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网新能源汽车总经理
① 锦州万得集团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是谁
赵清洁,辽宁工学院1982届汽车专业毕业生。锦州万得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教授级工程师、国家级科技专家。 近年来,他多次荣获“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辽宁省五一奖章“、“锦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和“锦州市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是省、市政协委员及市人大代表。
副总经理王笑戈
② 比亚迪老总是谁
比亚迪老总是王传福。
王传福,男,汉族,1966年2月生,安徽无为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同年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1990年毕业后留院工作。
1995年辞职,创办比亚迪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现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1211.HK)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主席。广东省第十二届工商联副主席。
(2)金网新能源汽车总经理扩展阅读:
自2014年进入西班牙以来,比亚迪在当地开展电动巴士试运营并获得成功。2017年5月,比亚迪成功在西班牙第三大城市瓦伦西亚赢得了首个电动公交巴士订单,标志着中国企业在西班牙电动巴士领域实现“零”的突破。目前,比亚迪电动巴士的身影已经出现在西班牙圣库加特、巴达洛纳、巴达霍斯等多所城市。
在整个欧盟,比亚迪目前共运营约400辆电动公交巴士,预计2019年将增加至到800辆,并在2020年再增加一倍。
“由于欧盟国家面临减排压力,需要越来越多的环境友好型公共交通系统,中国同西班牙以及整个欧盟在低碳交通领域的合作具有巨大的潜力。”王传福表示。
而除了为当地绿色交通发展助力外,比亚迪也为当地企业带去了新的发展机遇。以西班牙海斯坦普公司为例,比亚迪每年仅从此公司就购买价值数百万元的汽车零配件,实现了中西企业的互惠合作。
王传福表示,比亚迪未来将在“中西企委会”平台成立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各方的合作,扩大从西班牙的进口,购买更多的服务和产品。同事,用创新科技寻求在西班牙和其他欧洲城市共同打造绿色交通解决方案,实现互利共赢。
③ 广州车展专访:宝能汽车副总经理王艾青
在2020年广州国际车展上,我们有幸采访了宝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艾青先生。以下是本次专访实录。
④ 王传福“放权”进行时:不到2个月已卸任12家子公司董事长
文|贾天钰
图|来源网络
进入2020年,比亚迪集团创始人王传福开始频繁从子公司的管理层中“抽身”。
启信宝显示,5月18日,王传福已卸任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与董事长职务,由服务比亚迪超过20年的何志奇接任,并同时兼任公司总经理。同时,公司前高管吕向阳、吴经胜、夏佐全均退出董事行列,新增廉玉波、赵俭平、周亚琳为董事,谢琼为监事。
公开信息显示,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3月21日,公司位于陕西西安,注册资本13.5101亿元,主营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设备、电子元器件的制造与销售等业务。
事实上,2019年王传福就开始陆续从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淮安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等子公司管理层退出。自今年以来,从3月26日至今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身为比亚迪集团掌门人的王传福,已经陆续卸任12家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职务。但截至目前,王传福仍然在32家存续子公司中担任高管。
王传福频繁卸任的举动,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网传王传福卸任比亚迪(002594.SZ)公司董事长,是否属实?”有投资者询问道,董秘回应称,“相关信息请以公司披露为准”。
“这是放权的一种表现,鼓励职业经理人独立发展。高层的想法是,让每个子公司放出去都能独当一面。做得好就给股权,甚至独立上市。”一位接近比亚迪的人士告诉《车壹条》。
事实上,今年以来,比亚迪的开放战略进程一直在不断提速。3月,比亚迪完成主要零部件业务的拆分,并成立了5家独立运营的弗迪系公司。4月,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重组完毕,不仅在管理层与母公司进行切割,同时还启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宣布将首次引入外部投资者。据知情人士当时向《车壹条》透露,该公司预计将于2022年前完成上市。
实际上,为了应对来自宁德时代等对手的竞争压力与市场的变化,比亚迪从2017年开始打破其原有的垂直整合生产运营模式,此后王传福曾多次向对外传达比亚迪对外开放的信号,包括开放电池业务合作、宣布拆分旗下优质业务等等。
但同行企业出于同业竞争的顾虑,对于仍将各业务板块股权牢牢攥在手里的比亚迪,始终颇为忌惮。这使得比亚迪近年来的对外开放策略进展缓慢。就电池业务而言,目前的客户名单中仅有长安、长城、北汽新能源、理想汽车、金康汽车等寥寥几家。
不过伴随“刀片电池”的问世,这一局面或将发生改变。“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兼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此前在发布会上表示。据悉,刀片电池将率先搭载于将于6月上市的比亚迪汉上。
在车市下行、新能源汽车需求不足、疫情突袭等重重不利因素之下,来自市场与经营层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今年1-4月比亚迪累计销售9.3万辆,同比下滑40%。动力电池装机量合计约1.54GWh,同比下降70%。这令比亚迪不得不拿出诚意和决心来推进开放战略,为自己吸引更多的客户,以持续为公司“开源”。
“(王传福)从子公司卸任,有利于推动旗下各子公司独立发展。”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比亚迪旗下不少业务板块都具有实力。以王传福退出各个子公司的管理层为信号,比亚迪越来越开放姿态将给友商带来更多安全感,无论是管理机制还是资本运作都将为旗下各业务板块赋予更多活力和未来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产能与订单的增长,口罩业务已经成为比亚迪的新一项开源业务。据比亚迪总裁办主任、比亚迪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李巍日前透露,目前,比亚迪口罩日产量达5000万只,还在以每天100万只到300万只的速度扩产。预计5月份,比亚迪出口口罩将超过10亿只。“我们仅用了24天时间,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李巍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⑤ 东风日产前总经理大谷俊明加盟宝能汽车
财经网汽车讯?大谷俊明加盟宝能汽车,主持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财经网从宝能汽车得知,东风日产前总经理,前日产执行董事兼日产全球电动车?电池事业部本部长大谷俊明已于近日加盟宝能,出任宝能汽车集团常务副总裁和深圳鸿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鸿鹏新能源”)总裁,主持两家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大谷俊明
公开资料显示,大谷俊明自1980年毕业就一直在日产汽车工作,拥有三十多年的汽车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汽车全产业工作经验。大谷俊明拥有国际化业务管理经验,曾在日产美洲、日产欧洲和东风日产工作过。
2005年7月,大谷俊明曾担任东风汽车有限公司采购副总裁。2007年4月-2010年初,出任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业务和采购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在东风日产期间,大谷俊明引进轩逸、奇峻等国产主力车型,带领东风日产在华建设了新工厂,在华年销量超过其他两家日系品牌。
在日产总部,大谷俊明还曾负责日产全球电动车事业和电池事业,领导与NEC的合资电池公司(AESC)的全球业务。
大谷俊明的加盟,将对宝能汽车新能源汽车业务方面的零部件采购、核心部件研发等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宝能汽车集团是宝能集团旗下整车资源聚合和业务发展的平台,业务涵盖传统和新能源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汽车销售与服务、汽车金融、汽车出行等相关领域。目前,宝能汽车集团已布局6个基地。
宝能汽车表示,大谷俊明任职的另一家公司-——鸿鹏新能源是宝能集团旗下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高端三元汽车电池及电池系统的开发、制造、服务。
据宝能内部人士透露,目前,鸿鹏新能源已在建设宝能集团首个动力电池研发基地和首个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⑥ 原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加盟华为
1月11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现场,原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以华为物联网解决方案副总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的身份出席参会。
公开资料显示,郑刚于2001年4月进入北汽福田,历任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品牌与公关总监等职务。2009年,郑刚前往北汽集团,历任集团办公室(党办)主任、行政事务与品牌总监等职务。2014年1月,郑刚成为北汽新能源第三任总经理。直到2019年1月,郑刚一直担任北汽新能源总经理。
郑刚执掌北汽新能源的5年,也是中国新能源市场以及北汽新能源快速增长的5年。2018年,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达到15.8万辆,连续6年成为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在2018年9月27日,完成借壳的北汽新能源登陆A股市场,成为国内新能源整车第一股,证券简称“北汽蓝谷”。
但是在2019年2月,郑刚主动提出因个人原因从北汽集团离职。
从北汽离职后的郑刚曾对媒体解释道,“在高速变化的今天,要想真正理清未来10年的职业发展方向,还是很有挑战,并且是需要时间的。对我来说,在北汽一个地方已经工作了近20年,多花一点时间看清楚下一个10年的方向,还是很有必要的。”
离职后,郑刚曾短暂加入铁牛集团(众泰汽车控股股东),但是只担任董事长的特别顾问,并不参加公司具体的管理工作。
2019年11月,有媒体曝出郑刚已经正式加入华为,并担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副总裁,但是郑刚本人以及华为方面并没有公开回应。
此次电动百人会上,郑刚首次以华为物联网解决方案副总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的身份出席参会,参与了“互联网+”时代下零部件企业的转型与升级对话。
郑刚决定加入华为,说明其认可华为符合其心中汽车产业下一个10年的方向。
华为虽然一再强调不造车,但是华为正不断在智能汽车领域投资加码,并将汽车业务重要性升级。2019年5月,华为公司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BU),成为集团下五大事业部之一。目前,华为正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身份不断扩大对外合作。
郑刚在车企有丰富的工作履历,并曾长期作为一把手执掌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郑刚加盟华为,能够给华为带来汽车产业资深的行业经验和战略视角,其在华为担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将为华为的汽车业务制定战略方向。在对外和车企的合作方面,郑刚的资历和经验,也有助于华为推进和车企的合作。
华为正通过吸收传统车企中的高端人才,加强其对汽车产业的理解和布局。华为虽然目前声称不造车,但并不代表华为放弃打造自研自制汽车的能力,也不代表未来一定不会造车。
在汽车智能化变革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信息科技公司“跨界”加入汽车产业,作为代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科技公司,其技术和待遇优势,将会吸引更多的传统汽车人才加入其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⑦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座谈会顺利举办
4月2日,一场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化发展座谈会在汉阳经济开发区黄金口汽车市场举办。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等一大批新能源汽车品牌企业代表齐聚现场,就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等进行探讨,为汉阳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生态打造建言献策。
“召开此次座谈会,旨在搭建一个政企交流平台,收集整理各方意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汉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新能源(智能化电动汽车)汽车是大势所趋,全力服务好企业是政府职责所在,下一步汉阳将借力全市“大车都”板块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服务类项目引进,希望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落户汉阳经济开发区黄金口都市工业园,形成集聚发展,从而促进汽车服务业转型升级。
⑧ 注册资本增加,董事长换人,长安蔚来要有“大动作”
久未受关注的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长安蔚来”),近日连续曝出多项变化。企业变更记录显示,长安蔚来在6月4日大幅新增注册资本,从9800万元增长至1.88亿元,增长幅度达92%。
同时,长安蔚来高管团队也有大的调整,公司原董事长李斌卸任,而新任董事长为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公司原董事李伟和张洋也已退出。截至发稿前,长安和蔚来并未就长安蔚来相关变动进行说明。但种种迹象表明,长安蔚来在注册成立两年后,即将有实质性“动作”。
新增注册资本要干大项目?
时间回到2017年4月9日,长安与蔚来签署战略合作在当时引起很大轰动,被看成是汽车界央企与民企创新合作典范。但是在这之后除了2018年8月17日,合资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后,长安蔚来一直很“沉寂”,相关报道信息也是寥寥,直到此次注册资本提升。
对于一个公司而言,增加注册资本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业务发展需要更多投入。因公司注册的时候注册资本相对比较小,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影响到了公司的发展,因此需要增加公司注册资本。
现在回过头来看,对于长安汽车这样量级的央企,当初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不到亿元,相比于广汽蔚来5亿元的注册资本,确实有些尝试性因素在里面。而随着长安蔚来规划逐步明确,提升注册资本做大公司就成为必然选择。预计接下来,长安蔚来会有更为具体的新项目信息发布。
合资公司明确由长安主导?
前面提到长安蔚来此次高管团队也有很大变化。通过企业查询数据显示,谭本宏接替李斌任董事长,而总经理仍由杨放担任。最新数据显示,长安与蔚来各持股50%,但是目前高管团队中,并没有蔚来人员,这对于合资公司而言很不正常。
放弃董事会席位,意味着在合资公司中,蔚来成为只是单纯财务投资的“角色”,这让合资公司失去了意义,但也有可能董事会成员仍在调整中。“E车汇”就此分别向长安和蔚来进行咨询,双方均未对此明确回复。
对于长安与蔚来合作的目的,之前在合作协议中有明确的说明,双方共同在纯电动整车研发、智能汽车前沿技术、销售服务模式、产业链的整合、大数据分析及软件应用及创新管理机制等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
长安将发挥其汽车全产业链运营能力,实现大规模汽车产品全球研发、全球制造及全球交付。蔚来以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极致体验为理念,以用户为中心重构汽车销售体系。 由此可以看出双方在合资公司中承担的角色。而在经过调整后,双方的角色是否会有新变化,也将决定长安蔚来走向。
广汽蔚来是“前车之鉴”?
而说到长安蔚来,就不能不提广汽蔚来。作为与长安蔚来前后脚成立的合资公司,两家公司全称都很相似。但是相比于长安蔚来,广汽蔚来在发展上可谓“神速”。2018年4月10日,广汽蔚来正式成立,而今年4月份首款车型就已经完成上市,前后仅用时两年。
从蔚来分别与广汽和长安成立合资公司最初的规划来看,两家公司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跑得快”的广汽蔚来,却并没有占得市场先机。由于新车跟广汽Aion LX在各方面过于相似,在定位和售价等方面没有拉开明显差距,因此市场反响平平,与蔚来的合资目前看没有产生“1+1>2”的效果。
长安蔚来不能照搬广汽蔚来模式。目前,长安汽车缺少专门的新能源平台,也缺少独立的高端化品牌,长安汽车希望通过长安蔚来将这两块“短板”一次性补齐,因此长安蔚来在长安体系中承担的角色非常重要,而如何发挥蔚来“作用”更需要认真思考。
长安蔚来选在南京市江宁区,也很有讲究。这正是长安与一汽、东风合资成立T3科技公司和T3出行公司所在地,而长安蔚来身处其中,更能有效整合相关资源,快速打造代表高端化和新技术的全新一代产品。
有消息称,长安高端品牌已由杨放带领的长安蔚来团队负责,首款车型正是新能源车型,相信长安蔚来首款车型消息并不会等太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