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困难
㈠ 我国新能源发展有哪些困难
中国之所以还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步履蹒跚,主要障碍不是技术上的,而是战略和体制上的。
我国秦山核电站
从现象上看,以往中国新能源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是技术造价昂贵,与常规能源相比缺乏优势;昂贵的直接原因是新能源应用技术还不成熟,达不到规模经济的效益。进一步深入分析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历史,则可发现:不是我们的技术不行,而是主导新能源应用的政策环境不完善、政策体系不完整。这些障碍的本质,是没有真正把新能源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的考虑和规划之中。
一般认为,技术成熟度是新能源应用的瓶颈,却无视了一个被经验所证明的规律:一国新能源的健康发展是本国新能源技术、产业链对接以及政策驱动的结果。遗憾的是,我们在国家层面上并未形成同时考虑所有能源利用和技术发展两个方面的新能源战略,几乎所有影响中国新能源发展过程的重要决策都是从行业的局部出发。
应该承认,我们从立法层面到技术应用层面都涉及到了新能源,只是缺乏国家战略层面的法律、行政和全社会之间的协调联动,导致了新能源全面推广的迟滞。为此,我们的新能源战略需要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将各类新能源全部纳入,统一考虑;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全面参与和践行。
㈡ 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充电时间慢。公里数跑的太多。
㈢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面临哪些困局
新能源汽车目前主流是电动汽车
直观看是电池包供应不足,目前国内有数的几家电池包厂,比亚迪、比克等等,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产量都有限得很,每个月也就千把两千套,其他小厂更加是产量少。
稍微深挖,可以说是电池产量跟不上,动力电池国内做的好的也就那么三五家,比克力神比亚迪什么的,参考国标六年十二万公里质保,对电池厂家还是有蛮大压力的,谁知道五年以后电池包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质保期内出现大批量质保问题,哪家都扛不住,一台车至少吃掉三十台车的利润,尤其现在市场,质保是压在电池包厂家。
国家政策方面,说是要逐步取消补贴(到2018年),但是现在电动车厂普遍就靠着补贴活着了(铅酸除外),等补贴没有了,车厂停止制造转做油车就马上止损,电池包厂投入那么多资金建厂训练工人采购各种设备,前期投资巨大,如果摊子铺太大,很难在补贴政策取消之前回本,也是电池包厂家大肆扩张的一大制约因素。
归根结底还是电池不行,体积大容量小还不足够安全,看电池发展,三五年内出现革命性的突破可能性不大,所以电池包的结构和成本想出现大的突破也不大可能,要在补贴政策结束前实现0补贴还有利润,可能性更加渺茫。但是这个是全世界新电动汽车的问题。
至于电池管理系统,且看湖南森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㈣ 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分析一下因使用汽车每年产生的能耗和污染排放,说明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切入点。
然后分析一下当前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和技术发展的程度(混合动力、电力等等,我认为烧天然气应该不算新能源吧)
最后分析一下各类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瓶颈,以及当前这个行业在政策上还有哪些可以完善的,在市场上还有哪些可以规范的
具体资料就在网上找吧,因为是热点问题所以应该挺多的
㈤ 新能源全面普及面临哪些困难
你好,新能源汽车的全面普及是大势所趋,当然现在还不是很完善,关于充电桩和维修这一块还甚是缺乏,所以新能源的就业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望采纳谢谢。
㈥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一是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发展的短板。我国现在车桩比只有3.5:1,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整体规模仍显滞后。2020年规划建设公共充电桩数量约50万个,但是与同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模仍然不匹配。另一方面,充电设施的布局也不够合理,公共充电桩的使用率还不到15%,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存在着运营企业盈利困难和消费者充电价格偏高的双向矛盾。
二是政策体系仍需要完善。在货币化支持政策逐步退出的情况下,使用通行便利等后续接替的政策需要提前研究,抓紧布局。国家部委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支持政策的衔接还不够充分。不同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部分城市设置地方目录,导致消费者选择车型空间大大的压缩,造成了市场的割裂,抑制了发展的活力。
三是核心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突破。从动力电池来看,高端产品与国外的差距不大,但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在先进技术研发、产品的一致性保障以及国际化发展方面,与跨国企业相比,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从整车来看,真正意义上新一代纯电驱动的平台大多还没有纳入企业的研发计划,已有的平台大多是利用原来燃油车进行的改装性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在拉大,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还亟待完善。
四是后市场流通服务体系还有待健全。在售后服务方面,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质保内容参差不齐,电池以旧换新的政策也不相同,售后服务配套体系滞后,对培育消费市场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新能源汽车二手车市场评估标准的缺失,流通体系的不健全,车辆保值率低,影响新车市场的长远发展。
此外,虽然双积分办法已经发布,但是部分企业还面临着较大的达标压力。以2016年为例,123家汽车整车企业当中,有42家没有达到燃料消耗量标准的要求。其中,也有产销规模较大的企业,不少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品规划布局方面,距离2019年和2020年积分比例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㈦ 新能源汽车面临的问题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在新能源汽车中,纯电汽车占了大部分,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销售量接近80%。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不仅占据整车40%左右的成本,且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整车的安全性和续航里程,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同步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电池衰减问题
而现阶段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容量衰减这个是避免不了的问题,对于电池而言都会发生电池衰减,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毛病。一般锂电池的寿命大概是1000个充放电周期左右,就好比人一样,时间长了容颜会发生变化,那么电池也是一样的,从中可以看出电池衰减也是避免不的。这就决定了一辆汽车大概3年-5年就会面临电池失效问题。
新能源汽车去掉电池就是一个空壳子,没什么价值,而动力电池的衰减又是一个不可逆的问题。
电池安全性问题
厂家出厂的原装电池和重组过的电池有一定效果上的差距,换过的电池,经销商是不能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中国目前是全球新能源车型增量最快的国家,在这个快速崛起的新能源盘中因电池故障而引发的车型起火频频发生。自今年5月,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共发现79起安全事故,涉及车辆96辆。在已查明起火原因的车辆中,41%的车辆处于行驶状态、40%的车辆处于静止状态、19%的车辆处于充电状态。虽然,燃油车因发动机起火概率要比新能源车高得多,但保有量存在的差异化,让新能源因电池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事件,牵动着每一个消费者的神经。
废电池处理
2018年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将进入规模化退役,预计到2020年累计将超过20万吨,如果按70%可用于梯次利用,大约有累计6万吨电池需要报废处理。动力蓄电池退役后,如果处置不当,随意丢弃,一方面会给社会带来环境影响和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㈧ 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政策很给力,为何销量和推广如此不给力?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
问题一:充电桩问题
据悉,面对旧小区的改造,建设充电桩是有很大难度的,有的是物业不同意安装,还有的是小区太旧不具备安装充电桩的条件。而对于新小区进行新能源汽车配套设计充电桩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协调房产商等相关领域。另一个是通过在新建的公共停车厂建充电桩,解决充电难得问题。
问题二:充电接口标准问题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各国车企都已逐渐意识到,“标准”才是左右电动车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目前看来,全球充电标准逐渐从“多样化”走向了“集中化”。但要真正实现充电标准统一,除了接口标准之外,还需要电流通信标准,前者关乎接头是否吻合,后者则影响插头插入时能否通电。电动车充电标准统统一化仍然任重而道远,车企和各国政府都需要进一步放开姿态,电动汽车才可能有未来,中国标准如何跟国际标准进行统一也是主要问题。
问题三:电池续航里程
我们都知道,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零部件就是电池,续航能力一直都是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也是消费者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电动汽车领域,各大厂商主要拼的就是“电池技术”,据媒体报道,全新材质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的改进,正成为未来电动汽车发展的趋势,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续航里程有望达到特斯拉的四倍,1600公里之多。只有当动力电池的性能得到改善、成本大幅降低、规模化应用之后,才能带动其他进入较为成熟的发展。
㈨ 政府推广新能源汽车遇到哪些问题
现在政府推广新能源汽车,已经大力铺开了,城市新能源公交车,已经普及。新能源汽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