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应对外资进入

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应对外资进入

发布时间: 2021-05-26 16:21:46

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幻灭期”,汽车厂商该如何应对

当前的汽车公司应该专注于发展,技术三电(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将继续增强,招募专业人才,遵循国家政策,时代是不可预测的,市场正在迅速变化,在市场上,汽车公司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并拥有自己的技术和专业人才。


掌握技术。如果没有核心技术,肯定不会成功,在这方面,江淮汽车非常坚固,到目前为止,它主要开发江淮大众合资公司思皓的第一款纯电动SUV—— E20X获得了德国大众汽车的高度认可,根据轿车江淮生产的,该轿车已在市场上正式推出。这表明江淮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智能制造能力处于该国的第一阵营。据报道,江淮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已经通过了许多国家的访问认证,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将大量出口。

② 新能源汽车难以发展国内众多车企已有应对措施

近两年国内的汽车市场下滑确实让很多人“战战兢兢”,原本以为传统汽车市场经济的下滑,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但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同样不理想。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中国汽车市场在2019度的总销量为2576.9,同比下滑8.2%,而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120.6万,同比负增长4%。

最后

据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称:“目前,新能源汽车整体的行业利润率还比较低,行业盈利是很难。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将使得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处于亏损状况,这也说明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是需要国家给予支持的,还不能完全走上市场化。”虽然上述的车企中都已经有了应对2020年的方法,不过归根到底也只是提升销量的手段,对于如何盈利,新能源车企如何“过冬”,仍然要看2020年的表现,特斯拉国产下线虽然发挥出了“鲶鱼效应”,但是同样在渔网内的“沙丁鱼”,又真的能坚持到上岸的时刻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③ 国外纷纷加码新能源补贴,中国如何应对

随着近些年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以我国为例,截止到2019年6月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就已经达到了约344万台。除了我国之外,其他国家也纷纷加码新能源汽车补贴。那么中国这时候又该如何进行应对呢?

写在最后

所以在国外纷纷加码新能源补贴的同时,我国也要在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加大技术研发和完善相关产业链。这样的话才能够使所生产出的车型更具有竞争力,不断的扩大市场规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④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车企们应该怎样面对渡过难关

随着资源越来越短缺,新能源将是未来的主场,这样车企们就都想在这个领域占领自己的份额,现在主要还是技术,谁掌握了技术谁就掌握了市场,首先还是要大力研究能够取代现有资源的新能源,让新能源汽车普及社会,这样才能占市场渡难关!

⑤ 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将面对哪些挑战

2019年的最后几天,汽车圈在广州车展之后的短暂沉寂被蔚来的NIODAY打破,给风声鹤唳的2019年画上了一个还算圆满的句号。

虽然没有亲临现场,但看完直播之后,我还是在朋友圈发表了几句感想,表达了对蔚来近一年来进步的欣喜和对蔚来的未来的期待。

以《银河系漫游指南》闻名于世的英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有一个著名的“科技三定律”:

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3.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汽车“新四化”似乎现在就是一种处于某个奇怪阶段的科技分支,既存在很多争议和质疑,也有很多人坚定地看好它的未来。

那么,请问聪明的你,你认为新能源汽车现在正在经历的技术变革会是以上哪一种情况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⑥ 2022年汽车外资投资将全面开放,开放后会有什么影响

汽车行业全面放开外资投资限制后,市场竞争必然更加激烈,适应能力较差的企业将会面临“出局”的风险,优胜劣汰进程将加快。按照中央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统一部署,2018年我国取消了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了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将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和合资企业不超过2家的限制,届时汽车外资投资将全面开放。未来,工信部将坚持全球化发展理念,与相关国家积极开展研发设计、贸易投资、标准法规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维护汽车供应链稳定畅通,引导行业企业主动应变、苦练内功,开发先进适用车型,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⑦ 销量“入冬”,外资狼来了,为啥还是坚定看好中国新能源车

作者|王慧

最近和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高管交流,普遍的一个感受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形势很严峻。

有多严峻?

中汽协发布的新能源车产销数据显示,2019年自新能源汽车补贴6月退坡后,7~11月的销量已经同比“五连降”,尤其是10月、11月,降幅超过4成。

产业链上下游体会更深。最近大半年,国金汽车欠薪放假、长江汽车欠薪、海马汽车卖房、比亚迪降薪、青年汽车申请破产、众泰汽车欠薪……部分新能源汽车项目和企业,包括一些老牌汽车企业,坏消息不断。

造车新势力中,蔚来、小鹏、威马等几家明星企业状况稍好,每月有过千台的销量,但也面临舆论质疑,其他企业更是大多沉寂,一些公司甚至已经悄然退场。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迈过这个坎吗?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最近与中国电动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聊了聊,在他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历大力度政策推动、快速增长后,进入了深度调整期;造车新势力经历“一哄而起”后,进入了大浪淘沙的过程。

“这是替代性新兴产业走向成熟必然经历的过程,也是非常痛苦、甚至十分残酷的过程。”陈清泰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机会,经历这场洗礼,使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凤凰涅槃”。

既然这么难,为什么还要搞?

实际上,最开始欧美国家做电动车,比如美国,20世纪发展新能源车,也是困难重重。那个时期,石油巨头几乎控制了美国政商两界,燃油车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电动汽车差点被扫进历史的废纸堆。

号称被美国政客和油企“杀死”的通用电动汽车EV1

最典型的案例比如通用汽车,1990年推出了第一款电动汽车EV1,但在2002年彻底停产,背后除了技术水平不行,一个被普遍认可的原因是美国政客和石油公司的联合“绞杀”。

我国开始搞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很多人也有这个疑问,汽车工业底子这么好的欧美发达国家都搞不好新能源车,为什么还要坚持?搞点别的算了。

陈清泰认为,汽车动力技术的转型原本是技术进步和市场推动的正常过程,不仅中国,全球其他主要国家的政府如今大都一反常态,一而再再而三地使出看得见的手,其中必有更加深刻的考虑。

在他看来,我国将电动汽车提升为国家战略,其根本动因有三,一是改变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二是减少碳排放和大气污染;三是另辟蹊径做强汽车工业。

首先是能源安全问题。

到2018年年底,中国汽车170辆/千人,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70%。近年汽车保有量连年增长,而自产石油却基本维持同一水平。所需增量几乎全靠进口。

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各个国家个人出行机动化需求增长的趋势十分相似。2018年我国人均GDP已达9900美元,2019年势必破万,汽车保有量仍处于增长期。欧美基本稳定在700-800辆/千人,国土面积较小的日本稳定在600辆/千人,韩国约为440辆/千人。

也就是说,随着人均GDP的提高,我国汽车保有量还有成倍增长的需求,最后至少要稳定在5亿辆左右。但如果这个巨大增量的能源全靠石油,无论其来源和安全,还是环境容量,都无法承受。

所以及早向电动车转型,使大量新增用户不经燃油车的过渡,直接跨越到电动化出行,这是圆中国人汽车梦的重要选择。

其次是减少排放和污染问题。

电动汽车自身可以做到“零排放”、绿色出行,是有序替代燃油车,兑现“巴黎协定”承诺的重要措施,这一点已经被诸多国家认可,也是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途径。

有一些人认为,新能源车电网的电力来源,有很大一部分还是火力发电,同样会造成有害物排放,而且能量转换还要损耗不少,这和开燃油车排放尾气有什么区别?

实际上,相对燃油汽车尾气排放,新能源车发电的排放污染比较集中,更容易进行控制和集中治理。而且随着储能电池技术水平的提升,二次能源损耗的问题,也正在得到逐步解决。

最后是汽车工业的“换道先行”考量。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体现国家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对上下游有极强的经济带动价值。

2019年7月航拍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

外部形势则是“狼”真的来了。

首先是全球汽车产业大力度、快速向电动车发力。外资品牌大举进入,角逐中国电动车市场,国内外企业将同台比武。

在上海建厂的特斯拉且不说,几家主流的跨国汽车集团里,大众、本田、丰田已经相继推出了纯电动车型,并且某些企业还号称接下来要推出上百款电动车型,力度前所未见。

更有甚者,资金不足的通用、福特,不惜裁员、卖楼、卖资产,也要筹钱搞新能源车研发、自动化工厂改造。

让人吃惊的是,一些跨国巨头“冰释前嫌”,由竞争对手转向合作,构建巨无霸的电动车和自动驾驶百万辆级的基础平台,大大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

这种路子对于中国新能源车企业来说是冲击不小。中国新能源车企业不太擅长跨界合作,单兵独斗很难和集团军对战。

其次是外资企业不仅自己花大力气搞,还开始在国内寻求合作伙伴。如奔驰与比亚迪、北汽、和吉利;宝马与长城;大众与江淮和上汽;丰田与比亚迪等。

而且,中外企业的合作也已经告别以技术换市场的模式,开启了联合新技术开发,建立基础平台、生态圈,共享产业链,以及代工生产等模式。

针对外资品牌兵临城下的现状,有媒体认为,“其实国内的新能源车不必紧张,从目前的车型技术和满足本土消费者需求方面,国产品牌毫不示弱,甚至较外资品牌更优秀。”

但冷静地看,外资有强大技术储备和品牌影响力,它的后发实力不容小视,必须有足够的危机感。

正视挑战,向汽车强国前进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经过换道先行的十年,今天我国汽车产业进入了与国际水平差距最小的时期。在陈清泰看来,这一轮调整就是走向汽车强国重要的一个节点,其中的关键是要让优强者脱颖而出。

我国家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比如基础电信行业和智能手机领域的华为、家电领域的格力、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腾讯、阿里巴巴等。在技术变轨的过程中,这些产业都经历过“跟随-换道先行-大浪淘沙-最后实现产业竞争地位反转”的发展过程。

5G专利申请量排名,华为第一,中兴第三,截至2019年6月15日

中国汽车产业是否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复制这几个故事?

从竞争优势来看,值得期盼。中国已经形成但还不够巩固的竞争优势有四项:储能电池、车联网、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潜在竞争优势还包括充电基础设施、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链等。

但也存在不确定性。陈清泰认为,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其一,创新和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仍是关键。纯电动还有五大痛点,即续航,充电、成本、安全和残值需要进一步解决;

其二,补贴退坡,资本市场要接盘。替代几乎完美无缺的燃油车,充分发挥电动化、智能网联、辅助驾驶等优势,尚需持续的创新与研发。如果因资金不足停止创新、技术迭代,将全盘皆输;

其三,电动汽车持续发展必须跨过的坎,就是其性价比超过燃油车。为此需要从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完善使用环境三方协同发力。

如果具体到参与主体,那么对于身处其中的新能源车企和上下游企业来说:

一要选准目标客户群,规划好后补贴市场的车型和产品,在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双向发力,着力提高产品性价比,增强抗衡燃油车的竞争力。

二要通过横向联合,共同开发产品平台和模块化构架。以有限的结构模块支撑多种车型,实现基础平台高品质、大批量、低成本的生产和售后服务。

三要打造核心竞争力。网联化、智能化、人性化将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在这些领域利用我国的优势,抢占智能网联汽车的高地,塑造品牌形象。

四要搞好跨界合作,包括技术跨界、产业跨界、学科跨界、所有制跨界等,动员起来,争取主动权。

政府层面,同样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研究和调整相应的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地区保护和市场割据,在陈清泰看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给市场一个稳定的预期,稳定军心。

他认为,应坚定电动化发展的信心,发布电动汽车占比增长的路线图、分区域限购燃油车时间节点。

另外,2019年氢燃料汽车的火热给行业和社会造成一定误解,应该发出明确信号:储能电池与氢燃料电池两条技术路线是互补而不可替代的关系。

具体来说,当前应加大氢燃料电池及相关技术的研发,而产业化的力量则要聚焦储能电池技术路线。为迎接全球化竞争的挑战,企业和政府要稳住军心,集中精力,增强储能电池电动汽车的竞争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⑧ 不确定性纷至沓来,2020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该如何走

我们以某种商品为例,按照供求理论来讲,通常当这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它的价格会上涨。而供过于求时,这种商品的价格又会下跌。于是,生活在经济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在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中体会着商品价格或多或少的起起伏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⑨ 新能源汽车取消外资股比限制,是什么意思

新能源汽车取消外资股比限制是指,因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车企要想在中国建厂,就必须与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进行合作,建立合资企业,并且中国车企的股权比例不能低于50%,由目前的合资车企来看,中国本土车企都是占有绝对的控股地位。新能源汽车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就,没有中国车企的股权比例不能低于50%这个硬性要求了。

热点内容
国产硬派越野推荐 发布:2025-05-28 18:25:12 浏览:336
08奔驰内饰 发布:2025-05-28 18:23:46 浏览:959
越野奔驰内饰图片 发布:2025-05-28 18:13:35 浏览:943
2014路虎揽胜内饰图片 发布:2025-05-28 18:09:22 浏览:589
宝马内饰分几种颜色吗 发布:2025-05-28 18:07:53 浏览:583
襄城到中豪免费车 发布:2025-05-28 18:03:29 浏览:602
17款大众朗逸内饰图片欣赏 发布:2025-05-28 17:49:16 浏览:503
四不像车农用车价格 发布:2025-05-28 17:48:30 浏览:125
ghost豪车表是什么牌子 发布:2025-05-28 17:37:08 浏览:317
二手hobby拖挂房车转让 发布:2025-05-28 17:37:05 浏览: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