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选型手册
A. 北汽新能源汽车冒烟遇水又爆炸是怎么回事
8月20日,福建三明,一辆北汽新能源纯电动车,在充电时发生自燃,随后救援人员赶到,将周围人群疏散,并对车辆进行水枪灭火时,结果车辆却突然发生爆炸,威力惊人,充电棚的顶棚都被炸出了一个洞。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据现场显示,该车停靠于某充电站中,先是车身周围浓烟滚滚,随后,在消防人员持续向车辆射水时,该车突然爆炸。爆炸发生时,车辆周围伴有明火,随后,包括车门、后备箱盖等零部件散落一地,车辆严重损毁之余,还殃及充电站顶棚。
(1)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选型手册扩展阅读:
电动车起火应该:
其实无论是电动车还是燃油车都要看具体情况才能用水灭火,因为汽油的比重比水小,若用水扑救则汽油会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且随着水四处蔓延而扩大燃烧面积,危及其他货物和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正确的方法是:立即用泡沫、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机等灭火工具灭火。
而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很多人认为电路起火不能用水,但动力电池是个例外,灭火不是不用水,而是要用更多的水!例如查阅特斯拉的应急救援手册可以发现:如果火势较小,没有蔓延到电池仓,可以用二氧化碳或ABC干粉灭火器。
不过电池起火属于爆燃,很快就能烧光一辆车。火势一大,就需要用更多的水,因为动力电池在火灾中会发生弯曲、变形、损坏,如果水量太少,有毒气体就会大量渗出,此时也得注意现场可能引发的漏电情况,所以我们在之前便已强调,尽量远离车身。
B. 新能源汽车冷天不能启动怎么办
1、动力电池亏电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动力电池算得上是核心零部件,因为现在动力电池大都是三元锂电池或者磷酸铁锂电池,本身存在着自放电的情况,新能源汽车长期闲置之后,动力电池因自放电而导致蓄电池亏电,在缺少足够电量支持的情况下导致车辆无法启动。
2、小电瓶亏电
小电瓶我们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辅助设施蓄电池,主要用于电动汽车低功率需求的供电使用,当我们进行多个设备的同时使用时会造成小电瓶的大量放电而导致亏电,同时因为蓄电池的自放电属性,也会导致小电瓶亏电严重,因此新能源汽车无法启动时需要查看小电瓶的工作状态。
3、启动电机的保险丝断了
汽车保险丝是电流保险丝的一种,当电流超过保险丝额定电流功率之后往往会发生熔断现象,这时往往会导致车辆众多的电子设备失灵,供电线路断绝,无法启动电动车也就成为了必然,这时需要进行保险丝的更换。
4、方向盘处在死锁不动
经常有朋友会遇到车打不着火,钥匙怎么也拧不动的情况,这时需要注意当停车时如果方向盘没有回正,处在一个稍大的角度时(例如超过30度),方向盘就会自动锁上,这也是一种防盗的措施,这时钥匙可能会拧不动,造成不能点火。
(2)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选型手册扩展阅读:
一般来说,60Ah的电瓶通过12V电压供电收音机,功率在10瓦左右,如果算上其他供电设备的待机功率,全车功耗不超过30瓦。从理论上讲,收音机能够连续听24小时。
解决方法:电瓶没电得借用其他电瓶启动或者找几个人用万能的推车启动法启动。打不着火可能是由于长时间大灯未关等原因造成的亏电或是电瓶寿命到期,一般根据保养手册及时更换电瓶。
另外加装氙气大灯、高功率音响、DVD等也是造成车辆电路故障的原因。车辆没电的情况很好检查,按下喇叭就知道了。电瓶电压不足,以至于带不动起动机,此种情况,可以借用其他电瓶用连接线启动。
C. 北汽新能源EU5、EU400、EU快换版车辆充电要注意什么
●车辆充电系统带有高压电,擅自改装车辆充电系统部件、车载充电设备或碰触损坏部件可能导致触电身亡。切勿在发生事故后触摸任何标有高压警示标识的部件或改装标有该标识的车辆零部件。发生事故后,应到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授权服务商处对事故车辆进行电气安全检查。
在车辆充电过程中或充电结束阶段,请注意如下安全事项,以保护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在车辆充电过程中,请选择在相对较安全的环境下充电(避免有液体、火源等环境)。
●在遇到暴雨、闪电、暴雪、冰雹等天气状况时,请勿在充电过程阶段和充电结束阶段触摸充电端口,避免因触电导致的人身伤害。
●充电结束后,请勿用湿手或站在水中去断开充电连接装置,避免因触电导致的人身伤害。
在车辆充电过程中,通过适配器、加长电缆或类似装备将充电电缆连接至供电电源时,可能导致火灾或受到电击,此时存在致命伤害风险
●基于安全考虑,请仅使用随车提供或厂家指定的适用于本车的充电电缆和充电设备。
●切勿使用损坏的充电电缆,当发现充电电缆或供电电源异常发热至烫手的程度,请停止充电,并到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授权服务商处进行充电产品状态检查。
家用充电时,频繁长时间使用多插头插座、插排或类似设备,或误将16A插头强行插入10A供电插座时,可能导致火灾或受到电击,存在致命伤害风险。为避免此风险,请遵循以下事项:
●充电前,确认充电产品连接至符合以下要求的供电电源上:
1.符合国家质量检验要求的16A单相三孔插座
2.供电电源已经良好接地
3.供电电源经过专业电工的检查
4.供电电源功率导线不小于4平方毫米
●基于安全考虑,请仅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厂家认可的适用于本车的家用充电产品。
请遵守家用充电线(带缆上控制和保护装置)操作手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基于安全考虑,请仅使用经过北汽新能源认可或国家强检部门认可的适用于本车辆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工作。并注意如下内容:
●在充电结束后,请按照说明书中规定的方式断开车辆与充电设备的连接,避免因为不当操作导致的产品损坏或性能降低。
●切勿擅自改动充电系统中的高压部件和橙色电缆。
●切勿碰触充电系统中的损坏部件或损坏的橙色电缆。
●切勿拆除标有黄色警告贴的高压电器系统部件护盖。
●在充电过程中或充电结束后,在断开充电连接装置前,请确认车辆处于N档状态。
●当组合仪表中的充电提醒指示灯点亮时,请尽快充电。不建议在电量完全耗尽后再进行充电,否则会影响动力电池系统的使用寿命。
●公共充电系统的正常工作环境温度为:-20℃~50℃;家用充电系统的正常工作环境温度为:-5℃~50℃。在过低或过高温度条件下充电效率将明显降低,充电所需时间比常温条件下会更长。
●充电过程中,建议将车辆停放在通风处。
●动力电池系统在搁置过程中会发生自放电现象,建议车辆静置最大时间间隔不超过三个月。
建议每一个月至少进行一次交流充电,以便进行电池均衡和保养,以提高车辆电池的使用寿命。
●动力电池系统的可用能量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小幅衰减。
●请勿在动力电池电量过低(SOC约10%~20%)的情况下停放超过7天。
D. 新能源汽车到底需不需要热车
新能源汽车也是需要热车的,毕竟每一个买了车的人都是很爱护车的,“热车”这一行为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对车的保护,是很有必要的。
到了冬天很多车主都有热车的习惯,早晨冷车启动的时候热上几分钟车,让机油在发动机内部润滑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大大的增强了汽车的使用寿命,何乐而不为呢。其实不只是机动车,新能源车也是如此。
其实我们在买新能源车的时候,车辆使用手册里就有严格要求。由于新能源车的电池不能在极端严寒的天气下使用,如果你的车使用的是锂电池,在零下25度时锂电池可能会被冻结,导致不能充电或者电力失效的情况,在续航里程方面也会有影响。与其等到车子坏了再花更多的时间金钱去修,不如一开始就保护好它,做好热车这件小事。
总的来说冬天各位车主还是要尤为关心自己的爱车,毕竟冬天气温很低,对车子的动力以及各项影响都比较大。大家最好也能及时做保养,更换汽车的油液,做好热车的用前准备,这样才能平稳度过这个冬天。
总而言之,能源车车主也应该在冬天进行热车。
E. 十大变化 工信部将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
2月10日,工信部发布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众可在2020年3月10日前提出意见。
修改内容包括:将原管理规定的第五条第三款修改为:“(三)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技术保障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符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将《企业集团下属企业的准入审查要求》中“一、设计开发能力”修改为:“一、技术保障能力”,并对有关内容作出相应修改。
另外,工信部还将对包括《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申请书》等十项内容进行修改或删除。
以下为通知原文:
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
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
(征求意见稿)
为更好适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五条第三款修改为:“(三)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技术保障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符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见附件1,以下简称《准入审查要求》)。
具备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定条件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在企业集团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承担相应监管责任的前提下,其下属企业(包括下属子公司及分公司)的准入条件予以简化,适用《企业集团下属企业的准入审查要求》(见附件2)。”
二、删除第二十九条。
三、删除第三十条。
四、删除第三十一条。
五、将附件1《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修改为:
序号
准入审查要求
一
技术保障能力
1*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具备与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相适应的技术保障能力。在新能源汽车产品生产、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流程,制定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文件,提供全面的技术保障。
2*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具备对新能源汽车整车和自制部件的测试能力,能够评价、确认与技术保障能力相关的技术要求,包括: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模拟测试能力;动力系统、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集成测试能力(包括制动回馈功能测试能力)、电子电控系统功能测试能力及耐环境性(高温、低温、振动、盐雾等)测试能力、通讯系统模拟测试能力、控制软件分析测试能力、硬件在环测试能力、单个箱体的动力蓄电池包(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能力及耐环境性(高温、低温、振动等)测试能力、电子电器件的电气性能基本测试能力、高压电安全测试能力。申请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还应具备发动机性能/工况排放、能耗、电机性能、机电耦合装置性能综合测试台架;申请燃料电池汽车的,还应具备燃料电池系统性能测试台架、车载氢系统泄漏及高压气体安全方面的测试仪器和设备。
二
生产能力
3*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所必需的生产设备设施。
应具备专用充电设备,数量应能保证产品充电需要。
应建立充分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人员防护措施、应急处理措施。
4*投资项目审批文件中要求建设发动机生产条件的整车生产企业,申请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时,应具备发动机的生产能力,至少应有缸体、缸盖的精加工生产线,机械化的发动机总成装配线及发动机试验台架。曲轴、凸轮轴、连杆可委托加工。
三
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
5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实施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至少应建立产品可追溯性信息管理系统,应对发动机、车载能源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系统、驱动电机、整车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总成,以及整车配置、出厂检测数据等进行可追溯性信息管理。
6针对所有原材料、常规部件、车载能源系统及其他电器系统部件、软件及服务等供方,应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确定供方及其产品评价标准、采购技术协议、产品验证规范,对供方及其产品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日常监督管理,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应保留对供方及其产品的评价、选择、管理记录。
7*应具备保证产品质量所必需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出厂检验等设备和辅助检具,检验项目覆盖整车主要技术特性参数、主要零部件基本技术参数、功能和性能方面的检验内容,对安全、环保、节能等法规符合性、顾客特殊要求、新能源汽车专项检测项目要求应特别关注,性能指标应满足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且与所要求的测量能力一致。
应具备车载能源系统/燃料电池系统、驱动系统的电气性能与安全、温度、储氢系统安全等项目的检验设备以及整车安全检测线。
应具备整车控制器总成检验能力、整车下线后控制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检验能力,具备故障诊断专用仪器和软件。
8*应建立从关键零部件总成供方至整车出厂的完整的产品可追溯体系。应建立整车产品信息及出厂检测数据记录和存储系统,存档期限不低于产品的预期生命周期。
当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发生重大共性问题和设计缺陷时(包括由于供方原因引起的问题),应能迅速查明原因,确定召回范围,并采取必要措施;当顾客需要维修备件时,应能够迅速确定所需备件的技术状态。
对于发动机、车载能源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系统、驱动电机、整车控制器等关键部件,应建立易见的、不可更换的、唯一性标识,并建立可以支持产品追溯的信息数据库。
四
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9应建立完整的文件化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体系,包括人员培训(企业内部人员、经销商人员、顾客或使用单位的人员)、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维修服务提供、备件提供、索赔处理、信息反馈、整车产品召回、零部件(如电池)回收及再利用、客户管理等内容,并有能力实施。
应建立相应的技术文件体系,包括销售技术培训手册、整车/底盘/电子电器系统的维修手册、备件目录、专用工具和仪器清单、产品使用说明书、售后服务承诺、应急措施等。
售后服务承诺内容应充分适宜,应在本企业网站上向社会公开,并严格履行。
已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的企业如果发生重组,应保证重组后企业提供的售后服务不低于重组前作出的售后服务承诺。
10维修服务、备件供应满足所有客户要求,能保证在产品的使用寿命期限内、在企业承诺的限定服务时间内向顾客提供可靠的备件、维修和咨询服务。
售后服务体系除能独立完成或与供方协作完成与常规汽车相同的售后服务项目外,还应具备整车及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及子系统和相关部件的故障诊断专用仪器和软件,具备相应的维修服务能力和更换能力。
应建立零部件(如电池)回收及再利用的渠道,与有关各方签订相关协议,确保回收及再利用的顺利实施。
11*应建立质量信息及时反馈机制及产品安全保障机制。
应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为所销售的每一辆新能源汽车(含底盘)建立相应的档案,跟踪汽车使用、维护、维修情况,建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信息管理系统,跟踪记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情况。
应按照与用户的协议,对已销售的全部新能源汽车(含底盘)的运行安全状态进行监测,直至汽车停止使用或报废。监测数据应至少包括车辆运行安全、故障、充电、能耗情况等方面,应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能为车辆改进提供数据支持。监测数据保存期应不低于产品的生命周期。企业监测平台应与地方和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监测平台对接。
应建立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制度,包括应急预案、抢险救援方案、事故调查及汇报方案等。
应编写年度报告。年度报告应长期存档备查。
注:1.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企业,如已按照相同类别的常规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则通过审查,则对相关要求免予审查。
2.表中准入审查要求分为否决项和一般项两类,共11个条款,标注“*”的条款(共7个)为否决项。
3.判定原则如下:
(1)现场考核全部否决项均符合要求,一般项不符合不超过2项,审查结论为通过;其余情况均为不通过。
(2)当现场考核结果未达到本注中第(1)条要求时,申请企业可在2个月内针对不符合项进行整改,经验证后达到本注中第(1)条要求的,考核结论为通过;验证未达到第(1)条要求的,结论为不通过,申请企业6个月后方可重新提出申请。整改验证只能进行一次。
六、将附件2《企业集团下属企业的准入审查要求》中“一、设计开发能力”修改为:“一、技术保障能力”,并对有关内容作出相应修改。
具体见附件2《企业集团下属企业的准入审查要求》。
七、对附件3《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做以下修改:
(一)将GB/T 18387-2008《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MHz》修改为,GB/T 18387-2017《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将GB/T 4094.2-2005《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修改为,GB/T 4094.2-2017《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将GB/T 19836-2005《电动汽车用仪表》修改为,GB/T 19836-2019《电动汽车仪表》;
将GB/T 18386-2005《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修改为,GB/T 18386-2017《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二)删除GB/T 27930-2015《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新增GB/T 34657.2-2017《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2部分:车辆》
(三)新增5项标准,分别为:GB/T 33978-2017《道路车辆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块》、GB/T 34585-2017《纯电动货车技术条件》、GB/T 37154-2018《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氢气排放测试方法》、GB/T 37153-2018《电动汽车低速提示音》、GB/T 34598-2017《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商用车技术条件》。
具体见附件3《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八、对附件4《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申请书》做以下修改:
(一)删除“与新能源汽车产品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人)”的内容;
(二)删除“新能源汽车产品设计能力及设计开发过程说明(包括研发机构和人员、开发工具和设备、开发过程描述等)”的内容;
(三)删除“产品开发主要设施设备(含必要的软件程序)清单”的内容。
具体见附件4《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申请书》。
九、根据有关标准制修订情况,对附件5《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技术参数表》内容进行修改。
具体见附件5《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技术参数表》。
十、对附件6《新能源汽车年度报告》做以下修改:
删除对“新产品研发情况”、“研发能力和条件建设情况”内容。
具体见附件6《新能源汽车年度报告》。
自2020年月日起施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附件1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
序号
准入审查要求
一
技术保障能力
1*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具备与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相适应的技术保障能力。在新能源汽车产品生产、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流程,制定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文件,提供全面的技术保障。
2*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具备对新能源汽车整车和自制部件的测试能力,能够评价、确认与技术保障能力相关的技术要求,包括: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模拟测试能力;动力系统、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集成测试能力(包括制动回馈功能测试能力)、电子电控系统功能测试能力及耐环境性(高温、低温、振动、盐雾等)测试能力、通讯系统模拟测试能力、控制软件分析测试能力、硬件在环测试能力、单个箱体的动力蓄电池包(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能力及耐环境性(高温、低温、振动等)测试能力、电子电器件的电气性能基本测试能力、高压电安全测试能力。申请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还应具备发动机性能/工况排放、能耗、电机性能、机电耦合装置性能综合测试台架;申请燃料电池汽车的,还应具备燃料电池系统性能测试台架、车载氢系统泄漏及高压气体安全方面的测试仪器和设备。
二
生产能力
3*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所必需的生产设备设施。
应具备专用充电设备,数量应能保证产品充电需要。
应建立充分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人员防护措施、应急处理措施。
4*投资项目审批文件中要求建设发动机生产条件的整车生产企业,申请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时,应具备发动机的生产能力,至少应有缸体、缸盖的精加工生产线,机械化的发动机总成装配线及发动机试验台架。曲轴、凸轮轴、连杆可委托加工。
三
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
5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实施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至少应建立产品可追溯性信息管理系统,应对发动机、车载能源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系统、驱动电机、整车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总成,以及整车配置、出厂检测数据等进行可追溯性信息管理。
6针对所有原材料、常规部件、车载能源系统及其他电器系统部件、软件及服务等供方,应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确定供方及其产品评价标准、采购技术协议、产品验证规范,对供方及其产品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日常监督管理,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应保留对供方及其产品的评价、选择、管理记录。
7*应具备保证产品质量所必需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出厂检验等设备和辅助检具,检验项目覆盖整车主要技术特性参数、主要零部件基本技术参数、功能和性能方面的检验内容,对安全、环保、节能等法规符合性、顾客特殊要求、新能源汽车专项检测项目要求应特别关注,性能指标应满足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且与所要求的测量能力一致。
应具备车载能源系统/燃料电池系统、驱动系统的电气性能与安全、温度、储氢系统安全等项目的检验设备以及整车安全检测线。
应具备整车控制器总成检验能力、整车下线后控制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检验能力,具备故障诊断专用仪器和软件。
8*应建立从关键零部件总成供方至整车出厂的完整的产品可追溯体系。应建立整车产品信息及出厂检测数据记录和存储系统,存档期限不低于产品的预期生命周期。
当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发生重大共性问题和设计缺陷时(包括由于供方原因引起的问题),应能迅速查明原因,确定召回范围,并采取必要措施;当顾客需要维修备件时,应能够迅速确定所需备件的技术状态。
对于发动机、车载能源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系统、驱动电机、整车控制器等关键部件,应建立易见的、不可更换的、唯一性标识,并建立可以支持产品追溯的信息数据库。
四
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9应建立完整的文件化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体系,包括人员培训(企业内部人员、经销商人员、顾客或使用单位的人员)、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维修服务提供、备件提供、索赔处理、信息反馈、整车产品召回、零部件(如电池)回收及再利用、客户管理等内容,并有能力实施。
应建立相应的技术文件体系,包括销售技术培训手册、整车/底盘/电子电器系统的维修手册、备件目录、专用工具和仪器清单、产品使用说明书、售后服务承诺、应急措施等。
售后服务承诺内容应充分适宜,应在本企业网站上向社会公开,并严格履行。
已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的企业如果发生重组,应保证重组后企业提供的售后服务不低于重组前作出的售后服务承诺。
10维修服务、备件供应满足所有客户要求,能保证在产品的使用寿命期限内、在企业承诺的限定服务时间内向顾客提供可靠的备件、维修和咨询服务。
售后服务体系除能独立完成或与供方协作完成与常规汽车相同的售后服务项目外,还应具备整车及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及子系统和相关部件的故障诊断专用仪器和软件,具备相应的维修服务能力和更换能力。
应建立零部件(如电池)回收及再利用的渠道,与有关各方签订相关协议,确保回收及再利用的顺利实施。
11*应建立质量信息及时反馈机制及产品安全保障机制。
应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为所销售的每一辆新能源汽车(含底盘)建立相应的档案,跟踪汽车使用、维护、维修情况,建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信息管理系统,跟踪记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情况。
应按照与用户的协议,对已销售的全部新能源汽车(含底盘)的运行安全状态进行监测,直至汽车停止使用或报废。监测数据应至少包括车辆运行安全、故障、充电、能耗情况等方面,应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能为车辆改进提供数据支持。监测数据保存期应不低于产品的生命周期。企业监测平台应与地方和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监测平台对接。
应建立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制度,包括应急预案、抢险救援方案、事故调查及汇报方案等。
应编写年度报告。年度报告应长期存档备查。
注:1.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企业,如已按照相同类别的常规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则通过审查,则对相关要求免予审查。
2.表中准入审查要求分为否决项和一般项两类,共11个条款,标注“*”的条款(共7个)为否决项。
3.判定原则如下:
(1)现场考核全部否决项均符合要求,一般项不符合不超过2项,审查结论为通过;其余情况均为不通过。
(2)当现场考核结果未达到本注中第(1)条要求时,申请企业可在2个月内针对不符合项进行整改,经验证后达到本注中第(1)条要求的,考核结论为通过;验证未达到第(1)条要求的,结论为不通过,申请企业6个月后方可重新提出申请。整改验证只能进行一次。
附件2
企业集团下属企业的准入审查要求
一、技术保障能力
企业集团如果具备共用与通用的技术保障能力,则下属企业可以借用,并简化《准入审查要求》“技术保障能力”的考核要求。
二、生产能力
下属企业应满足《准入审查要求》“生产能力”的相关要求。
对于车身、底盘等总成部件,如果企业集团在冲压、焊装等方面有统一生产布局,则可简化下属企业的相关能力要求。
三、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
下属企业应满足《准入审查要求》“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的相关要求,并能够独立实施。但在检验能力中,涉及定期抽查、型式检验等方面的工作可由企业集团统一完成。
共用与通用产品的零部件配套可在企业集团统一管理、统一评价、统一要求下进行。下属企业的专有产品,应由下属企业自行制定要求、自行评价,指定配套企业。
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可由企业集团统一销售渠道、提供通用性服务。下属企业的专有产品,应由下属企业提供专项服务。
附件3
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序号
检验项目
标准名称
标准号
备注
1储能装置(单体、模块)
电动汽车用锌空气电
GB/T?18333.2-2015
6.2.4、6.3.4?90°倾倒试验对水系电解液蓄电池暂不执行。
车用超级电容器
QC/T?741-2014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31484-2015
6.5工况循环寿命结合整车可靠性标准进行考核。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31485-2015
6.2.8、6.3.8针刺试验暂不执行。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31486-2015
道路车辆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块
GB/T 33978-2017
储能装置(电池包)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 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
GB/T?31467.3-2015
对于由车体包覆并构成电池包箱体的,要带箱体/车体测试;电池包或系统尺寸较大,无法进行台架安装测试时,可进行子系统测试。
2电机及控制器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18488.1-2015
5.6.7电磁兼容性结合GB/T 18387-2008电磁兼容考核;5.7可靠性试验结合整车可靠性进行考核;附录A不执行。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18488.2-2015
10可靠性试验、9.7电磁兼容性暂不执行。
3电动汽车安全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1部分: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REESS)
GB/T?18384.1-2015
5.1.2(除乘用车和N1类车辆外的其他汽车)绝缘电阻测试条件,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5.2污染度暂不执行;
5.3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物质排放暂不执行。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2部分:操作安全和故障防护
GB/T?18384.2-2015
6用户手册涉及项目暂不执行;
8紧急响应涉及项目暂不执行。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GB/T?18384.3-2015
6.3.3电容耦合 暂不执行;
7.2B(除乘用车和N1类车辆外的其他汽车)绝缘电阻测试条件,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9用户手册 涉及项目暂不执行。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GB/T?24549-2009
4电磁场辐射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8387-2017
5电动汽车操纵件
电动汽车 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T?4094.2-2017
6电动汽车仪表
电动汽车仪表
GB/T 19836-2019
7能耗
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 试验方法
GB/T?18386-2017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GB/T?19753-2013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GB/T?19754-2015
8电动汽车除霜除雾
电动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24552-2009
5.1.1除霜试验环境温度对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为-10℃。
9纯电动汽车技术条件
纯电动乘用车 技术条件
GB/T?28382-2012
纯电动货车 技术条件
GB/T 34585-2017
10燃料电池发动机
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24554-2009
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加氢口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加氢口
GB/T?26779-2011
1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车载氢系统 技术要求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车载氢系统 技术要求
GB/T?26990-201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车载氢系统 试验方法
GB/T?29126-201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氢气排放测试方法
GB/T 37154-2018
13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20234.1-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GB/T?20234.2-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
GB/T?20234.3-2015
14通信协议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 第2部分:车辆
GB/T 34657.2-2017
15碰撞后安全要求
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
GB/T?31498-2015
采用B级电压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应符合本标准规定。
16超级电容电动城市客车
超级电容电动城市客车
QC/T?838-2010
5.1.3.1绝缘、5.2.1高压电器设备及布线、5.3低压电器设备及电路设施暂不执行。
17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条件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 技术条件
GB/T 32694-2016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商用车 技术条件
GB/T 34598-2017
18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车载终端
GB/T 32960.2-2016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
GB/T 32960.3-2016
19.定型试验
电动汽车 定型试验规程
GB/T?18388-2005
4.1.2、4.1.3电动车除霜除雾结合GB/T?24552-2009标准的方法和要求考核。4.3可靠性行驶对于纯电动乘用车按照GB/T 28382-2012标准4.9可靠性要求考核。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定型试验规程
GB/T?19750-2005
超级电容电动城市客车 定型试验规程
QC/T?925-2013
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
GB/T?18385-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
GB/T?19752-2005
9.7混合动力模式下的30分钟最高车速暂不执行。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最高车速试验方法
GB/T?26991-2011
20低速提示音
电动汽车低速提示音
GB/T 37153-2018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王鸣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F. 新能源上市公司有哪些
一、整车制造
中通客车(000957):在新能源客车的研发方面,开发了6121HEV、6112GHEV低入口并联式混合动力客车。
亚星客车(600213):公司推出了JS6127GHBEV纯电动客车、JS6126GHEV混合动力客车、JS6126UC超级电容等系列车型。
宇通客车(600066):公司将以10亿成立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向如新能源汽车上游零部件包括电机、电控等。
二、电动机制造
英威腾(002334):合资公司拟创意推出便捷、智能、环保、安全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业务,促进电动汽车推广业务高速发。
江特电机(002176):2016年3月3日,公司拟以5.88亿日元(约3400万元)增资日本四轮电动车设计株式会社(日本电动车设计公司),获其50%的股权。
阳光电源(300274):2015年3月,公司计划出资1亿元在安徽省合肥市设立全资子公司阳光电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三、充电桩
银河电子(002519):2015年8月份,公司拟6.9亿元收购福建骏鹏100%股权,并以不超过现金6800万元向其增资,拟1.49亿元收购嘉盛电源49%的股权,全资子孙公司银河同智以3350万元收购嘉盛电源11%股权。
福建骏鹏是一家业务聚集于高速增长的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主要业务为新能源电动车和高端LED关键结构件的供应商。
万马股份(002276):2016年3月17日,公司公告拟定增1.05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2.58亿元,用于I-ChargeNet智能充电网络建设项目、环保高分子材料生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奥特迅(002227):2015年6月份,公司研制的“EVFS-450/1.2M/A矩阵式柔性充电堆”取得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颁发的《新产品鉴定证书》。矩阵式柔性充电堆,适用于面向社会的、集中式直流充电站的建设。
四、电池电源
格林美(002340):2016年5月31日公告,公司拟投资3.58亿元,用于建设年产4万吨车用动力电池原料硫酸镍生产线,以满足公司镍钴锰(NCM)与镍钴铝(NCA)材料战略发展需求原料以及未来车用动力电池材料市场的需求。
合康新能(300048):资公司的电机产品主要分为:专用伺服电机和新能源汽车电机两大类。
骆驼股份(601311):2015年12月份,公司于12月29日与东风扬子江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拟在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等方面展开合作,协议有效期至2018年12月29日。
(6)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选型手册扩展阅读:
新能源的各类形式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发生的热能。
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资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和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发生的能量。也能够说,新能源包括各类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相对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年夜的特点,对于解决现今世界严重的情况污染问题和资本(出格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散布平均,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
新能源按种别可分为:太阳能、风力发电、生物资能、生物柴油、燃料乙醇、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氢能、垃圾发电、建筑节能、地热能、二甲醚、可燃冰等。
G. 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一般是电器电路方面的故障吗
新能源汽车作为环保、节能、经济指标高的汽车代名词,在最近今年不可谓不火。新能源汽车发展遍地开花,整车厂布局数量急剧上增。粗略统计国内整车企业四百余家,各整车厂的技术水平也是层出不群,现在投放到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也是频发一些故障。那么新能源汽车的故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动力电池故障
市面上现在大部分采用的都是18650型号的三元锂电,18指的是单体电芯18毫米,65指的是单体电芯高度65毫米,0指的是电芯为圆柱体。三元锂电的的优点很明显,就是电池能量密度高,可以达到140WH/KG。简单算一下吧,比如说250KG的电池它的电能可以达到35KWh。单体电芯的电压一般就是3.6V,那么我们整车需要多少的电压平台就需要将一定数量的电芯进行串接。比如说我们串96个单体电芯,那么他的电压便是345.6V。每串电池的电量为2.6Ah,那么我们并列48组电芯,此时的整车电量便是124.8Ah。
那么这么多单体电芯都需要电池一致性控制,这就是BMS即电池能量管理系统,需要对整组电池温度、电压进行检测、需要对整车快充、慢充转台进行检测,也需要电池与整车控制器进行通讯,电池与电机控制器进行通讯。电池常见故障也就温度故障、绝缘故障、通讯故障、或者充电故障,整车绝缘故障、电池高压互锁故障等。作为故障率最高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本身的成本就比较高昂,后期维修也比较复杂,有时候要涉及到内部检修,都是要进行拆包的,这个难度比较大,电池都是四五百斤重的东西,本身的拆装便不是很方便,所以整车厂对电池的选型及选点一般都是比较慎重,一般都是有老板亲自拍板决定。另外,一点也就是电池的售价较高,目前的价位一般是一度电1200元左右,想想35度电的话42000元,在整个电动车成本中占将近三分之一的价格。
二、DCDC转换器
DCDC直流转换器,是将整车345V的电压进行变压转化为12V的整车低压供电平台。因为目前为止,很多车都是12V系统,整车12V需要给VCU、BMS、车灯、玻璃升降器、中控屏、仪表、门锁、雨刮、倒车影像、行人提醒、ABS系统、空调控制盒、喇叭、电子点烟器、车载充电机、电机控制器、风扇、铅酸蓄电池、以及整车所有的其他用电器,所以别看DCDC电压不高,但是功率却不低,可以达到1.5KW左右,或者更高。电流将近125A左右。
DCDC目前经常性的会爆出一些比较普遍的故障,有DCDC高压互锁故障,或者DCDC状态异常,这个主要是DCDC需要将自身状态及时上报给远程监控终端,有时候会因为通讯的问题,会出上报一些状态不符的故障。DC还会爆出,温度过高,欠压故障,或者过流,硬件故障等等。
三、电机控制器
电机控制器作为控制整车驱动系统电机的主要核心零部件,也是故障频发的一个。主要是电机控制器的输出转矩,目标转矩,转速等等有时候是需要标定的,如果标定不正确,那么也会经常出现一些类似母线过流,过压,制动回馈故障,限制功率等等,启停抖动转速过高等等故障。
H. 买新能源汽车需要注意什么啊
电动汽车作为新型代步工具越来越受到了消费者们的喜爱,加上国家的政策和资金上的补助购买电动汽车可以说还是比较划算的,但是最近有不少的朋友在问小编那么多的电动汽车我们如何购买新能源汽车,很多的消费者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吧。
购买新能源汽车注意事项介绍:看三电系统的布置
电动车续航:如果您打算购买微型电动汽车,推荐知豆和众泰E200。因为这2款微型电动汽车续航都在150公里以上,知豆官方标出的续航180公里,众泰E200官方标出的续航220公里。如果你打算买家用和商务型的,推荐:帝豪EV300,秦EV300,北汽EU400。帝豪EV300和秦EV300续航官方标出300公里,北汽EU400的话官方标出400公里。都能享受到国家4.4万的补贴,而且这几款车的价位都相差不大。
更多需要注意的:
购买新能源车,有哪些注意事项?
新能源提车要注意事项有哪些?提新能源汽车注意事项介绍
新能源汽车注意事项这几条你一定要记住!
I. 北汽新能源EX360车辆如何充电
车辆充电系统带有高压电,擅自改装车辆充电系统部件、车载充电设备或碰触损坏部件可能导致触电身亡。切勿在发生事故后触摸任何标有高压警示标识的部件或改装标有该标识的车辆零部件。发生事故后,应到北汽新能源特约经销商处对事故车辆进行电气安全检查。
在车辆充电过程中或充电结束阶段,请注意如下安全事项,以保护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在车辆充电过程中,请选择在相对较安全的环境下充电(避免有液体、火源等环境)。
●在遇到暴雨、闪电、暴雪、冰雹等天气状况时,请勿在充电过程阶段和充电结束阶段触摸充电端口,避免因触电导致的人身伤害。
●充电结束后,请勿用湿手或站在水中去断开充电连接装置,避免因触电导致的人身伤害。
在车辆充电过程中,通过适配器、加长电缆或类似装备将充电电缆连接至供电电源时,可能导致火灾或受到电击,此时存在致命伤害风险。
●基于安全考虑,请仅使用随车提供或厂家指定的适用于本车的充电电缆和充电设备。
●切勿使用损坏的充电电缆,当发现充电电缆或供电电源异常发热至烫手的程度,请停止充电,并到北汽新能源特约经销商处进行充电产品状态检查。
家用充电时,频繁长时间使用多插头插座、插排或类似设备,或误将16A插头强行插入10A供电插座时,可能导致火灾或受到电击,存在致命伤害风险。为避免此风险,请遵循以下事项:
●充电前,确认充电产品连接至符合以下要求的供电电源上:
1.符合国家质量检验要求的16A单相三孔插座。
2.供电电源已经良好接地。
3.供电电源经过专业电工检查。
4.供电电源功率导线不小于4mm?。
●基于安全考虑,请仅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厂家认可的适用于本车的家用充电产品。
●请遵守家用充电线(带缆上控制和保护装置)操作手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基于安全考虑,请仅使用经过北汽新能源认可或国家强检部门认可的适用于本车辆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工作。并注意如下内容:
●在充电结束后,请按照说明书中规定的方式断开车辆与充电设备的连接,避免因为不当操作导致的产品损坏或性能降低。
●切勿擅自改动充电系统中的高压部件和橙色电缆。
●切勿碰触充电系统中的损坏部件或损坏的橙色电缆。
●切勿拆除标有黄色警告贴的高压电器系统部件护盖。
●在充电过程中或充电结束后,在断开充电连接装置前,请确认车辆处于N挡状态。
当组合仪表中的充电提醒指示灯点亮时,请尽快充电。不建议在电量完全耗尽后再进行充电,否则会影响动力电池系统的使用寿命。
●公共充电系统的正常工作环境温度为:-20℃~50℃;家用充电系统的正常工作环境温度为:-5℃~50℃。在过低或过高温度条件下充电速率将明显降低,充电所需时间比常温条件下会更长。
●充电过程中,建议将车辆停放在通风处。
●动力电池系统在搁置过程中会发生自放电现象,建议车辆静置最大时间间隔不超过三个月。
●建议每一个月至少进行一次交流充电,以便进行电池均衡和保养,以提高车辆电池的使用寿命。
●动力电池系统的可用能量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小幅衰减。
●请勿在动力电池电量过低(SOC约10%~20%)的情况下停放超过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