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尹力卉课后题答案
『壹』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到底成不成熟
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足够成熟-现阶段的问题仅限于动力电池价格偏高
油动汽车
两种动力系统的汽车哪种更成熟?这一问题的答案相信大多数人会认定为油动汽车,因为电动汽车似乎只是近十年才出现;然而在漫长的汽车发展史中,电动汽车出现的时间节点并不比燃油汽车晚哦。第一批小范围普及的乘用汽车正是电动车,此类车多以轮毂电机与镍铁电池驱动,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爱迪生与福特享利打造的T-EV。
『贰』 答案:新能源汽车技术难学么
学习新能源汽车技术首先的话要有一定的汽车维修的基础,尤其是机电方面的,基础扎实的话学习还是很简单的。最主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经常实践,这样的话学习起来会简单很多。
『叁』 汽车新能源技术发展主要问题
政策很给力,为何销量和推广如此不给力?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
问题一:充电桩问题
据悉,面对旧小区的改造,建设充电桩是有很大难度的,有的是物业不同意安装,还有的是小区太旧不具备安装充电桩的条件。而对于新小区进行新能源汽车配套设计充电桩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协调房产商等相关领域。另一个是通过在新建的公共停车厂建充电桩,解决充电难得问题。
问题二:充电接口标准问题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各国车企都已逐渐意识到,“标准”才是左右电动车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目前看来,全球充电标准逐渐从“多样化”走向了“集中化”。但要真正实现充电标准统一,除了接口标准之外,还需要电流通信标准,前者关乎接头是否吻合,后者则影响插头插入时能否通电。电动车充电标准统统一化仍然任重而道远,车企和各国政府都需要进一步放开姿态,电动汽车才可能有未来,中国标准如何跟国际标准进行统一也是主要问题。
问题三:电池续航里程
我们都知道,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零部件就是电池,续航能力一直都是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也是消费者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电动汽车领域,各大厂商主要拼的就是“电池技术”,据媒体报道,全新材质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的改进,正成为未来电动汽车发展的趋势,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续航里程有望达到特斯拉的四倍,1600公里之多。只有当动力电池的性能得到改善、成本大幅降低、规模化应用之后,才能带动其他进入较为成熟的发展。
『肆』 学习新能源汽车技术之后怎样解决就业问题
学习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前景很不错哦
其实新能源汽车并不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新事物,但却在这几年迎来了爆发期,并且逐渐往成熟化加速发展。出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的担忧,尤其是石油资源,迫使全球诸多国家政策开始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去加速这一市场领域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市面上的新能源车型越来越丰富,而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的接受度也大幅提高。
截止至2019年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从2015年到2019年,保有量每年都在大幅度上升,尤其是2017-2019这两年,新增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都超过100万辆。
此外,我国将新能源车补贴延续至2022年,完善的国内产业链基础亦将助力新能源车降本。预计2020-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复合增速37%以上,中国仍将是未来5-10年全球电动化的主力。
新能源汽车广阔市场的背后存在着大量的人才缺口。无论是零部件企业、整车企业,还是服务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都是人才缺乏。所以现在学习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前景是很不错的!
『伍』 据说新能源汽车技术就业前景好,如何去选学校是个问题
你好:学新能源汽车技术,需要选择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就业机会好的专业学校。
『陆』 有人知道意昂神州怎么样啊做新能源汽车电子的,急求答案,回答得好还有追分!
意昂神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电子、电控技术的高科技公司。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设在北京,在上海设有分公司,并在美国底特律市设有技术研发中心
汽车电子已成为当今汽车工业迅猛发展与技术进步的主旋律。各种车载ECU的数目正在逐步上升。许多豪华轿车车载ECU已达五十之多,甚至数百个。此外,这些ECU之间还需通过CAN/J1850/LIN/KWP2000等各种协议进行通讯,形成拓扑结构复杂的车载网络。这种复杂的新兴技术给许多汽车厂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会。通过和欧美公司的技术合作与自身的发展,我们已在该技术领域建立坚实的研发力量。
动力总成控制系统
动力总成系统(发动机、变速箱和传动系统)是汽车的核心。发动机的动能,尾气排放,燃油经济性,自动变速箱的换档舒适性等均离不开先进的ECU电子控制系统。这类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流程复杂,需要丰富的汽车电子工程经验。几年来,我公司通过与国内外主机厂商的合作和技术服务,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经
『柒』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项目一习题及思考题与答案
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当汽车发动机工作不正常,而自诊断系统却没有故障码输出时,尤其需要依靠操作人员的检查、判断,以确定故障的性质和产生故障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