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四轮驱动型电动汽车底盘结构总体方案

四轮驱动型电动汽车底盘结构总体方案

发布时间: 2021-06-16 20:47:19

⑴ 汽车底盘总体结构上都是由那四大部分组成

汽车底盘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四大系统组成。传动系:传动系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组成。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行驶系:行驶系由汽车的车架、车桥、车轮(注意)和悬架等组成。转向系:汽车上用来改变或恢复其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称为汽车转向系统。按转向力能源的不同,可将转向系分为机械转向系和动力转向系。制动系:汽车制动系统的构造组成及作用。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统称为制动系统。

⑵ 汽车底盘构造的相关教材

书 名:汽车底盘构造
作 者:马才伏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标准书号:ISBN 978-7-301-15282-9/TH·0147
出版时间:2009年8月
版次:1版1次;页数:424;字数:645千字;
开本:16开;纸张:胶版纸;定价:39.00元
内容简介:《汽车底盘构造》主要以国内汽车为主流车型,详细介绍了汽车底盘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总成的拆装,重点介绍了膜片式离合器、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驱动桥、四轮转向系统、电子控制悬架系1统、动力转向系统、汽车ABS/ASR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等内容。本书将教材内容模块化,将汽车底盘分为4个模块,20个项目,以真实案例导入,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真实的任务来设计实训项目。本书既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汽车企业员工培训教材、教师参考用书和汽车爱好者自学用书。
目录:
模块一 汽车传动系
项目1 传动系概述
1.1 汽车传动系的功用、类型与组成
1.2 汽车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项目2 离合器
2.1 离合器概述
2.2 摩擦式离合器的类型、组成与工作原理
2.3 典型摩擦式离合器结构分析
2.4 离合器操纵机构
2.5 技能训练项目3 手动变速器
3.1 手动变速器概述
3.2 手动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3.3 同步器
3.4 变速器操纵机构
3.5 技能训练
项目4 自动变速器
4.1 自动变速器概述
4.2 液力变矩器
4.3 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4.4 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
4.5 电控机械无级变速器
4.6 技能训练
项目5 万向传动装置
5.1 万向传动装置概述
5.2 万向节
5.3 传动轴及中间支承
5.4 技能训练
项目6 驱动桥
6.1 驱动桥概述
6.2 主减速器
6.3 差速器
6.4 半轴与桥壳
6.5 技能训练
项目7 四轮驱动系统
7.1 四轮驱动系统概述
7.2 四轮驱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7.3 全轮驱动系统
7.4 电子控制式四轮驱动系统
7.5 技能训练
模块二 汽车行驶系
项目8 车架与车桥
8.1 汽车行驶系概述
8.2 车架
8.3 车桥
8.4 转向轮定位与四轮定位
8.5 技能训练
项目9 车轮与轮胎
9.1 车轮与轮胎概述
9.2 车轮
9.3 轮胎
9.4 技能训练
项目10 悬架
10.1 悬架概述
10.2 弹性元件
10.3 减振器
10.4 非独立悬架与独立悬架
10.5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模块三 汽车转向系
项目11 转向系概述
11.1 转向系的功用、组成、分类及要求
11.2 转向系主要参数
项目12 机械转向系
12.1 转向器
12.2 转向操纵机构
12.3 转向传动机构
项目13 动力转向装置
13.1 动力转向装置的功用、组成及类型
13.2 液压动力转向装置的工作原理
13.3 典型动力转向装置介绍
13.4 动力转向油泵
13.5 转向器的拆装
项目14 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及四轮转向系统
14.1 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14.2 四轮转向系统
14.3 电子控制转向系统的认识与检测
项目15 汽车制动系概述
15.1 制动系的功用、组成、类型及要求
15.2 制动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5.3 车轮制动器
项目16 驻车制动器
16.1 中央驻车制动器
16.2 带驻车制动的鼓式车轮制动器... 355
模块四 汽车制动系
项目17 制动传动装置
17.1 液压式制动传动装置
17.2 气压式制动传动装置
项目18 制动力分配调节装置
18.1 限压阀
18.2 比例阀
18.3 惯性阀
18.4 组合阀
项目19 汽车防滑(ABS/ASR)控制系统
19.1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概述
19.2 车轮打滑率对附着系数的影响
19.3 防滑控制系统的功用
19.4 防滑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9.5 防滑控制系统主要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9.6 ABS系统认识与检测
项目20 电子伺服制动系统
20.1 电子伺服制动系统概述
20.2 电子伺服制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20.2.1 电控液压制动系统(EHB)
参考文献

电动汽车底盘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A.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B.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C.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D.译文及原文复印件;E.图纸、软盘等。
二、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填写及有关资料的装订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稿纸(在教务处网上下载用,学校统一纸面格式,使用A4打印纸)。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蓝黑墨水;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字,经院长(系主任)签字后发出。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要按顺序装订: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装订在一起,然后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译文及原文复印件(订在一起)、工程图纸(按国家标准折叠装订)、软盘等一起放入填写好的资料袋内交指导教师查收,经审阅评定后归档。
三、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标题
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论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3~5个为妥。
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5个左右为妥。
3.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4.正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与结论,其内容分别如下: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
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性质,一般仅涉及上述一部分内容。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谢辞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6.参考文献与附录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的文献可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
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过大,若附录篇幅超过正文,会让人产生头轻脚重的感觉。
四、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大致有设计类、理论研究类(理科)、实验研究类、计算机软件设计类、经济、管理及文科类、综合类等,具体要求如下:
1.设计类(包括机械、建筑、土建工程等):学生必须独立绘制完成一定数量的图纸,工程图除了用计算机绘图外必须要有1~2张(2号以上含2号图)是手工绘图;一份15000字以上的设计说明书(包括计算书、调研报告);参考文献不低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2篇以上。
2.理论研究类(理科):对该类课题工科学生一般不提倡,各院系要慎重选题,除非题目确实有实际意义。该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字数要在20000字以上;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进行建模、仿真和设计计算等;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4篇以上。
3.实验研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实验要有探索性,而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作;要完成15000字以上的论文,其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的讨论与结论等内容;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
4.计算机软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要写出10000字以上的软件说明书和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中如涉及到有关电路方面的内容时,必须完成调试工作,要有完整的测试结果和给出各种参数指标;当涉及到有关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内容时,要进行计算机演示程序运行和给出运行结果。
5.经济、管理及文科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撰写一篇20000字以上的有一定水平的专题论文(外国语专业论文篇幅为5000个词以上。);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1-2篇外文文献。
6.综合类:综合类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至少包括以上三类内容,如有工程设计内容时,在图纸工作量上可酌情减少,完成10000字以上的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
每位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要求:(1)翻译2万外文印刷字符或译出5000汉字以上的有关技术资料或专业文献(外语专业学生翻译6000~8000字符的专业外文文献或写出10000字符的外文文献的中文读书报告),内容要尽量结合课题(译文连同原文单独装订成册)。(2)使用计算机进行绘图,或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或进行文献检索、论文编辑等。绘图是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毕业设计中学生应用计算机绘图,但作为绘图基本训练可要求一定量的墨线和铅笔线图。毕业设计图纸应符合制图标准,学生应参照教务处2004年3月印制的《毕业设计制图规范》进行绘图。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细则
1.书写
毕业设计(论文)要用学校规定的文稿纸书写或打印(手写时必须用黑或蓝墨水),文稿纸背面不得书写正文和图表,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文稿纸边框以外,文稿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3.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如"他发现两颗小行星"、"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他发现2颗小行星"、"3力作用于1点"。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五十人",也可写成"约150人"。
6.标题层次
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第一级标题居中书写;第二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第三级和第四级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书写标题。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A.B.C.…和a.b.c.两层,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写标题。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⑴、⑵、⑶…单独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的序号或数字加半括号,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7.注释
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可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放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10.插图
毕业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粗细要合适,图面要整洁美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1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要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一般序码宜用方括号括起,不用园括号括起。

⑷ 四轮驱动的汽车的底盘的结构是怎么的

所谓驱动形式,是指发动机的布置方式及驱动轮的数量、位置的形式。我们知道,一般的轿车有前、后两排轮子,其中直接由发动机驱动转动,从而推动(或拉动)汽车前进的轮子就是驱动轮。根据发动机在车辆上的位置及驱动轮的数量、位置,从而使得汽车拥有了多种多样的驱动形式。
汽车的驱动形式一般有下面几种: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quattro)四轮驱动,其中目前民用轿车常用的是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形式,最近四轮驱动形式也开始在轿车中出现
前置后驱(FR):所谓前置后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一种传统的驱动形式,广州人所熟悉的广州标致轿车,就是一种典型的前置后驱轿车。采用这种驱动形式的轿车,其前车轮负责转向任务,后轮承担驱动工作。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推”着车辆前进。前置后驱的车辆转弯时易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

前置后驱的优点:前后轮各司其职,转向和驱动分开,因此高速稳定性好,车辆爬坡能力强,负荷分布较均匀。

前置后驱的缺点:最大的缺点是由于传动轴的存在,使车内地板中间凸起,影响了车内空间和布置,同时也增加了车辆的重量,多了传动轴环节也增加了动力损耗。

由于前置后驱固有的缺点,目前在多数中、小型轿车中已不采用这种驱动形式,但目前多数高级豪华轿车,为追求行驶性能,依然采用这种驱动形式,如宝马全系列轿车。

前置前驱(FF):所谓前置前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1970年代后才真正兴起和在技术上得以完善的驱动形式,目前大多数中、小型轿车都采用了这种驱动形式。其将变速器和驱动桥做成了一体,固定在发动机旁将动力直接输送到前轮驱动车辆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拉”着车辆前进。

前置前驱的优点:操作机构简单、发动机散热条件好;车内空间大、易布置;车架不必为后驱动桥腾出空间,可以降低车身高度;省去了长长的传动轴,减轻了整车重量,缩短了动力传递距离,减少功率传递损耗。

前置前驱的缺点:由于前桥同时承担转向和驱动的工作,高速稳定性较差;上坡时驱动轮易打滑,高速下坡时易翻车。
quattro(r)四驱的原理 在车辆采用全时四轮驱动和托森式差速器(纵置式发动机)或者电液式多盘离合器(横置式发动机)的情况下,驱动力则分布于四个车轮之间。由于纵向力作用的减弱,各车轮传输quattro(r)驱动装置的横向力得以增强。与传统的驱动装置相比,这就大幅提升了安全储备极限。通常,如果超出了安全范围,车辆工况基本上呈中性状态,也就是既不会转向不足也不会过度转向。
越野车的四轮驱动,因为越野车都是四驱,说说四驱的原理,在转弯的时候,四个车轮之间的转速肯定是有差异的。如果驱动力傻瓜式的分配给所有车轮而没有转速差,那车辆根本无法前进。差速器装置就是吸收车轮转速差的。所有的四驱车都有前、中央、后差速器装置(注意!这里说的是差速器而不是差速器锁)。

凡是有一利就有一弊。差速器虽然能让四驱车顺利转向,可当车轮有打滑的时候,另一侧的车轮也要失去驱动力,而打滑的车轮徒劳的空转却无法前进。这时候就需要差速器锁来锁定打滑的车轮,而把驱动力全部传送到尚未打滑的车轮上,使得车辆脱离险境所谓驱动形式,是指发动机的布置方式及驱动轮的数量、位置的形式。我们知道,一般的轿车有前、后两排轮子,其中直接由发动机驱动转动,从而推动(或拉动)汽车前进的轮子就是驱动轮。根据发动机在车辆上的位置及驱动轮的数量、位置,从而使得汽车拥有了多种多样的驱动形式。
汽车的驱动形式一般有下面几种: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quattro)四轮驱动,其中目前民用轿车常用的是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形式,最近四轮驱动形式也开始在轿车中出现
前置后驱(FR):所谓前置后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一种传统的驱动形式,广州人所熟悉的广州标致轿车,就是一种典型的前置后驱轿车。采用这种驱动形式的轿车,其前车轮负责转向任务,后轮承担驱动工作。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推”着车辆前进。前置后驱的车辆转弯时易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

前置后驱的优点:前后轮各司其职,转向和驱动分开,因此高速稳定性好,车辆爬坡能力强,负荷分布较均匀。

前置后驱的缺点:最大的缺点是由于传动轴的存在,使车内地板中间凸起,影响了车内空间和布置,同时也增加了车辆的重量,多了传动轴环节也增加了动力损耗。

由于前置后驱固有的缺点,目前在多数中、小型轿车中已不采用这种驱动形式,但目前多数高级豪华轿车,为追求行驶性能,依然采用这种驱动形式,如宝马全系列轿车。

前置前驱(FF):所谓前置前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1970年代后才真正兴起和在技术上得以完善的驱动形式,目前大多数中、小型轿车都采用了这种驱动形式。其将变速器和驱动桥做成了一体,固定在发动机旁将动力直接输送到前轮驱动车辆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拉”着车辆前进。

前置前驱的优点:操作机构简单、发动机散热条件好;车内空间大、易布置;车架不必为后驱动桥腾出空间,可以降低车身高度;省去了长长的传动轴,减轻了整车重量,缩短了动力传递距离,减少功率传递损耗。

前置前驱的缺点:由于前桥同时承担转向和驱动的工作,高速稳定性较差;上坡时驱动轮易打滑,高速下坡时易翻车。
quattro(r)四驱的原理 在车辆采用全时四轮驱动和托森式差速器(纵置式发动机)或者电液式多盘离合器(横置式发动机)的情况下,驱动力则分布于四个车轮之间。由于纵向力作用的减弱,各车轮传输quattro(r)驱动装置的横向力得以增强。与传统的驱动装置相比,这就大幅提升了安全储备极限。通常,如果超出了安全范围,车辆工况基本上呈中性状态,也就是既不会转向不足也不会过度转向。
越野车的四轮驱动,因为越野车都是四驱,说说四驱的原理,在转弯的时候,四个车轮之间的转速肯定是有差异的。如果驱动力傻瓜式的分配给所有车轮而没有转速差,那车辆根本无法前进。差速器装置就是吸收车轮转速差的。所有的四驱车都有前、中央、后差速器装置(注意!这里说的是差速器而不是差速器锁)。

凡是有一利就有一弊。差速器虽然能让四驱车顺利转向,可当车轮有打滑的时候,另一侧的车轮也要失去驱动力,而打滑的车轮徒劳的空转却无法前进。这时候就需要差速器锁来锁定打滑的车轮,而把驱动力全部传送到尚未打滑的车轮上,使得车辆脱离险境

⑸ 电动汽车的底盘结构电动汽车的底盘结构

自制电动四轮车不必照搬汽车底盘,可以简单的多。若采用轮毂电机,更可以省略离合器,变速器,差速器等,车重大大减轻。给你一个图 供参考。

⑹ 汽车底盘结构是怎样的

汽车底盘是一个系统,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1、汽车的传动系统结构主要是指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装置,是由离合器、万向转动装置、以及驱动桥等零部件组成。传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能在车辆行驶的各种条件下,保障车辆所必需的牵引力、车速、以及车速之间的协调变化。也就是说可保证汽车能倒车,以及左、右驱动轮能适应差速要求。
2、汽车的行驶系统是由车架、车轮、以及悬挂等部件组成。一般我们所说的车辆操控性就是由汽车的行驶系统决定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车轮与路面之间的附着作用,使传动系传来的力矩变为汽车行驶的驱动力矩。并且支承汽车总质量,能起到缓和冲击,减小振动,保证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3、汽车的转向系统主要指的是用来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或倒退方向的一系列装置。比如说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等,这些都是转向系统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能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来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对车辆的行驶安全至关重要。
4、制动系统指的是汽车上能够产生制动力的一系列专门装置。比如说刹车片、制动踏板等。主要功能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可以减速、停车,并且下坡时能保持稳定速度。

⑺ 小型电动汽车底盘都有哪些零件越详细越好

电动汽车除了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与传统汽车不同之外,其它大体相同,按系统分电动车的底盘件如下:
一、传动系统
1、传动轴,加速踏板等;
2、速度控制单元;
3、若使用的是轮毂电机,则没有传动轴。
没有传统汽车使用的变速箱和离合系统零部件。
二、转向系统
1、转向盘,助力转向器,转向传动轴等;
2、若采用液压助力转向,还有转向储液壶,转向高、低压油管,转向油泵等;
3、若采用电动助力转向,则有转向电机,方向盘转角传感器,EPS ECU。
转向系统所使用的零部件基本与传统汽车一致。
三、行驶系统
1、车轮总成,前后悬架或车架,减震器,稳定杆各种衬套等;
行驶系统所使用的零部件基本与传统汽车一致。
四、制动系统
1、前后制动器,制动踏板,驻车操纵机构总成,驻车拉索,制动管路,真空助力器,电动真空泵,真空储气罐,制动油壶等;
2、若采用ABS系统,则还有ABS执行机构,轮速传感器等;
3、若采用ESP系统,则还有横摆率传感器,角加速度传感器,ESP ECU等。
制动系统所使用的零部件也基本与传统汽车一致

⑻ 图解汽车底盘构造手册的图书目录

一、汽车底盘
二、汽车传动系
1. 汽车传动系统的作用及组成
2. 汽车传动系统的分类
3. 汽车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统布置形式
三、离合器
1. 离合器的功用及分类
2. 离合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 单盘摩擦离合器
4. 双盘式离合器
5. 膜片弹簧离合器
6. 中央弹簧离合器
7. 扭转减振器
8. 离合器分离机构
9. 离合器操纵机构
10. 电控离合器
四、手动变速器
1. 变速器的功用及分类
2. 手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3. 四挡变速器
4. 四挡变速器传动
5. 五挡变速器
6. 锁环式惯性同步器
7. 锁销式同步器
8. 自锁和互锁装置
9. 倒挡锁装置
10. 手动变速器操纵机构
11. 变速杆操纵布置方式
五、自动变速器
1. 自动变速器的功用及分类
2.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液力变矩器
4. 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力变矩器
5. 行星齿轮机构
6. 非行星齿轮机构
7. 换挡执行机构
8. 制动器
9. 单向离合器
10. 自动变速器的操纵手柄及控制开关
11. 液压控制系统
12. 液压泵
13. 液压控制机构(一)
14. 液压控制机构(二)
15. 液压控制机构(三)
16. 液压控制机构(四)
17. 液压控制机构(五)
18. 液压控制机构(六)
19. 电控液压式操纵系统
20. 机械式(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器
六、万向传动装置
1. 万向传动装置的组成及作用
2. 万向节的类型/十字轴式万向节
3. 双联式万向节/三销轴式万向节
4. 球叉式万向节/自由三枢轴式万向节
5. 球笼式万向节
6. 三又式/挠性万向节
七、驱动桥
1. 驱动桥的组成及分类
2. 驱动桥壳/半轴
3. 主减速器
4. 轮边减速器
5. 贯通式主减速器
6. 双速主减速器
7. 差速器
8. 防滑差速器
9. 典型差速锁止自动控制系统
10. 四轮驱动系统(一)
11. 四轮驱动系统(二)
12. 四轮驱动系统(三)
13. 全轮驱动系统
14. 电子控制的四轮驱动/全轮驱动系统
15.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八、汽车行驶系
九、车架与车桥
1. 车架的功用及分类
2. 转向桥/转向驱动桥
3. 前轮驱动器的驱动轴
4. 转向轮定位参数
十、车轮与轮胎
1. 车轮
2. 轮辋
3. 轮胎的结构及分类
4. 斜交胎/子午线胎
5. 轮胎花纹及换位
十一、汽车悬架
1. 悬架的组成及分类
2. 钢板弹簧/螺旋弹簧
3. 钢板弹簧平衡悬架
4. 扭杆弹簧/空气弹簧/橡胶弹簧
5. 油气弹簧
6. 减振器
7.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
8. 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空气弹簧非独立悬架
9. 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
10. 独立悬架
11. 电子控制悬架
十二、汽车转向系
1. 转向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2. 转向器
3. 转向传动机构
4. 转向横拉杆/直拉杆
5. 转向操纵机构/转向盘
6. 转向盘倾角/轴向调整操纵机构
7. 转向系统安全装置
8. 动力转向系统
9. 液压动力整体式转向器
10. 滑阀式动力转向器
11. 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1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13. 四轮转向系统
十三、汽车制动系
1. 制动系统的功用及分类
2. 制动系统的类型
3. 鼓式车轮制动器
4. 凸轮式车轮制动器
5. 盘式车轮制动器
6. 液压式制动传动装置
7. 制动主缸基本结构
8. 真空伺服(助力)制动系统
9. 液压助力器
10. 真空增压器
11. 气压制动系统传动装置
12. 空气压缩机/调压阀
13. 制动控制阀
14. 手控制动阀/快放阀/继动阀
15. 膜片式制动气室
16. 制动力调节装置中的阀
17. 辅助制动系统
18. 电涡流缓速式制动系
19. 挂车制动阀
20. 驻车制动器
目录:一、汽车底盘
二、汽车传动系
1. 汽车传动系统的作用及组成
2. 汽车传动系统的分类
3. 汽车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统布置形式
三、离合器
1. 离合器的功用及分类
2. 离合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 单盘摩擦离合器
4. 双盘式离合器
5. 膜片弹簧离合器
6. 中央弹簧离合器
7. 扭转减振器
8. 离合器分离机构
9. 离合器操纵机构
10. 电控离合器
四、手动变速器
1. 变速器的功用及分类
2. 手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3. 四挡变速器
4. 四挡变速器传动
5. 五挡变速器
6. 锁环式惯性同步器
7. 锁销式同步器
8. 自锁和互锁装置
9. 倒挡锁装置
10. 手动变速器操纵机构
11. 变速杆操纵布置方式
五、自动变速器
1. 自动变速器的功用及分类
2.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液力变矩器
4. 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力变矩器
5. 行星齿轮机构
6. 非行星齿轮机构
7. 换挡执行机构
8. 制动器
9. 单向离合器
10. 自动变速器的操纵手柄及控制开关
11. 液压控制系统
12. 液压泵
13. 液压控制机构(一)
14. 液压控制机构(二)
15. 液压控制机构(三)
16. 液压控制机构(四)
17. 液压控制机构(五)
18. 液压控制机构(六)
19. 电控液压式操纵系统
20. 机械式(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器
六、万向传动装置
1. 万向传动装置的组成及作用
2. 万向节的类型/十字轴式万向节
3. 双联式万向节/三销轴式万向节
4. 球叉式万向节/自由三枢轴式万向节
5. 球笼式万向节
6. 三又式/挠性万向节
七、驱动桥
1. 驱动桥的组成及分类
2. 驱动桥壳/半轴
3. 主减速器
4. 轮边减速器
5. 贯通式主减速器
6. 双速主减速器
7. 差速器
8. 防滑差速器
9. 典型差速锁止自动控制系统
10. 四轮驱动系统(一)
11. 四轮驱动系统(二)
12. 四轮驱动系统(三)
13. 全轮驱动系统
14. 电子控制的四轮驱动/全轮驱动系统
15.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八、汽车行驶系
九、车架与车桥
1. 车架的功用及分类
2. 转向桥/转向驱动桥
3. 前轮驱动器的驱动轴
4. 转向轮定位参数
十、车轮与轮胎
1. 车轮
2. 轮辋
3. 轮胎的结构及分类
4. 斜交胎/子午线胎
5. 轮胎花纹及换位
十一、汽车悬架
1. 悬架的组成及分类
2. 钢板弹簧/螺旋弹簧
3. 钢板弹簧平衡悬架
4. 扭杆弹簧/空气弹簧/橡胶弹簧
5. 油气弹簧
6. 减振器
7.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
8. 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空气弹簧非独立悬架
9. 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
10. 独立悬架
11. 电子控制悬架
十二、汽车转向系
1. 转向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2. 转向器
3. 转向传动机构
4. 转向横拉杆/直拉杆
5. 转向操纵机构/转向盘
6. 转向盘倾角/轴向调整操纵机构
7. 转向系统安全装置
8. 动力转向系统
9. 液压动力整体式转向器
10. 滑阀式动力转向器
11. 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1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13. 四轮转向系统
十三、汽车制动系
1. 制动系统的功用及分类
2. 制动系统的类型
3. 鼓式车轮制动器
4. 凸轮式车轮制动器
5. 盘式车轮制动器
6. 液压式制动传动装置
7. 制动主缸基本结构
8. 真空伺服(助力)制动系统
9. 液压助力器
10. 真空增压器
11. 气压制动系统传动装置
12. 空气压缩机/调压阀
13. 制动控制阀
14. 手控制动阀/快放阀/继动阀
15. 膜片式制动气室
16. 制动力调节装置中的阀
17. 辅助制动系统
18. 电涡流缓速式制动系
19. 挂车制动阀
20. 驻车制动器

⑼ 汽车底盘由哪几部分组成电动汽车的底盘结构特点是什么

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
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热点内容
敞篷越野车便宜 发布:2024-05-03 16:16:45 浏览:255
白色越野车名车 发布:2024-05-03 16:16:07 浏览:609
北京托运至甘肃汽车价格表 发布:2024-05-03 16:16:05 浏览:62
爱恋 等十部 电影 尺度 发布:2024-05-03 16:05:30 浏览:359
米赛尔山地车价格 发布:2024-05-03 15:42:44 浏览:327
有没有对印反击战电影 发布:2024-05-03 15:41:07 浏览:2
电影人物大海是啥电影 发布:2024-05-03 15:36:48 浏览:609
免费影视网风月片 发布:2024-05-03 15:29:26 浏览:225
干B电影 发布:2024-05-03 15:25:41 浏览:124
本田奥德赛商务车6座报价2020款 发布:2024-05-03 15:17:40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