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为什么销量下滑
A.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下滑,是因为补贴少了的原因吗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下滑,不是因为补贴少了,而是因为其后期的维护费用比较高,和一些故障出现维修麻烦的问题。1.新能源汽车的弹性较弱。新能源汽车的普遍阻力约为200公里,油箱可以带油箱行驶500或600公里。这种差距仍然非常明显。
4.社区停车位没有充电设备。对于电动汽车或新能源汽车而言,最重要的是日常充电问题。许多社区的停车位不给电池充电,这意味着每天充电成为最大的问题。它不能解决加载问题。如何购买新能源汽车?我还购买了一辆新能源车,因为可以在我院子里停车并解决停车问题,当然,在有限制的城市中,新能源车是个不错的选择。
B. 充电设施增加18%,为何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却下滑4%
处在快速发展过程的新能源汽车,残值率是绕不开的一道坎;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何尝对燃油车的保值率没有影响呢,尤其在能耗、科技智能层面,这是燃油车正面临着的。可以预见的是,当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站在成本上平分秋色之时,新能源汽车在能耗、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价值提升,会对燃油车的残值率带来深刻的影响?那么假设你现在买燃油车,你对这辆车的预计用车年限,会否撞上这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节点呢?我想这是我们身处汽车工业拐点时,有关汽车残值率需要思考的。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C. 为什么北汽新能源销量会在19年跌入谷底
事实上,作为去年新能源车市的销量冠军,去年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达到了15.8万辆,同比增幅达50%以上,而到了2019年销量就出现大幅下滑,难免会引起关注。数据显示,2019年1月份北汽新能源销量已经下跌了43.66%,而2月份继续下跌同样让人好奇,有一种声音认为,北汽新能源销量产量下跌主要受新能源车补贴减少影响。
当然,补贴下滑或许只是一方面源于,此前也有媒体报道称,北汽新能源为了应对新情况,也在主动调整电池配套,按照“高质量发展”思路进行优化,包括青岛、常州等生产基地也在进行换代车型的设备改造等工作,新车型EX3量产下线后北汽新能源销量将会得到大幅反弹。
D. 新能源汽车销量为何不增反降
下降只是暂时的,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配套设施完善,技术难题的攻克,新能源是发展的趋势是没有问题的
E. 新能源的汽车为何销量越来越差
1.技术有差距
现在我们暂且不谈汽车的整体性能评分,内饰,配置等等。我们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就是电动电池、驱动电池、电控系统等等。但是现在在这一次额领域中,国内的汽车厂商缺乏的就是技术的支持。
同时,在汽车的动力总成上面,现在我国仍然没有掌控自己的核心技术,所以就算是上汽在内的国产汽车巨头也只能通过与海外巨头进行合作,通过共享知识产权的方式对自己旗下的车型进行研发。
这些技术上的缺憾,直接就能表现出新能源汽车的实际使用数量。这种车由于车价比较高,所以平均每天使用价格不低,从而导致很多消费者不会购买,而且充电所耗费的时间也非常久。这些问题随着上市都会慢慢的浮现出来,在深圳,纯电动出租车也遇到了类似的局面。
2.充电不方面
由于现在电动汽车厂家的电池,充电电压的规格都是以自己的策划为标准,加上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杂七杂八的充电设备。如今一些电动车的用户开始反映,自己日常的生活已经遭遇到了公共充电的匹配所遗留的问题无法解决。
3.市场混轮
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在在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的前五名,其实只有E150 EV和比亚迪的E6是“真正”的新能源汽车,而且现在有一些称不上是电动汽车的汽车之所以可以上榜,实际上是跟行政部门强力推动的出租车试点有着不小的关系。
4.能源的隐忧
尽管现在中国正在用尽全力推荐和研发清洁能源的建设,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很多巨大的需求相对于比较便宜的化石能源发电来说,清洁能源的吸引力可能没有这么高。国家能源局在2014年6月发布的一份有关中国以后的电力发展规划中提到,即便是16年后,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指定理想状况的几率也只能是15%。
F. 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自主品牌该何去何从
伴随着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下探,尤其是在合资品牌集中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后,中国品牌还能不能扛得住,又该何去何从呢?小编觉得,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有很多天然优势的,同时,伴随着充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具体分析如下。
小结
不论是前期的新能源技术和产品的布局,还是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扶持,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立足强有力的产品,走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向上之路,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品牌还是会有很强竞争力的。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资讯,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G. 一脚急刹,连续十年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何戛然而止
文/十一
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生产、销售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较2018年分别下滑7.5%和8.2%。其中,乘用车产销?2136.0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下滑9.2%和9.6%。虽然中国汽车产销量依旧蝉联全球第一,但是国内车市继2018年出现28年来的首次下滑之后,国内汽车产销量连续2年下滑。
值得关注的是,受到宏观经济压力、补贴大幅退坡等因素影响,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3%和4.0%。这是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这10余年来,年产销首次出现负增长。未来形势更加严峻。
就在2019年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12月3日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文件中明确提到了一点——到2025年时,国内新能源车的销量要达到车市总体销量的25%,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达30%。
诚然,连续十年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首次下滑,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汽车维基】看来并不算一桩坏事。
首先,与德国市场相比,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规模早已迈入“百万级”,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是大势所趋,符合发展规律,也是产业共识。其次,伴随着补贴的退坡,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的优化制造更多有利的氛围。车企如果想要做到稳定市场预期,扭转2019年新能源汽车下滑的局面,便需要加快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投入,快速降低成本和售价,提高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的竞争力,以这样才能实现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转变,最终呈现出稳定且快速的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