂路线。
在负极材料方面,虽然碳材料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我们预计钛酸锂的出现将会颠覆行业格局。钛酸锂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负极材料,由于电位过高,钛酸锂并不适合与磷酸铁锂搭配,反而锰酸锂+钛酸锂体系是较优的一种选择。锰酸锂+钛酸锂体系的优势包括:近乎完美的安全性、使用寿命更长、可以快速充放电、结合锰酸锂具备整体成本优势等。因此我们认为锰酸锂+钛酸锂体系将会是未来正负极材料的主要搭配方式。
电解液约占锂电池成本的15%,电解液中关键材料六氟磷酸锂约占成本一半,目前六氟磷酸锂国产化程度很低,毛利率更高达70%;隔膜是锂电关键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占锂电池成本的20%左右,由于技术含量高,目前国内80%的隔膜需要进口。可以预计动力锂电池用隔膜的发展方向是耐高温、多层隔膜、高强度、高保液能力。
驱动电机:我国驱动电机技术进步明显
驱动电机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整车的动力性及经济性。驱动电机主要包括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目前电动汽车广泛使用交流电机,主要包括:异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和永磁电机(包括无刷直流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其中,异步电机主要应用在纯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主要应用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开关磁阻电机目前主要应用在客车中。
车用电机的发展趋势包括:第一、电机本体永磁化:永磁电机具有高转矩密度、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等优点。我国具有世界最为丰富的稀土资源,因此高性能永磁电机是我国车用驱动电机的重要发展方向。第二、电机控制数字化:专用芯片及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出现,促进了电机控制器的数字化,提高了电机系统的控制精度,有效减小了系统体积。第三、电机系统集成化:通过机电集成和控制器集成,有利于减小驱动系统的重量和体积,可有效降低系统制造成本。
在驱动电机方面,经过“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对电动汽车用电机系统的集中研发和应用,我国已自主开发了满足各类电动汽车需求的驱动电机系统产品,获得了一大批电机系统的相关知识产权,形成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车用驱动电机系统批量生产能力。
目前,我国自主开发的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已经实现了与国内整车产业化技术配套,电机重量比功率显著提高,电机系统最高效率达到93%以上,系列化产品的功率范围覆盖了200kW以下电动汽车用电机动力需求,各类电机系统的核心指标均达到相同功率等级的国际先进水平。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产品集成度、可靠性和系统应用技术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D. 新能源汽车在华发展前景及趋势

新能汽车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尤其是在大城市,越越多的人都会选购一辆新能汽车作为己的代步工具,既节能减排还能减少用车成本,所以很多车企为了抢占市场,都在争先恐后的大力研发和生产新能汽车。那么,新能汽车目前的产能如何呢?这样的行为是否会让新能在汽车市场存在一定的风险呢?
我们都知道新能汽车是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尤其是在前几年,国家对于新能汽车的政策补贴非常可观,新能汽车也的确出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对于新能汽车的接受程度比较高,这些消费行为都促使了车企大力生产新能汽车。然而,目前新能汽车补贴政策出现退坡现象,很多消费者享受不到优惠,购车成本也就明显增加,购买能力相应的也减弱了很多,所以新能汽车在市场上的销量也就没前几年那么可观,工厂然也会出现了很多的库存。
新能汽车的销售存在很多限制,毕竟很多三四线城市或者农村,充电桩等设备都建设的不完善,包括一些售后服务都跟不上,所以导致这些区域的消费者对于新能汽车的购买能力不足。很多车企为了打开这些区域的市场,做了很多努力,花费巨大,但效果甚微,必然也会导致产能过剩。
虽然现在的新能汽车因为一些政策的变动,甚至是一些硬件措施的不完善,导致市场上的新能汽车厂家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但是我们国家的新能汽车跟很多国外的品牌都有很好的合作,不仅仅面向国内销售,更重要的走向世界,同时还有共享汽车、新能公交车、新能出租车等项目的带动,产能过剩的问题也会有一个很好的解决。
总而言之,新能汽车的产能会受到文中提及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但是新能汽车市场的未和前景依旧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优胜略汰,对于一些身条件过硬、实力较强的新能汽车品牌,它们的未依旧是具有优势的。

E. 新能源汽车有哪些主流品牌

一、特斯拉
特斯拉可以说是现在世界上排行第一的纯电动汽车品牌,在这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不过特斯拉电动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也是不菲,价格在60万左右起步,这已经是属于豪车级别了哈,所以现在国内大街上能看到的较少。
二、比亚迪
比亚迪是目前国产品牌中,在新能汽车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存在,因为比亚迪是做充电电池起家的,而新能源汽车电池这块又是核心技术之一,所以它有技术上的先天优势。现在小编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新能源的比亚迪汽车。为什么我知道是新能源,因为他们上的绿色的新能源牌照,所以非常显目哈!
三、北汽新能源
是北汽旗下的新能源子公司,是国内第一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到现在已经推出的新能源汽车有EH、EU、EX、EV、EC等五大系列车型。
四、宝马
宝马作为著名的豪华汽车品牌,很早就布局了新能源汽车领域,旗下出名的新能源汽车有i3、i5等等。
五、吉利
要说目前国产汽车品牌中最牛逼的还是吉利控股集团了,因为它的收购了沃尔沃,而且传闻还入股了奔驰。可以说是目前最强的国产车企之一。旗下的帝豪系列就是新能源汽车。
六、长安汽车
长安也是国产品牌中,新能源汽车较为知名的企业,旗下的逸动系列就是新能源汽车车型。
七、众泰
可能各位车友对于众泰的第一印象就是模仿保时捷造出了“保时泰”了,它也的确靠模仿起家,不过现在也是慢慢有了自己的原创车型。旗下Z500就是新能源车型。
八、精灵(Smart)
这是奔驰旗下的微型汽车品牌(又叫精灵汽车),所以还是一些背景实力的,旗下新能源汽车是:smart-smart fortwo2014款Electric Drive。
九、上汽大通
看名字就是上汽有关系了,上汽大通是上汽的全资子公司,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其实力也是不可小觑。旗下新能源汽车主要是2016款 EG10系统。
十、海马汽车
海马汽车前身是合资品牌,现在分家变成了纯粹的国产品牌汽车。旗下主要新能源汽车是:普力马2016款 EV绿驱型。

F. 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或呈哪些趋势

在业内普遍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市场竞争加剧。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主流企业均加快了新产品上市的节奏。中国品牌方面,2018年江淮汽车有5到6款新车上市,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吉利、广汽、奇瑞等也在加速推新品。外资企业方面,大众、日产、丰田等外资企业也加快了在中国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步伐。

三是自主品牌将加大国际合作的力度。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入推进,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化发展也迎来了契机。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的经济支柱产业,应抓住有利时机,加强国际化合作。

G. 新能源汽车以后发展怎么样

新能源汽车的概念

依照我国工信部实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将新能源汽车定义为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动力控制与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可以看出,“新”是新能源汽车的最显著特征,这也使得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汽车行业新的发展热点。

1.2 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

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晚,但是其内在类别划分已经相对成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主要包括为纯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燃气汽车(GV)、生物燃料汽车(BFV)等类型。

02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

2.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早在2010 年,我国就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纳入了战略型新型产业,以国家战略的形式为新能源汽车“正名”,同时在政策优惠上给予了国内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较大的支持,这使得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在短期之内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当前其销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

2.2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前景

新能源汽车是在传统能源资源日益紧张、生态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得到世界汽车行业共同关注的崭新行业。我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建设远景明确为“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这也与我国在世界新一轮工业布局中所提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目标相互契合。

03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依托于产业内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于产业周边的基础设施配套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伴随其销售量的扩大,社会性的基础性配套设施建设亟待加强。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产业链也已经相对成熟,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仍然有待提升,特别是在我国人口大国的现实背景下,基础设施在绝对数量上处于一种匮乏的状态。

除此之外,尽管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持续发展,但是其续航里程仍然普遍偏低,就以当前市面上总况续航历程最长的一款自主品牌车型比亚迪来说,其满电状态下的最大续航里程约为250 公里,基本代表了自主品牌的最高水平,而其他品牌车型则集中在100 公里左右,从理论上来说,城市中需要每公里都保证拥有一座充电站,但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这种建设标准短期内显然是难以达到的。

H. 盘点2020年上市的新能源主流车型,传统车企与新势力汽车共同发力

疫情的突然来袭完全打乱了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据相关统计,截至2月12日,仅有59个基地复工复产,占比32.2%,并且对于下属经销商而言,客流的减少也就造成线下销售渠道的阻塞,使得采用线上方式的媒体主播聊车和媒体APP应用中的VR实体看车方式变得更加实用,从而让用户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并小有收获。但在汽车市场中,车企间的竞争则完全没有停息,在2020年的规划中,分别推出更多、更新、更全面的车型面向各自的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的人群。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车企也是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下面就来一一盘点。

NO1.上汽-大众?ID.3(新车型)

大众汽车,在产品序列中的规划很全面,并且不光通过车型定位来面向不同人群,还从旗下的不同品牌中(奥迪,保时捷等),面向更为广泛的市场,从而全方位的取得销量。对于新能源市场而言,自然也就不会放弃,在承担销量的主力车型上衍生出混动版本和纯电版本,有效地拓宽了产品市场,但没有推出一款基础纯电版打造的车型,所以在今年,大众拿出了ID.3车型,并由上汽-大众引入国产。

近些年来,中大型车市场一直被合资品牌牢牢占据,自主品牌则主要负责中低端市场,但在近几年,自主品牌也不甘落后,其中比亚迪就推出了首款中大型车——汉,并装备了比亚迪最新的“刀片电池”。在安全性、续航里程及耐久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技术上实现了跨时代式的创新。

?总结:纵观整体而言,汽车市场琳琅满目,造车新势力的诞生,让各个车企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生存度变得越来越难,要想在夹缝中生存,就要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和顺应市场的发展,方能长久生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热点内容
荣威i5内饰氛围灯 发布:2025-05-28 17:22:18 浏览:543
捷大轿车价 发布:2025-05-28 17:14:45 浏览:823
福田汽车越野车 发布:2025-05-28 17:07:18 浏览:320
本田新款大越野 发布:2025-05-28 16:56:55 浏览:802
weyvv6内饰的颜色 发布:2025-05-28 16:44:55 浏览:771
途乐沙漠越野视频 发布:2025-05-28 16:44:54 浏览:656
七座商务车领导座次 发布:2025-05-28 16:32:04 浏览:794
天津港进口的越野车能在上海上牌 发布:2025-05-28 16:27:44 浏览:232
本田越野crm250 发布:2025-05-28 16:21:41 浏览:290
鞍山市运通二手车价格 发布:2025-05-28 16:14:22 浏览: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