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电动汽车展会起火
1. 新能源汽车起火案例这么多,万一遇着了怎么办
春夏是汽车自燃的高发期。近期,湖南长沙一辆理想ONE的前机舱发生着火事件,再次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在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上。
先来看看近年来的起火案例。
理想汽车至今的交付量约为7000辆,昨天(4月8日),其首辆车发生“自燃”。以此来算的话,理想ONE的着火概率是七千分之一!对于理想ONE着火,理想汽车内部当前的统一说法是前机舱“冒烟”。
截止到发稿,理想汽车对此事件的官方解释仍旧停留在:经过现场检测,车辆电池系统没用出现问题。目前车辆已经移到安全区域进行检测,有后续调查结果会及时发布。
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不是稀罕事儿,尤其对于造车新势力企业而言。
举些例子:2019年4月22日,西安的一辆蔚来ES8在某服务中心维修时着火!5月16日,上海嘉定区安亭镇一居民小区,一辆蔚来ES8在充电时发生自燃。6月14日下午,一辆蔚来ES8在武汉市汉西建材市场停车场发生自燃。当时,蔚来汽车的交付量大概在1.75万辆,以此计算,蔚来汽车的起火概率是六千分之一!比理想汽车起火的概率还要高一些。在随后的6月27日,蔚来汽车宣布召回4803辆ES8电动汽车,原因是汽车搭载的电池包中模组设计可能存在起火隐患。此召回数量占了交付量的四分之一还要多。
不仅蔚来、理想发生起火,就连特斯拉这种“教父”级别的新能源汽车也不例外,2019年4月21日,上海某小区地库一辆特斯拉起火,并连带烧毁多辆汽车。该事件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很多车主在找车位时都有意避开新能源汽车。3月8日,上海一辆特斯拉正在金桥充电站充电时突然着火。3月26日,特斯拉3在中国广州某小区地下停车场,又发生燃烧事故。
此外,在过去的两年内,威马汽车、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力帆等新能源汽车都发生过起火事件。所以业内有人士调侃:有哪个新能源汽车品牌没发生过起火?
显然,起火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安全隐患之一。
根据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的召回公告统计,在过去一整年中,2019年共12批次新能源车辆召回,召回33281辆,涉及企业有特斯拉、北汽新能源、蔚来、宝马、奇瑞、宇通、金龙等9家车企,涉及因潜在自燃隐患而展开召回的共有6520辆缺陷车辆;因动力电池问题而召回的新能源汽车数量有6217辆。
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总计为120万辆,召回了33281辆,以此计算,约合每4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辆要被召回。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如今,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保有量约为400万辆,以后数量还会增多。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新能源汽车,其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可是,毕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旦自己遇到了新能源汽车着火事件,该怎么办?
第一、要说明的是,至今尚未发生一例电动汽车自燃起火之后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专业人士指出,电动汽车从热失控到明火燃烧的时间大概6-8分钟,对于驾驶者而言,有足够的逃生时间。
第二、当电动汽车发生起火,一旦发生机舱起火,千万不要自己尝试去灭火,应迅速撤离逃生,然后拨打火警电话求助专业的消防人员。切记,不能用水去为着火的电动汽车灭火!
第三、一定按照厂家要求去充电。当充电设备发生故障时,千万不要继续充电。
第四、当汽车发生自燃之后,找保险公司理赔、找厂家索赔。如果在索赔过程中遇到不能协商的问题而发生争执,可以找当地媒体参与,或者通过微博微信求助。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10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告的补充通知》正式出台。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发生冒烟、起火事故的上报规定及排查要求,也明确了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出现后的主要责任方为汽车的生产者,也为更多新能源汽车召回提供了参考。同时指出,若存在缺陷问题,须配合缺陷调查、召回实施等相关工作。
这也就是说,国家监管部门已经有专门的立法来监督厂家对有安全缺陷的产品进行召回,交付到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性相对来说是有保证的。未来,新能源汽车必定是发展大趋势。新事物在发展初期,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关键是如何把问题解决好,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焦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 2019新能源车市销量下滑,特斯拉、蔚来、比亚迪先后出现自燃事件
[亿欧导读]?2019年是公认的汽车产业变革之年,在变革中,纯电动汽车成了车企破局和转型的第一步。就纯电动而言,电池安全、补贴退坡、里程焦虑和销量下滑是今年绕不开的关键词。
(车市寒冬/Pixabay)
2020年,伴随着补贴的完全退出,一个纯粹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向所有玩家敞开。
新的一年,国产特斯拉将实现大规模交付,合资品牌旗下新能源车型也将陆续推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
在这样的环境中,新能源车企要做的便是提高产品力,并完善配套服务,消除消费端的顾虑,让新能源汽车的优势真正体现出来。否则,在未来竞争中将难以存活下来。
编辑:张宇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海南路边的比亚迪元EV突然起火 电动汽车自燃事故频发 值得买吗
车家号的网友,大家好!今天选车网为您带来海南比亚迪起火的最新消息,请点击关注选车网,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汽车资讯。
选车君观点:近段时间发生了多起新能源汽车起火、自燃的事故,电动汽车的电池安全问题也重新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因此在给电动汽车充电时,一定要遵守使用准则,这也是在保障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 比亚迪秦Pro EV充电站自燃,号称15年电池0事故,还是打脸了
10月28日,在烟台长宁路特来电充电站内,一辆比亚迪秦ProEV在充电后发生自燃,现场车辆已经燃起大火,火光几乎没过了全部车身。截止到发稿时,比亚迪官方尚未对此事发布官方回应。
近期,关于纯电动汽车自燃的事故非常多,但是相比而言,比亚迪起火带来的争议最大。因为比亚迪之前一直宣称自己是“15年电池0事故”,并也是唯一一个可以自己生产电池,做到自给自足的厂商。消费者也会认为比亚迪的汽车,在电池安全性上,可以做到很好的管控。但事实证明,现在不管是传统厂商,还是造车新势力公司,在电池安全性上,同样令人担忧。
在纯电动汽车的发展阶段,电池肯定还是不太成熟的,要不然不至于有这么多车型发生事故,这就像燃油车在发展初期经常有问题是一个道理。需要我们慢慢摸索经验,慢慢的提高纯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比亚迪作为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我们并不否认在电池研发,纯电动汽车研发方面取得的成功。但是在推广和宣传方面,还是不要把话说的太满,像15年电池0事故这种大话,就不能多说,否则也只能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电动汽车最近很火,但是起火事件也不少哦,感觉不安全,这种新能源汽车怎样做才防火安全啊
全球每年都有汽车自燃事故发生。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国内共发生29起约40辆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其中,纯电动汽车是起火事故高发的车辆类型,占比高达79%;其次是油电混合动力占比10%,插电式混合动力7%,最后未披露动力类型的占4%。那么,新能源汽车如何做好防火阻燃呢?
新能源汽车区别于燃油车的地方在于以电作为驱动动力来源。因此用电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发生电路短路或高压击穿,就会导致零部件停止工作,轻则导致汽车抛锚、整车漏电,重则可能会引起汽车自燃。新能源汽车在材料的选择上除了绝缘耐压、防腐蚀,还需要考虑阻燃性。
目前,世界各国没有统一的车用电压标准,各大新能源汽车企业采用的电压各有不同。类似比亚迪这样的车企采用低、中、高多个电压平台的新能源车,高压电压可达690V,而瞬间脉冲可达800V以上。因此,如果不采用阻燃材料,一旦电压击穿或遇高温,可导致整车漏电或自燃等事故。因此,阻燃材料成为了电池模组的包壳首选。塑料壳体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以及综合性能,是目前发展动力电池壳体的主要发展材料。在对动力电池提出了明确的阻燃要求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如中航锂电、博世、雷天等,开始采用阻燃塑料做电池壳体。
充电设施的标准目前也尚不完全一致。由于不同电动汽车的电压平台不同,再加上接口、通讯协议等技术因素的不同,这直接导致了桩与桩之间不能互联互通,而且车桩不匹配的问题非常突出。充电设施包括充电桩、高压线、高压接插件和充电枪等高压部件。其重要性与车内的动力电池一样,都需要考虑充电的阻燃性、安全性等方面。根据目前国内发布的充电设施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对充电桩和充电枪外壳、插座插头以及内部的高压线束的阻燃材料进行了整理,并列举了目前充电设施的产品,对相应的材料性能特点进行分析。
电器连接件如继电器、高压接插件等都需要添加阻燃材料,这是基本要求。接插件金属端子需要插拔次数多,还要求寿命要长,以免老化断裂耐热。目前常见的材料主要有PBT、PA等材料。
我国在高聚物(各种塑料包括工程塑料)的阻燃中,主要是以用量少、阻燃效率高且适应性广的添加型溴系阻燃剂为主。溴系中多溴二苯醚(PBD PO)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致癌的多溴代苯并烷(PBDD)和多溴代苯并呋喃(PBDF),而且卤素阻燃剂在燃烧时生成大量的烟和有毒且具腐蚀性的气体,可导致单纯由火所不能引起的电路系统开关和其它金属物件的腐蚀及对人体呼吸道和其它器官造成危害的严重缺点。
目前我国也在针对汽车内饰件制定新的防火标准,意见稿已经发出来,在保留GB8410的基础上,增加了垂直燃烧、氧指数、烟密度等几个指标。增加烟密度指标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火灾发生时,人多数是被烟气窒息而死。但是,国标仍没有考虑烟气毒性。
人们日益重视环保、安全、健康问题,各国也把环保型阻燃材料作为重点开发和研究对象。国家标准也会愈加完善和严格,随之而来的是,车用的阻燃材料往环保与多元化方向发展。
6. 比亚迪e5集体失火后疑再自燃 新能源车绕不过“火坑”
“自燃”难道是新能源汽车绕不过的“坑”?8月以来,小鹏G3、理想ONE、领克01PHEV、广汽新能源AionS等多款新能源汽车车型都发生了“自燃”事故,宁波市江北区车源汇网约车停车场多台比亚迪e5同时燃烧更是令人震惊,不过比亚迪官方声明称此事件或为人为纵火所致,这才打消了人们对比亚迪e5的质疑。
然而不到半个月,又一辆比亚迪e5自燃了。
比亚迪e5再自燃新能源先驱也绕不过“自燃”
据湖北当地媒体报道,8月25日下午,武汉黄陂区武湖正街一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等待红绿灯时突然冒烟,车内2人迅速下车并拨打了火警电话。此时车内流出一些液体,散发出刺激性气味,流在地上冒着汽泡。消防员十分钟内赶到现场,扑灭了浓烟,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作为汽车企业,则应将提升安全性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目标之一,盲目竞逐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都是不可取的,汽车安全关乎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关乎车企生存和未来,因此把汽车安全放在第一位才是车企研发产品最基本的原则。
眼下,新能源汽车已逐渐成为市场潮流,但“自燃”却始终是其迈不过的槛,一方面,车企应尽力保证新能源汽车的高度安全,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要规范使用新能源汽车,毕竟一旦出事威胁的是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比亚迪回应多台e5电动汽车被烧燃事件:初步判断是人为纵火
易车讯日前,比亚迪汽车官方回应了关于宁波e5被烧燃的事件。2020年8月15日18点左右,位于宁波市的江北区车源汇网约车停车场内,有多台比亚迪e5同时被烧燃。客户第一时间报警,警方已按刑事案件立案处理。据悉,该燃烧事件现场没有人员伤亡。
经过现场勘查,比亚迪汽车于8月17日下午发文回应:此事件不是车辆引起,很可能是有人沿着墙边隐蔽处进行纵火导致。具体原因,有待警方进一步调查。
8. 北京中关村地库一比亚迪电动汽车起火,为何电动汽车更容易着火
比亚迪电动车自燃的消息在网络上传开,大家都非常关心是否有人员伤亡。业主在北京中关村1号地下停车场收费。他和他的孩子都在车里。听到汽车的异响后,他迅速把孩子从车里抱了出来。多亏走得及时,汽车很快就烧毁了。事故区域已关闭,所有充电桩已停止。
电池、车辆电路系统等因素可能导致新能源汽车自燃。如果车辆长时间使用,蓄电池温度没有降低,或者蓄电池老化,可能会导致车辆自燃。毕竟,电池是能量的载体,必然存在不稳定因素。为了确保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交通部建议市民避免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驾驶新能源汽车,以防止电池过度颠簸,新能源汽车应尽可能平稳行驶,避免快速加速。
9. 今晨海口一比亚迪纯电动SUV自燃,20天内当地已发生3起同类事故
海口纯电动汽车最近“火”起来了。
8月23日,海口市椰博路与椰合一街交叉处,一辆正常行驶中的广汽新能源AionS发生自燃,所幸无人员伤亡。见下图/来自网络
以上图片来自直播海南
接警后的消防迅速赶往现场,火势得以控制,但车身已严重烧毁。
汽车民生网从当地媒体处了解到,梁先生在一年半前,购买了这辆比亚迪纯电动SUV,当时花了10多万元,才使用了一年半,就发生了充电后自燃的事故,令他万万没想到。
车主梁先生在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进一步表示,今天凌晨,他充完电,早上起床就闻到一股很臭的味道。
“我就想坏了,就看到我那车起火了!”梁先生说,因为没有安装充电桩,他是从四楼接线充电的。今天凌晨2点左右,车辆充电完毕,他切断了电源,谁想早上7点半,他突然闻到一股臭味,紧接着楼下的车辆传来声响,随后车就起火了。
据了解,消防正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事故发生后,比亚迪相关部门人员已到现场协助调查。
截止汽车民生网发稿时,未见比亚迪官方对此次事故进行回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 各类电动汽车起火事件都有哪些
各类电动汽车起火事件都有:
1、2017年6月11日凌晨3时左右,山东省日照市一辆特斯拉撞击护栏后发生火灾。
2、2019年4月21日晚8时许,上海徐汇区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区地下车库内,一辆特斯拉轿车突然冒出白烟。
3、2019年4月24日,武汉一辆比亚迪E5起火。
4、2019年5月16日和6月14日,蔚来ES8分别在上海、武汉市再次出现自燃事件。
(10)比亚迪电动汽车展会起火扩展阅读:
2019年8月18日,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5月以来,在发生起火事故的新能源汽车(已查明着火时的车辆状态)中,41%的车辆处在行驶状态、40%的车辆处在静置状态、19%的车辆处在充电状态。
《报告》显示,今年5月以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发现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79起,涉及车辆96辆。其中,47辆事故车辆接入国家监管平台,28起事故在发生前10天内国家监管平台已进行预警提醒。
79起安全事故中,65%的事故车辆为乘用车、28%的事故车辆为专用车、7%的事故车辆为客车。从动力电池类型看,86%的事故车辆使用三元锂离子电池、7%的事故车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7%的事故车辆电池类型不确定。
在已查明着火原因的车辆中,58%的车辆起火源于电池问题,19%的车辆起火源于碰撞问题,还有部分车辆的起火原因源于浸水、零部件故障、使用问题等原因。