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电动汽车电控
A.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电控部分在哪里生产
深圳本地吧
B. 现在都流行智能的电动汽车,北汽与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对比谁更强
北汽新能源的电池以三元锂电为主,其技术来源于韩国SK公司。锂电池虽然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低温性能,但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上还存在不稳定因素。
而做电池出身的比亚迪则坚持自主研发,采用技术相对成熟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安全性高,即使高温状态也能正常运行,由于不含重金属,绿色环保,生产过程也更加清洁、不易形成污染,可回收。
在不同的新能源车型上,采用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已经开始出现了分化并且固定下来。总体而言,这个趋势是新能源乘用车偏向三元锂,而新能源客车使用磷酸铁锂,新能源专用车(货车)也比较倾向于使用三元锂。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在高温安全与碰撞、穿刺安全上,要远远高于三元锂电池,对于要大量载人、涉及到公共安全的大客车来说,安全性能的优先度要远远高于续航里程。并且,由于三元锂电池需要钢制外壳和更复杂的冷却系统保护,因此组成电池系统后,能量密度并未将磷酸铁锂甩开太远。只是在理论能量密度上,三元锂有更大的开发空间。
国内在电机、电控领域的自主化程度仍远落后于电池,部分电机电控核心组件如IGBT芯片等仍不具备完全自主生产能力。
C. 比亚迪电动汽车电池的充电线和变压器出线端是共用的吗原理是什么
有的是有的不是比如说比亚迪的义务一七款之前的用的叫高压电控四合一总厂里边充电及放电的叫ig BT双向逆变器。恩望采纳。
D. 比亚迪的电动汽车技术怎么样
比亚迪前身就是一家电子厂,专造电池出身,因此在电池制造上底子不差,目前在电动汽车制造领域是我国的行业标杆,比亚迪电动汽车在国内和国外都有一定的市场,在国外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内普及电动出租车和电动大巴使用的都是比亚迪汽车,从2016年年底,太原市内的出租车都将换成比亚迪e6电动车。
比亚迪的技术革新已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成为国家品牌培养计划之一,相信比亚迪一定可以再创佳绩,为中国创造再增添一笔重彩,目前,比亚迪汽车在传统汽车领域已建造成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领先世界,是国产品牌的一大骄傲。
E. 比亚迪电动车和特斯拉的区别究竟在哪
在比亚迪汉EV刚出来的时候,大家在认为特斯拉model3不是汉EV的对手,两辆车不在同一个级别,应该和model S 对比。永磁电机体积小、功率高,符合新能源车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比亚迪在电机上的高成本投入,标志比亚迪进军高端新能源车的决心,也让国人开上价格相对较低,但性能相对更强的国产新能源车。
F. 比亚迪电动汽车
G. 比亚迪电动汽车《皮卡》,直流电一共多少伏驱动电机/是有刷电机~~还是无刷电机
12伏,起动马达有刷
H. 北汽与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对比谁更强谁的电池更好
北汽新能源眼下推出的几款车还过得去,之前拿出来卖的EV150、160真心不咋地。谁用谁知道。且不说续航能力这个带着技术水平的问题,连前挡风玻璃雨天起雾都搞不定,还能说啥好?
比亚迪似乎成了国产电动汽车的代名词,做电池相对有些优势嘛,卖得也不错。在车辆总成、车型款式方面只能给个70分。
国产电动汽车我个人更看好吉利。吉利稳扎稳打,有自己的技术方向和发展步骤,对汽车的理解强于比亚迪,更强于北汽新能源。
新能源车以吉利帝豪ev300为例,补贴后约13万元,对比帝豪三厢约7万元,13-7=6万元,按特斯拉公布的电池成本约6万元左右。基本上13万元在获得汽油车类似的利润外,国家补贴的6.6万就是纯利润了(厂家和经销商如何协议瓜分地补,欢迎知情人可以曝光),不知道我按目前市场公布的数据算出来的结果对不对?
特斯拉与钴酸锂电池
优点:生产技术成熟,比能量高
不足:高温状态下的稳定性略差
作为纯电动车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诞生自美国硅谷的特斯拉汽车凭借犀利的外形、3.2秒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以及超过400公里的续航能力,让大家对于电动车的看法有了颠覆性的改观,并且迅速成为挑战传统燃油车的一大代表车型。除了强悍的电动机以及出色的电源管理技术之外,特斯拉能够一炮而红的原因与其采用的钴酸锂电池不无关系。
相比于其它电池类型,以松下18650电池为代表的钴酸锂电池的优点是技术颇为成熟,比能量高(参与电极反应的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放出电能的大小),此外,这类电池放电电流大,充电速度高,非常适合特斯拉这样以高性能为取向的电动车。
为了尽可能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特斯拉将这些单颗3100mAh容量的18650锂电池,整齐排列组合形成一个个小的“电池盒”单元,再将这些单元进一步拼接构成一整块的动力电池组。最终总计8142颗18650电池组合成的电池组拥有超过85kWh的总容量,从而保证了特斯拉model s超过400公里的续航能力。
特斯拉这种高密度的电池组合方式虽然带来了可观的电池总容量,但是钴酸锂电池热稳定性差,再加上将集成电池板平铺于车辆的底盘位置,这样就对电池的散热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特斯拉不得不设计出复杂的电池保护程序以及独特的液冷散热系统来保证这套电池组的正常运作。这不仅加大了车身质量,对车辆的续航里程有一定影响,还在无形中推升了车辆的制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