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2018年1月新能源汽车数据
㈠ 中汽协: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十年来首次负增长
在过去的十年间,新能源汽车借着政策的东风一路高歌猛进,而这一态势随着2019年政府补贴的大幅退坡,一脚重刹让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增长戛然而止。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公布的2019年全年销量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2576.9万辆,同比下降8.2%,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第二年出现下滑。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20.6万辆,同比下滑4%,这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来出现的首次年度下降。
补贴退坡影响巨大
受补贴大幅退坡等因素影响,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在发布会上也表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受补贴退坡影响,下半年呈现大幅下降态势。希望国家下一步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下一步可从税收、使用环节便利性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做政策支持。
从去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政策补贴仍旧是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因素,尚未完全转化到市场驱动。工信部的表态,表示了重振新能源市场的决心,但国家也需要在今年补贴完全退出后,推出接续补贴后的政策措施,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快速向前发展,并完成从政策市到市场市的转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㈡ 中汽协发布1月销量数据:同比大降20.2 新能源车同比大降54.5%
2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1月份汽车产销数据,1月汽车销量194.1万辆,环比下降27.0%,同比下降18.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㈢ 解读中汽协1月销售数据 开局不利酝酿防守反击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全国。在对人民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的同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空前的。以汽车行业为例,在度过艰难的2019年的车市,本以为在2020年会有所改变,但这场疫情似乎让所有的希望落空。
根据中汽协会重点企业集团统计数据预计,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0%。
新年车市开门受挫
在中汽协公布的2020年汽车产销数据中可以看到,这次疫情对车市影响可谓是全面的:首先,乘用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144.4万辆和161.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9%和27.1%,同比分别下降27.6%和20.2%。
此外,近期各地政府相继快速出台的经济保障政策也将有效为企业减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推动各行业逐渐好转。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近期也要求各地、各部门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尽早恢复正常生产。
中汽协透露的信息来看,目前企业均在尽力推进复工复产工作,已向协会反馈复工计划的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截至2月12号,已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复产,占32.2%。
此外,从目前疫情发展来看,除湖北省外的全国其它省市新增确诊病例已呈现多日下降趋势。随着抗击疫情的力度进一步强化,打赢这场新冠肺炎防疫战已指日可待。
红点观察:
解读中汽协公布的2020年汽车产销数据,小编最大的感受就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正视眼前的困难,也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首先,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国内车市不容乐观。不管是整车厂产能、零部件供应链体系供应,还是消费者信心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正常状态。也可以说:别看1月份数据不好看,接下来的2月份行业数据可能更是惨不忍睹。
其次,蔓延全国的疫情并不影响到消费者对私家车的刚性需求。相反,此次疫情中家用车的快捷方便,在关键时刻能为用户及家人提供安全出行的优点,被进一步放大。由此可以预测,疫情结束后私家车市场也将会迎来一个销售小高潮。
综上所述: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并不是市场供需求出现问题,而是为配合打赢这场防疫战的必然选择。疫情并不会阻挡春天如期而至和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向往。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造成产销量的压缩,也会在下半年得到充分释放,市场反弹必将成为疫情过后最大的亮点。
当然,此次疫情对一些抗风险能力弱的品牌车企无异于“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大浪淘沙的淘汰赛中,能坚持到最后的企业才能迎来黎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㈣ 1月新能源车销量解读,至暗时刻未到,车企们如何自救
自去年新能源车补贴大幅减少后,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萎靡数月,进入2020年,新能源市场也迎来了开门首跌,1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4.1万辆,同比下降57.9%,环比下降68.4%,销售状况相当不理想。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该细分市场的具体表现。
龙头品牌的销量都暴跌
从各个车企公布的销量来看,1月份新能源车的成绩可以用惨烈来形容,比如比亚迪汽车,其新能源车板块在1月的销量成绩下滑至7,020辆,同比下跌75.0%。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5,144辆,同比下滑68.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1,876辆,同比下滑84.1%。
没有过不去的冬天,也没有等不来的春天,我们一定能战胜此次疫情,而疫情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也是暂时的。但是新能源车身上的问题,短期内是难以解决的,特别在充电便利性方面,据买车君了解,民用电的电压和电流都有严格规定,不能过载,而超级充电桩的数量多,多辆车同时充电,电网也可能无法承受,这也意味着目前给电动车充电的时间缩短至与燃油车一样是不现实的,也许在较长时间内,新能源车市场销量会继续下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㈤ 中汽协:1月汽车销售或为194万辆,新能源汽车降54%
[亿欧导读]?由于春节假期和突发疫情的双重影响,2002年1月汽车产销降幅扩大,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同比腰斩。
中汽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20年整体汽车市场趋于稳定,但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打乱了行业的正常运行节奏。”
短期内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将受到巨大冲击,零部件供应体系被打乱;从长期来看,疫情的“蝴蝶效应”会逐步显现,或将影响未来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根究中汽协会对目前受访的30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反馈的信息综合分析表明,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大于2003年的非典,对于本来处于调整期的汽车行业影响更大。
中汽协会指出,疫情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购车需求和消费能力短期内明显下降
疫情爆发以来,汽车消费力被抑制。大规模的隔离现状减少了短期内的购车行为。同时,疫情对部分行业的运行影响较大,也将直接影响相关从业人员的收入,从而影响一至三线城市的换购需求,以及四线以下城市和乡镇等农村的首购车需求。
2.企业生产进度受阻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均出台了延迟复工的通知。据中汽协会对超过300家整车、零部件企业的调查统计表明,延迟复工导致企业较往年平均少开工7-11天(湖北地区更久),造成企业生产力不足。
很多省市区域及乡镇道路已出台限行严检、实施高速严查等措施,影响整车、零部件运输,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生产问题。特别对于近期负责加急生产负压救护车的企业而言,任何环节的阻碍都将影响整车生产,进而造成订单交付的延迟。
3.企业出口困难增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于此,一些国家和企业已经以防止疫情扩散为由,拒绝接受已经订购的货物,对原有的订单也做出了撤销。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60个国家发布了对我国的入境管制措施,这也造成我国汽车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受到阻碍,加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难度。同时,由于不能及时复工导致的供应链紧张,造成出口订单延迟交付,给企业后续的订单签订造成了负面影响。
4.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隐患加大
受复工延迟的影响,汽车企业的生产和营业停摆,收入和现金流中断,但是房租、工资、利息等费用仍需支付,极大考验企业的资金实力。根据中汽协会对行业企业的调查结果,零部件企业受的影响更大。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主要以零部件企业为主)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
5.企业应对标准法规的难度大幅加剧
此前,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国六排放标准要求2020年7月1日轻型车实施更为严格的颗粒物数量(PN)限值,以及全国范围实施国六标准A阶段;交通运输部此前发布的《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1部分:载货汽车》(JT/T1178.1—2018)标准中第三阶段要求将于2020年5月1日实施,《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2部分:牵引车辆与挂车》(JT/T1178.2—2019)标准预计于2020年5月1日实施。
受本次疫情对生产、销售的负面影响,企业难以在相关标准实施之日前消化现有库存(产品、零部件)。同时,检测机构、试验场复工时间一再延后,也延长了企业产品认证周期,进而延缓产品上市时间。
另外,对于下一阶段的行业判断,中汽协会表示,此次疫情对汽车行业的一季度运行情况影响巨大,汽车产销情况都会出现大幅下滑。不过,疫情结束之后,可能会迎来一波被抑制的消费需求,汽车行业或将迎来短暂的消费高峰。
对于2020年全年,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的汽车市场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编辑:张宇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㈥ 1月国内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8% 中汽协:全年车市不容乐观
根据中汽协对重点企业集团统计数据,我国汽车1月产销量分别为178.3万辆和194.1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4.6%和18%。
“1月我国汽车产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今年春节假期影响。”2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1月汽车销量数据影响不大,主要影响2月及后续几个月。
“此次疫情导致的供应链、终端市场、零部件中小企业资金压力等问题,对本就处于下行态势下的国内车市将‘雪上加霜’。”陈士华说。
2月汽车销量令人担忧
中汽协数据显示,1月,我国乘用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144.4万辆和16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7.6%和20.2%;商用车产销量预计分别完成34.1万辆和32.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8%和5.7%。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也在1月出现“腰斩”。中汽协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4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为3.9万辆,同比下降54.5%。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看来,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下滑仍与2019年新能源补贴大幅下滑有关。
相较于1月我国汽车市场表现,2月的汽车产销量更让外界担忧。“2月是汽车行业生产经营的恢复期,但由于大部分企业延迟一周及以上时间复工,致使2月上旬汽车销量几乎为零。所以,2月国内车市的销量可能比预期更低。”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预计,2月我国乘用车零售销量将下降30%以上,1-2月或将累计下降25%以上。
据中汽协统计,截至2月12日,在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仅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占比32.2%。“在这些已经宣布复工的生产基地中,真正实现全面复工的很少,多数生产基地为半复工或是为复工做准备。”陈士华表示,按照企业少开工10天计算,并考虑到复工后人员、产业链供应短期无法满足生产需要,预计将影响汽车行业产量超过百万辆。如果停工时间进一步延长,2月汽车产量影响将进一步扩大。
不仅如此,疫情期间,消费者居家自我隔离,极大减少了短期内的购车行为。中汽协认为,疫情结束后,将促进释放个人首次购车需求。乘联会也认为,此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出行习惯,将加大消费者对私家车的刚需,助推无车用户的购车意愿。
全年车市将呈前低后高走势
今年年初,中汽协曾预测,我国汽车行业将结束2019年的深度调整局面,将在今后几年逐步恢复,2020年车市总体趋势平稳。但由于此次疫情爆发,打乱了行业的正常运行节奏,短期内汽车生产和销售将受到巨大冲击。
根据中汽协对30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进行的疫情影响调研,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大于2003年的非典。“此次疫情对汽车企业尤其是对零部件企业影响最大。”陈士华表示,复工延迟导致企业生产和营业停摆,订单违约导致的违约金赔偿等将使这些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这也将直接导致一批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以零部件企业为主)面临破产倒闭风险。
对于企业面临的困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中汽协第一时间已将收集到的情况向上级部门反馈。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恢复经济、稳定市场预期、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型零部件企业需要做的是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做专、做精,将产品做到极致,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拥有生存下来的资本。”许海东认为,经过此次疫情,企业在后期需要努力培养自身抗风险的能力。
中汽协预测,疫情对于我国汽车市场发展短期影响较大,尤其是对今年第一季度的汽车产销量影响较大,产销量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中汽协认为,2020年,我国车市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但全年汽车市场发展仍不容乐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㈦ 1月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分析!
2020年,一个“南”字开了头,一场疫情,对众多行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汽车行业同样也不例外,工厂延长假期、4S店冷冷清清,可谓是损失惨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近期各大车企开始陆续公布1月的销量成绩单了,新能源汽车1月下滑54.4%,可见日子真是不好过啊!
蔚来汽车算是造车新势力中混得比较好的品牌,基本每个月都有数千辆的销量,2020年1月蔚来品牌整体交付量为1598辆,同比下滑11.47%,其中蔚来ES6交付1493辆,蔚来ES8交付105辆。可见蔚来ES6是越来越受欢迎了,或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成为蔚来汽车的销量支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㈧ 中汽协:1月车市下滑18%,全年形势不容乐观
2月13日,中汽协公布了2020年1月国内汽车市场的销量数据。根据中汽协重点企业集团统计数据预计,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0%。
具体来看,乘用车1月产销量预计为144.4万辆和161.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9%和27.1%,同比分别下降27.6%和20.2%,降幅大于汽车总体。
总而言之,此次疫情对于整个汽车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中汽协预计,尽管疫情结束之后,车市会迎来一波短暂的消费高峰,但全年汽车市场的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不过,从长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不会改变车市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并且有可能加速产业格局的优化调整,优势企业或将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进而对优势企业做大做强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㈨ 1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8%:疫情影响巨大 全年将前低后高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0%。在这其中,乘用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144.4万辆和161.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9%和27.1%,同比分别下降27.6%和20.2%,降幅大于汽车总体。
另外整车企业还面临着政策上的制约,此前,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国六排放标准要求2020年7月1日轻型车实施更为严格的颗粒物数量(PN)限值,以及全国范围实施国六标准A阶段;交通运输部此前发布的《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1部分:载货汽车》(JT/T1178.1—2018)标准中第三阶段要求将于2020年5月1日实施,《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2部分:牵引车辆与挂车》(JT/T1178.2—2019)标准预计于2020年5月1日实施。受本次疫情对生产、销售的负面影响,企业难以在相关标准实施之日前消化现有库存(产品、零部件)。
同时,检测机构、试验场复工时间一再延后,也延长了企业产品认证周期,进而延缓产品上市时间,结合企业开工效率不高,最终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在标准实施后无法按计划销售新产品。
从上述信息我们能够看出,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目前阶段疫情还在持续,虽然有些企业已经付工生产,但还面临人员紧缺问题,要想恢复正常生产节奏还要有一段时间,将会影响到一季度的运行情况。不过根据中汽协分析,疫情结束后,抑制的消费需求会在短期内得到释放,汽车市场将会迎来一波短暂的消费高峰,全年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但全年汽车市场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㈩ 1月销量公布 新能源的拐点还会是2020年吗
2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行线上发布会,公布了1月份销量数据。
具体来看,1月份乘用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了144.4万辆和16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7.6%和20.2%,降幅大于汽车总体市场。商用车方面产量为34.1万辆,同比下降7.8%;商用车销量为32.6万辆,同比下降5.7%。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为4.0万辆,同比大幅下降55.4%;销量为4.4万辆,降幅高达54.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为3.5万辆和3.9万辆。1月份汽车批售销量大幅高于产量,说明之前12月库存比较充分,这也能够大幅缓解2月份开工推迟带来的影响,经销商端库存在短期内还能够坚持。
下半年,传统车企尤其是跨国汽车巨头将掀起新品投放大战,尤其像大众MEB平台电动车等重量级选手的进场,或将产生新车带动效应提升一定的产销增长。如果疫情确实影响到了国内自主品牌车企新品的研发与投放速度,那么无论传统企业还是造车新势力几乎都将失去短暂的车市红利期,与合资汽车展开正面碰撞。大众MEB在2021年将真正形成百万产能,通用、福特这些巨头的纯电动车都会投放到中国市场,而特斯拉这样的龙头车企甚至可能在中国年产30万辆。也就是说,2020年是国内汽车企业抢占新能源市场最后的机会。
百姓评车
2020年,将是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储备,越来越丰富的市场选择,以及越来越残酷的竞争。对于车企来说,挑战中孕育了机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