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电动汽车减速工作原理
⑴ 电动车的调速器工作原理
电动车电机的控制系统一般由电动机、功率变换器、传感器和电动车控制器组成。
电动车电动机控制系统应根据其控制算法的复杂程度,选择比较合适的微处理器系统。较为简单的有选用单片机控制器,复杂的可使用DSP控制器,最新出现的电动机驱动专用芯片可以满足一些辅助系统电机控制需求。对电动汽车电动机控制器而言,一般较为复杂宜使用DSP处理器。控制电路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控制芯片及其驱动系统、AD采样系统、功率模块及其驱动系统、硬件保护系统、位置检测系统、母线支撑电容等。功率主回路采用三相逆变全桥,其中主功率开关器件为IG-BT。在大电流、高频开关状态下,从电解电容到功率开关模块的杂散电感对功率回路的能耗、模块上的尖峰电压影响较大,因而采用层叠式母线基板使电路的杂散电感尽可能小,以适应控制系统低电压、大电流工作的特点。
⑵ 电动汽车有变速箱么没有的话其加速是靠什么原理谢谢~
电动汽车有的装有变速箱有的没装,但他们都装有“电机调速器”——如:DC/DC直流变频器。 就是通过一个能调控电流大小的装置来控制电机转速。
至于是否装变速箱其实很多情况下就取决于“电机调速器”的性能了。
低端的电机调速系统往往无法适应较宽的转速变化,所以往往搭配一个2挡~4挡的变速箱,以满足电机“起步、加速”等工况下的工作。
一些配备了高端“电机调速器”与高档电机的车,则可以不使用变速箱,依靠调速器强大而宽广的电机变速范围,直接驱动电机起步,加速,高速运行。
调速器的原理有几种:直流变频(DC/DC)、直流转交流变频、电阻限流等。欲知详细原理可搜索上述名词。
⑶ 混动汽车起步,加速,匀速,减速,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发电机—动力蓄电池—变压器—电动机—驱动轮—减速器
在车辆行驶之初,蓄电池处于电量饱满状态,其能量输出可以满足车辆要求,辅助动力系统不需要工作。电池电量低于60%时,辅助动力系统起动:当车辆能量需求较大时,辅助动力系统与蓄电池组同时为驱动系统提供能量; 当车辆能量需求较小时,辅助动力系统为驱动系统提供能量的同时,还给蓄电池组进行充电。由于蓄电池组的存在,使发动机工作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工况,使其排放得到改善。
⑷ 汽车减速器的作用与原理
主减速器的存在有两个作用:1、改变动力传输的方向河。2、作为变速器的延伸为各个档位提供一个共同的传动比。 变速器的输出是一个绕纵轴转动的力矩,而车轮必须绕车辆的横轴转动,这就需要有一个装置来改变动力的传输方向。之所以叫主减速器,就是因为不管变速器在什么档位上,这个装置的传动比都是总传动比的一个因子。有了这个传动比,可以有效的降低对变速器的减速能力的要求,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减小变速器的尺寸,使车辆的总布置更加合理。
⑸ 汽车主减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主减速器是汽车传动系中减小转速、增大扭矩的主要部件。对发动机纵置的汽车来说,主减速器还利用锥齿轮传动以改变动力方向。
汽车正常行驶时,发动机的转速通常在2000至3000r/min左右,如果将这么高的转速只靠变速箱来降低下来,那么变速箱内齿轮的传动比则需很大,而齿轮的传动比越大,两齿轮的半径比也越大,换句话说,也就是变速箱的尺寸会越大。另外,转速下降,而扭矩必然增加,也就加大了变速箱与变速箱后一级传动机构的传动负荷。所以,在动力向左右驱动轮分流的差速器之前设置一个主减速器,可使主减速器前面的传动部件如变速箱、分动器、万向传动装置等传递的扭矩减小,也可以使变速箱的尺寸、质量减小,操纵省力。
⑹ 减速齿轮箱工作的原理是什么
减速齿轮箱的用途有:
1.加速减速,就是常说的变速齿轮箱.
2.改变传动方向,例如我们用两个扇形齿轮可以将力垂直传递到另一个转动轴.
3.改变转动力矩.同等功率条件下,速度转的越快的齿轮,轴所受的力矩越小,反之越大.
4.离合功能: 我们可以通过分开两个原本啮合的齿轮,达到把发动机与负载分开的目的.比如刹车离合器等.
5.分配动力.例如我们可以用一台发动机,通过齿轮箱主轴带动多个从轴,从而实现一台发动机带动多个负载的功能. 齿轮箱的工作原理:
齿轮箱是用来变速的,减速箱或者减速机多是通过齿轮变速,原理一说白了就是一个大齿轮带齿轮或小齿轮带大齿轮
⑺ 电动汽车中,快速充电和慢速充电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电流的速度不同。所谓家用交流电慢充,就是在现有居民供电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单相220V或三相380V),使用5-10kW功率量级的充电器(其实就是一个交流转直流,输出电压未必低),转换成直流,对汽车内电池充电。这里面,关键在于:
1、尽可能利用用电低谷,可以降低对电网冲击,也可以通过峰谷电价的优惠降低用户的花费:这个可以通过定时器解决。
2、功率不能过大,充电速度不用快。以5-8小时能充足就够了。要考虑居民区线路的承受能力。这个充电器,一般在用户这里,可以放在车上,也可以安装在用户家中。
所谓快速充电桩,往往安装在公共场合,其目的是让待充电车辆在较短时间(1-2H)内,补充50-60%以上的电能(当然最理想是1分钟补充80%以上,但是电池技术(含电池组均衡技术)、输配电技术尤其是散热技术做不到!
现在大部分是在公用停车场固定的380V充电器,用专门的线路,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例如20kW以上)的较大电流充电
也有是集中的高压(10kV)引入,转换成直流电,接入大型蓄电池组(可以采用钠硫电池钒电池等)。这样可以提供更高的充电电流,并防止接入时对电网的冲击(当然,需要充电接口的支持)。
拓展资料:
电动汽车现在是汽车市场上很常见的,尤其是在微型和小型车方面,在SUV和一些其他的车型方面也是有一定的普及的。现在使用电动的消费者人数在不断的增加,电动汽车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
目前,电动汽车绝大部分采用锂电池,采用串并联达到指定的容量。电池制造过程中的离散,使用时的偏差,让每个电池单元指标不一。长久以往,电池工作状态偏离严重,少部分电池容量衰退更快,电池组容量跟随“最短的木板”而急剧下降,最终报废。
实际使用中,很有可能电路控制,在正常情况下,让每节单体电池工作在20%-80%的容量范围里,以达到更高的循环次数。(甚至有可能是一节20AH的电池当作12AH的电池单元计算容量)
在这个容量区间,单体电池可以承受很高的充电电流(例如2C),就保证了可以使用大电流的恒流充电快速恢复电池电量。
快充是一种应急充电方式,用的是直流充电,这个直流充电的电压一般都是大于电池电压的,需要通过整流装置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对动力电池组的耐压性和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充电电流大,是常规充电电流的十倍甚至几十倍。
优点:半小时可以充满电池80%容量。超过80%后,为保护电池安全,充电电流变小,充到100%的时间将较长。缺点:由于充电电压高,电流大的特点,以减少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为代价,对电池造成一定的损坏,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