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展望
『壹』 新能源汽车真的可以普及吗
中国汽车保有量太多了,节能减排是国家未来大力倡导的,一线城市基本饱和堵车经常现象,新能源节能减排环保,有一天会取代传统燃油汽车的,OK
『贰』 #2021年新车展望#合资/豪华车集体围剿Model Y
2021年的开局可谓相当精彩,特别是国产特斯拉Model Y的正式上市,让国内纯电动车市场再也冷静不下来了,特斯拉在中国所扮演的角色,也从“鲶鱼”变成了“大白鲨”。不过,国内的各大车企显然不会放任这条“大白鲨”肆意抢夺市场份额。接下来,将会有多款海外重磅纯电动车正式投入国产,同时自主品牌阵营也将正式上市和交付旗下重磅产品。近期想入手纯电SUV的消费者,不妨看看下面这些“专治”Model Y的实力车型。
长安福特Mustang Mach-E
上市时间:2021年4月份
近日,福特中国正式宣布旗下首款纯电SUV Mustang Mach-E的国产计划,并由长安福特进行生产,有望于今年4月份上市。Mustang Mach-E整体设计上依然保留了不少“美式肌肉”的元素,透露着强悍的力量感。轿跑式的车身设计也进一步强调了其运动化的特性。同时该车拥有2972mm的超长轴距,远超Model Y。
国产特斯拉Model Y之所以会引起轰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大幅下降的售价,“价格屠夫”名不虚传,不过考虑到特斯拉的“韭菜预警”和质量安全等问题,自然也会劝退不少消费者。而上述提到的多款车型无论在性能、续航还是智能化科技方面都不输Model Y,加上强有力的品牌沉淀,以及车型国产后的价格竞争力提升,你还会认为Model Y真香吗?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爱买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叁』 新能源汽车未来前景如何
新能源汽车未来前景不错。
尤其是在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都会选购一辆新能源汽车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既节能减排还能减少用车成本,所以很多车企为了抢占市场,都在争先恐后的大力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尤其是在前几年,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补贴非常可观,新能源汽车也的确出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比较高,这些消费行为都促使了车企大力生产新能源汽车。
不过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存在很多限制,毕竟很多三四线城市或者农村,充电桩等设备都建设的不完善,包括一些售后服务都跟不上,所以导致这些区域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能力不足。很多车企为了打开这些区域的市场,做了很多努力,花费巨大,但效果甚微,必然也会导致产能过剩。
行业稳步发展,产销小幅回升:
以2009年“十城千辆”为起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示范推广期(2009-2013):此时以公共领域示范为主,各项政策工具逐渐丰富,技术和市场尚在培育,车型销量增速缓慢。
2、爆发增长期(2013-2015):国家重视度提升,财政补贴力度加大,鼓励私人购买,电动车销量快速增长。
3、精准扶持期(2016-2018):在政策的精准扶持下,行业呈现更为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新能源车产量稳步增长。
4、补贴退坡(2019至今):政策补贴退坡、新冠疫情、宏观经济下行等负面因素逐渐消化,而续航低、充电难等问题逐渐改善,新能源汽车市场接受度提升,供给侧特斯拉、大众、造车新势力、广汽、上汽通用五菱等优质车型受到发力,多方共振,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20下半年迅速攀升,有望成为新一轮成长周期起点。
『肆』 新能源汽车将来真的可以普及嘛
从事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研究者回答一波,主要从发展新能源汽车目的,新能源汽车规划,现在面临的问题,问题解决方案及进展,最后展望。
1.结论:会普及
2.发展新能源汽车目的:
人类:
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当蒸汽机刚发明的时候,这玩意跑不过马车,故障也多。但人们还是去研发它,因为出行路上不会有臭臭的马粪,生活里也不用跟动物打交道,动物身上的体味现在真适应不了。我们发现我们的出行方式变了,生活方式也变了。这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目的。
国家:
中国 - 缓解能源潜在的危险,促进国家汽车行业的崛起。中国是能源匮乏的国家,煤炭占比大,石油天然气进口需求大的很,如果在购买,运输或自家门口被封锁,后果可想而知。但中国火力发电,水电,风电,核电还是可以的,干嘛不好好利用呢。为了解决能源潜在危险,
中国还有举措有:1.跟石油出口国建立良好商贸关系,伊朗,俄罗斯,委瑞瑞拉伊拉克等。2.开展一带一路。3.突破东海岛链,南海运输航道。4.在巴基斯坦租港口。5.在非洲和印度洋驻军。
至于中国传统汽车行业之弱就不用多说了,核心的技术和专利都在欧日,我们搞了这么多年,国产企业企业想追超的策略基本放弃,走新能源汽车变道超车。
日本 - 亚洲大哥说的对,我国内能源比你还匮乏啊!
欧洲 - 国内能源也是缺乏,但老子有钱想过青天白日的日子,少点碳排放。
美国 - 我不要搞,我要搞,我不要搞,我要搞…。特朗普看看自己的发家过往和自家生意,我选C
印度 - 莫迪: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中国网友:大仙不闹。
中东 - 啥,新能源汽车,石油留着当水喝么
非洲 - 新能源汽车是一直保持新车么
3.新能源汽车规划:
中国 - 城市交通将以锂电池动力新能源汽车为主,长途货运将发展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现在常见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汽车,我们重点讲这个。
第一个5年计划:2016-2020年,解决车用及续航问题,从国家主导的十城千辆到进入市场。从续航150km到今年发布的新车基本达到500-600km续航,明年700km续航会陆续推出来。续航基本与燃油车有的一比了。
第二个5年计划:2021-2025年,主要是要解决充电和成本问题。新基建就包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5%,4个人买车至少有一个人买新能源汽车。汽车寿命周期的成本与燃油车持平。
第三个5年计划:2025-2030年,降低安全问题发生概率和里程衰减。没错,大家心心念念的安全问题会在最后解决攻克。不是现在不去重点解决,而是跟成本倒挂,买车时摸摸屁股…后面的口袋…,作为消费者,你也不会为安全一点去多掏几万块钱。
『伍』 #四月新车展望#多款纯电新车登陆上海车展,酷炫堪比概念车
#四月新车展望#尽管许多消费者对于纯电车型非常排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纯电市场的发展有目共睹,此次2021上海车展期间,包括福特、凯迪拉克、日产等多个品牌就将带来旗下最新纯电车型,下面我们从中挑选了五款,选车标准在于它们都有着堪比概念车的酷炫颜值。如果你是一个颜值控,那么这些新车绝对不容错过!
长安福特Mustang Mach-E
长安福特Mustang Mach-E将于4月13日正式上市,而后登陆上海车展也有助于促进其销售。此前网上曝光新车定价或在35万元左右,未来将直接竞争特斯拉Model Y。
车型总结:
看到这些纯电新车,不得不感叹设计师们的脑洞大开,各种前卫先锋的设计语言轮番登场,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汽车厂商做不到的。相信单靠颜值,这些新车也足以打动许多消费者,当然比照片更好看的还得是实车,有机会的朋友不妨前去上海车展近距离体验一把。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新车部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陆』 2021上半年新能源新车展望 每款都有爆款潜质!
回顾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我们依然看到了国内新能源市场高涨的消费热情,以及新品不断的推陈出新,对于消费者来说,相比于过去的2020年,2021年新品更加值得期待。为此,在本期的文章中,我们以半年时间为节点,盘点出了2021年即将到来的几款重磅新车,供大家参阅。
R汽车MARVEL R发布时间:2月7日;
预售价:22万元起;
新车看点:一款真正可以上路行驶的5G智能汽车!
新车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有车club,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柒』 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1、生命安全(司机、乘客、行人)
生物识别技术通过语音识别、面部识别、指纹掌纹识别、虹膜识别、姿态识别、打字节奏、步态识别等技术,检测驾驶者开车时的身体状况(如心率、血压、疲劳程度、血液酒精含量、可能出现的癫痫发作等)及情绪状态
为司机、乘客以及公众安全带来更高的保障,做到关乎生命安全危险前的提示和报警。比如长城汽车研发的后排生命安全监测技术和驾驶员健康状态监测系统,可以对车内乘客的生命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为用户整个驾驶过程的安全与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2、财产安全(防盗窃、防碰撞)
智能躲闪功能和智能过弯功能,通过摄像头和雷达等传感器的共同作用,可以很好预防危险,在细微处保障驾驶安全。咖啡智能可以自主判断前方侧方后方危险,是不是达到换道条件,完成换道,整个安全系统可应对高速公路修路、拥堵、隧道、交通事故在内的各种情形,无需驾驶员介入。
远程车辆定位和远程监控系统可以有效保护汽车财产,通过手机端向车主提供视频、图像和数据报告,让用户不在车上也可以24小时全面掌控车辆状态,这也是车联网的最好体现。
3、信息安全(车载数据、个人隐私)
车联网的隐私比移动互联网的隐私问题更加突出,直接影响生命安全。从云端底层搭建完善的信息开发系统,对保障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在车端运用国际领先的加密技术,通过云、管、端全方位防护,控制风险,追求最大限度的防止个人隐私泄露。
『捌』 2021上半年新车展望:别着急,7款重磅新能源车等待上市
200年可谓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之年,特别是特斯拉,问鼎汽车行业市值全球第一的宝座,成功将新能源汽车推上了风口浪尖。当然这也要得益于众多重磅新能源车型的推出,像是特斯拉的Model 3,国产品牌的比亚迪汉和小鹏P7,当然还有宏光MINI EV,得益于这些爆款车型的大卖,才带来了市场的日益繁荣。
那么接下来的2021,又有哪些新能源新车值得期待,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带来上半年的新车展望,供大家参阅。
大众ID.4 CROZZ/ID.4 X
上市时间:预计3月份
这两款车在1月份已经先后亮相,但是这还只是预售,虽然南北大众将价格都打进了20万,但是更值得期待的还是大众MEB纯电平台全面发力的市场表现。
在动力方面,该车提供三款车型可供选择,其入门版车型命名为i435,采用单电机以及后驱布局,最大功率为209kW;而中配车型则命名为i440,采用功率为246kW的单电机后轮驱动;而顶配车型将命名为i4M50,采用双电机四驱系统,最大综合功率可达343kW,据悉新车极速状态下可达200公里/时,同时该车由30%充至80%电量仅需35分钟。
福特Mustang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红点,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玖』 李斌:蔚来在长期竞争中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强
关于毛利率
毛利增长主要得益于100度电池和NIO Pilot选装率的增加。100度电池包的毛利贡献在5000元左右,NIO Pilot 8000元左右。100度电池包一季度的选装率在25%,我们预计这个渗透率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也会持续。这是我们毛利改善的主要原因。
关于毛利展望
20%毛利比较健康了,并不预期之后毛利率会有像2020年一样有非常显著的环比增长。100度电和NIO Pilot广受用户欢迎,这两个选装会持续为我们带来毛利率的增长,这是目前的趋势。
关于芯片短缺
现在这个市场波动得还是非常厉害,我们每一天要去跟踪供应链的影响,因为汽车产业非常长。大家知道瑞萨的日本工厂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失火,大概是有几个星期的停产,因为它对整个供应链有一个延迟,这个事情差不多在5月中旬会影响到全球汽车产业链。
从目前来讲,我们看到3月底已经停产5天,这对于4月份交付肯定会有一定影响。从整个季度来讲,现在我们全供应链的产能如果能够在7000-7500之间,对我们来讲已经是很大的挑战了。从现在行业总体上来说,大体上认为三季度会好一些,四季度应该会比较全面地好转,也有一些更悲观的觉得明年都没戏,明年都会有很大的压力。
关于竞争格局
如果你去看了上海车展,你就知道中国的创新特别是在智能电动汽车这个领域的创新是非常有活力的。但是从总体竞争力角度来讲,我们对于NIO的细分市场竞争力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如果我们看在高端市场领域,并没有看到一个能够和NIO有全面竞争能力的品牌。我说全面竞争力包括产品、服务体系、技术、用户体验还有用户社区,我们并没有看到真正有竞争力的竞争对手。如果我们看传统的汽车公司推出的高端品牌,推出的一些产品,当然他们有他们某个方面的一些亮点,但是从整个智能化程度、自动驾驶能力的角度来讲,他们要变革的决心可能还需要更大一些。
从电车和油车的比例来讲,电车仍然还是一个很小的比重,虽然中国3月份电动车过了10%(的比例),但是整个行业更多还是汽油车,我觉得从这点来讲我们还有非常大的空间。
关于ET7的挑战
我们认为ET7对于蔚来来说是我们第二代平台的第一款车,并不仅仅是这辆车的生产,事实上也意味着我们第二代平台的开始量产,在传感器、芯片方面,在很多新的技术应用方面,我们在整个行业都是第一个。当然也有一些公司推出了一些一代半的产品,我们不觉得那件事情值得做,我们直接突破到下一代,这个量产的挑战非常大,比如激光雷达,也包括自动驾驶芯片的合作伙伴,英伟达的ORIN量产,事实上我们比他们原先的计划提前了很长时间,这个压力还是非常大的。但是目前我们认为在明年的Q1交付ET7是可能的,目前也是各方面往这方面推动的。
关于NeoPark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
昨天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合肥市启动了NeoPark的建设,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下是NeoPark不是NIO Park,中文名字是新桥,如果用英文去说的话是 new bridge,和合肥的机场一个名字。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园区,整个园区有将近17000亩,11.3平方公里,是非常大的。这个园区这里面有研发,有智能制造,也包括一些生活和文化区域,毫无疑问NIO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家企业。
而至于100万辆整车产能,100GWh电池产能会不会都给到NIO,我只能说如果我们发展得够快,我们用得了这么多的话,我觉得应该就会是我们去使用工厂的基础设施。
关于磷酸铁锂电池
特斯拉还有别的一些公司现在主要的产品在用LFP,LFP有它的优势,这是毫无疑问的,特别是成本方面,但是如果它在低温情况下的续航不去解决的话,低温下的性能不去解决的话,我觉得冬天对用户体验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觉得在低温下的LFP的性能如果能够解决,这是一个前提,这是一个使用LFP的前提。
关于和中石化的合作
我们和中石化的合作会逐步深入,但是目前我们的合作还是相对比较简单,我们主要是用它的地方资源,当然每个合作点也有运营,从长期来讲他们的运营对我们换电站的运营在这方面也会进行一些合作,目前不涉及到收入分成的模式。
他们会宣布建5000个充换电的设施在加油站,当然他们也不光和我们家合作,他们也不光是换电站,也会有一些充电站,我们希望合适的情况下能够在里面多部署一点。我们也不光和中石化合作,我们也有一些全国性的也有一些本土的,在换电站的场地方面有足够供应。
关于竞争格局
从竞争的角度来讲,我们看了基本上所有值得看的车型,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车型是新宝骏的KiWi EV,差不多一万多美金售价的车,我觉得那个非常有印象。在主流市场确确实实有很多公司推出的一些非常好的产品,我前面其实也讲了看中国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强的,我们对整个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是非常有信心的,在高端市场没有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产品。
关于芯片自研
应该这么说从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的价值角度来讲肯定是往软件、往芯片、往智能硬件方面转移,从长远角度来讲,我相信如果是头部公司,应该会在智能硬件方面的投入持续深入,当然目前还没有可以对外说的计划,大家应该知道我们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决心还是非常坚决的,我们会围绕着自动驾驶、智能电动汽车的全栈技术进行持续的长期的投入。
关于研发
研发方面是这样的,从数字角度来讲确实Q1的研发投入感觉不是特别高,但是车的研发还是跟着产品走的,ET7的量产工作在过程中,所以我们从Q2开始和ET7量产相关的包括测试包括一些外部的合作伙伴的R&D的费用这些都会上来,所以光ET7本身开发费用的支出从财务角度来看也是(比较多),但是我们并行开发的产品数量还是非常多,因为我们要把NT2的技术尽快运用到新的汽车生产上,所以从Q2开始,大家能看到研发费用的显著增加,很大一部分是和后续量产车型增加有关系。
另一方面,我们围绕自动驾驶,围绕软件,包括全面基础技术的投入,NT2的技术包括再下一代的NT3的技术投入都会加速,人员也会增加,在过去的一季度,我们在研发方面增加也很多,我们还会持续增加研发人员,所以对于基础技术方面,平台性的技术方面也包括EDS,这一方面我们增加得也非常快,所以今年确实50亿的研发费用要高效的花出去是有挑战的,从数字可以看到我们的研发是在提速的。
关于挪威和海外计划
对于我们的长期的海外扩张来说,挪威只是我们的第一站。但是5月6日的发布会将只关注挪威市场。实际上,早在3月我们已经在挪威建立了我们的销售和服务公司和本地团队,他们会负责当地的运营和服务。我们也已经选好了NIO House的地址,位于奥斯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