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展规划
Ⅰ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规划
自2009年1月我国开始启动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的推广工程,计划主要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形式,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截至日前,覆盖城市已经由北京、上海、重庆等13个城市扩大到25个。
截至目前,25个试点城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超过1万辆,其中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超过1000辆,建成充/换电站近100座,充电桩4500多个,示范运行总里程超过3.3亿公里,对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发展的作用明显。
时值“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25个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以各种形式、从不同渠道陆续出炉。为此,第一电动网搜集大量资料做了一次大盘点以飨读者。
北京
根据北京汽车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北京的纯电动汽车在用车将达到10万辆的规模,并将以乘用车为主。北京主要依托北汽和长安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其中长安新能源汽车基地30万辆;北汽15万辆,车型包括迷迪电动车,C70、C30等北京牌纯电动轿车。中大燕京新建1万辆新能源客车基地。
另外,规划中有一系列电动汽车优惠政策,据了解,消费者在购买纯电动车时,除将享受与深圳相同水平的优惠补贴外,还将享受不摇号、不限行、不纳税(国家代付)的特殊优惠。
按照国家电网北京公司的规划,5年内将建成以256座充换电站为骨架,210座配送站为网点的分区分级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满足各类电动汽车的充换电需求。
天津
根据天津市滨海新区的规划,“十二五”时期, 将加快发展商用车、专用车、特种车和中高档大客车;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开发水平,重点支持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2015年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未知。一汽夏利至少投资3.5亿元推进电动乘用车量产,车型以自主研发2011款威姿V1平台为基础,并衍生出三厢车型。背靠仰融的天津正道与江淮汽车签署了《关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项目合资合作意向书》,项目总投资约300 亿元,依然悬念重重。
上海
2015年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30万辆,2012年先达到10万辆。着力突破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核心技术,继续开展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致力于成为我国技术领先、产业集聚、应用初具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基地。主要车型将在推出荣威750中混混合动力轿车后,在2012年投产能节油50%的荣威550强混混合动力轿车及纯电动车。
珠海
根据“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广东省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建议”和珠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等文件精神,依托珠海本地企业获得的“新能源汽车产学研产业化基地”,以整车为龙头,夯实电池、电机、电控三大零部件研发并实现产业化,实现新能源汽车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万辆。初步建立适应电动汽车发展要求的配套设施网络、产业支撑体系和政策环境。
Ⅱ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国家政策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国家政策:当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端的支持总的来说可概括为金钱补贴、税费减免、牌照路权三个方面。
从2018年2月12日起实施,2月12日至6月1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期间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按照此前对应标准的0.7倍补贴,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按0.4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不变。
从2018年起将新能源汽车地方购置补贴资金逐渐转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新能源汽车使用和运营等环节。实施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购置补贴等财税优惠政策,加强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应是符合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重点加大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公交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补助对象。补助对象是消费者,消费者按销售价格扣减补贴后支付。
资金拨付。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拨付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实行按季预拨,年度清算。生产企业在产品销售后,每季度末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的财政、科技部门提交补贴资金预拨申请,当地财政、科技部门审核后逐级上报至财政部、科技部。四部委组织审核后向有关企业预拨补贴资金。年度终了后,根据核查结果进行补贴资金清算。
Ⅲ 新《规划》发布,明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线
自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由此,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在发布《2012年规划》后,经过政府与行业企业的大力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5年居全球第一。今年“金九银十”已然结束,多家车企陆续公布10月份销售数据,比亚迪公告显示,10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23217辆,去年同期为12567辆,同比增长高达84.75%。蔚来汽车10月共交付了5055辆汽车,同比增长100.12%;理想ONE在10月交付3692辆,连续3个月刷新单月交付记录;小鹏汽车10月新车交付3040辆,同比增长229%。从销量看来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稳定增长期。未来,《规划》工作的落实将更加助力各大车企,给新能源汽车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同时推动并完善新能源汽车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
中国目前有三家车企一个省份明确发布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
长安汽车
燃油车停售时间:2025年
长安汽车正式公布了香格里拉计划,宣布在2025年正式停售传统燃油车,并推出21款全新纯电动汽车,12款插电混动汽车,以全面步入电气化格局。此外,长安汽车还将投入200亿元到共享汽车、充电配套设施等领域。。
北汽集团
燃油车停售时间:2025年
根据北汽集团“引领2025战略”计划,从2020年起,北京地区将停售燃油车型,2025年则在全国范围内停售燃油车型,只是停售车型中都不包括越野车型。
海马汽车
燃油车停售时间:2025年
面对自主品牌的“大佬”都宣布停售燃油车了,海马汽车也坐不住了,宣布未来将布局混动车型、纯电动车型,并将在2020年后推出两大专属新能源车型的模块化平台,而在2025年全面淘汰燃油车。
海南省
燃油车停售时间:2030年
根据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形势,《规划》中提出了六大方面具体措施。其中,在推进增量和存量汽车双向清洁能源化方面提到,2025年前后将适时启动燃油汽车进岛管控时间表研究工作;2030年起全省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
望采纳
Ⅳ 请问国内燃料电池车发展的现状
现阶段国内除进口若干燃料电池公共汽车以外,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方面的研究开发主要是由大学及相关科研机构进行。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都在研发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为基本动力源的电动汽车,主要成果有清华大学的电动公共汽车、上海交大的“超越”系列电动轿车和武汉理工的“楚天”系列电动轿车。
Ⅵ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为什么认为它是电动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
你好,燃油电池。电动车为什么?认为他是电动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燃料电池电动车。不是吧,这个。应该现在车的发展趋势是全部向电动车就是以零污染的方向去发展。
Ⅶ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11月2日,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规划》部署了5项战略任务:
一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坚持整车和零部件并重,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新一代车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基础能力,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
二是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以生态主导型企业为龙头,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产业生态。
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全面深度融合,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智能化水平提升,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动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鼓励商业模式创新,营造良好使用环境。
五是深化开放合作。践行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深化研发设计、贸易投资、技术标准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Ⅷ 燃料电池汽车5000辆的第一阶段目标实现,百万辆的十年规划还远吗
就在不经意间,我们已经迈入了2020年。对各行各业而言,2020年都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间节点。它既是阶段性成果展示的时刻,又是一个承接未来的新起点。理所当然的,冷静和理性地审视曾经制定出的方针和路线,就变得尤为重要起来。
新能源,作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大趋势,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到了2020年,我们一方面欣慰于新能源汽车取得的不斐成绩,另一方面也无法忽视其客观存在的发展瓶颈。
要给新能源汽车打个总结,展望一下未来,首先还得啰嗦几句。其实,有一个误区存在于大部分人的现有思维当中,认为纯电动就等于新能源。
不得不说,这还真是个不小的误会!因为无论是从国家层面制定的发展方针,还是车企践行的实际路径,都能看出纯电动汽车仅仅是新能源汽车的其中一种。
可由于目前的规模和发展情况,使得不少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另一种作为和纯电动汽车相辅相成的存在,即燃料电池汽车。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虽然略显低调,但却一直在稳步前行。
2020年是关键节点!
燃料电池汽车已完成“助跑”
早在2006年,国家中长期的科学发展纲要里面就对氢能和氢燃料电池进行了规划。后在中国制造2025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上,也把氢能源和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了一个发展的主要方向。
而在2016年国家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又明确将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未来进行了具体的量化。到2030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要达到100万辆。也就是说,实现这一目标所剩下的时间还有十年。
这就如同现在纯电动汽车遇到的充电难的问题。不解决此类问题,难保消费者不会产生用车焦虑,也会制约其推广的阻碍。
同时,燃料电池汽车因为本身成本问题,所导致的售价普遍高昂,也是其普及路上的另一座大山。
动辄几十万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势必会让不少的消费者望而却步,没有消费者买单的情况下,要想有更好的发展无疑是不现实的。
马曰:
站在2020年的关键时间节点上,正确、客观地看待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找到更为合适且合理的修正改进措施,才是最为重要的。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我们的政府、行业政策制定者都会秉承科学合理的发展方针,提供解决燃料电池汽车的正确发展路径。
我们已经迈出了最困难的第一步,也有信心去走好今后发展的每一步。时刻保持冷静,不盲目不跃进,当冲线的那一刻,必将迎来彻底改善消费者用车生活,改善人居环境的美好明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Ⅸ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将成北京未来规划重点
作者:码哥
主编意见:有关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汽车的发展瓶颈谁更先来到,其实非常清楚。在无法实现材料上的进化之路后,纯电车将只能选择通过增加更多的电池和更大的重量来解决与日俱增的里程需求,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自燃/爆炸事件,这条路已经很难再走下去了。所以转而关注氢燃料电池汽车理所应当。那么问题来了,氢燃料汽车本身相对安全是没错,但毕竟储存罐中是氢,如果旁边停了一辆纯电车正好自燃了,那就是更可怕的事情了。所以,相信到时候一定会对纯电车有所限制和特别管理……现在的你还想买纯电车嘛?就是2025年可能要受限的那种。
立足房山区丰富的氢能制取优势,充分开发河北省张家口市、天津市等区域氢源供应互补能力,多渠道强化氢源保障,构建环北京供氢链;
依托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一流科研院所,聚合国内外氢能产业核心优势资源,培育和组建一批国际一流的氢能技术研发平台、检测平台及重点实验室等,构建沿海淀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国领先的氢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轴;
北部区域,以冬奥会为契机,在延庆区率先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以点代面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延庆区公共领域的推广应用;依托昌平区车辆高端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技术创新与高精尖产品研发与制造平台,开展氢燃料汽车示范应用;
南部区域,依托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兴片区,集合大兴国际机场和货运物流集散中心优势,通过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机场巴士、货运物流等领域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将大兴区打造成为国际氢能示范区。
立足环北京供氢链、产业链科技创新轴和示范应用先行区先行先试的发展成果,逐步拓宽全市范围内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运行区域,进一步带动津冀地区跨区域物流、长途客运等重点领域的潜力释放,多点全面覆盖,形成以北京市为核心的产业辐射、市场联动的发展态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