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战略
⑴ 国内外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哪些战略布局和政策支持
国务院有一篇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太长了,楼主可以查看一下
⑵ 由于国家对新能源发展的支持,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是应用什么战略为什么
1、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产销量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能源需求供给的缺口越来越大。但我国的石油资源短缺,石油进口量以每年两位数字的百分比增长,未来10~15年内能源缺口将达到60%。
2、燃油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愈来愈严重。发展低碳经济是国家大力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确保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气体排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更是着眼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
3、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电代油,减少排放,既符合我国的国情,也代表了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加速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不仅能够促进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和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提升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汽车工业技术进步,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是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重大战略举措。
⑶ 新能源行业是国家战略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有关部署,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一)现状与形势。
“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产业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明显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一批企业的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方阵,高铁、通信、航天装备、核电设备等国际化发展实现突破,一批产值规模千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集群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融合,加快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涌现了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有力支撑。
未来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信息革命进程持续快速演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经济繁荣程度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增材制造(3D打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超材料与纳米材料等领域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传统工业体系分化变革,将重塑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基因组学及其关联技术迅猛发展,精准医学、生物合成、工业化育种等新模式加快演进推广,生物新经济有望引领人类生产生活迈入新天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大潮,清洁生产技术应用规模持续拓展,新能源革命正在改变现有国际资源能源版图。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深度融合,数字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促进优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兴起。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要动力,引发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重构,全球创新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⑷ 为什么说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的战略
发展新能源车,除了因为新能源车本身更环保、动力等性能更优越以及更适合未来的智能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倒逼国内的能源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即发展新能源车会逼着电力扩容和发展,电力有了更大的市场,又会逼着电力的清洁化(否则环保那关通不过),电力的清洁化又会逼着相关产业开发成本更低、质量更高、性能更优的太阳能设备、风能设备、核能设备、水能设备以及储能设备和高性能电池等的发展,这些可再生能源向电网供电又会逼着提升电网的智能化升级。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全球未来新能源产业竞争中率先发展,提前布局(特别是相关的专利布局),才能取得未来不可避免的新能源产业的领先优势。因为石化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迟早会枯竭,人类走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一条必由之路。与其最后因石油资源枯竭而被动发展新能源(到时其它国家可能已经领先),不如趁石油还是其它国家主要能源的时候,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倒逼产业资本提前转型到新能源方向上来。也许这才是国家如此大力度和紧迫地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最重要的原因。发展新能源汽车只是国家推动整个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抓手,而非其战略目标的全部。OFweek新能源汽车网为您解答
⑸ 研发新能源汽车响应国家哪些战略和国策
主要三点:节约能源,环保出行,弯道超车。
⑹ 国家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发展策略指的是什么
在“十一五”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的积极推进下,我国逐步确立了电动汽车“三纵三横”的发展策略。所谓“三纵”,是指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三种整车技术,所谓“三横”,是指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三种关键技术。
(6)新能源汽车战略扩展阅读:
2006年,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引导下,科技部启动了“863”计划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在“十一五”(2006-2010年)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研发布局中,提出在掌握整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后,向整车产品开发转型的部署。
电机、电池和电控等关键部件也逐步向解决配套材料、配件体系以及建立产业化技术配套体系方向转变。该项目将在“十五”时期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和“清洁汽车行动”的基础上,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
⑺ 北汽新能源未来10年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开始逐渐迈入成熟阶段。除了造车新势力外,合资与外资品牌的加入也让国产新能源自主品牌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北汽新能源作为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第一名却早已蓄势待发,在刚刚召开不久的北汽新能源大会上提出了未来10年的发展战略。那么北汽新能源发布的未来10年战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内容,又能给其他新能源自主品牌带来哪些启发呢?
综上来看,北汽新能源发布的未来10年计划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有着诸多亮点。除了在新能源领域进行全面布局之外,北汽新能源未来也将更加注重构建智能生态系统,致力于打造一个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应用网络。
⑻ 新能源客车的发展战略
“内蒙古赤峰市200辆新能源公交车将上路”“新能源公交车将占禅城公交车的8成以上”……诸如此类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新能源客车似呈燎原之势。
在公共交通领域示范应用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战略方向。经过3年来“十城千辆”示范工程的推广,已有50多个城市公交企业示范应用了新能源公交。截至去年12月份,全国约有27800多辆新能源汽车,其中80%是公交车。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今年两会时也曾表示,新能源汽车今后仍将坚持以公交推广为主。
“总体来说,新能源汽车在公交领域的增长很快,但对于汽车厂商来说,在推广过程中我们还是感觉比较艰难。”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国强告诉记者。
公告管理制度可进一步完善
作为全球纯电动汽车示范规模最大的整车企业,北汽福田已有6000多辆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运营,其中纯电动汽车3908辆,共有300辆纯电动公交车在国内运营。刘国强认为,如果政策进一步理顺,新能源汽车在公交领域的推广可以更快。
“新能源汽车的公告管理对我们是个限制。”刘国强说。2009年发布的《关于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公告》将新能源汽车分为起步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产品。
“使用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属于发展期产品,只能在25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销售,但实际上示范城市之外的许多城市,比如中山、三门峡等,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很高。”刘国强说。
事实上,去年发布的《关于扩大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车示范推广范围有关工作的通知》,将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推广范围从目前的25个示范城市扩大到全国所有城市。刘国强认为,这一政策对混合动力客车的推广是个福音,并应同样适用于纯电动汽车。
地方保护主义待打破
此外,刘国强认为地方保护主义也是一大障碍。“地方政府总是优先考虑本土企业,而不是将性能作为首要因素,好产品的技术先进性体现不出来。”刘国强说,北汽福田只能进入25个示范城市中的六七个,因为其他城市都有本地车厂。
这一观点得到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分会理事长李世豪的佐证。“比如某地要购买新能源客车,会专门定购当地企业的电池产品。”他认为,如此一来,其他地区的企业就无法进入该地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造成了我国新能源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度不高。
他说,现在全世界(除中国外)只有40多家汽车整车制造商,但在中国,仅客车制造商就达130个左右,而且其中三分之二都在开发新能源汽车,致使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量过于分散。
此外,各地政府出台的补贴政策有为当地企业量身定做的意味,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一般很难进入异地市场。“我们希望有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刘国强认为,应将目前在25个示范城市以外地区实行的补贴政策加以推广,即由中央财政直接补贴企业,并按实际节能效果补贴,以减少地方保护。
据了解,工信部部长苗圩近日表示,新的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将不再按此前的混合动力、纯电动技术路线来分,而是将节能车按照节油率分16个档次,节油效果越好的,补贴越多。业内人士分析,这预示着相关资源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据称,补贴政策的一个变化可能是“平衡地方补贴,以改变各自为政、破除保护主义”。
单纯依靠政府补贴不是长久之计
“目前混合动力车技术已成熟,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怎样提高性能,但纯电动汽车的推广首先要突破的是电池技术。”刘国强认为,对于公交用户来说,成本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使用方便。
“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是要做好电池电量、重量和运营模式之间的平衡。”刘国强进一步解释道,容量大的电池必然更重,导致公交的有效载荷低,那么一条线路需要的公交数量就增加。这是公交公司难以接受的。此外,公交车大多在市中心运营,而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建立大型充电站也较困难。
基于此,刘国强认为未来两三年混合动力汽车仍将是重点推广车型。李世豪也坦言,目前纯电动公交车因电池技术与充电配套设施等不到位和价格等因素,有待完善和提升。作为战略车型,应该与时俱进。另外,目前新能源客车的推广主要依靠政府补贴,但迟早是要“断奶”的,加快推进市场化运作非常必要。
“重庆公交探索新能源客车模式值得借鉴。制定商业化模式、确定充电基础设施,可实现车辆和技术的完美结合,单纯依靠政府补贴不是长久之计。”李世豪认为,新能源客车的发展要加快规模化、产业化,实现市场化,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才有与传统客车竞争的优势。
“目前我国新能源客车的数量不小,但性能还需进一步提高。”李世豪建议,客车企业应加快培育和提升核心技术,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加大示范规模,因地制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