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电动汽车对电网的影响取决于

电动汽车对电网的影响取决于

发布时间: 2021-08-10 22:45:12

『壹』 新能源电动汽车会对电网产生什么潜在影响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它使用存储在电池中的电来发动。在驱动汽车时有时使用12或24块电池,有时则需要更多。

『贰』 新能源电动汽车会不会对电网造成冲击

不会的。现在国家电网这块反而是鼓励多用新能源电动汽车呢。

『叁』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将产生哪些影响

近年来,电动汽车十分受欢迎。据国际能源署表示,从2011年到201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翻了一倍。在美国,美国电力驱动运输协会(Electric Drive Transportation Association)的统计显示,2012年到2013年,美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增长了一倍,预计2014年将增长30%。从2011年到2013年,电力驱动式汽车(包括插电式和混合式)销售比例从2.3%上升到3.8%,经历了翻番的不俗变现。但是,如果把这么多电动汽车连接到电网中的话,会对电网产生什么潜在影响呢?现在的电网已经被民众描述为“老化的连尼古拉﹒特斯拉和托马斯﹒爱迪生都能认出其中的配件”。在美国,最受欢迎的全电动汽车莫过于特斯拉S型汽车了,2014年,公司总共发出了35000辆S型电动汽车。特斯拉管理层还期望到2015年年底,公司电动汽车年产量能够达到10万台,远远超过现在的数字。据特斯拉的描述,每个驾驶员每年行驶15000英里需要耗费4800千瓦时的电力。如果按平均每户家庭每千瓦时支付0.12美元(约合0.74元人民币)来计算的话,一年的电力成本就是576美元(约合3542元人民币)。与燃气驱动的车辆相比,后者需要花费1700美元(约合10455元人民币)一年。因此,这相当划算,如果你不介意话7万美元(约合43万元人民币)购买一部特斯拉S型电动汽车。但是4800千瓦时的电力会产生什么潜在影响呢?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透露,2012年,平均每户居民耗电超过10800千瓦时,因此,有了电动汽车,耗电量会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44%。按说,这44%的电量不至于让电网无法承受,但是问题在于,在下午,或下班后,电动汽车用户一起充电导致电力高峰,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有待研究。

『肆』 电动汽车是如何快速充电的会不会对电网有损害如何解决

特斯拉充电模式有几种:普通充电,快速充电,超级充电。
普通充电使用家用单充电器(Mobile Connector),功率10千瓦。
快速充电使用家用双充电器(Twin Charger),功率20千瓦。
使用超级充电站(Super Charger),20分钟充满一半。特斯拉MODEL S电池容量是85kWh,所以超级充电站的单车充电功率大约是127千瓦。
根据Musk的描述,将来的充电速度还会更快,电池容量还会更大。
对于电网的冲击程度要看同时进行快速充电车辆的数量,如果太多肯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同时,快速充电对于电池寿命影响较大,不如普通充电稳妥。
再一个,特斯拉鼓励用户晚上充电,因为晚上是用电低峰,电费也会相对便宜。所以理论上是不太会大规模集中快速充电的。

『伍』 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两者之间的关系

智能电网与电能的存储有关。而电动汽车用电池驱动,如果采用换电模式,充电时间比较灵活,可以选择电网的低谷时段进行。

『陆』 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对电网有哪些影响

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风速、光照是随时变化的,风电机组、光伏电站的出力主要由风速、光照强度的大小决定,因此风电场、光伏电站的出力也是波动的。其不稳定性将会导致大规模风电、光伏电站并网之后,造成电网电压、电流和频率的波动,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电网公司为消除不利影响,需要增加额外的旋转备用容量,从而增加了电网运行成本,也会间接影响新能源的发展。风电近几年发展尤为迅速,已经成为继火电、水电后的第三大电能生产形势,本文将着重介绍大规模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稳定性产生的影响。
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对电网暂态稳定性存在影响。在新能源发电装机比例较大的电网中,由于改变了电网原有的线路传输功率、潮流分布以及电能质量等,因此,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会发生变化。比如,大规模风机并网系统,如果地区电网较弱,风电机组在系统发生故障后无法重新建立机端电压,风电机组运行超速失去稳定,将会引起地区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破坏[2]。
大规模风电机组并网电力系统,其中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将会对电力系统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低电压穿越(LVRT)指在风机并网点电压跌落的时候,风机能够保持并网,甚至向电网提供一定的无功功率,支持电网恢复电压,直到电网恢复正常,即成功“穿越”这个低电压区间。当风电在电网中所占比例较大时,若风机在系统发生故障时采取被动保护式解列方式,将会增加整个系统的恢复难度,甚至可能加剧故障,并最终导致系统其他机组全部解列。因此,在大规模风机并网的电力系统中,风电机组必须具备相应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柒』 电动汽车的大量应用对电力系统调度有何影响

电动汽车和电力调度会有什么关联呢?电动汽车无非就是需要充电,用电功率也不是很大,对电力系统不构成影响。

『捌』 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关系如何,应该如何发展

而充换电设施是推动电动车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发展充换电设施的同时,需要对配电网络进行相应改造。电动汽车与电网关系如何,应该如何发展,这些问题也是与会代表关心和热议的话题。发展电动汽车要循序渐进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欧阳明高: 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汽车生产国,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年产3000万~4000万辆,汽车保有量将超过3亿辆。而汽车又会消耗非常多的能源,预计到2030年仅汽车燃料消耗就将超过3亿吨,这对于中国的能源保障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目前,我国政府制定的汽车节能目标,是在2020年百公里油耗要降到5升以下,这对传统的汽车技术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这就要求对汽车进行电气化的改进,即发展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我倡导建立一个电动汽车的“点线面”系统,在大城市推广电动公交车和私家车,在城市之间推广电动商务汽车与电动运输汽车,而在小城市可以推广微型电动汽车,如电动摩托车等。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战略应该是一种演变型的战略,实质上就是对现有交通工具进行电气化演变。 在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推广中,一种是革命性的战略,就是开发一种新型燃料的交通工具,这在现实中是需要很大的代价的。另一种就是模块化战略,我认为在中国推广电动汽车,模块化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先是混合动力电动车,然后再是纯电动车,在过去的几年内,我国政府在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发面做了很多工作。 就电动汽车的技术来讲,相关技术发展很快。在电池方面,目前主要是锂电池,并且已经有35个国家出台了锂电池的相关标准。我国也已经在10个大城市推进了电动车的示范应用。 接下来,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电动车的国际合作,并且未来的研究重点应放在电池、电机方面,研发下一代电力传动技术。我建议对于整车的研发,应该是混合动力电动车和插电式电动车,在研发电动汽车的同时,还应注重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改进。 电动汽车上路需电企和车企联手推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陈清泉: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的路线图仍未清晰。我认为应该采取集中发展纯电动汽车,同时跟进混合动力及燃料电池等其他技术路线。 现在发展纯电动的“低速小型”电动汽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据我的调研,当前市场上在售和即将进入市场的纯电动汽车基本是高端的电动汽车,即便享受了国家的补贴,大部分消费者还是会认为价格偏高,导致消费者不认可。其实,“低速小型”电动车的市场应该在农村以及一些欠发达城市,农民用它主要是从家里到农田、从家里到集市,时速60公里就够了,所以小型低速的电动汽车不需要锂电池,铅酸电池就够了,这样核算下来,一部车造价可以不到一万元。 另外,当前我国对发展电动汽车的商业运营模式正在进行有益的探索,究竟是“充电”为主,还是“换电”为主,大家都有自己的理由和看法。我认为,两者皆有利弊,但是电动汽车最关键的部位就是电池,因此在当前电池技术尚不发达,电池容量、功率均有限的条件下,为了能够使电动汽车驾驶者有更好的体验,我还是支持“换电”模式为主的商业运营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可以提高电池寿命、同时为使用者节约等待充电的时间,而电池在充电站还可作为储能装置连接于智能电网。 但是,未来对不同汽车车型应该探索更加合理的商业模式,如对公交电动车和出租车,换电池显然更加方便;未来如果有条件,充电站网络已经建立家用电动汽车,可以慢充为主,辅以换电模式。 此外,电池等关键技术需要更大的投入集中突破;电池的附加值尚未挖掘,车企与电网公司也亟须握手。所以,今后商业模式的确定有赖于汽车产业和电力产业的摸索与妥协。 结合当前电动汽车发展形势,我认为:第一,电动汽车产业化的火车已经开动了,未来几年速度会有多快,没人能够预测,因此想赶火车的要快点上车;第二,不能仅用市场这只手来主导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而应发挥好政策这只手,创新的、有效的政策可以很好化解电企和车企间的矛盾;第三,技术已经在不断进步,产业之间、城际之间需要相互取经、相互帮助。 电动汽车规模化与智能电网发展相得益彰 中国电科院电工与新材料研究所所长来小康: 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会有力驱动智能电网的建设,而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也将为电动汽车的充换电设施提供极大保障。 电动汽车的接入将对电网产生毋庸置疑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区域负荷的影响,电动汽车集中充电将增加峰值负荷,加大峰谷差率,从而加剧电网调峰压力,使得电网的运行效率降低。其次可能会引起供电设备的过载,使得供电可靠性降低,从而对配电网升级改造的需求,并增加充电设施的安装费用增加。此外,由于电池容量使车辆行驶范围受到限制,短期内将难以实现动力电池技术突破,因此规模化充电设施建设是推广电动汽车的必要条件,规模化充电设施建设给电网带来了挑战。 这就要求实现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的有机融合。智能电网的特征是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二者融合可为用户带来很多益处:分时电价、实时电价的实施,使得充电费用更为低廉;通过充换电服务网络实现电动汽车“漫游”不受限制;用户还能通过电动汽车向电网回馈电能获得收益。电网也将从中获得收益:通过削峰和负荷平衡改善电网运行效率,增强电网稳定性;减少配电线路“阻塞”,提高供电可靠性,从而降低配电网络建设改造费用。 所以,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与智能电网的建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可谓双赢发展的新局面。 中国电力科学院下一步将计划进行用户行为和观点的基础数据收集,通过对电动汽车的充电特性——包括充电时间、充电电量、充电地点、充电频次等方面的研究,评估电动汽车对电网的影响,从而指导充电设施建设,为控制模型提供基础数据,最终形成有序充电解决方案。

『玖』 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的关系

如果把智能电网的相关技术看做一个“面”,那其中某个专业的知识就是“点”。
对于“面”,不必做太深的研究,你现阶段也不可能,但对一个“点”的精深研究是有可能的。
“以点带面”是我现在给你的建议。先不要想的太大,先从具体工作入手。
智能电网包括以下一些方向:
电网的自愈性(高级算法)、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应用)、新能源的充分利用(接入与防扰动)、用户的分时电价(智能电表)、电动汽车充电(充电站)等应用,还包括智能化设备(ED)、智能化变电站等相关产品。
对更细的专业细分,你得对智能电网有一定的了解后再说。

对于电力行业,了解以下的知识是需要的:
1、电力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发电厂电气》
2、发电厂的组成与生产过程《动力工程》
3、电网的组成与生产过程《电力工程》
4、配网自动化《配网自动化系统》
6、发电厂和变电站一次系统《发电厂电气》
7、发电厂和变电站二次系统《继电保护》
8、需求侧的管理《电力系统负荷管理》

还包括:
1、智能电网的概念和发展
2、智能化变电站及其相关技术
—— 这方面出版的书很少,更多的知识存在于专题报告、论文等资料中

『拾』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将产生哪些影响

主要就是电动汽车用电,以后城市会大量建设充电;
与其说是卖电,主要就是卖电池,我们这边一辆电动汽车36万,补贴30万

热点内容
新厦工50铲车价格 发布:2025-08-09 07:37:39 浏览:112
时速最快的越野车 发布:2025-08-09 07:26:36 浏览:668
春节去澳大利亚旅游注意事项 发布:2025-08-09 07:10:39 浏览:135
40万的房车里面视频 发布:2025-08-09 07:10:37 浏览:304
四蛐摩托车价格 发布:2025-08-09 06:48:01 浏览:605
泰国当地买本田摩托车价格 发布:2025-08-09 06:17:21 浏览:209
地理如何保证旅游安全 发布:2025-08-09 06:13:50 浏览:10
黄陂长岭房车 发布:2025-08-09 06:13:44 浏览:111
2017上市七座硬派越野 发布:2025-08-09 05:52:36 浏览:325
金元双排电动三轮车价格图片 发布:2025-08-09 05:52:29 浏览: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