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整车布置研究
㈠ 纯电动汽车驱动布置方式有哪些,请简要说明其特点
分散能独立式示意图
纯电动汽车驱动布置主要有两种形式: 1.集中驱动 2.分散独立驱动 ,由上图可以看出,两种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驱动电机的位置及个数。
集中驱动式结构简单紧凑,适合量产
分散独立驱动式结构相对复杂,优点是可以独立控制、实现车轮独立运转
㈡ 纯电动汽车有哪些布置形式
电动汽车的结构布置各式各样,比较灵活,概括起来分为纯电动汽车电动机中央驱动和电动轮驱动两种形式。电动机中央驱动形式借用了内燃机汽车的驱动方案,将内燃机换成电动机及其相关器件,用一台电动机驱动左右两侧的车轮。
电动轮驱动形式的机械传动装置的体积与质量较电动机中央驱动形式的大大减小,效率显著提高,代价是增加了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与成本。
纯电动汽车采用电动机中央驱动形式,直接借用了内燃机汽车的驱动方案,由发动机前置前驱发展而来,由电动机、离合器、变速箱和差速器组成。用电驱动装置替代了内燃机,通过离合器将电动机动力与驱动轮进行连接或动力切断,变速箱提供不同的传动比以变更转速—功率曲线匹配的需要,差速器实现转弯时两车轮不同车速的行驶。
纯电动汽车采用双电动机电动轮驱动方式,机械差速器被两个牵引电动机所代替,两个电动机分别驱动各自车轮,转弯时通过电子差速控制以不同车速行驶,省掉了机械变速器。
纯电动汽车所独有的以蓄电池作能量源的一种结构,蓄电池可以布置在上的四周,也可以集中布置在车的尾部或者布置在底盘下面。所选用的蓄电池应该能提供足够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并且在车辆制动时能回收再生制动能量。具有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的动力电池对纯电动汽车的加速性和爬坡能力。
为了解决一种蓄电池不能同时满足对比能量和比功率的要求这个问题,可以在纯电动汽车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蓄电池,其中一种能提供高比能量,另外一种提供高比功率。两种电池作混合能量源的基本结构,这两种结构不仅分开了对比能量和比功率的要求,而且在汽车下坡或制动时可利用蓄电池回收能量。
燃料电池所需的氢气不仅能以压缩氢气、液态氢或金属氢化物的形式储存,还可以由常温的液态燃料如甲醇或汽油随车产生。一个带小型重整器的纯电动汽车的结构,燃料电池所需的氢气由重整随车产生。
(2)纯电动汽车整车布置研究扩展阅读
发展历史
早在19世纪后半叶的1873年,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Robert Davidson)制作了世界上最初的可供实用的电动汽车。这比德国人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本茨(Karl Benz)发明汽油发动机汽车早了10年以上。
戴维森发明的电动汽车是一辆载货车,长4800mm,宽1800mm,使用铁、锌、汞合金与硫酸进行反应的一次电池。其后,从1880年开始,应用了可以充放电的二次电池。从一次电池发展到二次电池,这对于当时电动汽车来讲是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由此电动汽车需求量有了很大提高。
在19世纪下半叶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产品,写下了电动汽车在人类交通史上的辉煌一页。1890年法国和英伦敦的街道上行驶着电动大客车,当时的车用内燃机技术还相当落后,行驶里程短,故障多,维修困难,而电动汽车却维修方便。
在欧美,电动汽车最盛期是在19世纪末。1899年法国人考门·吉纳驾驶一辆44kW双电动机为动力的后轮驱动电动汽车,创造了时速106km的记录。
1900年美国制造的汽车中,电动汽车为15755辆,蒸汽机汽车1684辆,而汽油机汽车只有936辆。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内燃机技术的不断进步,1908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T型车问世,以流水线生产方式大规模批量制造汽车使汽油机汽车开始普及,致使在市场竞争中蒸汽机汽车与电动汽车由于存在着技术及经济性能上的不足,使前者被无情的岁月淘汰,后者则呈萎缩状态。
㈢ 纯电动汽车底盘布置需处理的关键问题是
能源电动汽车主要是以电力作为驱动,所以电动汽车采用充电动力电池,相比传统汽车而言,动力电池+电机取代了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因此这两种类型的汽车在设计逻辑还有原理上就是有很大区别。
电动的汽车是不需要庞大的变速箱以及发动机能,这就表示两样东西将会在车里消失掉,不占用空间,而代替它们的将会是电池组。但是电子的能量密度,还有充电的速度,都是一个非常挑战的技术。其次,新能源汽车的因为使用比较合理的驱动方式,电动汽车在结构上比燃油汽车简单,运动部件减少,大大降低了日常的维修保养量,驾驶操作更加方便,维修简单,
㈣ 有木有关于电动汽车设计的论文或是参考文献啊!急用
[摘要]本文中为微型纯电动汽车选定了轮毂电机驱动方式,并研究其构型和参数设计。首先构建了由整车 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以及能量回馈制动与液压制动协调配合的并联复合制动系统。然后进行关键部件的参数设计,先确定整车目标性能参数,再根据车辆动力学计算与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确定轮毂电机和动力电池的性能参数并进行选型。最后通过仿真与整车试验验证整车性能满足设计指标。
关键词:微型电动汽车:轮毂电机;系统构型;分布式控制系统:参数设计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Key ParametersDesign of a Micro Electric Vehicle
[ Abstract]In this paper an in-wheel motor drive is chosen for a microelectric vehicle with its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key parameters designinvestigated. Firstly a distributedcontrol system consisting of vehicle control unit,motor control units and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parallel compound braking system coordinatelymatching the energy feedback braking with hydraulic braking are configured.Then the parameters of key components a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objective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vehicle defined, the parameters of in-wheel motorsand power battery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vehicle dynamiccalculation and Matlab/Simulink simulation. Finally the simulation and vehicletest verify that the vehicle performance meets the design indicators.
Keywords: micro electric velucles; in-wheel motor; system configuration;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parameter design
是这个吗?
㈤ 如何理解纯电动汽车设计这个概念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㈥ 纯电动汽车CAN总线应用整车控制策略研究与经验
纯电动汽车的国内外发展背景
汽车享有“第一商品”的美誉,因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众多产业发展。一辆轿车的零部件数以万计,附加值很高,一辆车背后是一系列的产业。因此,汽车工业也就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综合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的汽车工业水平落后先进国家,短时间内在内燃机领域是不可能消除差距的,中国大规模发展燃油车动力汽车,在环境、资源、技术等方面面临严重压力,所以,从国内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也要求中国在未来的汽车工业必须探索新的思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轿车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商品之一,我国汽车工业也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发展燃油车,会依赖石油资源需求的激增,同时会造成对环境、环保的负面影响,电动汽车恰好避免或者减少这些不利因素。
当代融合多种高新技术企业而兴起的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正在引发世界汽车工业一场革命,展现了中国企业工业的光明未来。近些年来,美国、日本、欧洲的一些国家和跨国公司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和研发成本,我国也奋起直追,积极投入电动汽车研究与开发,目前新能源车在市场、整车、生产、应用等多方面实现了赶超和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在电动汽车领域,我们和世界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不少方面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为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更重要的是我国还有后发优势,因为生产电动汽车不仅仅是发动机的更改,而且是设计、制造、材料、电气、控制和整个社会服务体系的全面变革,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没有包袱,市场巨大,生存空间充足。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发自主的电动汽车,申请专利、制定标准,保护自己的汽车工业。加入世贸组织后,再靠关税、政府政策来保护本国利益已经不行了,一流企业做标准,国家也一样,这是产业的游戏规则。电动汽车的零排放标准及低排放控制政策就可以很好的保护本国的合法权益。
我国电动汽车开发走在国际的前列,目前还需要攻破关键的电池技术,电机和电控基本已经完善,面向世界推出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CAN总线实际应用
2016年,速锐得科技与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国家计量、环保部等,用一年时间研究了纯电动汽车和重型燃油车排放等标准。速锐得作为合作方,主要任务是定制纯电动汽车CAN总线应用层和开发CAN总线整车控制策略节点的软件部分和主控制器CAN总线底层DBC驱动程序。在充分理解整个系统的基础上,参考SAEJ1939协议定制符合电动汽车特点又兼容混合动力汽车的CAN总线协议,定制完成后,将适配好的DBC文件提交中汽中心。
CAN总线位定时?是在CAN中比较复杂的内容,现有的CAN总线方面对位定时讲解的过于含糊而且不统一,在纯电动汽车系统开发过程中,我们实际使用了远不止几款CAN芯片,在SAEJ1939的基础和CAN2.0B基础上,设计了符合电动汽车特点的CAN总线协议,引入了调度算法,提高了系统的性能,给纯电动汽车系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调试测试环境,还在CAN总线系统测试指导下,开发出指定车型的CAN总线监控节点的DBC文件。
纯电动汽车各ECU单元的作用
在纯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中,主要包括4个节点,即主控制器ECU、电机控制ECU、电池管理系统BMS及CAN总线控制单元。
主控制器ECU相当于纯电动汽车的大脑,它起到控制全局的作用,主控制器ECU接受汽车上传感器的信息,通过A/D转换后计算,编码为CAN报文,发送到总线上控制其他节点的工作。同时,将一些整车相关的信息(车速、电池SCO、踏板位置、电池状态、门锁信息)在组合仪表上显示出来。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通过传感器的输入值与系统当前状态及汽车工况等条件计算出合适的电机扭矩值,通过CAN总线发送到电机控制系统,指挥电机正确工作。另外,主控制器ECU还控制主继电器的开关,使得整个系统上电和断电,行业有的把这些集成在VCU里面。
电机控制ECU相当于纯电动汽车的四肢,它的主要工作是主控制器发送扭矩值为输入值,采用双闭环控制来调速电机,使电机工作在需要的转速下,根据电动机的温度变化控制电机的冷却水泵和冷却风扇,从而有效的调节电机温度。
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是有几十块单体电池成组供电的,并能保证在不供电时电池不成组,每块电池的电压不超过5V,这样由于单个电池的性能差异,就需要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经常要均衡电压,保证电池性能,这个由BMS电池管理系统来控制。BMS等同于电动汽车血液循环的心脏,电池为血液循环及能量系统。
纯电动汽车CAN总线的特点
CAN总线控制单元主要是在不干扰总线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对总线上传输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实时记录和实时报警,还提供了离线分析功能在纯电动汽车调试阶段对主控制器主要计算参数进行标定。各个子系统依靠CAN总线传输数据,进行数据交换,实现整个分布式系统的控制功能,为了充分利用总线的带宽,合理分配了8个数据字节的空间,将相关的数据放到一个报文里进行传输,保证数据帧有效信息传输比重。
在纯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是一些固定的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一般有停车状态、充电状态、启动状态、运行状态、车辆前进和后退状态、回馈制动状态、机械制动状态、一般故障状态、重大故障状态。纯电动汽车控制系统正是通过CAN总线协议进行通讯和传递参数,将各个分散的节点连成一个闭环系统,把每个节点的特点发挥到最好,在CAN总线技术总有几个关键技术(定位时、总线终端匹配阻抗、CAN驱动器电路设计和DBC应用层协议的设计)这也是CAN调试中的难点。
CAN总线定位时本质上和总线的同步是紧密相关联的,CAN总线系统的收/发双方必须以同步时钟来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接收端在相当长的数据流中保持位同步。必须要能识别每个二进制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此,对于硬件终端的处理能力提出了高处理能力的需求,如果是直接通过4G/5G远程传输到云端,目前行业内可能成熟的产品有速锐得的V81。为保证接收时钟和发送时钟严格一致,采用接收器通过调节器从数据中提出同步信号或者是接收器和发送器统一时钟的方法,CAN总线的定位时在系统位编码/解码时采用自有的方式保证系统同步。
CAN总线的一般按照功能的不同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在预分频倍数确定时,一定波特率的CAN总线系统的同步段就是已经确定下来了,而其他几个时间段是可变的,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在位定时配置中可以存在几组不同的参数都可以满足波特率的要求,应用这些参数,系统基本上可以正常运行。但是在这些组的参数中,存在一组最优的,这组最优的配置参数需要根据系统的最大总线长度和总线节点的振荡器容差来确定。
如果要获得一个给定速率下的最大总线长度,就应考虑采样点应该尽可能接近周期的末尾处。如果要使系统中每个节点可以有更大的振荡器容差,则需要在位周期中点附近选择采样点,正是由于振荡器容差和总线长度的矛盾,所以需要我们优化位定时参数,使得系统获得更大的振荡器容差和最大总线长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㈦ 汽车总布置设计需要掌握什么
了解这个知识体系需要了解以下四个方面内容:总布置工作流程,总布置工程师工作职责,总布置设计学习方法
启飞汽车设计先跟大家讲讲总布置的工作流程:
一:完成各项法规校核报告
1驾驶员前方视野校核;2:雨刮刮刷面积;3:牌照位置及照明;4:内外后视镜视野
5:内外后视镜视野;6:前后端保护装置;7:灯具安装;8:座椅头枕宽度高度
9:护轮板;10:安全带固定区域;11:安全带固定区域;12:乘用车外部凸出物;13:乘用车外部凸出物;14:乘用车内部凸出物01
四:学习方法:
这些工程领域看书,作用不大,书上理论性太强。找一个好的培训学习下,提高效率。快速了解设计的核心。把课程里面的案例都一个个完成,基本上能够了解一个产品开发的输入条件,输出内容及标准,设计规范标准,流程。面试的时候把简历润色下,基本上可以实现平稳职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