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原理
㈠ 电动汽车中,快速充电和慢速充电的原理是什么
所谓家用交流电慢充,就是在现有居民供电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单相220V或三相380V),使用5-10kW功率量级的充电器(其实就是一个交流转直流,输出电压未必低),转换成直流,对汽车内电池充电。这里面,关键在于:
1、尽可能利用用电低谷,可以降低对电网冲击,也可以通过峰谷电价的优惠降低用户的花费:这个可以通过定时器解决
2、功率不能过大,充电速度不用快。以5-8小时能充足就够了。要考虑居民区线路的承受能力。新建小区,貌似单相40A,三相65A?
这个充电器,一般在用户这里,可以放在车上,也可以安装在用户家中。
目前,电动汽车绝大部分采用锂电池,采用串并联达到指定的容量。电池制造过程中的离散,使用时的偏差,让每个电池单元指标不一。长久以往,电池工作状态偏离严重,少部分电池容量衰退更快,电池组容量跟随“最短的木板”而急剧下降,最终报废。所以必须有均衡电路
实际使用中,很有可能电路控制,在正常情况下,让每节单体电池工作在20%-80%的容量范围里,以达到更高的循环次数。(甚至有可能是一节20AH的电池当作12AH的电池单元计算容量)
在这个容量区间,单体电池可以承受很高的充电电流(例如2C),就保证了可以使用大电流的恒流充电快速恢复电池电量。
㈡ 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工作原理是什么啊详细一点的
直流充电桩是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小功率直流电源的供电装置 http://www.jydgs.com/xny/
㈢ 汽车充电系统工作原理是什么
6108方案的汽车充电系统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它可以固定在地面和墙壁,可以安装在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依照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
1、直流充电桩的工作原理
三相380V交流电经过EMC等防雷滤波模块后进入到三相四线制电表中,三相四线制电表监控整个充电机工作时的实际充电电量。且根据实际充电电流及充电电压的大小,充电机往往需要并联使用,因此就要求充电机拥有能够均流输出的功能,充电机输出经过充电枪直接给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在直流充电桩工作时,辅助电源给主控单元、显示模块、保护控制单元、信号采集单元及刷卡模块等控制系统进行供电。另外,在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辅助电源给BMS系统供电,由BMS系统实时监控动力电池的状态。
2、交流充电桩的工作原理
交流充电桩又称为交流供电装置,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为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即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机)提供交流电源的供电装置。交流充电桩只提供电力输出,没有充电功能,需连接车载充电机为电动汽车充电。交流充电桩设计要求的功能规范有以下六点。
1)可以提供AC220V/7kw供电能力。
2)具备漏电、短路、过压、欠压、过流等保护功能,确保充电桩安全可靠运行。
3)具备显示、操作等必需的人机接口。
4)交流充电计量。
5)设置刷卡接口,支持RFID卡、IC卡等常见的刷卡方式,并可配置打印机,提供票据打印功能。
6)具备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判断、控制导引等完善的安全保护控制逻辑。
㈣ 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原理是怎样的与充电站有什么区别
充电桩一般指的是交流充电桩。只提供交流电力输出,没有充电功能,需要车载充电机接上对汽车充电,功率小、充电时间较长。
原理:交流电---充电桩---交流电----车载充电机----直流电---电池充电。
充电站包括:普通充电、快速充电和电池更换,是一个综合型的车辆充电场所。
㈤ 电动汽车中,快速充电和慢速充电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电流的速度不同。所谓家用交流电慢充,就是在现有居民供电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单相220V或三相380V),使用5-10kW功率量级的充电器(其实就是一个交流转直流,输出电压未必低),转换成直流,对汽车内电池充电。这里面,关键在于:
1、尽可能利用用电低谷,可以降低对电网冲击,也可以通过峰谷电价的优惠降低用户的花费:这个可以通过定时器解决。
2、功率不能过大,充电速度不用快。以5-8小时能充足就够了。要考虑居民区线路的承受能力。这个充电器,一般在用户这里,可以放在车上,也可以安装在用户家中。
所谓快速充电桩,往往安装在公共场合,其目的是让待充电车辆在较短时间(1-2H)内,补充50-60%以上的电能(当然最理想是1分钟补充80%以上,但是电池技术(含电池组均衡技术)、输配电技术尤其是散热技术做不到!
现在大部分是在公用停车场固定的380V充电器,用专门的线路,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例如20kW以上)的较大电流充电
也有是集中的高压(10kV)引入,转换成直流电,接入大型蓄电池组(可以采用钠硫电池钒电池等)。这样可以提供更高的充电电流,并防止接入时对电网的冲击(当然,需要充电接口的支持)。
拓展资料:
电动汽车现在是汽车市场上很常见的,尤其是在微型和小型车方面,在SUV和一些其他的车型方面也是有一定的普及的。现在使用电动的消费者人数在不断的增加,电动汽车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
目前,电动汽车绝大部分采用锂电池,采用串并联达到指定的容量。电池制造过程中的离散,使用时的偏差,让每个电池单元指标不一。长久以往,电池工作状态偏离严重,少部分电池容量衰退更快,电池组容量跟随“最短的木板”而急剧下降,最终报废。
实际使用中,很有可能电路控制,在正常情况下,让每节单体电池工作在20%-80%的容量范围里,以达到更高的循环次数。(甚至有可能是一节20AH的电池当作12AH的电池单元计算容量)
在这个容量区间,单体电池可以承受很高的充电电流(例如2C),就保证了可以使用大电流的恒流充电快速恢复电池电量。
快充是一种应急充电方式,用的是直流充电,这个直流充电的电压一般都是大于电池电压的,需要通过整流装置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对动力电池组的耐压性和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充电电流大,是常规充电电流的十倍甚至几十倍。
优点:半小时可以充满电池80%容量。超过80%后,为保护电池安全,充电电流变小,充到100%的时间将较长。缺点:由于充电电压高,电流大的特点,以减少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为代价,对电池造成一定的损坏,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㈥ 电动车充电系统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动车自动充电的原理:
我们目前用的电动车充电器大部分都是脉冲式充电器。就目前来说,以UC3842为主控芯片的充电器还是占绝大多数,当然也有不少是以TL494为主控芯片的充电器,对于采用这种芯片的充电器本文不做阐述,因这两种充电器的维修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
这类充电器的原理与开关电源的原理是基本相同的220V的交流电经交流滤波电路滤除外来的杂波信号(同时也防止电源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电网的干扰),再经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整流滤波后得到约300V的直流电,送给功率变换电路进行功率转换。功率变换电路中的开关功率管(IGBT)就在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UC3842)输出的脉冲控制信号驱动下,工作在“开”“关”状态,从而将300V直流电切换成宽度可调的高频脉冲电压。
把高频脉冲电压送给高频脉冲变压器,其次级就会感应出一定的高频脉冲交流电,并送给高频整流滤波电路进行整流,滤波;最后输出一个很平滑的直流电,供给蓄电池充电。
由于蓄电池刚开始充电时和充过一段时间后,蓄电池的容量和端电压均不一样,这就由充电器内部取样电路将取样信号通过光电耦合器(PC817)送入控制电路,经过脉宽调制芯片(UC3842)内部调制,由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将变宽或变窄的驱动脉冲送到开关功率管的栅极,使变换电路产生的高频脉冲方波也随之变宽或变窄,使蓄电池的充电分别进入:恒流充电,恒压充电和浮充充电这三个充电阶段。
㈦ 谁有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电路原理图啊,求参考!毕不了业了!
天津圣威为您解答:
一体式直流充电系统主要包括:直流充电模块和桩控两大部分,两者具有数据信息交换、前者为主后者为辅的控制关系,且都有主电路、控制电路组成。
直流充电模块主电路采用整流、高频逆变、整流、滤波方式实现动力电转高压直流,一次主电路控制方式由输入断路器、接触器和充电接口连接器实现各个器件关断和启动功能;二次主电路主要采用升降压方式与一次侧形成隔离,对电路起到防干扰、隔直流和隔交流作用。
直流充电模块控制电路包括:强制控制由“启停”控制、“急停”控制组成;软启动控制由运行监控控制、充电桩智能控制器、读卡器和人机交互界面组成,其中液晶人机交互界面与IC卡读卡器统称为用户终端设备(UT)。
主电路输入断路器具备过载、短路和漏电保护功能;输出接触器控制电源的通断;连接器提供与电动汽车连接的充电接口,具备锁紧装置和防误操作功能。二次电路提供“启停”控制与“急停”操作;信号灯提供“待机”、“充电“与“充满”状态指示;三相智能电能表进行充电过程中全部电量计量;用户终端则提供刷卡计费、充电方式设置与启停控制操作。
㈧ 智能充电桩的工作原理
充电桩整体系统由四部分组成:电动汽车充电桩、集中器、电池管理系统(BMS)、充电管理服务平台。
电动汽车充电桩(栓)的控制电路主要由嵌入式ARM处理器完成,用户可自助刷卡进行用户鉴权、余额查询、计费查询等功能,也可提供语音输出接口,实现语音交互。用户可根据液晶显示屏指示选择4种充电模式:包括按时计费充电、按电量充电、自动充满、按里程充电等。
电动汽车充电机控制器与集中器利用CAN总线进行数据交互,集中器与服务器平台利用有线互联网或无线GPRS网络进行数据交互,为了安全起见,电量计费和金额数据实现安全加密。
电池管理系统系统(BMS)的主要功能是监控电池的工作状态(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预测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SOC)和相应的剩余行驶里程,进行电池管理以避免出现过放电、过充、过热和单体电池之间电压严重不平衡现象,最大限度地利用电池存储能力和循环寿命。
充电服务管理平台主要有三个功能:充电管理、充电运营、综合查询。充电管理对系统涉及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集中式管理,如电动汽车信息、电池信息、用户卡信息、充电桩(栓)信息;充电运营主要对用户充电进行计费管理;综合查询指对管理及运营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查询。
(8)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原理扩展阅读
电动汽车充电桩属于配电网侧,其通信方式往往和配电网自动化一起综合考虑。通信是配电网自动化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区域不同、条件不同,可应用的通信方式也不同,具体到电动汽车充电桩,其通信方式主要有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
1、有线方式
有线方式主要有:有线以太网(RJ45线、光纤)、工业串行总线(RS485、RS232、CAN总线)。
有线以太网主要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网络容量大,缺点是布线复杂、扩展性差、施工成本高、灵活性差。
工业串行总线(RS485、RS232、CAN总线)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设计简单,缺点是布网复杂、扩展性差、施工成本高、灵活性差、通信容量低。
2、无线方式
无线方式主要采用移动运营商的移动数据接入业务,如:GRPS、EVDO、CDMA等。
采用移动运营商的移动数据业务需要将电动汽车充电桩这一电网内部设备接入移动运营商的移动数据网络,需要支付昂贵的月租和年费,随着充电桩数量的增加费用将越来越大;同时数据的安全性和网络的可靠性都受到移动运营商的限制,不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
其次,移动运营商的移动接入带宽属共享带宽,当局部区域有大量设备接入时,其接入的可靠性和每个用户的平均带宽会恶化,不利于充电桩群的密集接入、大数据量的数据传输。
㈨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原理图
由车载动力电池提供能量,并由电机提供动力来实现行驶。电动汽车行驶消耗的是电池的能量,电池电量消耗后需要补充电量, 通过把电网或者其他储能设备中的电能转移到车辆的电池的过程。
电网或者储能设备中的电能,需要经过充电设备的转化,以匹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特性才能完成充电。充电设备的转化过程还需要和电动汽车上动力电池的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协商,以适当的电压和电流来完成充电,并且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会随着充电进程而减小,初期可以大电流充得快一些,后期小电流充得慢一些。交流慢充:交流充电桩没有功率转换模块,不做交直流转换,输出交流电,接入车内,通过车上的充电机转换为直流电后再输入电池。充电功率取决于车载充电机功率。目前主流车型车载充电机有2Kw、3.3Kw、6.6Kw几种。总的来说充电较慢,一般的混合动力车型需要4-6小时充满,纯电动车要8小时以上充满,充电倍率基本都在0。5C以下。直流快充:直流充电桩内置功率转换模块,能将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不须经过车载充电机转换,直接接入车内电池。充电功率取决于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桩输出功率,两者取小。
㈩ 纯电动汽车直流充电口原理及过程是什么
国家对于电动汽车的直流充电接口是有标准规定的,目前是有九个接触点,其中包括正负极,接地,通讯,BMS管理电池供电等,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使用。当全部条件都符合后才能使得充电桩开始工作给电动汽车充电。具体可以参考国标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