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烧成空壳视频
⑴ 新能源汽车车祸撞车起火。动力电池没事。引擎盖里面着火了。
新能源汽车靠动力电池驱动电动机运行。被撞引擎部分造成电源直接短路就会引起电气火灾。电源短路或过载后保护电路才会动作断开动力电池。
⑵ 各类电动汽车起火事件都有哪些
各类电动汽车起火事件都有:
1、2017年6月11日凌晨3时左右,山东省日照市一辆特斯拉撞击护栏后发生火灾。
2、2019年4月21日晚8时许,上海徐汇区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区地下车库内,一辆特斯拉轿车突然冒出白烟。
3、2019年4月24日,武汉一辆比亚迪E5起火。
4、2019年5月16日和6月14日,蔚来ES8分别在上海、武汉市再次出现自燃事件。
(2)新能源汽车烧成空壳视频扩展阅读:
2019年8月18日,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5月以来,在发生起火事故的新能源汽车(已查明着火时的车辆状态)中,41%的车辆处在行驶状态、40%的车辆处在静置状态、19%的车辆处在充电状态。
《报告》显示,今年5月以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发现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79起,涉及车辆96辆。其中,47辆事故车辆接入国家监管平台,28起事故在发生前10天内国家监管平台已进行预警提醒。
79起安全事故中,65%的事故车辆为乘用车、28%的事故车辆为专用车、7%的事故车辆为客车。从动力电池类型看,86%的事故车辆使用三元锂离子电池、7%的事故车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7%的事故车辆电池类型不确定。
在已查明着火原因的车辆中,58%的车辆起火源于电池问题,19%的车辆起火源于碰撞问题,还有部分车辆的起火原因源于浸水、零部件故障、使用问题等原因。
⑶ 2百万法拉利突然自燃,车主看着它烧成空壳,究竟是什么情况
200多万的跑车突然自燃,但是就在这危急时刻,车主竟然也不知道车上灭火器究竟在哪里,想想也很无奈,车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车子一点一点被火焰吞没,而自己只能心疼却无能为力。虽然车主和车上一名同行的朋友及时报了火警,但是远水终究不能及时解近渴,当消防员赶到现场时候黄色的法拉利跑车已经被火焰吞没了一半,只剩下一半的车头了。
火灾也是我们平常生活之中非常常见但是又不能完全避免的事故,特别是在长途行驶的车辆上,行驶产生的高温更容易使车辆自燃,而在消防队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时刻,车上的灭火器就成为了救命法宝。所以车上的灭火器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该忘记的,我们应该吸取此次事故车主忘记灭火器位置的教训,尽量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这样才可以为我们日常行驶车辆保驾护航,并且更能保障我们的财产减少我们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⑷ 车辆自燃导致旁边一个3万的新能源汽车车身一侧烧坏,对方要1万5赔偿,这个赔偿是否合理
先说一点,车辆自燃责任认定书下来没有?
再说车身一侧值不值1万5这个事,总体来说,新能源维修贵,尤其是牵扯换件的情况,经常会出现买车四五万,修车十几万的情况。当然,如果你对维修费用存在异议,可以申请三方权威机构进行相关鉴定
⑸ 电动汽车晚上充电,第二天起来被烧成了一个空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应该是飞线充电导致短路或者长时间不关开关导致的
⑹ 拖挂车剐蹭护栏起火,8辆新能源车被烧成空壳,造成的损失该谁来赔偿
近日,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一辆拖挂车因不慎剐蹭造成车辆起火,车上所拖载的新能源车辆被烧成空壳付之一炬,所幸车主和乘客快速逃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紧急派遣救援车辆赶到现场,最后,经过不懈努力火势压住,可惜的是拖挂车以及所拖载的新能源车已被烧成空壳,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拖挂车司机驾驶不慎,导致事故发生,为事故承担主要责任。
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此次拖挂车辆在高速上行驶时,因司机驾驶不慎剐蹭护栏起火,导致所托载车辆被烧成空壳,司机要承担主要赔偿责任,但所幸的是,司机以及乘客并没有受伤,货物也已购买保险,保险公司已经介入。
⑺ 北京90余辆大巴私家车烧成空壳是怎么回事
因明火引燃堆积的杨柳絮,5月1日中午,朝阳区蟹岛度假村停车场90余辆大巴车及私家车辆被烧成黑色“空壳”,财产损失惨重(见上图本报报道)。实际上,此类事故并非罕见,每年四五月都是全市杨柳絮引发火警高发多发的时期。为何杨柳絮存在如此大的祸患?昨天,大兴消防用实验证实,堆积的杨柳絮一遇明火迅速燃烧成片,十几秒后就能把旁边一辆汽车底部点燃。为防止此类火情再次发生,连日来北京消防协调园林绿化、环卫等部门,调动洒水车、微型消防站、政府专职消防队、小型消防站,同步进行湿化工作。同时,街道和社区对群众开展宣传科普,提醒大家注意消防安全。
试验柳絮遇火2秒烧成片汽车10秒就被点燃
杨柳絮遇到明火究竟有多危险?昨天,北京消防大兴消防支队在一家汽车解体厂使用杨柳絮做了一项引燃汽车的试验。用真实现场告诉我们此中的危险。
实验人员将一辆报废的小轿车置于空地中,在其周围和底部散落了一些提前准备好的柳絮。记者注意到,这些柳絮已呈现“抱团”的情况,正因此特性,柳絮在离开树木后在墙角、院落、纱窗或者楼道中易集聚难扩散。
实验开始后,消防员用打火机靠近汽车底部的柳絮,刚刚点燃一小撮柳絮,两秒钟后大面积的柳絮就迅速“蹿火”,烧成一大片。十几秒后,汽车底部也开始冒烟。不到一分钟时间,随着汽车左前胎一声爆炸,从汽车底盘向四周冒出明火。为了防止火情进一步蔓延,消防人员赶紧用灭火器将明火压制,后用消防水冲车辆底部和内部将隐患彻底消除。
这个实验表明杨柳絮火灾蔓延速度极快,且发生火灾后不易控制。王建指导员介绍说,“柳絮属于易燃物质,实验数据显示,它遇到明火可以在两秒内迅速燃烧。一些没有行为能力的小孩学习大人点火以及大人乱扔烟蒂现象,杨柳絮极易被引燃成为火灾导火索。我们今天只是实验,市民切不可模仿!”
此外,王建指导员说,生活中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并确认车辆起火,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并及时拨打119报警,同时充分利用灭火器对初期火灾进行扑救,尽量控制火势蔓延,为消防官兵到场扑救争取时间,最大限度降低火灾损失。
防治洒水湿化持续推进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主要有三种预防杨柳絮方法,一是逐渐减少杨树柳树雌株种植数量,将一些老杂劣危的杨柳树替代为多元树种。二是通过注入植物激素人为调节杨柳絮产生量,这种方法对激素注入时间要求较高且每年都要注入,目前只用于重点场所周边的杨柳树。三是加强树木日常管理修剪和杨柳絮堆积区域湿化清理、火源控制。
据此情况,北京市防火委下发《关于防范杨柳絮火灾事故的紧急通知》,通报火灾事故及暴露出的问题,传达各级领导指示批示,发布杨柳絮火灾预警及防范措施。
针对近期全市杨柳絮火警高发的特点,深刻汲取此次火灾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持续发动各区组织园林、市政、环卫等部门和街道乡镇、社区居委会,调动微型消防站、社区物业、网格力量,对杨柳絮堆积的区域、部位、角落进行洒水湿化和集中清理,加大消防宣传培训的覆盖面,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经统计,从4月30日至5月3日,湿化行动共出动消防车1638车次,人员9621人次,洒水近32000吨,湿化面积达570万平方米。
大兴区天宫院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赵金志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天宫院街道涵盖不少城乡结合部以及老旧小区,防范杨柳絮引发的火灾任务艰巨。近几天以来,辖区发动社会力量3000余人,出动车辆100车次,湿化面积36万平方米,清理可燃物10吨。对12处露天停车场进行清查,清理湿化杨柳絮堆积部位20余处。
“我们也和各社区、物业配合,一方面清扫增湿,一方面向群众宣传防火安全,尤其是吸烟者,烟蒂不乱扔。家长看管好小孩儿,不要因为好奇点燃杨柳絮。”赵副主任说。
前天,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专程走访市园林绿化局,共同推进杨柳絮火灾防范工作,坚决遏制此类火灾高发势头。建议市园林绿化局组织森林公安局、各区园林绿化局,发动绿化、养护、管理、看护力量及车辆,最大限度湿化清理,严管严控各类火源,全面降低火灾风险,有效预防火灾事故。
据最新数据统计,5月1日8时至5月4日8时,全市共接火警41起。对比4月28至29日的686起火警,全市火灾起数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⑻ 电动汽车最近很火,但是起火事件也不少哦,感觉不安全,这种新能源汽车怎样做才防火安全啊
全球每年都有汽车自燃事故发生。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国内共发生29起约40辆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其中,纯电动汽车是起火事故高发的车辆类型,占比高达79%;其次是油电混合动力占比10%,插电式混合动力7%,最后未披露动力类型的占4%。那么,新能源汽车如何做好防火阻燃呢?
新能源汽车区别于燃油车的地方在于以电作为驱动动力来源。因此用电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发生电路短路或高压击穿,就会导致零部件停止工作,轻则导致汽车抛锚、整车漏电,重则可能会引起汽车自燃。新能源汽车在材料的选择上除了绝缘耐压、防腐蚀,还需要考虑阻燃性。
目前,世界各国没有统一的车用电压标准,各大新能源汽车企业采用的电压各有不同。类似比亚迪这样的车企采用低、中、高多个电压平台的新能源车,高压电压可达690V,而瞬间脉冲可达800V以上。因此,如果不采用阻燃材料,一旦电压击穿或遇高温,可导致整车漏电或自燃等事故。因此,阻燃材料成为了电池模组的包壳首选。塑料壳体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以及综合性能,是目前发展动力电池壳体的主要发展材料。在对动力电池提出了明确的阻燃要求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如中航锂电、博世、雷天等,开始采用阻燃塑料做电池壳体。
充电设施的标准目前也尚不完全一致。由于不同电动汽车的电压平台不同,再加上接口、通讯协议等技术因素的不同,这直接导致了桩与桩之间不能互联互通,而且车桩不匹配的问题非常突出。充电设施包括充电桩、高压线、高压接插件和充电枪等高压部件。其重要性与车内的动力电池一样,都需要考虑充电的阻燃性、安全性等方面。根据目前国内发布的充电设施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对充电桩和充电枪外壳、插座插头以及内部的高压线束的阻燃材料进行了整理,并列举了目前充电设施的产品,对相应的材料性能特点进行分析。
电器连接件如继电器、高压接插件等都需要添加阻燃材料,这是基本要求。接插件金属端子需要插拔次数多,还要求寿命要长,以免老化断裂耐热。目前常见的材料主要有PBT、PA等材料。
我国在高聚物(各种塑料包括工程塑料)的阻燃中,主要是以用量少、阻燃效率高且适应性广的添加型溴系阻燃剂为主。溴系中多溴二苯醚(PBD PO)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致癌的多溴代苯并烷(PBDD)和多溴代苯并呋喃(PBDF),而且卤素阻燃剂在燃烧时生成大量的烟和有毒且具腐蚀性的气体,可导致单纯由火所不能引起的电路系统开关和其它金属物件的腐蚀及对人体呼吸道和其它器官造成危害的严重缺点。
目前我国也在针对汽车内饰件制定新的防火标准,意见稿已经发出来,在保留GB8410的基础上,增加了垂直燃烧、氧指数、烟密度等几个指标。增加烟密度指标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火灾发生时,人多数是被烟气窒息而死。但是,国标仍没有考虑烟气毒性。
人们日益重视环保、安全、健康问题,各国也把环保型阻燃材料作为重点开发和研究对象。国家标准也会愈加完善和严格,随之而来的是,车用的阻燃材料往环保与多元化方向发展。
⑼ 武汉一搭载20名乘客的旅游观光车被烧成空壳,有无人员伤亡,怎么引起的
发生这样重大的事故,值得庆幸的就是并没有人员伤亡,真的是谢天谢地!旅游观光车在大街上直接燃烧,烧成空壳,真的让人为此捏了一把汗!
突然起火,原因正在调查9月26日下午两点多钟,20名游客在武汉参加完喜宴之后返回途中所乘坐的旅游大巴车突然起火,火势汹汹!火势被控制之后,大巴车也完全被烧成了空壳,情形一度十分危急!从事公共运输行业的司机朋友肯定也是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公交公司对于司机要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演练,让他们能够有自己的能力去应对突发事件,减少悲剧发生的可能。同样车辆行驶需要对车内相关物品的保质期,定期检查,杜绝安全隐患!
⑽ 汽车着火为什么那么快就烧成空壳
汽车里面都是一些可燃材料 本身也没有多少东西 过火就基本没有啥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