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战略定位
A. 新能源领域迎来重要国策,明年起我国19省大面积普及新能源汽车
据了解,当前充电桩的布局已经基本满足了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私人出行等领域的充电需要。不过,目前充电桩等新能源基础建设的发展中仍存在分布不均衡、充电便利性不足等问题,充电难成为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制约条件之一。有分析指出,《产业发展规划》的颁布将加快解决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不完善的问题。
氢能源的体系建设成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提及的内容。《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求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根据氢燃料供给、消费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氢基础设施,提升安全运行水平;开展高压气态、深冷气态、低温液态及固态等多种形式储运技术示范应用,探索建设氢燃料运输管道,逐步降低氢燃料储运成本。同时,《产业发展规划》也进一步明确了关于提升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技术以及推动商业化示范运行等内容。
事实上,早在2019年,氢能源首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氢能源上下游的投资和布局成为热点。中金公司认为,氢能源汽车是行业长期发展方向,该项政策的推出,将进一步加快了产业发展节奏,为氢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相关产业链带来一定投资机会。
陈士华分析认为,氢能源在《产业发展规划》中被多次提及也充分反映出国家对于氢能源发展的重视。“受到原材料的制约以及技术的限制,当前氢能源的发展还没有达成最理想的解决方案。不过从长远来看,氢能源是替代纯电动的最佳路线,只是其发展仍需要较长的时间。”
总体来看,《产业发展规划》对于新能源的支持范围不仅仅局限在新能源车辆本身,而是通过扩充产业发展重点,来进一步探索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布局和完善。在产业环境方面,《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鼓励整车及零部件、互联网、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组成联盟,以及对内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和交流合作和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等。
受政策的带动作用,未来新能源全产业链的投资和发展将有更大想象空间。中信证券的研报指出,《产业发展规划》再次明确了电动车长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确定性;从全球视野看,中国电动化供应链快速发展、最为完善,龙头企业已经供应海外,作为全球优质制造资产的价值凸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B. 新能源行业路在何方电动车百人会论坛(2020)给出了方向!
自从2009年“十城千辆”工程以来,国家一直注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与推广。经过连续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了规模最大、最有活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电动汽车产业进入结构调整期,市场出现了较大变化。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2019年全年销量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销量120.6万辆,同比下滑4%,这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来出现的首次年度下降。
与此同时,已经来到的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从全局看,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们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第二个百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从汽车产业看,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收官之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C. 新能源汽车的职业规划
新能源汽车 “后补贴时代”、“双积分”新政时代相继来临,市场争夺战愈发激烈,行业淘汰赛加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41.3万辆和41.2万辆,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94.9和111.5,市场持续表现上行。
与此同时,四个月的政策过渡期过后,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已经于6月12日开始实施,补贴退坡加速。
补贴是指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些企业提供的财政捐助以及对价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间接增加从其领土输出某种产品或减少向其领土内输入某种产品,或者对其他成员方利益形成损害的政府性措施。
2018年独生子女补贴多少钱?说起"独生子女"一事,我感觉心里最"辛酸”的莫过于我们这些年龄五、六十岁的人。
美国F.D.罗斯福政府于1933年3月~1939年间为克服1929~1933年经济危机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残疾人补助多少钱?残疾人能拿到多少补助金,大家都特别关心!小伙伴们可能从很多媒体上都已经了解到,目前全中国的残疾人总量达到了9000多万,其中有将近3000万属于重度残疾。
标准原意为目的,也就是标靶。
现在社会对穷人的定义是以物质为标准吗?谢邀,现代社会对穷人的定义是以物资为标准的吗?我的回答当然不是的。
燃料电池FuelCell的概念1839年由G.R.Grove提出,是一种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如何看待戴姆勒放弃燃料电池汽车?首先感谢社会—杂家的邀请看到这个问题。
D. 纯电动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宰地位会被撼动吗
汽车电动化一直都是业内的追求,由于当时储能电池达不到产业化的需求,欧美都更偏向于燃料电池汽车。在新世纪后,锂电池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的突破。对比燃料电池,我国在储能电池领域的积累更多,因此我国主动选择了纯电动路线。
在2018年后,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已经超过了总销量的4%,电动汽车已经到了市场化的节点。此时政策扶持重点转向燃料电池汽车,并不是要放弃电动汽车,而是要让电动汽车丢掉补贴的拐杖,去市场中接受检验。而相对仍较为弱势的燃料电池汽车,则需要继续扶持。这两个技术路线,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并存,更何况各种电池技术都有发展前景,不可轻言XX电池取代YY电池!
E. 你认为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
目前国内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将逐渐替代传统汽油动力汽车,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新能源汽车逐渐增多,也会带动相应的行业发展,如汽车检测维修,汽车制造等行业
F. 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为何只能是纯电动车
同时,他还否认了混合动力路线的可能性。 在何祚庥院士看来,由于内燃机技术在中国早已是一块软肋,那么在发展混合动力汽车上,中国也很有可能做不出任何有建设性的成果。另外,他认为,当下居高不下的油价直接导致了混合动力汽车的高成本,以及完全没有解决污染问题,因此,混合动力汽车基本丧失了市场竞争力,更无法形成产业化。而纯电动车的各国技术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从现在起,中国能够将主要力量投入到电动汽车方面,就可以与其他国家共同前进。 在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国家确实曾经将纯电动车作为中国最主要的新能源汽车方向。 然而事实是,经过了三年的调整和振兴,我们没有看到中国的电动车出现任何根本性的进展。 现在在街上确实跑着一些电动车,但是数百辆的规模,还仅限于出租车。私人还几乎没有人购买电动车作为自己的常用交通工具。 市场不成熟或者市场消费者不接受才是决定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何祚庥院士也表示,电动汽车作为一个产业不是两三年就可以做好,可能需要十年、十五年,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 因此,新能源汽车方向不能是单维度的,必须寻求技术、市场两个方面的妥协和结合,从多个方面入手。 而同时代的丰田汽车,由于专注于混合动力,反而创造了一个越来越大的市场。 固然,中国的汽车企业在传统燃油技术上要落后于外资跨国公司,但是这不是自主品牌品牌形象低下的全部原因。本土汽车企业在管理上、市场研究上缺乏投入,才是落后的更加主要的因素。 任何的技术,离不开市场,脱离了市场的技术,将会束之高阁。 而且,混合动力技术并不是外资的垄断天下, 长安汽车(微博)宣称自己的混合动力技术比丰田有着自己差异化的优势,但是遭遇政策不予支持的尴尬而无法产业化。 同时,混合动力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油电混合的技术,而是两种任何动力相互结合使用的技术。 因此油电混合是向纯电动车过渡的最佳方式,油电混合动力中的油电比例可以进行调整,使用燃油的比例一旦降低到零,就是纯电动技术。 这样,油电混合动力技术虽然需要燃油,但是却与传统燃油技术相比要节约了很多,同时燃油技术的应用,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 即使从环保、节能的角度来看,由于更加环保的纯电动车大规模进入市场还需要假以时日,那么已经被市场接受的混合动力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销售,自然能够缓解目前的资源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让混合动力技术的产品进入市场,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市场反馈,从而间接获得电动车车技术的相关市场信息,从而为最终过渡到电动车积累更多的市场信息。 因此,纯电动车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混合动力技术在目前阶段来说,无论是对于本土汽车企业的自强,还是对于消费者利益,以及社会的良性发展,混合动力技术都是不能绕开的方向。
G. 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在了世界前列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崛起 技术差距进一步凸显
近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崛起。随着在环保、经济、便捷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新能源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自主品牌把握住难得机遇,将大力发展新能源车视为对欧美传统车企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不过,这些年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上风生水起,但车企在发展中暴露出补贴依赖症、产能初显过剩、核心技术仍旧缺失等不足。尤其是在国际传统知名车企发力新能源造车后,技术差距进一步凸显,我国新能源造车下一步该往何方发力值得深思。
新能源造车形成四大先发优势
2018年10月,汽车产销量环比均呈一定下降,同比降幅更为明显,延续了7月份以来的下降走势。但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成为行业的一大亮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6万辆和13.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8.1%和51%。累计产销方面,2018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9万辆和8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0%和75.6%。
2018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经过这些年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车产业已经从培育期过渡到成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近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年均复合增长率近130%。
1、我国在新能源造车上取得的成果称得上丰硕。首先是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支持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培育了全球领先的市场规模。各部门先后推出40余项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涵盖研发、生产、推广等各个环节。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三年产销量居世界第一。
2、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已涵盖关键材料、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整车开发等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了结构完整、自主可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说,通过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补贴、对新能源公车给予运营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推动了行业显著发展,从全球范围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体系应该是最全的。
3、与此同时,配套环境持续优化,充电网络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单位内部、高速公路等主要场所充电桩的覆盖率大幅提升。截至今年7月,全国共建成公共充电桩27.5万个,同比增长了52%,新用户私人安装率接近80%,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已经在全国推广使用。
4、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溢出效应更为明显,吸引了资本、人才、技术加速集聚,带动了产业投资就业。2017年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超过7000亿元,占整个汽车产业的投资新增投资额的50%以上。
电动汽车正在迎来快速发展的阶段
中国品牌汽车企业电动汽车布局基本完成,大量互联网公司造车的新势力以及合资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也步入发展快车道。随着技术日益成熟,续航里程和用户的体验也稳步提升。
今年1到7月份,广汽集团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9400辆。随着综合工况续航里程超过410公里的传祺GE3上市,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望突破2万台。从明年开始,广汽将以每半年一款新产品的速度密集推出纯电动汽车系列产品,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品占集团整体销售总量的10%。
面对新能源汽车业迅猛势头,石油化工行业也不甘落后。中国石化将发挥现有3万座加油站的网络优势,打造油、气、电、氢自由组合的综合服务体系和智慧服务体系。而且,中国石化也将研究布局电池材料和氢能产业链的可行性。
新能源车存量不断累积 面临挑战越发突出
国新能源汽车业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依赖先发优势。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存量不断累积,同时面临国际传统知名车企觉醒后开始发力新能源造车,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越发突出。
1、行业一哄而上,加剧产能过剩的同时,骗补行为屡见不鲜。国内新能源汽车业的异军突起,与财税政策的有效支持密不可分。在补贴扶持下,不少企业哄抢市场“蛋糕”,尤其是整车和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风险在加大,一些低水平企业采取低质低价竞争方式扰乱市场,影响了我们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高端产能不足和低端产能过剩问题并存,产业出现盲目扩张、投资过热苗头。
面对巨额补贴诱惑,更有甚者铤而走险,走上了骗补的道路。2016年9月,深圳五洲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曝光骗取新能源汽车补贴上亿元。从调查情况看,五洲龙公司产品尚未完工就提前办理机动车行驶证,从而为骗取补贴铺路。
企骗补的手段五花八门。有的先生产一批“合格”的新能源车,卖给自家成立的租赁公司,然后回收已卖车辆的电池。通过将同一块电池反复安装在新车壳上这一方式,实现了持续骗补。从对行业摸底的情况看,骗补行为绝不仅仅是少数个案。目前,已有10余家车企的骗补行为被查处公布。
2、市场机制不足,不少车企患上“政策依赖症”,自主发展意愿不强,市场对接缓慢。我们可以从销量结构看出,大多数企业和产品卡在补贴最低的那一条线上。”这就意味着,不少车企不愿过多投入,仅仅是为了拿到补贴才勉强维持。
3、中国在电动汽车发展指数整体排名中位列第一位,但这主要体现在市场规模上,而在技术层面,中国的整车制造仍定位于低技术含量领域。新能源车上的电驱动高速轴承、控制芯片等基础元器件,不少仍依赖进口。
主品牌车企在燃料电池电堆的科研上与国外比差距突出。质子交换膜、高压储氢瓶、碳纸、各类高压精密阀门等也存在一定的技术滞后。尽管动力电池领域有产能过剩风险,但仍然欠缺原创性的技术突破。
4、资源环境制约风险加剧。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激增,全球金属资源争夺日益激烈。我国金属锂、钴等主要动力电池资源缺乏,资源的稳定供应和价格稳定的挑战较大。
同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用电清洁化等问题也不容小觑。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锋曾公开表示,1个20克的手机电池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可以想见,如果是几吨重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废弃在自然环境中,将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
目前,大多数车企对消费者承诺电池使用寿命和质保大都在10年以内。不过,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的火热,不久以后就将出现大量换电需求,尤其是使用频率较高的电池组,如出租车、公交车,需求产生可能将更快。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到17万吨。
三大方向突破核心技术瓶颈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担忧与希望,集中在使用可靠性、续航能力、保养费用、智能化程度等几个方面,这些问题的核心归根结底仍旧是技术。专家对我国新能源车技术层面突破提出三大方向:
1、支持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
2、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
3、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这三大方向无疑是自主品牌车企须牢牢把握的。
H. 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分析一下因使用汽车每年产生的能耗和污染排放,说明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切入点。
然后分析一下当前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和技术发展的程度(混合动力、电力等等,我认为烧天然气应该不算新能源吧)
最后分析一下各类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瓶颈,以及当前这个行业在政策上还有哪些可以完善的,在市场上还有哪些可以规范的
具体资料就在网上找吧,因为是热点问题所以应该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